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七年级数学上期《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期《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2. 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2. 利用图形、符号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2. 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1.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符号的变化规律;2. 复杂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2. 符号表示法:利用数学符号,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3.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力。
教学手段:1. 投影仪:展示实例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2. 练习册:提供大量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复习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引导学生发现符号的变化规律。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运算过程。
4. 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2. 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我应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符号表示法,通过图形、符号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有理数加减运算是初一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本文档中,我将为大家介绍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有理数的加法是指两个有理数相加的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1.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符号相同,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符号保持不变。
2.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符号不同,先计算它们的绝对值的差,将差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3 + (-5) = -8 (符号相同,绝对值相加)-3 + 5 = 2 (绝对值相减)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有理数的减法是指一个有理数减去另一个有理数的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1. 减去一个有理数相当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2. 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运算,按照加法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5 - 3 = 5 + (-3) = 2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指在一个算式中同时有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具体步骤如下:1. 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2. 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加减运算。
2 +3 -4 + (-5) = 0四、注意事项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符号的加减,符号相同加绝对值,符号不同减绝对值。
2. 混合运算中要注意加减法的优先级。
3. 注意括号的运算顺序,先括号内后括号外。
综上所述,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是初一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同时注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符号规则,可以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希望本文档对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有所帮助。
(文档结束)。
七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运算

七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运算一、知识讲解。
(一)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
1. 定义。
-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就是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后,再按照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例如,a - b=a+( - b)。
2. 运算顺序。
-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有理数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
- 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3 + 5=8,(-3)+(-5)=-(3 + 5)=-8。
2. 异号两数相加。
-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例如,3+( - 5)=-(5 - 3)=-2,(-3)+5 = 5-3 = 2。
-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如3+( - 3)=0。
3. 一个数与0相加。
- 仍得这个数,如0+5 = 5,(-3)+0=-3。
(三)有理数减法法则。
-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如,5-3 = 5+( - 3)=2,3 - 5=3+( - 5)=-2。
二、例题解析。
(一)无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 例1。
- 计算1 - 2+3 - 4+5 - 6+·s+99 - 100。
- 解:原式=(1 - 2)+(3 - 4)+(5 - 6)+·s+(99 - 100)- 每一组(i-(i + 1))=-1,这里一共有100÷2 = 50组。
- 所以结果为50×(-1)=-50。
(二)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 例2。
- 计算(-20)+(+3)-(-5)-(+7)。
- 解: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式子转化为加法运算。
- 原式=-20 + 3+5 - 7-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0+3=-17,-17 + 5=-12,-12-7=-19。
三、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
1. 计算3 - 5+4。
2. 计算(-2)+(+5)-(-3)。
(二)提高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运算之加减部分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一、本节学习指导有理数的运算和我们小学学习的四则运算很相似,运算规律都一样,不同的是有负数参与,所以相对要复杂一些,本章要多加练习。
二、知识要点1、有理数的加法(1)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2)加法计算步骤: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①加法的交换律:a+b=b+a;②加法的结合律:(a+b)+c=a+(b+c).(4)为了计算简便,往往会采取以下方法:①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可以先相加。
2、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两“变”:①减法变加法;②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一个“不变”: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变换,即减法没有交换律。
注:有理数的减法实质就是把减法变加法。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①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
在一个算式中,若有减法,应由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转化为加法,然后再省略加号和括号;②利用加法则,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计算。
注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当有减法统一成加法时,减数应变成它本身的相反数。
3、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2)一个数同1相乘,结果是原数;一个数同-1相乘,结果是原数的相反数。
(3)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若ab=1<==>a、b互为倒数。
(4)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是,积是负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华师大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

解:
【例题】
【例1】计算(-20)+(+3)-(-5)-(+7) 分析: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
法则,把它改写为
(-20)+(+3)+(+5)+(-7)
使问题转化为几个有理数的加法.
解: (-20)+(+3)-(-5)-(+7) =(-20)+(+3)+(+5)+(-7)
【跟踪训练】
计算: 解:
1.计算:(1) (2) (3)5+(-6)+3+9+(-4)+(-7).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5+3+9-6-4-7=(5+3+9)+(-6-4-7)=17-17=
2.一辆货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走了3千米到达小彬家, 继续走了1.5千米到达小颖家,然后向西走了9.5千米到 达小明家,最后回到超市. (1)以超市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 度表示1千米,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小明家、小彬家和小 颖家的位置吗? (2)小明家距小彬家多远? (3)货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而写 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情势; 2.准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使用运算 律简便运算.
