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套完整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套完整课件

繁殖行为
描述动物在繁殖过程中的行为特点和变化。
繁殖与生存
探讨繁殖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和作用。
动物的死亡与生命周期
பைடு நூலகம்死亡原因
分析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如自然衰 老、疾病、天敌等。
生命周期
介绍动物生命周期的特点和规律,如 寿命、生长速度等。
生命周期与进化
探讨动物生命周期与进化的关系。
死亡的意义
阐述动物死亡的意义和对生态系统的 贡献。
光合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也 至关重要,为人类提供食物、 氧气和生物质能等资源。
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植物吸收氧气,将 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呼吸作用也是植物应对环境压力和损 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呼吸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必 不可少的环节,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合 成物质的原料。
02
生长特点
介绍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 特点和变化,如体型、颜色、 行为等。
生长环境
解释动物生长环境对其生长的 影响,如食物、气候、天敌等 。
生长调控
介绍动物如何调控自己的生长 速度和方向。
动物的繁殖
繁殖方式
介绍动物的繁殖方式,如单性生殖、有性生 殖等。
繁殖周期
解释动物的繁殖周期和影响因素,如季节性 繁殖、环境因素等。
03
种子的形成:花经过传 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 和种子。
04
种子的传播:风、水、 动物等多种方式。
种子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种皮
保护种子内部结构,防止 水分散失和机械损伤。
胚乳
储存营养物质,为种子发 芽提供能量。
胚芽
发育成植物的根、茎、叶 等器官,是种子的主要生 长点。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科学在我们身边》:介绍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奇妙的科学现象2. 《生物世界》:探索生物的多样性,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认识动植物生物与环境3. 《我们的身体》: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人体的奥秘健康生活4. 《力和运动》:学习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探索物体运动的规律。

力和运动的关系简单机械5. 《光和影》:研究光现象,探索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传播镜子和影子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2.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 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重点:科学思维培养,生物多样性,健康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卡片、作业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3. 例题:展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4. 练习: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 目录:各章节及重点内容3. 课堂笔记:记录关键知识点、示例和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科学探究方法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是什么?请列举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 答案:科学探究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等。

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如:心脏(输送血液)、肺(呼吸)、胃(消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应用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这是科学学习的基石,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等基本步骤。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天气与气候
04
天气的变化
总结词
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详细描述
天气变化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和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 影响。例如,暴雨、暴雪、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 房屋倒塌、交通瘫痪、农作物受损等。因此,了解天气变 化的原因和规律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总结词
天气变化的类型
详细描述
天气变化主要包括气温、降水、风向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 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气压、湿度、气 温和地形等。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预测天气变化。
总结词
书写工具的种类与特点
详细描述
介绍铅笔、钢笔、圆珠笔等书写 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总结词
书写工具的正确使用与保养
详细描述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正确 的坐姿、握笔姿势和书写速度等

总结词
书写习惯的培养
详细描述
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书写工 具,以保持书写的流畅和整洁。
纸的制造过程
总结词
纸的原料与制造过程
种子发芽
种子吸收水分和氧气,胚根突破种皮 ,开始发芽。
植物的生长过程
01
02
03
萌芽阶段
种子发芽后,植物进入萌 芽阶段,此时植物开始长 出根、茎、叶等器官。
生殖生长阶段
随着植物的生长,会进入 生殖生长阶段,此时植物 开始开花、结果、繁殖。
成熟阶段
当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 ,会进入成熟阶段,此时 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基本稳 定。
详细描述
在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中,学生 将学习如何对事物进行分类和比较。通过分 类,学生可以将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归为一 类,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共性和特征。通 过比较,学生可以了解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 和特点,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课件

材料的利用与保护
总结词
了解材料的利用价值,以及如何保护材料资源,促进可持续 发展。
详细描述
介绍不同材料的利用价值,如金属用于制造工具和机器,塑 料用于制造容器和包装等。同时,介绍如何保护材料资源, 如分类回收、减少浪费等,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03
水与我们的生活
水的特性
总结词
水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及与其他物质的差异
04
天气与气候
天气的变化
总结词
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天气变化对人类出行的影响
天气变化会影响人们的出行计划,如 雨天、雪天、雾天等天气状况可能导 致人们改变出行方式或时间。
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不同的天气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 成,如干旱、洪涝、高温等极端天气 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结词
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详细描述
水资源保护包括减少水污染、节约用水和合理排放废水等方面。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建水库、水闸等水利工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以及进行水 资源调配,以满足人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制定合理的水价和水资源保护政策,提高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如暴雨、洪涝、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会 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
胞受精结合,直接由母体的一部
分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指将植物的茎、叶等
器官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
03
,从而形成新的植株。
组织培养
04 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细胞、组
织或器官进行人工培养,使其发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我们的身体》:详细讲解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介绍健康生活习惯。

