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25章生产与增长
《经济学原理》自测判断题(第20章)

自我测验:判断正误题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1.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收入等于支出,因为卖者的收入必定对于买者的支出。
2.一个苹果的生产对GDP的贡献大于一只金戒指的生产,因为食物本身是生活必需品。
3.如果木材林地把1000美元木材出卖给木匠,木匠用木材盖了一个以5000美元出售的房子,则对GDP的贡献是6000美元。
4.一个人均GDP高的国家通常生活水平或生活质量都高于人均GDP低的国家。
5.如果2003年的名义GDP大于2002年的名义GDP,实际产量必定增加了。
6.如果美国的GDP大于美国的GNP,那么,外国人在美国生产的大于美国居民在世界各国的生产。
7.工资是转移支付的一个例子,因为是从企业到工人的转移支付。
8.在美国,投资是GDP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9.名义GDP用现期价格去评价产量,而实际GDP用不变价格去评价产量。
10.在2002年生产的一辆新汽车在2003年第一次出售,应该计入2003年的GDP,因为当它第一次出售才作为一种最终产品。
11.当芝加哥市购买了一座新教学楼时,GDP中投资的组成部分增加了。
12.当GDP减少时便出现了衰退。
13.折旧是经济设备和建筑物磨损的价值。
14.尽管香烟的税收是1美元,但GDP中香烟应该按每包3.5美元的价格评价,因为买者每包页脚内容1支付了3.5美元。
15.国民净产值总是大于一国的总收入,因为有折旧和税收。
答案: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6、正确;7、错误;8、错误;9、正确;10、错误;11、错误;12、正确;13、正确;14、正确;15、错误。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1.CPI包括进口照相机价格上升但GDP平减指数不包括。
2.CPI中包括了美国军方购买的直升飞机价格的上升。
3.由于汽油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更多地骑自行车并更少地开车,CPI往往低估了生活费用。
4.钻石价格上升对CPI的影响大于食品价格同样百分比的上升,因为钻石极为昂贵。
《经济学原理》自测判断题(第20章)

自我测验:判断正误题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收入等于支出,因为卖者的收入必定对于买者的支出。
一个苹果的生产对GDP的贡献大于一只金戒指的生产,因为食物本身是生活必需品。
如果木材林地把1000美元木材出卖给木匠,木匠用木材盖了一个以5000美元出售的房子,则对GDP的贡献是6000美元。
一个人均GDP高的国家通常生活水平或生活质量都高于人均GDP低的国家。
如果2003年的名义GDP大于2002年的名义GDP,实际产量必定增加了。
如果美国的GDP大于美国的GNP,那么,外国人在美国生产的大于美国居民在世界各国的生产。
工资是转移支付的一个例子,因为是从企业到工人的转移支付。
在美国,投资是GDP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名义GDP用现期价格去评价产量,而实际GDP用不变价格去评价产量。
在2002年生产的一辆新汽车在2003年第一次出售,应该计入2003年的GDP,因为当它第一次出售才作为一种最终产品。
当芝加哥市购买了一座新教学楼时,GDP中投资的组成部分增加了。
当GDP减少时便出现了衰退。
折旧是经济设备和建筑物磨损的价值。
尽管香烟的税收是1美元,但GDP中香烟应该按每包3.5美元的价格评价,因为买者每包支付了3.5美元。
国民净产值总是大于一国的总收入,因为有折旧和税收。
答案: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6、正确;7、错误;8、错误;9、正确;10、错误;11、错误;12、正确;13、正确;14、正确;15、错误。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CPI包括进口照相机价格上升但GDP平减指数不包括。
CPI中包括了美国军方购买的直升飞机价格的上升。
由于汽油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更多地骑自行车并更少地开车,CPI往往低估了生活费用。
钻石价格上升对CPI的影响大于食品价格同样百分比的上升,因为钻石极为昂贵。
物价指数中的“基年”是其他各年与之相比较的基准。
如果CPI每年上升5%,那么,该国每个人为了保持生活水平不变,收入正好需要增加5%。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章 税制的设计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5章 垄 断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6章 垄断竞争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7章 寡 头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9章 收入与歧视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2023版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2023版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用油的所有物品与劳务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4.平等:讲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6.理性人:能系统而由母的的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7.编辑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9.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11.市场势力:单个人或者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12.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动数量经济学十大原理L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毛衣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又是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事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二章要点1.循环流向图,见书20o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由两类觉得这,家庭和企业组成,2.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者,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者3.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图形,标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出。
