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曾获温州市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
温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长报告

温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长报告陈福生2008年3月31日尊敬的各位专家,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志们:下面,我从学校概况、教育理念、本科教学、办学特色、评建工作、努力方向六个方面向专家组汇报工作,敬请各位专家审议。
一、学校概况温州大学经历了“两校合并、七校融合”的变迁沿革,已有75年的办学历史和25年的本科教育史。
今年是教育部批准温州师范学院与原温州大学合并设立温州大学2周年。
温州师范学院成立于1956年,办学历史追溯到1933年创办的温州师范学校。
1958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
200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1年承办全国高等师范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研讨会。
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原温州大学创办于1984年。
依靠政府出资、社会集资、华侨捐资兴办。
与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建设同步,与温州改革开放事业共进。
经历了筹资创建、求存图强、改制扩建的改革发展历程。
温州师范学院强于文、理基础学科,原温州大学以工、经、管为重点发展方向。
两校成功合并,实现学科优势互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各级领导、各方面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给予殷切关怀与大力支持。
温州市政府投入“合并”专项资金4亿元。
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切实加强“大学”内涵建设,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截至2007年8月,学校占地面积2086亩,校舍面积57.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1.3万册。
本科专业45个、硕士点20个,在校本科生8328人、研究生287人。
专任教师875人,其中正高职称139人、副高职称279人。
目前,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专科),省级精品课程18门。
建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行业技术研究中心4个。
具有19个学科的副教授职称评审权。
近三年,主持包括“863”、“973”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省部级项目112项;出版专著136部,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39篇,在国内一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78篇;科研经费逐年增长,2007年达4176万元,其中外来经费2189万元。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温州市第三批高校精品课程评审结果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温州市第三批高校精品课程评审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09•【字号】温政办[2010]145号•【施行日期】2010.1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督导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温州市第三批高校精品课程评审结果的通知(温政办〔2010〕145号)各在温高校,市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我市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根据《温州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经市教育局组织评审并报市人民政府同意,确定温州医学院管理学原理等41门课程为第三批高校精品课程(名单附后),现予以公布,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希望各在温高校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扩大交流,加强合作,面向全市开放高校精品课程内容,不断提升精品课程建设水平,为提高我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一○年十二月九日附件:温州市第三批高校精品课程名单一、本科精品课程温州医学院管理学原理课程负责人:胡河宁病理学课程负责人:陈国荣人体断层解剖学课程负责人:陈成春皮肤性病学课程负责人:李秉煦卫生学课程负责人:叶晓蕾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负责人:陈筱菲温州大学女装结构设计课程负责人:陈明艳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负责人:周宏明英语教学法课程负责人:罗晓杰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负责人:张纯容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负责人:方均斌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负责人:郑晓丽数学建模与实验课程负责人:徐徐二、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温州医学院老年护理课程负责人:余昌妹护理心理学课程负责人:吴永琴大众健美操课程负责人:滕青系统解剖学课程负责人:陈世新温州大学学前卫生学课程负责人:XXX微美术课程负责人:谢子静钢琴与伴奏课程负责人:翁鲜丽管理学原理课程负责人:吴磊经济法课程负责人:何平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施工课程负责人:陶莉房地产项目概念设计课程负责人:钱小微商务礼仪课程负责人:邱桂贤商务英语口语课程负责人:邱国丹计算机安装与维护课程负责人:张浩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负责人:黄云碧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眼镜样品开发课程负责人:曹明、江迪武网站开发实务课程负责人:梅成才、王珏汽摩配机械液压传动课程负责人:王文深鞋产品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课程负责人:王言炉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负责人:林朝荣、温作军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负责人:邹非房屋维修与预算课程负责人:顾志刚电工基础课程负责人:张小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负责人:杨露植物保护课程负责人:许方程园林树木课程负责人:朱圣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负责人:谢志远温州广播电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负责人:吕伟超。
