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共3份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在答题纸上按要求把正确的答案涂黑。

)1.“入郭登桥出郭船(当年在大如城堡般的龙舟上进进出出)红楼日日柳年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溺于红楼温柔乡)。

君王忍把平陈业(想当初您意气风发率领大军灭陈统一)只博雷塘数亩田(可如今只落得国破身亡葬身雷塘荒野)。

”唐朝诗人罗隐这首诗描写的是A.对隋朝重新实现全国统一的赞叹B.对隋朝开凿贯通南北运河的佩服C.对隋文帝缔造的强盛王朝的向往D.对隋炀帝奢腐致身死国亡的嘲讽2.“对食不能餐(面对饭食吃不下)我心殊未谐(心中忧愁睡不安。

眇然贞观初(贞观年间但回想)难与数子偕(贤臣良相皆不见)。

”从杜甫写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这几句诗里,可以看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B.唐太宗推行革新措施C.唐太宗善于选人用人D.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3.“长安百花时(长安城里百花开)风景宜轻薄(嬉戏玩耍好风光)。

无人不沽酒(人人喝酒兴致高)何处不闻乐(处处音乐处处歌)。

唐朝诗人刘禹锡《百花行》)里的这几句诗描绘的是A.初唐景象B.盛唐气象C.中唐风光D.晚唐风景4.“两邦世代称盲圣,六犯风涛誓舍身。

同天风月启诗情,招提境,神往奈良城。

”这是当代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1907年—2000年)的一首词,词中反映的是A.鉴真东渡B.遣唐使来华C.玄奘西游D.唐和新罗关系5.“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愿望是A.勤奋苦读,参加考试B.参军入伍,杀敌报国C.反抗压迫,推翻暴政D.养花弄草,悠闲生活6.“诸君傅粉涂脂(各位大男人只顾涂抹脂粉百事不问)问南北战争都不知(就连南北战争都不知)。

恨孤山霜重(恨孤山的白霜太厚)梅凋老叶(使梅花凋零老了叶子);平堤雨急(平堤上的雨下得太急)柳泣残丝(使柳条衰残像在哭泣)。

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答案

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答案

一、历史的足迹(共10 分)
1.(4 分) D → B → F → E → A → C
2.(3 分)
实物史料:B、C 文献史料:F
模拟、示意、复原:A、D、E
3.(3 分)
根据基本要素的涵盖度、叙述的完整性、历史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分层赋分。

二、中国近代化历程(共10 分)
1.(4 分)
洋务运动( D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A )
新文化运动( B )2.(6 分)
1史料价值最高的是D,理由:D 是研究李鸿章的一手文献史料,直接证据。

2史料价值最低的是A,理由:A 是文学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可信度低。

(言之成理即可)
(三).复兴之路(共10分)
1.第一次鸦片(1 分)侵略与屈辱;侵略与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

(2 分)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从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走向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等。

(2 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等。

(任答三条,得5 分)。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秦朝答案:D2.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指从公元前多少年到公元多少年之间的时间段?A.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B.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C.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D.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答案:C3. 下列哪个工具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最早使用的?A. 石斧B. 陶器C. 石锛D. 磨盘答案:A4. 以下哪个宗教起源于中国?A.B. 教C.D.答案:D5. 以下哪位皇帝是明朝的创始人?A. 宋太祖B. 刘邦C. 朱元璋D. 康熙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它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最终通过殿试的人可以成为官员。

2. 说说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答案: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商路,连接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

它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时期,对于促进东西方文化和商品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品不仅有丝绸,还有瓷器、茶叶、药材等。

3.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于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简要描述一下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结构。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结构是以皇帝为中心的等级制度。

社会分为皇帝、官僚、地主、农民和奴隶等不同阶层。

皇帝统治全国,官僚负责政务,地主收取农民的租税,农民务农生活,奴隶为奴隶主工作。

5. 请简述一下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

答案: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是指远古时代的传说时期,据说由三皇和五帝统治。

三皇分别是伏羲、女娲和神农,他们是人类的始祖和文明的创造者。

人教版 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试卷3(解析版)

人教版 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试卷3(解析版)

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1.唐太宗曾对大臣说:皇帝的灾难是自己造成的,皇帝的欲望太盛就会多费财物,多费财物就要加重赋税,加重赋税老百姓就愁苦,老百姓愁苦就会亡国。

下列哪位皇帝的亡国直接促使唐太宗得出这个道理()A. 秦始皇B. 陈后主C. 隋文帝D. 隋炀帝2.“口口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盛世,特别是口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继承了汉魏以来的传统并加以总结、提高,又接受了南北朝民族交融、疆域开拓的新局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文化传统。

……其文化绚丽多彩,又强烈地影响着周边各国。

”材料中两处“口口”处,应是()A. 隋唐;隋朝B. 隋唐;唐朝C. 明清;明朝D. 明清;清朝3.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 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 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 坊与市已没有区别4.唐代诗人刘得仁是皇亲国戚,其兄弟也是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主要反映了唐代()A. 科举考试不重视考生的才能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上的权力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5.看如图隋唐、两宋和元朝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示意图。

其中唐朝中后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是因为()A. 节度使势力膨胀B. 相权受到较大削弱C. 北方经济趋于停滞D. 科举制度不够完善6.下面是某位同学阅读《中国历史地理学》后摘抄的资料,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两宋时期()A. 北方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B. 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 南方的商业水平超过北方D. 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7.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

