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x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章世界地理第3节世界主要国家湘教版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第3讲世界主要国家一、选择题“全球米贵”令粮食平安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为缓解粮食平安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
日本早就乐观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
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所学学问回答1~2题。
1.日本乐观开展海外屯田的缘由不包括()。
A.人多地少B.山地多平原少C.农村人口比重大D.经济发达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稀有,水资源短缺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C.光照充分,粮食品质好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宽敞解析第1题,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农村人口比重小。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苏丹有白尼罗河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为丰富;气温年较差对于养分积累没有明显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东部和南部为多条河流发源地,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答案 1.C 2.C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3~4题。
3.图中M、N是世界有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C.M湖四周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四周的植被为温带草原D.两湖均为内流湖4.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C.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解析第3题,依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M湖为东非大裂谷带上的维多利亚湖,四周为热带草原带;N湖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的休伦湖,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苏必利尔湖是五大湖中最大的湖泊。
两湖均为外流湖。
第4题,东非高原地区经济进展水平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生态破坏严峻。
五大湖地区石油不丰富,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峻。
答案 3.B 4.D读俄罗斯局部地区农产品和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2013届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单元世界区域定位特色专题

(2)在6月到8月期间( ) A.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比②小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C.④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便于在⑤地开展科学考察
【思路点拨】 (1)通过分析图中各点 分布的经纬度位置可以看出,图中各 点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 马拉雅一带,这与世界火山地震带的 分布相吻合,结合题目给出的各选项 可以判断出图中各点表示近10年7级以 上地震震中。
1.自然地理景观定位法。不同区域有 不同的地貌景观,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 位置的差异,它们的气候、植被和动物 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地理景观,成 为确定区域定位的重要依据,如日本的 富士山,非洲热带草原上的长颈鹿、斑 马,热带地区的椰子树、天然橡胶,南 极洲的企鹅,干旱地区的仙人掌,沙漠 地区的绿洲等。
经 线
W 0°
大西洋东部
大西洋中东部穿
大不列颠岛、伊比利亚 半岛、几内亚湾
零度经线、大不列 颠、伊比利亚、几 内亚湾
经纬线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记忆方法
经 线
20 °E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波罗的海、波德平 原、巴尔干半岛、 地中海、刚果盆地、 南非高原、好望角
斯堪的纳维亚 山,波罗的海、 巴尔干;波德 平原、地中海, 刚果、南非、 好望穿
(2)一个地点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 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大,6月 到8月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附近,①地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比 ②地近,因而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A 项错误;6月到8月期间,太阳直射点 位于北半球,越向北,白昼越长,
日出越早,①地和③地大致位于相同 经度,①地位置偏北,日出时间早于 ③地,B项正确;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动,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逐渐变长,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北半球各地 白昼时间逐渐变短,6月到8月期间,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课件 湘教版

人口稠密,主要分 人口与城市 布于 太平洋 沿岸
【对点演练】
1.(2012·上海地理)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
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Leabharlann )。①地广人稀A.①② C.③④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B.②③ D.①④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
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2)加拿大的________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 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
季短促而凉爽。
方法技巧
美国大陆横剖面示意图
美国自然与经济联系
考点一
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的自然环境与人文 环境特征差异
【图解考点】 四个发达国家区域定位
国 家 日 本 俄 罗 斯
示意图
位置特征
31°N~46°N,130°E~145.5°E。地 处太平洋西部,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 群岛国家 43°N~78°N,28°E~170°W。北极 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 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地带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最新考纲】 主要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
西、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 主要特征。 【权威解读】 1.掌握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澳 大利亚等国的主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2.掌握区域自
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的分析方法和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
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 第二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Wo

姓名,年级:时间: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考纲展示]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7页[基础梳理]一、“地球之肾”—-湿地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1)自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共同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4.湿地的功能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
5.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旅游观光。
二、湿地资源问题1.产生原因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
2.表现错误!―→错误!―→错误!3.案例——洞庭湖萎缩(1)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
(2)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环境问题增多。
三、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措施一是保护与开发并重、协调一致;二是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要特别重视湿地的环境作用。
[图文拓展]1.东北地区湿地保护措施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2.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因而能涵养水源;森林的树冠减轻了雨水对地面的侵蚀,森林的土质疏松,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使地表径流减少,因而森林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8页考点一湿地的开发和保护(高考经典题)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1-3世界主要国家课件 湘教版