2.第二章《动物和植物》:介绍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以及生命周期。

3.第三章《天气和季节》:探究天气变化的原因,四季的特点及自然现象。

4.第四章《水和空气》:学习水的性质,循环过程以及空气的重要性。

5.第五章《力和运动》:了解简单机械原理,力的作用以及物体的运动。

二、教学目标2.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其生长过程和特点。

3.培养学生对天气、季节变化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4.让学生了解水、空气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5.培养学生对力和运动的初步认识,激发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第二章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第四章水的循环过程,第五章简单机械原理。

2.教学重点:第一章人体器官功能,第三章天气变化,第五章力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学具:笔记本,画图工具,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结合教材内容,用PPT课件、实物模型进行详细讲解。

3.例题讲解:针对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4.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

5.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各章节,关键词。

2.重要知识点,图表。

3.教学难点,重点。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2)简述青蛙的生命周期。

(3)描述水的循环过程。

(4)举例说明力的作用。

2.答案:(1)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4)推、拉、挤、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视频,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针对性讲解和练习设计。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特别是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科学与生活: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观察和描述、分类和比较。

2. 动物与植物:认识各种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生活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

3. 空气与水:空气的组成、作用及保护;水的三态变化、用途及保护。

4. 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利用;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5. 电与磁:简单电路的组成、电流的作用;磁铁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类和比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现象的理解和运用;实验操作技巧。

2. 教学重点:科学知识点的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记录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讲解科学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梳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和概括。

2. 图文并茂:运用图表、流程图、示意图等形式,直观展示科学现象和原理。

3. 重点突出: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列举空气和水的用途,谈谈如何保护它们。

(3)制作一个简单电路,观察电流的作用。

2. 答案:见教材和课堂笔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书籍、网站和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科学世界,提高科学素养。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的第4章《生活中的科学》中的第1节《有趣的磁铁》。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磁铁的性质、磁铁的吸斥现象、磁铁的极性以及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磁铁的性质,掌握磁铁的吸斥现象,了解磁铁的极性。

2. 学会运用磁铁进行简单的探索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铁的性质、磁铁的吸斥现象、磁铁的极性。

难点: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运用磁铁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回形针、铁钉、铜线、指南针、幻灯片。

学具:磁铁、回形针、铁钉、铜线、指南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铁吸起铁钉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性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磁铁的性质:介绍磁铁的吸斥现象、极性等。

(2)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如何用磁铁辨别回形针的南北极?(2)如何用磁铁制作指南针?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磁铁的吸斥现象,制作简单的指南针。

六、板书设计1. 磁铁的性质吸斥现象极性2. 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磁铁的三个应用实例。

(2)简述磁铁的吸斥现象及原因。

2. 答案:(1)略(2)磁铁的吸斥现象: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原因:磁铁内部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决定了磁极的吸斥性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磁铁产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学习磁铁的性质和应用。

在课后,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磁铁进行更多有趣的实验,如制作磁铁起重机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

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对磁铁性质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磁铁的性质及吸斥现象的讲解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准备一个神秘的小箱子,里面装有磁铁和铁钉。

教科版科学3上全册课件三年级上册

教科版科学3上全册课件三年级上册

教科版科学3上全册课件三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植物、动物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基本知识。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提高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适应性特点、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天气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图、动物图片、天气现象演示器材。

学具:学生用植物观察记录表、动物观察记录表、天气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和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章节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植物、动物和天气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植物、动物和天气的变化。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生长过程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动物的的生活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适应环境的方式3. 天气的变化天气现象天气预报气象常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并描述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其特征、生活习性及适应环境的方式。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记录表。

(2)动物观察记录表。

(3)天气观察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了解植物、动物和天气方面的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实施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4. 作业设计的具体性和答案的详尽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在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针对植物的生长过程,重点应放在光合作用这一生命活动中,解释清楚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1.我们关心天气 第3单元2.认识气温计 第3单元3.测量气温 第3单元4.测量降水量 第3单元5.观测风 第3单元6.观察云 第3单元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第3单元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这些水在不断地跑到空气中去
这些水在不断地跑到空气中去
这些水在不断地跑到空气中去
这些水在不断地跑到空气中去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
蒸发的特点
(1)是缓慢的汽化现象 (2)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3)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4)蒸发过程要从周围物体吸热(使周围的物体温度降低)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3、液体的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
新知讲解
重点环节: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沸腾前
沸腾时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0 93 97 99 100 100 100


