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油气合作20年_孙龙德
中俄天然气管道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

中俄天然气管道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未来新能源合作方向,是2021年中俄两国领导人会晤后签署的一份重要协议。
这份协议标志着中俄两国进一步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加强互信,拓展合作领域,探索多元化的能源合作模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该协议将会对世界能源市场、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安全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进行分析,展望未来新能源合作的方向。
协议背景中俄两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能源生产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中俄两国的天然气贸易合作始于2004年,这期间中俄之间的天然气合作不断加强。
2014年,中俄双方签署了天然气全面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加强两国的天然气合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中俄天然气合作经得住考验,不仅保障了两国疫情期间的能源需求,也为两国的抗疫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次则是在此基础上,深化中俄天然气合作的新举措。
协议内容协议共有9条内容,包括:加强天然气行业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市场稳定、推进天然气技术进步、深入探索天然气利用新模式、深化天然气加工与化工合作、推进天然气交通化、加强天然气规划咨询、拓展天然气国际合作、加强天然气行业人文交流。
协议要义该协议在多个领域与之前的协议相互补充,旨在促进中俄天然气行业的交流与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双方的长期稳定合作,也为国际市场提供了稳定和可靠的天然气供应。
此外,该协议提出要推进新能源建设,如进一步探索可再生能源在天然气生产中的应用,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在国际环境问题上加强合作等。
同时,该协议还把人文交流作为协议中一个重要方面,表明中俄之间的合作不仅要在经济领域紧密合作,也需要在文化领域促进交流。
合作前景所提出的内容不仅反映了两国在当前能源领域的合作情况,也对未来新能源合作方向提出了要求。
中俄在未来的能源合作中,可以进一步推进天然气建设的技术创新,加强能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鼓励能源多元化发展,促进能源协同发展,在推进可再生能源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
积极推进中俄石油合作的全面发展

积极推进中俄石油合作的全面发展李国玉2013-1-9 19:57:33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05年第5期(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教授)[中图分类号] F13/17.5.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961(2005)05-0004-02我作为石油地质专家,从1952年开始就与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专家有密切的友好往来,至今已有53年的历史。
我们之间,极为融洽,互惠互利,保持良好的友谊。
我作为研究中国和世界含油气盆地的专家,作为研究中国和世界油气资源的专家,对俄罗斯石油地质很熟悉。
我在20多次访俄过程中,足迹遍俄罗斯,到处都有我的好朋友。
我以促进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为己任,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技术交流、合作谈判等等。
今天我在这里谈五个问题。
一、俄罗斯丰富的油气资源对中国石油公司有巨大的吸引力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最大、沉积岩面积最广、油气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
俄罗斯国土面积1 708万平方公里,沉积岩面积1 29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洋和内陆大陆架560万平方公里,共有伏尔加-乌拉尔、蒂曼-伯朝拉、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北高加索、北极大陆架、滨里海和远东等八个主要盆地,面积分别为300万至几十万平方公里。
油气田一般都是面积大、深度适中的大构造,储量大,产量高。
如萨马特洛尔油田,面积1 575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4亿吨,1987年最高年产量1.45亿吨。
乌连戈伊特大气田,面积4 750平方公里,天然气储量12万亿立方米,年产气1 000多亿立方米。
东西伯利亚、海洋和大陆架的4个大盆地都是未开垦的处女地,远景非常大。
除了一大批大油气田外,俄罗斯还有不计其数的中小油气田。
俄罗斯石油远景储量454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61万亿立方米。
2004年底,俄石油剩余可采储量82.19亿吨,年产石油4.47亿吨,占世界第一位;天然气探明剩余储量47.5万亿立方米,2004年产气6 074亿立方米,占世界第一位。
中俄油气合作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中英对照)

中俄油气合作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未来5~10年,将是中俄油气合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双方利益所在,前景值得期待,道路不会平坦曾兴球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原总地质师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the Sino-Russian Oil and Gas Cooperation---Bearing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both sides, the Sino-Russian cooperation is expected to enter its crucial development stage in the next 5 to 10 years with promising prospects but uneven courses.Zeng XingqiuFormer Chief Geologist of Sinochem Group中俄油气合作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其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们谋划“十二五”能源发展战略的时候,尤其要深入研究中俄油气合作的问题。
可以预料,未来5~10年,将是中俄油气合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中俄油气合作是中俄双方共同利益所在,前景值得期待,道路不会平坦。
为了实现中俄油气合作长期稳定发展,我们必须理性认识中俄油气合作的现状,科学分析制约中俄油气合作的主要因素,正确把握中俄油气合作发展的走势,形成共识,才能不失时机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升中俄油气合作的水平。
As a continuous concern,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plays such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China’s energy security and supply that requires further researches in planning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of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y. Bearing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both sides, the cooperation is expected to enter its crucial development stage in the next 5 to 10 years with promising prospects but uneven courses. In order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le development, we must seize every opportunity to do all preparatory work well with the consensus formed by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tatus, scientific analyses of the main constraints and correct grasp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so a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Sino-Russian oil and gas cooperation.中俄油气合作的现状1996年4月,叶利钦访华,中国政府和俄罗斯政府签订《中俄联合声明》,确定双方要“发展平等与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于4月25日签订了中俄两国政府《关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定》。
上证指数未来18个月升五成?