大炮与黄油4.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影响5.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6.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实证表述:描述性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二,规范表述: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L某种物品与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的市场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的两个特征: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买者与卖者众多以至于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此时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4、垄断者: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由他决定价格5.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物品的数量6.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7.需求曲线: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8.市场需求:所有个人对某种特定物品或劳务的需求的总和9.需求变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为去求增加,向左移动为需求减少10.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11.影响需求的因素: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12.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种物品的数量1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减少14.供给变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为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为供给减少15.影响供给的因素:投入品的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16.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两者都移动;二,确定曲线移动方向;三。
宏观经济学原理习题

宏观经济学原理ppt 习题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主动学习 1 GDP 及其组成部分在下面的各种情形下,计算GDP 及它受影响的组成部分的变化量 A. Debbie 在波士顿最好的饭店花了$200请他丈夫吃晚饭B. Sarah 为了出版业务的需要,花$1800买了一台新笔记本。
这台笔记本是在中国制造的C. Jane 为了她编辑业务的需要花了$1200购买一台新电脑,这台电脑是由本地的制造商在去年生产的D. 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了价值5亿美元的汽车,但消费者只购买了价值4.7亿美元的汽车主动学习 2A. 计算 2007年的名义GDPB. 计算2008年真实GDPC. 计算2009年的GDP 平减指数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主动学习 1 计算 CPI CPI 篮子:{10 磅牛肉, 20 磅鸡肉}在2004年CPI 篮子的费用是120 美元,以2004年为基年 A. 计算2005年的CPIB. 2005年到2006年以CPI 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主动学习 2 替代偏向CPI 篮子: {10 磅牛肉, 20 磅鸡肉}2004-5: 家庭购买CPI 篮子2006:家庭买 {5 磅牛肉, 25 磅鸡肉} A. 计算2006年家庭购买篮子的费用 B. 以2005年6月家庭篮子费用来计算增长率,并与CPI 通货膨胀率比较主动学习 3CPI与GDP平减指数在下列情况下,说出对CPI和GDP平减指数的影响A. 星巴克提高了法布奇诺咖啡的价格B. 卡特彼勒提高了它在伊利诺伊州工厂生产的工业拖拉机的价格C. 亚曼尼提高了它在美国销售的意大利牛仔的价格主动学习 4转换为“今天的美元”美国普通的公立四年制学院与大学每年的教育费用:1986-87: $1,414 (1986的CPI = 109.6)2006-07: $5,834 (2006的CPI = 203.8)经过通货膨胀校正,学生在哪一年会支付更多的费用,1986年还是2006年?将1986年的数字转化为2006年的美元进行比较第25章生产与生长主动学习1 问题讨论你认为下述哪种政策能够在长期内最有效地促进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a. 对本地企业提供投资的税收激励b. 给经常去上课的学生发现金c. 打击政府腐败d. 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e. 允许自由贸易f. 赠送避孕套主动学习 2 生产率概念的复习▪列出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列出可以通过增加生产率的一个决定因素来提高生活水平的三种政策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主动学习 1 A. 计算假定GDP等于10万亿美元,消费等于6.5万亿美元,政府支出为2万亿美元,预算赤字3千亿美元。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经济学基础学习知识原理(二)》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二)》期末复习资料参考教材信息:请到导学资料下载区,下载《经济学原理参考教材》、《经济学原理》讲稿》。
第21章选择题1.消费者可以承担的消费组合的限制被称为CA.无差异曲线。
B.边际替代率。
C.预算约束线。
D.消费限制。
2.以下哪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引起的替代效应最小?BA.7-11便利店的汽油和快客便利店的汽油。
B.右脚鞋和左脚鞋。
C.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D.百城淡啤酒和库尔斯淡啤酒。
3.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BA.权衡取舍率。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权衡取舍率。
D.编辑无差异率。
4.消费者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量是AA.在预算约束线不变时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B.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C.两条最高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点。