世界主要国家
一、东亚——日本
1 . 范围: 由A 北海道岛、 B______ 本州 岛、C 四国岛、 D 九州岛四个
大岛及其数千个小岛和周围的海域组成。
2.地形特点
4.工业区 (1)主要分布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灵犀一点] 差小。
日本四面环海,再加上日本暖流的影响,其季风气
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与中国东部季风区相比,降水量多、年较
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 1.印度、巴西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比较
2.印度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耕地占国土面积的一半。由于
各地气候、地形等条件不同,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
1.(2014年福州质检)读图,回答(1)~(3)题。
(1) 在图示四国中,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国家 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二、南亚——印度
2.主要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6~9月盛 西南季风 ,为雨季; 10月~次年 5月盛行 ____________ 行 ___________ 东北季风 ,为旱季。
3.五大作物
4.四大工业(连线)
三、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
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 1.四大地形区 :A ___________
)
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图中经纬度和国土轮廓可知甲为巴西、乙为印度、丙为澳大利 亚、丁为埃及。四国中,只有巴西没有沙漠分布。巴西地势南高北低, 印度南北高、中部低,澳大利亚东西高、中部低;巴西不是天然橡胶 产量最大的国家;印度工业集中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地区;埃及的
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
答案:(1)A (2)A (3)C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世界地理+11大洋洲+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士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练习题
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平方千米。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图示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C)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能丰富。
东南信风
三、土澳 荒漠、草原广布
120°
西北季风
印
140°
太
20°
平 度
洋
洋
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西北季风影响(多雨) 冬季:东南信风影响(干燥)
亚热带草原气候
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和热带沙漠气候之间 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形 成亚热带草原气候
三、土澳 荒漠、草原广布
西北季风
1月(南半球夏季)
东南信风
艾尔湖
印
大澳大利亚湾
度
洋
1000米 200米
塔斯曼海
塔斯马尼亚岛
太 东部山地:
东部南北纵贯的大分水
岭,北起约克角半岛,
平
沿东海岸向南延伸。
海拔在800-1000米,山 地逼近海岸,沿海平原 十分狭小。
洋
三、土澳 荒漠、草原广布
读图分析: 澳大利亚的降水分布有何特点? 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降水量: 自北、东、南沿海向内陆减少, 呈半环状分布。
5、A 解析:该岛西部受西风带影响显著,降水多,日照 时数少,适宜发展畜牧业;东部位于背风坡,晴天多,地形 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
练习题
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6-7题。
6.Ⅰ地带面积广阔的自然原因是( A ) ①地形单一,地势起伏小 ②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③全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辽阔 ④沿海有暖流流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综合检测(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章末综合检测(三)(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
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
下图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坡度C.海拔D.坡向2.图中褐红壤地带分布的自然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D.温带针阔混交林3.高黎贡某某坡的黄壤分布区( )A.降水量最大B.土壤肥力最高C.光照条件最好D.应防止水土流失解析:第1题,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区,呈南北走向,阻挡了西南季风的东进,使东西两坡水热条件明显不同,导致高黎贡山两坡的植被出现差异。
根据“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判断气候、植被的差异导致土壤出现差异,所以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坡向;从图中可知,高黎贡某某西坡的纬度、海拔和坡度都相差不大。
第2题,图中5为褐红壤,其主要分布在某某江河谷、高黎贡某某坡等地区,这些地区受干热风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少,适合耐旱的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生长。
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可以判断,黄壤分布区水分条件较好,但在高黎贡某某坡黄壤分布的海拔低,气流仍会继续沿山体上升形成降水;黄壤肥力不是最高;黄壤分布区降水相对较多,光照条件不会是最好;黄壤所在地坡度大,降水较多,而且海拔较低,植被易遭人类破坏,因此应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D 2.C 3.D(2020·某某模拟)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
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
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局部已变成了森林。
据此回答4~6题。
4.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5.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夏季生长、开放,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6.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解析:第4题,该地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占据了优势,因此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苔原带。
新教材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章第三节世界主要国家

