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技术要求
储能技术要求

储能技术要求储能项目施工技术要求包括: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储能项目施工; 2.检查储能设备质量,确保质量合格; 3.安装储能设备,确保安装质量; 4.完成储能项目的调试、测试及调整; 5.完成储能项目的交付与验收; 6.记录施工过程及技术交底; 7.完成施工后的设备清洁、检查和保养; 8.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储能项目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储能项目的施工内容;2.制定施工计划,确定施工时间,施工资源,施工流程;3.招募和组织施工队伍,确定施工责任人;4.制定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实施施工,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6.完成施工,进行验收和结算;7.进行总结,收集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下一次施工提供参考。
二、检查储能设备质量,确保质量合格收集储能设备的相关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材料清单、工艺说明书等。
根据相关资料,检查储能设备的设计及制造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是否装配及使用了符合标准的零配件。
对储能设备的外观质量及内部结构进行检查,以确保质量合格。
运行储能设备,检查其运行状态及参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对已运行的储能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三、安装储能设备,确保安装质量首先,确保安装储能设备时,安装质量和安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安装前,应该先进行安装场所的检查,确保安装场所符合要求,主要包括地面、气温、湿度等。
其次,要确保安装设备的正确安装步骤,以及确保安装部件的正确拼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
最后,在安装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以确保安装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储能项目的调试、测试及调整检查储能系统的连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检查储能系统的功能,确保其能够满足要求。
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进行数据测试,验证储能系统的可靠性。
根据测试结果,对设备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性能。
五、储能项目的交付与验收储能项目的交付与验收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68-2007)中有关交付验收的相关规定,在交付验收过程中应包括:设备安装调试、设备调试报告、系统调试报告、现场技术培训、操作员培训、调试结果报告和验收评定报告等。
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变流器通用技术条要求

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变流器通用技术条要求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是一种利用液流电池进行储能和放电的系统。
变流器作为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在储能和放电过程中起到转换电能,控制电流和电压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关于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变流器的通用技术条要求。
1.高效率:变流器应具备高转换效率,以确保储能系统的能量损失最小化。
高效率的变流器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并减少能量转换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宽电压范围:变流器应能适应不同的电池电压及其变化范围。
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电池的电压会有所变化,因此变流器应具有较宽的电压范围的适应能力。
3.高精度控制:变流器应具备高精度的电流和电压控制功能,以满足不同负载的需求。
精确控制输出电流和电压可以保证储能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电能的需求。
4.快速响应:变流器应具有快速响应的能力,能够迅速调整输出电流和电压以满足系统需求的变化。
快速响应的变流器可以保证储能系统在负载变化时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
5.安全保护:变流器应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功能,以保护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周围设备的安全。
这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等,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和设备损坏。
6.可靠性:变流器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
长寿命的变流器可以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并提高储能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7.温度控制:变流器应具备有效的温度控制技术,以保持变流器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温度过高会导致电子元器件的老化和性能降低,因此变流器应具备良好的散热设计和保护措施。
8.接口标准化:变流器应具备通用的接口标准,以便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
标准化的接口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提高设备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9.多通道设计:变流器应具备多个电流和电压输出通道,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多通道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满足不同场景和负载的需求。
10.能耗监测:变流器应具备能耗监测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系统的能耗情况。
电力储能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要求

电力储能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要求
电力储能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储气罐:需要具备高强度和高密封性能,以承受高压下的气体储存,同时还要考虑到耐受压力循环引起的疲劳。
2. 压缩机:需要具备高效率和高可靠性,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将空气压缩到储气罐中,并输出给发电机。
3. 膨胀机:用于将储气罐中的高压空气膨胀为低压空气,以释放储能。
膨胀机需要具备高效率和高可靠性,同时还要考虑到能量转换的损失。
4. 热管理系统:由于气体压缩和膨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设计有效的热管理系统来控制温度,减少能量损失,并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5. 控制系统:需要具备精确的控制和监测功能,以实现对储能系统各个部件的精确控制,并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
6. 安全性设计:储能系统需要考虑到安全性需求,包括防止因为过高的压力引发爆炸等安全隐患,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储气罐和其他设备的防腐蚀和防爆等问题。
7. 效率和可靠性:储能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率和高可靠性,以确保储存和释放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最小,并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
行。
8. 综合经济性:储能系统需要考虑到各个部件的成本以及整体的经济性,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系统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这些技术要求将有助于设计出高效、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储能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

