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研究项目指南

合集下载

地面气象观测站湿度传感器现场校准

地面气象观测站湿度传感器现场校准

.)*++1 $
,
()*++0 $
-
()*++/ $ .
()*++. $
*
/
#$%&' - $
!"", $
/
)*'+$
%&缆接线图
图 1中,白、黄、绿、灰为四线制温度测量信号 线;蓝色和 红 色 为 传 感 器 电 源 供 电 线;供 电 电 压 为 (7-35)VDC;棕色和粉色为输出信号线。 2 现场校准前准备 21 现场校准环境及技术要求[5]
现场校 准 环 境 要 求:温 度 (5~35)℃;湿 度 ≤90%RH;风速≤5m/s。
标准器技术要求:测量范围(10~100)%RH;分 辨力为 01%RH;最大允许误差 ±20%RH。
传感器技术要求:±3%RH(≤80%RH);±5%RH (>80%RH)。 22 饱和盐溶液配制 221 注意事项
湿度传感器在现场校准过程中,如果测量误差 超出了 21中传感器技术要求,则可尝试对湿度传 感器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供电电压要保持正 常供电,且在湿度环境稳定约 30min后,才能进行调 整。[6]调整步骤如下:
(1)打开 保 护 保 护 盖 和 封 条,露 出 探 头 上 的 调 整按扭,如图 2所示。
摘 要:本文对 HMP155型湿度传感器现场校准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校准装置与湿度传感器结构基本原理,然后论述了饱和盐溶液 (湿度环境)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最后对湿度传感器现场校准技术及超差时调整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站;湿度传感器;饱和盐溶液;现场校准 中图分类号:P415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41055 DOI:10.15988/j.cnki.1004-6941.2021.6.025

不同插值算法对气温空间插值效果评估分析

不同插值算法对气温空间插值效果评估分析

2. Ningxia 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ꎬYinchuan 750002ꎬ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uneve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 and
kriging interpolationꎬ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methodꎬand spline interp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hourly
temperature data of the 27 nat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 AWS) and 640 regional automatic weather
2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ꎬ 银川 750002)
摘 要: 针对气象观测站网空间分布规划不均、 气温变化南北差异较大的问题ꎬ 采用克里金
(Kriging) 插值、 反距离权重加权( 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ꎬIDW) 和样条插值( Spline Methods) 三
large differences in temperature changes from north to south in Ningxia Autonomous Regionꎬthree diff ̄
erent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s are used in this paper for interpolation analysis and evaluateꎬsuch as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征及其对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征及其对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征及其对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朱晓炜;孙银川;谭志强;柳佳俊【摘要】利用NECP/NOAA再分析资料,建立了越赤道气流强度的表征指标,分析了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相关性,并从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方面初步探讨了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的影响.研究表明: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呈增强的趋势.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强度有10、14、23 a的变化周期,且与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尤其6月超过99%的置信度检验;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强盛时,东亚地区会出现异常东风,同时在欧亚大陆上空易形成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的500 hPa环流型,增强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从而造成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期刊名称】《沙漠与绿洲气象》【年(卷),期】2019(013)002【总页数】6页(P7-12)【关键词】越赤道气流;水汽输送;西北地区东部【作者】朱晓炜;孙银川;谭志强;柳佳俊【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2;宁夏气候中心,宁夏银川75000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2;宁夏气候中心,宁夏银川75000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2;宁夏气象台,宁夏银川750002;宁夏灾防中心,宁夏银川7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34越赤道气流本质上是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导致南北半球产生热力差异造成的,是热带大气环流重要组成部分,对南北半球之间质量、动量和水汽输送起着关键作用。

在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低空东南风越过赤道到达北半球,受科里奥利力影响会转向。

同样,北半球冬季低空的东北风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也会转向。

Simpson.G.[1]首次注意到印度洋低空越赤道气流的存在,随后Findlater[2]对索马里低空急流的活动特征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

宁夏灌区3个主栽苹果品种品质评价

宁夏灌区3个主栽苹果品种品质评价

宁夏灌区3个主栽苹果品种品质评价杨永娥;张晓煜;李芳红;冯蕊【期刊名称】《经济林研究》【年(卷),期】2022(40)2【摘要】【目的】评价宁夏不同小产区不同品种苹果的品质优劣,为充分利用开发气候资源,优化苹果区域化布局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4个小产区主栽苹果品种,早熟品种‘红嘎啦’、中熟品种‘黄元帅’和晚熟品种‘富士’,检测苹果外观品质(单果质量、果实偏斜度、果形指数和去皮硬度)和内在品质(pH、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固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

