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父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树立良好的榜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父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尊重和理解父母应该展示出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权益,充分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不要对孩子的言行过于苛求或轻视,要理解他们犯错的原因,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通过这样的表现,父母可以向孩子传递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重要价值观念。
2. 积极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积极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沟通中,父母要做到真诚、耐心和关爱,不要批评或指责孩子的意见。
通过与孩子的沟通,父母可以教会他们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3. 诚实和正直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到诚实和正直。
不说谎言,不作弊,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父母在生活中不诚实不正直,那么孩子也很难培养出这样的品质。
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时刻将诚实和正直的精神注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4. 责任和奉献父母应该树立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他们要履行自己的家庭责任,关心照顾孩子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
同时,父母也应该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样的表现,父母可以向孩子传递出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价值。
5. 积极的情绪管理父母应该学会积极的情绪管理,不要过多地展示负面情绪或与孩子争吵。
他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给孩子树立一个乐观、积极的榜样。
同时,父母还应该教会孩子一些积极的情绪管理方法,让他们学会应对自己的情绪,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6. 尊重他人和关爱父母要尊重他人并表达关爱。
他们应该教会孩子尊重他人的权益,并在家庭中树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的榜样作用

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导师和榜样。
他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发展。
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父母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方面,探讨父母作为榜样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1. 父母的行为榜样孩子往往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如果父母的行为积极、正面,孩子也会受到积极影响。
例如,父母热爱读书,孩子也会对阅读产生兴趣;父母尊重他人,孩子也会学会尊重他人。
因此,父母应该在行为上树立良好示范,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2. 父母的态度榜样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和性格。
如果父母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孩子也会学会积极乐观。
相反,如果父母经常抱怨和消极,孩子可能会变得悲观消沉。
因此,父母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并教导孩子如何正确处理各种情绪,以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
3. 父母的价值观念榜样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待事物的准则和原则,也是人们判断是非和行为选择的基础。
父母的价值观念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如果父母重视诚实、正直,孩子也会懂得诚实守信;如果父母注重努力奋斗,孩子也会学会追求进步。
因此,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结起来,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
父母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发展,塑造他们的品格和未来。
因此,我们作为父母应该正面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他们正确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只有在父母的榜样作用下,孩子才能获得全面的教育,健康地成长。
怎么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怎么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讲文明,守规则。
遵守公德,拾金不昧。
大人带孩子上学,就要带头遵守交通规则。
这样以后孩子自己上学也会同样遵守规则。
出去旅游,大人不可破坏景物,到处写字留言,甚至随地小便,这就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
上公交车自觉排队,告诉孩子要给老人和孕妇等体弱人士让座。
到超市购物,不要损坏物品。
大人带孩子出去游玩时,在公共场所,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卫生。
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做一个文明的市民。
尊老爱幼,孝敬老人。
勤俭节约,热爱劳作。
大人常常带孩子去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育孩子要孝敬和关怀老人。
合格传统,代代相传。
等孩子成家立业后,也会孝敬你的。
大人带孩子购物时,不随便花钱。
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对孩子很有益。
另外,家长不要包办孩子的所有家务,孩子能自理的让他们自己去做,从小养成爱劳作讲卫生的好习惯。
总之,家长通过正面引导,言传身教一定可以把孩子教育好。
2怎样给孩子做德行的榜样样公交车上的规矩。
如果带孩子乘坐公交车,那么家长首先要学会让坐。
有些家长乘坐公交车怕孩子累,上公交车不排队,上车抢座位,看到老人孩子不让座。
或许父母做的一切让孩子身体上舒适了,但在心理上便给孩子带来了扭曲,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学会插队、占小便宜和目无尊长,那么哪些更重要呢?看望老人的习惯。
