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常用术语

合集下载

常用计算机网络术语

常用计算机网络术语

常用计算机网络术语为了大家工作方便,特整理了计算机网络常用术语如下:1、ISP: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即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

在许多情况下 ISP 就是一个进行商业活动的公司。

2、IXP:互联网交换点(Internet Exchange Point), IXP 的主要作用就是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而不需要再通过第三个网络转发。

3、Hub:多端口转发器,在以 Hub 为中心设备时,即使网络中某条线路产生了故障,并不影响其他线路的工作。

所以 HUB 在局域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网络种类,一般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但地理上局限在较小的范围。

5、M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网络种类,指大型的计算机网络,属于IEEE802.6标准,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

6、W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作用范围通常是几十到几千公里,因而有时也称为远程网。

是互联网的核心部分,其任务是通过长距离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但不等同于互联网。

7、WL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是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

无线局域网本质的特点是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起来,而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

8、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组逻辑上的设备和用户,这些设备和用户并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功能、部门应用等因素将它们组织起来,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它们在同一个网段中一样。

9、P2P:对等连接(peer-to-peer),是指两台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哪一个是服务提供方。

计算机网络术语

计算机网络术语

1.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多个更小的等长部分,在每个数据段的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就构成了一个分组。

首部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节点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

3.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时序三要素构成。

4.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是固定在网卡中的48位二进制长度的标识,具有全球唯一性。

MAC地址工作于一个网络内部,网络内部传递数据的时候需要在数据帧首部写入发送方和接收方的MAC地址,一般在网络层以下使用此地址。

5.以太网:是当今局域网采用的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一般采用cama/cd技术,如10base-t 是带宽为 10M的基于基带信号传输的局域网,其通信介质为双绞线,介质访问控制采用csma/cd方法。

6.IP地址: i 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Host)都有一个用于身份标识的全球唯一的地址。

TCp/IP协议就是使用这个地址在主机之间传递信息,这是Internet 能够运行的基础。

IP地址的长度为32位,分为4段,每段8位,用十进制数字表示,每段数字范围为0~255,段与段之间用句点隔开。

例如159.226.1.1。

IP地址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网络地址,另一部分为主机地址。

7.端口:是应用层的各个进程和运输层实体进行层间交互的一种地址,TCP/IP的运输层用一个16位的端口号来标识一个端口,通信时只要把报文交到目的端口,传输层就可以将报文最终递交给应用进程。

计算机网络术语

计算机网络术语

LAN 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指作用范围为几十公里以内的网络及网络相关技术。

WAN 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指作用范围为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的网络及网络相关技术。

数据〔Data〕传递〔携带〕信息的实体。

信息〔Information〕是数据的内容或解释。

信号〔Signal〕数据的物理量编码〔通常为电编码〕,数据以信号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信道〔Channel〕传送信息的线路〔或通路〕。

比特〔bit〕即一个二进制位。

比特率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即数据传送速率〕。

码元〔Code cell〕时间轴上的一个信号编码单元。

波特〔Baud〕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

波特率为每秒传送的码元数〔即信号传送速率〕。

带宽〔Band width,BW〕信道传输能力的度量。

在传统的通信工程中它指频率的范围;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用每秒允许传输的二进制位数作为带宽的计量单位。

Modem在模拟传输方式中,调制,将数字数据变换为模拟的调制信号;解调,将模拟信号重新复原为数字数据。

调制器和解调器组合在一起就称为调制解调器ModemPCM脉冲编码调制,也称为脉冲调制,这是一个把模拟信号转换为二进制数字序列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采样、量化和编码。

TDM时分多路复用,是多路复用的一种方法。

信号分割的参量是信号占用的时间,故要使复用的各路信号在时间上互不重叠。

在传输时把时间分成小的时间片,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每一瞬时只有一个信号占用信道虚电路分组交换技术的一种方式,两个端用户相互通信前必须建立一条逻辑连接,即虚电路。

这条虚电路可以事先建立,也可以临时建立。

协议为进展网络中的数据交换〔通信〕而建立的规那么、标准或约定(语义+语法+规那么)。

不同层具有各自不同的协议。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

对等层两个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

对等实体位于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中的两个实体。

〔协议作用在对等实体之间。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表⒈网络协议⑴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协议。

⑵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

⑶ IP地质:互联网协议地质,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⑷ MAC地质:介质访问控制地质,用于在局域网中唯一标识设备。

