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像 ppt

合集下载

探究小孔成像实验报告课件.doc

探究小孔成像实验报告课件.doc
2.在外界光线强,有遮光器时观察像的清晰程度
3.在外界光线强,无遮光器时观察像的清晰程度
4.在外界光线弱,有遮光器时观察像的清晰程度5.在外界光线弱,无遮光器时观察像的清晰程度
不带遮光器的针孔照相机成像
带遮光器的针孔照相机成像
进行实验:
得到以下数据:
外界光线强弱有无遮光器成像效果(是否清
晰)
试验一强有清晰
探究小孔成像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用易拉罐自制一个针孔照相机,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在室外观察景物时成像
总不太清晰,有什么办法可增加清晰度呢。照相机半透膜上的图像会发生大小改
变,这大小改变受什么因素影响,又有什么规律呢?
一:探究像的清晰度实验
思考与假设
根据生活经验,猜想不清晰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种情况:
1.环境中光线太亮,以致于看不清半透膜上的像。
实验二强无不清晰
实验三弱有较清晰
实验四弱无较清晰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成像的清晰程度与周围光线强度有关,周围环
境越亮,成像越不清晰;周围环境越暗,成像越清晰。(1)
实验2
设计实验
器材:5个有不同口径小孔的小孔成像仪器,光具座,遮光器,光源
实验步骤:
1、制作出5个有不同口径小孔的小孔成像仪器:分别裁剪5个相同尺寸的易拉
3号瓶2清晰明亮正常大小
4号瓶3模糊比较亮比较大
5号瓶5很模糊很亮很大
得出结论:在光源与小孔距离一定时,小孔越大,成的像越不清晰。(2)
分析和论证:小孔成像的原理是这样的:
假设当小孔足够小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一个这样的像:
一个较大的小孔就相当于数个较小的小孔的组合,形成的像就是几个小的像的重

2021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小孔成像同步精品课件

2021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小孔成像同步精品课件

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______(有/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______(有/无)关.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正/倒)立的实像.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与之______(相同/不同).
知识精讲
经典例题
模块小结
达标检测
总结:
1、小孔成像原理 2、小孔成像的特点 3、孔的大小、形状对像的影响
知识精讲
经典例题
模块小结
达标检测
【习题】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观象.如图所示,她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
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
01 知识精讲 02 经典例题 03 模块小结
04 达标检测
目录
知识精讲
经典例题
1、小孔成像原理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模块小结
达标检测
2、小孔成像特点 (1)倒立、实像 (2)像与物大小关系 ①物距小于像距,放大的像 ②物距等于像距,等大的像 ③物距大于像距,缩小的像
知识精讲
经典例题
3、注意事项 (1)像的大小与孔的大小无关
(2)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小孔成像现象 树荫Βιβλιοθήκη 圆形光斑:太阳通过树叶缝隙成的倒立实像
模块小结
达标检测
知识精讲
经典例题
模块小结
达标检测
【例题】 如图是小孔成像示意图。右侧是实物﹣蜡烛,中间是可以左右移动开有小孔的挡板, 左侧是接收屏。由小孔成像规律可知,蜡烛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正立、倒立, 虚、实)像;如果挡板往左移动,像会逐渐________(减小、增大)。

小孔成像_ppt

小孔成像_ppt

历史发展
元末时期(1278-1279年),赵友钦将小孔成像的研究推向了高峰。他的著作《革 象新书》五卷,现收集在《四库全书》中,在该书第五卷首篇“小罅光景”中,详 细地记述了小孔成像实验,有许多独到之处。“小罅”有小洞的意思,“小罅光景” 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日光经壁间小孔成像实验,得出了小孔成像的基本 规律,第二部分则应用楼房和蜡烛做模拟实验,不但论证了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而 且讨论了光源、小孔与像的关系。 至15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 芬奇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并用于绘画;16至17世纪,在《根本问题》和《欧几里得远近法》等书籍中,阐述 了将透镜与暗箱结合的方法,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逐渐接近照相机的构造。
历史发展
对小孔成像有最早记载的著作,是公元前388年墨翟(墨子)的著作《墨经》中的针孔成像。《经下》提 到:“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经说》提到:“景,光之人,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 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经下》 表明针孔所成的像之所以倒立,原因就在于光线从针孔(“端”)交叉通过。《经说》大意是说:发自人 头部的光线,被遮去上面的部分,故成像于下;发自人足部的光线,被遮去下面的部分,故成像于上。从 《经说》可以清楚看到,古人已经认识到光是直线行进的,所以常用“射”来描述光线径直向前。 在现存的西方自然研究著作中,最早提及小孔成像问题的著作,是(伪)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问题集》 (Problemata)(公元5世纪至6世纪)。该书共含38卷,900余条问题,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医学、数学、 博物学以及各自然科学分支,不仅提出问题,而且尝试解答。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本人贡献了 少量的问题,其他内容由其他逍遥学派学者完成。