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区同一品种苹果果实的品质。

【结果】不同品种苹果品质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果实偏斜度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35.66%);各品质指标间存在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4.927%,说明这3个主成分能够反映果实的基本品质性状。

不同产区3个品种苹果综合品质,排名第1~3名的均为晚熟品种‘富士’,品质评价表现好的产区依次为吴忠、青铜峡和银川产区;早熟品种‘红嘎啦’表现最好的产区为青铜峡,综合排名第5;中熟品种‘黄元帅’表现最好的产区为青铜峡,综合排名仅为第6名。

【结论】单果质量、果实偏斜度、可溶性固形物、pH值、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是综合评价苹果品质的主要性状指标;晚熟的‘富士’品质优于中熟的‘黄元帅’和早熟的‘红嘎啦’,吴忠、青铜峡和银川产区更适宜栽培‘富士’苹果,‘红嘎啦’和‘黄元帅’最适宜在青铜峡产区种植。

【总页数】8页(P249-256)【作者】杨永娥;张晓煜;李芳红;冯蕊【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农学院;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1.1【相关文献】1.陕西渭北地区苹果主栽品种的品质分析与评价2.宁夏河套灌区主栽水稻品种遗传参数调试3.宁夏黄瓜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评价4.宁夏水稻主栽品种稻谷碾磨和外观品质现状分析5.宁夏主栽苹果品种制汁特点剖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夏春霜冻期最低气温和霜冻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宁夏春霜冻期最低气温和霜冻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第38卷 第2期2020年4月干 旱 气 象JournalofAridMeteorologyVol.38 No.2April,2020朱永宁,冯东溥,李红英,等.宁夏春霜冻期最低气温和霜冻日数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20,38(2):256-262,[ZHUYongning,FENGDongpu,LIHongying,etal.TemporalandSpatialChangeCharacteristicsoftheMinimumTemperatureandFrostDaysDuringtheSpringFrostStageinNingxia[J].JournalofAridMeteorology,2020,38(2):256-262],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20)-02-0256宁夏春霜冻期最低气温和霜冻日数时空变化特征朱永宁1,3,冯东溥2,李红英1,3,段晓凤1,3,郑 方1,3(1.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02;2.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3.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02)摘 要:基于宁夏1961—2016年19个气象站点最低气温逐日观测资料,研究春霜冻期最低气温和霜冻日数的时空变化和周期特征。

结果表明:近56a,宁夏全区春霜冻期最低气温平均为0.59℃,且呈显著升高趋势,而春霜冻日数平均为3.9d,呈显著减少趋势。

春霜冻期最低气温和霜冻日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且两者在空间上呈现反向分布,其中宁夏中部为最低气温高值区,南部为低值区,而霜冻日数正好相反。

全区74%的站点最低气温显著上升,53%的站点霜冻日数显著下降,同一站点两者表现趋势并不完全相反,但Sen斜率均较小。

最低气温和霜冻日数的周期性特征明显且相似,20~25a和10a左右的周期稳定,且1967年以前两者振荡最为剧烈,而后趋于平缓,表明未来宁夏春霜冻日数可能持续平缓下降。

宁夏奶牛养殖核心区小气候特征

宁夏奶牛养殖核心区小气候特征

第14卷 第1期2024年1月农 业 灾 害 研 究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Vol. 14 No. 1 Jan. 2024宁夏奶牛养殖核心区小气候特征陈迪1,2,3,郁兵林#1,2,3,祝嗣嫄1,2,31.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 750002;2.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 750002;3.宁夏吴忠市气象局,宁夏吴忠 751100摘 要:牛奶产业是宁夏“六特”产业之一,局地气候与奶牛养殖密切相关,受工业、农业、人类活动等大环境影响,局地小气候也随之发生变化。

对2017—2022年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2个奶牛养殖核心区的小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发现2个奶牛养殖核心区降水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气温与相对湿度均呈反相关变化趋势;日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日平均相对湿度最低值均出现在15:00;年平均相对湿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变化银川市奶牛养殖核心区呈下降趋势,吴忠市奶牛养殖核心呈上升趋势;奶牛热应激高发月(5—10月)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均表现为银川核心区>吴忠核心区。

关键词:奶牛;气温;相对湿度;小气候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1–0179-03牛奶产业是宁夏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宁夏壮族自治区确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近年来,宁夏牛奶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以银川市和吴忠市为核心、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为两翼的牛奶产业带。

作为奶牛养殖的外部基本环境条件,气象条件对鲜奶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影响。

当环境气象条件适宜时,能够促进奶牛生长发育,提高鲜奶产量;反之,当环境气象条件不适宜时,奶牛的生长发育和鲜奶产量就会受到影响;当环境气象条件极不适宜时,就会严重影响奶牛的正常生活,造成鲜奶产量严重下降[1-4]。

