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天津市都市农业发展对财政金融支持需求的调研分析

天津市都市农业发展对财政金融支持需求的调研分析
市发展 战略 , 以与 城 市 统 筹 和 谐 发 展 为 目标 , 以城 市需 求为导 向 , 以现 代 技 术 为 特 征 , 具有 生产 、 生
动中开展 了天津市农户 、 农业 园区、 农业管理部 门 等各类 现代农业 主体 的问卷调查 、抽样调查和实 地调 研 , 旨在 探 讨 天 津 都 市 农 业 发 展 对 财 政 、 金 融 支持的需求特征 , 为财政 、 金融支农提供遵循 。
Ab s t r a c t :T h e u r b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n e e d s t h e s u p p o r t o f i f s c a l a n d mo n e t a r y .T h e d e m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u r b a n
1 需 求 主体 —— 农 户 的 需 求 分 析
态、 生活等 多功能性 和知识 、 技术、 资本 高度密集 特点 的物质流 、 能量 流 、 信 息 流 快 速 运 转 的现 代 集 约持续农业 。它既有沿海都市对都市农业 的依赖 性, 又 有 都 市 农 业 对 沿 海 都 市 的依 存 性 。 其都 市 农 业 的快速 、 持续 、 稳定 发展 , 迫切 需要 多部 门的合 力 支持 , 需要 财政 、 金 融部 门的大力 支持 , 更需要 构 建多部 门支农的长效机制 。 但是 , 天津对于财政
a g r i c u l t u r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n i f n a n c e s u p p o t r 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i n T i a n j i n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n e e d o f p e a s a n t h o u s e h o l d a n d

