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二星级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最大限度
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物的适用性和舒适性。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符合一定的环保标
准和能源利用要求,达到一定的节能、环保和舒适性标准。

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是对建筑物进行评价和认证的一种方式,是绿色建筑的一种具体实践。

在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建筑物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采用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材料,设计合理的采光和通风系统,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其次,建筑物的施工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建筑施工过程的绿色化。

再次,建筑物的使用应注重节能和环保,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系统,实行科
学的能源管理,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应符合绿色标准,定期进行设备和系统的维护保养,保证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是对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认证,要求建
筑物在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都能达到一定的节能、环保和舒适性标准,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最大限度保护和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LEED金奖、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及绿色施工方案

LEED金奖、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及绿色施工方案

第三十三章 LEED 金奖认证、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及绿色施工实施方案(一)18.1 LEED 金奖及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实施方案我单位历来对绿色施工、节能减排工作非常重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实现建筑施工“四节一环保”。

我单位就立项进行了“绿色混凝土技术”研究,并于形成了一套由“绿色施工特殊工艺技术、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施工评价、绿色施工管理”等组成的绿色施工综合技术成果,此成果荣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发布了企业《绿色施工评价》,我单位主编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GB/T50640)于11月3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

近年来,我单位有6个承建的工程通过LEED 金奖认证,因此对绿色建筑和LEED 认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

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我单位将抽调各个项目有丰富LEED 认证及中国绿色建筑二星级地标认证经验人员,组成本项目的认证管理团队,确保本项目通过LEED 金奖认证和中国绿色建筑二星级地标认证。

18.1.1 LEED 认证简介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体系是一个国际性绿色建筑认证系统,1998年由绿色建筑会(USGBC)颁布了第一个LEED 认证体系(LEEDV1.0)并建立了LEED 认证组织,开始了绿色建筑认证工作。

经过广泛的修改,2000年3月发布了LEEDV2.0,发布了LEEDV2.1,发布了LEEDV2.2。

随着LEED 的发展和成熟,该体系也在进一步完善。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符合LEED 中对施工过程的要求。

18.1.1.1 LEED 认证评估体系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LEED 有不同的评估体系,具体见图18.11。

评估体系LEED LEED-H 住宅LEEDLEED-CI 商业内部LEEDLEED-ND 社区LEEDLEED-EB 既有建筑LEEDLEED-CS 核心和外壳LEEDLEED-NC 新建建筑LEEDLEED-S 学校LEED图18.11 LEED 评估体系18.1.1.2 LEED 认证评分条款LEED 评价体系通过7个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绿色评定,包括:可持续发展建筑场地,节水,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创新与设计过程,区域优先。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山东省2023年第一批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公告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山东省2023年第一批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公告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山东省2023年第一批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23.08.31
•【字号】
•【施行日期】2023.08.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
正文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山东省2023年第一批二星
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公告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建标规〔2021〕1号)、《山东省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鲁建节科字〔2021〕7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等文件标准规范,经评审、公示等程序,“山东省劳模劳动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3#楼”等6个项目获得2023年第一批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

附件:山东省2023年第一批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8月31日附件。

绿色建筑4个等级划分标准

绿色建筑4个等级划分标准

绿色建筑4个等级划分标准
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和基本级。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应落实并深化上位法定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组成。

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

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

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和基本级。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评价。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
相关的标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办公综合体项目——绿色建筑二星级建议及审核意见书

办公综合体项目——绿色建筑二星级建议及审核意见书

xxx项目---施工图审核意见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第二章绿建咨询认证依据标准 (2)第三章自评总述 (3)第四章绿色建筑二星级施工图设计意见书 (4)4.1 总图规划专业 (4)4.2 建筑专业 (6)4.3 结构专业 (16)4.4 给排水专业 (20)4.5 暖通专业 (27)4.6 电气专业 (32)4.7 弱电专业 (37)第一章项目概况本项目总用地22510.404m2,建设用地面积为16869.071 m2,总建筑面积102847 m2,地上18层,地下4层,地上建筑面积51000 m2,地下建筑面积51847m2,容积率3.02,绿地率10%,建筑高度84m, 建筑使用性质为科研用房。