《小孔成像》初中物理教学PPT课件

《小孔成像》初中物理教学PPT课件
小孔成像
导入
•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如树底 下的斑点) 进行导入
理论依据: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路图
实验演示
存在不足
• 在教学过程中每当给学生演示或让学生自己完成小 孔成像实验的效果都不好,白天上课演示时效果也 不好
存在不足
• 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时,很少有人能动手制作器材。
存在不足
• 导致很多学生对小孔成像的特点模糊不清,比如像 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无关 系等。
过程一:在纸上扎大小、形状不同的孔,在暗室或晚 上点燃蜡烛,改变物距、像距,观察像的特点。
结论
1、小孔成倒立的实像; 2、像的形状、大小与孔的形 状、大小无关。
改进和创新
• 利用光具座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
过程二:利用光具座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
结论
• 物距大于像距时,成缩小的像;物距等于像距时, 成等大的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放大的像。
试一试
遮住烛焰的一半 遮住小孔的一半
作业布置
• 学完本节内容,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小孔成像仪器Biblioteka 祝大家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谢谢

探究小孔成像实验报告课件.doc

探究小孔成像实验报告课件.doc
探究小孔成像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用易拉罐自制一个针孔照相机,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在室外观察景物时成像
总不太清晰,有什么办法可增加清晰度呢。照相机半透膜上的图像会发生大小改
变,这大小改变受什么因素影响,又有什么规律呢?
一:探究像的清晰度实验
思考与假设
根据生活经验,猜想不清晰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种情况:
1.环境中光线太亮,以致于看不清半透膜上的像。
实验二强无不清晰
实验三弱有较清晰
实验四弱无较清晰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成像的清晰程度与周围光线强度有关,周围环
境越亮,成像越不清晰;周围环境越暗,成像越清晰。(1)
实验2
设计实验
器材:5个有不同口径小孔的小孔成像仪器,光具座,遮光器,光源
实验步骤:
1、制作出5个有不同口径小孔的小孔成像仪器:分别裁剪5个相同尺寸的易拉
罐,剪掉瓶口,并分别在瓶底钻出5个大小不同的小孔。
2、在光具座上固定一个可发出平行光线的光源,保持光源与小孔之间的距离,
用5个小孔成像仪器分别观测像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我们制作了5个孔径大小不一的小孔成像仪器:
d=7mm
d=5mm
d=2mm
d=1mm
d<1mm
2、然后布置了光质光源
量,减少误
差,让本实
验结果更明
显。
光具座
小孔与光源的距离恒定为35cm
小孔直径小于1mm时:小孔直径等于1mm时:
小孔直径等于2mm时:小孔直径等于5mm时:
小孔直径等于7mm时:
整理为下表
孔径大小/cm成像清晰度亮度像的大小
1号瓶<1很清晰很暗很小
2号瓶1比较清晰比较暗比较小

小学科学试验课件-小孔成像

小学科学试验课件-小孔成像

小学科学试验课件-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经历制作小孔成像设备的和调试的过程,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3.用小孔成像设备观察身边的风景,感受小孔成像实验的乐趣。

器材说明:爱牛配套:蜡烛,纸杯,卡纸,半透明纸,工字钉,双面胶。

自备:打火机。

注意:在使用打火机和蜡烛时,要注意消防,最好预备湿毛巾。

活动要点:在制作小孔成像之前,教师要充分演绎好小孔成像的故事,导入的故事讲述的精彩生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孔成像观察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物、孔、像三者间的几何关系。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讲述神奇的画的故事:有人请了一个画匠为他画一张画。

三年以后,画匠告诉他:“画成了!”他一看,八尺长的木板上只涂了一层漆,什么画也没有。

画匠说:“请你修一座房子,房子要有一堵高大的墙,再在这堵墙对面的墙上开一扇大窗户。

把木板放在窗上,太阳一出来,你在对面的墙上就可以看到一幅图画。

”房子盖好后,在屋子的墙壁上出现了亭台楼阁,好像一幅风景画。

尤其奇怪的是,画上的风景是倒着的!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样神奇的画?那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这样神奇的画——“小孔成像”吧!二、制作与优化(1)出示一个已经组装好的爱牛“小孔成像”套件。

请一名学生上来指导操作。

(2)师演示制作。

1、拆开模板、展示介绍零件。

2、组装,注意强调粘贴处和不要粘贴的地方。

3、放入半透明纸做成像屏。

4、在小孔上用钉子打孔,完毕后把钉子再插入保护套中(一定要强调此项操作)。

三、原理探究点燃蜡烛。

探究:1、看到的图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2、怎么样调节蜡烛的像大小。

思考:光是如何从通过小孔传到半透明纸上成像的?画一画:蜡烛的火焰,小孔,蜡烛的像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展示小孔成像光路图,请同学们尝试解释之前记录的实验现象。

