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有机碳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土壤 有机碳的测定 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土壤的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有机碳的含量。
有机碳是土壤中的重要成分,对土壤的性质、可持续性和生产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测定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是土壤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定土壤有机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基于土壤中的有机碳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被氧化为二氧化碳(CO2),随后通过试剂中含有的铬酸钾(K2Cr2O7)和硫酸(H2SO4)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水和钾离子(K+),最后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钾离子的含量来反推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在该方法的实验操作中,首先需要提取土壤中的有机碳。
一般情况下,实验采用冷水提取、热水提取或氧化铝溶液提取等方法。
提取后的土壤样品需要干燥、研磨和筛分,最后称取适量样品进行处理。
然后进行钾离子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具体来说,是将样品溶于硫酸中加热至高温和高压,以便将样品中的碳氧化。
氧化完成后加入适量的铬酸钾试剂,此时有机碳会被转化为二氧化碳。
随后用钾离子的比色法来测定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
通过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结果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以测定不同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对于评估土壤的质量、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来看,有机碳的含量是影响土地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测定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
因此,通过该方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是评估土地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以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hj 615-2011土壤 有机碳的测定 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hj 615-2011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hj 615-2011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有机组分之一,对于了解土壤质量、农作物生长状况以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对于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至关重要。
1.2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变化对于监测和评估农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测定方法存在复杂、耗时且不灵敏等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且精确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新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1.3 目的与意义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hj 615-2011标准所推荐的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探索其在测定土壤有机碳方面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一系列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并与其他常用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的意义在于提供给科研工作者和实践者一个简单、高效且精确的土壤有机碳测定方法,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土壤质量及其环境响应,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能够拓展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注意:全文内容仅作参考,请根据具体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修改补充)2. 原理及方法:2.1 重铬酸钾氧化法原理:重铬酸钾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有机碳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碳在高温下与重铬酸钾反应,使有机物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加入硫酸作为媒介和硼砂作为指示剂。
重铬酸钾会被还原为Cr3+离子,并伴随着颜色的变化,由橙红色转变为绿色。
颜色的深浅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来测定,从而得出土壤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
2.2 分光光度法介绍: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吸收或透射来测定其浓度。
对于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来说,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以实现最佳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GB9834-88土壤有机碳有机质的测定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中有机碳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中有机碳的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中有机碳的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风干土壤中有机碳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氯离子(cl-)含量大于2.0x104mg/kg的盐渍化土壤或盐碱化土壤的测定。
当样品量为0.5g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6% (以干重计),测定下限为0.24% (以干重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613 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方法原理在加热条件下,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碳被过量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重铬酸钾中的六价铬(Cr6+) 被还原为三价铬(Cr3+),其含量与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成正比,于58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三价铬(Cr3+) 的含量计算有机碳含量。
4干扰和消除4.1土壤中的亚铁离子 (Fe+) 会导致有机碳的测定结果偏高。
可在试样制备过程中将土壤样品摊成2~3 cm厚的薄层,在空气中充分暴露使亚铁离子(Fe2+) 氧化成三价铁离子(Fe*)以消除干扰。
