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常用中成药123

合集下载

常用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
31 午时茶颗粒
32 暑湿感冒冲剂
(七)秋燥证(010107)
33 秋燥感冒冲剂
(八)少阳证(010108)
34 小柴胡冲剂(汤丸、片)
35 少阳感冒冲剂
36 柴黄口服液(颗粒、片)
(九)卫气相兼证(010109)
37 风热清口服液
38 清热解毒颗粒(片)
214 枣仁安神颗粒(液)
215 脑力静糖浆
216 天麻首乌片
217 夜宁冲剂
218 安神宝冲剂
(二)气血两虚证(011902)
219 参芪五味子片
220 刺五加片
(三)气阴两虚证(011903)
221 益心宁神片
222 五味子糖浆
223 七叶神安片
(五)蛔厥证(011005)
165 乌梅丸
十一、自汗(0111)
(一)肺卫不固证(011101)
166 玉屏风口服液(胶囊、颗粒)
167 复芪止汗冲剂
十二、衄血(0112)
(一)阴阳两虚证(011201)
168 再障生血片
十三、咯血(0113)
(一)血热妄行证(011301)
(一)痰热壅肺证(010501)
131 肺宁冲剂
132 肿节风片
133 金荞麦片
134 鱼腥草注射液(片)
六、肺痨(0106)
(一)气阴两虚证(010601)
135 人参固本丸
136 润肺止嗽丸
七、温病高热(0107)
(一)时疫表证(010701)
137 清瘟解毒片(丸)
138 三十五味沉香丸
(二)气分热盛证(010702)

这10个感冒中成药,适用不同类型感冒

这10个感冒中成药,适用不同类型感冒

这10个感冒中成药,适用不同类型感冒1.热毒袭肺,流行性感冒——“收藏好”——连花清瘟胶囊【功效】: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主治】:用于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嗓子干、嗓子疼、舌质偏红、舌苔黄或黄腻。

2.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收藏好”——双黄连口服液【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嗓子疼。

3.风寒、风热感冒——“收藏好”——感冒灵颗粒【功效】:解热镇痛。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嗓子疼。

4.风寒感冒——“收藏好”——感冒清热颗粒【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发热、恶寒、浑身酸痛、鼻流清涕、咳嗽、嗓子干。

5.肺胃热盛所致的感冒——“收藏好”——板蓝根颗粒【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用于感冒引起嗓子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

6.热毒壅盛所致的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收藏好”——清热解毒口服液【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浑身发热、脸色通红、烦躁口渴、嗓子肿痛。

7.风热感冒——“收藏好”——桑菊感冒片【功效】: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咳嗽、嘴里干、嗓子痛。

8.外感风热、火毒内盛所致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收藏好”——清开灵颗粒【功效】: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主治】:用于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嗓子肿痛、舌质红绛、苔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

9.外感风热所致的流行性感冒——“收藏好”——维c银翘片【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嘴里干、嗓子疼痛。

10.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收藏好”——感冒软胶囊【功效】:散风解热。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嗓子肿痛。

家中常备治感冒的中成药有哪些

家中常备治感冒的中成药有哪些

家庭常备中成药:(1)银翘解毒丸片:是治疗风热感冒的。

如发热较重,稍有些怕冷,基本上不出汗,即便有汗也不多,头胀痛,全身不适,四肢疫懒,口渴思饮,咽喉肿痛等才可以服用。

每次1--2丸或4一6片,每日2次。

(2)感冒清热冲剂:用于体内蕴热、外受风寒之邪,觉得身上发热、怕冷、头痛、全身不舒服、流清鼻涕,还带点儿咳嗽、口苦、嗓子干等,可选用此药,可以清除热邪、解除表证。

每次1袋或2袋,每日2次。

(3)表里双解的防风通圣丸:伤风感冒没有及时治疗,迁延日久,以致外邪不解,发热、怕冷、头痛、口苦、咽干、鼻塞不通气等:又内有积热,大便秘结、小便发黄,用之有效,每服6克,每日2次。

