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
GMP过敏原标识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GMP过敏原标识管理制度文件编号版次:A0 GMP-WI-004生效:2022-6-181.0目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识别产品(含客供物料)中可能含有的过敏原,并对此进行标识和控制,以降低过敏风险,确保消费者能更容易分辨出食品成份,免受过敏物质带来的危害。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入口的食品级产品的过敏原标识与控制。
3.0过敏原的定义3.1过敏原:又称为致敏原、变态反应原、变应原,指能够诱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蛋白质)或化合物。
3.2食物过敏是人们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在医学上属于一种变态反应。
3.3食品过敏原是普通食品中正常存在的天然或人工添加物质,被过敏体质人群消耗后能够诱发过敏反应。
4.0各个国家食品标识应标明的过敏原成分国别食品种类过敏原食品中国(8种)含麸质的谷类及其制品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玉米等甲壳类及其制品蟹、虾鱼类及其制品鲈鱼、鳕鱼蛋类及其制品鸡蛋、鸭蛋花生及其制品花生大豆及其制品大豆乳及其制品牛奶、乳糖坚果及其制品杏仁、腰果、胡桃、板粟美国(8种)乳牛奶、乳糖蛋鸡蛋、鸭蛋鱼鲈鱼、鳕鱼甲壳动物和贝类蟹、虾树生坚果杏仁、板栗、腰果、胡桃含麸质的谷类小麦、黑麦、大麦、燕麦花生花生大豆大豆欧盟(14种)含麸质的谷类及其制品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甲壳类动物及其产品蟹、虾蛋类及其产品鸡蛋、鸭蛋鱼类及其制品鲈鱼、鳕鱼花生及其制品花生大豆及其制品大豆乳及其制品牛奶、乳糖坚果及其制品杏仁、腰果、胡桃、板粟芹菜及其制品芹菜芥菜及其制品芥菜芝麻及其制品黑芝麻、白芝麻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含量在10ppm以上,以SO2表示蜜饯食品(话梅、陈皮)羽扇豆及其制品羽扇豆(鲁冰花)软体动物及其制品牡蛎、蜗牛国别食品种类过敏原食品加拿大(10种)坚果杏仁、腰果、核桃、开心果花生花生芝麻芝麻含麸质的谷类小麦、黑麦、大麦、燕麦、裸麦蛋鸡蛋、鸭蛋乳牛奶大豆大豆甲壳类蟹、虾贝类鲍鱼鱼类鲈鱼、鳕鱼CAC (8种)含有麸质谷类食品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甲壳类动物及其产品蟹、虾蛋及蛋类产品鸡蛋鱼及鱼类产品鲈鱼、鳕鱼花生、大豆及其产品花生、大豆乳及其产品(包括乳糖)牛奶树生坚果及其产品杏仁、腰果、核桃浓度大于10mg/kg的亚硫酸盐澳洲(8种)含有麸质及其制品的谷类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甲壳类动物及其产品蟹、虾鸡蛋及其产品鸡蛋鱼类及其制品鲈鱼、鳕鱼乳及其制品牛奶花生、大豆及其制品花生、大豆浓度大于10mg/kg的亚硫酸盐坚果、芝麻及其制品杏仁、腰果、核桃日本(7种)虾/龙虾推荐标识的过敏原成分(18种):鲍鱼、墨鱼、鲑鱼卵、橙、猕猴桃、牛肉、坚果、鲑鱼、鲭鱼、大豆、鸡肉、猪肉、松茸蘑菇、桃、山药、苹果、明胶、香蕉蟹蛋类牛奶小麦荞麦花生韩国(11种)鸡蛋、牛奶、荞麦、花生、大豆、小麦、鲭鱼、蟹、猪肉、桃子、西红柿香港(9种)麸质、甲壳类动物、蛋类、鱼类、花生、大豆、乳类、坚果、超过10mg/kg的亚硫酸盐,以及上述物质制品的预包装食品5.0过敏原控制5.1工程开发和设计工程部根据产品出口目的地国家对过敏原的规定和相关的客户要求,在产品工程开发阶段前应与客户沟通确认产品及材料成份,如开发的产品中确实含有过敏原成份的,应在《产品开发说明书》中做出明确说明,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出中编制《过敏原的原辅材料清单》;品管部制定含有过敏原的物料采购标准和接收准则。
供应菜品过敏物质和标识管理方案

