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四首纸船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冰心诗三首》导学案苏教版 (1)

冰心诗三首母亲纸船嫩绿的芽儿冰心【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2.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背诵,理解这几首诗的涵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法】诵读感悟法【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赏析《母亲》和《纸船》【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1)(播放影像资料《游子吟》)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
今天我们就借助冰心的《母亲》和《纸船》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母爱,体验母爱,理解母爱。
2)以配乐诗《献给母亲的歌》导入:听完后问同学们,你们怎么样来赞美母亲呢?同学回答后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
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3)1999年2月28日21时,中国“文坛祖母”冰心老人在北京逝世,时年99岁,冰心老人自“五四”运动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她一直坚持写作,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四首小诗,藉此来纪念这位文坛世纪老人。
2.作者链接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
福建省闽侯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诗集《繁星》《春水》除了表现母爱外,还记录了作者零星的感受和玄想,文笔隽永,艺术精巧。
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
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在当时影响较大。
宿豫区实验初中一校冰心诗四首《纸船》《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word说课教案

宿豫区实验初中一校七年级张同一、说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的特点七年级上册是以生活内容为单元编排的。
第一单元以亲近文学为主题。
前两首诗歌《母亲》、《纸船》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后两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
四首诗意蕴隽永,语言清丽,风格细腻明丽。
二、说教学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1.从《母亲》和《纸船》中体验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的不同。
2.从《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中探讨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
3.学习冰心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等特点。
4.朗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三、说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2.想象的手法,凝练的语言。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因材施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纸船》《母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篇篇美轮美奂的诗象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
谁能为大家朗诵几首诗?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著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
(板书课题)。
看投影,了解冰心生平。
二、朗诵大比拼:下面我们开一个诗歌朗诵会,看看谁是今天的最佳选手!在比赛之前,我们分小组先试读《冰心诗四首》,然后每组推选优秀代表上台朗读。
看看同学们是否朗读到位,能否做到有感情,有节奏,抑扬顿挫。
同学们,能否说出这样朗读的理由?学生评价,选出最佳选手。
三、整体感知:⒈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冰心诗四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1)找出表现花儿成功的一个词。
( 2)诗中的“惊羡”能否改为“羡慕”,为什么 ?
(3)花儿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可用文中原话回答)
(4)通过花的成功,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成功”?
(5)诗中的“透”和“遍”用得好,你认为好 在哪里?
(6)“花”和“芽”分别指代什么?由“芽”变成“花”的过程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2)仿 写:井底的蛙,, 。
1.《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的主题都是
2.四首诗都出现了“物”,请分别说出来?想想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3、 设想自己正在凝视那些芽儿、花儿、果儿,它们会对你讲些什么呢?(任选其一)
3.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选自《春水·三三》)
(1)这首诗中的“孤芳自赏”是什么意思?读了这首诗,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2、朗读《嫩绿的芽》,体会感情。
(1)找出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这些词各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2)这三节诗之间按内容来看是什么关系?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3)芽儿、花儿和果儿说的 话能否互换?为什么?
(4)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5)这首诗歌咏的是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比喻
(6)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有意义?
《第3课冰心诗四首》
学习内容
《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
学习目标
1 、能够熟读成诵;
2、体悟本首诗所包含的哲理;
3、学会正确对待人生;
4、学习诗 中反复、拟人、排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难点
领悟诗中所包含的哲理。
导学过程
感悟
一、导学:
1、导入。
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word教案

《冰心诗四首》之三、四学习目标: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好。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冰心(1900一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学习《母亲》(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争取背诵。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体会“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中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三、学习《纸船》(一)、熟悉全诗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
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
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冰心诗四首》教案优秀3篇

《冰心诗四首》教案优秀3篇《冰心诗四首》教案篇一《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母亲》《纸船》,体味人间至爱真情。
学习《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品位诗中蕴涵的哲理。
学习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
二,简介作者,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中国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平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
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平创作的有关资料)三,诵读诗歌,体味感情。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四,品位语言,探究问题体味“躲”“从来”“妄弃”“留着”“抛”的妙处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五,完成练习一六,拓展延伸:《纸船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学生练笔,同学交流评价,老师点拨教师总结,布置作业: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
语文七年级上册《冰心诗四首》第二课时 导学案