教师总结学生的解释,阐述小孔成像现象和原理。

四、原理运用现在,你能解释晴天树下的圆斑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应用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五、拓展延伸如果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制作照相机,怎么样让成像更清晰?。

小孔成像特点ppt

小孔成像特点ppt

4.设计制作注意!
01
一.注意小孔的大小。 二.注意物、小孔,屏幕
之间的距离
02
要想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 注意什么?
5.设计制作
第一种方法: 1、放好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点燃蜡烛,调整蜡烛 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 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 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 2、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 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 第二种方法: 剪去易拉罐的上部,蒙上一层塑料膜,在罐底钻一个小洞。 将小洞向外对着发光物体,即可在塑料膜上得到倒立的像。
5.设计制作
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同学们回家自找材料, 工具,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小孔成像,下次活 动将进行评比,看看谁作得最好。
当孔比较小的时候,物的不 同部分发出的光线会到达屏 幕的不同的部分,而不会在 屏幕上相互重叠,所以屏幕 上的像就会比较清晰。 但小 孔小,到达屏幕的光线少,
像不明亮。

4.像的清晰、明亮程度和哪 些因素有关? 当孔比较大的时候,物的不 同部分发出的光线会在屏幕 上重叠,屏幕上的像自然也 就不清晰。但小孔大,到达 屏幕的光线少,像比较明亮。
像的清晰、明亮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实像
倒立 无关
3.小孔成些因素有关?
0
一.
当物与小孔的距离一定
2
时:
白屏靠近时像变小、变
亮、变清晰,远离时像
变大、变暗、变模糊。
0
二.
当白屏与小孔的距离一
3
定时:
物靠近时像变大、变暗、
变模糊,远离时像变小、
变亮、变清晰。
4.像的清晰、明亮程度和哪些 因素有关?

日食,月食的成因及其小孔成像PPT课件

日食,月食的成因及其小孔成像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直线传播:日食,月食的成因及其小孔成像日食是谁挡住了太阳光?•黑影能遮住太阳,是不发光、不透明的;•黑影是圆形或者球形;•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的;月球符合以上条件月球模拟实验太阳月球地球•一名学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一名学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名学生手持玻璃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

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时候,月球遮住了太阳光(或部分),发生“日食”现象。

日食发生时太阳、月球、地球的位置关系:太阳——月球——地球月食同学们看过月食吗?月食: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太阳地球月球日食发生时太阳、月球、地球的位置关系:太阳——地球——月球日食和月食都是非常奇妙的自然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我国早在3000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有关日食的最早记录。

小孔成像梦溪笔谈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富所束,亦皆倒垂…小孔成像原理及特点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物体上方射出的光线通过小孔投射在下方,物体下方射出的光线通过小孔投射到上方,于是形成了倒立的实像。

当小孔的位置固定时,物体的位置离屏越近,它的像越大;物体的位置离屏越远,它的像越小。

同学们,下课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金六中物理兴趣小组
第一次探究实验活动:小孔成像
主持人:张德礼
织金六中理综组
小孔成像
1.小孔成像原理 2.演示实验 3.小孔成像有关问题 4.设计制作
1.小孔成像原理 光沿直线传播
2.演示实验
3.小孔成像有关问题
1.成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倒立
2.成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实像
3计制作
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同学们 回家自找材料,工具,自己设计制 作一个小孔成像,下次活动将进行 评比,看看谁作得最好。
4.像的清晰、明亮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当孔比较小的时候,物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线 会到达屏幕的不同的部分,而不会在屏幕上相 互重叠,所以屏幕上的像就会比较清晰。 但小 孔小,到达屏幕的光线少,像不明亮。
4.像的清晰、明亮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当孔比较大的时候,物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线 会在屏幕上重叠,屏幕上的像自然也就不清晰。 但小孔大,到达屏幕的光线少,像比较明亮。
状有关吗? 无关
4.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像的清晰、明亮程度和哪些因素有
关?
3.小孔成像有关问题
3.成像是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当物与小孔的距离一定时: 白屏靠近时像变小、变亮、变清晰,远离
时像变大、变暗、变模糊。
2.当白屏与小孔的距离一定时: 物靠近时像变大、变暗、变模糊,远离
时像变小、变亮、变清晰。
4.设计制作注意!
要想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注意什么?
第一、注意小孔的大小。 第二、注意物、小孔,屏幕之间的距离
5.设计制作
第一种方法: 1、放好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点燃蜡烛,调整蜡 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 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 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 2、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 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 第二种方法: 剪去易拉罐的上部,蒙上一层塑料膜,在罐底钻一个 小洞。将小洞向外对着发光物体,即可在塑料膜上得 到倒立的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