财政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财政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 摘 要 】现代农业是农 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农业部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为了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政府财 政和金融服务 的作用是不可或 缺的。为 了实现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 的发展和 转变,从政府财 政角度而言,应不断完善财政支农制度环境建设 ,保障财政支农投入力度 ,强化财政支农集 中 度,以及 优化财政支农政策手段;而从金 融服务角度而言,推动金 融机构加大服务供给,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并提升与现代农业
相 适 应 的金 融 需 求 。
【 关键词 】现代农业;财政 ;金融
农 业 作 为 国 民经 济 的基 础 产 业 ,有 着 其他 产 业 不可 替代 的作 用 。尽 快 转 变 农 业 生产 模 式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已成 当 务之 急 。现 代 农 业 不 仅 能推 动农 业 向生 态 环 保 、 高 效 多 元化 发展 ,而 且 能 促 进 农 业 产 业 链 的 不 断延 伸 ,带 动 农 业 产 业 科 学技 术和 生产 能 力 的 升 级 , 实 现 农 业 生 态 系 统 的 持 续 良 性 循 环 , 以 不 断 满 足 日 益 增 长 的 农 产 品 总 量 需 求 和 质 量 需 求 。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离 不 开 社 会 各 方 面 的 共 同努 力 ,其 中政 府 财政 和 金 融服 务 的贡 献尤 为 突 出 。 财政 支 持现 代 农业 发 展 的思 考 ( 一 )完 善 财 政 支 农 制 度 环 境 建 设 不 言 而 喻 , 农 业 对 国 民 经 济 健 康 、 有 序 、 良性 的 发 展 至 关 重 要 ,政 府 对 于 农 业 发 展 、 尤 其 是 现代 农 业 发 展 的重 视 程 度 日益 显 现 ,涉 农 法 律 法 规 、 政 策 措 施 陆续 出 台实 施 。如 为 了农 业 发展 所 需 资金 的保 证 , 《 农 业 法 》 明 确 规 定 “国 家 财 政 每 年 对 农 业 总 投 入 的 增 长 幅 度 , 不 能 低 于 国 家 经 常 性 收 入 的 增 长 幅 度 ” ; 为 了 鼓 励 现 代 农 业 领 域 的 科 技 创新 和成 果推 广 , 国务 院 《 农 业 科 技 发 展 纲 要 》规 定 “中央 和 地 方每 年 安排 的财 政 对 农 业 科 技 投 入 的增 长 速 度 耍 高 于 其 财政 收入 的年 增 长 速 度 ” :为 了鼓 励 适 应 现代 农 业 所 需 的 农 业 产 业 化 、 农 业 机 械 化 和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 政 府 采 取 了 系 列配 套 措 施 , 如税 收优 惠制 度 、专 项 财 政 资 金 、 政府 示 范项 目建 设 等 。总 体 而 言 ,伴 随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及 其 体制 的不 断 发展 ,我 国现 代 农 业 发 展所 需 的制 度 环 境 也 日趋 完 善 。但 我们 也 不得 不 承 认 ,与 发 达 国家 或 地 区横 向相 比 ,我 国 财政 支农 的制 度 环 境 建 设 还 有 很长 的路 要 走 。如 可 以学 习 和 借 鉴 欧盟 的共 同农 业 政 策 ,制 定 适 用 于 我 国 的 《 农 业 补 贴 法 》 , 以法 律 的 形式 保 障 和 规 范 我 国 的农 业补 贴体 系 建 设 ;学 习 和 借 鉴 美 国 的涉 农 财 政 政 策 安 排 , 力 求 实 现 支 持 政 策 项 目化 和 项 目管 理 法 制 化 的 目 标 。 ( 二 ) 保 障 财 政 支 农 投 入 力 度 根据 相 关 学 者 的测 算 ,我 国 最 优 财 政涉 农 支 出规 模 应 是 农 业 生 产 总值 的4 7 . 2 %。 但 在 1 9 7 8 — 2 0 0 9 年 间 ,实 际 财 政涉 农支 出的 最 高 比 例仅 为 i 4 . 7 9 %。 这 不 但 导 致 政 府 投 入 不 足 , 更 为 关 键 的 是 财 政 资 金 的 引 导 效 果 无 法 充 分 发 挥 , 民 间 投 入 更 为 短 缺 , 直 接 导 致 现代 农 业 发展 中所 需 的资 金 需求 远 未得 到满 足 。 如前 所 述 ,我 国 《 农 业 法 》 明 确 规 定 “国家 财 政 每 年 对 农 业 总投 入 的增 长幅 度 ,不 能低 于 国家 经 常性 收入 的 增长 幅度 ”,这 是 保障 财 政涉 农支 出规 模 的 重要 法律 依 据 。在 实际 操作 中,各 级政 府 部 门 在 进 行 财 政 资 金 的 安 排 时 , 首 先 要 保 证 法 律 规 定 切 实 转 化 为 实 际政 策 ,要 保证 既定 的各项 财政 涉 农支 出 资金 ( 如 粮 食 生 产 专 项 资 金 、 农 业 产 业 化 专 项 资 金 等 )得 到 及 时 、 足 额 的 落 实 ; 其 次 在 财 政 支 出 逐年 增 长 的背景 下 ,应 保证 财政 新 增支 出向涉 农领 域 的适 当 倾 斜 ,扩 大 财 政 涉 农 支 出 的 规模 。 由 于现 代 农 业 发 展 呈 现 出 的 高 投 入 、高风 险 和不 确定 性 等特 点 ,所 以政 府 财政 资金 不但 可 以保 障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所 需 资 金 的 基 础 性 有 效 供 给 , 而 且 还 可 以通 过 示 范 效 应 引导社 会 资金 在 涉农 领 域 的规模 投入 ,最终 形 成高 效 的、 多元 化 的 支 农 投 入 体 系 ,满 足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对 庞 大 资 金 投 入 的 需 求 。 ( 三 )强 化财 政 支农 集 中度 现 代 农 业 是 一 个 复 杂 的系 统 性 工 程 ,涉 及 到 农 业 产业 化 、农 业 机 械 化 、农 业 科 技 创新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农 业 人 力 资本 投 入 等 方 方 面 面 的 问题 。 在现 代 农 业 发 展 的 进 程 中 , 政府 扶 持 是 不 可 或 缺 的 , 财 政 投 入 更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但 由 于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需 要 多 维 度 推 进 ,这 导 致 财 政 支农 支 出必 须 进 行 综 合 考 虑和 协调 ,也 往 往 形 成 相 对 有 限 的财 政 资金 面 面 俱 到 、 大 面 积撒 网 的局 面 ,财 政 支 持 的重 点 不突 出,集 中 显 0 期