性能要求2.1总体要求2.1.1电池储能系统要求能够自动化运行,运行状态可视化程度高。
2.1.2交直流回路及监控软件须能够对交直流各回路进行电流和电压监测。
2.1.3电池储能系统的监控系统及其子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变流装置就地控制器、储能系统配套升压变及高低压配电装置监控单元等)所采用的通讯协议应向客户完全开放,且需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及客户要求。
2.1.4电池组的布置和安装应方便施工、调试、维护和检修,若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明;变流器应安装简便,无特殊性要求。
2.1.5电池储能系统设备均为室内布置。
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尺寸和数量(考虑了检修和巡视通道后)应满足房间尺寸要求,不得大于该房间尺寸。
2.2环境条件表2.1 环境条件参数表环境项目招标人要求值投标人保证值海拔高度(m)≯1600m安装地点户内户外环境温度最高温度(℃)35 最低温度(℃)-40 最大日温差(K)25 最高日平均气温(℃)20耐地震能力(按IEC61166进行试验,安全系数1.67)水平加速度g0.2 垂直加速度0.12.3技术参数与指标2.3.1投标方应提供的技术数据表投标文件中应包含如下数据(按2MW电池储能系统填写)及所依据的计算方法,并保证供货设备的性能特性与提供的数据一致。
表2.2 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以2MW为单元)序号名称招标人要求值投标人保证值备注1 额定放电功率2MW 投标人填写性能应达到1.5倍放电功率2 额定充电功率2MW 投标人填写3 额定储能容量8MWh(第一包填写)投标人填写即2MW×4h12MWh(第二包填写)投标人填写即2MW×6h4 储能能量效率—投标人填写以35kV侧出线侧为考核点5 充放电转换时间<1s 投标人填写 90%额定功率时6 单体电池数量—投标人填写7 电池串并联方式—投标人填写8 柜体或台架材料—投标人填写9外形尺寸(长×深×高,mm)—投标人填写10 重量(kg)—投标人填写11 防护等级(户内)IP2X 投标人填写12 噪音65dB 投标人填写距离设备1m处13 运行环境温度(户内) -5℃~+35℃投标人填写14 待机损耗<3% 投标人填写15 防雷能力15.1 标称放电电流>25kA 投标人填写15.2 残压<1kV 投标人填写16 单体电池额定容量(Ah)投标人填写投标人填写20~200Ah额定电压—投标人填写工作电压范围—投标人填写外形尺寸(长×深×高,mm)—投标人填写重量(kg)—投标人填写体积比能量(kWh/L)—投标人填写重量比能量(kWh/kg)—投标人填写无损伤存储温度 >-5℃投标人填写运行湿度—投标人填写内阻(Ω)—投标人填写17 电池模块额定容量—投标人填写额定电压—投标人填写外形尺寸(长×深×高,mm)—投标人填写重量(kg)—投标人填写电压均衡性—投标人填写内阻均衡性—投标人填写容量均衡性—投标人填写带电量均衡性—投标人填写放电均衡性—投标人填写充电均衡性—投标人填写18 变流器柜体外形尺寸(长×深×高,mm)—投标人填写重量(kg)—投标人填写冷却方式风冷或水冷投标人填写交流电压 380V(三相)投标人填写交流电压精度±5% 投标人填写功率因数≥0.99 投标人填写连续调节范围0.95(超前)~0.95(滞后)投标人填写交流侧频率50Hz 投标人填写电流波形畸变率符合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要求投标人填写交流侧断路器短路分断能力≮85kA 投标人填写额定总功率 1.5×2MW 投标人填写1.5×2MW单元整机中单台变流器额定功率不小于250kW交流耐压水平≥2500V 投标人填写平均无故障时间—投标人填写最高效率>96% 投标人填写欧洲效率>95% 投标人填写加权平均效率2.3.2★有功功率控制功能电池储能系统应具有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根据上位机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
储能相关技术标准