温州市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一)

温州市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一)温州市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背景介绍•温州市作为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教育事业一直备受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温州市对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进行了细化和规范。
评审等级•温州市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分为四个等级:1.高级教师2.正高级教师3.级高级教师4.特级高级教师评审条件高级教师•任课工作经验不少于5年。
•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专、职高及以上学历并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职务为初级职称,专业技术职务为中级。
•所在学校或单位有一定的教学成果。
正高级教师•任课工作经验不少于10年。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或者具有本科学历并取得副高级职称。
•职务为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职务为中级。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成果。
级高级教师•任课工作经验不少于15年。
•具有博士学历或者硕士学历并取得正高级职称。
•职务为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职务为高级。
•科研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特级高级教师•任课工作经验不少于20年。
•具有博士学历并取得正高级职称。
•职务为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职务为高级。
•在学科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重大突破和杰出成就。
评审程序•教师按照要求准备评审材料,提交至所在学校或单位。
•学校或单位进行初步审核,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学校或单位组织专家对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评审。
•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学校或单位提交评审材料至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材料进行复审,并最终确定评审结果。
结语•温州市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的细化和规范,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各级教师应积极准备评审材料,争取获得更高级别的职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评审考核体系的意义•温州市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的制定,旨在引导和激励教师持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增强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素质。
•评审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教师,为学校和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优秀教师的特征•评审考核体系强调教师的任课经验、学历背景、职称层次和教学研究成果等多方面指标的综合考量。
班主任工作情况审核表

填报单位(公章):长兴县第一小学校长(签名):蒋学平
负责人(签名):蒋学平
2004.08—2006.07
长兴县雉城三小教导处主任
2006.08—2012.07
长兴县第一小学副校长
2012.08—2017.07
长兴县第七小学校长
2017.08—至今
长兴县第一小学书记
学校审核盖章
情况属实
教育局组织
人事科(处)审核
盖章
注:1.本表由学校填写(一式2份及电子稿);2.“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按学年填写。
班主任工作情况审核表
2020年10月2日
姓名
钱新华
任教学科
小学
体育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
及资格取得时间
一级教师
2002.12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高级
教师
任
现
职
以
来
完
成
班
主
任
工
作
情况
何年何月至
何年何月
何校何班级
政教(德育、学生)处
审核意见
2003.08—2004.07
长兴县雉城三小教导处副主任
该同志担任教导处副主任、教导处主任、副校长、校长、书记期间工作勤勉,兢兢业业,开拓创新,认真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获得了学生、老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任现职以来完成教学工作情况
学年
讲授主要课程名称
本人承担内容
周授课数
授课对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度温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度温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01•【字号】温政发[2008]68号•【施行日期】2008.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度温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温政发〔2008〕6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2007年,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新成绩,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为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风尚,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进取,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市人民政府决定,对2007年度温州市70名优秀班主任、151名优秀教师、83名优秀教育工作者、29个尊师重教先进集体、32名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名单附后)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与个人珍惜荣誉,再创佳绩。