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丰富。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暨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暨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35分),1、隋朝重新统一南北是在()A、五世纪八十年代B、五世纪九十年代C、六世纪八十年代D、六世纪九十年代2、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3、隋唐时期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A、开始形成时期B、初步发展时期C、繁荣发展时期D、走向衰落时期4、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5、回纥族是哪一族的祖先()A、汉族B、藏族C、回族D、维吾尔族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7、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招提寺体现了中国和何国的交往()A、波斯B、日本C、朝鲜D、大食8.明朝时我国最伟大的航海家是 ( )A戚继光 B吴承恩 C徐霞客 D郑和9、隋朝时,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是()A、僧一行B、郭守敬C、鲁班D、李春10、在唐代众多的诗人中,最杰出的三位是()A、李白杜甫白居易B、王维陈子昂岑参C、李商隐杜牧贺知章D、王昌龄孟浩然王之涣11、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A、龙门石窟的佛像B、云冈石窟的佛像C、莫高窟的壁画与塑像D、乐山大佛12、960年,赵匡胤废掉后周小皇帝,建立北宋政权。

历史上称这次兵变事件为()A、玄武门之变B、陈桥兵变C、靖康之难D、杯酒释兵权13、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A、范仲淹B、王安石C、司马光D、欧阳修14、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签订的和议()A、北宋与辽B、北宋与西夏C、辽与西夏D、金与南宋15、下列人物属于宋代词人的是 ( )A司马光 B白居易 C关汉卿 D李清照16、《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火药B. 电视C. 飞机D. 印刷术答案:D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明朝C. 唐朝D. 清朝答案:D3. 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A. 23B. 34C. 45D. 56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中国的邻国?A. 韩国B. 英国C. 加拿大D. 澳大利亚答案:A5.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成都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长城。

答案:中国的长城是古代中国修筑的防御工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长城横贯中国北方,总长度约21,196公里。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答案: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起源于东汉时期。

通过将纸浆制成纸张,造纸术极大地改进了人们的书写和记录方式,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5分)1. 请解释什么是封建制度。

答案:封建制度是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形式,指君主授予贵族土地和特权,贵族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以保证封建君主的统治。

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直到近代才被废除。

2. 请解释什么是农耕文明。

答案:农耕文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文明形态。

农耕文明的特点是人们依靠农业生产为生,形成稳定的定居生活方式,并出现城市、政治组织、文化等各种社会形态。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的国旗是红色的。

(√)2. 中国的首都是上海。

(×)3.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

(√)4. 中国的国花是玫瑰花。

(×)5.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五、附加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位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答案: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字叫孔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答案:B3. 下列哪个战役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决战?A. 马陵之战B. 桂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巨鹿之战答案:C4. 下列哪个文档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制定的,规定了土地、人口、赋税等制度?A. 《农战法》B. 《九章算术》C. 《汉律》D. 《推恩令》答案:D5.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行省制度?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元朝答案:D6. 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他是南宋的建立者B. 他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色C. 他是北宋的著名词人D. 他是明朝的名将答案:B7.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北京条约》C. 中日《马关条约》D. 中英《天津条约》答案:C8. 下列哪个事件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一二八事变答案:B9. 下列哪个会议确立了为党的指导思想?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七大答案:D1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1949年1月1日B. 1949年10月1日C. 1950年1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发明了____,使我国古代数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答案:十进位制3. 隋朝时期,开通了____,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大运河4.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杜甫、白居易等。

答案:李白5. 宋朝时期的两大发明是____和指南针。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个选项,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如表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某历史人物传记类图书的目录(局部),据此判断该人物应是( )……第三章阴谋夺宗弑父继统第四章大兴工役虐用民力第五章大修文治百定制度……第八章三征高丽四海糜沸第九章众叛亲离天下土崩第十章亡隋之辙殷鉴不远A.杨坚B.杨广C.李建成D.李世民2.唐长安城有2市108坊,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城内百业兴旺、宫殿参差毗邻,当时诗人常称长安城有百万人口。

这主要显示出唐代长安( )A.是世界经济与文化中心B.商品经济发展到达顶峰C.是中外交流的唯一窗口D.城市规划建设水平较高3.如图是五代十国至元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由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4.何去非是宋代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可他自从被宋神宗任命为武官之后就很不乐意,他根本就不想当武官,而想做文官。

这是因为宋朝( )A.武官无用武之地B.重文轻武风气盛行C.军队没打过胜仗D.文官权力至高无上5.“三十万岁币只占宋朝财政现金收入的1.53%。

原本每年辽国对边境例行抢劫,双方签订和约后,这种例行的抢劫就没有了,这对于宋朝百姓而言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和约”是指( )A.陈桥兵变B.澶渊之盟C.绍兴和议D.靖康之变6.下列图片所代表的实物真品可直接作为研究宋代经济发展一手史料的是( )A.B.C.D.7.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

《水浒传》中的这一情节发生的地点时称( )A.东宫B.西市C.勾栏D.瓦子8.东晋《佛国记》记载:“大海弥漫无边,不知东西,唯望日月星辰而进。

”元代《经世大典》载:“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

”出现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改进B.指南针的发明C.火药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9.《清稗类钞》有一则饮食类词条“油灼桧”(油条):“……其初则肖人形,上二手,下二足,略如又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一)
(答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2.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被后世所推崇,其中用人之道又更为重要,下列哪一个大臣不是唐太宗时期任用的()
A. 魏征
B. 房玄龄
C.姚崇
D.杜如晦
4.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

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5.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
6. 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

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
7.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
A.宰相
B.通判
C.转运使
D.枢密使
8.下面是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

其中正确的是()
9.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岳飞抗金 D.签订《尼布楚条约》
10. 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 契丹统治者
B.突厥统治者
C. 女真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1.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12.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13. 毛泽东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4.“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度
15. 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

宋元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
A.诗、词
B.诗、曲
C.词、曲
D.词、小说
16.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
A. 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B. 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C. 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D. 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17.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