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实验笔记

合集下载

食品生物技术《实验二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食品生物技术《实验二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一、目的及要求二、1、了解血型鉴定的原理,掌握其鉴定方法;三、2、了解交叉配血的意义。

二、根本原理Landsteiner根据人类天然存在于红血细胞上凝集原与血清中凝集素的不同,将人类血型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型,即A、B、AB 和O型,称作ABO血型系统。

A型血的人,其红血细胞上有抗原A,血清中有抗B抗体β〔β凝集索〕;B型血的人有抗原B 和抗A抗体α〔α凝集素〕;AB型血的人有抗原A和B,没有抗体;O型血的人没有抗原,而有抗体α和β。

据此,如分别将抗A和抗B血清与待测红细胞混合,那么抗A或/和抗B血清与红细胞外表上的相应抗原结合而引起红细胞的凝集,根据凝集反响的情况,便可知待检者的血型〔表2〕。

表2 用抗血清鉴定血型的结果与判定+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

下同。

假设将标准A型血清和标准B型血清与待测红细胞混合,标准血清中所含的β或α凝集素就与红细胞外表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出现红细胞的凝集现象,据此,便可知待测红细胞的血型〔图3,表3〕。

表3 用标准血清鉴定血型的结果与判定由于人血清中可含有天然的抗A或抗B的抗体,如将携带某种血型抗原物质的红细胞输注到具有相应红细胞抗体的个体中,那么因抗原和抗体结合,在体内补体的参与下,发生溶血。

因此,为了防止因亚型或技术操作不当使血型鉴定发生过失而引起的输血反响或意外事故,输血前,必须作交叉配血试验,该试验是通过供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以及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相互交叉混合,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用以鉴定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血型是否相合。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均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下面介绍血型鉴定玻片法和交叉配血试验的试管法。

三、器材〔一〕、材料和试剂诊断用人血型抗A血清、诊断用人血型抗B血清〔常在血清中参加不同颜色的染料以示区别,如A型红色,B型蓝色〕、生理盐水、供血者血清、受血者血清、供血者的2%红细胞悬液、受血者的2%红细胞悬液。

〔二〕、器具凹玻片或载玻片、小试管、尖嘴滴管、无菌刺血针、牙签、酒精棉球、无菌干棉球、试管架、显微镜、记号笔等。

交叉配血实验笔记

交叉配血实验笔记

实验八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见图4-3-1-1)。

输血时,一般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前者叫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也叫直接配血),后者叫交叉配血的次侧(也叫间接配血)。

只有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才能进行输血;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

【实验目的】学习交叉配血的三种常用方法。

【实验对象】人体(学生自愿者)。

【实验器材和药品】1.仪器显微镜,离心机。

2.器械采血针,消毒注射器,双凹玻片,小试管,竹签,棉球,腊笔。

3.药品标准A 血清,标准B 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

【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图4-3-1-1 交叉配血示意图(一)红细胞悬浮液的配制按需要型别,取全血1ml,加等渗盐水2 ~3ml,充分摇匀离心沉淀,弃去上清液,然后再加生理盐水2 ~3ml 按上述方法洗涤,共三次,取压积红细胞5 滴,加新鲜等渗盐水4 ml ,即成5 %红细胞悬液。

(二)交叉配血基本原理见图4-3-1-1 示。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实验原理天然IGM 类血型抗体与对应的红细胞抗原在室温下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现象。

可以检查供、受者血清中是否存在破坏对方RBC的IgM 抗体(ABO 血型中抗A 抗B 抗体以IgM 抗体为主)。

实验步骤取二试管,分别注明“主”、“次”字样,主侧滴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受血者血清一滴;次则滴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供血者血清一滴。

混匀后1000rpm 离心1min,取出观察结果。

如两侧均无凝集现象,可多量输血;如主侧无凝集而次侧有凝集只可考虑少量输血;如主侧凝集则不能输血。

低离子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实验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形成 Zeta 电位,Zeta 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1.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是血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测试,对了解血型的配对方式和判断血型的兼容性非常有帮助。