2014年第20期卧龙上证指数未来18个月升五成?卧龙,接触股市20年。
1995年开始给《股市动态分析》投稿,1996年入职深圳新兰德,1998年转职大鹏证券,2000年初因生性喜爱自由转做个人投资者至今。
中国与俄罗斯5月21日签定一份高达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合约。
合约规定自2018年起,俄罗斯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提供天然气,输气量逐年递增,最终达至每年380亿立方米,合同期限长达30年。
粗略计算,4000亿美元总额,每年380亿立方米长达30年期限供应,折合每立方米0.35美元,约2.17元人民币。
估计实际价格不低于此数。
中国是煤炭大国,煤炭使用量占一次性能源的65%以上。
近年雾霾日益严重,迫使中国更多使用清洁能源。
天然气作为现阶段首选可靠的清洁能源,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一方面,比起煤炭更加清洁,另一方面比起太阳能、风能更低成本,又比核能更安全,优点是相当多的。
天然气当前只占能源消费5%,总体而言,中国天然气开发处于早期阶段。
有官员认为2020-2030年将是中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时期,预计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350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5000亿立方米。
有人估计2020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的12%,2030年则提升至18%。
短期内估计,201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达1700亿立方米,但需求缺口仍高达9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35%。
中国与俄罗斯早于10年前便开始谈判天然气贸易。
2004年9月中俄双方表示愿继续推动落实中俄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项目,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由此正式拉开了中俄天然气十年谈判序幕。
其实双方谈判重点在于价格,国际天然气价格自2005年见顶后一路下跌,最低点出现在2012年4月。
2011年6月,俄罗斯出价约300美元/千立方米,但中国最高至给出250美元/千立方米。
非常可惜!若当时接受其价格,可以节省570亿美元或以上。
【能源】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感想

历经5年准备和建设,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即将投产通气。
巨大的气流将从遥远的俄罗斯恰扬金气田呼啸而来,经加压后将在直径1422毫米的钢管内疾驰,经黑河首站入境后又向下游奔涌而去……沿着中国版图东部,这条能源巨龙蜿蜒前行,随着今后中段和南段的陆续投产,它将经东北至华北,而后又向华东奔去,在黄浦江畔激荡起能源浪花,成为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
在世界的东方,这条起舞的能源巨龙,历尽艰辛,百炼成钢,凝聚了中国智慧,大写了石油精神,在中国管道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坦诚与务实:一条深化中俄关系的管道上海的早晨,书写着东方传奇。
2014年5月21日凌晨4时许,黄浦江静静地流淌,大部分市民还在沉睡当中。
又经过一个通宵的谈判,围绕中俄东线天然气价格存在的分歧终于找到契合点,中俄双方谈判代表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这是一场跨世纪谈判,这是一个总价达4000亿美元的超级大单。
俄气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说:“从来没有和任何公司签过这么大的单子。
”中俄两国毗邻,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需要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而一个日益强大的俄罗斯也需要参与到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市场。
互利共赢,是两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最大共识。
如果从1994年中俄两国签订天然气管道修建备忘录开始算起,这场谈判到2014年正好经历20年。
中国石油一位谈判代表称,曾在一年之内,他在中俄两国间往返50余次。
双方始终坦诚务实地面对分歧,既要维护本国利益,又都希望最终达成合作。
在这20年间,中俄两国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能源领域合作,每一次中俄双方最高首脑会晤,对于有关能源方面的核心问题、关键走向,都给予重要指导。
2007年以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世界天然气市场格局的改变,为中俄之间的谈判提供了突破口。
一切似乎水到渠成,而能够迈向共识,除地缘政治、国情与资源现状因素外,中俄两国政府、两国企业之间始终坦诚相待、真诚合作、努力达成互利共赢的共同心愿发挥了主导作用。
新兴油气合作案例

新兴油气合作案例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新兴油气合作成为各国的热门话题。
各国通过合作,既能够满足自身能源需求,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合作。
下面将列举一些新兴油气合作案例,以展示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模式和效果。
1. 中俄天然气合作中俄天然气合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合作项目之一。
双方通过建设跨国天然气管道,实现了大规模天然气的输送和交易。
这一合作项目极大地促进了中俄两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安全供应。
2. 美国页岩油与液化天然气合作美国的页岩油和液化天然气产量大幅增加,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美国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将大量的页岩油和液化天然气出口到全球市场,满足了其他国家的能源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增长。
