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河北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

河北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迷信的定义和危害;2.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科学的重要性;4.能在日常生活中辨别迷信和科学。
二、教学内容1.迷信的定义和危害;2.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方法;3.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理解科学的概念和方法;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科学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辨别迷信和科学;2.了解科学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式教学法;3.视听教育法。
六、教学过程1. 思维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什么迷信;•引导学生讨论迷信的危害;•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2. 教学过程1.讲解迷信的定义和危害;2.讲解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3.录制相关科学实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4.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5.引导学生评价迷信和科学的应用,对比分析。
3. 思维输出•要求学生总结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要求学生描述科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对科学的认知。
七、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2.作业评价;3.给予学生思维导图、实验记录和试验报告的评价。
八、教学参考1.王波. 科学类电视剧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小学教育,2014,(30):22-23.2.河北省教育厅. 小学社会及品德与生活(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宋菲. 科学实验教学在小学生品德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基础教育,2017,(11):17-17+20.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计划,希望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辨别科学和迷信,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标语、作文)进行科普宣传。
板
书
设
计
3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封建迷信害人不浅
向邪教宣战
课
后
反
思
揭示课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二、建迷信害人不浅
1、1教师通过作磷发光和药液辫字的实验,让学生看清将迷信欺骗人的伎俩。
2议一议:你对这些迷信活动怎样看?
三、向邪教宣战
1放有关邪教受害者刘思影的录像片。
2.向学生展示乌干达邪教组织自杀纪录的有关材料,说明世界上还有很多的邪教组织,它们披着美丽的外衣,变幻着不同的面孔欺骗人、迫害人。
使学生懂得封建迷信活动是有害的、骗人的会对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认识社会和辨别是非的能
教学方法
演示法情景法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封建迷信骗人、害人的事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封建迷信害人不浅向邪教宣战
上课时间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程Biblioteka 一、讲故事导入教师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封建迷信害人的故事。在志明清学生讲一讲发生自己听说或看见过的有关事例。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第三课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成员
教学目标
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观念,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破除陋习。
使学生懂得封建迷信活动是有害的、骗人的会对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认识社会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观念,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破除陋习。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和迷信的区别。
2. 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2. 迷信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活动:1. 讨论科学和迷信的定义。
2. 分析科学和迷信的区别。
3. 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章节二:迷信的起源和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迷信的起源。
2. 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
教学内容:1. 迷信的起源。
2. 迷信的危害。
教学活动:1. 讲解迷信的起源。
2. 分析迷信的危害。
3. 引导学生远离迷信。
章节三:常见迷信现象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迷信现象。
2. 让学生能够理性分析迷信现象。
教学内容:1. 常见迷信现象。
2. 迷信现象的理性分析。
教学活动:1. 介绍常见迷信现象。
2. 分析迷信现象的理性原因。
3. 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迷信现象。
章节四: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2. 让学生树立科学的attitude。
教学内容:1. 科学的方法。
2. 科学的态度。
教学活动:1. 讲解科学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
3. 进行科学实验或探究活动。
章节五:培养科学素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素养的定义。
2. 让学生明白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科学素养的定义。
2. 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讲解科学素养的定义。
2. 分析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素养。
章节六:生活中的科学普及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普及。
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科学普及。
2. 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介绍生活中的科学普及。
2. 分析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章节七:科学家故事分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重要贡献。
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教案标题: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迷信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理解,鼓励他们崇尚科学。
3. 帮助学生辨别迷信和科学之间的区别。
4. 启发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尽量减少迷信现象。
教学内容:1. 迷信的概念和影响。
2.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3. 迷信与科学的差异和冲突。
4. 科学破除迷信的具体方法和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迷信相关的图片或实例,引发学生们对迷信问题的思考并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解释迷信的概念和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迷信行为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3. 科学定义和特点的探究(15分钟)教师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搭建起学生对科学的基本理解。