2.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血型间是否存在凝集反应,为输血操作提供重要依据。

3. 实验报告中的结果直接反映了被测血样与配对血型之间的相容性,为血液安全提供了保障。

4.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解读和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最佳的输血方案。

6. 通过分析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输血风险,防止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7.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对于怀孕妇女的输血安全至关重要,可以为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提供保障。

8. 实验报告中的结果还可以辅助判定患者的免疫状况,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9. 通过分析实验报告,可以及时调整输血剂量和输血速度,提高输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10.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急需输血的患者尤为重要,可以快速确定合适的供血者和匹配的血型。

11. 实验报告还包含了对交叉配血反应的观察和研究结果,可以为血液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

12.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的编写和解读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流程,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临床应用的可靠性。

动物交叉配血

动物交叉配血

犬猫交叉配血
主测配血试验:受血者血浆+供血者红细胞
1、分别取0.5毫升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抗凝血,可用EDTA抗凝,或从供血袋内取血
2、对抗凝血进行离心,2000转/min,离心5min
3、离心后,用移液枪吸取上面血浆,放入另外试管
4、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遍,并制成5%的红细胞悬液。

操作方法为:加入洗涤液后,用
手指轻弹试管底,使红细胞和洗涤液混合,再2000转/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仍掉,如此重复3次
5、向装有100微升血浆的离心管中各加入100微升对应的5%红细胞悬液,并在室温下静
置15分钟
6、主测配血试验:100微升受血者血浆+100微升5%供血者红细胞悬液,轻轻混

副测配血试验:100微升供血者血浆+100微升5%受血者红细胞悬液,轻轻混合
对照试验: 100微升受血者血浆+100微升5%受血者红细胞悬液,轻轻混合
离心后,检查上清液有无溶血
轻轻晃动离心管,肉眼或借助显微镜观察有无凝集
主测配血试验出现任何程度的溶血或凝集都表示血型不合,副测配血试验出现轻微溶血或凝集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输血,但是必须仔细监护
当受血者对照试验出现凝集或溶血后,不应进行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实验结果与输血原则

交叉配血实验结果与输血原则

交叉配血实验结果与输血原则
交叉配血实验:
1、定义:交叉配血实验是明确根据受者血液和输血血液抗体量及类型,以选择最佳输血血液的实验。

2、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输入了含有抗原血清的血液,对受者多重血小板减少症(HDN)造成影响。

3、特点:它不同于普通的输血检测,它能够进行血小板减少症抗体和血液细胞抗体的快速确定性测定,通过检测输血血液中的抗原。

这样才能确保输入安全及有效地输血血液。

4、步骤:首先,从库中搜集血液。

接着将受者的血液和输血血液作特异性抗体定性分析,由医生根据病人的自身体质及输血血液的抗原情况决定是否该自体输血或交叉配血。

输血原则:
1、有针对性:输血须有针对性,根据病情判断需要选择合适的血液而非随意转给某个病人。

2、安全性:输血安全对于病人来说极为重要,受血者血液类型及抗原配置至关重要,一旦输错血液会很危险。

3、有序性:实施输血时,要确保有序地安排配血,避免病人之间相互干扰,而导致输入受血人员无法使用。

4、必要性:发生输血必须仔细思考,考虑是否有必要实施输血,输血之前对病情应有充分的认识。

5、比例性:输血量根据受血者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增加或减少输血量,输血比例也要根据受血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单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单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交叉配血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熟悉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3.探究血型遗传规律。

二、实验原理:人体血液中存在着不同的血型,主要有A型、B型、AB型和O型。

血型的遗传是由血液中的凝集素基因决定的,凝集素基因的表现形式分别为A、B和O。

在交叉配血实验中,根据不同的血型特征和血凝素的作用原理,可以确定一个人的血型和他的血型遗传模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蒸馏水;2.新鲜献血者的血液样本;3.试管架、试管;4.洗涤缓冲液;5.抗凝剂;6.A、B、O三种抗体;7.洗涤试剂;8.结果分析卡。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实验器材进行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2)准备所需血液样本,保证新鲜血液的取样。