第二章绿建咨询认证依据标准1.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 825-2021;2.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9;3.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 687-2015;4.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第三章自评总述本项目按照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 825-2021绿色建筑评估情况汇总如下:项目现阶段方案调整后得分情况自评总分:76.15 ,申报星级评分要求:70 ,满足绿色建筑二星级要求。

备注:以上得分及下述所列采用的技术均依据现行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 825-2021。

第四章绿色建筑二星级施工图设计意见书4.1 总图规划专业(1)室外标识系统(控制项)✧评价要求:建筑内外均应设置便于识别和使用的标识系统。

✧修改意见:缺少,在总平面中注明注明“场地、公共场所和其他有必要处均设置有安全防护标识、人车分流标识、无障碍标识、卫生间导向标识等的识别和使用标识,并于员工和访客使用,满足现行国标《公共建筑标识系统技术规范》GB/T51223。

”在“总平图”中标注标识位置。

(2)室外吸烟区✧评价要求:室外吸烟区位置布局合理:室外吸烟区与绿植结合布置,并合理配置座椅和带烟头收集的垃圾筒,从建筑主出入口至室外吸烟区的导向标识完整、定位标识醒目,吸烟区设置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

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和绿色施工组织方案

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和绿色施工组织方案

第三十三章LEED金奖认证、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及绿色施工实施方案18.1LEED金奖及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实施方案我单位历来对绿色施工、节能减排工作非常重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实现建筑施工“四节一环保” 。

2003年我单位就立项进行了“绿色混凝土技术”研究,并于2006年形成了一套由“绿色施工特殊工艺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标准、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绿色施工管理标准”等组成的绿色施工综合技术成果,此成果荣获2008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8年发布了企业标准《绿色施工评价标准》,我单位主编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 )于2010年11月3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

近年来,我单位有6个承建的工程通过LEED金奖认证,因此对绿色建筑和LEED认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

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我单位将抽调各个项目有丰富LEED认证及中国绿色建筑二星级地标认证经验人员,组成本项目的认证管理团队,确保本项目通过LEED金奖认证和中国绿色建筑二星级地标认证。

18.1.1 LEED 认证简介LEED ( Leadership in En ergy and En vir onmen tai Desig n )体系是一个国际性绿色建筑认证系统,1998年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颁布了第一个LEED认证体系(LEEDV1.0 )并建立了LEED认证组织,开始了绿色建筑认证工作。

经过广泛的修改,2000年3月发布了LEEDV2.0 ,2002年发布了LEEDV2.1 ,2005年发布了LEEDV2.2。

随着LEED的发展和成熟,该体系也在进一步完善。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符合LEED 2009中对施工过程的要求。

18.1.1.1 LEED认证评估体系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LEED有不同的评估体系,具体见图18.1-1。

评估体系新建建筑LEED核心和外壳LEED商业内部LEED住宅LEED学校LEED社区LEED图18.1-1 LEED 评估体系18.1.1.2 LEED 认证评分条款LEED 2009评价体系通过7个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绿色评定,包括:可持续发展建筑场地,节水,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创新与设计过程,区域优先。

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和绿色施工组织方案

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和绿色施工组织方案

第三十三章 LEED 金奖认证、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及绿色施工实施方案18.1 LEED 金奖及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实施方案我单位历来对绿色施工、节能减排工作非常重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实现建筑施工“四节一环保”。

2003年我单位就立项进行了“绿色混凝土技术”研究,并于2006年形成了一套由“绿色施工特殊工艺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标准、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绿色施工管理标准”等组成的绿色施工综合技术成果,此成果荣获2008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8年发布了企业标准《绿色施工评价标准》,我单位主编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于2010年11月3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

近年来,我单位有6个承建的工程通过LEED 金奖认证,因此对绿色建筑和LEED 认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

