浅析欧美对中国光伏“双反”
由欧美对华光伏“双反”调查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走向

国企业 的利益 , 转嫁 损失 , 或 明或 暗与我 国发 生贸 易大战 。2 0 l 1 年
1 0月 1 9日, 以德 国 S o .Wo r l d为首 和美 国六家 光伏 电池 厂 向美 国 商务 部和美 国 国际贸易委员会 提交 了反倾销 和反补贴 申诉 , 指控 我 国光伏 产品的倾 销幅度在 4 9 船% 一 2 4 9 . 9 6 %之间 , 要 求美 国联 邦
、
中 国光 伏 产 业 的 发 展 现 状
作为新 能源产业代表 , 光伏 产业在我 国迅速发展 。近几年 , 我
国光伏产业平 均年增长率在 4 0 % 以上 , 成 为全球 最大 的光伏产 品
生产 国 , 已经 占据了全球 约 5 0 %的市场份额 。
( 一) 产 业发 展 迅 速 , 企 业倍 增 、 产 能 急剧 增 加
( 三) 原料 、 市场 两头 受制 我 国光伏产业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来获取利润 , 是典 型的“ 两
引言
头在外 ” —— 原料和市场需求在外 的产业 。造 这种 “ 两头在 外 , 受
制 于人 ” 的原 因主要是 由于我 国光伏企业 的终端技术不够成熟 , 生
受 欧债危机的影响 , 欧美 国家经济 出现 了衰退 现象 , 为维 护本
受 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 的影 响, 全球 的光伏市 场需求 呈现 急 剧下 滑趋势 , 我 国也 因此受到 重创 。仅 2 0 1 2年 上半 年 , 就有 5 O % 以上 的 国内多晶硅公 司处于半停 产或完全停 产状态 ; 一些知名企 业危机 四伏 : 无锡 尚德企业在减 产 2 5 %之后 , 又关闭 P 2电池工厂 ,
布, 针对中 国太 阳能 板立 案展 开 反倾 销调 查 , 加1 3年年 底做 出终
中国光伏产业遭美双反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中国光伏产业遭美“双反”的原因和应对方法一:美国初裁对中国光伏产品征反倾销税最高达250%拉锯了7个月的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在美国东部时间本周四,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有了初步裁定结果。
美方初步裁定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并将对这些产品征收30%以上,最高达250%的反倾销税。
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新能源行业被征收反倾销税最高的一次。
美国东部时间本周四下午,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片制造商存在倾销。
因此,将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征收31%到250%的惩罚性关税。
这一次的惩罚性关税将会叠加在美国商务部三月份宣布的5%以下的的反补贴税之上。
有专家表示,美国的行为违背了WTO自由贸易的精神,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在给中国太阳能光伏制造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会让处于美国太阳能产业下游企业的倒闭或陷入营运困境。
此次太阳能光伏产品纠纷起源于去年10月19日,德国太阳能世界工业公司的美国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正式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申请,美国商务部于去年11月8日正式立案。
此后美国商务部以案件特别复杂为由先后三次推迟初裁结果的发布。
有不少专家认为,美国商务部的此次裁决显然是受到了大选年因素的影响,是奥巴马企图通过强硬的对华贸易政策,来为自己拉选票的“政治秀”。
美国商务部本次关于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反倾销,以及今年三月对该类产品该补贴的裁决都是初步裁决。
最终的裁决结果预计在今年10月上旬公布。
不过专家表示,处在大选年的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对于中国贸易不断强硬的态度很难改变,因此预计最后的裁决结果与本次初裁不会有太大出入。
美国商务部光伏反倾销税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恐慌,中国在美上市光伏企业的股价也是应声下跌。
据统计,在美上市的中资太阳能概念股共有11只,今天全线下挫,无一幸免。
其中,晶澳太阳能跌幅最大,达15.32%;英利绿色能源跌13.04%,晶科能源跌10.9%,大全新能源、天合光能、昱辉阳光、阿特斯太阳能、赛维LDK、韩华新能源、尚德电力跌幅均超5%,中电光伏下跌4.38%。
美国对中国光伏双反

词条:光伏
• 首先,光伏是光生伏打的简称,简单来说就是光转变成电 的一种现象。 • 太阳能光伏产品:光伏模块及组件、光伏模块及组件生产 设备、农村光伏发电系统、光伏设备安装及配件、并网光 伏系统及光伏输配电器材等;光伏电源/电池、充电器、 控制器、逆变器、水泵、太阳能发电系统设备、太阳能转 换设备、燃料电池、硅太阳电池、薄膜太阳电池、多晶硅 单晶硅电池/原材料、光伏幕墙玻璃、电池板切割机、检 测设备、各种炉子;风-光-柴-蓄互补电站系统、光伏海水 淡化系统、太阳能电动车、光伏制氢系统、光伏发电系统 计算机应用软件;光伏发电系统检测设备。
资料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
“双反”有无道理
• 美方提出的“双反”理由指责中方企业的低价策略损害到了美国同类 企业的利益。中国的光伏企业对此却不认同,认为美国的“双反”措 施过于强硬,不合乎情理。一家生产企业的高层表示:“全球光伏组 件产品定价差异不大,在美销售的光伏组件价格,都按照市场行情来 定,而且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中国公司,实际定价也并不会比美国企业 低,质量和售后服务都值得信赖。”反观,价格下降不是个别企 价格下降不是个别企
业的行为,而是行业整体趋势的下滑所致, 业的行为,而是行业整体趋势的下滑所致,根本不存在以 低价抢占市场的可能, 低价抢占市场的可能 大多数企业对美方提出的“双反”看成是
