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紧急避险与逃生

合集下载

生活知识_地震应急安全知识

生活知识_地震应急安全知识

地震应急安全知识地震逃生自救知识1、远离易燃物:人还应该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燃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如遇到引起火灾或有毒气污染时,应迅速向上风方向撤离。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

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

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

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5、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

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6、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

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7、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8、做好自我保护。

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地震紧急避险应急处置方案

地震紧急避险应急处置方案

地震紧急避险应急处置方案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意外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在遭遇地震时,人们应采取紧急避险应急处置方案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套地震紧急避险应急处置方案。

一、地震发生后的紧急避险1.打开门窗:地震发生时,尽量迅速打开门窗,以避免因进一步的冲击而导致压力增加破坏建筑物。

2.迅速找到避难点:找到适当的避难点,如桌子下、墙角、柱子旁边等,躲避在其中。

3.保护头部:用手护住头部,以防被物品砸击。

4.离开高处:如果身处高处,应迅速离开,以降低坠落的风险。

5.避免使用电梯:避免使用电梯,选择安全的紧急楼梯或坐式电梯。

二、地震后的应急处置1.安全撤离:地震镇定后,根据情况,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尽量往空旷处移动,避免瓦砾、碎玻璃等物品的伤害。

3.关闭电气设备:地震可能导致电线断裂,引发火灾。

应及时关闭天然气、电源等设备,以防止火灾和煤气泄漏。

4.检查建筑物:如果建筑物出现明显损坏或有倾斜的迹象,应立即撤离,寻找安全的场所。

5.防范余震:地震后往往会有余震,应保持警惕,在余震较大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进入建筑物和危险区域。

三、地震后的生活自救1.储备应急物资:平时应储备一些干粮、饮用水、药品等应急物资,以备地震发生后的紧急情况下使用。

2.检查供水和供电设备:地震可能导致水管、电线断裂,应及时检查和修复,以恢复供水和供电。

4.防止疾病传播:特别是在灾后生活的临时定居点,应保持个人卫生,避免疾病传播,如定期清洗手、消毒水源等。

5.合理利用资源:尽量合理利用有限的物资资源,避免浪费,保证供应的持续性。

四、地震前的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建筑物:定期检查房屋的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问题,修复损坏的部分,确保建筑物的稳固性。

2.安全储存物品:将易碎物品放置在固定位置,避免其摔落造成伤害。

3.加固家具:家具应固定好,避免家具移动或倾斜时对人员造成伤害。

4.学习应急知识:学习紧急避险和救护知识,提前了解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方法。

地震时的自救逃生方法有哪些

地震时的自救逃生方法有哪些

地震时的自救逃生方法有哪些地震时的自救逃生方法有哪些室内“三角空间”相对安全高层居民遇地震时,应立即躲避到结实的桌子或床下,家具旁或墙根、墙角等处可在房屋倒塌后形成三角空间,是相对安全的地点。

还可迅速逃进卫生间、储存室等面积较小的场所,这些小开间的地方是比较安全的地点。

不要躲避在阳台、窗边等不安全位置,不要乘坐或躲到电梯里,不要跟随人群向楼下拥挤逃生,不要跳楼逃生。

室外选择开阔地避震在户外遇到地震时,应该就地选择开阔地,趴下或蹲下避震。

要避开玻璃幕墙、塔吊、烟囱等高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杆、广告牌等物。

避开危险品工厂、仓库以及狭窄的街道、破旧房屋、危墙、砖瓦木料堆等场所。

避开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各种桥梁及隧道。

在野外遇到地震,应避开山边危险地带,如山崖、陡峭的山坡、山脚等地方。

乘车途中应伺机停车转移在乘火车时发生地震,乘客应迅速趴到座椅下,抓住座椅的钢管。

背朝行车方向坐时,应用双手护住后脑,将身体紧紧缩在一起。

要等地震过后,车停下来再下车。

乘坐公共汽车时发生地震,乘客应紧紧抓住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并用衣物护住头部。