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我单位将抽调各个项目有丰富LEED 认证及中国绿色建筑二星级地标认证经验人员,组成本项目的认证管理团队,确保本项目通过LEED 金奖认证和中国绿色建筑二星级地标认证。

18.1.1 LEED 认证简介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体系是一个国际性绿色建筑认证系统,1998年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颁布了第一个LEED 认证体系(LEEDV1.0)并建立了LEED 认证组织,开始了绿色建筑认证工作。

经过广泛的修改,2000年3月发布了LEEDV2.0,2002年发布了LEEDV2.1,2005年发布了LEEDV2.2。

随着LEED 的发展和成熟,该体系也在进一步完善。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符合LEED 2009中对施工过程的要求。

18.1.1.1 LEED 认证评估体系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LEED 有不同的评估体系,具体见图18.1-1。

评估体系LEEDLEED-H 住宅LEED LEED-CI 商业内部LEED LEED-ND 社区LEED LEED-EB 既有建筑LEED LEED-CS 核心和外壳LEED LEED-NC新建建筑LEED LEED-S 学校LEED图18.1-1 LEED 评估体系18.1.1.2 LEED 认证评分条款LEED 2009评价体系通过7个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绿色评定,包括:可持续发展建筑场地,节水,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创新与设计过程,区域优先。

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及绿色施工实施方案

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及绿色施工实施方案

等级一般项数〔共 43 项〕优选项节地与室节能与能源节材与材料节水与水资源室内环境质运营治理数〔共外环境〔共利用〔共10 资源利用利用〔共6 项〕量〔共6 项〕〔共7 项〕14 项〕第一章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及绿色施工实施方案1.1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明施方案我单位历来对绿色施工、节能减排工作格外重视,通过科学治理和技术进步,实现建筑施工“四节一环保”。

针对本工程实际状况,我单位将抽调各个工程有丰富中国绿色建筑二星级地标认证阅历人员,组本钱工程的认证治理团队,确保本工程通过中国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

1.2绿色建筑星级认证简介我国在2023 年3 月公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0378–2023),这是我国批准公布的第一个国际性的绿色建筑认证系统。

本工程将严格依据本标准实施,并进展星级认证。

1.2.1绿色建筑星级认证标准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0378–2023),以及本工程属于公共建筑,认证要求见表18.1-2。

表 18.1-2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6 项〕项〕〔共 8 项〕★343534—★★4646456★★★585756101.2.2绿色建筑星级认证目标结合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到达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所选用材料到达中国绿色建筑二星级要求。

1.2.3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对施工过程的要求1节地与室外工程1〕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

2〕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3〕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把握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2〕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3)实行有效措施避开管网漏损。

4)使用非传统水源时,实行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安康与四周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5)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GB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 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技术要求探讨摘要:2006年6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正式实施。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绿色建筑理念和评价体系的确立,对积极引导社会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以绿色建筑节能的特点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必要性及技术措施
关键词: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目标技术措施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该标准分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个部分,根据一般项、优选项的达标得分情况,细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三个等级。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目标
为实现绿色建筑二星级的目标,在规划设计阶段,应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五大方面细化绿色建筑目标。

1.节地与室外环境:地下空间的利用,室外风环境,景观中关于乡
土植物和乔灌木的选配,室外透水地面的铺设面积及计算。

2.节能与能源利用:围护结构优化,节能设备选型,室内通风模拟分析。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雨水收集利用于景观用水的设计方案及设计图纸,节水喷灌设计,节水率计算。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建筑构件功能说明,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场地废弃物处理。

5.室内环境质量:室内光环境模拟分析,室内声环境模拟分析,建筑热工条件计算。

二、二星级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一)透水地面
透水地面拥有15%-25%的孔隙,能够使透水速度达到31-52L/m/h,远远高于最有效的降雨在最优秀的排水配置下的排出速率,实现雨天无路面积水,夏天比常规路面更凉爽的步行体验。