D.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之点。
5.如果收入翻了一番,价格也翻了一番,预算线将CA.平行向外移动。
B.平行向内移动。
C.保持不变。
D.向内旋转。
第21章判断题1.预算约束线是向消费者提供了同样满足程度的一组商品组合。
错2.当在一个用每条轴表示一种物品量的图上作图时,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负的)的直线。
错3.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的想换出去的物品多,他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换另一种物品。
对4.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对5.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物品。
对第22章选择题1.约翰的汽车需要修理,因此,约翰决定卖掉这辆破车,以避免修理费。
由于不知道有问题,苏珊买了这辆车。
这是以下哪一项的例子?AA.逆向选择。
B.道德危险。
C.效率工资。
D.隐蔽行为。
2.朱迪想避免买一辆次品车。
在她购车之前,她把她想买的车给她的机械师。
这称为DA.道德危险。
B.逆向选择。
C.发信号。
D.筛选。
3.克里斯是一家服装公司的外出推销员。
在这种就业关系中,克里斯是BA.委托人。
B.代理人。
C.发信号者。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9篇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第25章 生产与增长25.1 复习笔记25.2 课后习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6.1 复习笔记26.2 课后习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 基本金融工具27.1 复习笔记27.2 课后习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8章 失 业28.1 复习笔记28.2 课后习题详解2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29章 货币制度29.1 复习笔记29.2 课后习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30.1 复习笔记30.2 课后习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31.1 复习笔记31.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32.1 复习笔记32.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篇 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33.1 复习笔记33.2 课后习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34.1 复习笔记34.2 课后习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35.1 复习笔记35.2 课后习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3篇 最后的思考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36.1 复习笔记36.2 课后习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1.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章生产与增长
一、名词解释
1.生产率
2.收益递减
3.追赶效应
4.物质资本
5.人力资本
二、选择题
1.许多东亚国家增长极为迅速是因为( C )
A.它们有大量自然资源
B.它们是帝国主义者,并做为以前的战争胜利者得到了财富C.它们的储蓄和投资在GDP中有较高的百分比
D.它们一直富有,而且将继续富有,这就是所谓的“雪球效应”
2.当一国人均GDP极低时( C )
A.它注定要永远穷下去
B.它必定是一个小国
C.由于“追赶效应”,它有较迅速增长的潜力
D.资本增加对产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3.增长的机会成本是( C )
A.现期投资减少
B.现期储蓄减少
C.现期消费减少
D.税收减少
4.以下哪一项关于人口增长对生产率影响的表述是正确的?( D )
A.还没有证据,迅速的人口增长会使自然资源到限制生产率增长的一点上。
B.迅速的人口增长会淡化资本存量,降低生产率。
C.迅速的人口增长会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
D.以上各项都是。
5.以下哪一项描述了技术知识的增加?( A )
A.农民发现春天种植比秋天种植更好
B.农民又买了一辆拖拉机
C.农民又雇佣了一个日工
D.农民把他的孩子送到农学院,而且,孩子回来在农场工作
6.以下哪一项政府政策提高非洲增长的可能性最小?( B )A.增加对公共教育的支出
B.提高对进口日本汽车和电器的限制
C.消除内战
D.减少对外国资本投资的限制
7.以下哪一项提高生产率的支出最可能有正外部性?( B )A.工商银行买了一台新电脑
B.苏珊支付了她的学费
C.埃克森公司出让了一个新油田
D.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个新钻孔机
8.以下哪一项是外国有价证券投资的例子( C )
A.一个出生在德国,现在已加入美国籍的美国公民购买了福特公司的股票,福特公司用得到的钱购买了一个新工厂。
B.丰田公司在田纳西州建了一个新厂。
C.丰田公司购买福特公司的股票,福特公司用得到的钱在加州建了一个新工厂。
D.福特公司在加州建了一个工厂。
9.如果马自达公司在伊利诺伊州建立一个新工厂,则( A )A.未来美国的GDP的增加大于其GNP
B.未来美国的GDP的增加小于其GNP
C.未来美国的GDP和GNP都会下降,因为这种投资的一部分收入
归外国人。
D.美国的外国有价证券投资增加了。
E.以上各项都不是。
10.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收益不变( B )
A.所有的投入翻一番对产量绝对没有影响,因为产量是不变的。
B.所有的投入翻一番,产量也翻一番
C.所有的投入翻一番,产量翻一番还要多,因为有追赶效应。
D.所有的投入翻一番,产量小于翻一番,因为收益递减。
三、判断题
1.自然资源价格上升的证据证明,不可再生的资源将变得如此稀缺,以致经济增长将收到限制。
错误,根据通货膨胀调整的价格是稳定或下降的,因此,我们节省这些资源的能力的增长快于它们的供给和开采。
2.如果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收益不变,那么,所有投入翻一番,产量也翻一番。
正确。
3.投资于人力资本和技术会带来极高的生产率,因为有正的溢出效应。
正确。
4.资本增加所引起的穷国增长率的提高要高于富国。
正确。
四、简答及计算
课后问题与应用1、2、4、5、7、9、11
1、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物品与劳务,但本章认为,只有一国本身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务时,它才能享有高生活水平。
你能使这两个事实一致吗?