温度/℃

105

100
95
90
0
5
15
时间/min
实验结论:
1.沸腾是在 一定温度才下能发生的
在液体 表面和内同部时进行的 的 剧烈
汽化现象. 2.各种液体在沸腾时 做 . 沸点
学习目标:
• 1、知识和技能
•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 2、过程和方法
•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索过自实然验现探象究中活的动物,理激规发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 高?
实验装置图:
此实验主要观察水沸腾前后发生的变化:
一听: 二看: 三记:
水沸腾前后的声音变化
水沸腾前后温度和气泡的变化
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 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后3- 5min
四画: 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象
气泡 温度 声音
水在沸腾前 由大变小 逐渐升高

水在沸腾时 由小到大 保持不变
目录
第1单元1.水到哪里去了 第1单元2.水沸腾了 第1单元3.水结冰了 第1单元4.冰融化了 第1单元5.水能溶解 第1单元6.加快溶解 第1单元7.混合与分离 第1单元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2单元1.感受空气 第2单元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第2单元3.压缩空气 第2单元4.空气有质量吗 第2单元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第2单元6.我们来做 “热气球” 第2单元7.风的成因 第2单元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T
T
T
T
A t B t Ct
Dt
2、用煤气灶煮鸡蛋当锅内水开后,是继续用大火加
热还是改用小火?试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说说你的理
由。
课间安全提示语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是要靠右走。 3、不能在楼梯上推挤、跑跳。 4、不爬窗户和阳台,不拉爬窗 户防护栏。
水结冰了
导入新知
想知道这个袋子里装 的是什么吗?
新知讲解 小组活动
仔细观察冰与水,找到它们相 同与不同的特征,并用简洁的 文字记录在表上。
新知讲解
思考:水是液体,那么冰呢? (1)冰是固体。 (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 固体
新知讲解

固体 有固定的形状 坚硬、很光滑 温度低……
无色 无味 透明 ……
水 液体 无固定的形状 会流动 柔软……
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的过程叫
蒸发。
加热是否能加快水的蒸发?
①各加1小勺水
②点燃蜡烛
③在火的外焰加热
④吹灭蜡烛,放好勺子
条件
哪个蒸发得更快
水加热之后
看到的现象
水没有加热
我们的发现
加热
(能、不能)加快水的蒸发。
实验要求:
1.组长负责加热,其他同学认 真观察,轻声交流。
2.记录员把同学看到的现象全 部记录下来。
蒸发得越快。
“火洲”坎儿井是一个地下灌溉工程,输水过程中可以减少 水的蒸发和渗漏。你认为坎儿井的哪些结构特点能达到上 述目的。
比较蒸发、沸腾的异同点
汽化方式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均是汽化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 和内部

温度条件 在任何温度
在一定温度(沸点)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1、请判断下列图像属于水的沸腾图像的是( ) C
冰与水相同与不同的特征
新知讲解 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你能把液体的水变成固体的冰吗? 猜测:那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时才会结冰呢?
水在“低温”下才能结成 冰
新知讲解 分组实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器材 试管,纯净水,温度计, 塑料杯,毛 巾,冰块,食盐。
新知讲解
实验步骤
(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约取 半试管的水,并测出它的温度并 记录。
3.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眼睛要离 水尽量远一些。
4.实验只做一次,实验结束, 熄灭蜡烛,把材料放好。
这 时 候 需 要 水 蒸 发 得 更 快 一 些
这 时 候 需 要 水 蒸 发 得 更 快 一 些
这 时 候 需 要 水 蒸 发 得 更 快 一 些
这 时 候 需 要 水 蒸 发 得 更 快 一 些
上台来摸一摸说说你怎样猜出来的?
导入新知
很冷,很硬
冰袋
新知讲解 一、冰的观察
当心手不要被 冻坏!
摸一摸冰块
新知讲解 说说你的感觉吧!
我知道
比较硬,很光滑,冷 ,温度低。
新知讲解
观察
冰有颜色吗? 隔隔着着冰冰能能看不见能,看冰到是其透他明的的物。体? 冰冰有块固有定固的定形的状形。状么?
冰是无色的。
温,度这不个变温度叫
3、液体沸腾的条件:a、达到沸点。
b、继续吸热
注意:二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几种液体的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液态铁 2750
液态铅 1740
水银
357
亚麻仁油 287
甲苯 水 酒精 液态氨
111 100 78 -33.4
液态氧 -183 液态氮 -196 液态氢 -253 液态氦 -268.9
新知讲解
(2)用毛巾裹住一个杯子制成保温 杯。在保温杯中装满碎冰。把试管 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 的水温的变化。
新知讲解 加较多食盐
温度计示数下降的很 慢怎么办呢?
有神奇的现象出 现吗?
新知讲解
哇!
盐可加速冰溶解可制 造更低的温度!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食盐 ,保持几分钟,持续观察试 管里水温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