另外,地面材料的密度本身较低(15-25%的空隙),降低了热储存的能力,
独特的孔隙结构使得较低的地下温度传入地面从而降低整个铺装地面的温度,这些特点使透水铺装系统在吸热和储热功能方面接近于自然植被所覆的地面。

因此,透水地面可以有效的补充项目地下水系及缓解区域内的热岛效应。

(二)可再生能源利用
1.太阳能热水系统
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将太阳辐射能收集起来,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转换成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需求。

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

2.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表或地下浅层地热等低温低位热能资源,并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既能供热又能制冷、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根据冬季热负荷情况设计地埋管系统,保证地埋管满足冬季制热高效运行,夏季制冷时地埋管不能满足供冷需求的部分,采用冷却塔进行散热。

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节水、节电、省材、省地,保证系统运行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有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主要用于无电网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整个系统造价很高;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省去蓄电池,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而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光伏幕墙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幕墙的结合,体现了完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具体来说就是将光伏玻璃替代普通的幕墙玻璃来达到发电的目的。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2%。

(三)雨水回收技术
雨水回收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处理后达到使用标准的技术手段,可用于绿化、景观、洗车、浇洒道路、冲厕等。

其中,屋顶
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回用,处理工艺简单,维护费用低,但需要增加独立的收集管道;而地面雨水杂质较多,污染物成分复杂,需要经过沉淀精滤等处理后回用,处理工艺复杂,但收集混合雨水可利用原有的雨水排水管道,不增加集水管道投资。

雨水回用专项设计要求:
1.以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用水原则对用水水量和水质进行估算与评价,提出合理用水分配计划、水质和水量保证方案。

2.根据项目实际条件,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

3.绿化、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避免误饮误用。

(四)节水绿化
1.合理选择绿化植物选用本土植物
在制定景观绿化方案时,甄选植物种类,不种植耗水量大的树种,尽量减少草坪面积。

选用适宜当地本土的、耗水量少的植物品种。

2.选择非传统水源作为绿化用水
绿化及道路浇洒采用处理达标后的雨水,绿化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明确用水安全保障措施,如管道标识等防止误饮误用措施。

3.合理布置绿化管网,采用节水浇灌措施
按照植物品种选用浇洒方式,采取喷灌、微喷灌或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并配备土壤湿度监测系统实现节水管理。

(五)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在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时,CO2 浓度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如果室内空气中CO2 浓度太高(大于1000ppm),就会感到空气“不流通和不新鲜”。

工作场所空气质量不好可以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疾病,在许多情况下,这是由通风不良引起。

CO 是由碳(燃料)不完全燃烧所形成的,对人体危害较大。

高毒性的CO 可以通过不良维护的或不正确调节的供暧系统进入室内。

测量环境空气中的CO 浓度,可保护人们不会因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而中毒。

为了使室内CO2 的浓度保持在合理水平,应在要求较高的场所
(如五星级酒店)或人口密集场合(如超市、百货商店及餐馆)设置CO2 浓度检测器,与空调的新风系统联动,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地下室大空间设置CO 浓度检测器,与通风系统联动,保持通风良好。

(六)自然采光技术——光导管
光导管,也叫导光管,导光筒,比较正式的名称有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日光照明系统等,是一种用光导管将室外的自然光引进到室内的装置。

与之配套的还有采光装置,以及漫射装置。

用光导管进行自然采光是现代绿色建筑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理念。

可以广泛应用于地下空间、走廊、办公室、厂房、车间、场馆等白天需要开灯的地方。

(七)幕墙节能技术措施
在不改变建筑外立面设计方案的前提下,需考虑如何避免光污染。

同时,为保证建筑室内环境自然通风效果,应尽可能提高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

1.避免幕墙光污染
幕墙建筑的设计与选材合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幕墙光学
性能》GB18091 的要求,玻璃幕墙材料的反射比应低于0.3。

2.幕墙的气密性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 规定的3 级。

3.幕墙可开启
幕墙的设计需要设置可开启部分保证室内的自然通风,玻璃开启比例需达到15%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