综合运用金融和财政手段促进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

综合运用金融和财政手段促进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
万 美 元 ,政 府 的 支 持 金 额 为 55万 美 元 ;2 0 . 0 5年 农 民
4、美 国 拥 有 完 善 的 三 足 鼎 立 的 农 村 金 融 体 制 ,
能 有 力 地 扶 持农 业 实 现 现 代 化 。 美 国有 一 个 按 照农 业
需 求 合 理 分 工 的 强 有 力 的农 村 金 融 服 务 体 系 ,主要 有 三 大 部 分 :一 是 商 业 银 行 (占 4 % ) 0 。美 国 联 邦 储 备 银 行 规 定 ,凡农 业 贷 款 占贷 款 总 额 的 2 % 以 上 的 商业 5 银 行 ,可 以 在税 收 方 面 享 受 优 惠 ;美 国农 业 信 贷 管 理 局 为 防止 商 业 银 行 出于 盈 利 目的 而 将 农 贷 资 金 转 移 到
类 已 达 1 0余 种 。2 0 0 0 0年 ,美 国 农 作 物 承 保 面 积 达
7 6% 。
保 护 ,给 予 免 税 资 格 待 遇 。
3、美 国有 一 个 强 大 的农 业 教 育 体 系 。 美 国 的 摩
里 尔 法 规 定 将 部 分 国有 土 地 按 议 员 人 数 赠 给 每 个 州 , 土地 出售 收入用 于建立 以农业 科学 为主 的赠地 大学 , 使 美 国很 快 建 立 了 1 0多 所 农 业 大 学 (目前 大 多 都 成 0 为 综 合 性 大 学 ) 经 过 1 0多 年 的 努 力 ,培 养 了 大 批 。 0
持 和 干 预 。2 0 0 2年 通 过 的 《农 业 安 全 与 农 村 投 资 法 案 》要 求 6年 内 财 政 对 农 业 的 支 持 要 达 到 1 8 1 5亿 元 。 20 0 8年 《 业 法案 》更 是 将 2 0 - 0 2年 的农 业 补助 农 0 82 1 金额 提高 到 20 9 0亿 美 元 。 以 美 国 主 要 农 业 州 — — 伊 利诺 伊 州为 例 ,在 20 0 0年 ,农 民 的平 均 净 收 入 为 5

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

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

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焦点。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财政支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并分析其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财政支持政策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公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水电等基础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农村产业扶持农村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

财政支持政策应加强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农民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产业。

一方面,财政支持政策可以提供农产品收购补贴,保障农民的生产利益;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财政支持政策应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村金融的可获得性和可用性。

通过建立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社、农村金融服务站等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解决农民融资难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教育与科技支持教育与科技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财政支持政策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与科技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科研机构的设施和资金支持水平。

通过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农村人才,推动农村经济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五、农村就业创业支持稳定农村就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财政支持政策应加强对农村就业创业的支持。

建立并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提供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就业和创业。

六、农村公共服务支持农村公共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财政支持政策应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提高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生活和文化水平。

金融支持陕北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金融支持陕北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对 此 进行 了研 究并 提 出相 关 建 议
关 键 词 : 融 支持 : 色农 业 金 特
中图分类号 :8 03 F 3 .1
一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6 4 0 1 - 0 27- 0 3 0 1 7 - 0 7 2 1 ()0 8 - 3

榆 林 市 现 代 特 色 农 业 发 展 现 状
榆 林 农业 经 济 发展 具有 独 特 的土 地 广 、 光照 足 、 壤透 气 性好 、 夜 温差 大 等 地域 优 势 , 利 于发 展 特 土 昼 有 色农业 。随着 能源 化工基 地建 设 的不 断深入 , 综合 经 济实力 持续 增强 , 动 了榆 林 市农业 和农 村经 济稳 步增 推
长 , 1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 17 6 2 1 0 8 . 亿元 , 0 增长 6 %, . 实现增加值 11 1 4 . 亿元 , 19 比上年增长 6 %。 . 0
2 1 年 榆林 市粮 食 总产 量达 到 120 万 吨 , 01 4 .3 由原来 陕西 有名 的粮 食 低产 区变 为粮 食 高产 区 ; 全市 农 民人 均 纯收入 62 50元 , 比上 年增 加 10 47元 , 长 2.%, 中特色 农业 收入 占人 均纯 收入 比重 在 6 %以上 ; 增 75 其 0 特色农
( 积极改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 , 五) 推进农产品交易市场“ 无现金” 交易。 0 8 20 年至今 。 金融机构大力 推进在辖 区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的改善 , 榆林市累计发放惠农卡和富秦卡 3 万张 , . 2 保证 了资金安全 、 交易便 捷, 减少了假币危害, 降低 了农户的交易成本 , 优化了农产品流通环境 。 ( ) 六 农业 专业 合作社 , 加快 了特 色农 业产 业化 的发展 。全 市共建 立各类 农 民专业合作 社 65个 , 6 涉及 种