地震过后,乘客在司机指挥下有序从车门下车;乘坐地铁时发生地震,如果由于地震而停电,乘客应在有关人员指挥下撤离,以免地铁隧道里架设的高压线破损而发生危险。

当发出防水警报时,应立刻通过车站的排水道和防水堤进行防御。

在驾车时如果发生地震,要把车移到远离道路的地方,越远越好。

不要在地震中开车逃生,不要紧急刹车,不要在桥上和桥下停留,不要在树木、灯杆、电线杆下停留。

不要惊慌,远离危险物地震突袭,短时间内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科学避灾?“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所在的房屋条件、楼层,哪里是承重墙、哪里是求生通道、哪里有柱子。

”曾参加汶川等多次地震救援工作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高波,根据他的经验,城市房屋条件优于农村,新建房屋条件优于老旧房屋。

其次,在房屋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需要综合考虑楼层、房屋结构等因素,选择最佳求生方式。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精选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精选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预案精选了一系列紧急避险措施,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切实可行的避险指南。

二、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 遇到地震时的紧急避险措施(1)立即保持冷静,迅速判断震源方向,远离震源。

(2)在家中,迅速躲到桌子下、床下等坚固的家具旁,用枕头等物品保护头部。

(3)在公共场所,迅速寻找空旷地带,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玻璃等易倒物体。

(4)避开电梯,选择楼梯逃生。

2. 遇到洪水时的紧急避险措施(1)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等信息,提前做好防洪准备。

(2)居住在低洼地带的居民,应提前转移至安全地带。

(3)遇到洪水,迅速寻找高处避险,避免靠近河边、堤坝等危险区域。

(4)发现险情,及时报警,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救援。

3. 遇到火灾时的紧急避险措施(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方向,迅速逃离火场。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吸入有害气体的风险。

(3)切勿乘坐电梯逃生,选择楼梯逃生。

(4)遇到火警,及时报警,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救援。

4. 遇到恐怖袭击时的紧急避险措施(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恐怖袭击类型,寻找逃生路线。

(2)避免拥挤,选择安全通道逃生。

(3)如被困,保持通讯畅通,等待救援。

(4)协助警方调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5. 遇到自然灾害时的紧急避险措施(1)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等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2)居住在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提前转移至安全地带。

(3)遇到自然灾害,迅速寻找安全地带避险,避免靠近危险区域。

(4)发现险情,及时报警,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救援。

三、结语本预案精选了一系列紧急避险措施,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避险指南。

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行动,确保自身及家人安全。

同时,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共同构建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关于地震应急逃生的知识

关于地震应急逃生的知识

关于地震应急逃生的知识关于地震应急逃生的知识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

大地震从开始到震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做好自我保护。

地震发生时,首先要镇静,选择最好的躲避处,并做好身体重要部位的保护。

3、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市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4.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5.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可能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也很大。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此外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

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防震减灾的标语1、行动起来抗震救灾,为中华民族铸就新的长城!2、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3、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4、家园建设,我们共同努力!5、落实减灾责任,加强减灾教育6、灾难中,我们始终在一起!7、防震减灾,平安常在。

8、居安当思危,防灾人为先。

9、地震天灾不可怕,抗震设防是关键!10、加强防灾减灾,共建和谐山西。

11、动用各种渠道,保证物质供应,确保社会秩序稳定!12、防震宣传进万家,平安相伴你我他。

13、防震减灾人人抓,幸福社会千万家。

14、珍爱生命,科学避震15、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16、爱心减少灾难,和谐拯救危机。

17、以人为本,科学减灾,不断增强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18、防震救灾,整治环境,预防疾病。

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方案

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方案

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方案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方案(通用16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方案(通用1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方案篇1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地震时自救、自护的意识,提高全校师生有序的逃生及应急能力,学校决定于20xx年3月29日上午举行地震逃生演练。

