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二:(演示试验)将装有金鱼的鱼缸放在讲桌上,在一边拍手,观察金鱼的运动.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实验三:两个学生合作,一个学生把耳朵靠在课桌的一端。另一个同学用手轻轻敲击课桌的另一端,感觉声音的传播。(学生如果有更方便易行的实验方案更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身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观察声音发生时的振动现象,体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在探究活动中,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学生思考
运用实验展示让内容形象直观,激趣导入。
2.新课教学
(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第一个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①进行猜想:
让学生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喉部并说话,体会手指的感觉。并进行猜测:物体的发声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板书:“进行猜想:物体的发声似乎与振动有关。”
②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1)指出下列发声现象是什么振动的结果:
悠扬的钟声——;
海浪的波涛声——;
气球破裂时的爆裂声——‘
水沸腾时发出的声音——;
下雨天听到的雷声——;
用嘴贴着空瓶口吹气发出声音——.
(2)把正在走动的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听到闹钟的“滴答”声是().
实验03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ppt课件

为何不同的x值其迭代的次数明显不同?
2020/12/2
8
实验03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注意事项 四、问题讨论
2020/12/2
1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2、掌握循环控制条件的描述;掌握三种循环结构的特征及
相互之间的等价转换;掌握DO、DO WHILE语句的语法规 则和使用要求; 3、掌握循环结构概念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2020/12/2
6
二、实验内容
2、在1500中,找出能同时满足用3除余2,用5除余3, 用7除余2的所有整数。编写程序实现之。(P194)
编程要求:利用DO循环语句和IF块语句实现。
2020/12/2
7
三、注意事项
(1)注意循环结构的特点,如DO循环、DO WHILE循环。 (2)注意循环结构与块IF语句混合使用的特点。
e e 要求输出 x 数值、 x 标准函数值EXP(x),以便对比
数据精度要求7位有效数字。
统计并输出do while循环中的迭代次数
(4)实验模型:
x = 0.8
n=5
x = -0.8
n=10
x = 50
n=100
(5)实验报告中只需画DO循环或do while循环中的一种流程图,
但2个源程序必须出现在报告中。
② 迭代种是根据级数第n项的绝对值小于事先给定的一个小正数eps(eps<=1E-7),迭
代就终止;(用Do While循环语句实现)
202一0/1种2/2是给定求和次数进行求和计算。(用DO循环语句实现)
实验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实验三的主题是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使程序能够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满足一些条件后停止。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循环结构的基本用法,并通过一些示例程序来掌握循环结构的运用。
一、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结构,它允许程序重复执行一段代码。
循环结构包括两种基本类型:条件循环和计数循环。
条件循环是指只要满足一些条件就一直执行循环体中的代码,直到条件不满足时停止循环。
条件循环结构一般使用while语句或do-while语句来实现。
例如,在一些游戏中,只要玩家的生命值不为0,就可以一直进行游戏。
计数循环是指循环体中的代码按照事先确定的次数执行,即通过计数器来控制循环的执行次数。
计数循环结构一般使用for语句来实现。
例如,在一些音乐播放器中,可以设置循环播放歌曲的次数。
二、循环结构的语法在编程语言中,循环结构的语法一般如下:1. while循环语句的语法:while(条件表达式)循环体2. do-while循环语句的语法:do循环体} while(条件表达式);3. for循环语句的语法:for(初始化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 更新表达式)循环体三、示例程序1. 使用while循环计算1到100的和:```c++#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int sum = 0;int i = 1;while (i <= 100)sum += i;i++;}cout << "1到100的和为:" << sum << endl;return 0;```2. 使用do-while循环计算用户输入数字的累加和,直到用户输入0为止:```c++#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int sum = 0;int num;docout << "请输入一个整数(输入0停止):" << endl;cin >> num;sum += num;} while (num != 0);cout << "累加和为:" << sum << endl;return 0;```3. 