第06课时第3课冰心诗四首【学习目的】1.通过精练的语言品味及反复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丰富的联想与想像写法【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惊xiàn()明yàn()浸.透()嫩.绿()2.反复朗读《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说说你读后的感悟。
思考《成功的花》的主要写法。
关注《嫩绿的芽》中的几个意象及其顺序安排。
活动一合作学习《成功的花》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分小组展示、板演并讲析。
1.小组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注意语气、语调、重音。
组内交流展示2.小组内交流,完成《成功的花》的内容梳理3.如果把“惊羡”改为“羡慕”好不好?为什么?4.请用一句话、一句诗、歌词或熟语等表达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读一读,记一记。
一句话:一句诗:一句歌词:一个熟语:5.背诵训练。
活动二合作学习《嫩绿的芽儿》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分小组展示、板演并讲析。
1.小组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组内交流展示2.整组齐读《嫩绿的芽儿》,完成结构内容(包括三段文字的内容、顺序、手法、哲理)并展示。
3.男女生配合朗读这首诗,进一步领悟其中的哲理。
活动三学习冰心,联想想像,写启示。
训练:冰心从植物的成长中发现了深刻的哲理,你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请你想象联想,并把它写出来。
活动四背诵两首诗,当堂检测【检测反馈】阅读《嫩绿的芽儿》,回答问题。
2.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炼。
诗中抓住芽、花、果的方面的特征,[巩固提升]1.冰心的诗富含哲理,请找出下边这首诗中含哲理的诗句,并说说你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风雨后——花儿的芬芳过去了,花儿的颜色过去了,果儿沉默地在枝上悬着。
花的价值,要因着果儿而定了。
①富含哲理的诗句是该句的含义是②请参照例句,根据提示,写一句含有哲理的话。
例:墙角的小花,不计较所处的位置,它只是为装点春色而开放。
石缝间的小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2.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教案设计 苏教版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教学目标: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及深刻道理教学重点及难点:学习丰富的想象、七窍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完成《母亲》《纸船》的欣赏。
教学过程:一、导语:你们知道冰心吗?谁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喜欢她的诗吗?二、作者及作品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她所创建的“冰心体”小诗成绩斐然,影响深远。
她的小诗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风格细腻、清新、俏丽、淡远深沉。
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三、欣赏《母亲》老师朗读后,明确要求,让学生自由朗读,以相互提问的方式完成对本诗关键字句及其中蕴含的感情作初步了解。
教师总结中明确以下内容:1、字词:风雨: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心情。
躲:借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亲中得到慰藉。
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亲的温暖、伟大。
2、感情:《母亲》这首小诗是冰心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而写下的。
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这种思想感情,更加深刻、鲜明,歌颂了“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四、《纸船》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关键字句,体会其中的感情。
讨论:1、这位柔弱的女子用什么来寄托对母亲深切的爱?2、这位柔弱的女子对母亲的爱我们可以理解,但为何有“悲哀”呢?学生可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最后教师明确此诗抒发的是思念母亲的深情并配乐品读全诗。
五、仿写仿说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母亲深切的爱,但都没有直接说“妈妈,我爱你呀!”,你能否仿照这两首诗的表达方式,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也来说说你对妈妈的爱。
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教案