特制定本次演练活动方案。

一、地震逃生演练人员及职责安排1、总指挥:申志国副总指挥:崔彦红张彦庆职责:负责全校各楼层师生疏散顺序。

通过广播传递地震信息,稳定全校师生情绪。

2、楼层导护教师:各年级没课的老师。

职责:组织各楼层人员疏散顺序,同时按照总指挥指示,协调楼层间的疏散顺序,稳定学生情绪,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行为。

3、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职责:负责本班人员疏散顺序,稳定本班人员情绪,同时向班内人员传授必要的自身防护措施。

4、安全保卫人员:桂肖兵、杨彩霞。

职责:发现地震后,发出地震警报,并协助现场指挥。

5、应急救护队及后勤保障:李素梅、樊翠萍(准备医疗急救用品、位于操场待命,如有伤病员及时处理,重大伤情者及时送医院)。

二、地震演练准备1、先由张校长做演习的宣传动员,并介绍地震的简单知识及逃生技巧;2、由各班班主任强调演习的注意事项;3、演习开始,发出地震警报。

4、演习结束,总指挥小结演习情况。

三、地震疏散安排1、发生地震时,一楼师生先行疏散至安全地带(操场),接着依次是二楼、三楼、四楼。

2、此次演习本着“时间就是生命”,“演习疏散真实化”的原则,下楼梯时先集合好,到达楼梯口的班级先下,后到者要让前者,不可强行挤、窜队。

3、各班按学校指定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

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近、最通畅、最安全的路线进行疏散。

4、集合地点:各班于各自做操的地点集合。

四、演练活动要求:1、学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到操场集中,成立临时指挥中心,分工组织排除险情及紧急疏散师生工作并报警。

地震应急逃生安全小常识大全

地震应急逃生安全小常识大全

地震应急逃生安全小常识大全遇到地震时该怎么做1、保持冷静,不慌张,沉着应对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采取应对行动,动作要迅速,但一定不能惊慌,不能盲动,否则将造成无谓的伤害或不必要的损失。

很多既往的案例都充分说明:沉着应震,临震不慌,将自己的既有知识技能都发挥出来,避震效果最好。

面对地震盲目逃生,拥挤、踩踏、跳楼等造成死亡或伤残,都是可以避免的。

2、因地制宜,不要墨守成规每个人在震时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所进行的活动千差万别,面对的地震险情也各式各样,因此,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

例如,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居住在平房还是楼房?房子是不是坚固?是跑出室外避震,还是在室内安全处等待?室内的桌椅是否足够结实?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室外是否安全?等等。

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环境条件不应教条的采取一致的措施应急避震。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利用身边的环境,发挥自己的避震知识和技能,选择适合的方式避震。

3、行动果断,不要因为犹豫耽误避震时间地震发生是一瞬间的事情,给你逃生避震的时间可能只有几秒钟,能否安全避震,就需要在这几秒钟的时间内作出决定,容不得思前想后,犹豫不决。

特别是有些人本已经逃出屋外,由于贪念屋内财务,又转身回去寻找,结果自己被埋压。

使本来的成功避震变为自己主动送命的过程。

4、身处公共场所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可擅自行动如果地震时你处在公共场所,身边人员较多,那么擅自行动,没有秩序,只顾自己的避震行为可能使自己遭遇更大的不幸,还可能连累别人失去避震的机会。

公共场所通常有紧急疏散指示、路线,如果能够按照紧急疏散路线有序疏散,大量人群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最充分的保障自身安全。

而一旦有人不听从指挥,横冲直撞,打乱了疏散的秩序,很可能是耽误了自己和他人的性命。

家庭避震秘笈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

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现场应急自救互救逃生和紧急避险的原则

现场应急自救互救逃生和紧急避险的原则

现场应急自救互救逃生和紧急避险的原则说到应急自救互救逃生和紧急避险,这可不是小事,简直就是关乎生命的大事儿!你要是觉得平时生活得太安稳了,脑袋里没有这种意识,那真得擦亮眼睛了。