供应菜品过敏物质和标识管理方案菜品过敏物质和标识管理目的鉴于食品过敏者在食堂就餐的需求,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特制定每日供应菜品过敏物质和标识管理方案,旨在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使过敏者能够明晰了解食品成分,确保他们的饮食安全。
标识管理团队:成立标识管理团队,包括食堂管理人员、厨师和营养师,负责标识的制定和管理。
过敏食材分类1、牛奶:牛奶过敏是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皮肤疹等症状。
2、鸡蛋:鸡蛋过敏可能导致呼吸道问题、皮肤疹、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3、花生:花生过敏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急促、过敏性休克等。
4、坚果:包括杏仁、核桃、松子等坚果可能引起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嘴巴发肿等。
5、大豆:大豆过敏可能导致过敏性鼻炎、呼吸急促等症状。
6、鱼类:鱼类过敏可能引起呼吸道症状、皮肤发痒等不适。
7、贝类:对贝类过敏的人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呼吸急促等症状。
8、小麦:小麦过敏可能导致皮疹、腹痛、腹泻等不适。
菜品标识流程:1、过敏物质调查:食堂与厨房团队合作,全面了解每种原料和菜品中的过敏物质。
2、制定统一标识规范:制定统一的过敏物质标识规范,确保标识的清晰易懂,符合法规和标准。
菜品标识实施:1、食品标识牌设置:每道菜品前设置标识牌,明确标明可能含有的过敏物质,确保就餐人员能够清晰看到。
2、菜单标识更新:在菜单中及时更新过敏物质标识,使就餐人员在选择菜品时能够获取信息。
员工培训:对厨房和服务人员进行过敏物质标识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能够正确标注每道菜品。
过敏物质的监测与检测:1、定期检测过敏物质:与专业的食品检测机构合作,定期对厨房使用的主要食材进行过敏物质检测。
2、设立监测小组:设立过敏物质监测小组,由厨师、食品安全专家等组成,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和管理。
食材采购和库存管理:1、食材供应商合作:与可靠的食材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要求提供含有过敏物质的详细信息。
2、过敏物质分区存储:在库存中设立过敏物质的分区,确保过敏者的食材不与其他食材混淆。
食品中的过敏原标识与管理

某知名连锁超市
该企业重视过敏原标识与管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过敏 原标识与管理制度。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过敏 原的使用和标识,确保产品信息准确、完整。同时,加 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过敏原标识与管理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通过这些措施,该企业成功减少了过敏原事件 的发生,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食品过敏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 威胁。
标识与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食品中的过敏原标识与管理显得尤 为重要。
过敏原标识与管理的重要性
保障消费者健康
通过标识过敏原,消费者可以了解食品中的 潜在风险,避免因误食而导致过敏反应。
规范食品生产
对食品中的过敏原进行标识和管理,有助于 规范食品生产过程,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 之间的分配平衡原理,将过敏原
分离和纯化。
05
食品过敏原管理措施与建议
加强生产环节管理
建立严格的原料采购制度
01
确保采购的原料无过敏原或符合相关标准。
强化生产工艺控制
02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产品中过敏原的含量。
实施产品检验与追溯
03
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检验,确保无过敏原或符合相关标准,同
测序技术
通过对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基因序列信息,从而判断过敏原 的种类和来源。
其他检测方法与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分子识别元件对过敏原 进行特异性识别,通过信号转换 器将生物分子识别信号转换为可
检测的电信号或光信号。
质谱技术
通过分析过敏原分子的质荷比, 确定过敏原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
色谱技术
食品中的过敏原标识与管 理
食堂食品过敏原管理与标识制度

食堂食品过敏原管理与标识制度过敏原是指某些人体内对特定食物或物质产生过敏反应的成分,进食这些过敏原会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为了保障食客的健康和安全,食堂应当建立科学的食品过敏原管理与标识制度。
本文将探讨食堂食品过敏原管理与标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细则。
一、管理与标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食客的健康和安全食品过敏原对过敏人群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通过建立管理与标识制度,食堂可以提前了解食客的过敏情况,避免过敏原的摄入,从而减少过敏症状发生的几率,保障食客的健康和安全。
2. 增加食品选择的透明度食堂通过明确标识食品中的过敏原成分,可以让食客更加明确地知道哪些食品适合自己食用,以及哪些食品应该避免食用。
这样一来,食客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减少过敏反应的风险。
3. 提升食堂形象与信誉建立科学的管理与标识制度,表明食堂对食品过敏问题高度重视,关注食客的健康与需求。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食堂的形象与信誉,还能吸引更多的食客光顾。
二、具体实施细则1. 食客过敏信息采集食堂在食客点餐或办理就餐卡的过程中,应该收集食客的过敏信息。
这可以通过让食客填写过敏信息登记表,或者在自助餐区设置小型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
收集到的过敏信息应严格保密,并进行及时更新。
2. 食品过敏原成分标识食堂应该对所有食品进行过敏原成分的准确标识。
在食品的展示区域,应当标明食品中是否含有常见过敏源物质,如花生、虾、牛奶等。
标识应该清晰可见,避免模糊或隐藏,以便食客准确了解食品成分。
3. 提供过敏人群专属菜品食堂在菜品的设计和烹饪过程中,应当考虑到过敏人群的需求。
可以提供一些专门为过敏人群设计的菜品,如无乳制品的奶茶、无鸡蛋的面包等。
这些专属菜品可以为过敏人群提供更多选择,确保他们的饮食健康。
4. 培训员工的过敏意识食堂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过敏知识的培训。
员工需要了解常见过敏源及其食物成分,学习如何正确标识食品过敏原成分,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保证过敏人群的饮食安全。
过敏源知识