如果老人没和父母一块住,那么有时间多带孩子去看望一下老人,老人必须要关怀。
如果家长做好了这一点,那么等你老了,孩子也会去关怀父母的。
整理家务的习惯。
家务一定要带好,或许家里的装潢不一定美丽,但家中一定要整洁,如果家长自己的东西随意乱放,那么又何必埋怨孩子的东西乱扔呢,抽出点时间把家里归整一下,时间同意,可以让孩子参加进来,效果会更好。
3怎样给孩子树立好榜样首先就是不要乱发脾气,不要动不动就"劈头盖脸'得一顿责骂,小孩子会被吓坏或者吓懵了的,只会战战兢兢的说"下次一定改'。
家长做错了事情,也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要肆意狡辩,真的错了就要改正。
如何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孩子

如何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孩子引言: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往往受到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
作为父母或者监护人,我们有责任成为孩子的榜样,树立良好的行为模范,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探讨如何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孩子,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一、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榜样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父母或者监护人应该牢记自己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以下是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倡导的良好行为示范:1. 尊重他人:父母要尊重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员,并且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例如,不在会议中互相打断对方,不随意批评他人等。
2. 诚实守信:父母要始终诚实守信,兑现承诺,对孩子做到言行一致。
这样孩子才能从小学会诚实守信的品质。
3. 积极正面:父母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克服困难,并且对孩子的成绩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
这样孩子能够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4. 着眼大局:父母要教育孩子从整体利益出发,学会为他人着想,关心社会大众,培养公民意识。
5. 保持纪律:父母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不偷税漏税,不违章建房等,同时教育孩子也要尊重规章制度。
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榜样不仅仅在于行为上的示范,还需要在价值观上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以下是一些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方法:1. 培养善良的品质:父母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如同理心、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等。
可以经常带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问题,并激发他们对他人的关心。
2. 引导正义感:父母要教育孩子正义感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区分对错和公平与不公。
可以通过故事、新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导他们思考,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公正的行为中。
3. 提倡节俭与环保:父母要向孩子灌输勤俭节约的观念,教育他们珍惜资源,避免浪费。
同时鼓励他们爱护环境,通过实际的行动保护我们的地球。
三、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互动除了言传身教和正确引导,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互动也是树立良好榜样的重要途径。
父母给孩子三榜样

父母给孩子三榜样以身作则!父母必须为孩子树立3大榜样好习惯之一——独立是前提1、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
父母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够独立的,同时又要在生活中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能力。
您可以制定一些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独立的快乐。
2、能放手的时候尽量放手。
天冷的时候,父母们不要先对孩子说“该穿大衣了”,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学会加衣服。
为了孩子的独立,有时候父母不要对孩子无微不至。
3、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让孩子独立的前提。
篮球健将乔丹的母亲曾经深有体会地说,最棘手、最不放心的问题,是允许儿女不按我为他们确定的发展道路而独立决定自己的梦想。
“这也恰恰是天下多数父母都担心的问题。
可是,要想让孩子真正独立,父母一定要冲破这一关,这是孩子独立的关键所在”。
4、让孩子有独立的思想。
独立的行为来自独立的思想,孩子的想法与父母不同时,父母不要急于否定他们的想法,而是要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想。
仔细听听他们的陈述,让孩子独立表达自己的见解。
好习惯之二———强烈的责任心1、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在家庭中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打扫卫生、负责给花草浇水等,看他能否完成,完成了立即加以鼓励。
2、听取孩子对家庭生活的建议。
经常和孩子讲讲家里的花销添置、人事来往,并请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请孩子出主意想办法。
当父母经常聆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有价值的建议的时候,孩子就会心中油然而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3、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还小。
”“你不懂。
”“你不行。
”而要给孩子一定的锻炼机会。
孩子们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远远超出成年人的想象。
成年人认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经完全有能力驾驭。
因此,父母们要尽量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这样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务中增强责任心。