(4)九味羌活丸:主治风寒感冒,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疼痛等作用。

外感风寒、风湿疼痛、并兼有汗等,每次服6 --9克,每日2一3次,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

( 5)专治时行感冒咳嗽的桑菊感冒片:外受风热之邪,全身微有发热、稍有恶寒、鼻塞不通气、头痛、口渴、咽痛,并有明显咳嗽等,如流感、支气管炎、咽炎等,可用之,以疏风散热、宣肺止咳。

每次4片,每日2次。

(6)暑天感冒需服藿香正气水:暑热季节,外受风寒,内有湿浊,出现发热、怕冷、头痛、胸闷不舒、肚子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口淡无味,治宜辛散风寒、祛湿化浊。

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亦可服藿香正气丸,每次l-2丸,温开水或姜汤送下,每日2次。

用中成药治感冒须辨证依据病因,医学对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暑热型3种(有时还可分得更多),在病症和用药上也有区别。

风寒型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苔薄白。

宜宣肺散寒,辛温解表。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的中成药如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羚翘解毒丸、参苏丸(胶囊、片)、午时茶颗粒(茶)可以选用。

居家还可用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9克、生姜9克煎服。

风热型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咳嗽吐黏痰,舌边舌尖色红,苔薄黄。

7种用于风寒感冒的中成药。建议收藏

7种用于风寒感冒的中成药。建议收藏

7种用于风寒感冒的中成药。

建议收藏秋冬交际,早晚温差大,比较容易着凉,患风寒感冒。

如果有以下症状,你多半是得了风寒感冒:非常怕冷,伴有轻微的发热,没有汗出,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有时流伴有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喝热水比较舒服,舌苔薄白而润。

中医学上,对治疗风寒感冒,采用“疏散风寒,辛温解表”的治法。

我们在药店常见的中成药主要有7种,分别是: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解毒灵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软胶囊、荆防颗粒、感清糖浆等。

1、风寒感冒颗粒主要含有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具有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的功效。

主要用于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的症状患者。

2、感冒清热颗粒主要含有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方中荆芥穗香窜,气味轻扬,长于发表散风,为君药;防风、苏叶疏风散寒,薄荷、柴胡疏风散热,葛根解肌退热,升津止渴,为臣药;桔梗、苦杏仁宣肃肺气,化痰止咳,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地丁清热解毒,芦根清热生津止渴,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

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的症状患者。

3、感冒解毒灵颗粒主要含有紫苏子、前胡、防风、金银忍冬叶、连翘、麦冬、板蓝根、苦杏仁、羌活、川芎、牛蒡子、陈皮、桑白皮。

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要用于感冒、头痛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体酸痛的症状患者。

4、正柴胡饮颗粒主要含有柴胡、陈皮、防风、赤芍、甘草、生姜。

方中柴胡疏散退热,为君药。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生姜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共为臣药。

赤芍清热凉血;陈皮理气健脾,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全方配伍,具有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的功效。

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初起: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症状的患者。

风寒感冒,如何选用中成药?介绍7种常用中成药

风寒感冒,如何选用中成药?介绍7种常用中成药

风寒感冒,如何选用中成药?介绍7种常用中成药冬季,室内外温度变化大,稍不注意,很容易感受寒凉,而患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的表现症状为头痛、发热轻、怕冷、无汗、颈项僵硬、周身酸痛,鼻流清涕、咽痒但不肿痛等。

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等7种中成药,是药店常有的用于风寒感冒的药物,可不同程度的缓解感冒症状,每种药物各具特色,具体应用时需注意区分。

01感冒清热颗粒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药提示: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药物特色:组方中含有桔梗、苦杏仁,具有止咳作用;葛根具有缓解颈项身痛的作用。