4.2 土壤中的氯离子(CI)会导致土壤有机碳的测定结果偏高,通过加入适量硫酸汞以消除干扰。
5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在25C下电导率<0.2mS/m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5.1 硫酸: ρ (H2SO4) =1.84 g/ml.5.2 硫酸汞5.3 重铬酸钾溶液: C (K2Cr2O7)=0.27 mol/L称取80.00 g重铬酸钾溶于适量水中,溶解后移至1000 ml容量瓶,用水定容,摇匀。
分光光度计测土壤TN,TP,NH4,NO3,NO2,PO3方法

目录1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otal phosphorus—Ammonium molybdat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2土壤全磷测定方法之一——HClO4——H2SO4法3 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速效磷的测定——0.5mol·L-1NaHCO3法4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5亚硝酸盐------磺胺和盐酸萘乙二胺试剂法6次溴酸钠氧化法(水中氨态氮的测定)7镉—铜还原法(测定水中硝态氮)8土壤总有机碳测定9半微量开氏法(土壤总氮测定)10消煮液中铵的测定11 镀铜镉还原-重氮化偶合比色法(土壤硝态氮测定)12铁的测定-----邻啡啰啉比色法1水质总磷的测定钼 酸 铵 分 光 光 度 法Water quality —Determination of total phosphorus —Ammonium molybdate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为氧化剂,将未经过滤的水样消解。
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测定总磷的方法。
总磷包括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的和无机磷。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污水和工业废水。
取25mL 试料,本标准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L,测定上限为0.6mg/L 。
在酸性条件下,砷、铬、硫干扰测定。
1.2原理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
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1.3试剂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1.3.1硫酸(H 2SO 4),密度为1.84g/mL 。
1.3.2硝酸(HNO 3),密度为1.4g/mL 。
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测定

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多种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有机碳吸收紫外光的强度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测定大量样品的有机碳含量。
酸解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沉积物中的有机碳转化为甲烷,再测定甲烷的含量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精度高,适用于测定低含量的有机碳。
炭化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沉积物中的有机碳炭化后测定炭的质量,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精度较高,但操作较复杂,适用于测定低含量的有机碳。
光合作用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在受光照射后产生的氧气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精度较高,但操作较复杂,适用于测定低含量的有机碳。
热解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沉积物中的有机碳热解后测定热解气体中的甲烷,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氧化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再测定二氧化碳的含量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原子吸收光谱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质谱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质谱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热力学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在受热或加热的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光谱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光谱,包括紫外-可见光谱、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分子吸附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对分子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分离出来,再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来测定其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原子荧光光谱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核磁共振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核磁共振信号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内爆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沉积物中的有机碳爆炸,再测定爆炸产生的气体中的甲烷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研究概述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研究概述土壤中的水溶性有机碳是土壤有机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水溶性有机碳(WSC)是指可以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质,包括了有机酸、腐殖质和其他有机物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碳库之一。
近年来,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多,其在土壤碳循环、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
一、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来源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来源主要包括植物残体、动物粪便、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土壤有机质分解产物等。
在这些来源中,植物残体和土壤有机质分解产物所贡献的水溶性有机碳较多,它们经过水解、微生物代谢和土壤生物化学反应等过程产生水溶性有机碳,并随着土壤水分的运移而向土壤溶液中释放。
外源有机物的施入、土壤通气作用和土壤侵蚀等也是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重要来源。
1. 具有较高的活性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具有较高的活性,易被微生物降解,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活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水溶性有机碳能够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量和碳源,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从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