学生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和展示成果的方式,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 迷信与科学的对比(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们分析迷信与科学的差异和冲突。
可以用迷信和科学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迷信的无效性和科学的可靠性。
5. 科学破除迷信的方法与案例(15分钟)教师讲解科学破除迷信的方法,如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并分享一些科学破除迷信的案例。
学生们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展示,提高他们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崇尚科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思维,破除迷信。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和质量。
2. 学生对迷信和科学的定义和差异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科学破除迷信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迷信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设计科学实验或调查破除迷信。
2. 邀请专家到校授课,讲解科学破除迷信的案例和方法,与学生展开互动。
注意事项:1. 在讲解迷信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避免过度批评或嘲笑。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3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3《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相信科学,不迷信,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2.尝试用科学来破除迷信,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科学来破除迷信,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学生准备:1.调查了解生活中的迷信活动,收集整理迷信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的事例。
2.收集整理世界上的邪教组织及其残害人民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1课时愚昧的迷信一、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观察书上第68页连环画,并发挥想象,叙说故事。
2.学生说一说,假如听了故事中这些人的话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二、预习,初步感知学生汇报交流收集整理迷信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的事例。
三、体验,内化提升小小新闻发布会课件展示:迷信、邪教害人不浅1.师:看了这些故事应该明白迷信和邪教的反科学.反人类的性质,要相信科学,不迷信。
现在老师就来用科学来揭开迷信神秘.虚伪的面纱。
2.教师演示“神符显字”小实验。
拿一张白纸,在火上一烤,纸上出现了“今天别出门,出门有灾”几个字。
3.教师揭示“神符显字”谜底:先用氢氧化鉀溶液在纸上写一些字(因为这种溶液是无色的,所以字迹看不出来)再用火一烤,字变黑了。
4.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生活中类似的迷信现象,并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
如果学生有暂时无法解开的谜底让学生们把它记录下来,作为课题,以后努力解决。
四、感悟践行,当堂检测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生活中的迷信活动,迷信给人类带来的危害2、限时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并做好反馈纠正。
五、课后实践,拓展延伸迷信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我们要相信科学,不迷信。
第2课时反动的邪教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介绍世界上的邪教组织及其残害人民的相关资料。
二、交流预习,初步感知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和体会。
三、加深体验,内化提升我来谈1.我国政府反对邪教“法轮功”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邪教组织?这些邪教组织是怎样进行邪教活动的?交流资料1.交流所收集整理世界上的邪教组织及其残害人民的相关资料。
河北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

河北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学目标•了解科学与迷信的概念,明确科学的重要性•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分辨科学与迷信的区别,理性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怀疑和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学内容1.科学与迷信的区别2.常见迷信现象与科学解释3.学科知识与科学研究教学重点•科学与迷信的区别•常见迷信现象的科学解释教学难点•学科知识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与多媒体设备2.活动材料:迷信现象图片、科学解释卡片等3.学生实验用具:放大镜、显微镜等4.教学参考资料:科学原理讲解视频、科学实验操作指南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播放一个迷信现象视频,并呈现题目:科学与迷信,你能分清吗?•引导学生讨论迷信现象,了解学生对科学与迷信的理解探究(25分钟)1.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根据提供的迷信现象图片和科学解释卡片,进行配对–每组选一组迷信现象进行展示,并解释迷信现象的科学原理2.教师讲解科学与迷信的区别:–讲解科学的定义和科学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对比科学与迷信,明确二者的区别思考(15分钟)1.学科知识与科学研究讨论:–通过学生探究的迷信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学科知识对科学研究的作用2.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科学研究对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并总结出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过程拓展(20分钟)1.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食品安全、天气预报等,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使用科学工具的乐趣,如放大镜、显微镜等2.科学原理讲解视频观看:–通过观看科学原理讲解视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科学领域进行观看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科学的重要性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和原则•学生进行小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后作业1.阅读科普文章,了解一个迷信现象的科学解释,写一篇观后感2.思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学习科学方面的打算和目标参考资源1.《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河北版2.科普文章:《为什么月亮会变圆缺?》3.科学实验操作指南:《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上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的设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破除迷信,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科学素养。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主题班会教案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迷信现象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影响部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心理健康。