储能相关技术标准储能技术标准是指为储能系统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指导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储能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促进储能市场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一、储能系统设计标准储能系统设计标准主要包括系统容量、功率、电压等基本参数的规定,以及系统的结构、布置、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储能系统设计标准应考虑系统的实际需求和运行环境,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标准还应指导储能系统的选型和配置,确保系统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经济性。
二、储能设备标准储能设备标准主要包括储能设备的性能指标、运行参数和安全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例如,对于储能电池,标准应规定其容量、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放电效率等性能指标,以及充放电控制策略、温度管理、保护措施等安全要求。
储能设备标准应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三、储能系统运行和管理标准储能系统运行和管理标准主要包括系统运行控制策略、运维管理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例如,对于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策略,标准应规定系统的功率调度、充放电策略、协同运行等要求,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优化性能。
另外,标准还应规定储能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要求,包括设备巡检、故障诊断与处理、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面,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四、储能系统安全标准储能系统安全标准主要包括设备安全、环境安全和人员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例如,对于储能设备的安全性能,标准应规定设备的防火、防爆、防雷等要求,以及设备的安装、运输、维护等安全操作规程。
另外,标准还应规定储能系统的环境安全要求,包括设备的安全间距、防护措施、环境监测等方面,以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此外,标准还应规定人员的安全培训要求和应急处理程序,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总结起来,储能技术标准涵盖了储能系统的设计、设备、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高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
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变流器通用技术条要求

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变流器通用技术条要求1.引言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技术,其变流器作为核心组件在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本文将提出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变流器的通用技术条要求。
2.性能要求2.1输出功率稳定性要求变流器在电能转换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输出功率,能够满足系统不同工况下的电能需求。
2.2效率要求变流器应具备高转换效率,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系统的整体能量利用效率。
2.3响应速度要求变流器的响应速度应快,能够迅速适应储能系统的变化需求,并具备快速的故障保护和恢复能力。
3.安全要求3.1电气安全要求变流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安全规范要求,具备绝缘保护、过电流保护、过温保护等安全功能,确保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发生电气事故。
3.2火灾防护要求变流器应具备火灾防护措施,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过压保护等功能,避免系统在异常情况下引发火灾。
3.3可靠性要求变流器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而不发生故障,降低系统运行中断的风险。
4.通信要求4.1数据传输要求变流器应支持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以实现与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其他组件的数据交互和远程监控控制。
4.2通信协议要求变流器应支持常用的通信协议,如Mo db us、CA N等,以便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
4.3远程控制要求变流器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能够通过网络等手段实现对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远程监控和调控。
5.环境适应性要求5.1温度要求变流器应具备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工作需求。
5.2湿度要求变流器应具备一定的防潮性能,能够适应潮湿环境下的工作条件。
5.3抗震能力要求变流器应具备较强的抗震能力,能够在地震等恶劣环境中稳定运行。
6.总结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变流器的通用技术条要求涉及性能、安全、通信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通过满足这些要求,可以保证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高效、安全、可靠运行,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可持续的支持。
储能电站接入系统技术要求