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先进为榜样,努力工作,甘于奉献,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为加快我市教育强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温州市人民政府二○○八年九月一日2007年度温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一)优秀班主任鹿城区莫凌燕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陈晓鸣温州市育英小学李雪霜温州市五星小学陈乐美温州市第六幼儿园瓯海区杨胜瓯海中学赵晓丽瓯海区梧田南堡小学周龙云瓯海瞿溪华侨中学龙湾区朱慧静龙湾区沙城镇第一小学张春苗温州育英学校张蓓蕾龙湾区第二幼儿园瑞安市薛鸿瑞安市上望第一中学戴玉英瑞安市塘下镇新华中学陈邦勤瑞安市莘塍镇第一中学陈肖瑞安市飞云职业学校林甲模瑞安市马屿镇第一中学项余远瑞安市湖岭镇中学李晓云瑞安中学张晓红瑞安市第六中学张碎莲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乐清市徐晓丹乐清市乐成镇第二小学余孝知乐清市白石镇中雁九年一贯制学校叶海军乐清市雁荡镇海岛寄宿学校叶英姿乐清市大荆镇中心小学张颖喆乐清市柳市镇第一小学林婉贞乐清市南岳镇中心小学陈全田乐清市虹桥镇第一中学王洋哲乐清市芙蓉镇第二中心小学王彬彬乐清市北白象镇中心小学王贤根乐清市虹桥中学周小伟乐清市柳市中学永嘉县胡志莲永嘉县上塘镇城西小学陈晓丽永嘉县大若岩镇中学汪琼芳永嘉县实验小学叶春雷永嘉县桥头镇第二小学陈晓荣永嘉县巽宅镇中心小学陈雯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平阳县周燕飞平阳县中心小学温小欧平阳县昆阳镇第三小学白洪府平阳县鳌江镇第四中学陈园园平阳县水头镇第一小学朱银平平阳县萧江镇第一中学金献祥平阳县腾蛟镇第二中学陈秀颜平阳县怀溪乡中心学校苍南县吴素素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李红桂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黄燕声苍南县灵溪一中教育集团冯亦秋苍南县龙港镇第一中学吴小明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林淑华苍南县钱库镇第二辅导中心小学黄丽华苍南县金乡职业学校郑行宣苍南县观美镇华阳辅导学校李中科苍南县赤溪镇初级中学柳文君苍南县马站魁里辅导小学文成县陈丹丹文成县巨屿中学吴利锋文成县十源乡中心学校泰顺县陈春娥泰顺县城关中学曾淑芬泰顺县彭溪镇中心小学洞头县朱丽洞头县城关第一小学曾青霞洞头县海霞中学市直金青青温州市第四中学季炜梅温州外国语学校金小凡温州市实验中学季禾禾温州市第十二中学王爱飞温州市第十四中学高教王慧仙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金晓童温州医学院王兴文温州大学职教徐晓丽温州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许建民温州市职工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幼教杨样温州市澳美加实验幼儿园(二)优秀教师鹿城区陈世跃温州市第十八中学林志辉温州市少年游泳学校张玲露温州市黎明小学张绯蕾温州市城南小学徐丽彬鹿城区七都镇中心小学支曼丽鹿城区上戍乡中心小学朱俊猛鹿城区藤桥镇樟村小学朱胜东鹿城区临江镇中学颜育红鹿城区翠微幼儿园瓯海区黄小华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吴碎新瓯海区仙岩镇穗丰小学刘成瓯海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张静瓯海区新桥中学黄剑慧瓯海区娄桥河庄小学庄蓉蓉瓯海区潘桥镇中学刘胜秋瓯海区第二职业学校张洪妙瓯海区泽雅镇西岸小学龙湾区夏建军温州市第十五中学王芳芳龙湾区永中第三小学朱成丁龙湾区天河镇中学王晓雪温州市第二十五中学陈林华龙湾区永中中学黄谦谦龙湾区瑶溪镇第一小学黄琼洁龙湾区实验小学瑞安市郭炳光瑞安市安阳第一中学叶文义瑞安市隆山高级中学陈瑜洁瑞安市滨江小学叶枫瑞安市虹桥路小学朱丽霞瑞安市塘下镇新华小学林岳瑞安市塘下镇中心幼儿园林晓东瑞安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彭聪瑞安市汀田镇第一中学王成芳瑞安市莘塍镇中心小学陈晓勇瑞安市汀田高级中学涂莲英瑞安市飞云镇中学方孔券瑞安市仙降镇中心小学林步佑瑞安市大南乡学校胡建业瑞安市东岩乡学校吴权育瑞安市湖岭镇中学叶小青瑞安市桐浦乡中心小学陈云红瑞安中学吕慧慧瑞安市农业技术学校张向武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杨胡香瑞安市实验小学沈叶秀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乐清市卢启浩乐清市乐成镇第一中学陈仁妹乐清市乐成镇实验中学刘蓓蕾乐清市机关幼儿园林丹平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章育敏乐清市福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詹志毅乐清市雁荡镇第一小学何崇贤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张道任乐清市柳市镇第一中学姚素琴乐清市柳市镇第二中学赵建丹乐清市黄华镇中心小学林秋乐清市淡溪镇中心小学邵月珠乐清市南岳镇第二小学林玲萍乐清市岭底乡中学陈春萍乐清市北白象镇三山中学包克凡乐清市第二中学郑素文浙江省乐清中学宋爱国乐清市第三中学王智文乐清市白象中学肖叶剑乐清市大荆中学王挺燕乐清市中心幼儿园赵立德乐清市柳市职业技术学校叶卫军乐清市实验小学永嘉县林丐灿永嘉县职业中学张强永嘉县瓯北镇第五中学金建平永嘉县实验中学谷芬芬永嘉县瓯北镇中学季赛芬永嘉县机关幼儿园杨洁叶浙江省永嘉县罗浮中学周素凤永嘉县上塘镇城北小学李萍花永嘉县鹤盛乡中学赵大藏浙江省永嘉中学廖秀燕永嘉县上塘镇城西中学刘琼浙江省永嘉中学叶陈苗永嘉县渠口乡中心小学胡安莲永嘉县枫林镇内档小学平阳县吴西西平阳中学许方均平阳县第三中学朱雪松平阳县职业技术学校李光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林大誉平阳县实验中学林美红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学陈湘丽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学王剑秋平阳县昆阳镇第二小学谢润月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林洁平阳县鳌江镇实验小学杨作民平阳县鳌江镇实验小学周滨浙江省平阳县鳌江小学陈尔石平阳县麻步镇第一中学陈小雅平阳县腾蛟镇第二小学余珠玲平阳县鹤溪镇中心小学苍南县李志刚苍南县仁英高级中学章国珍苍南县灵溪中学刘纪田苍南县灵溪第二高级中学缪银丹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黄贤庆苍南县钱库高级中学蔡启静苍南县钱库第二高级中学骆子文苍南县金乡高级中学朱思良苍南县矾山高级中学郭萍苍南县灵溪镇第二辅导中心小学王少娥苍南县灵溪镇第四辅导中心小学刘淑媛苍南县灵溪镇第六辅导中心小学王大洋苍南县龙港镇第一中学陈如开苍南县龙港镇第九中学颜孙建苍南县龙港镇第二辅导中心小学黄宗杰苍南县金乡镇第三辅导中心小学曹明都苍南县舥艚镇新城中心学校朱坤畅苍南县宜山镇第三辅导中心小学蔡耀偏苍南县新安乡第二小学冯亦芬苍南县芦浦镇华晓小学雷正展苍南县凤阳畲族乡辅导中心小学陶朝建苍南县观美镇初级中学文成县徐金丹文成县第二中学周瑞芳文成县大峃镇中心小学刘永林文成县南田中学胡李敏文成县朱雅乡中心学校黄洪武文成县桂山乡中心学校泰顺县张飞燕泰顺县罗阳二中董海娅泰顺县实验小学刘英涛泰顺县第一中学陈燕飞泰顺县南院乡中心学校杜丽娟泰顺县九峰乡中心学校洞头县洪瑶环洞头县第一中学庄海棠洞头