毕竟,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时刻都在安全的地方。

比如,火灾、地震、洪水这些灾难,一旦发生,咱们的生命安全真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悬在了半空中。

所以,知道一些简单的应急常识,掌握几个自救的小技巧,绝对能救命哦!毕竟,天灾没法预料,但我们可以提前学会怎么应对。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别慌!有些人一遇到紧急情况,脑袋一片空白,四肢就开始乱蹦乱跳,搞得自己不但没救自己,反而给别人添麻烦。

想要自救互救,第一步就是冷静。

你想啊,谁要是慌了神,连自己都没照顾好,怎么可能救别人呢?所以,保持清醒的头脑,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了,紧急时刻,可别想着“那谁能救我啊?”,自己能够救自己,才是最靠谱的办法!像火灾发生时,如果没有时间等消防员来救,靠自己逃生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然后,咱得说说遇到火灾该怎么办。

火灾发生时,首先得记住一件事,火焰可不等人。

你可以跑,但千万不能上电梯!这点大家应该都知道吧?电梯遇火灾,简直是“自投罗网”,因为电梯一旦停运,你就像是被困在了“铁罐子”里,想逃都逃不了。

所以,一定要走楼梯。

如果火势已经蔓延,那就赶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头行进。

你会想,湿毛巾能有什么用?告诉你,湿毛巾能过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至少能让你多活一会儿,争取时间。

要是实在不行,躲到阳台上大声呼救也是个办法,等救援来得及的时候,可以借助信号标示自己的位置,增加救援的概率。

不过,别以为火灾发生时就只能逃命。

万一你周围有其他人,特别是老人或者小孩,这时就得考虑互救了。

你要是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可得马上伸出援手。

这时候,别怕麻烦,把湿毛巾先给别人捂上,或者帮忙遮住口鼻,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