加之乳品行业产业链条长,横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涉及种植、养殖、运输、加工生产、配送以及销售,供应链上的各环节均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宁南山区胡麻发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宁南山区胡麻发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表明,近百年来,我国大陆区域平均增温0.9~1.5℃,且目前处在近百年来气温最高阶段[1];年降水量未见显著的趋势性变化,但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和区域分布差异特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呈增加趋势[2]。

气候变化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水分利用、产量和品质等,进而对种植制度及作物布局造成影响[3]。

作物发育期变化对气候变化最敏感且最易于观测,发育期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当地气候、环境状态,也反映了气候、环境变化一定时间的累加效应,能够表达出气候变化和作物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4-6]。

油料作物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7-12],尤其是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农业种植区,气候变化会导致油料作物的生育期发生变化。

胡麻是宁夏南部山区传统优质油料作物,该地区是全国6个胡麻主产区之一[13]。

在长期定位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分析宁夏南部山区(宁南山区)气候变化对胡麻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该地区胡麻发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旨在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1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本文胡麻发育期观测记录来源于固原农业气象观测站,时段为1990—2020年,共28年(1992年和2000年因发生了严重干旱,观测地段胡麻被翻种而无数据,2013年中断1年)。

胡麻观测地段为旱地,无灌溉,观测品种为宁亚系列,耕作措施与大田相同,发育期的观测方法遵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来源于宁夏气象档案馆,资料序列为1971—2020年。

应用DPS19.0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气象因子与胡麻发育期相关统计。

2结果与分析2.1近50年胡麻生长季气温和降水量概况固原旱地胡麻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段为4月上旬至8月上旬,统计分析1971—2020年该时段的气温和降水量情况及变化趋势。

由图1(a)可知,固原胡麻生长季时段的平均气温为15.3℃,最低值为13.6℃,最高值为17.1℃。

总体来看,胡麻生长季气温为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47℃/10a,增温明显且目前处在高位震荡阶段。

贺兰山东麓葡萄园不同方位摘叶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贺兰山东麓葡萄园不同方位摘叶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贺兰山东麓葡萄园不同方位摘叶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李红英;王静;李娜;姜琳琳;杨洋;胡宏远;张晓煜【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年(卷),期】2024(45)1【摘要】酿酒葡萄转色后摘叶会改变微气候,从而影响葡萄果实糖、酸、酚类物质等品质因子的积累。

以南北行向种植的赤霞珠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果园开展葡萄东面摘叶、西面摘叶和东西两面摘叶三种方式摘叶试验,以田间正常叶幕水平为对照,研究不同摘叶方位对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赤霞珠酿酒葡萄果实转色后进行东面摘叶可使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总酸、糖酸比、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单宁含量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果糖、柠檬酸和酒石酸含量增加显著;果实还原糖、总酚、花青素含量比对照减少,但差异不显著。

(2)西面摘叶处理下成熟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酚和花青素含量略下降,果糖、苹果酸、柠檬酸和单宁显著上升,葡萄糖和酒石酸含量略上升。

(3)双面摘叶葡萄果实的单宁含量显著增加,葡萄糖、果糖、柠檬酸和酒石酸含量略增加,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酸、苹果酸、总酚和花青素含量都比对照要低。

综合分析认为,摘叶后葡萄果实糖的含量整体呈不显著增加,但东面摘叶处理葡萄果实中酸含量均提高、单宁含量增加,总酚和花青素虽然略有减少,减少幅度相对最小。

针对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糖高酸低现状,建议在贺兰山东麓南北行向种植的葡萄园,采用东面摘叶为主的叶幕管理模式进行果实品质因子调控,从而达到平衡葡萄果实整体风味物质的作用。

【总页数】10页(P23-32)【作者】李红英;王静;李娜;姜琳琳;杨洋;胡宏远;张晓煜【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相关文献】1.摘叶处理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低龄赤霞珠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2.不同摘叶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3.贺兰山东麓砾石葡萄园赤霞珠最佳采收期的确定4.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果实成熟进程及品质差异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研究项目指南
日期:2020年07月15日
公文种类:公告
文号:无
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研究项目指南
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气象局和宁夏自治区政府省部共建的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以特色农业气象应用基础和技术开发为重点,面向旱区特色农业气象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为旱区特色农业气象业务快速发展,保障旱区特色农业走上“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提供科技支撑。

为充分发挥实验室科研平台作用,加快实施气象科技创新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战略,促进特色农业气象业务发展和专业人才成长,特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

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主要面向全国科技人员,重点解决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气象服务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研究项目采取招标和自由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现公布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研究项目指南,热忱欢迎有志于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研究的国内外科研人员积极申报。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