4、强调做事的结果,使孩子养成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认真、做得出色、做得卓越的自我要求。
家长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他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都会直观地表现出来,想要自己的孩子懂礼貌、讲文明、爱学习,父母就要做好榜样,家长的行动是最好的教科书。
家长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1、家长要多阅读,有些家长抱怨,在与自己的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有些代沟,产生交流困难,还说孩子不可理喻。
事实是家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潮流。
家长一定多阅读,多接受一些新的知识和信息,这样就能与孩子的交流中产生共鸣。
2、家长要多陪伴孩子,现在的孩子不缺爱,更多的是缺少陪伴。
农村的更多的留守儿童,常看不到父母,更别说陪伴;城市的孩子,父母则繁忙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的父母则借口工作忙不愿陪伴。
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形成内向、自卑的心理,甚至自闭的性格。
3、父母要有责任心,父母工作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想好好放松休息一下。
但孩子想要和父母玩耍一下,这里父母要有责任心,不要推脱。
即使很累也要耐心,不可不耐烦,否则孩子会感觉自己被讨厌。
4、切勿随口承诺不守信用,父母通常会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或者为了让孩子听从父母的话,随便承诺孩子的要求。
但当孩子完成或者听从后,自己又不信守承诺。
让孩子渐渐不再相信父母的话。
父母榜样的力量对孩子的影响1、原生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的榜样作用更加是如影随形,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父母应该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每时每刻提醒自己“我是孩子的榜样,我必须行得正坐得端,无愧于心”。
要知道只有家庭改变了,孩子才能改变。
因为孩子观察父母的所作所为,就如同照相机一样将其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此时他们没有是非善恶的评价能力,无法判断这种印象是好还是坏,只会好奇而极力地模仿。
2、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家长如果不能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也不能让孩子拥有较好的认知能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孩子的言行受到误导,也会影响他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家长拥有良好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影响孩子性格习惯的养成,家长会在生活中给孩子带来无声的影响,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品行习惯,也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和品行习惯的形成。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的经典语句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的经典语句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关于父母是孩子榜样的经典语句。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行为将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2.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4. 父母要做好榜样,才能教育出优秀的下一代。
5. 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学到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处理问题等重要的生活技能。
6. 父母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7. 父母要尽量避免负面的情绪表达,以免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8. 父母的积极乐观态度会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乐观心态。
9. 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
10. 父母应该注重自己的职业道德,以此来影响孩子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观念。
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榜样,以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父母才能真正成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良师益友。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行为将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从而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不良习惯和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父母要尽量避免使用粗俗的语言,要注重说话的方式和用词的准确性。
只有父母自己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在孩子身上培养出良好的语言习惯。
父母的积极乐观态度会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乐观心态。
父母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
父母自己要具备这些价值观,才能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来教育孩子。
只有父母自己做到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孩子才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正确的价值观。
做好榜样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做好榜样教育孩子心得体会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品貌端庄、坚强有力的人。
除了爱和关怀,我们还可以通过做好榜样教育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以下是我在教育孩子中所得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1. 自我要求优秀做好榜样教育的前提是自身要求自己优秀。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态度是否合适。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让孩子看到我们的消极情绪,如抱怨、失落等,而应该展示出乐观向上的一面。