02荆防颗粒功效: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白痰。

用药提示: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

药物特色:荆防颗粒感冒症状初期使用,缓解缓解症状效果明显,还可增强免疫和抗病毒能力,适合秋冬季反复感冒者。

03风寒感冒颗粒功效: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用药提示: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药物特色:组方中含有麻黄,桂枝,干姜药性辛温的中药,发汗散寒作用明显,更适用于恶寒重的患者。

04正柴胡饮颗粒功效:表散风寒,解热止痛。

适应证:用于外感风寒初起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及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药提示: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药物特色:正柴胡饮颗粒组方简单,药效相对较弱,针对风寒感冒初起,轻证者更适宜。

05感冒疏风颗粒功效:辛温解表,宣肺和中。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倦怠。

用药提示: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含有麻黄,运动员慎用。

药物特色:具有宣肺和中的功效,更适合咳嗽症状明显者。

06葛根汤颗粒功效:发汗解表,升津舒经。

感冒常用中成药汇总

感冒常用中成药汇总

感冒常用中成药汇总感冒常用中成药汇总感冒类(风寒感冒流清涕,怕风怕冷。

风热感冒流黄鼻涕,咽痛,发热。

)小青龙颗粒:用于风寒感冒,止咳平喘,亦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

午时茶颗粒: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通宣理肺丸: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银翘解毒丸/片: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双黄连颗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的治疗。

小柴胡颗粒:主治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藿香正气水: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

保济丸:用于暑湿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亦可用于晕车晕船。

风寒感冒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咳嗽,鼻塞,流鼻涕。

风热感冒颗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

羚羊感冒胶囊:用于流行性感冒,伤风咳嗽,头晕发热,咽喉肿痛。

感冒灵颗粒:用于因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

四季感冒片:用于四季风寒感冒,特别适用于体弱者,妊娠妇女因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流清涕,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恶心厌食等。

抗病毒口服液: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病毒感染等疾患。

蓝芩口服液:用于急性咽炎、肺胃实热症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连花清瘟胶囊: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感冒类中成药

感冒类中成药

问:
1.上述症状为何病何证?请说出辩证依据。 2.请提出中医治法,且问病荐药,至少三种中成药。
中医病证诊断:风热感冒 治法:辛凉解表。 中成药:
病例五
刘某,女,74岁。恶寒发热1周。1周来发热不 退,发热前每先恶寒,有时寒战,无汗,头痛身楚, 咳嗽,痰白,咯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平 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请回答:中医病 名诊断、证型、病机归纳、治法、主方、药物。
中 成 药 常 识
感冒类中成药
PPT模板下载:/moban/
目录
感冒概述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暑湿感冒
气虚感冒 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
学习目标
掌握感冒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辩证要点、各证型的症 状描述。
掌握感冒类药的分类、功效、主治疾病、适用范围。 熟悉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汤、银翘散、桑 菊饮、银翘解毒丸、双黄连颗粒、藿香正气散(水)、六 一散、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参 苏丸、玉屏风颗粒等中成药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1.上述症状为何病何证?请说出 辩证依据。 2.请提出中医治法,且问病荐药, 至少三种中成药。
中医病证诊断:暑湿感冒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和中 中成药:
病例三
患者症见寒战高热,全身酸痛,酸软无力,或有
化热传变之势,有传染性。
问:
1.上述症状为何病何证?请说出 辩证依据。 2.请提出中医治法,且问病荐药, 至少三种中成药。
证型证型治则治则常用中成药常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外感风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通宣理肺丸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风热感冒风热感冒辛凉解表维c银翘片银翘解毒丸小柴胡颗粒复方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复方感冒灵颗粒暑湿感冒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和中暑热感冒颗粒藿香正气丸保济丸气虚感冒气虚感冒益气解表玉屏风颗粒参苏丸补中益气丸时行感冒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复方板蓝根冲剂连花清瘟胶囊柴黄清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普通感冒痊愈痊愈n避风寒慎起居n清淡饮食n多饮暖开水n食醋熏蒸法每立方米510