2.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它能够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作物产量。
水溶性有机碳也是土壤中的重要碳源,对土壤碳储量和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3. 对土壤质地和肥力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质地和肥力密切相关,土壤质地和肥力的不同会影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和分布。
土壤中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土壤通常具有较高的肥力和较好的土壤结构。
1.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提取与测定常用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法、碱提取法和盐提取法等。
水提取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提取方法,它通过加入适量的水,轻微搅拌或振荡,使土壤中的水溶性有机物质与水混合,再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法分离出水溶性有机碳。
测定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常用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有机碳分析仪法和化学分析法等。
HJ615-2011土壤有机碳测定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报告项目名称: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名称:《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HJ615-2011报告编写人:参加人员:审核人员:报告日期:1实验室基本情况1.1人员情况实验室检测人员已通过标准《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HJ615-2011的培训,熟知标准内容、检测方法及样品数据采集和处理等,考核合格,得到公司技术负责人授权上岗。
表1参加验证人员情况登记表姓名性别年龄职务或职称所学专业从事相关分析工作年限1.2检测仪器/设备情况表2主要仪器基本情况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计量/检定状态有效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恒温加热器低速离心机1.3检测用试剂情况表3主要试剂及溶剂基本情况试剂名称生产厂家级别规格备注重铬酸钾硫酸葡萄糖硫酸汞1.4环境设施和条件情况实验室具有检定合格的温湿度计,环境可以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内,满足检测环境条件。
另外实验室配备了洗眼器、喷淋设施、护目镜、灭火器等的安全防护措施,符合实验室安全内务的要求。
2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2.1方法原理在加热的条件下,土壤样品中有机碳被过量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重铬酸钾中的六价铬(Gr6+)被还原为三价铬(Gr3+),其含量与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成正比,于58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三价铬(Gr3+)的含量计算有机碳含量。
2.2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量取0.00、0.50、1.00、2.00、4.00和6.00mL葡萄糖标准溶液于100mL 具塞消解玻璃管中,其对应有机碳含量分别为0.00、2.00、4.00、8.00、16.0和24.0mg。
分别加入0.1g硫酸汞和5.00mL重铬酸钾溶液,摇匀。
在缓慢加入7.5mL 硫酸,轻轻摇匀。
开启恒温加热器,设置温度为135℃。
当温度升至接近100℃时,将上述具塞消解玻璃管放入恒温加热器的加热孔中,以仪器温度显示135℃时开始计时,加热30min。
然后关掉恒温加热器开关,取出具塞消解玻璃管水浴冷却至室温。
HJ 615-2011 土壤 有机碳 方法证实

1 方法依据本方法依据HJ 615-2011 土壤 有机碳的测定 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2 仪器和设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 分析步骤详见HJ 615-2011土壤 有机碳的测定 8测定步骤 4 试验结果报告4.1 校准曲线及线性范围按分析步骤3 校准曲线的绘制操作,数据见表1。
表1 校准曲线数据浓度(mg)0.002.00 4.00 8.00 16.0 24.0 吸光度(A ) 0.0000.0510.1020.1940.3830.570回归方程: y =0.0237x+0.0038 r=0.9999 4.2 方法检出限在10个空白样品中分别加入4倍检出限浓度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按照HJ 168-2010规定MDL=S t n ⨯-)99.0,1(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方法检出限测定结果(N=10)由W =m计算得出方法检出限,为0.06%。
其中:W — 有机碳含量,%;C — 校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样品溶液中有机碳的含量,单位mg ;m — 烘干试样质量, m=0.5g 。
4.3 精密度实验取高低2个浓度水平的样品,按照步骤3,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出有机碳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及最大相差和最大相对偏差,结果见表3。
表3 精密度测试数据4.4准确度对有证标准物质GBW07454(GSS-25)和GBW07457(GSS-28)进行6次平行实验,计算结果平均值,最大相对误差,相对标准偏差,检测结果见表4。
表4 准确度测试数据5结论5.1检出限实验室检出限为0.06%(以0.5g烘干土样计),标准中要求,当样品量为0.5g 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6%(以干重计)。
5.2精密度对高低两个浓度的样品进行测试,测得样品1平均值为0.75%,相对标准偏差为3%,最大相差为0.06%;测得样品2平均值为5.20%,相对标准偏差为2%,最大相对偏差2%;标准中要求当有机碳含量≤1.00%,两个测定结果之差应在±0.10%之内;当有机碳含量>1.00%,两个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中有机碳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相关背景:土壤有机碳含量能够影响进入土壤污染物形态、迁移转化途径。
研究表明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能够与土壤有机碳结合,从而改变污染物的形态及理化性质,进而改变污染物的迁移性。
使污染物随着土壤水分和空气迁移,从土壤表层迁移到底层,影响土壤的灰化作用和成土作用。
也能够迁移至地下水或地表水,从而形成“二次污染”。
因此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于控制土壤污染和保护土壤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依据标准:2011年4月15日,国家环境部发布HJ 615-2011《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标准,适用于风干土壤中有机碳的测定。
检测方法简介:
土壤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有机碳被过量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重铬酸钾中的六价铬被还原为三价铬,其含量与有机碳含量成正比,在585nm处分光光度法测定。
(10mm
光程)
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ThermoFisher)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产品完全能够满足上述检测需要,并且可以为客户提供方法建立的工作,以方便有此需求的客户快速使用仪器,达到单位检测要求。
请您联系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8008105118,4006505118),或者咨询我们当地的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