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题

合集下载

初一生物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含答案

初一生物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含答案

初一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些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道内的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判断曲线 X 表示的应该是A.淀粉B.水C.蛋白质D.脂肪2.如图是小肠绒毛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肠绒毛是小肠内表面皱襞上的绒毛状突起,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B.图中6所示的结构是肠腺,它分泌的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它们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营养物质中的麦芽糖、氨基酸等成分能通过小肠绒毛壁进入循环系统3.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D.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4.下图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号试管中滴入1ml唾液B.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C.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D.1号试管中淀粉糊2ml,2号试管中淀粉糊1ml5.如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支试管充分振荡,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B.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色,2号试管变蓝色C.该实验可以证明唾液对淀粉进行了物理性消化D.该实验无法说明37℃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6.下表是某校生物小组的实验记录,该小组探究的课题是试管编号①②加入物质浆糊、唾液浆糊、唾液、盐酸温度37℃37℃时间10分钟10分钟加入碘液后的现象不变蓝变蓝A.探究淀粉遇碘液是否变蓝B.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C.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D.探究盐酸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7.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B.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C.口腔中的消化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D.大肠能吸收少量水分和无机盐8.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B.胃只有贮存食物的功能C.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D.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9.下列哪个器官不属于消化系统()A.口腔B.肛门C.大肠D.大脑10.图甲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图,图乙是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丙是气管a、肺c、胸腔b三者组合示意图。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1.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食物和气体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是咽B.气管因有C形软骨支架而能保持敞通C.人感冒时呼吸不畅是因为鼻黏膜分泌黏液过多,堵塞了鼻腔D.吃饭时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引起剧烈咳嗽2.我国北方的春季经常刮风,有时还有沙尘暴,专家建议大家在这种天气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口罩。

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①鼻毛②鼻黏膜③会厌软骨④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⑤声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3.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前,要先清除他(她)口鼻内的污物,目的是()A.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B.保持呼吸道通畅C.温暖进入肺部的空气D.湿润进入肺部的空气4.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②二氧化碳含量减少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氧气含量减少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5.在做胸部X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患者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肋骨和膈肌的运动状态为()A.肋间肌舒张使肋骨下降,膈肌舒张使膈顶部下降B.肋间肌舒张使肋骨上升,膈肌收缩使膈顶部上升C.肋间肌收缩使肋骨上升,膈肌收缩使膈顶部下降D.肋间肌收缩使肋骨下降,膈肌舒张使膈顶部上升6.下列有关深吸气时的叙述,错误的是()A.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B.膈肌收缩,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C.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D.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7.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①肺泡数量多②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壁薄④肺泡壁分布很多弹性纤维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8.如图为模拟人体呼吸运动实验装置。

手向下放松橡皮膜时,模拟的人体呼吸状况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呼气状态B.肋间肌收缩C.胸腔容积减小D.肺内气体压力增大9.关于呼吸道各结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管壁上的腺细胞分泌液可使气管内保持湿润B.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气体C.吞咽时,会厌软骨会张开,保证气管、咽内空气畅通D.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10.下列有关人工呼吸操作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抬下颏保持头后仰,使其呼吸道畅通B.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C.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快速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D.胸外心脏按压与吹气交替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 11.下面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B.呼吸道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C.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D.肺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1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肺活量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小的通气能力C.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D.人工呼吸依据的是呼吸运动原理13.如图是人体肺泡和血液的气体模式图,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每一个肺泡都被毛细血管包围B.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肺泡的氧气浓度高于毛细血管D.氧气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靠的是扩散作用14.在抢救呼吸已停止溺水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对着患者的口进行吹气,此时患者相关结构所处的状态是()A.肋间肌与膈肌收缩状态,胸廓容积缩小,外界空气排出肺B.肋间肌与膈肌舒张状态,胸廓容积扩大,外界空气进入肺C.肋间肌与膈肌收缩状态,胸廓容积扩大,外界空气进入肺D.肋间肌与膈肌舒张状态,胸廓容积缩小,外界空气排出肺15.一个人的肺活量与胸围差成正相关。

(最新)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

1.呼吸道能够使气体变得清洁的主要原因是(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B.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并能够分泌黏液C.呼吸道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支气管能够发出很多分支2.下列是“人体的呼吸”的相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跑时,体育老师建议我们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B.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C.在相同时间内,打篮球比慢跑耗氧量大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3.如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时:呼气,膈顶下降B.b→c时:吸气,膈肌收缩C.c→d时:胸廓容积扩大D.c→d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4.空气中的PM 2.5因为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故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目前苏州市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PM 2.5指数。

下列各项中属于减少空气中PM 2.5等污染有效措施的是( )A.大力新建化工厂,促进经济快速发展B.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提高居民生活水平C.直接焚烧生活垃圾,避免“垃圾围城”D.积极植树种草,增大城市绿化面积5.如图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当手向上推时,人体的呼吸状况应该是( )A.处于吸气状态B.膈肌舒张C.胸廓体积增大D.肺内气压减小6.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图甲中曲线的AB段与图乙都表示吸气状态B.图甲中曲线的BC段与图乙都表示呼气状态C.图甲中曲线的AB段与图丙都表示呼气状态D.图甲中曲线的BC段与图丙都表示吸气状态7.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B.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C.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D.组织细胞中B浓度低于②8.某同学用嘴往气球里吹气,吹一段时间后感到头晕,其原因是( ) A.呼吸肌运动过于强烈,使呼吸中枢疲劳B.呼吸肌运动过于强烈,使呼吸中枢兴奋C.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呼出的二氧化碳少,使体内二氧化碳增加,抑制呼吸中枢D.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吸入的新鲜空气少,使脑供氧不足9.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有利于保护声带10.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间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