人多力量大,别觉得自己一个人无力,这些小小的举动可能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时跑相对安全?
地震发生瞬间怎样逃生
一楼往外跑,三楼以上往顶层跑: 不适用于瞬间倒塌的建筑物
躲在桌、椅下,抓住桌、椅 腿: 基于地震中房屋整体不倒塌危险 主要来自悬挂物和摔倒的情况制 定的
地震发生 瞬间 怎样逃生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 这是基于平房和低矮楼房,人们 在外逃过程中伤亡严重的情况总 结的
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
1976年7月28日,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 级强烈地震。震中在地下12公里处,23秒后,唐山遗为一 片废墟。震中烈度为11度,地震波及天津、北京,共死亡 24.2万多人,重伤16.4万多人。经济损失近百亿。
2014年8月3日16时30 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 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 深度12千米。
中国是震灾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地震活动 的范围广、强 度大、频率高。 在全球大陆地 区的大地震中, 约有四分之一 至三分之一发 生在我国。
1. 天山地震区 2. 青藏地震区 3. 东北地震区 4. 华北地震区 5. 华南地震区 6. 台湾地震区 7. 南海地震区
共23条地震带
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大地震
暂时无法救出来的,要做好记号,立即求援 尽快建立通风孔道,并通过通风孔道给予一些食品和水
不断安慰,稳定情绪 如发现起火苗头要迅速灭火,防止埋压人员烧伤或烧死
地震对人类的伤害
塌方、煤气泄露、火灾、触电、水灾、瘟疫
地震危害范围广
检伤迅速离现场
处理舌头防窒息
救命
人工吹气快通氧
保护脊柱保护眼
止血包扎要跟上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
7大洲在2亿4千万 年前,还是一个完整的 大陆。
地球每年约有500 万次地震,能感觉到的 不到1万次,造成灾害 的仅有100次左右。
DSDP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ODP (Ocean Drilling Program)
中国是震灾严重的国家
不能盲目外逃:基于地震中“房 屋未倒,但外逃造成伤亡严重” 的情况
木头支 撑的房 屋,砖 向外闪
有圈梁的房屋安全
危险评估
哪里不安全?
选择逃生时间
12秒之后是破坏力 极大的左右震动, 建筑物倒塌都发生 在这一时段 ,居住在 高层建筑的人们如 何逃生
跳楼无异于自杀。
选择逃生时间
秦可大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 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
震前准备
地震危害难预料 演练逃生找通道 急救电话常用药 小小靠垫保护脑 床前放好衣和鞋
震前准备最重要 不忘预备急救包 重要文件要带好 室内室外都重要 饮水食品和口哨
逃生要点
大地预警现象:大震前短时间 内出现地震宏(地面初期震动 地声、地光)即大地预警现象
预警时间:地震发生到房屋破 坏大约10-20秒,一次地震的 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
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 有哪个国家能准确地预 测地震
地震为何难以预测
地震如此可怕,人 类怎样对付它呢?
地震先兆细观察, 一有情况赶快逃!
大地震前宏观异常
鱼类上浮、蛙类迁徒、 动物生病发情、水质 污染
气象、水文、地质、 生物;灌溉、注水、 排水等都会出现反常 现象
大地震之前兆?
2011年3月8日,美国加州洛杉矶以南的海湾区突然 出现数百万条死鱼,3天后日本福岛地震!
地震发生后的救援
震后时间 半小时 24小时 48小时 72小时
震后四天 震后五天
救活率 99.3%
81% 53% 36.8% 19% 7.4%
地震中存活 者97%是自 救的结果 72小时是 理论时间并 非生死大限
现场救助原则 先救易、后救难 增加现场救护员 先救近、后救远 争分夺秒多救援
救援要点
降低
掩盖 坚持,等待
超过七级的地震后, 废墟下面的自我求生
在房屋内躲避的人大多将 被埋在废墟之中。 黑暗、 恐惧、伤痛甚至死亡在瞬 间降临。此时此刻怎么办?
废墟下面的自我求生
废墟黑暗又危险 攒足口水辨方向 颈腰疼痛不可转 清理口鼻内灰尘
求生方法有要点 冷静体验快判断 防止骨折致瘫痪 防止窒息快求援
争分夺秒应急救护
有条件的:最好用干净衣物捂住口 鼻,防止中毒、窒息
有能力的:迅速包扎好受伤部位 利用各种方法传递信息:争取救援
利用各种形式发出求救信号
国际通用求救信号
埋在废墟中怎样维持生命
人在完全饥饿的条件下可生存7 天,坚定生存信 念,等待救援
搜集饮水:雨水、积水、尿液 及食品
不要大哭大叫,应保存体力
老百姓总结
马不进圈鱼儿跳,鸡飞狗刨地震到。
老百姓总结
动物集体大迁徙,
反向季节竞发情。 井水变色翻花响, 水浑冒泡气难闻。 天旱井水向上喷, 突发变异险象生。 观察动静备灾情, 警惕地震要来临。
宏观异常未必发生地震
如何识正确地识别它, 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对待地震谣言