通过本节班会课,让学生了解迷信的危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迷信的含义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意识。
3. 提高学生辨别迷信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迷信的含义:什么是迷信,迷信的表现形式。
2. 迷信的危害:迷信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3. 崇尚科学:科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科学素养。
4. 反对迷信:如何辨别迷信现象,如何抵制迷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迷信的含义、危害以及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迷信现象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迷信的危害。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原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迷信现象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本节班会课。
2. 讲解迷信的含义和危害:详细讲解迷信的定义,分析迷信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3. 崇尚科学:讲解科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崇尚科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培养科学素养的方法。
4. 反对迷信:讲解如何辨别迷信现象,如何抵制迷信,并提出建议和措施。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原则,并提出具体措施。
6. 总结:总结本节班会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学生是否能够践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原则。
七、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迷信现象的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分析。
2. 科学知识资料:整理相关的科学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1》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迷信行为的原因,以及科学的力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身边的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同时,他们也会受到一些迷信观念的影响,比如星座、风水等。
因此,在这个阶段,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迷信行为的原因,以及科学的力量。
2.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迷信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迷信行为的原因,以及如何破除迷信。
3.实践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实践破除迷信的行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迷信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准备一些科学知识,用于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迷信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话题,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
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迷信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找出迷信行为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如何破除迷信。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破除迷信的行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三课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迷信背后的实质,通过科学的解释批驳迷信的虚伪性。
2.通过实例来揭露封建迷信的骗人伎俩。
3.了解邪教对各国人民的危害,揭发邪教的丑恶嘴脸。
4.通过活生生的事例,让学生了解邪教对人民的危害。
5.了解历史上那些敢于向封建伪科学挑战的勇士的事例,奠定自己为科学而献身的决心。
6.学习爱迪生的故事、爱因斯坦的名言和了解全国十佳少年周林的学习、发明经历,激发自己学习科学文化的积极性。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封建迷信害人不浅
从讲故事入手:见15页一个秀才的故事。
儿子破了头,生命危在旦夕,应该及时抢救,但他却崇尚迷信,结果却耽误了孩子的病情,最后孩子死了。
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封建迷信害人的现象在民间仍然根深蒂固。
联系生活,说说封建迷信对人的危害性。
解释鬼火现象:所谓的鬼火常见于夏季傍晚时的坟地里,人们见到飘在地面左摇右摆的火光,由于人们对这种现象不能解释,又因为是在坟地,就加之于鬼魂色彩,称之为“鬼火”,其实,这是因为坟地里有许多人的尸骨,人的骨中有大量的磷,磷这种物质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并自燃,又因为夏天白天天气很热,磷其在白天就燃烧了,只是光线暗,人们看不见,到了黄昏时,光线昏暗,人们才看见。
让学生讲给老人们听,做一个破除封建迷信的小卫士。
组织学生观看《小二黑结婚》,看一看二诸葛的荒唐举动和何仙姑的骗人伎俩。
学生举例说明算命、测字人的骗人把戏。
二、向邪教宣战
1.仔细阅读16页的实事,体会邪教给人们带来得痛苦。
学生讨论:
1)邪教给人们到来什么苦难?
2)造成他们自杀事件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3)通过这件事,你对邪教有怎样的认识?
4)揭发邪教组织的危害,奠定唯物主义信念。
2.日本的沙林毒气事件。
刘思影事件。
3.邪教组织的实质:世界上还有好多邪教组织,他们披着美丽的外衣,有的教唆人生
了病不去医院,最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性命:服毒、自焚……为了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让我们一起向邪教宣战。
三、追求科学和真理的人们
1.科学是对付封建迷信的法宝,人类对自然世界建立的科学正确的认识,是无数科学家和探险家为了追求真理,不依附权威,不相信教条,捍卫科学的结果。
列举事例:
1)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以科学家的求实精神,对旧的天文学说提出了挑战,他的观点被广为流传。
2)意大利的天文学家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提出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而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
他的天文学说被认为是异端邪说,被判监禁后又活活烧死。
几十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证实了布鲁诺的观点是正确的,教会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
3)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非常赞同哥白尼的观点,以科学的试验证明了新天文学说。
并写书阐明哥白尼的思想,和布鲁诺一样,遭到了批判和虐待。
但他仍然坚持新的天文学说。
讨论:三位科学家为了真理而不断追求的事迹说明了什么?
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不同的观点:
1)天圆地方说: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就是天为锅盖,地若棋盘。
日月星辰挂在天上。
2)地球是个球体: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历时三年的时间寰球一周,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最后他在途中遇难。
麦哲伦不畏艰辛寰球航行说明了什么?其他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登高望远、在海边看远处的航船……(学生讨论自己的好方法)
四、从小爱科学
1)阅读爱迪生的故事,体会爱迪生发明的动力是什么?把爱迪生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学习爱因斯坦创新发明的艰辛,了解他给人类带来得成就。
3)小周林的故事:启迪大家怎样放飞自己创造发明的信心。
并说明对你的启发。
作业
1)了解封建迷信对人们的危害性,用实例回答。
2)邪教组织有哪些危害性。
3)几位科学家和旧势力做斗争的事例。
4)为了祖国的未来你们应该怎样做。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