⑸ DNS: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质。

⑹ 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输文件。

⑺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发送电子邮件。

⑻ POP3:邮局协议版本3,用于接收电子邮件。

⑼ NAT:网络地质转换,用于将私有IP地质转换为公网IP地质。

⑴0 VLAN:虚拟局域网,用于将不同物理局域网划分成逻辑上的独立网段。

⒉网络设备⑴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根据IP地质进行数据转发。

⑵交换机:用于在局域网内转发数据包,根据MAC地质进行数据转发。

⑶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安全,监控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

⑷网络集线器:用于连结多台计算机,共享网络资源。

⑸网络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和共享大量数据的网络设备。

⑹网络打印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打印操作的打印机。

⑺网络摄像头:通过网络传输图像和视频的摄像头设备。

⒊网络安全⑴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数据流量,保护网络免受攻击。

⑵ VPN:虚拟私有网络,通过加密技术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安全的通信通道。

⑶ IDS:入侵检测系统,用于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和攻击。

⑷ IPS:入侵防御系统,根据入侵检测系统的警报主动阻止网络攻击。

⑸加密算法:用于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⑹身份认证: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通常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

⒋网络服务⑴ WWW:万维网,由超组成的全球信息系统。

⑵ VoIP:网络方式,使用Internet Protocol(IP)传输语音通信。

⑶ VPN服务:提供虚拟私有网络的服务商。

⑷电子邮件服务:提供电子邮件收发和存储功能的服务商。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以字母次序排列的网络术语和缩写字名词解释10 Base T:双绞线以太网技术名2-3 Swap:指对一端用来发送,与之连接的另一端用来接收或相反的电线。

数字2和3指的是DB-25接线器的发送和接收插脚。

2B+ D Service: ISDN服务,因其包含二个标准电话连接加上一个数据连接。

3-Way handshake Tcp三次握手: TCP和其它传输协议中使用的一种技术,用来可靠地开始或完美地结束通信。

3-Wire Circuit 三线电路:经常采用的在一对计算机之间异步串口连接的接线方案。

第一根接线用来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传输数据,第二根接线用来反方向传输数据,第三根线是公共接地线。

4-Wire Circuit 四线电路:是经常采用的在一对计算机之间异步串口连接的接线方案。

一对接线用来在一个方向传输数据,另一对接线用来相反方向传输数据。

四线电路通常用于比三线电路更长的距离。

7-Layer reference model 七层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早期概念模型,给出了与提供的通信服务协同工作的一系列协议。

七层协议不包含互联网协议层。

802.2: IEEE逻辑链接控制标准。

见LLC和SNAp。

802.3: IEEE以太网标准。

802.5: IEEE令牌环标准。

access delay 访问延迟:网络接口在它能访问共享网络前的等待时间。

acknowledgement 应答:一个简短的返回消息,它通知发送者:数据已经到达它所希望的目的地。

active document 活动文档: WWW文档是一段计算机程序,下载一个活动文档后,测览器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该程序。

活动文档能连续地改变显示。

参阅动态文档,静态文档和URL。

adaptive retransmision 适应性重复:适应性重发传输协议的一种能力,为适应各种不同的互联网延迟不断地改变重发计时器。

TCP是众所周知的使用适应性重发的协议。

网络基本术语

网络基本术语

网络基本术语上网冲浪之前,掌握一些网络术语是必须的。

否则,听那些网虫们神侃,你可真会有“云山雾罩”的感觉。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网络术语,可千万得记住哟!Internet:Internet是由遍布全世界的大大小小网络组成的一个松散结合的全球互联网络。

目前Internet上的主机数已多达数千万个。

WWW:WWW是World Wide Web的简称,译为万维网或全球网,是指在因特网上以超文本为基础形成的信息网。

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轻松驾驭的图形化界面,用户通过它可以查阅Internet 上的信息资源。

URL:描述了Web浏览器请求和显示某个特定资源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包括使用的传输协议、提供Web服务的主机名、HTML文档在远程主机上的路径和文件名以及客户与远程主机连接时使用的端口号。

TCP/IP协议: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也有不同的操作系统,要想让这些装有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类型计算机互相通讯,就必须有统一的标准。

TCP/IP协议就是目前被各方面遵从的网际互联工业标准。

IP地址:为了能在网络上准确地找到一台计算机,TCP/IP协议为每个连到Internet上的计算机分配了一个惟一的用32位二进制数字表示的地址的字,为便于管理,将它们分割为四部分并转换为十进制数字,就是我们常说的IP地址。

如:202.96.128.110。

DNS:TCP/IP提供了一种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它为每个IP地址提供了一个便于记忆的域名,如/。

我们上网时键入域名后,DNS就会将它翻译成IP地址让计算机辨识,如/的IP地址为192.9.188.1。

Java:由Sun公司开发的新一代面向对象的网络编程语言,可以交叉支持不同的平台。

ISP:全称为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即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能提供拨号上网服务、网上浏览、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等服务。