金融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对滦县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

金融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对滦县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
采 用 大 机 器 生 产 的现 代 工 业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
色 长 廊 ” ;突 出 建 设 环 园 区 、环 矿 区 、环 村 庄 绿
建 设 现 代 农 业 的过 程 , 就 是 改造 传 统 农 业 、不 断 化 , 打 造 “ 居 环 境 ” ;开 发 建 设 森 林 公 园 、 栗 宜 发 展 农 村 生 产 力 的 过 程 , 就 是 转 变 农 业 增 长 方 香 园 、 龙 山生 态 公 园 和 岩 山公 园 , 打 造 “ 林 精 园 式 、促 进 农 业 又 好 又 快 发 展 的过 程 。现 代 农 业 的 品 ” ; 全 面 建 设 县 城 、 小 城 镇 、 山 体 、水 域 、经 核 心 是 科 学 化 ,特 征 是 商 品 化 ,方 向 是 集 约 化 , 目标 是 产 业 化 。本 文 以滦 县 为 例 ,探 讨 如 何 通 过 有 效 的金 融 支持 助 推 现代 农 业 的 发展 。 济 林 的这 绿 化 ,打 造 “ 生态 滦 县 ” 。 ( )推 进 农 业 科 学 发 展 。 一 是 扶 持 壮 大 龙 二 头 企 业 , 促 进 农 业 产 业 化 发 展 。 依 托 奶 牛 、 肉 牛 等 农 业 资源 优 势 ,坚 持 内 引 、外 联 向 结 合 ,扶 持 壮 大 龙 头 企 业 ,壮 大 鲜 奶 、 肉牛 、 花 生 等 农 业 产
滦 县 现 代 农业 发 展 现 状
业 链 。二 是 发 展 壮 大 园 区 经 济 ,促 进 农 业 集 约 化 “十 一 五 ” 以 来 ,滦 县 积 极 推 进 农 业 产 业 发 展 。 围 绕 打 造 鲜 奶 、 生 猪 、 蔬 菜 等 主 导 农 产 化 、 集 约 化 和 循 环 化 , 突 出 扩 大 农 业 主 导 产 业 规 品 ,着 力 培 育 奶 牛 养 殖 、 生 猪 养 殖 、 设 施 瓜 菜 等 模 和 特 色 产 业 的 培 育 ,有 效地 促 进 了农 业 产 业 化 农 业 示 范 区 , 优 化 农 业 售 出 布 局 , 推 进 现 代 农 业 水 平 的 提 升 和 现 代 农 业 的 迅 速 发 展 。 2 1 年 全 建 设 。三 是 围 绕 资 源 综 合 利 用 ,促 进 农 业 循 环 化 0 0 县 农 业 总 产 值 4 .亿 元 , 占生 产 总 值 2 9 亿 元 的 发 展 。结 合 滦 县 实 际 ,推 动 循 环 农 业 综 合 发 展 , 72 4 . 1 .‰ 比 2 0 年 末 增 - o %。 农 业 主 导 产 业 、 89 05 L o  ̄3 着 力 促 进 农 业 和 牧 业 、种 植 业 与 牧 业 、 农 业 与 工 农 业 产 业 化 龙 头 经 营 组 织 和 农 产 品加 工 基 地 的蓬 业 之 间 的循 环 。 勃 发 展 , 有 力 地 带 动 了农 民 的 增 收 ,2 l 年 末 农 OO