对待地震谣言 不轻信不传播 听后及时汇报 不搞迷信活动
长期饥饿禁多食
精神崩溃防自伤
心脏病、高血压
重点保护少死亡
挤压综合症
挤压综合征多发生于房屋倒塌、 工程塌方、交通
事故等意外伤害中。战时或发生 强烈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可成 批出现。
挤压综合症
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 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1小时以 上),挤压解除后出现以肢体肿 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低血 容量性休克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 衰竭,是地震灾难后的主要死亡 原因之一。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胸心外
地震时怎样避震
伏地 遮挡 手抓牢
美国红会
大街上站着或趴着别动
影院座位旁边
商场墙角避免砸伤
安全有食品处
震时你在室外
远离招牌电线杆, 地下通道高架桥 迅速驶离高速路, 空地安全要记牢 地铁遇难听指挥, 有序撤离别乱跑 地震未停车未稳, 固定身体不挤跳 海滩海啸水库爆, 自救互救争分秒
地震发生时您可以这样做…
防备文化在日本:教育先行
防备文化在日本:预防在先
数百万日本人是在福岛大 约一千 个地震计组成的网路,覆 盖全日本,可以觉察和分 析震波,并在地震计预测 震动强烈时发出警告
防备文化在日本:未雨绸缪
日本一年级小学生刚 入校是就要求必须买安全 头套,平时当椅子垫,地 震时戴在头上减少伤害
面对灾难,我们怎么办? 冷静 观察 择路 逃生
地质灾害-地震之避险逃生
地震
有什么力量,能够瞬 间摧毁一个城市,毁灭数 万人的生活与生命?除了 核战争,只有地震。
地震是唯一不可预测 的自然灾害
群灾之首:地震
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 建筑物,摧毁造成巨大的 灾难。
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 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 等次生灾害。
避险逃生与应急救护
授课人:侯策 紧急避险与逃生
突发灾难威胁人类生命
如果说有什么词汇能够引起人类的恐慌,那这个词 一定就是灾难。
全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灾难
洪水 地震
雪灾
火山 爆发
民众安全呼唤着急救与预防文化
急救与预防文化包含预防和准备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口号: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
让我们做好准备! 日本:对于灾难,我们要预防! 中国古训:有备无患
×√
沉着冷静 择地而避 小开间内 渡过难关
选 择 逃
三角空间 避险合理
生 时 间
利用机械 化险为夷
地震发生时您应该这样做…
汶川地震经验:不跑、灭火、开门、开水龙 头降低空气中灰尘浓度,保持空气湿润
地震时你在室内
保持镇静别慌张,坚固小间往里藏 手抓靠垫保护脑,赶快贴紧承重墙 拔掉电源关煤气,禁止靠近玻璃窗 双手抱颈带口罩,听从指挥离现场 出逃莫用打火机,瓦斯爆炸把人伤
坚持就是胜利
最坚强的女孩-马小凤
我要让所有 的家长看看 让他们放心
震后80小时被救出
生命的奇迹
汶川地震后125小时蒋雨航被救出
年轻人代谢旺盛,被埋后容 易叫闹,体力很快消耗完毕
老人代谢低,对能量需求小, 耐受饥饿。心理素质好,耐 受性强,存活率高
汶川地震靠喝尿撑过108小时的厨师彭国华 玉树地震被压75小时救出后一女生子
科专家蒋耀光教授
挤压综合症
陈坚26岁在废墟下79小时救出,挤压综合症死亡。
挤压综合症
为避免这些情况,在移开重 物前就要为伤者滴注生理盐水 进行有效代谢,把血液中这些 东西排出后再移开重物。否则 死亡的机率很高。而对一些病 情严重的伤员,则需要当机立 断截去病肢。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胸心外科专家蒋耀光教 授
防备文化在日本:避难场所的准备
防备文化在日本:地震后的保护
日本地震演练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灾害、意外突然降临猝不及防
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面对突发事件 做好准备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目录
1 地质灾害:地震逃生急救原则 2 人为灾害:火灾逃生急救原则
23 人为灾害:恐怖事件逃生原则 2 4 创伤心理表现及现场疏导原则
中新网8月7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消息, 据抗震救灾指挥部消息,截至今天19时,地震共造成 •615人死亡 •114人失踪 •3143人受伤 •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2.58万户8.09万间房屋倒塌
地震成因复杂。目前地 壳的研究只能通过钻机 钻至地下12公里,而 地震多数发生在地下 15公里
挤压综合症
珍惜生命,让生命更加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