当孩子看到我们充满活力、自信的样子,他们也会效法我们,学会积极地生活和思考。
2. 关注孩子的需求和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我们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所在,为他们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例如,如果孩子喜欢音乐,我们可以带他去学习音乐或者督促他认真练习乐器;如果孩子喜欢运动,我们可以陪他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这样,孩子会感到被关注和尊重,也会在我们的榜样教育下不断成长。
3. 表达出合适的情感孩子的情感非常细腻,我们应该及时地表达出对他们的支持和赞扬,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准确的认识和信心。
同时,孩子也需要接受一些挫折和失落,我们应该以宽容、理解的心态来面对,给予他们足够的安慰和鼓励。
不要因为自己嫉妒或不满意于孩子的表现而对他们怒斥或打骂,这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4.注意言传身教的统一性在榜样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言传,还要着眼于身教。
换言之,我们的言论和行为应该保持一致,否则,孩子容易感到困惑和混乱,这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例如,我们不要仅仅在口头上宣扬“勤俭节约”的理念,自己却日常浪费食物和金钱;也不要只是口头上强调“重视道德”,自己却常常出言不逊或欺负弱小。
唯有在言行一致的基础上,我们的榜样教育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5. 培育良好的价值观最后,我们需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带领孩子去关注社会公益事业,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善良和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童蒙养正
至十三岁前,物欲微薰 ,烦恼潜伏,知识略萌, 性德仍净,记性犹强,悟 性微弱。童蒙蕴养正见
,正宜此时。
第二个阶段是“童蒙养正”。
也就是13岁前,这个阶段 的人的生理特点是什么? 就是“知识略萌,性德仍 静,记性犹强,悟性微弱 ”。 这个时候养正怎么养?古 人也是说“蕴养”,也是 用了一个字“蕴”。所谓 “蕴”是什么?就是蕴藏 。这个时候学习的主要任 务是蕴藏。
百善孝为先:
孝为百善之首; 孝心开了,百善自 然就有了。
孝心不开 什么都好不了
恩德莫大于父母之恩,假如一个人对 父母之恩都不感恩回报,又如何会去感谢 其他人? 一个人情义、恩义的态度没有形成, 则利益跟害人的态度就会形成。对他有利 的,他会很积极;对他没有利益的,他可 以翻脸不认人。 一个人恩义、情义的态度从何处下 手?从孝道下手。
1、幼儿养性
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 别,尘垢未染,真如湛 然,性德纯正,心如明 镜,朗摄无碍,先入为 主,深深入心,终身不 移。幼儿怡养本性,正 宜此时。
第一个阶段是“幼儿养性”。
在3岁之前,幼儿是什么? 他的任务是什么?就是养 性。所谓养性就是先入为 主这个特点深深入心,终 身不移。 怎么养?古人只用了一个 字,叫做“怡”养。怡养 ,指“和乐 、保养,休 养 、陶冶之意”。就是指在 快乐的氛围中接受启蒙教 育。3岁之前,小孩所接受 的一切对他终生都有影响 。
胎教——慎于始的教育
“太妊之性,端一诚庄 《列女卷》中讲到:“ ,惟德能行。及其妊娠, 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 坐不边,立不跛,不食 ,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 邪味,割不正不食,席 明圣,太妊教之,以一识 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 百。卒为周宗,君子谓, 色,耳不听于淫声,夜 太妊为能胎教。” 则令馨诵诗书,道正色 。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 ,才德必过人矣。故妊 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 善则善,感于恶则恶, 人生而肖父母者…”
2、言教要教对——种子要
好 3、无怨又无悔——不要抱 怨 一定要坚信人是教得好的。宜 早不宜迟。
二、教育好孩子只要三招:
上行下效 长善救失 无怨无悔
1、禁于未发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 谓豫 。 —《礼记•学记》 大学教人的方法,在 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生之 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 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
未来的企业需要的是:
真正会做人做事的 人才。
7、传统文化能让孩子学到什么?
“学”是中华先祖圣哲“教育学体系”
“学”含义: 《说文解字》:学者,觉也。
什么是习?
習:(小鸟)张羽离 巢欲飞翔,即实践之 意。
教也者 , 长善而救其失
《礼记·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
“教” 上之所行 下必效之 “育” 骨肉相连 养子所使 作善也 。 王守仁《訓蒙大意》:“古 之教者,教以人倫。”“惟 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 專務。” 反复教导的过程。 教育:长善救失。
“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
启养心志,正宜此
时。
北宋政治家范中淹
第三个阶段是“少年养志”。
就是13岁以后,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 效楷范,悟性转强。 这个时候任务是启养,启发的启,启养心志 。幼儿养性,童年养正,童蒙养正,少年养 志,最后四个字都一样,叫做“正宜此时” 。就是这个时间3岁以前,13岁以前,13岁 以后正宜此时,错过了这个时间就晚了。就 像我们四季农耕一样,春天该播种了,不能 错过,春天不播,等到夏天再播,那已经晚 了。
父母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 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子曰:“政者,正也。子 帅以正,孰敢不正。” 家教就是父母的身教。 父母就是孩子的模子。
(二)教育 方向
--方向比努力重要(清华毕业寄语)
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 失者也
——《礼记· 学记》 教育的方向: 蒙以养正,圣功也 ——《易经》 教育的方法: 养正莫先于礼 ——《养正遗规· 屠提学童子 礼》
为人父母要教导孩子尊敬老师;而老师 很重要的职责,是要教导学生孝顺父母。 好习惯,要 从小培养。 使之内化为 孩子自然的 行为。
当孩子对老师没有恭敬心, 在学业上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德有伤”与阳光心态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 有德无才,培养使用 有才无德,限制录用 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盲:看不到亲人的需要, 看不到亲人的感受。 茫:回过神,忙了几十年,孩子没教育好,
不能沟通,夫妻关系出问题,身体越来 越坏,不知道错在哪里,一片茫然。
在错误的道路上停止就是进步!
