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合集下载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民主政体最优论 天赋人权论 三权分立学说 人民主权论
一、民主政体最优论
1.荷兰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治制度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后 正式成立联省共和国。由于 荷兰省在联省中的经济和政 治地位最重要,因此亦称荷 兰共和国,简称荷兰。共和 国的政权被富人特权阶级垄 断,人们没有获得充分的民 主和言论自由的权利。
尼德兰革命
17 世纪的荷 兰实行宗教宽 容,新教徒、 天主教徒和犹 太教徒可以和 平相处。
阿姆斯特丹繁华景象
当时的荷 兰有一定的自 由,但并不民 主。 ——斯宾诺莎
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议政场景
2.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
巴 鲁 赫 • 斯 宾 诺 莎 (1632--1677) 出 生 在 荷 兰 犹 太教家庭,年轻时就对《圣 经》提出种种疑问,后来匿 名发表了《神学政治论》, 遭到当局查禁。于是他靠研 磨镜片为生,同时创作他最 著名的《伦理学》。他开启 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先河。
三权分立学说示意图
立法权
贵族院 众议院
行政权
国王
司法权
人民法官
四、人民主权论
让 · 雅 克 · 卢 梭 (1712— 1778) 出生在日内瓦的一个钟表 匠家庭。他是一位激进的民主 主义者,他的思想精华和基本 原则是“人民主权”思想。他 坚持自然神论,反对无神论。 他的主要论著有《论人类不平 等的起源和基础》《新爱洛绮 丝 》《 爱 弥 儿 》《 社 会 契 约 论》。
汉译洛克传记
洛 克 的 分 权 说
立法权
议会享有
行政权
君主享有
外交权
三、三权分立学说
1.启蒙运动的深入展开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 18 世纪 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 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 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 宣传。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是伏尔泰。 他的思想对 18 世纪的欧洲产生 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 曾这样说:“ 18 世纪是伏尔泰 的世纪。”此外,与伏尔泰齐 名的启蒙思想家还有孟德斯鸠、 卢梭、狄德罗等人,他们都被 认为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 思想先驱。

专题一 西方君主专制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

专题一 西方君主专制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

专题一: 西方君主专制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一、西方的君主专制一、为君权辩护(西方的专制主义理论)(一)教会的“君权神圣”思想1、背景①基督教会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基督教成为人们长期的普遍信仰;②王权不甘心屈尊于教权之下,同教权进行了长期斗争;③先进思想(“异端”)的冲击。

2、代表人物及主张: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①国家观:国家是上帝的产物;②政体观: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③教权与君权:代表上帝意志的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统治者。

3、目的:调和教权和君权的矛盾,从理论上阐述教权至上;神化了世俗王权。

(二)世俗君主的“君权神授”思想(以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为例)1、背景①英国在都铎王朝统治时期(亨利八世为代表),专制王权空前强大;②斯图亚特王朝开始了在英国的统治,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③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上升,要求国内统一,加强海外贸易。

2、内容:王权来自上帝,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3、表现:竭力压制议会,对人民横征暴敛,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

4、后果:议会与国王之间尖锐对立,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三)世俗化知识分子的“君权至上”思想1、产生条件: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一些思想家对君权神授的观点提出质疑。

2、代表人物及主张①马基雅弗利(《君主论》)A、从世俗权力的角度为新君主国论证,提出君权至上论,反对君权神授;B、最早提出新君主国的概念;C、君主为维护权力可以不择手段;D、斥责罗马教廷是意大利分裂的罪魁祸首。

②霍布斯(《利维坦》)A、反对君权神授,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B、认为国家是人造的,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C、不赞成君主世袭制,只强调权威。

(四)“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理论提出的意义1、积极作用:都强调国家权力集中和统一,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趋势,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