县元觉乡义务教育学校黄志清洞头县教师进修学校市直蒋昭侠温州第二中学侯元东温州市第三中学吕速红温州市第七中学李烨温州市第九中学周晓和温州市第十一中学季爱平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张莉温州市第十九中学马学江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仇建红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林秀芬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陈平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黄晓冬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谢芜芳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教张志国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薛朝辉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潘玉进温州大学唐茂林温州医学院李静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职教施红晔温州民进高级职业中学方芳温州技工学校林子繁温州交通职业学校幼儿园吴晔温州军分区幼儿园(三)优秀教育工作者鹿城区林世南鹿城区教育局林崇方温州市岠一小学林学靖温州市南浦小学方吟吟温州市百里路小学侯蓓君温州市第二幼儿园林尚策温州市南汇小学瓯海区麻良忠瓯海区潘桥中心学校沈黎荣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夏崇兴瓯海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林胜奇瓯海区泽雅中学龙湾区叶林忠龙湾区沙城中学吴忠湖龙湾区实验中学高琼林龙湾中学黄崇光龙湾区高等教育招生办公室瑞安市叶耀国瑞安市教育局林候霖瑞安市教育局安阳教育学区徐定英瑞安市塘下镇韩田小学尤雪媚瑞安市莘塍镇第二幼儿园蔡剑利瑞安市仙降镇中心小学王碧观瑞安市顺泰乡学校邓纯考瑞安市龙湖镇中学周岩勇瑞安市湖岭镇中学李学儒瑞安市陶山镇第二小学李培晚瑞安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XXX滨浙江省瑞安中学温横选瑞安市云江高级中学乐清市俞文初乐清市智仁乡中学吴培娟乐清市教育局杨秋雷乐清市乐成镇第四中学张新琴乐清市乐成镇第一幼儿园徐爱英乐清市柳市镇第三小学支晓燕乐清市柳市镇第八小学陈光其乐清市四都乡中学马岩进乐清市天成乡中学李华明乐清市清江教育学区辅导中心陈海荣乐清市北白象镇茗屿中心小学叶海丰乐清市芙蓉中学永嘉县蒋江春永嘉县岩坦镇中心小学陈林焜永嘉县瓯北镇第二小学单芬芬永嘉县教育局教研室孙玲玲永嘉县乌牛镇祥池小学陈智峰永嘉县第二高级中学潘守仗永嘉县西溪乡瓯渠中学金中顶永嘉县溪下乡溪下学校平阳县金献潮平阳县教育局鳌江学区苏立多平阳县鳌江镇第一小学林德强平阳县凤卧镇初级中学陈策平阳县水头镇第二小学鲍成仲平阳县萧振高级中学陈娇娇平阳县顺溪镇中心学校陈洁平阳县顺溪镇益智幼儿园苍南县王文琴苍南县教育局项小玉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苍南分校薛进立苍南县龙港第二高级中学黄启东苍南县教育局宜山学区冯思华苍南县教育局钱库学区郑丽华苍南县教育局矾山学区陈锡聪苍南县龙港镇第四中学黄广森苍南县霞关镇初级中学陈祥雷苍南县灵溪镇第二小学杨观浩苍南县龙港镇第三辅导中心小学许华苍南县桥墩镇辅导中心小学文成县苏志敏文成县龙川乡中心学校胡绍亮文成县玉壶中学邱学信文成县教育局泰顺县王芳泰顺县三魁镇中心小学林琦泰顺县机关幼儿园罗盛毅浙江省泰顺县第二中学洞头县王邦泽洞头县实验中学市直吴翠梅温州中学李爱国温州市实验中学翁迪晓温州市第八中学邹征宇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黄海温州市实验小学陈倩温州市第三中学季小华温州市教育局叶龙娒温州电化教育馆(信息中心)周平珊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方仙来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教孙碧燕温州大学叶益定温州广播电视大学职教徐秀玲温州市机械职业学校胡一凡温州市艺术职业学校二、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和个人(一)先进集体温州市财政局温州市规划局温州市广电总台温州市安居工程建设指挥部龙湾区瑶溪镇人民政府永嘉县审计局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建设用地管理处温州市市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瓯海区财政局森马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国土资源局龙湾分局龙湾区状元镇人民政府瑞安市监察局瑞安市财政局中共温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乐清市虹桥镇人民政府中国人民电器集团永嘉县巽宅镇政府温州市发改委审批中心窗口平阳县社会治安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平阳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苍南县芦浦镇人民政府苍南县南宋镇人民政府文成县玉壶镇人民政府文成县二源乡人民政府泰顺县房管局泰顺县雅阳镇人民政府浙江恒博电气制造有限公司(二)先进个人王益琪温州市人事局何建平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曾士典温州市疾控中心黄少彬温州市纠风办瞿自杰鹿城轻工产业园区管委会吴祥武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总队温州支队陈武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孟鹤永嘉县瓯北镇人民政府潘建勇温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姜方强温州强丰合成革有限公司叶剑平浙江百先得服饰有限公司朱建光中共双潮乡党委甘峰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林海勇温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四大队陈佩瓯海区疾控中心叶建迅中共沙城镇党委贾黎春龙湾区财政局倪希杰瑞安市规划建设局陈国安瑞安市公安局詹必华乐清市规划建设局吴天峰乐清市南塘镇人民政府董小平中共永嘉县鲤溪乡党委戴国承永嘉县财政局李青平阳县人民政府卢成杭中共平阳县麻步镇党委上官光子中共苍南县莒溪镇党委曾瑞斌温州矾矿道业公司梅则铭文成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周建荣文成县规划建设局陈承守浙江杭州新明集团彭日大浙江中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郑华国洞头县国土资源局。
温教研高〔2010〕16号

温教研高〔2010〕16号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关于公布2009年温州市普通高中各学科命题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市局直属各中学:
2009年温州市普通高中各学科命题竞赛活动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经试题评审和说题答辩,共评出一等奖55名,二等奖128名,三等奖192名。
现将有关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高中语文
一等奖(7名)