一般来说,抽血容器中应当加入抗凝剂以防止凝固。

2.血型鉴定:(1)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A、B、O和A、B两种抗体溶液。

标记为试管A、B和C。

(2)将待测血液样本分别滴入试管A、B和C中,注意将每个试管中的血液样本和抗体充分混合,避免产生假象。

(3)观察各试管中是否出现凝集反应,根据凝集的情况判断血型。

3.交叉配血:(1)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A、B抗体溶液和B、A抗原溶液。

标记为试管1和试管2(2)将两个试管中的溶液充分混合。

(3)观察混合试管中是否会出现凝集反应,根据凝集的情况判断血型。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表格如下:原始血型,试管A,试管B,试管C,试管1,试管2----,----,----,----,----,----A型,凝集+,无凝集,凝集+,凝集+,凝集+B型,无凝集,凝集+,凝集+,凝集+,凝集+AB型,凝集+,凝集+,凝集+,凝集+,凝集+O型,凝集+,凝集+,凝集+,无凝集,无凝集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血型的血液样本与相应的抗体溶液混合时,如果出现凝集反应,则可以确定该血型。

2.A型和B型血液样本对应的是A抗体和B抗体,因此在与相应抗原溶液混合时会出现凝集反应。

交叉配血实验笔记

交叉配血实验笔记

实验八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就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见图4-3-1-1)。

输血时,一般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前者叫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也叫直接配血),后者叫交叉配血的次侧(也叫间接配血)。

只有主侧与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才能进行输血;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

【实验目的】学习交叉配血的三种常用方法。

【实验对象】人体(学生自愿者)。

【实验器材与药品】1.仪器显微镜,离心机。

2.器械采血针,消毒注射器,双凹玻片,小试管,竹签,棉球,腊笔。

3.药品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

【实验步骤与观察指标】图4-3-1-1 交叉配血示意图(一)红细胞悬浮液的配制按需要型别,取全血1ml,加等渗盐水2 ~3ml,充分摇匀离心沉淀,弃去上清液,然后再加生理盐水2 ~3ml按上述方法洗涤,共三次,取压积红细胞5 滴,加新鲜等渗盐水4 ml ,即成5 %红细胞悬液。

(二)交叉配血基本原理见图4-3-1-1示。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实验原理天然IGM类血型抗体与对应的红细胞抗原在室温下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现象。

可以检查供、受者血清中就是否存在破坏对方RBC 的IgM抗体(ABO血型中抗A抗B抗体以IgM抗体为主)。

实验步骤取二试管,分别注明“主”、“次”字样,主侧滴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与受血者血清一滴;次则滴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与供血者血清一滴。

混匀后1000rpm离心1min,取出观察结果。

如两侧均无凝集现象,可多量输血;如主侧无凝集而次侧有凝集只可考虑少量输血;如主侧凝集则不能输血。

低离子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实验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形成Zeta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宠物疾病诊疗-交叉配血(凝集)试验

宠物疾病诊疗-交叉配血(凝集)试验
交叉配血(凝集)试验
操作步骤
➢ 1.取试管2支作好标记,分别由受血动物和供血动物的颈 静脉各采血5~10 ml,于室温下静置或离心析出血清备 用。
急需时可用血浆代替血清。即先在试 管内加入4%枸橼酸钠溶液0.5ml或1.0 ml, 再采血4.5ml或9.0 ml,离心取上层血浆备 用。
➢ 2.另取加抗凝剂的试管2支并标记,分别采取供血动物和 受血动物血液各1~2 ml,震摇,离心沉淀(或自然沉降), 弃掉上层血浆;
➢ 4.注意事项 ✓ 试验时室温以15~18℃最为适宜; ✓ 温度过低(8℃以下)可出现假凝集; ✓ 温度过高( 24℃以上)也会使凝集受到影响以致不
出现凝集现象。 ✓ 观察结果的时间不要超过30 min,否则由于血清蒸
发而发生假凝集现象。
结果判定
➢1.肉眼观察载玻片上主、次侧的液体均匀红染,无细胞 凝集现象;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呈单个存在。表示配血 相合,可以输血。
不 凝 集
➢2.肉眼观察载玻片上主、次侧或主侧红细胞凝集呈沙粒 状团块,液体透明;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堆积一起,分 不清界限,表示配血不相合,不能输血。
凝 集
➢3.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时,除非在紧 急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输血。
即使输血,输血速度也不能太快,且要密切 观察动物反应,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 输血。
➢ 取其压积红细胞2滴,各加生理盐水适量,用吸管混合,离 心并弃去上清液后,再加生理盐水2 ml混悬,即成红细胞悬 液。
➢ 3.取清洁、干燥载玻片2张,于一载玻片上加受血动物血清( 或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滴,再加供血动物红细胞悬液2滴(主侧); 于另一载玻片上加供血动物血清(或血浆)2滴,再加受血 动物红细胞悬液2滴(次侧)。 分别用火柴梗轻轻混匀,置室温下经1 5~30 min观察 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八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见图4-3-1-1)。