高考二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高考二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二轮·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首先应明确英国资本主义 制度的确立相对另外几个资本主义国家来说,采用了较为温和的、渐进 的方式,然后概括史实来回答。第(2)问首先应概括材料的观点,然后表 达自己的看法。需注意的是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其中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 答案:(1)通过“光荣革命”不流血方式完成革命。通过《权利法案》等
⑤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并颁布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正式确立。
(2)认识:共和制度的每一项革命成果都是同封建专制势力进行殊死斗争的 产物,不是与封建专制势力妥协的结果,更不是封建势力的恩赐。
二轮·历史
四、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学说相 结合。 (2)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强调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重视提高国民素质,提 出了“新民”思想。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 民权主义的主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都从不同方面反对 专制。 2.辛亥革命和辛亥革命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1)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资产 阶级共和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先后发动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 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
二轮·历史
板块1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二轮·历史
核心整合
考向示例
模块演练
二轮·历史
核心整合
一、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1.洛克 (1)代表作:《政府论》。 (2)学说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名师课堂在线
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基本特点
实战演练
夯实基础
1.由于旧的封建专制集权势力的强大,它们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这就 决定了资产阶级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2.法律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也是用来维护自身利益 的重要工具。在英、法、美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中,《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等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治目标 实现方式 思想武器
把西方民主学Βιβλιοθήκη 与传 统儒家思想相结合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 等学说并对其加以改造
重点识记二、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1.改良与革命的论战 (1)内容:论战的中心围绕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展开,即革命要不要推翻 清政府、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 民主共和国 (2)评价 ①改良派的主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没有看到专制势力的顽固。 ②革命派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逐渐占据优势,通过论战有力地 促进了 民主共和 思想的传播。 2.《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 (1)背景 ①20世纪初,改良派广泛宣传立宪思想,立宪运动应运而生。 ②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等问题。
重点识记二、美国的《独立宣言》 1.背景
(1)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北美人民的反抗,引发北美独立战争。
平等的启蒙思想。
(2)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传播:富兰克林、杰斐逊等积极宣传自由、
2.发表: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
3.内容 (1)宣告美洲13个联合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和自由的 合众国 。 (2)用 天赋人权 的基本原则。 和民主原则阐述独立的理由,也阐述了新国家
(3)赞同君主立宪,反对操之过急。
3.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 (1)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清朝的专制统治; 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 生主义是解决以 土地 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2)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民主是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体形式,是对传
统封建独裁统治和君权神授的彻底否定,指 的是政府的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 公民有权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过程。
民主思想则是指关于民主的学说和理论。
"要达到斯宾诺莎的哲学成就是不容易的, 要达到斯宾诺莎的人格是不可能的"。 生卒年月:1632--1677年 国籍:荷兰 头衔:哲学家、政治思想家 著作:《神学政治论》《伦理学》 经历:1656年,他因坚持思想自由,怀 疑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怀疑上帝 的存在,被犹太教革出教门,后被市政 当局逐出阿姆斯特丹,靠磨镜片为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洛克
“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 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 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 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
卢梭
项目
民主思想
专制理论
个人权利 统治者权力
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国家产生
政府职责
社会契 约 维护自由平 等
君主立宪/民主制度
君权神圣 君权神授
政府运作
《独立宣言》文书
这些权利不是国王的恩赐,也不是人所制定的法律所 规定,而是上帝所赋予的、与生俱来的,因此是不可 剥夺或转让的。这些基本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 求幸福的权利”。 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利来自人民,政府应服 从人民意志,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