ICP:网上信息内容服务商,它为上网用户提供包括新闻、娱乐、购物等方面的信息。

计算机网络术语辨析

计算机网络术语辨析

计算机网络术语辨析第一章Intranet:企业内部使用TCP/IP和web系统设计方法的专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一种结合无线adhoc网络和传感技术的网络packetswitching:将报文划分成格式固定,有最大长度限制的交换方式internet:将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联成大型网络系统的技术endsystem:internet:边缘部分的计算设备internet:覆盖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网际网网络拓扑:由节点和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的网络结构。

自组织、平等、多跳的无线移动网络ISP:企业imp:ARPANET通信子网中的交换节点,为用户提供访问Internet服务的权限iot: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互的网络Man:一个连接数十公里范围内大量企业、机构和公司局域网的网络。

数据报:在数据包传输之前,不需要在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之间建立线路连接的一种交换模式。

ARPANET:奠定了网络的基础,第一个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计算机网络PDN:一个网络运营商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传输服务的网络。

分布式网络:没有中央交换节点的网状网络virtualcircuit:在分组发送前,需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建立一条逻辑连接的数据交换方式circuitswitching:需要通过交换机交换的通信方式第二章语法:描述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RFC:一种在网络技术人员中发布技术研究进展和标准的文件。

ISOC:互联网全球协调与合作最权威的国际组织。

IP:提供“尽力而为”数据包传输服务的协议。

UDP: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传输层协议irtf:致力于internet协议、体系结构、应用程序及相关技术研究的组织osi参考模型:iso/iec7498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联的7层结构模型帧: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制定的通信规则、约定和标准。