3. 中东国家与亚洲国家的油气合作中东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亚洲国家则是能源的主要消费市场。
中东国家与亚洲国家之间的油气合作,通过建设跨国管道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实现了大规模的油气输送和交易,为亚洲国家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4. 非洲国家与欧洲国家的天然气合作非洲国家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欧洲国家则面临着能源供应的压力。
非洲国家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天然气合作,通过建设跨海天然气管道和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实现了大规模的天然气输送和交易,为欧洲国家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供应。
5. 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石油合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而拉美国家则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石油合作,通过建设石油管道和石油交易协议,实现了大规模的石油输送和交易,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同时也促进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
6. 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天然气合作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天然气合作,通过建设跨国天然气管道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实现了大规模的天然气输送和交易,为欧洲国家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同时也促进了欧盟的能源安全和地区合作。
7. 东南亚国家与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合作东南亚国家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4000亿美元大单只因价格谈了20年,中俄天然气合同价格到底是多少

4000亿美元大单只因价格谈了20年,中俄天然气合同价格到底是多少.——虽然不求甚解,毕竟战略资源,国家谈判廿年、个中艰难曲折,战略需求至上、一朝达成双赢。
——毛熊务要守信,不可贪利轻义。
天然气合作协议的签署可以进一步推进两国在其他方面的合作,有助于巩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横跨近20年的中俄天然气谈判终于花开落地。
在前一天30多份涉及到各领域的合作协议签署之后,中俄最终在5月21日签下了最具分量的一份合同:天然气购销合同。
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吴新雄与俄罗斯联邦能矿部部长诺瓦克代表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吉平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下称“俄气”)总裁米勒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
根据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总价为4000亿美元。
目标市场主要是中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天然气合作协议的签署可以进一步推进两国在其他方面的合作,有助于巩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
“天然气合同签订后,不仅能够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也能增加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渠道。
”推算协议气价为2.19元/立方米合同约定,主供气源地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金斯克气田,俄气负责气田开发、天然气处理厂和俄罗斯境内管道的建设。
中石油负责中国境内输气管道和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
尽管双方没有公布协议气价,但分析人士推算得到中俄天然气协议的具体价格约为2.19元人民币/立方米。
资料显示,俄罗斯向欧盟售气的价格约为2.3元/立方米,而中国从中亚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在2.2元/立方米。
外媒引用野村亚洲石油研究部门的观点称,考虑到欧盟的制裁可能会对俄罗斯造成冲击,不认为俄气有条件能够争取到很高的价格。
中俄原油管道建设始末

2005年6月,俄方突然宣布,一直进展顺利的“泰纳线”铺 设工作由于“环保原因”暂停。起因是俄罗斯国内关于泰纳线的 铺设将污染贝加尔湖水源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场“环保风波”背后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国际原油 价格在2005年的连续升高。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3月份 攻克每桶50美元关口,并于3月16日达到了56.46美元的历史高位。 8月以后,油价继续屡屡刷新最高纪录,在8月29日创70.85美元的 天价纪录。人们惊呼:“高油价时代到来了。” 石油管道进展受挫的同时,中俄两国已经签订的长期供货合同 也受到了影响。 俄罗斯石油公司对履行该协议的积极性大大下降, 多次要求与中方重新签订石油出口价格协议。如果中方坚持按现 行价格购油,2010年合同期满后俄石油将不再续签。俄中石油价格 谈判陷入僵局。 2006年1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罗斯将在今年夏天 开工泰舍特—纳霍德卡(简称泰纳线)的太平洋输油管道一期工 程的建设。根据之前约定,并率先开通中国支线。