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相 关 关 系。 因此 必须从 战略 高度科 学认识 农村政 策性金 融的制度 功 能及 其在 现代 农业 建设 中 的重要作 用 , 重构农 村政 策性金 融服务 体 系, 立健全 以农村政 策 性金 融为 主导 的农村 财政 金 建
融协调发展 及 合力 支农保 障机 制。
关键 词 : 村金 融 ; 策性金 融 ; 农 政 现代 农 业 ; 支持 与保 障
第2 7卷
第1 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 u a fZ e g h u I si t r n u ia n u t n g me t o r lo h n z o n t u e o Aeo a t lI d s y Ma a e n n t f c r
从 和服 务 于政 府 在 每个 时期 确定 的一 系列 农 业
建设 、 其 是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的最 大 难 题 。所 以 , 尤 在商 业性 金 融 依 据 市 场 原 则 对农 村 地 区 作 用 机
制不 足 的情 况 下 , 构 一 个 功 能 完 善 、 重 高效 的 农
3 华 中农 业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 湖北 武汉 4 0 7 策 性金 融是农 村金 融体 系的一 个重要 组成部 分 , 也是推 进农 村地 区尽快 实
现 由传统农 业 向现 代农 业转 变 、 而促进 农业 又好 又快发 展 的 一条 重要 捷 径 和制 度 安排 。通 进 过对 河 南农 村政 策性金 融的 实证分析 , 现农村 政 策性金 融 与农 业 经 济增 长之 间呈 显著 的 正 发
Vo . 2 1 7 No. 1 F b. 2 09 e 0
20 0 9年 2月
农 村 政 策 性 金 融 支 持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研 究

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支持

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支持

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支持是当今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

而金融支持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两者密切配合,共同推动着农业的转型升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金融手段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农业现代化是指在保持传统农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发展。

只有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提高产出效率,才能满足社会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需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性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包括科技研发、设备更新、生产经营等方面。

而传统的贷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求,需要金融机构设计更加灵活的金融产品,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金融支持。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发行农业专项债券、设立农业信用保险等方式,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保障和风险保障。

3.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农田水利、农机化、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但整体上仍然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质量不稳定、市场营销不畅等问题,需要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4. 金融机构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金融机构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等方式,帮助农业企业融资扩大规模、技术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先进的金融工具和服务,帮助农民合理规划生产经营,提高生产效益。

5. 农业现代化中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我国农业科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摘要】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农业部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为了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政府财政和金融服务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转变,从政府财政角度而言,应不断完善财政支农制度环境建设,保障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强化财政支农集中度,以及优化财政支农政策手段;而从金融服务角度而言,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服务供给,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并提升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现代农业;财政;金融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有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快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已成当务之急。

现代农业不仅能推动农业向生态环保、高效多元化发展,而且能促进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带动农业产业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升级,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良性循环,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总量需求和质量需求。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财政和金融服务的贡献尤为突出。

一、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一)完善财政支农制度环境建设不言而喻,农业对国民经济健康、有序、良性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对于农业发展、尤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显现,涉农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实施。

如为了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的保证,《农业法》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不能低于国家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为了鼓励现代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国务院《农业科技发展纲要》规定“中央和地方每年安排的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其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为了鼓励适应现代农业所需的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如税收优惠制度、专项财政资金、政府示范项目建设等。

总体而言,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也日趋完善。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与发达国家或地区横向相比,我国财政支农的制度环境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可以学习和借鉴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制定适用于我国的《农业补贴法》,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和规范我国的农业补贴体系建设;学习和借鉴美国的涉农财政政策安排,力求实现支持政策项目化和项目管理法制化的目标。

(二)保障财政支农投入力度根据相关学者的测算,我国最优财政涉农支出规模应是农业生产总值的47.2%。

但在1978-2009年间,实际财政涉农支出的最高比例仅为14.79%。

这不但导致政府投入不足,更为关键的是财政资金的引导效果无法充分发挥,民间投入更为短缺,直接导致现代农业发展中所需的资金需求远未得到满足。

如前所述,我国《农业法》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不能低于国家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这是保障财政涉农支出规模的重要法律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在进行财政资金的安排时,首先要保证法律规定切实转化为实际政策,要保证既定的各项财政涉农支出资金(如粮食生产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等)得到及时、足额的落实;其次在财政支出逐年增长的背景下,应保证财政新增支出向涉农领域的适当倾斜,扩大财政涉农支出的规模。

由于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的高投入、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所以政府财政资金不但可以保障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的基础性有效供给,而且还可以通过示范效应引导社会资金在涉农领域的规模投入,最终形成高效的、多元化的支农投入体系,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庞大资金投入的需求。