传输层:实现可靠的端到端连接和数据传输服务的层。

计算机网络专业术语

计算机网络专业术语

Chapter 1End system P28 端系统Modem P29 调制解调器(俗称:猫)Base station P29 基站Communication link P30 通信链路Physical media P30 物理介质Coaxial cable P30 同轴电缆Fiber optics P30 光纤Radio spectrum P30 射频频谱Transmission rate P30 传输速率Packets P30 (数据)包,或分组Routers P30 路由器Link-layer switches P30 链路层交换机/ˈleɪə US -ər/Path P30 路径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P30 网络服务提供商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P31 传输控制协议IP ( Internet Protocol) P31 网际协议Intranets P31 内网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P32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Network edge P35 网络边缘Access Networks P38 接入网Ethernet P42 以太网Network core P48 网络核心Circuit Switching P50 电路转换Packet Switching 分组交换FDM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P50 频分多路复用TDM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P50 时分多路复用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统计复用Store-and-forward 存储转发Queuing delays P53 排队延迟Transmission delay P60 传输延迟,或发送延迟Propagation delay P60 传播延迟Throughput P59 吞吐量Internet backbone P57 骨干网Delay P59 延迟,或时延Loss P59 丢包Packet-Switched Network P59 分组交换网络Nodal processing delay P60 节点处理延迟End-to-end delay P66 端到端延迟Instantaneous throughput P68 瞬时吞吐量Network interface card P74 网络接口卡(即网卡)Message P75 消息,或报文Segment P75 (报文)段Datagram P75 数据报Frames P75 帧Packet sniffer P82 数据包监听器Protocol Stack 协议栈Peer entities 对等实体Chapter 2 应用层Server farm P110 服务器集群Infrastructure P110 基础设施,或基础架构Self-scalability P111 自扩展性Timing P114 实时性Bandwidth-sensitive applications P115带宽敏感应用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P117 面向连接的服务Directory service P121 目录服务Base HTML file P122 基本HTML文件Stateless protocol P124 无状态协议RTT (round-trip time ) P126 往返时间Web proxy caches P128 网页代理缓存Status line P130 状态行Out-of-band P141 (频)带外(的)In-band P141 带内(的)User agents P144 用户代理Mail servers P144 邮件服务器Pull protocol P148 拉式协议Push protocol p148 推式协议Host aliasing P158 主机别名Canonical hostname P158 规范主机名Mail server aliasing P158 邮件服务器别名Load distribution P158 负载分配Top-level domain (TLD) servers P161 顶级域名服务器Authoritative DNS servers P161 权威域名服务器Iterative queries P168 迭代查询Resource records (RRs) P165 资源记录Overlay network P179 覆盖网Nonpersistent HTTP 非持久HTTP,或非坚持HTTP Persistent HTTP 持久性HTTP,或坚持的HTTP Peer-to-Peer (P2P) Network 对等网络Socket programming 套接字编程Chapter 3 传输层Multiplexing and demultiplexing P226 复用与分用Unidirectional data transfer P241 单向数据传送Finite-state machine (FSM) P242 有限状态机Positive acknowledgments P243 肯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ments P243 否定确认Countdown timer P250 (倒数)计时器Cumulative acknowledgment P258 累积确认Receive buffer P269 接收缓冲区,或接收缓存Resource-management cells 资源管理单元Source (port number) 源端口号Destination (port number) 目的端口号Checksum 校验和Pipelined protocols 流水线(型)协议Go-back-N 回退NSelective Repeat 选择重传Timeout (定时器)超时Fast Retransmit 快速重传Flow Control 流量控制Three way handshake 三次握手sequence number 序列号(简写为seq)acknowledgement number 确认号(简写为ack;注意与大小的ACK不同)Congestion Control 拥塞控制additive increase, multiplicative decrease 加性增乘性减Slow Start 慢启动congestion-avoidance 拥塞避免fast recovery 快速恢复duplicate (ACK) 冗余(ACK)Random Early Detection 随机早期检测Chapter 4 网络层Forwarding table P338 转发表Virtual-circuit networks P343 虚电路网络Datagram networks P343 数据报网络Signaling message P346 信令报文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 P354 内容可寻址存储器Crossbar switch P356 纵横开关Active queue management 主动队列管理Head-of-the-line (HOL) 队头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CIDR) P371 无类域间路由Plug-and-play P376 即插即用Anycast P386 任播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 P414 内部网关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P414 路由信息协议(RIP)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OSPF P414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Area border routers P419 区域边界路由器Sequence-number-controlled flooding P430 序列号控制的洪泛,或带序列号的受控洪泛Reverse path forwarding (RPF) P431 逆向路径转发Rendezvous point P433 汇聚点Longest prefix matching 最长前缀匹配Scheduling 调度Fragmentation 分片,或分段Fragment Offset 报文段偏移量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网络地址转换NAT traversal NAT穿越Multicast 组播,或多播Unicast 单播Tunneling 隧道技术Link-State Routing Algorithm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Distance Vector Routing Algorithm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Count to Infinity Problem 无穷计数问题Hierarchical Routing 分层路由autonomous systems 自治系统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边界网关协议in-network duplication 网内复制broadcast storm 广播风暴spanning tree 生成树redundant packets 冗余数据包Chapter 5 数据链路层,或链路层Broadcast channels P461 广播信道Trailer fields P464 尾部字段Link access P464 链路接入,或链路访问Network interface card P466 网络接口卡(即网卡)Parity checks P469 奇偶校验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P471 前向纠错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校验Polynomial code P472 多项式码(即CRC码)Multiple access P475 多路接入Random access protocols P477 随机接入协议CSMA/CD P484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A 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Token passing protocol P487 令牌传递协议ARP P491 地址解析协议Preamble P497 前导(字段)Exponential backoff P502 指数回退,或指数退避Repeater P504 中继器Virtual-channel identifier P520 虚拟信道标识Cell-loss priority P520 信元丢失优先权Label-switched router P524 标签交换路由器Framing (封装)成帧error detection 误差检测,或检错Channel Partitioning 信道分割式(MAC协议)Taking turns MAC protocol 轮流式MAC协议Collision 冲突,或碰撞Time Slot 时隙Slotted ALOHA 时隙ALOHAUnslotted ALOHA 无时隙ALOHA Nonpersistent CSMA 非坚持CSMA1-persistent CSMA 1坚持CSMAp-persistent CSMA p坚持CSMAToken Ring 令牌环(Wireless) LAN (无线)局域网Hub 集线器Collision domain 冲突域Bridge 网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常用术语
摘要: 计算机网络常用术语有:(1)服务器指为网络提供共享资源、控制管理或专门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主要有: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服务器一般使用高性能的计算机。

(2)客户机也称工作站,指连入网络的计算机,它接受网络服务器的控制和管理,能够共享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客户机的性能可以很好,以便用于复杂的数学...
计算机网络常用术语有:
(1)服务器
指为网络提供共享资源、控制管理或专门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主要有: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服务器一般使用高性能的计算机。

(2)客户机
也称工作站,指连入网络的计算机,它接受网络服务器的控制和管理,能够共享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客户机的性能可以很好,以便用于复杂的数学计算或者图形处理;也可以很一般,如仅使用文字处理或者其他简单的应用软件,视实际需要而定。

(3)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系统软件的主体,其作用是处理网络请求、分配网络资源、提供用户服务以及监视和管理网络活动等,以保证网络上的计算机能方便而有效地共享资源。

Netware、Unix、Linux、Windows2000 等都是比较流行的局域网操作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