地形分三部分,东 部 大分水岭 ,
中部平原,西部 低矮高原
地理环 境要素
印度
巴西
日本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 以热带沙漠气候
以 温带大陆性 气候
为主,各地差异显著
主,类型复杂多样,受 为主,呈 半环 状 地形 影响大 分布
主要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 带 热带荒漠带、热
自然带 草原带
②西部高山对气流的阻挡作用 a.西部高山阻挡西风进入,迎风坡降水丰沛,山间高原、盆地地处背风坡,气 候干旱,草场广布。 b.受西部高山的限制,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沿海呈狭长的带状 分布。 c.受西部高山阻挡,冬季太平洋沿岸一侧不易受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影响, 同纬度地区气温高于大西洋沿岸地区。
(2)深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经济
4.俄罗斯 (1)纬度位置对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2)中俄经济合作(能源合作)
国 家 势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合作条件 ①位置上相邻,经济合作受外界干扰少;②经济的互补性强; ③政治上互信,合作基础良好
主要合 能源合作
作项目
管道建设 ①管道地处西伯利亚高原、山地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不利因素 ②该地区纬度高,冻土广布;③气候寒冷,地广人稀,物资补给
角度3 俄罗斯 (2020四川德阳模拟)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存在成熟 林、过熟林大量积压、腐烂的现象。俄罗斯原木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产 值仅占全球木材市场贸易的3%。下图为俄罗斯森林资源分布图。据此完 成第5~7题。
5.俄罗斯的成熟林、过熟林大量积压、腐烂,资源浪费严重,主要原因是
2006
2008
2010
11 660 13 800 14 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要地形区:A 喜马拉雅山脉、B_恒__河__平原、C_德__干__高原。 2.主要气候:以_热__带__季__风___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6~9 月为雨季,盛行_西__南__
季风,10 月~次年 5 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3.主要农作物
种类
分布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第十一章 世界地理
第 3 节 世界主要国家
栏目
导航 考点一 日本 考点二 印度 考点三 俄罗斯 考点四 澳大利亚 考点五 美国 考点六 巴西 课后限时集训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日本 (对应学生用书第 211 页)
[识记—基础梳理] 读日本简图,填写下列内容。
1.范围:由 A_北__海__道__岛、B 本州岛、C_四__国__岛、D 九州岛四个大岛及数千个 小岛和周围的海域组成。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为主,而且是季 风气候,可得出其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流速、流量季节变化等主要河流特 征。第(2)题,从河流特征可综合分析:航运价值低是由于河流短小、流速快 造成的;流量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夏季,受夏季风影响, 太平洋沿岸为偏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雨量大;而日本海沿岸为背风坡, 降水少。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显得较为紧张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 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 濑户内海南北两侧都有山脉,冬、夏季风影响都较小,故河流的降水补给均
较少。第(5)题,注意是要求按河流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其水资源开发机构 可以进行的工作有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制定 政策与措施。 [答案] (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 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 用水需求量大。
2.地形特点
3.气候温_亚带 __热季 __带风__季气__风候 __— 气— 候A—岛—和B岛B岛南北部部、C岛和D岛 4.资源: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_矿__产__资源缺乏。 5.农业: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_北__海__道__渔场
规模、产量最大。
6.工业 主要分布地区
[答案] (1)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海拔低于 200 m), 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2)水网密集,水量丰富,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 浸沤黄麻。 (3)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 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 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图1
图2
(1)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2)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3)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黄麻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 洲地区,其地形特征从地形、地势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结合黄麻产区的 气候、地形条件可分析出其水文条件。第(3)题,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 条件可以从原料、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进行分析。
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 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 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5)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 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4)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 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 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考点二| 印度
(对应学生用书第 212 页) [识记—基础梳理]
读印度简图,填写下列内容。
新德里——首都 5.四大城市ab加孟尔买各—答——棉—纺麻织纺工织业工中业心中心
c_班__加__罗__尔__——电子工业中心
[运用—考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 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 1 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 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 2 为甲城市的气候资 料。
棉花
德__干__高__原___西北部
茶
东北部山坡
黄麻
恒河三角洲
4.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1)优势:人力资源丰富、_劳__动__力__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 (2)涉及领域:信息技术、会计、金融、_保__险__、制药、工业设计等。 (3)产业特点: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
[运用—考向通关]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 水量多达 3 000 mm,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 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 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 的维护;③……
五大工 业区
太平洋沿岸和_濑__户__内__海__沿岸 a_京__滨__工业区 b 名古屋工业区 c_阪__神__工业区 d 北九州工业区 濑户内工业区
[盲区扫描]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带的原因
(1)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于沿海; (2)日本矿产资源短缺,需要从国外进口; (3)国内市场狭小,产品依赖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