2009年4月22日中俄两国在京共同签署了《中 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至此,双方于 今年2月草签的包括“石油换贷款”在内的一 揽子能源合作协议正式生效,中俄之间迄今最 大的一笔能源合同正式落子 。
由于中方许诺以低息贷给俄方250亿美元,而 俄方也许诺未来20年内通过管道每年向中方 供油1500万吨,因此,有人将中俄草签的一揽子 协议称为“石油换贷款”协议。现在,“石油换 贷款”协议终于以政府间协议的形式固定了 下来。
2008.10.28,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关于在石油领域合作的谅 解备忘录》、中石油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关于斯科沃罗季诺中俄边境原油管道建设与运营的原则协议》等能源领域合作文件,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共同出席签字仪式。 150亿美元贷款给俄国家石油公司+100亿美元给石油管道公司换 3亿吨15年的石油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简称“俄气”)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协议》,俄 罗斯将从2019年起开始向中国供气,达产后供气量将达到 380亿立方米/年,合同期为30年,目标市场主要是我国东 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目前,俄罗斯境内段于2014年 9月开工建设,中国境内段于2015年6月举行开工仪式。
2014年以来,随着中俄关系的深入发展,中国石油企 业与俄罗斯分别签订了万科油田、鲁斯科耶油气田、尤鲁 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等的合作框架协议。
与此同时,在上游合作与石油贸易带动下,工程技 术服务与装备进出口业务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近年来,中 俄两国在油气勘探、管道建设等领域的合作逐步展开,中 国公司在俄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同时,中国钻机、修井 机、钻头、测井等石油装备在俄市场也获得认可,发展空 间不断扩大。
1.4 2006年签约炼油化工合作项目 2006年以来,中俄两国在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方面的
合作逐步开展,双方推动了中俄天津炼厂、俄罗斯克拉斯 诺亚尔斯克市合成橡胶厂、上海丁腈橡胶和异戊橡胶等项 目的合作。
2006年,中俄两国政府签署《关于中国、俄罗斯成立 合资企业深化石油合作的基本原则协议》。2007年11月, 中国石油与俄油分别以51%和49%的股权比例,在中国天津 注册成立中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着手推动天津 炼厂建设。炼厂预期总投资50亿美元,年加工能力1600万 吨,油源70%来自俄罗斯,其余30%来自其他国际市场。
2 未来中俄油气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中俄两国地理相邻、地缘相近,俄罗斯丰富的油气资 源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在全球能源 格局深刻调整、国际融合成为新趋势的今天,中俄油气合 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全球油 气供需宽松正在成为新常态,新观念、新技术、新能源给 油气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未来中俄油气合作的顺 利推进提出了新的要求。
Key words:oil and ga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cooperation model; pattern of oil and gas;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01
Vol.23, No.11
2015
1 中俄油气合作20年的进展
期20年、年供应原油1500万吨的长期原油管道贸易合同。 2011年1月,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营,2012年两国原 油贸易量突破2200万吨。2013年,中俄签署为期25年的 原油增供框架协议,俄罗斯将通过中俄原油管道逐步向中 国增供原油1500万吨/年;通过中哈原油管道增供原油700 万吨/年,合同期为5年,可延长5年。经过双方的共同努 力,2014年中俄石油贸易量超过3300万吨,占中国石油进 口总量的10%以上。
中国石油持股20%,丝路基金9.9%,诺瓦泰克持股50.1%,道达尔持股20% 中国石化持股25.1%,俄油持股74.9% 中国石化持股49%,俄油持股51% 石油勘探开发项目
03
Vol.23, No.11
2015
国际石油经济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俄加强油气合作更是两国共同发展的现实需要。俄罗斯是 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油气是俄罗斯的重要支柱 产业,俄罗斯需要为本国丰富的油气资源寻找可靠、稳定 的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之一,资金实 力雄厚,需要找到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商。中俄油气合 作顺应了全球油气资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1.3 2006年双方开始上游合作 2005年初,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
化”)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简称“俄油”)签署了开展广 泛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开始着手推动双方上游合作。同年7 月,双方签署了关于建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俄罗斯远东油 气田的协议,中国石化获得萨哈林-3油气田25%的股份。 此后,以中石国化、中国石油为主的中国石油企业相继获 得俄罗斯乌德穆尔特、Dintemski、亚马尔等多个油气勘探 开发项目(见表1)。目前,多数项目处于勘探期或建设 期,仅有乌德穆尔特项目拥有权益产量约300万吨/年。