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一、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1、致敏原:又称为过敏原、变态反应原、变应原,指能够诱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蛋白质)。
2、食物过敏是人们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在医学上属于一种变态反应。
3、食品致敏原是普通食品中正常存在的天然或人工添加物质,被过敏体质人群消耗后能够诱发过敏反应。
4、各个国家食品标识应标明的致敏原成分51)正确的食品标签: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正确、清楚地标识出致敏原成分,是防止他们发生食物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最有效的措施。
2)国外多国已发布多项法规对致敏原标识作出规定。
3)我国已实施的标准:GB/T23779-2009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即将实施的《预包装食品中致敏原成分的标签要求》。
1)婴幼儿患者:在5 -6岁时大约80%对牛乳、鸡蛋、花生、小麦、大豆产生过敏反应,大约20%对鱼、甲壳类动物的过敏会消除、其余的往往是终生过敏。
2)成年人:食物过敏的发病率成快速上升的趋势。
3)食品过敏的临床表现:麻疹、疱疹样皮炎、口腔过敏综合征、肠病综合征、哮喘及过敏性鼻炎、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4)食物过敏至今无特效疗法。
5)致敏原引发过敏反应的最低量无定论。
6)极微量致敏原即可造成造成严重后果。
7)目前预防是防止食物过敏唯一的途径—严防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致敏原。
三、我国出口食品因致敏原被预警召回情况(摘选)四、致敏原管理1、食品致敏原管理包括:生产商、监管机构、检测机构、消费者。
2、“可能存在”及预防措施:1)需考虑对无法控制的、偶然发生的、潜在的危害所采取的最后补救措施;2)如果上述情况存在,则可以使用“可能存在”这样的描述;3、已确定三项致敏原管理原则:1)控制及培训:生产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致敏原成分;2)原料标识成分:必须准确地反映出食品听致敏成分;3)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需在包装上向过敏体质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
4、致敏原控制:1)有意添加及潜在交叉污染的控制:导致交叉污染的原因a收购原料前后的交叉接触;b错误的配方;c交叉接触;d存储条件差;e共享生产设备;f原料粉尘的污染;g与反工材料一起进行加工;h人为过失。
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知识讲解

蟹、虾
树生坚果
杏仁、板栗、腰果、胡桃
、
含麸质的谷类
小麦、黑麦、大麦、燕麦
花生
花生
大豆
大豆
欧盟
(14种)
含麸质的谷类及其制品
小麦、黑麦、大麦、燕麦
1、欧盟指令2007/68/EC
附件IIIa条款6(3a)、(10)和(11)条涉及的成分
2、欧盟指令2009/41/EC
(1)主要内容:针对提供给麸质不耐受的人的食品成分和标签方面的规定。
3、产品中存在浓度总量10mg/kg以上的一种或多种亚硫酸盐。
花生
花生
芝麻
芝麻
含麸质的谷类
小麦、黑麦、大麦、燕麦、裸麦
蛋
鸡蛋、鸭蛋
乳
牛奶
大豆
大豆
甲壳类
蟹、虾
贝类
鲍鱼
鱼类
鲈鱼、鳕鱼
国别
食品种类
致敏原食品
法规要求
CAC
(8种)
含有麸质谷类食品
小麦、黑麦、大麦、燕麦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甲壳类动物及其产品
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
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
一、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
1、致敏原:又称为过敏原、变态反应原、变应原,指能够诱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蛋白质)。
2、食物过敏是人们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在医学上属于一种变态反应。
3、食品致敏原是普通食品中正常存在的天然或人工添加物质,被过敏体质人群消耗后能够诱发过敏反应。
《食品卫生法》
蟹
蛋类
牛奶
小麦
荞麦
花生
韩国
(11种)
鸡蛋、牛奶、荞麦、花生、大豆、小麦、鲭鱼、蟹、猪肉、桃子、西红柿
食品中致敏原的检测与管理