无理取闹,认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无端指责。 • 国内的行业专家认为中国从美进口光伏设备,帮助美企代工,2010年 美国进口中国产品14亿美元,但美国出口的25亿美元多晶硅、14亿 美元的设备中,大多数销往中国和德国,中国光伏产业为美国光伏业 的发展贡献良多 。“双反”是没有道理的。
前景提示
• 对于2011年的太阳能市场来说,停产、倒 闭和贸易诉讼似乎成为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从年初的德国和意大利两大光伏市场双双 下调上网电价补贴开始,全球光伏企业就 在提心吊胆中过日子;第三季度又发生美 国太阳能企业接连倒闭的事情,整个太阳 能行业却见不到丝毫的阳光,经历的是一 波波寒潮的无情的袭击。“光伏行业已经 进入了寒冬期”的论断已从之前的踌躇猜 疑变为确定。
光伏产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中 国人世议 定书》 第1 5 条规定 , 在 中国人世 1 5 年 之内 , 允许 其他 WT O成 员在我国实施 双反调 查时 “ 使 用不依 据与 中 国国内
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 比较 的方 法” 确定 价格。 自 2 0 0 1 年我 国加 入
1 、 导致 我国的光伏产 品的出 口价格不断下降 随着 欧美扶持本 国太 阳能产业 的发展 , 对我 国的光伏 产 品展 开双反 调查 , 导致我国 的出 口市场萎 缩 , 产 品生产供 过于求 , 出口 产品价格下 降。如光 伏 电池价 格 已从 2 01 0年 1 元多 一瓦 下降 到 01 2 3 年 的不足 0 5元 , 硅片从 2 0 1 0年的 2 6 —3 0元/ 片下跌到 8 元/ 片
引言 :
较 具有 带动作 用 。本 文针 对光伏 产业 频繁 受到外 国的双 反调 查展 开论 述, 重 点分析 遭遇 欧美双反 调 查的原 因及我 国经 济产 生的影 响 , 从 而制 定 出相 关 的对策 , 来重振 我 国光伏产 业的发展 。
【 关 键词 】 光伏产 业; 双 反调 查; 原 因; 对策
WT O以来美 国就决定 连续 1 5 年 内不 承认 我 国的市场经济 地位 。
现在还未满 1 5年 , 所 以对我国产品展开调查 时 , 均采用 替代 国( 第 三 国) 价格方法来判断我国是否有存 在双反行为。 如在 2 0 1 2年月 1 0月 1 0日, 美 国商务部对 原产于 我 国的晶硅
同时因为补贴问题涉及政府行 为 , 一旦宣布成立 , 则会使我 国政 府
性 的反倾销税率 , 目前双方虽 已在价格方面达成一致的协议 , 基 本 不 会对我 国该产业再征 收高幅度 的惩 罚性 的关税 , 但对我 国光伏
中国光伏产业崛起中的外部因素——以欧盟对华光伏“双反”为例

中国光伏产业崛起中的外部因素——以欧盟对华光伏“双反”为例作者:王天坤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8年第10期2018年,距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举起“双反”调查“大棒”已满5年。
近日,一则消息吸引了我国光伏产业人士的眼球,该消息称:在欧盟对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5年期满之际,该调查申请人——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 ProSun)发起的“日落复审”,即反倾销措施执行满5年之前的合理时间内国内产业或其代表提出有充分证据的请求而由主管机关发起复审,若在该复审中主管机关确定终止反倾销税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的继续或再度发生,则可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在复审期间,原反倾销税继续有效。
申请已经被欧盟委员会正式拒绝,这意味着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措施到期后将不再继续该项制裁。
事实上,2018年8月31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将于9月3日取消对华光伏产品“双反”措施。
2012-2013年,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采取的“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成为笼罩在中国光伏产业上空的阴霾,尽管中国商务部和相关企业多措并举、积极应对,李克强总理也在多个场合呼吁通过谈判和磋商的途径解决贸易争端,但很遗憾,最终“双反”大棒还是向我国光伏企业砸了下来。
5年前的这个时候,笔者的本科毕业论文写的正是《中国与欧美光伏产品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时隔多年,当看到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措施终将取消,而中国光伏产业早已在寒冬中苏醒之际,特撰此文。
以对此次欧美对我国光伏“双反”过程的原因、影响,为以后类似的事件提供一些思考。
一、欧美光伏“双反”回顾“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很迅速,国内市场的状况明显改善,政府的资金扶持和对该产业补贴的力度不断加强,我国的光伏产业整体前景大好。
不过,我国的光伏产业产品90%以上出口到国外,其中大部分出口到欧盟和美国。
以2010年为例,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为305亿美元,其中对欧洲市场的出口额在200亿美元以上,约占出口总额的68%,对美国的出口额约为3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0%左右。
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反倾销案例分析

健康发展 ,主要表现为 : ( 一) 对光伏企业 国际市场造成了不利
的 影 响
显示出中国光伏市场的良f c 子 远期前景。 3 、企业要沉着应对 我国企业应该沉着应对 ,学法懂法研究
法 ,合理利用规则 。争取其制度例外中的市 场证 明规制 ,从而获得单独待遇 , 进而为企 业 自身税制获得优势。
们手中进 口产品。因此企业需要提高核心技 术 ,将产品向高端迈进 ,以此来站稳脚跟 。
2 、建立有效 的跨 国经营 战略 ,企业要 “ 走 出去” 反倾销问题暴露 了中国企业 国际化经营