使用for循环计算1到10的乘积:```c++#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int product = 1;for (int i = 1; i <= 10; i++)product *= i;}cout << "1到10的乘积为:" << product << endl;return 0;```以上示例程序演示了使用循环结构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循环结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控制结构,它能够让程序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重复执行某段代码,从而实现对重复性任务的高效处理。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编写程序,掌握循环结构的使用方法及其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掌握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语法;2. 熟练掌握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的使用方法;3. 能够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
1. 编写一个程序,利用for循环计算1-100的累加和,并输出结果。
2. 编写一个程序,利用while循环计算1-100的累加和,并输出结果。
3. 编写一个程序,利用do-while循环计算1-100的累加和,并输出结果。
4. 编写一个程序,利用循环结构求解实际问题,如计算阶乘、斐波那契数列等。
三、实验步骤。
1. 编写for循环程序。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sum = 0;for (int i = 1; i <= 100; i++) {。
sum += i;}。
printf("1-100的累加和为,%d\n", sum); return 0;}。
```。
2. 编写while循环程序。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sum = 0;int i = 1;while (i <= 100) {。
sum += i;i++;}。
printf("1-100的累加和为,%d\n", sum); return 0;}。
```。
3. 编写do-while循环程序。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sum = 0;int i = 1;do {。
sum += i;i++;} while (i <= 100);printf("1-100的累加和为,%d\n", sum); return 0;}。
微机原理实验三实验报告

实验3. 循环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⒈掌握移位指令的使用方法。
⒉学会循环结构程序的编程方法。
⒊利用DEBUG调试程序查看循环程序循环过程中CS和IP的变化情况。
二、实验要求⒈编写程序并上机调试,记录运行结果。
⒉用DEBUG调试程序调试所编程序,查看并记录每条指令内存单元地址及执行结果(包括F标志寄存各位值。
)⒊注意观察并记录每条指令执行后CS和IP寄存器值变化情况,以加深对循环程序的概念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⒉编写统计15个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程序。
要求:分别统计出低于60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100分的人数,并存放到S5,S6,S7,S8,S9,S10对应内存单元中。
源程序代码;DATA SEGMENTDATA1 DB 55,60,65,88,67,70,75,80,77,85,90,66,95,53,100DATA2 DB 5 DUP(?)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MOV AX,DATAMOV DS,AXMOV CX,15LEA SI,DATA1LEA DI,DATA2AGAIN:MOV AL,[SI]CMP AL,90JB NEXT1INC BYTE PTR[DI]JMP NEXT0NEXT1:CMP AL,80JB NEXT2INC BYTE PTR[DI+1]JMP NEXT0NEXT2:CMP AL,70JB NEXT3INC BYTE PTR[DI+2]JMP NEXT0NEXT3:CMP AL,60JB NEXT4INC BYTE PTR[DI+3]JMP NEXT0NEXT4:INC BYTE PTR[DI+4]NEXT0:INC SILOOP AGAINMOV AH,4C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程序运行结果截图:四、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掌握移位指令的使用方法。
实验三 参考答案

实验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参考答案)1、设计程序sy3-1.c,要求打印小学九九乘法表。
算法分析:根据九九乘法表可知,该表共有9行,第i行有i个表达式,而且表达式中的操作数和行、列数相关,因此可以用嵌套的双重循环来实现,外循环控制行数(循环变量从1到9),内循环控制每行的表达式个数(循环变量从1变到i)。
参考答案:# 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i,j;for(i=1;i<=9;i++){for(j=1;j<=i;j++)printf("%d*%d=%-5d",j,i,i*j);printf("\n");}}运行结果:2、设计程序sy3-2.c,要求编程计算x n,其中x和n均由键盘输入2。
算法分析:要计算x的n次方,即是n次x相乘,其中x可以是整型或实型,而n必须是整型;另外要考虑结果的类型,若x和n比较大,一般的int型容易产生溢出。
参考答案:# 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i,n;float x,p=1; /*累乘器要赋初值1*/printf("Input x,n: ");scanf("%f,%d",&x,&n); /*以逗号分隔输入的已知数据x和n的值*/for(i=1;i<=n;i++)p=p*x;printf("%g^%d=%g\n",x,n,p);}运行结果:3、设计程序sy3-3.c,已知祖父年龄70岁,长孙20岁,次孙15岁,幼孙5岁,问要过多少年,三个孙子的年龄之和同祖父的年龄相等,试用单重循环结构编程实现。
算法分析:这个程序可以用穷举法来实现,1年、2年、3年……,每加一年都判断三个孙子的年龄之和是否同祖父的年龄相等,若相等则不加了,这个时候所加的年数为我们需要的结果。
C语言:实验三 循环结构

11. }
12. }
13. printf("\n");
14.