高中数学一等奖(6名)
高中英语一等奖(7名)
高中政治一等奖(4名)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通用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
二○一○年二月四日
主题词:获奖名单命题竞赛高中通知
抄送:市教育局。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办公室2010年2月4日印发。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02年度温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02年度温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9.02•【字号】温政办[2003]113号•【施行日期】2003.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02年度温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温政办〔2003〕1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过去的一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热爱、支持教育事业并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为树立榜样,鼓励先进,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文明风尚,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经各县(市、区)教育系统和市有关部门推荐,市人民政府决定,对2002年度温州市63名优秀班主任、131名优秀教师、77名优秀教育工作者、24个尊师重教先进集体、26名尊师重教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与个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一如既往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为我市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的成绩。
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先进为榜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我市教育事业和“一港三城”发展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二○○三年九月二日附件:2002年度温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一、优秀班主任鹿城区:郑琼娴温州市上陡门第二小学周海槐温州市藤桥镇中学林芊芊温州市水心第二小学龙湾区:王晓华龙湾区永中镇第一小学姜晓锋龙湾区海滨中学瓯海区:叶招财瓯海区梧埏镇中学林婷娜瓯海区任岩松中学姜小琴瓯海区郭溪镇渚浦小学瑞安市:毛淼瑞安市安阳第三中学朱小敏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钱荷芳瑞安市鲍田镇第一小学苏海珍瑞安市鹿木乡学校麻积铎瑞安市第八中学朱学贵瑞安市第三中学彭乃希瑞安市仙降镇中学孔晓聪瑞安市莘塍镇实验小学乐清市:周晓君乐清市第三中学林丹萍乐清市职业中专林中虎乐清市北白象镇中学薛文峰乐清市乐成镇实验中学叶灵芝乐清市北白象镇小学刘邦川乐清市镇安乡中学黄素萍乐清市虹桥镇实验中学王筱璐乐清市翁垟镇第三中学陈志云乐清市清江镇中学永嘉县:王建群永嘉县瓯北镇小学徐爱珍永嘉县实验幼儿园XXX鹏永嘉县瓯北镇第五中学李和媚永嘉县城南小学陈微珠永嘉县沙头镇南川小学洞头县:余爱娣洞头县东屏镇小学陈玉娟洞头县实验中学平阳县:徐俊平阳县昆阳第一小学赵崇洁平阳县鳌江镇小学陈自力平阳县鳌江第四中学赵章旦平阳县萧江镇第二中学李启琴平阳县腾蛟镇第二中学李莹莹平阳县水头镇第二小学吴月松平阳县顺溪镇小学苍南县:王立群苍南县灵溪镇第六中学林小秋苍南县龙港镇第二中学孔爱华苍南县龙港镇第一小学张全新苍南县金乡镇职业学校刘柏松苍南县腾垟乡中心学校许明岳苍南县矾山镇第二中学陈芝相苍南县新安乡中学李美雪苍南县机关幼儿园吴玉秋苍南县潜龙学校文成县:王维环文成县黄坦镇中学富芳文成县成人职业教育中心李国苹文成县双桂乡中心校泰顺县:刘晓如泰顺县包垟乡中心校陈体再泰顺县第四中学李自然泰顺县育才高级中学市直:王倩温州市第三中学胡晓燕温州市第四中学单茹茹温州市第八中学徐育芬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高教师范:黄伟焕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马霞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中专、职教:庄海群温州职工中等卫生学校胡一凡温州市艺术职业学校幼教:李玉秋温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二、优秀教师鹿城区:汪巧巧温州市墨池小学吴春华温州市巨一小学方小平温州市城南小学陈东南温州市建设小学王哲茹温州市垟田小学聂维平鹿城区临江镇中学冯小苗鹿城区双潮乡小学陈绵绵温州市第四幼儿园龙湾区:季妙容龙湾区永兴镇第二小学叶舒宜龙湾区永中镇第三小学范玲玲龙湾区天河镇第二小学叶挺龙湾区瑶溪镇黄石小学邵怡荣温州市第十五中学程淑英龙湾区永强中学瓯海区:孙正宽瓯海区任岩松中学章彩香瓯海区梧埏镇第一小学张晓群瓯海区新桥镇中学李金滔瓯海区仙岩镇第二中学陈荣建瓯海区梧埏镇第二中学帅学华瓯海区职业中专学校何洪旺瓯海区南白象镇中学杨媚娥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瑞安市:潘权威瑞安市安阳镇实验小学王协松瑞安市安阳镇第四小学徐晖瑞安市安阳镇小学周作瑜瑞安市滨江中学林慧佟瑞安市飞云镇第二小学林贤娟瑞安市飞云镇第一小学戴海勇瑞安市海安镇中学胡连云瑞安市龙湖镇小学黄玉碧瑞安市马屿镇小学吴琼环瑞安市马屿镇第一中学叶建微瑞安市第四中学林传志瑞安市第五中学薛祥林瑞安中学陈盛洁瑞安市第七中学彭玲弟瑞安市实验小学戴阿银瑞安市塘下镇第二小学吴永涵瑞安市陶山镇中学许红青瑞安市汀田镇第一中学蔡建设瑞安市莘塍镇第一中学乐清市:陈秀珠乐清市第二中学阮腾雷乐清市柳市中学瞿桂燕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卓承周乐清市虹桥镇中学杨巨燕乐清市机关幼儿园赵荣乐清市北白象镇万家中学黄正森乐清市北白象镇三山小学傅培琴乐清市大荆镇第三小学黄朝霞乐清市智仁寄宿学校黄永兰乐清市虹桥镇第五小学金微萍乐清市天成镇小学王环乐清市石帆镇第三小学胡海燕乐清市乐成镇第二中学黄良琴乐清市城北乡中学黄国杰乐清市乐成镇第一小学高元国乐清市柳市镇第一中学陈爱武乐清市柳市镇第二小学施美荷乐清市柳市镇店后小学陈一峰乐清市清江镇清北中学永嘉县:朱新英永嘉县城西小学胡益浩永嘉县瓯北镇第二小学周仁鸽永嘉县第二中学金海萍永嘉县港头镇中学潘有杰永嘉县济时中学杨张欢永嘉县罗浮中学郑琼华永嘉县实验小学金朝光永嘉县岩头镇中学潘忠东永嘉县昆阳乡中学张美雪永嘉县城西中学朱建红永嘉县永临中学蒋必昆永嘉县上塘中学洞头县:郭海坚洞头第一中学洪素菲洞头城关镇小学张于胜洞头县海霞中学平阳县:钟振斌平阳县教师进修校万晓萍平阳第一中学许宏飞平阳县第二中学杨明坦平阳县第三中学陈青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王招兵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朱建义平阳县昆阳镇第二小学钟卫海平阳县昆阳镇第三中学薛茂选平阳县鳌江镇第八小学汪小映平阳县钱仓镇小学周建钞平阳县麻步镇第三中学谢传侨平阳县凤巢乡中学周青庆平阳县水头镇联山小学苍南县:陈相锐苍南县藻溪镇初级中学黄海燕苍南县灵溪镇第三小学吴合众苍南县灵溪镇渡龙辅导小学潘彩萍苍南县龙