员德古赫 特在发布会上 表示 ,l 临时税率将维 持 6个月直到 1 2月份 ,此后欧委会将决定 是 否对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 , 旦征收 ,该关税将持续 5年。
一
二 、案例介 绍
欧盟委员会 2 0 1 3年 6月 4日宣布 ,欧
四、 光伏企 业屡 遭反倾 销调 查的 原因 及其 分析 ( 一) 经济低迷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 二) 我 国出口产业成本低
我 国的产 品成本要 远低 于他 国的 同类 产品 ,因而具有竞争优势 ,可 以很快 的占领 市场 , 2 0 0 8 年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的市场占 有率只有 8 %,2 0 1 1年激增到 4 5 %,从 而被
一
些 国家认为有倾销 的嫌疑。
三 、对 光伏企 业产 生 的影响 外 国对 中国 的过多 的反倾 销调查 使 中
国外贸易受到负面 的影响 ,阻碍 中国经济的
( 三) 替代国和替代价格 对于调查方聚焦价格的特点 ,其调查往 往会采取 “ 替代 国价格”方法 ,本案例以印 度为替代 国。 ( 四 )中国政府 的大力扶持 中国政府对光伏 企业 不仅有项 目上 的 政策支持 ,更有财政上的税 收和贷款支持 , 并享受 出口退税等一系列的优 惠政策 。 ( 五 )国内企业争夺国际市场存在不理 智的价格竞争 ,因为很容易被认为是在进行
反倾销案例及分析

反倾销案例及分析反倾销是指进口国通过采取法律和政策手段,对进口国市场上倾销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行为。
倾销是指出口国出口的产品价格低于其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是通过削减生产成本等方式来实现。
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免受倾销产品带来的不公平竞争,进口国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来制止这种不公平竞争。
以下是两个反倾销案例及其分析:案例一: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2024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2024年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这一调查及税收举措引发了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造成了较大影响。
分析:1.倾销行为存在:美国通过反倾销调查发现,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存在倾销行为。
这导致了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反倾销措施的正当性: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进口国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本国市场利益。
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税属于合法行为。
3.反制措施的影响: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导致其在美国市场上价格上涨,从而降低了中国光伏产品的竞争力。
这对中国光伏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4.贸易争端的解决:中美两国就光伏产品的反倾销税进行了多次磋商,最终在2024年达成了双边协议,取消了具体的反倾销税率。
双方通过协商解决了这一贸易争端。
案例二: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2024年,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2024年对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这一举措导致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出口减少,对中国太阳能产业带来了较大影响。
分析:1.倾销行为存在:欧盟通过反倾销调查发现,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存在倾销行为。
这使得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在欧盟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2.欧盟的反倾销措施合法: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是为了保护本国太阳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
3.反制措施的影响:对中国太阳能玻璃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导致其在欧盟市场上的价格上涨,降低了其竞争力。
我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与应对之策

我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与应对之策作者:孟繁华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第04期“双反”调查是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措施的合并使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发展,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不断加强,贸易摩擦不断增加。
其中,针对中国或涉及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的使用在全球是最多的,中国早已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