15. return 0;
16.}
0840-完数(循环)
时间限制:
1000毫秒
内存限制:
32768 K字节
总提次数:
2691次
成功提交次数:
1032次
判题规则:
严格比较
问题描述
一个数如果恰好等于它的因子之和,这个数就称为“完数”。例如,6的因子为1、2、3,而6=1+2+3,因此6是“完数”。
02.#include<math.h>
03.int main()
04.{
05. double x,eps,a1,s;
06. int i;
07. i=1;
08. s=1;
09. scanf("%lf %lf",&x,&eps);
10. a1=-x/i;
11. while(fabs(a1)>eps)
12. {
输入
第一个的数表示测试数据的给数,第二行开始是每个测试数据整数n。
输出
对每个测试数据n,
(1)如果n是完数,则输出它,并且输出它的因子。输出样式如下
Yes, its factors are 1 2 3
每个因子后面都有一个空格。
(2)如果不是完数,则输出:
No
每个测试数据的输出占单独的一行。
输入样列
2
1000毫秒
内存限制:
32768 K字节
总提次数:
2820次
成功提交次数:
1381次
实验结论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结论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一、引言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原理1.循环结构的概念2.循环结构的分类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四、实验步骤1.确定循环次数和循环条件2.选择合适的循环结构语句3.编写循环体语句五、实验结果分析六、结论与讨论引言:编程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程序设计中常用到的循环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控制流程方式。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并给出相应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会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循环结构来控制程序流程,并能够编写简单而有效的程序。
实验原理:1. 循环结构的概念: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为了重复执行某些操作或者根据特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操作,需要使用到循环结构。
2. 循环结构的分类:常见的有while循环、do-while循环和for循环。
3.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基本原则:确定好需要重复执行多少次或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重复执行,选择合适的循环结构语句,编写循环体语句。
实验步骤:1. 确定循环次数和循环条件:在程序设计之前,需要明确需要重复执行多少次或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重复执行。
2. 选择合适的循环结构语句:根据确定好的循环次数和循环条件,选择while、do-while或for等不同类型的循环结构语句。
3. 编写循环体语句:在循环结构中,需要编写具体的操作语句来实现所需功能。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程序设计中使用不同类型的循环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程序流程,并且能够编写出简单而有效的程序。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循环结构类型以及确定好相应的循环次数和条件。
结论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并掌握了相应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相关知识,并且不断提高自己在编程方面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学时4学时。
二、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用while、do-while以及for语句实现循环程序设计的方法。
2.理解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含义。
理解循环结构中语句的执行过程。
3.熟练掌握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功能及应用。
4.掌握应用嵌套循环结构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
5.掌握应用循环结构及穷举算法解决有关问题。
6.掌握运行到光标位置、使用断点等程序调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1.程序调试【例1】改正下列程序中的错误,求S=1!+2!+3!+…+n!的值,n的值通过键盘输入(n ≤10)。
程序:#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n,i;long int s,sum;printf("请通过键盘输入具体数据给变量n赋值:");scanf("%d",&n);for(i=1;i<=n;i++){s=s*isum+=s;}printf("1!+2!+3!+...+%d!=%ld\n",n,sum);}(1)按照前面章节实验中介绍的步骤,保存源程序代码。
(2)单击编译按钮(Compile),出现第一条编译错误信息是:missing ';' beforeidentifier 'sum',改正后,重新编译和连接,都正确。
(3)开始调试程序,鼠标单击第11行,光标在第11行闪烁,这就是当前光标的位置,单击,程序运行到光标位置。
在变量窗口中,第一次循环时i的值为 1 ,n的值为 5 ,正确;而s的值为-858993460,不正确。
请分析错误原因:s示未赋初值,long int s,sum;改为long int s=1,sum;,改正后,重新编译和连接,继续进行上述操作,这时s的值为1正确。
(4)鼠标单击第12行,光标在第12行闪烁,这就是当前光标的位置,单击,程序运行到光标位置。
在变量窗口中,第一次循环时i的值为 1 ,s的值为 1 ,正确;而sum 的值为-858993460,不正确。
请分析错误原因:sum示未赋初值,long int s,sum;改为long int s=1,sum=0;,改正后,重新编译和连接,继续进行上述操作,这时sum的值为0正确。
(5)把光标定位到倒数第3行,单击(Run to Cursor)按钮,程序运行到光标位置。
在变量窗口中,s的值为 1 ,sum的值为 1 ,显示信息正确。