食品中致敏原的检测与管理近年来,食品过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食品中存在的致敏原既给过敏人群带来健康问题,也给食品行业带来了挑战。
因此,对于食品中致敏原的检测与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致敏原的检测方法和管理措施。
一、致敏原的常见类型和影响食品中常见的致敏原主要包括麸质、乳制品、坚果、大豆、鸡蛋、贝壳类海产品等。
这些致敏原可引发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皮肤红肿等。
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但任何一种过敏反应都可能对个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二、食品中致敏原的检测方法1. 实验室检测方法实验室检测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食品中致敏原检测方法之一。
它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等。
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食品中的致敏原物质,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2. 快速检测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快速检测方法在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色谱法、质谱法、生物传感器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响应迅速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食品中致敏原的检测结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安全性。
三、食品企业的致敏原管理措施食品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致敏原管理措施,以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1. 原料采购食品企业应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与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原料采购过程中,应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并避免致敏原的混入。
2. 生产过程控制食品企业应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包括原料储存、调配、加工、包装等环节。
严格遵守卫生要求,避免致敏原的交叉污染和混入。
3. 标签标识食品企业应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识食品中的致敏原物质,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的选择。
标签信息应准确、清晰可见,以避免误食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4. 员工培训食品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致敏原知识培训,使其了解致敏原的类型、检测方法和管理措施。
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减少致敏原的风险。
食品过敏原标识和消费者保护法

食品过敏原标识和消费者保护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食品过敏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我国颁布了《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其中就包括了针对食品过敏原标识和消费者保护的相关条款。
一、食品过敏原标识1.概述食品过敏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常常因为食用特定的食品而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食品过敏原标识是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对于可能引起食品过敏反应的食品必须进行标识。
2.标识内容我国规定的食品过敏原标识内容包括食品名称、过敏原名称和过敏原含量。
其中,过敏原名称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进行表示。
3.标识范围和标准我国规定,适用食品过敏原标识的范围包括预包装食品、餐馆提供的熟食、固体、半固体食品和罐头等各类食品。
标识需要符合国际惯例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4.标识制度执行情况食品过敏原标识制度推出以来,执行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消费者可以在购买食品时看到标注的标识以及过敏原所含量,以便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监管部门加大了食品过敏原标识的检查力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二、消费者保护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消费者提供了法律保障,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包括公平交易权、健康安全权等。
2.消费维权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维权,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政府部门举报、通过法律诉讼等等。
消费者还可以加强对于食品从业者的监督和呼吁行业的自律。
3.消费者权益保障成效随着社会对于消费者权益的关注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
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企业、政府和公众也开始重视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综上所述,食品过敏原标识和消费者保护法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两个重要方面。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于这两个方面的监督和管理,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年)出口国家产地产品名称食品类别致敏原成分2009澳大利亚中国中国芝麻糊即冲饮品花生2009加拿大中国甘薯干果亚硫酸盐2009加拿大中国地瓜干(甘薯)干果亚硫酸盐2009美国中国笋干干果亚硫酸盐2009美国中国FMD牌五香豆腐熟食亚硫酸盐2009美国中国“必丰农富山庄”梅花糖果糖果亚硫酸盐2008欧盟中国植物油油类花生2008美国中国萝卜果蔬亚硫酸盐2008美国中国海上最好的品牌虾串海产品亚硫酸盐2008美国中国英丰食品品牌南瓜子坚果亚硫酸盐2007加拿大中国小燕子品牌竹笋干果亚硫酸盐2007加拿大中国绿豆饼糕点芝麻
四、致敏原管理
1、食品致敏原管理包括:生产商、监管机构、检测机构、消费者。
2、“可能存在”及预防措施:
1)需考虑对无法控制的、偶然发生的、潜在的危害所采取的最后补救措施;
2)如果上述情况存在,则可以使用“可能存在”这样的描述;
3、已确定三项致敏原管理原则:
1)控制及培训:生产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致敏原成分;
2)原料标识成分:必须准确地反映出食品听致敏成分;
3)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需在包装上向过敏体质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
4、致敏原控制:
1)有意添加及潜在交叉污染的控制:导致交叉污染的原因
a收购原料前后的交叉接触;b错误的配方;c交叉接触;d存储条件差;e共享生产设备;f原料粉尘的污染;
g与反工材料一起进行加工;h人为过失。
2)风险识别:a确认存在致敏原的原料;b确定各个加工环节可能存在的致敏原;c明确存在交叉污染的环节;d明确标签问题。
3)确定12个关键环节:
A审核供应商;b原料验收;c确定消费群;d环境卫生;eHACCP计划;f企业员工安全意识;g反工环节;
h重新配方;i产品研发;j标识;k工程及维护;l措施计划。
五、致敏原的阀值
1、食物中即使含有很微量的致敏原也可以引发消费者的过敏反应。
2、低于10mg/kg的水平可能会低于过敏反应的阀值。
3、仍需严格确定精准的过敏反应阀值。
4、最低可见有害作用水平(LOAEL):
已公布的食品致敏原LOAEL值(蛋白水平)
鸡蛋0.13~1.0mg/kg
花生0.25~10mg/kg
牛奶0.36~3.6mg/kg
坚果0.02~7.5mg/kg
大豆88.0~522mg/kg
鱼类 1.00~10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