自2004年4月加拿大对我国出口的烧烤架发起首例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案件开始,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的案件越来越多,截止到目前为止,共有50余起。
“双反”调查已经成为继反倾销后针对中国产品的又一重要的贸易救济手段。
“双反”调查产生的影响及危害远比反倾销或反补贴单一手段的使用更为严重。
一、欧美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的现状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产业,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也是最环保的清洁能源。
发展光伏产业,有利于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近十多年,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然而,2011年底以来,中国的光伏产品接连遭受美国与欧盟的“双反”调查。
(一)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2011年10月19日,德国Solar World美国分公司Industries America Inc.牵头联合其它6家不太著名的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DOC)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诉,认为中国输美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存在倾销及享受政府的非法补贴,要求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此次“双反”调查涉及的中国光伏企业包括大小组件生产企业75家,几乎涉及了我国光伏产品所有的主要产能。
2011年10月19日和11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及美国商务部分别对外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由中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裁定进口是否造成美国国内产业损害,美国商务部负责裁定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或补贴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欧美对中国光伏“双反”
作者:母龙盼姜晓迪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01期
摘要: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出口不断扩大,继而引发了国际贸易摩擦。
近期欧盟、美国分别对中国光伏产业提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使我国光伏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国的光伏企业一方面应该积极应对,据理力争;另一方面应该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勇于和国外先进技术产品竞争。
关键词:光伏;欧盟;美国;“双反”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03-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国力的逐渐强盛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渐增大;另一方面,诸多的大国贸易问题也凸显出来。
面对中国的崛起,各个贸易大国开始对中国作了更深层次的贸易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贸易诉讼。
从近些年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等一系列要求可见中国大国崛起路将充满挑战。
而最近的光伏“双反”则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双反”的背景
由于近几年国际石油、天然气、煤炭价格频繁暴涨,这促使各国开始寻找替代能源,于是太阳能成为不二之选。
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称作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简称光伏。
至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增长约6倍,我国抓住发展新能源的契机,加大发展新能源产业,基本提供了世界光伏产品需求量的将近一半,主要出口地则是欧盟、北美。
其中约70%出口至欧盟,约10%出口美国。
而近来欧美经济不振,世界光伏市场随之萎缩,欧美光伏企业不约而同地将责难抛向中国企业,于是便有了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
面对欧美光伏“双反”,即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中国光伏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大量企业出现关停、倒闭潮。
据估计此次欧美光伏“双反”会对中国70多家光伏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关系这些企业的生死存亡,同时更是关系着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前途命运。
我们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所以对欧美的光伏“双反”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并寻找相应对策使中国光伏产业度过严冬期。
二、光伏“双反”的经过及后果分析
(一)美国光伏“双反”的经过及后果分析