(6)单击(Stop Debugging)按钮,程序调试结束。
在程序调试的过程中,应用了“运行到光标位置”的程序调试方法:即单击按钮,程序运行到光标位置,观察变量窗口中所显示的变量信息内容,分析此时变量的值是否正确。
同时,结合断点的使用,断点的使用就是让程序运行到断点处暂停,让用户可以观察当前变量或表达式的值。
设置断点时,先将光标定位到要设置断点的位置,然后单击编译微型工具条的按钮,断点设置完毕。
如果要取消已经设置的断点,只需要将光标移到要取消的断点处,再次单击按钮,该断点取消。
在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中,这种程序调试的方法经常使用,在具体进行程序调试时,设置程序运行断点处位置,注意变量窗口中显示变量的具体值信息(如果变量较多时,可以输入变量名查看),这些变量的值是否与循环第一次运行时一致。
2.编程练习(1)读入一个正整数n,计算并输出前n项之和s的值(保留6位小数)。
S=1+1/4+1/7+1/10+1/13+1/16+…程序运行结果输入/输出示例:参考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i, k, n;double sum;printf("请输入n的值:");scanf("%d", &n);sum = 0;k = 1;for(i = 1; i <= n; ++i){sum += 1/(double)k;k += 3;}printf("S=%lf\n", sum);}思考题1:读入一个正实数n,计算并s的值(保留6位小数),要求精确到最后一项的绝对值小于n(保留6位小数)。
S=1-1/4+1/7-1/10+1/13-1/16+…参考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void main(){int i, k, t;double n;double sum;printf("请输入n的值:");scanf("%lf", &n);sum = 0;t = 1;k = 1;while(fabs(t/(double)k)>n){sum += t /(double)k;k += 3;t *= -1;}printf("S=%lf\n", sum);}思考题2:读入一个正整数n,计算并输出前n项之和s的值(保留6位小数)。
n为偶数时,正项个数与负项的个数相等;当n为偶数,正项个数比负项的个数多一项,可以将正项与负项分别进行计算。
参考程序:#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i, k, n;double sum;printf("请输入n 的值:");scanf("%d", &n);sum = 0;k = 1;for(i = 1; i <= (n+1)/2; ++i) //计算正数项的和:1+3/7+5/13+…{sum += (2*i-1)/(double)k;k += 6;}//正数项和分别与各个负数项求和(1+3/7+5/13+…-1/2-2/5-3/8-…if(n%2==0) //区分n 为偶数时,负数项的个数为n 的一半{k=2;for(i = 1; i <= n/2; ++i){sum -= i/(double)k;k += 3;}}else //区分n 为奇数时,负数项的个数为n-1的一半,比正数项少一个 {k=2;for(i = 1; i <= (n-1)/2; ++i){sum -= i/(double)k;k += 3;}}printf("S=%.3lf\n", sum);}分析2:132531234561275138147101316S =-+-+-+=-+-+-+L L 即对S 中负数项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乘以2,会发现相邻的两项的分子部分为相邻的整数,而相邻两项的分母间为前项的分母+3=后项的分母。
参考程序:#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n,i,k,sign;float s=0;sign=1;k=1;scanf("%d",&n);for(i=1;i<=n;i++){s=s+sign*(float)i/k;k=k+3;sign=sign*(-1);}printf("S=%.3f\n",s);}(2)输入一个正整数data,请编写程序,实现下列功能:①求它的位数;②求各位数字之和;③从高位开始逐位分割并输出它的各位数字。
参考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void main( ){int count, in, sum, temp,t;printf("请输入一个正整数:");scanf("%d", &in);temp=in;count=sum=0;while(temp!=0) //求正整数的位数,及各位数之和{sum=sum+temp%10;count++;temp=temp/10;}printf("%d是一个%d位整数,各位数字之和为%d\n", in, count, sum);temp=in;printf("各位数字分别为:");while(temp!=0){t=temp/pow(10,count-1);printf("%d ",t);temp=temp-t*pow(10,count-1);count--;}}(3)输入2个正整数m和n(m≥1,n≤500),输出m和n之间的所有素数,每行输出6参考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void main(){int i,j,p,m,n,count;count=0; //统计素数的个数printf("请输入两个整数:");scanf("m=%d,n=%d",&m,&n);for(i=m;i<=n;i++){for(j=2;j<=(int)sqrt(i);j++)if(i%j==0)break;if(j>(int)sqrt(i) && i!=1){printf("%d ",i);count++;}if(count%6==0)printf("\n");}}3.程序改错输入2个正整数m和n,求这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void main(){int m,n,max,min,data1,data2,r;printf("请输入两个正整数:");scanf("m=%d,n=%d",&m,&n);data1=m; data2=n;if(m<n){ r=m; m=n; n=r; }r=m%n;while(r!=0) //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 m=n; n=r; r=m%n; }max=n; //循环结束后,最大公约数即为nmin=data1*data2/max; //两个原数相乘,再除以最大公约数,即为最小公倍数printf("%d,%d的最大公约数:%d\n",data1,data2,max);printf("%d,%d的最小公倍数:%d\n",data1,data2,min);}思考题3: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采用辗转相乘法是求解问题的方法之一,也可以采用for循环结构,结合break语句进行求解,不需要判断两个正整数的大小,请读者根据这种算法思想,编程求解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