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及该怎么选用

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及该怎么选用

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及该怎么选用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及该怎么选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冒,而对于一些小感冒,我们经常会到药店买药,有时药店的药师也会根据你的情况,指导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而感冒常用的中成药种类繁多,中医治疗重视辨证论治,那我们今天来讲讲感冒常用的中成药,及我们该如何选择。

感冒类中成药主要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解表胜湿剂、祛暑解表剂、扶正解表剂。

每一种解表剂具有不同的功效及适应范围,我们必须对证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并不是感冒了就随便买一盒感冒药吃就行了。

一、辛温解表剂从辛温两个字可以看出,本类解表剂,主要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

风寒证我们主要可以根据以下症状来判断: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项强痛、肢体疼痛,舌淡苔白、脉浮等。

舌淡,苔白常用的中成药有:1.桂枝合剂桂枝合剂桂枝合剂的药物组成主要是桂枝汤,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

主要治疗感冒风寒表虚证,症状见头痛发热、恶风汗出、鼻塞干呕等。

服用注意是,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服药后多饮热开水或热粥,覆盖被子保暖,让身体微微出汗为度。

2.表实感冒颗粒表实感冒颗粒表实感冒颗粒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

主要治疗感冒风寒表实证,症状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服用注意是,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

服药后多饮热开水或热粥。

因含麻黄,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3.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虽然名字写着清热,其实它的作用是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是辛温的解表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服用注意是,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与环孢素A同用,可能引起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

4.正柴胡饮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正柴胡饮具有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的功效。

主要治疗风寒感冒,症状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

服用注意是,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风热感冒慎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机】
风寒束表,(主证) 水饮内停。(兼证)
表里同病, 表证为主。
【治法】
散寒解表,温肺蠲饮,(平喘止咳)。
【方解】
·小青龙汤 ·
君:麻黄 —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麻、桂相须为用,
桂枝 — 散寒解肌发表;
发汗散寒解表力强。
— 温阳化气以行水化饮。
臣:干姜、细辛 — 温肺散寒化饮;
佐:五味子 — 温敛肺气以止喘咳;
·麻黄汤 ·
3.现代运用: ·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属于风寒 束表或犯肺者。
4.衍化方
麻黄
桂枝
医案选录
·麻黄汤 ·
➢ 伤寒表实 ➢ 刘渡舟医案: 刘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
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 39.8°C,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淅淅恶寒,发抖,周 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舌苔薄白, 脉浮紧有力。 ➢ 分析: ➢ 辨证: 太阳伤寒表实之证. ➢ 治法:辛温发汗, 解表散寒. ➢ 方药:麻黄汤:
解表剂使用注意
一 、 辨
二 、 发

