光伏“双反”起于2011年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称中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市场非法倾销多晶硅光伏电池,中国政府向国内生产企业提供补贴,要求联邦政府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超过10亿美元的关税。
2012年10月美商务部终裁:反倾销税幅为18.36%~249.96%,反补贴税幅为14.78%~15.29%。
而高幅度的税率,很有可能使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生产企业全线停产这不仅事关中国光伏企业的生死存亡,更关乎一个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后继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旦企业停产,那么将会减少从美国进口原材料和相关机器设备,这样一来势必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由于中美盘根错节的复杂贸易关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双反”实际上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关于美国对中国的光伏“双反”,不仅中国企业在抗争,美国本土相关企业也加入中国企业对“双反”的抗争行
列中。
(二)欧盟光伏“双反”的经过及后果分析
2012年7月,德国光伏制造商向欧盟提起对华反倾销调查申请,之后,更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直袭中国企业。
2012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接受欧洲光伏产业联盟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
据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3月消息,欧盟又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用玻璃启动了反倾销调查,报道说这份投诉是由名为“EU ProSun Glass”的欧盟制造商联盟在2月初发起的,欧盟委员会随后展开调查。
提出投诉的企业声称,中国的太阳能面板玻璃制造商享有政府提供的“不正当补贴”,从而能够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欧盟市场出售产品。
这些企业要求欧盟对中国产太阳能面板玻璃征收100%以上的关税。
据了解,中国的70%的光伏产品是出口至欧盟,一旦欧盟的“双反”实施,那对于中国的光伏产业将会是致命一击,我国的光伏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同为中国光伏企业提供机器设备的欧盟上游产业链企业也必将受很大的影响。
三、遭遇“双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从国际角度分析“双反”原因及对策
中国光伏产业之所以遭到欧美的“双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快速降低,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池板的质量也不断提升,这无形中削弱了欧美国家的竞争力。
至于欧美企业所说的补贴,难道欧美国家自身就没有补贴优惠贷款之类的措施吗?据了解,欧盟部分成员国的法律规定,如果光伏发电项目的主要零部件原产于欧盟国家或欧洲经济区国家,该项目生产的电力即可获得一定金额或比例的上网电价补贴。
那么对此,我们可以申诉欧盟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协定关于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构成了世贸组织协定禁止的进口替代补贴,并严重影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
中国政府有权利也有责任为本国光伏企业争取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
而中国光伏企业必须要积极应对,据理力争,寻求国际法律、公约、规则等的帮助,这样才能打赢这场硬仗。
(二)从本国自身角度分析“双反”原因及对策
中国光伏产业长期“两头在外”即原材料、应用机器设备、先进技术等大多从国外进口,而生产出来的光伏产品则基本上全部出口,国内消费很少。
并且由于新能源发展潜力大,各地政府大力鼓励光伏产业,也造成国内光伏产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进而使光伏产业投资环境恶化、资源浪费。
而借助欧美“双反”契机,也可以加快国内光伏产业优化升级,淘汰一部分高投入、高消耗、产品质量低的企业。
这样一来中国光伏产业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将可以充分利用资金技术优势,促进光伏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另外,我们要了解到中国国内的能源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政府应鼓励光伏企业努力开发国内市场,一旦国内市场需求潜力激发出来,那么中国光伏产业将迎来新的
春天。
综上,面对欧美对中国的光伏“双反”,中国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应对,维护自身利益;另一方面要努力寻找新的出路,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效率,开发国内市场。
中国政府也应当帮助光伏企业应对国际危机,渡过难关。
参考文献
[1] 张晓安.我国太阳能光伏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 朱利.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3] 舒印彪.积极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促进光伏发电持续健康发展[J].太阳能,2012,(22).
作者简介:母龙盼(1988-),新乡学院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姜晓
迪(1988-),重庆大学法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