二、教育的难题和困扰
迷恋上网玩游戏, 不良影视等
学习压力过于 沉重
不会写作文 语言表达差
不听话 无基本礼节
价值取向呈利己性趋 势,目标更加显示功 利性
药家鑫
2、过失是结果 原因在哪里
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老师和父母是医治孩子的思想观念的医生。 要把错误的种子除掉,把好的种子种下去。
救失如救火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孩子做人做事 的判断能力不赶快 扎根下去,这个社 会的大染缸一席卷 而来,就会被污染 。
3、早期教育的正三角与倒三角
长大后家长越来越操心 长大后家长越来越省心
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良好 榜样
蒙 圣以 功养 也正
(一)教育的重要性
•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至要莫若教子 • 至乐莫若读书
父母责任重大:最能胜任家 庭教育的人不别人而是父母 自己。
一、家长的现状
忙:心死了,不敏感了,头脑不清楚,不能去体
察别人的需要。(儒,满足别人的需要;自 己需要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德的根基 习惯的根基
教孩子做家事很重要
一切恶劣品德从好逸恶劳 开始。
劳动是我们中国父母最忽视的地方。 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作业做没做”“考 了多少分”。被母亲逼着学习而杀死母 亲的少年犯徐力他只自豪两件事,一是 给一位孤寡老人做过饭,一是在母亲生 病时搬过煤气罐。
教孩子做家事很重要
从小教孩子做家事很重要,这是培养 孩子做人做事的德行。 人生绝对不是 单方面的努力而已 ,人生应该是全面 的学习,全面的圆 满。做人做事的能 力,孩子没有学会 ,他在人生的旅途 中,就会出现相当 多的困难和阻碍。
孩子成绩不好
亚健康状况普 遍存在
依赖性强
缺乏自理能力
审美能力较差
1、孩子急须修正的行为习惯是:
1、顶撞父母 2、懒惰 3、叛逆 4、自私 5、敷衍 6、生活没有规律
杀 父 母 !
神童自杀!
成都10岁小学生跳楼自杀
“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10月30 日,四川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五年级某班的10岁男孩军军(化名) ,在语文课本上留下这句遗言后,从30层高的楼上跳下。事 发前,语文老师曾因军军不遵守会场纪律批评了他。这起悲 剧给所有人都带来伤痛,昨日上午,语文老师见到孩子的遗 体后晕了过去。
教善先教孝 百善孝为先
孝是一个人仁慈的原点。从这个原点 出发,会扩展到对一切人的爱和恭敬。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 臣,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孝经》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
教善先教孝 百善孝为先
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只要长养孩子的一个 善,则孩子所有的坏习惯就会全部改正。长哪一 个善?孝心。
人格“五心”: 1、恻隐之心——仁(仁爱、 将心比心、替人着想) 2、羞恶之心——义(以做 坏事为耻) 3、恭敬之心——礼(待人 处事恭敬、谨慎、有礼) 4、是非之心——智(明辨 是非、善恶、美丑) 5、诚实之心——信(诚实 守信、赢得信任)
一、顺人性:
什么是人性?就是我们 的教学安排要符合人的 生理成长规律,这个规 律不用再去研究,古人 说得很清楚,它分为四 个阶段:
所谓蕴藏就是收藏,那么 你收藏的东西决定了养正 是否成功。就像我们收藏 文物,收藏古董,如果你 收藏的是一件真的古董, 那就是成功的。如果你收 藏了一万件假的,那都是 垃圾。所以蕴养,“蕴” 是最根本的任务,蕴藏什 么东西是最重要的。
3、少年养志
十三岁后,知识渐开, 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 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 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 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
礼----简介
礼仪表现的三个方面?
1、正容体。行住坐卧。 2、齐颜色。脸色。 3、顺辞令。懂得说话的 艺术。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道德的根基 习惯的根基
人文底蕴的根基 礼仪的根基
人文底蕴
“人文底蕴”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了解,甚 至包含文史哲、琴棋书画等内容。人文底蕴是促使一 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撑的综合体 。因为是“底蕴”,所以它不张扬,往往隐含在各种 事物之中,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因为是“人文” ,所以它对一个人的精神走向有极大的影响,为修身 养性输送源源不断的养分。一个具有人文底蕴的人, 他的心智必将是豁达的,他的情感必将是纯净的,他 的意志必将是经得起磨砺的。
小时基础没有打好
小时基础打得扎实
早期教育的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效应
儿童时期的一点点差异, 到成年后被放大到巨大 的距离,这就是早期教 育的剪刀效应。
成年时期
儿童时期
至要莫若教子 孩子没有教好, 一生哪来的幸福?
• •
播种一个思想,收获一种行动; 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思想决定命运(想法决定活法)
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 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思想
行动
习惯
性格
命运
5、只重分数 弊端太多
学会做人做事, 对孩子一生具有长远的影响!
我们将孩子往分数这条路上推,就是 将孩子推向了名利。
心胸狭隘的人,总在患得患失,人生 怎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