斯宾诺莎: 近代西方 为资产阶级政治原则提供理论论证 民主思想 先驱
为后来政治思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批判了专制理论、神学经典
“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 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 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 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 予以损害和剥夺。” --洛克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 在民主政体,重大问题取决于社会大多数人的意志,而 每个人在许多问题上都可能成为社会大多数的一分子。 这样,所有的人仍然是平等的,与他们在自然状态下是 平等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 (3)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 斯宾诺莎认为人类订立契约,建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 障自己按照理性和自由的原则生活,并不是要使自己成 为逆来顺受的奴隶;
卢梭 18世纪初期的法国 主权在民
▪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 设问:斯宾诺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 斯宾诺莎出身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个富有的犹太 商人家庭,青少年时期曾在犹太神学校学习,成 绩优异,但在22 岁时因为坚持思想自由的观点, 怀疑有超自然的上帝和天使存在,引起教会恐惧, 教会在百般利诱逼迫都未能使他放弃自己观点的 情形下,将其开除教籍。45岁时死于肺痨。
▪ 正是在民主政体中,公民才可以享有宗教信仰、思想和 言论自由。
▪ 思考:书本9页的学思之窗; ▪ 关系: ▪ 认为“神学”不应该干涉“理智”,即反
对这种对人们思想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 1、历史背景: ▪ 2、思想主张: ▪ 3、思想特点: ▪ (1)抨击和批判封建专制理论,批判神学经典,
▪ 本节课所讲述的民主思想,指的是反映新兴资产 阶级利益,为维护资产阶级革命和统治进行辩护 的民主思想,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过渡:本课有哪些思想家提出了 哪些民主思想呢?
生活时代及现状 (社会存在)
主要思想(理论) (社会意识)
斯宾诺 17世纪中叶的荷兰 天赋人权 莎
洛克 17世纪晚期的英国 权力分立
▪ 他主张:“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 思想,自由发表意见。”
▪ 情景再现:16世纪的荷兰普通民众是否能自由的 发表意见、拥有自由思想呢?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4.18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4.18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斗争 (1)“预备立宪”的骗局,使清朝专制统治空前孤立。 (2)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并颁布《临时约法》。 (3)袁世凯专权,并企图复辟帝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 起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3.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作用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临时约法》。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 统的理由。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 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争取民主共和的斗 争。第(1)问,可以从对内稳定局势、对外避免干涉等角度 解答;第(2)问,“说明”重点从袁世凯就任大总统的后果 来回答。
3.议会与国王冲突的原因 (1)英王实行无议会统治,推行反动政策,迫害清教 徒。 (2)国王在征税问题上更加肆无忌惮。
4.英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反复性 (1)表现:议会斗争、军事斗争、双方妥协、宫廷政变 等。 (2)原因 ①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 小。 ②斯图亚特王朝掌握国家大权,力量上占优势。 (3)认识: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的 社会制度必然经过多次斗争才能战胜旧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 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 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 (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 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 选。 (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 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 (1946年1月28日)