答:由于进口大量物品和劳务需要高额的支付,而一国必须通过本国大量地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出口到其他国家才能够负担得起进口带来的巨额支付。
因此,这两个事实是一致的。
2、列出生产下列每一种物品和劳务所需的资本投入:
a.汽车
带有生产设备、装配流水线等的工厂等物质资本;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人拥有的人力资本。
b.高中教育
课本、教室等物质资本;受过教学教育的老师拥有的人力资本。
c.航空旅行
飞机、机场等物质资本;受过飞行培训的飞行员拥有的人力资本。
d.水果和蔬菜
灌溉系统、收割机及交通工具等物质资本;受过农业知识教育的
农民拥有的人力资本。
4、本章讨论了相对于农业部门的产量而言,它的就业如何减少。
你认为近年来还有其他经济部门出现了相同的现象吗?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你认为这个部门就业的变化代表了成功还是失败?
答:一些制造业也出现了相同的现象,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这种现象代表了成功,因此这说明了该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5、假定社会决定减少消费并增加投资
a.这种变化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会在短期内引起经济的快速增长。
b.哪些社会群体会从这种变化中获益?那些集团会受到损害?
从整个社会来看,人们会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获得高收入。
但在转变的初期或者说过渡期,处于投资品行业的社会群体将会获益,而处于消费品行业的社会群体将会受损。
7、投资于资本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你认为一国有可能对资本“过度投资”吗?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你认为一国会对人力资本“过度投资”吗?试解释之。
答:投资于资本的机会成本是消费的减少,如果一国国民更愿意在当期消费而减少未来的增长,该国就有可能存在“过度投资”。
投资于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仍是消费的减少,一国也有可能对人力资本“过
度投资”,例如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只能获得一份不需要专业知识的工作。
9、20世纪80年代日本投资者在美国进行了大量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投资,那时许多美国人对这种投资不满。
a.在哪个方面美国接受这种日本投资比不接受好?
美国由于接受了日本的投资从而增加了国内的资本存量,并由此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接受这种日本投资比不接受好。
b.在哪个方面美国进行这种投资会更好?
日本在美投资的收益会流回日本,从这个角度看,美国进行这种投资会更好,这样能使美国获得投资的收益。
11、国际资料表明,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
a.政治稳定通过什么机制引起强劲的经济增长?
政治稳定会吸引大量国内外投资者对本国产业进行投资,从而增加资本存量,加快经济的增长。
b.强劲的经济增长通过什么机制引起政治稳定?
强劲的经济增长会使人们获得高收入,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因此他们会倾向于对现有的政治体系感到满意而不是想去推翻它。
附加题:
国别现期实际人均GDP(美元)现期增长率(%)
北方国15 468 1.98
南方国13 690 2.03
东方国 6 343 3.12
西方国 1 098 0.61
A.哪个国家的资本投资增加有最大收益?为什么?
西方国是最穷的,可能也是资本最少的。
由于资本表现出收益递减,当资本较为缺乏时,它的生产率是最高的。
B.根据A:这个国家能从无限的资本投资中一直得到同样程度的利益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资本收益递减,所以随着一国资本增加,增加的资本引起的增加的增长下降。
C.为什么人力资本和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没有表现出与物质资本投资同样程度的收益递减?
因为人力资本具有正外部性。
在扩散之后,研究与开发属于公共物品。
D.哪一个国家有潜在最快的增长?列出一些没有使潜在可能变为现实的原因。
西方国,因为它现在是最穷的,而且,也容易从增加的资本中获益。
没有把可能变为现实的原因也许是:贸易限制、腐败或不稳定的政府及缺乏确定的产权等等。
E.如果下一年北方国的实际人均GDP是15918美元,它每年的增长率是多少?
(15917美元-15468美元)/15468美元=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