输血时,一般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前者叫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也叫直接配血),后者叫交叉配血的次侧(也叫间接配血)。

只有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才能进行输血;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

【实验目的】学习交叉配血的三种常用方法。

【实验对象】人体(学生自愿者)。

【实验器材和药品】
1.仪器显微镜,离心机。

2.器械采血针,消毒注射器,双凹玻片,小试管,竹签,棉球,腊笔。

3.药品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

【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
图4-3-1-1 交叉配血示意图
(一)红细胞悬浮液的配制
按需要型别,取全血1ml,加等渗盐水2 ~3ml,充分摇匀离心沉淀,弃去上清液,然后再加生理盐水2 ~3ml 按上述方法洗涤,共三次,取压积红细胞5 滴,加新鲜等渗盐水4 ml ,即成5 %红细胞悬液。

(二)交叉配血基本原理见图4-3-1-1示。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原理
天然IGM类血型抗体与对应的红细胞抗原在室温下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现象。

可以检查供、受者血清中是否存在破坏对方RBC的IgM抗体(ABO血型中抗A抗B抗体以IgM抗体为主)。

实验步骤
取二试管,分别注明“主”、“次”字样,主侧滴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受血者血清一滴;次则滴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供血者血清一滴。

混匀后1000rpm离心1min,取出观察结果。

如两侧均无凝集现象,可多量输血;如主侧无凝集而次侧有凝集只可考虑少量输血;如主侧凝集则不能输血。

低离子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形成Zeta 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

其后,加入凝聚胺溶液,它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

最后,加入悬浮液,悬浮液具有中和凝聚胺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实验步骤
1 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
者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滴,次侧管反之。

2各加LIM0.6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凝聚胺溶液2滴,并混合均匀。

3用离心机1000转/min离心1min,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

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要重做。

5最后加入重新悬浮液2滴,轻轻摇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

如果在60秒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

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微柱凝胶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作用→通过离心技术→利用凝胶的微孔过滤作用,将发生凝集反应的RBC阻滞于凝胶之内,而未凝集的单个RBC则穿过微孔运动至柱底→从而区分有无凝集。

实验步骤
见PPT所述。

结果判定肉眼直接观察。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器材、试剂、反应温度、离心、标本等注意事项同ABO血型鉴定。

2.血清优于血浆;不用溶血标本;配血后,标本置冰箱内保存至少7天。

3.RBC要用生理盐水洗干净。

4.溶血现象,实质是阳性结果,为配血不合。

5.ABO血型系统同型而不容,应首先排除ABO血型鉴定是否有误。

6.盐水介质法仅能检测IgM型RBC血型抗体,不能检测IgG型RBC 抗体。

凝聚胺法可以检查出IgG型的血型抗体
7.临床输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应当首先进行盐水介质法试验,
再进行聚凝胺介质法试验。

8. 聚凝胺介质法试验尽快观察结果(<3min)
9.聚凝胺溶液必须保存在深色塑料瓶中。

10. 聚凝胺介质法试验中遇到用含肝素的血标本,要多加聚凝胺。

【思考题】
1.在无标准血清情况下已如某人为A或B型,能否用其血去检查未知血型?如何作?
2.交叉配血时为何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时,可以少量输血?还需注意些什么?
3.红细胞凝固、凝集、聚集三者有何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