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8兰亭集序(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2:第3单元8 兰亭集序含答案

8 兰亭集序本课话题——善待生命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王羲之认为,人的生命短暂,应该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思考规划人生,做好自己的一切.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
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
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2.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3.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4.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
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5.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修禊.(xì)癸.丑(guǐ)流觞.(shāng)游目骋.怀(chěng)虚诞.(dàn) 彭殇.(shāng)会.稽(kuài)感慨系.之(xì)激湍.(tuān)形骸.(hái) 趣.舍万殊(qū)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极错误!(2)是错误!(3)致错误!(4)毕错误!(5)修错误!(6)引错误!(7)次错误!(8)一错误!(9)于错误!(10)以错误!(11)虽错误!(12)所以错误!(13)之错误!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群贤.毕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2)少长咸集(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3)映带.左右(名词用作动词,围绕)(4)一觞.一咏(名词用作动词,喝酒)(5)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6)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使……放开、敞开)(7)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9)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列坐其次..古义:旁边,水边。
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第8课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第8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部B.足以极视听之.娱之:结构助词,的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导致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陈旧【答案】C【解析】致:情趣。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答案】C【解析】A.古今义都指春季的末期,农历的三月。
B.古今义都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C.古义:两个词,“夫”是发语词;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D.古今义都指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
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答案】D【解析】“悟”通“晤”。
其余没有通假字。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形容词作名词。
C.使动用法。
D.名词作动词。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他们在风景幽绝的兰亭宴饮,含有这么一个游戏:用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让它随水漂流。
杯子停下来时,坐在近处的人就应取杯饮酒。
B.全文前半部分叙兰亭宴集情景,是实写,以“乐”字为基调;后半部分抒发宴集之后的感触,是虚写,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C.文中作者批判了庄子死生一体的虚幻世界观,认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
D.作者谈对人生的感触,从宴集发端,由今人及于古人,再及于后人。
在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厌倦和冷漠。
【答案】D【解析】应为“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6.用课文原句填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时作业23:第8课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一、夯实基础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巳.日(sì)B.峻岭.(lǐn)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C.娱.乐(yú)会晤.(wù)形骸.(hái)国殇.(shānɡ)D.虚诞.(xián)酣.畅(hān)玄.理(xián)清冽.(liè)2.下列句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全部B.仰观宇宙之.大。
之:指示代词,这样C.曾.不知老之将至曾:曾经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陈:陈旧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4.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乐琴书以消忧D.云无心以出岫5.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②悟言一室之内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6.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7.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古今异义的两项是()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8兰亭集序含答案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8兰亭集序课后篇稳固提高随堂操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第 1~4 题。
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认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以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以外。
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一样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事过境迁 ,感触.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遗迹 ,犹不可以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先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古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何尝不临文嗟悼,不可以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 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文雅。
1.对以下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岁 :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 :穷尽。
.C.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D.每览古人兴感之由.分析 D 项 ,“由”,原由。
答案 D 暂 :一时。
由 :经过。
2.以下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 “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次序为第 50 个。
前一位是壬子 ,后一位是甲寅。
B. “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 ,即农历三月 ,也是先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C. “修禊”,古代农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 ,以祈福消灾。