课件1: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课件1: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3.内容: (1)社会契约论:人民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治社会和政府, 保护人们生来就有的各种_自__然__权__利__;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人 民赋予的,因而应当实行_君__主__立__宪__制度。 (2)分权学说:国家存在着三种权力,即_立__法__权__、行政权 和对外权。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对外权属于国王。 (3)人民主权说: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如果国王或政府违背 了人民意志,违反了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使用武力推翻 其统治。
4.影响: (1)把自由看作政治目的,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 _理__论__上的论证。 (2)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1.背景:英国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动荡,最终实现了资产 阶级与_封__建__势__力__之间的政治妥协。 2.目的:为了捍卫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1.背景: (1)18世纪初,法国的_封__建__专__制__制__度__根深蒂固,存在着等 级森严 的社会制度,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尖锐。 (2)法国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启蒙 运动发生。
2.内容: (1)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_平__等__的,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 的权利。 (2)社会契约:通过订立社会契约建立国家与法。 (3)主权在民:认为_人__民__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人民以暴 力推 翻封建暴君的专制统治,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3.特点: (1)抨击和批判_封__建__专__制__理论,批判神学经典,主张哲学
摆脱宗教的控制。 (2)包含着_天__赋__人__权__思想和社会契约论色彩。
【合作探究】 1.什么是民主和民主思想? 提示: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体形式,指的 是政府的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民有权 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 民主思想是指关于民主的学说和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专制:是一种政体形式,与民主相对, 指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制的权力,以自己的 意志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 ——一种政体形式 专制主义:维护专制统治的学说和理论。 ——一种理论形式
专制主义理论之一:从宗教神学角度论证 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托马斯· 阿奎那:君权神圣 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
◆影响:
导致王权和议会矛盾尖锐,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议会主体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学的 什么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二者影响有何不同?】 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相似 不同: 中国的新儒学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儒家思想成为思想文化 的主流; 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则激化了社会 矛盾,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1、背景:
★都铎王朝(1485—1603)的措施 建立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 进行宗教改革,王权高于教权 实行重商主义,发展民族经济 鼓励对外扩张,争夺海上霸权
这些措施对 英国有什么 影响?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 和新贵族力量壮大,与专制王权矛盾日益加深。 (2)詹姆士一世稳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加强 王权的需要。
•思想与实践 •民主与专制 •经济与政治 •民本与民主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课程标准: (1)了解托马斯·阿奎 那“君权神圣”和英国国王 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等 君主专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认识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理 论基础和历史背景。 (2)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 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 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 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 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阿奎那主要著作:
《反异教大全》《论君主政治》和《神学大全》 探究2:结合教材,归纳阿奎那“君权神圣”主要内容
基本主张:教权高于王权,王权来自教权,君权神圣 (1)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教会高于国家,教皇高于国王; (2)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君权是神圣的,臣民 应服从君主。 (3)最好的政府形式是中央集权政府或君主政体(政体观)
探究1:结合选修一第五单元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相关内容和教材P4内容思考: 阿奎那为什么要宣扬“君权神圣”的思想?
◆ 原因(“君权神圣”思想提出的背景 ):
① 基督教会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王权与教权 进行了长期斗争 经济:中世纪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政治:拥有世俗权力;教权高于王权; 思想: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主宰。 ③ 13世纪的意大利,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大量兴起。 政治:市民、国王、农民共同反对教权;意大利因教皇国特 殊地位,教权与王权的矛盾更尖锐。 思想:先进思想的冲击(反对基督教会腐败的“异端运动”) ④ 神学家为了维护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必须协调教权与王 权之间的矛盾。 (目的)
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3世纪)
托马斯·阿奎纳(意大利) (约1225年—1274年)是中世纪 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 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 来论证“君权神圣”说。死后也 被封为天使博士(天使圣师)或 全能博士。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 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 派的创立者,成为天主教长期以 来研究哲学的重要根据。天主教 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 学家,将其评为33位教会圣师之 一。
探究5:结合教材内容归纳詹姆士一世提出了那 些主张?有何表现?结果怎样?
◆ 主张:
1)“君权神授”: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除上帝外,国 王无须对任何人负责。 2)王权至上: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国王可以 任意行使权力,人民必须绝对服从国王。(若国王滥用权力, 人民只能祈求上帝来引导国王走上正路) 压制议会,反对议会限制王权; ◆表现: 对人民横征暴敛; 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
相同点
维护教会权力至上,提高了君主 的地位,成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引 发资产阶级革命。
都是神化封建王权,从神学角度为王权辩护。
专制主义理论之二:从世俗和近代科学角度 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意大利)马基雅维利《君主论》(1532年出版)
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四分五裂、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内容:否定君权神授,反对教皇对王权的束缚; 君主要以实力原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君主应当使人民畏惧。 “狮子与狐狸的理论”
探究3:结合“君权神圣”主要内容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这一 思想有何特点?有怎样的影响? ◆思想特点:
将理性引入哲学,用自然法则论证“君权 神圣”,把宗教至上理论与理性哲学相结合 ◆作用: 对教会:维护教会权威与至高无上地位。 对君主:提高了君主的地位,论证了君主权 力的合法性、神圣性,成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
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探究6:比较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的异同
君权神圣
背景
君权神授
城市发展,商品经济发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 展;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 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王权 到严峻挑战。 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君权来自神权, 教权高于王权。 君权来自神权, 王权高于一切。
主要 内容
调和教权与王权的矛盾,维 目的 护教会的封建神权统治。 神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作用
探究4:结合教材内容和以下材料概括:詹姆士一世“君权 神授”思想提出的背景? 材料1: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肇始于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 朝时期被推向发展的顶峰。…… 都铎王朝时期,亨利七世、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对内打击 封建割据势力,对外奉行重商主义,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和海外 殖民活动,使英国成为欧洲列强,客观上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王权已合并教权,英国资本 主义已经发展,社会矛盾激化,资产阶级酝酿革命。为了阻止 资产阶级革命,神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剑桥英国史》 材料2: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 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 成的民族(Nation),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 ——恩格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