(三)强化财政支农集中度现代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人力资本投入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政府扶持是不可或缺的,财政投入更是必不可少的。

但由于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多维度推进,这导致财政支农支出必须进行综合考虑和协调,也往往形成相对有限的财政资金面面俱到、大面积撒网的局面,财政支持的重点不突出,集中显示度不理想。

从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来看,财政支农的重点应该放在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应突出企业化模式,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工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提升农业市场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在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应继续鼓励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积极鼓励科技机构及人员的科技兴农活动,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供给水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水平和农业科技人才支持水平。

而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遵循城乡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原则,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机装备及配套设施、优质农产品交易市场及农村基本公共物品的供给。

(四)优化财政支农政策手段为了有效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政策手段,如农业补贴、专项财政资金项目、涉农税收优惠安排等。

这一系列财政支农政策对于提升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和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尚显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较慢等。

在优化财政支农正常手段方面,我们同样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

如在农业补贴方面,我们应灵活运用wto体制的相关安排,充分利用“绿箱”补贴和“黄箱”补贴,如设立农业生产者退休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农业资源储备补贴等相关项目,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再如在涉农税收优惠安排方面,在保证原有政策持续性的基础上,特别针对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等方面适度倾向。

二、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一)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服务供给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服务功能日益凸显。

由于农业经营活动自身所具有的的特殊性,金融机构在支农方面的作用存在着越来越明显的弱化趋势。

如大多数商业银行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撤销了农村地区的经营机构,涉农领域的业务规模也日趋缩小等。

众所周知,现代农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扶持,金融机构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所以,政府应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出发,利用各种政策手段推动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和范围,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资金投入,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利用减免税收、增加转移支付等多种方式来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业务范围和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并提供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于金融机构增加农村地区经营机构或营业网点给予政策倾斜。

(二)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伴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或演化,农业、农村或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必然会发生变化,对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快速发展,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这些都离不开更丰裕的资金供给和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从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来看,伴随着其自身发展的需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业已成为金融机构增强自身竞争力、巩固市场地位的必然选择。

但我们不得不认识到,目前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主要着眼于或立足于城市市场,而在农村市场或农业领域的创新活动极为有限,创新性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针对这一局面,金融机构应切实贯彻“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积极应对新环境、新变化和新要求,改变以往较为单一的金融服务状况,主动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切实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对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求。

如在原有金融业务的基础上,扩大担保品的范围,推广林权抵押、仓单抵押、应收账款抵押等抵押方式;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为农户、农业企业等资金需求主体提供与农业相关的市场、政策等信息咨询服务;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支付结算环境,提高服务水平等。

(三)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农村经济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发展潜力巨大,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推动力量。

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金融领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自然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当然,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如农业生产技术较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农村信用担保、信用评级机制不健全;农村风险分散,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经营不规范,农村金融监管不完善;涉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较高,资本充足率较低等。

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

应结合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具体状况,根据农村金融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保障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来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农村地区形成重信用、守信用的良性氛围;加快建设农村金融风险分散、补偿机制建设;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贷款质量,提高资本充足比率,提高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四)提升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金融需求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民的增收,尤其是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必将日趋增多。

但由于金融服务需求主体自身的原因,也给高效的服务供给得来了诸多难题。

如有的农村地区居民对金融业务的认知仅限于存取款等传统业务,对银行新推出的各种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了解甚少,无法享受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务;一些农业企业由于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或信息沟通的不顺畅,可能会错失很好的融资机会,使得自身发展受到不必要的制约。

政府可协调多部门共同构建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形成联动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

具体来说,该平台可以为农户和农业企业等需求主体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服务,也可以通过该平台使农民和农业企业及时、清晰地了解到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外,有针对性地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各种传媒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相关金融知识,从而切实提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需求水平。

参考文献:[1]李巧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2):30-31,43.[2]郜俊玲等.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政策问题分析[j].农村·农业·农民,2011(6):29-30.[3]杨权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和措施[j].现代农业,2013(5):75-76.[4]郑良芳.积极贯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对策与建议——金融和财政部门要合力促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j].武汉金融,2013(3):4-8.[5]郭新明.加大金融支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n].金融时报,2013-01-28.[6]闫锡杰,卢丙文.财政支持环首都经济圈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12(34):36-37,50.基金项目:2012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201201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