港镇第三辅导中心小学孔爱月苍南县龙港镇第五辅导中心小学周陈郁苍南县龙港镇第九中学陈敬干苍南县宜山镇第一中学项雷苍南县钱库镇第一中学陈燕飞苍南县大渔镇辅导中心校陈苏苍南县金乡镇第三中学陈青松苍南县桥墩镇辅导中心小学兰景佳苍南县昌禅乡辅导中心学校叶友玉苍南县教育局马站学区陈建华苍南县马站镇辅导中心小学洪永安苍南县霞关镇初级中学上官崇池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黄孝长苍南县灵溪第一高级中学李祖藏苍南县钱库镇第二辅导中心小学曹明其苍南县石砰乡辅导中心小学文成县:郑蔚萍文成中学张良文成县第二中学刑长隆文成县实验小学胡永进文成县南田镇中学泰顺县:卢夏梨泰顺县雅阳镇小林美春泰顺县城关镇中学郑海雁泰顺县泗溪镇中心小学邱宗水泰顺县新浦乡中学赖晓丽泰顺县新城小学市直:杨仲温州中学张于炎温州市第二中学李爱国温州市实验中学分校陈元贤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徐瑞雯温州市第十三中学陈建国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潘旭汝温州市第二职业中专高教师范:仇佩虹温州医学院田一光温州师范学院杨淑君温州广播电视大学罗桂銮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中专、职教:冷拥军温州技工学校王珂温州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阮凌云温州市城乡建设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幼教:张晓曙温州市妇联实验幼儿园三、优秀教育工作者鹿城区:杨成风温州市第十七中学王红军温州市广场路小学陈依民鹿城区教育仪器站叶秀兰温州市新纪元学校龙湾区:胡树良龙湾区海城第二小学姜扬贵龙湾区永中镇中学林小琴温州育英学校瓯海区:金志正瓯海中学黄炳贤瓯海区第二职业学校麻良忠瓯海区娄桥镇中学胡丽丽瓯海区泽雅镇中学瑞安市:孙学盛瑞安市曹村镇小学林步燕瑞安市芳庄乡中心校许俊成瑞安市飞云镇中学蔡少华瑞安市第十中学蔡建明瑞安市上望第三小学董良忠瑞安市塘下镇第一小学叶孙池瑞安市陶山学区阮建国瑞安市莘塍教育学区卓志望瑞安市新纪元学校林大贤瑞安市营前乡小学乐清市:徐学进乐清市广播电视大学赵顺坤乐清市教师进修学校阮育法乐清市大荆镇中学叶宣平乐清市白石镇中学詹必超乐清市雁荡镇第一小学张素英乐清市虹桥镇第八小学董孟俯乐清市芙蓉镇中学颜孙林乐清市南塘小学王云飞乐清市乐成镇第六小学郑晓华乐清市七里港镇中学永嘉县:刘授强永嘉县桥头学区杨建南永嘉县育英学校祁康银永嘉县桥头镇沈降小学林正崇永嘉县上塘成人学校杨文宾永嘉县城西小学洞头县:黄庆国洞头县霓北小学曾国家洞头第一中学平阳县:黄万继平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周良川平阳县郑楼镇中学林元翰平阳县桃源乡中心校池昌松平阳县中心小学章明光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温从虎平阳县鳌江镇实验小学张全举平阳县水头职业高中周青旦平阳县南雁镇中学苍南县:郭显志苍南县赤溪镇初级中学章乃安苍南县钱库镇第一辅导中心小学陈忠波苍南县宜山镇第一辅导中心小学章成化苍南县龙港镇第九辅导中心小学郑朝峰苍南县灵溪镇第一中学华允平苍南县成人教育中心杨义长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章绍友苍南县灵溪镇第五辅导中心小学刘妙平苍南县教育局桥墩学区金志明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陈正直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文成县:赵小荣文成县中学吴素琴文成县成人职业教育中心泰顺县:蔡曙华泰顺县三魁镇小学章林松泰顺县教育局陈振全泰顺县黄桥乡中心校市直:何亚光温州市实验中学黄鹏程温州第十一中学林文华温州第二十二中学王彩萍温州市九山体育学校潘文明温州市第十九中学尤珍珍温州市第十四中学高校师范:吕帆温州医学院赖学军温州师范学院严晓鹏温州大学职教:何绍平温州市金盾职业学校章世豪温州民进高级职业中学幼教:周笑珍温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市直单位:乐一波温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金仁华温州市教育仪器站李珍阳温州市教育局四、尊师重教先进集体温州市计委温州市财政局温州市卫生局温州市南郊乡政府鹿城区巨一村村委会瓯海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瓯海区仙岩镇沈岙村村委会龙湾区状元镇政府温州市规划局龙湾分局乐清市柳市镇政府乐清市虹桥镇八村村委会瑞安市国土资源局瑞安市房管局苍南县龙港镇政府苍南县劳动保障局平阳县公安局平阳县房屋安全鉴定所永嘉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永嘉县国土资源局文成县珊溪镇政府文成县财政局泰顺县仕阳镇政府泰顺县司前镇政府洞头县东屏镇政府五、尊师重教先进个人戴益武温州市人事局人才流动处陈贺达温州市交警支队机动巡逻大队陈文杞温州市卫生局保健处尤智英温州市征地事务处朱沛畅温州市慈善总会胡正武鹿城团区委吴伟鹿城区公安局五马派出所叶国星台湾阳明海运集团骏明交通运输公司姜国强瓯海区发展计划局王星云龙湾区天河镇政府刘敏波龙湾区人大常委会林登见乐清市教育园区管委会钟涛中国新世界控股公司倪希杰瑞安市规划建设局蒋朝阳瑞安市塘下镇政府蔡呈串苍南县纪委陈朴顺苍南县马站镇政府杨成宝平阳县水头镇政府陈振波平阳县郑楼镇政府徐良明永嘉县岩头镇政府杨瑛永嘉县农业局赵金勇文成县规划建设局王日康文成县百丈漈镇委林大秦泰顺县峰文乡政府龚百晓泰顺县雅阳镇政府郑华国洞头县大门镇政府。
优秀教师个人简介200字优秀教师个人简介

优秀教师个人简介200字优秀教师个人简介XXX,男,1975年出生,,硕士学历,高中教师,现任XXX副校长。
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曾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在教学方面,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和科技活动,获得了多项省级和国家级奖项。
同时,他也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撰写了多篇教育论文和教学案例,其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了省级优秀教学案例奖。
除了教学工作,他还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
他是学校文化节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多次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各种文艺活动和社团展示。
同时,他也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到社区和农村开展公益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们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一直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他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他还担任某学院的兼职教师,为未来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之,XXX是一名敬业、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优秀教师,他的教育事业和社会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