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D. “彭殇”,“彭”即彭祖 ,活了八百岁 ,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逝世的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时作业24:第8课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测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汉语拼音:①岁在癸.()丑②会稽..()()山阴③修禊.()事也④流觞曲.()水⑤放浪形骸.()⑥若合一契.()⑦临文嗟悼..()()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列坐其次()③信可乐也()④曾不知老之将至()⑤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⑦不能喻之于怀()⑧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⑨齐彭殇为妄作()3.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两项的是()┏ A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之┫ B 仰观宇宙之.大┗ C 放浪形骸之.外┏ A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向┫ B沛公北向.坐┗ C望洋向.若而叹4.默写:(1)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2)写出文中谈“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段欣赏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2)教师用书:第8课 兰亭集序 含答案

品味自然1.大自然就是大境界:高山、河流、海洋、湖泊、蓝天、白云、明月、星光、花草、树木、飞禽。
山巍峨,去天三尺三;海广阔,海上明月共潮生;花娇艳,云想衣裳花想容;草茂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有人说,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妙的乐章;阳光灿烂,是大自然露出的最温馨的微笑;星光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好的祝福。
我想说,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人类幸福的源头!拥抱大自然吧!你会感受到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清香,夏天清泉带来的阵阵清凉,秋天凉风送来的累累丰收,冬天雪花飘来的朵朵洁白。
你会发现,能够拥抱大自然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
3.找一条小溪,选一块石头,然后静静地听着水流过的声音,流过你的脚边,也流过你的心间。
轻快的水声,渐渐取代了一直盘桓在你心头的纷纭之声。
单纯地聆听自然的声音,单纯地贪图自然的节奏,这时,你会感到身心一致的和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荡气回肠的壮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种困境中的惊喜;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种放逐的悲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流露的是一种思古的忧伤。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是人生的源泉,亲近大自然,让大自然多一些人类的足迹,也让心灵多一份大自然的光芒,找寻一个归宿和家园。
一代“书圣”——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官至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自成一家。
其所作《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书法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快雪时晴》《丧乱》《兰亭集序》等。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刚健秀美,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答案

第8课兰亭集序绝版的暮春公元353年暮春之初,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很欣喜地写道:“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四十多人行走在山间林木道中,士林中很有影响的谢安来了,高僧释支遁来了,王羲之带了几个儿子一起出动,最小的是献之,此时九岁。
四十余人其乐陶陶地相拥着,披一身茂林修竹中倾泻下来的温暖阳光,流觞到处,诗思敏捷者脱口而出。
谢安、王羲之、孙绰等二十余人很快成诗,博得一片好评;卞迪、丘髦等十余人一时难以即席吟诵,罚酒三巨觥。
年少的王献之参与这样的成人活动,一时不知所措,也只好喝了罚酒。
一切都是自如的、随意的,唯有这样,雅集才充满了无拘无束的气氛。
谢安也参加了兰亭雅集,和一个普通文人一样,成四言五言诗各一首。
在雅集中,丝毫不见他有与人不同之处。
从文人角度看,谢安的影响要胜过雅集中的每一个人。
从职务上看,谢安历任了桓温司马、吏部尚书,东晋孝武帝时甚至位居宰相。
这样的人在兰亭雅集中,与大家平等,无人着意提起,也无专文渲染。
这正是晋文人的自由精神、自由文风。
难得的是谢安的平常心,更难得的是诸士人的平常心,以至达到了自由的最大值。
山水怀抱中的文人相聚,适意是雅集的动力。
由于适意而毋需相互提防、戒备,你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每一个相与者都重在个性上、精神上的享受,追求浪漫散怀、从容悠然的趣味。
一次寻常的文人聚会能流传下来,恐怕远远超过了所有参与者的料想,他们只是觉得快乐了一天,一身轻松地披戴着芳草野花的香气回家。
一、学习目标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并进而了解作者对山水钟情的性灵。
3.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二、作者连线书家至圣——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山东临沂)人,书法家、文学家、书圣。
世称王右军。
王羲之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高中兰亭集序每课一练课时作业含解析 必修2高一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课时作业8兰亭集序1.以下词语中加点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高高的)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B.映带.左右(围绕) 惠风..和畅(和风)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人之相与..(相交往) 感慨系.之(附着)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D.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喻.之于怀(明白)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解析:化,指自然。
答案:C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C.所以..游目骋怀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解析:A项中“以为〞可解释为:把(它)作为;B项“其次〞可理解为:它(曲水)的旁边;C项中“所以〞可理解为:用(它)来。
D项“自足〞与现代汉语意义一样。
答案:D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①群贤.毕至②映带.左右③引以为流.觞曲水④一觞.一咏⑤所以游.目骋.怀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③/②⑤/④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⑥/②⑤/④③解析:①形容词用作名词;②④名词用作动词;③⑤使动用法;⑥意动用法答案:C4.以下各组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世殊事异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不知老之.将至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D.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列坐其.次解析:之:助词,取消句子的HY性。
A.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C.介词,在/介词,对,对于。
D.代词,他们的/代词,代“曲水〞。
答案:B5.从句式的角度考虑,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 A.当其欣于所遇B.不能喻之于怀C.亦将有感于斯文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A、B、C三项为状语后置;D为略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8[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 巳.日(sì)B.峻岭.(lǐnɡ) 激湍.(tuān)流觞.(shānɡ) 觥.筹(guāng)C.娱.乐(yú) 会晤.(wù)形骸.(hái) 国殇.(shānɡ)D.虚诞.(xián) 酣.畅(hān)玄.理(xián) 清冽.(liè)【解析】A项中的“癸”应读ɡuǐ;B项中的“觥”应读gōng;D项中的“诞”应读dàn,“玄”应读xuán。