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教案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来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星空《天上的街市》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1、字音字形模2、作者介绍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巴金写了几次观察星空?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明确:从前————————三年前————————如今时间顺序2、再读课文了解三次看星空的地点和感受四、分析课文1、比较三次看星空的感受为何会不同?明确:年龄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与感知逐步深入。
2、研究三次写观察星空感受的句子及情感。
感受及情感见上面表格。
3、为什么在作者的心目中星星、星空仿佛有生命似的?明确:作者热爱星空,热爱大自然,在他的心目中,繁星是母亲,是朋友,繁星象征着光明,在星空下,他感觉温馨,甜蜜,惬意,所以星星、星空仿佛有生命似的。
4、明确作者的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头第一句,直抒胸臆)五、体会语言1、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体会其妙处和作用。
比喻:萤火虫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拟人:说话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排比:柔和的静寂的梦幻的从不同的角度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美感,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美妙。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联想:实———————实想像:实——————虚联系点学生画出文中运用了联想或想像的语句并分析其间的联系点观看星空,展开想像或联想,写一写自己的感受3、理解精妙的语句微小无处不在因为当时作者很年轻,充满幻想,充满朝气,所以他会觉得微小的星光中光明无处不在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跑:既写出了巨人星座的形状,有暗示船在前行,也表现了作者的激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4、补充《纸船寄母亲》写作背景:
1923年求,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 在太平洋的油
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
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 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
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
(写几个) 二,下面,让我
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
提示:基础字词方面和课前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平创作的有关资料,上 黑板板演或脱
稿口述交流。
【默写区域】:1字词:
2、文学常识:
3、 默写课文: 《冰心诗四首《纸船》 《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导学案
一、 教学目的:
1. 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3.通过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诗中抒发的情感及感悟人生哲理.
2. 朗读并背诵四首诗.
3.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的把握 则是难
点
三、 教具和教学手段
以读开路,导学案引领,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一、学前预习准备:
1、 填空:
⑴冰心,原名 ____________
著有 ________ 、 _________
2、 字词注音
巢( )里叠( )成 嫩( )绿珍( )重
3、 你能结合对四首诗歌的赏读品味,
2.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现代著名 _等。
惊羡(
浸( )妄( )弃 )透倘( )若 说出每首诗里所运用的比喻吗?
4、
三,诵读诗歌,体味感情。
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在文中用铅笔划出诗歌中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3、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着感情朗读。
四,品位语言,探究问题1、体味“躲” “从来”“留着” “一只一只”的妙处,写出自己的看法。
2、你觉得这两首诗里面还有哪些词用得很好,也可以写下来,谈谈体会。
3、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五、比较鉴赏,感情诵读
1、《母亲》和《纸船寄母亲》都是母爱主题,仔细品味和辨析这两首诗, 你能找出其中微妙的区别吗,先写下来,准备交流。
第一首的情感侧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首的情感侧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读出这两种不同的情感吗,试一试。
六,拓展延伸:1、《纸船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自主练笔,准备课上交流,教师进行点拨。
例,我从不肯乱花一分钱,总是留着留着,在母亲节来临之时,为母亲捎上一支康乃馨,..............................................
(流星、月亮、千纸鹤等)2、阅读泰戈尔的《母亲》,完成1〜7题潼
母亲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在我游戏中间
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当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诗中反复说“我不记得我的母亲”,有什么好处?
诗中写母亲的记忆,写了哪三个片断?
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怎样理解“我觉得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从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你能谈谈你印 象中母亲对
你的关切、对你的爱吗? 5、《纸船》和泰戈尔《母亲》这两首诗,你最喜爱哪一首?谈谈你的看 法?
七、 1、教师总结,学生整理笔记
2、自我总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八、 布置作业
1、 作业本,p16页第一题
2、 补充习题:11页一 .3
3、 尝试背诵这两首小诗,熟读下面的两首小诗,并拓展阅读《繁星
春
水》中的部分作品。
1、 2、
⑴
4、
《冰心诗四首《纸船》《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新课
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和感恩 之心再次来诵读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两首小诗?请大声有感情地朗 读
我们总想活得潇洒,不辜负青春韶丽的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中,应如 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怎样获得成功呢?冰心这两首会为我们指明方 向。
二、 研读《成功的花》探究
1、 这首诗中的“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两句能 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2、 感悟人生哲理: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请同学找出蕴含此哲理的名言,警句,俗语:
3、收集名人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一个事例,或是你的亲身经历,并写 一段感想谈你的看法。
三、研读《嫩绿的芽儿》探究
(1) 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
(2) 让学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 特征?
明确:“ (3)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
诗人以 _________ 生长喻________ 的成长,劝勉青年人
4. 合作探究
_ ”显示了“芽儿” __________________
_ ”蕴涵“花儿” ___________________
”象征“果儿” 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了冰心的《嫩绿的芽儿》之后,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过如何
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 50 字谈谈 四、拓展阅读
1、完成作业本 p15 页第八,第九两题 答题区域:第八题 第九题:
2、介绍几则繁星春水的作品,自己读读,可以选择其中的几首写出自
己的阅读感受。
试着归纳冰心诗歌的特征: 3、附《繁星春水》名著导读
《繁星》是诗集,由 164 首小诗组成。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 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
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 歌。
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
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 重手足之情。
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
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 者 .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
冰心赞颂母爱, 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 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
歌颂大自然, 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 报副镌》上最先发表,不过《春水》 例:
童年呵 !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
《繁星》 又是一年了,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一个影儿么? 春水温静地答谢我说:
“我的朋友! 我从来未曾留下一个影子, 不但对你是如此。
” ——《春水》 妙语佳句
♦青年阿!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描你现在的图画。
♦言论的花,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空中的鸟!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你自有你的天地。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星星一一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不能灰了青年人的心。
五、自我总结
1、我的收获
2、我的疑问 六,总结新课,布置作业
1、作业本 p17 页第二题
2、自主阅读《繁星春水》
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
由 182 首小诗组成。
同样是在《晨 的问世要比《繁星》晚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