XXX,是一位小学高级教师,也是年级组长。
毕业于XXX,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专注于语文教学。
她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扎实,工作认真负责,形成了个人的教学风格。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前准备,注重学生听、说、读、记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和有效的研究方法,从而让学生获得智慧和行动的双重滋养,教与学效果非常好。
她曾参加“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小学语文写作能力评价”课题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2020年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中,她的实验成果获得了一等奖。
此外,她还编写了语文作业本和教学辅导书籍,出版发行。
她的论文《〈春夜喜雨〉与学生教育》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学术论文《启迪智慧提高效率》在“创新杯”首届XXX教科研征文大赛中荣获特等奖,撰写的论文《发展语言,培养能力促进思维品质提高》和《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评价》也获得了奖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曾获温州市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40二、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了解每位学生对“角”的课前认识基础,找准教学起点。
2、本课教学课件。
3、教具:三角板、直尺、两根纸条、一枚大头针、两根小棒、一段毛线、一张圆圆的纸。
(二)学生准备:1、课前思考:“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2、学具:三角板、直尺、两根纸条、一枚大头针、两根小棒、一段毛线、一张圆圆的纸。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一)目标确定:“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注重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现实基础和直观经验,注重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教材的编排意图,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的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并认识直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画直角和角。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使我更坚定地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资源,更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将课堂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努力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经历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认识角、寻找角、感受角、了解角、做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亲身参与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结论得出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房屋平面图中的角;钟面上时针、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针和秒针构成的角;西瓜切面上的角……利用课件的闪烁设计突有角,角是从生活中提炼出在这些物体表面都有各种样子的角。
出来的。
2、引导学生寻找教室里的角。
3、师生共同讨论利用圆形纸片折出的特殊的角。
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
4、认识直角,了解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示范如何用三角板去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
(课件演示如何用三角板的直角去课件演示直观形象。
判断)5、用三角板去比一比,下面哪个角是直角?5、画直角。
先组织学生自己探索、尝试画角的方法,电脑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敢于(2)下面图形各有几条边?各有几个角?()边形()边形()边形()个角()个角()个角你能接着想吗?你发现什么?3)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回家试一试)五、教学片断实录片断(一)谈话导入师:有谁知道三角形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呢?生:三条边。
师:粗心的“小马虎”在画三角形时忘画了一条边,(课件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这还是三角形吗?这是什么图形呢?生:我知道,这种图形叫做“角”。
师:你的知识面真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角”(板书课题:角的认识)师:关于角,你想知道什么?生1:角到底是怎么样的?所有的角都是一个样子的吗?生2:角有什么特征?生3:怎么画角?生4:……师:同学们的这些问题将在这节课中得到解决。
片断(二)引导探究1、媒体激趣,整体感知。
(1)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角。
(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房屋平面图中的角;钟面上时针、分针和秒针构成的角;西瓜切面上的角……利用课件的闪烁设计突出在这些物体表面都有各种样子的角)(2)师:角无处不在,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
在我们的教室许多物体表面也有角,你能找一找吗?生1:黑板面上有角。
生2:红领巾上有角。
生3:课桌面上有角。
生4:……生5:……(3)师:三角板上也有角,三角板有几个角呢?我们来找一找,一共有几个角呢?生:三个。
师:我们找到三角板上其中的一个角,握住这个角,向手掌心刺一刺,你有什么感觉?(生:扎手,刺,痛。
师:说明这个角怎样?生:尖尖的。
师:再用手模摸这个角的两边,又有什么感觉?生:平平的,直直的,很光滑。
(4)师:角尖尖的这部分叫什么?这样直直的线又叫什么呢?你能根据特征给他们取个名字吗?师:同学们取的名字都很有创意。
但数学上有它们特有的名字。
答案就藏在书P41上,自己去找一找,看谁最先知道答案。
师生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片断(三)动手经历1、师:角在生活中到处可见,你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些材料,看看有些什么?(两根纸条、一枚大头针、两根小棒、一段毛线、一张圆圆的纸)请你们自由的选择其中的材料创造一个角,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里,哪组想的方法最多。