【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群贤毕至B.清流急湍天朗气晴流觞曲水C.游目骋怀畅叙幽情趣舍万殊D.放浪形骸情随事迁世殊事异【解析】B项中“晴”应为“清”。
【答案】 B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①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修造)②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修理)B.①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②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C.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②听妇前致.词(说)D.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之间(一..一世(应酬进退)②向之所欣,俯仰俯一仰之间,表时间很短)【解析】A项中“修短随化”的“修”应解释为“长”。
【答案】 A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解析】A项中“悟”通“晤”,面对面;B项中“趣”通“取”,趋向,取向;C项中“亡”通“无”。
【答案】 D5.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解析】①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来”。
②中的“以”是“介词,表凭借,靠”。
③中的“以”是“介词,表示原因,因为”;④中的“以”是“语气助词,表时间”。
【答案】 D6.比较以下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当其欣于.所遇。
③不能喻之于.怀。
④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解析】①中的“于”是“介词,在”;②中的“于”是“介词,对”;③中的“于”是“介词,在”;④中的“于”是“介词,到”。
【答案】 D7.对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古义:全、都。
今义:盐味太重。
B.是.日也,天朗气清。
古义:指示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
C.所以..游目骋怀古义:用来。
今义:因果连词。
D.列坐其次.古义:名词,附近。
今义:量词或形容词。
【解析】D项中“次”的古义是“旁边,水边”。
【答案】 D8.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和例句不相同的是()例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A.当其欣于所遇B.亦将有感于斯文C.亦自缢于庭树D.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解析】例句是状语后置句,而D项是被动句。
【答案】 D阅读文章的前三段,回答9~11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聚会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确实,实在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化:造化D.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列:排列【解析】列:一一列举。
【答案】 D10.以下各组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夫人之相与.玉斗一双,欲与.亚父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若属皆且为.所虏【解析】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
A项分别为指示代词,那;人称代词,他。
C分别为结交;送给。
D项分别为成为;表被动。
【答案】 B11.下列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语段节选自《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
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
本语段内容突出了赠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解析】本语段属于书序。
【答案】 A12.根据课文填空。
全文分两层意思,第一层叙事写景,第二层议论抒情。
第一层中,作者用“____________”来写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兰亭地理位置及景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兰亭之会的高雅。
【答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13.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
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要联系全文分析,把握作者写景、叙事、议论的不同内容。
尤其是注意作者对庄子生命观的比较。
【答案】从第1自然段中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2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1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
第3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疡”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14.翻译下列句子。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要注意“所以”的用法,“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是定语后置句,要调整语序。
(2)要注意长句的特点,要译出“犹”“况”的意义。
【答案】(1)向上看广阔无边的天空,俯瞰地上如此繁多的事物,借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极尽视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2)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课外迁移]15.请翻译下列文中的画线句。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②假我以文章③。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④。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⑤。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注】①逆旅:旅馆。
②大块:指天地。
③文章:指文采焕发的自然景物。
④惠连: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族弟谢惠连。
⑤康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
(1)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
(2)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
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参考译文】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
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
况且温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的文章提供给我们。
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
诸位弟弟英俊秀发,个个好比谢惠连;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
正以幽雅情趣欣赏着美景,高远的谈吐已更为清妙。
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
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赋诗不成,须依金谷园宴客先例,罚酒三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20题。
愚溪诗序①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②,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河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垒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