储能电站接入系统技术要求1 并网要求1.1储能电站接入电网的设计应满足国家标准《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 36547的要求。
1.2 储能电站有功、无功功率控制应满足应用需求,动态响应速度应满足并网调度协议的要求。
1.3 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应按照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就地平衡、便于调整电压和满足功能定位需求的原则配置。
1.4 并网运行模式下,不参与系统无功调节时,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点处超前或滞后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5。
1.5 电站的接地型式应与接入电网的接地型式一致,不应抬高接入电网点原有的过电压水平和影响原有电网的接地故障保护配合设置。
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2.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
2.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应满足电力网络结构、储能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要求,并应满足电力系统和储能电站的各种运行方式要求。
2.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的规定。
2.4 通过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专线方式接入系统的储能电站应配置光纤电流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
2.5 通过10(6)kV~35kV(66kV)电压等级专线方式接入系统的储能电站宜配置光纤电流差动或方向保护作为主保护。
2.6 通过10(6)kV~110kV电压等级采用线变组方式接入系统的储能电站,应按照电压等级配置相应变压器保护。
2.7 储能电站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母线宜设置母线保护。
2.8 储能单元直流侧的保护可由储能变流器及电池管理系统共同完成,储能变流器及电池管理系统的保护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规范》GB/T 34120以及现行国家标准《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 34131要求。
2.9 故障记录装置的配置宜根据建设规模、故障分析需求确定,大型储能电站应配置专用故障记录装置。
储能系统噪声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储能系统噪声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储能系统噪声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如下:
一、技术要求
1. 电机驱动噪音:电机是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噪音应符合相关标准,一般要求低噪音电机的噪音水平在60-70分贝以下。
2. 制冷系统噪音: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技术要求上应尽量降低噪音,一般要求制冷系统的噪音水平在60分贝以下。
3. 逆变电路噪音:逆变器是储能系统的关键部分,其噪音也应符合相关标准,一般要求逆变器的噪音水平在60分贝以下。
二、检测方法
1. 测量仪器:采用具有频率响应特性的声级计进行测量,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位置:在储能系统周围选择合适的测量点,确保能够反映储能系统的整体噪音水平。
3. 测量条件:在无外界噪音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同时保证储能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测量方法:将声级计放置在距离地面米的高度,分别在储能系统的不同位置进行测量,记录各个位置的噪音水平。
5. 数据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噪音水平和最大噪音水平。
6. 评价标准: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判断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总之,为确保储能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体验,应定期进行噪声检测和维护,并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能系统技术要求
1、电储能系统涉及的标准及规范
IEC62619:2017《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锂蓄电池和锂蓄电池组工业用锂蓄电池和锂蓄电池组的安全性要求》
GB/T34131-2017《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2、电池储能容量按250kW*4h设计,其主要功能如下:
1)削峰填谷
即根据系统负荷的峰谷特性,在负荷低谷期储存多余的光能,同时还可以从电网吸收功率和能量;在负荷高峰期释放储能电池中储存的能量,从而减少电网负荷的峰谷差,降低电网供电负担,一定程度上还能使光伏发电在负荷高峰期发电出力更稳定。
2)平滑波动
通过储能系统快速调节,可防止负载波动、电压下跌和其他外界干扰所引起的电网波动对系统造成大的影响,保证电力输出的品质和可靠性。
储能系统不仅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还是解决诸如电压脉冲、涌流、电压跌落和瞬时供电中断等动态电能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
电池储能装置的布置和安装应方便施工、调试、维护和检修,若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明。
储能电池日历寿命需大于11年(仍然可以保持一定容量的充放电能力,整个储能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行)。
在电池仓内环境温度控制的环境下,运行容量不小于1MWh,锂电池按照0.5C 充放电及DOD 90%设计,投标人需保证循环次数不得低于4000次。
冷却方式若为风冷,应配有风管接口。
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外部遇明火、撞击、雷电、短路、过充过放等
各种意外因素,不应发生燃烧或爆炸。
在技术解决方案中,投标人应明确说明为保证电池各项指标的均衡性所采取的措施,避免因单体电池或电池模块电池特性差异较大而引起整组电池性能和寿命下降。
投标人需要提供的特性说明及特性曲线:
●可选的充放电方式;
●循环次数与充放电深度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组曲线);
●循环次数与充放电功率的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组曲线);
●不同运行功率下变流器的效率曲线;
●运行电压与温度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组曲线);
●电池容量与温度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组曲线);
●电池充放电倍率与容量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组曲线);
●在一定条件下,年度电池容量衰减的保证值(单元系统的保证值);
●电池充电特性曲线(单体电池曲线);
●电池放电特性曲线(单体电池曲线);
●电池耐过充能力说明(单体电池曲线);
●电池长期正常运行后的端电压偏差范围(单体电池曲线);
●电池系统的电池巡检和保护功能;
●电池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测试报告;
●箱体保温、散热、防雨、防腐措施及方案及类似箱体成功运行案例。
上述文件投标方需完整提供,并承诺与实际提供产品完全保持一致。
储能电池短名单厂家:宁德时代、杉杉储能、阳光电源、比亚迪、科陆电子或同等品牌。
设备清单
北京中科中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1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