2、成果展示(实物投影)。
教师有意识的先展示学生利用毛线、小棒做成的角。
然后展示利用圆纸折成的角。
3、师:我在巡视小朋友制作角时,发现有位同学创造出这样一个特殊的角。
(课件显示,淡去原型纸,画面只剩下直角)师:这是不是一个角呢?生:是,因为它符合角的特征。
师: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叫什么名字呢?你能根据它的特征给它取个名字吗?生1:竖角。
生2:直角。
师:请在三角板上找到直角。
在一个三角板中有几个直角?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课件演示如何用三角板的直角去判断)……4、师:认识了直角,你会画一个直角吗?自己试试看!(先组织学生自己探索、尝试画角的方法,电脑课件再演示画直角的正确方法。
)5、师:用刚学的正确方法在画一个直角。
6、师:直角会画了,其他一般的角呢?会不会画?自己试试看。
(指名板演)片断(四)操作感悟师:有的小组利用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做出了这样一个活动的角。
(出示活动角)师:动手试一试,你能让角变大变小吗?师:通过实验。
你发现什么?生1:我发现大的角边就长一点,小的角,它的边就短一点。
生2:我发现要想把角变大,就要把角的两边打开大一点,角变小,就把角的两边合拢点。
生3:我还是感觉角的边长角就大。
生4:角的大小和边无关。
师:角的大小到底和它的边有没有关系呢?让我们做个眼力题。
(课件出示两个边长不一样大小却一样的角,先让学生判断再通过课件活动演示,引导学生得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教师再次演示教具,让学生观察角的边渐渐变长变短以及角变大变小的过程,体验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片断(五)小结与挑战……六、教学反思:1、联系生活,提供课堂教学的客观素材。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因此,教学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由“亲”产“趣”,由“趣”生“需”,激发学习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本节课我有序地组织学生三次找角的活动。
(1)上课伊始,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几张漂亮的生活实物图(房屋平面图、钟面图、西瓜切面图),让学生找找这些物体表面上的角,使他们通过观察这些物体表面的角,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
(2)当学生对“角”已有了一个较模糊的形象记忆时,我就让他们说说心目中的角和想知道关于角的哪些知识,接着组织学生第二次找角——找找教室各物体表面的角。
学生的表达朴素而真实,但正是这样不规范的语言表述,使学生感悟到要认识的“角”是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炼的,是生活的样版。
这不仅为他们的后继学习提供了材料,也为学生他们的交流探索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3)当学生对角的特征已经把握以后,我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和寻找角。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利用两条小棒可拼成一个角;一根毛线可以拉成一个角;用圆形的纸可以折出角和直角;用两根纸条和图钉可以钉成一个活动的角……这种设计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既让学生回顾、应用了所学的数学知识,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交流和知识探索的环境。
2、师生互动,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
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仅仅考虑自己教得方便、精彩和舒畅,而应更多的考虑学生如何“学”,突出学生自己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摸一摸三角板上任意一个角的两条边,把角尖尖的部分往手心戳一戳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感受并归纳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当学生对角的特征已经把握以后,组织学生利用:一根毛线、两根小棒、一张圆形的纸和两根纸条、一枚图钉自己创造一个角,看谁的方法最多?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使学生对于角的特征认识得更加清晰、明确,而且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学生在圆形纸上折出的各种角中找到一种特殊的角——直角。
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讨论、合作、操作探索出判断直角、画直角和角的方法。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的求知为主线,面对知识和学生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和探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学生对角在认知上产生的矛盾冲突,在冲突中逐步构建角的概念。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根据所需重组材料的能力。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我组织学生利用自己做好的活动角开展了边操作边思考的活动:怎样才能使角变得大一点?怎样使这个角变得小一点?那么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有关吗?当学生思维发生冲突、矛盾,课堂上就这个问题争议不下时,教师及时出示了一道眼力题和一个活动角的教具,通过课件和教具的演示,帮助学生体验发现:“角的大小和两边的长短无关,当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
”这些简单而又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活动,轻而易举的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明确角色,提高课堂教学的创造活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力求实现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
“蹲”下身来参与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凡是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在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多地让不同的学生表达自己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然后组织全体学生对这些不同看法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