20年来,中俄双方在油气领域的合作步伐逐步加快、 合作领域逐渐拓展、合作成果渐趋显现,合作范围从石油 贸易逐步拓展到天然气贸易、勘探开发、油气管道、炼油 化工、工程技术、装备进出口等全产业链。
1.1 2000年双方开始石油贸易 2000年开始,中俄自满洲里口岸通过铁路运输开展
石油贸易,当年中国进口俄原油近150万吨、成品油250万 吨。2005年1月,中俄签署60亿美元贷款项下为期5年、总 量为4840万吨的长期原油贸易合同,推动了双方原油贸易 量的增长。2008年,俄罗斯对华供油首次超过1000万吨, 达到1164万吨。2009年,中俄达成250亿美元贷款项下为
Abstract:After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scope of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has gradually extended from oil trade to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such as natural gas trad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il and gas pipeline, oil refining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mport and export. With a huge adjustment on global oil and gas, the strategy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s gradually linked, and the new ideas, new technology and new energy have developed rapidly. Therefore, the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face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future, both sides need to continue strengthening strategic and policy coordination, promote innovation of cooperation mode and the whole industrychain joint venture cooper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avoid cooperation of all kinds of risks.
关键词:中俄油气合作;合作模式;油气格局;“一带一路”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for 20 years
SUN Longde1, QIAN Xingkun2, JIANG Xuefeng2, CHEN Rui2, SU Xinliang1 (1. 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PC Economics &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2.1 全球油气新格局有利于中俄油气合作 当前,全球油气供需格局和贸易流向正在发生深刻
变化,生产西移,消费东移,形成“两带三中心”的格局 (见图2),并且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能源地缘政治版 图。其中,供应东带从北非和波斯湾,经里海、西西伯 利亚、东西伯利亚,直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是以常规
油气为主的传统供应带,2014年油气储量为2631亿吨油当 量,占全球的68%,油气产量分别为24.7亿吨和16409亿立 方米,分别占全球的59.7%和46.5%。在三大油气消费中 心中,亚太地区是未来全球油气需求的重要增长极。2014 年,亚太地区油气消费量分别为13.1亿吨和7281亿立方米, 分别占全球的33.6%和20.2%。预计2030年该地区的油气消 费量将达到16.1亿吨和12099亿立方米,分别占全球的35.1% 和24.2%,较2013年分别增长3.0亿吨和4818亿立方米。
战略论坛 TRATEGIC FORUM
中俄油气合作20年
孙龙德1,钱兴坤2,姜学峰2,陈蕊2,苏新亮1 (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
摘 要:经过20年的推动与发展,中俄油气合作的范围从石油贸易逐步拓展到天然气贸易、勘探开发、油气管 道、炼油化工、工程技术、装备进出口等全产业链。当前,全球油气格局深刻调整,中俄国家战略逐步对接,新观 念、新技术及新能源快速发展,使得中俄油气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中俄双方需要持续加强战略与政 策协调,积极推进合作模式创新,共同推动全产业链合资合作,并注重防控和规避合作中的各类风险。
图1 中俄原油管道走向 02
战略论坛 TRATEGIC FORUM
原油管道设计输量2200万吨/年。2011年1月,中俄原油管 道正式投入运行,每年将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原油,合同 期20年。据海关数据,截至2014年12月,中俄原油管道已 安全平稳运行1461天,2014年进口原油1560万吨,累计输 油6145万吨。
1.2 2011年中俄原油管道投入商业运营 中俄原油管道从1996年开始论证,2009年签署建设
与运营合同,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 油”)与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合作 修建。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 输站,经俄边境加林达计量站,穿越黑龙江后到达漠河, 然后从漠河首站经塔河、加格达奇等地,途经黑龙江省 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县市区,止于大庆林源末站(见图 1)。管道在俄方境内陆上长约63.4千米,横跨两国边境的 黑龙江穿越段长1.15千米,管道在我国境内陆上全长约932 千米,设计输量1500万吨/年,最大输量3000万吨/年。后 经对管道进行适应性改造和增输改造,目前,漠河-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