辛温解表
【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 【证候】共证 + 无汗/有汗,项强身痛,口不渴,
苔薄白,脉浮紧 【代表方】表实感冒颗粒、桂枝合剂、感冒清 热颗粒(口服液)、正柴胡饮颗粒、 风寒感冒颗粒
麻黄汤
《伤寒论》
张仲景
【组成】
·麻黄汤 ·
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小 青 龙 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洗,半升 桂枝去皮,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炙,三两
【用法】
·小青龙汤 ·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
·风寒束表 — 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脉浮; ·水饮 肺失宣降 — 喘咳痰多而清稀,胸闷,苔白滑; 停肺 溢于肌肤 — 头面四肢浮肿,体重。
【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 【证候】共证 + 无汗/有汗,项强身痛,口不渴,
苔薄白,脉浮紧 【代表方】表实感冒颗粒、桂枝合剂、感冒清 热颗粒(口服液)、正柴胡饮颗粒、 风寒感冒颗粒
辛凉解表
【适应证】外感风热表证 【证候】共证 +口渴,咽痛,舌偏红
苔薄黄,脉浮数 【代表方】银翘解毒颗粒(丸、片、胶囊)、 桑菊感冒片(颗粒、合剂)、羚羊感冒胶囊、 连花清瘟胶囊
·麻黄汤 ·
【运用】
1.本方是治疗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本方为发汗之峻剂,凡表虚自汗、体虚外感、
新产妇人、失血者均不宜使用。 3.临证加减: ·若风寒较轻,可去桂枝 + 苏叶、荆芥; ·咳痰清稀,气急者 + 苏子、橘红; ·风寒夹湿者 + 白术或苍术。
我们身边的科学用药
——感冒常用中成药
【组成】 解表药为主;
【作用】 宣通肌表,发散外邪 。
(发汗,解肌,透疹;)
【立法依据】“因其轻而扬之”、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主治】 a.表证;
b.邪在肌表的疾患。
分类
辛凉解表 辛温解表 解表胜湿 祛暑解表 扶正解表
·感冒常用中成药·
辛温解表
·解表剂·
【 运用】
1.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停的常用方剂。 (名医方论) 2.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苔白滑。 3.临证加减:本方用治寒饮停肺之喘咳。
·表证不显者,可去桂枝,并改用炙麻黄。
·小青龙汤 ·
4.现代用治: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或
肺气肿合并感染等属于外寒内饮者。 5.现代研究: ·具有平喘、抗过敏、降低血流阻力等作用。 6.附方:
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感冒清热颗粒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风寒感冒,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身痛,
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风寒转风热(介于风寒风热之间,风寒
为主)
正柴胡饮颗粒
发散风寒,解热镇痛 外感风寒所致感冒,症见发热恶寒、无
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 肢酸痛
风寒感冒颗粒
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
麻黄去节,三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桂枝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用法】
·麻黄汤 ·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病伤寒)
正邪相争 — 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紧; 风寒束表 毛窍闭塞 — 无汗;
经气不舒 — 头痛身疼; 肺气不宣 — 气喘、咳嗽。
【病机】
·风寒束表(主),肺气不宣(次)。
【治法】《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解表胜湿
【适应证】外感风寒夹湿 【证候】共证 +口渴,咽痛,舌偏红
苔薄黄,脉浮紧 【代表方】九味羌活丸、荆防颗粒、午时茶
颗粒
祛暑解表
【适应证】暑湿感冒/内伤湿滞 【证候】头痛昏重、胸膈痞满、脘腹胀痛、 呕吐泄泻 【代表方】藿香正气水、保济丸
扶正解表
【适应证】体虚外感表证 【证候】气血阴阳之虚证 + 表证 【代表方】败毒散、参苏丸
麻黄9g 桂枝6g 杏仁12g 炙甘草3g.
表实感冒颗粒
组成:紫苏叶、葛根、白芷、麻黄、防 风、桔梗、生姜、苦杏仁(风散寒
主治: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 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 咳嗽,痰白稀
含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慎用
桂枝合剂
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
* 本方 + 石膏 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
7.病案分析
细辛
桂 枝 汤《伤寒论》
【组成】 桂枝三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炙,二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用法】


·桂枝汤 ·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病中风) 正邪相争:发热、恶风、头痛、
白芍药 — 养阴和营,防麻、桂发汗伤阴。
半夏 — 燥湿化痰,蠲饮降浊。
使:炙甘草 — 调和药性。 ·姜、辛、味相配:散中有收, 使散肺寒,化寒饮而不伤正,敛
肺气,止喘咳而不留邪;具有
散寒化饮,止咳平喘之功。
•配伍要点: 1.散收并用、相反相成:姜、辛 + 味;
2.解表药与温肺药并用以表里双散。
·小青龙汤 ·
·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方解】
·麻黄汤 ·
君:麻黄 —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臣:桂枝
— —
散寒解肌发表, 温通经络。
•麻、桂相配,相须为 用,发汗散寒力强。
佐:杏仁 — 降利肺气,止咳平喘。 使:炙甘草 — 和中,调和药性。
·麻、杏相配,宣降肺 气,增强平喘之力。
* 配伍要点:麻 + 桂、麻 + 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