一架飞机作特 技表演, 起飞 后的高度变化 如表:
高度变化 上升4.5千米 降落3.2千米
上升1.1千米
降落1.4千米
记作 +4.5千米 -3.2千米
解:(1)5-3+10-8-6+12-10=0. 所以小虫最后回到了出发点O. (2)5-3+10=12(cm); (3)|+5|+|-3|+|+10|+|-8|+|-6|+|+12|+|10|=54(cm). 54×1=54(粒),即小虫共能得到54粒芝麻.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一、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有理数混合运算是基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和开方的运算。
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和0。
在混合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二、数的加减法数的加减法遵循以下法则:1. 加法交换律:a+b=b+a2. 加法结合律:(a+b)+c=a+(b+c)3. 相反数:a=-(-a)4. 0的任何非零有理数(0除外)相加,结果为0。
三、数的乘除法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不能作除数。
四、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五、代数式的值代数式的值是指将字母的取值代入代数式后得到的数值。
求代数式的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代入求值;另一种是整体代入求值。
六、方程的基本概念方程是一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七、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包括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将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简化,并求出未知数的值。
八、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数学模型是指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问题,并把问题的数量关系和数学规律联系起来的一种工具。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九、综合应用举例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购物时计算花费、计算物品的总重量或总价、计算速度和路程等等都需要用到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
通过这些实际应用的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学习资料。
一、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
1. 加法法则。
-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 例如:3 + 5=8(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为正数,绝对值相加);-3+(-5)=-(3 + 5)=-8(两个负数相加,结果为负数,绝对值相加)。
-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 例如:3+(-5)=-(5 - 3)=-2(| - 5|>|3|,结果为负,用5的绝对值减去3的绝对值);-3 + 5=+(5 - 3)=2(|5|>| - 3|,结果为正,用5的绝对值减去3的绝对值)。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如:0+3 = 3,-5+0=-5。
2. 减法法则。
-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例如:5-3 = 5+(-3)=2;3-5=3+(-5)=-2;-3-(-5)=-3 + 5 = 2。
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1. 统一成加法运算。
-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通过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 例如:3 - 5+2可以转化为3+(-5)+2。
2.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 加法交换律:a + b=b + a。
- 加法结合律:(a + b)+c=a+(b + c)。
- 例如:计算3+(-5)+2,可以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 先将3+2结合起来,得到(3 + 2)+(-5)=5+(-5)=0。
- 再如:计算-2+3 - 1+(-4),转化为加法后为-2+3+(-1)+(-4)。
- 可以将-2+(-4)结合,3+(-1)结合,即[-2+(-4)]+[3+(-1)]=-6 + 2=-4。
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易错点。
1. 符号问题。
- 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符号的处理是关键。
- 例如:计算-3-(-5),如果错误地理解为-3 - 5=-8就错了,正确的应该是-3+5 = 2。
【课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练一练 【教材P34】
1. 计算:
(1) 1-4+3-0.5;
(2) -2.4 + 3.5-4.6 + 3.5;
(3)(-7)-(+5)+(-4)-(-10);
(4)
.
练一练 【教材P34】
2. 将下列式子先改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再计算: (1)(-52)-(+37)+(-19)-(-24);
问题探究
计算:(-20)+(+3) -(-5)-(+7).
问题1 这个算式中既有加法,也有减法,根据有理数减法
法则,你能把它改写成加法运算吗? (-20)+ (+3) + (+5) + (-7).
使问题转化为几个 有理数的加法.
问题2 根据学过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计算出结果.
解:原式= (-20)+ (+3) + (+5) + (-7) =[(-20) + (-7)]+[ (+5) + (+3)]
当堂练习
7.红新中学一超市一星期内收入和支出情况如下: 853.5元,237.2元,–325元,138.5元,–280元,–520元,103元. 这一星期内该超市是盈利还是亏损?盈利或亏损多少元?
8.邮递员骑车从邮局出发,先向南骑行3km到达A村,继续向南骑 行5km到达B村,然后向北骑行14km到达C村,最后回到邮局. (1)以邮局为原点,以向南方向为正方向,用0.5cm表示1km,画 出数轴,并在该数轴上表示出A,B,C三个村庄的位置. (2)C村离A村有多远? (3)邮递员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
在计算过程中你 运用了哪些运算
律?
= (-27)+ (+8) =-19.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