(最新)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以下正确的是()A.食物经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B.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胚、受精卵→种子C.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D.外界空气进入肺部: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2.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晾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下列不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 )A.胸廓容积扩大B.肺收缩C.膈肌收缩D.肺内气压小于外界3.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A.鼻腔B.咽C.喉D.气管4.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是()A.鼻B.气管C.呼吸道D.肺5.人体的呼吸肌主要是()A.肋间肌和膈肌B.肋间肌和腹肌C.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 D.膈肌和腹肌6.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关的叙述是()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左右各一个,分布在胸腔中7.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 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8.人在感冒时,呼吸不畅的原因是()A.鼻腔粘膜分泌粘液过多,堵塞了鼻腔B.鼻腔粘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C.气管分泌的痰过多堵塞了呼吸道D.声带发炎肿胀,气体不能通畅流动9.外界气体进入肺的途径是()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B.口→鼻→喉→气管→支气管C.咽→口→鼻→喉→支气管D.支气管→口→喉→鼻→气管10.吸入的氧气会从肺泡内进入血液的过程,其原理是()A.呼吸作用B.扩散作用C.消化作用D.呼吸运动11.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不断交换是因为()A.肺泡有良好的弹性B.肺泡内的气体浓度高,压力大C.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氧的含量高,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低D.肺泡内的氧的含量比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12.下列结构特点中,与“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无关的是()A.气管比较长B.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肺泡数量多D.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13.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B.运动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14.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C.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D.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15.如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A.甲、乙都吸气B.甲呼气、乙吸气C.甲吸气、乙呼气D.甲、乙都呼气16.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场所B.肺泡的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C.流经肺部的血液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D.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17.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①胸腔容积缩小②胸腔容积扩大③肺收缩④肺扩张⑤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A.②④⑤B.①③⑥C.①③⑤D.②③⑥18.柴静的记录片《穹顶之下》首发,片中聚焦了雾霾及空气污染深度调查.雾霾中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剌激④鼻粘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填空题19.下图表示人体内某处气体交换的示意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 ②③B ③④C ⑤⑥D ①⑦2.膈肌收缩时,胸腔的变化是 ( )A 上下径增大B 上下径缩小C 前后径增大D 前后径缩小3.小红测量胸围差得到数据是:第一次10厘米,第二次9厘米,第三次11厘米,则她的胸围差是 ( )A l0厘米B 9厘米C l1厘米D 30厘米4.在呼气时,肺容积及肺内气压的变化是()A 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B 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升高C 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下降D 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5.边说笑边吃东西,食物容易掉人气管,其原因是 ( )A 气流冲击使声门裂开大B 气流冲击使喉腔扩大C 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人口D 环状软骨扩大6.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 清洁空气C 吸人氧气D 呼出二氧化碳7.下列关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要卫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鼻腔内有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B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C 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D 口腔内有吃饭时残留的食物,影响呼吸8.气管、支气管中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的结构是( )A 气管软骨B 腺细胞C 气管纤毛 D.喉9.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A 肺泡的弹性B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C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D 气体分子的扩散10.如图,当膈肌由B状态向A状态转换时,正在()A 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膈肌舒张B 完成呼气动作,此时膈肌舒张C 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膈肌收缩D 完成呼气动作,此时膈肌收缩11.在寒冷的冬天里,为了保证教室内的空气清新和同学们的身体健康,采取的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 上课时,为保持一定的温度,教室的门窗是紧闭的B 下课后,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去活动,并且打开门窗C 放学后,要求同学们先洒水再打扫教室D 早晨来到教室后,不许同学开窗通风12.呼吸是指()A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C 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D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3.长跑运动员的肺活量比一般人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A 肺泡数量多于一般人B 呼吸频率加快C 肺比一般人的肺大D 呼吸肌收缩有力14.当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A 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B 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C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D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15.以下与呼吸系统疾病无关的是()A 汽车尾气的排放B 臭氧层破坏C 被动吸烟D 扬尘天气16.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17.石灰厂、水泥厂或有些特殊的工厂,粉尘比较多,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容易患()A 大脑炎 B尘肺 C心脏病 D关节炎18.人体吸进的氧气用于()A 使细胞内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 B使大脑清醒C 使肺内气体充足 D使人体体重减轻19.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A鼻腔内有鼻毛 B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20.要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清洁、新鲜,下列措施中不适宜的做法是()A.经常喷洒杀虫剂,将空气中的细菌杀死B.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减少室内微生物的含量C.注意绿化环境,利用绿色植物净化空气D.经常打扫环境和房间,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二、非选择题21.人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测试题(含答案)1.C。

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此会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2.C。

乙表示呼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3.B。

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鼻毛、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和鼻黏膜。

4.D。

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呼吸系统。

5.A。

人体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因此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后,石灰水会变浑浊。

6.A。

图中1和2分别是支气管和毛细血管分支末端,不是相反。

7.C。

少用鼻呼吸不利于呼吸系统保健。

8.C。

曲线BC段表示吸气,胸腔容积变大。

9.C。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10.对。

煤气中毒会造成呼吸系统受损,导致肺通气发生障碍,从而造成死亡。

11.判断:正确。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高,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低。

12.判断:正确。

人体呼吸的主要过程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3.判断:错误。

人进行深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14.判断:正确。

呼吸系统完成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泡。

15.判断:错误。

呼吸道不能清除空气中所有的有害物质,但它可以清除一部分的有害物质。

16.从肺泡进入到血液中的氧气,最终被运到细胞里的线粒体被利用。

17.1)图(一)中,[1]肺位于胸腔内,[2]气管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过滤。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气体的快速扩散。

3)图(二)a代表的物质是氧气,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含量增加。

4)当图(二)中所示的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应处于收缩状态。

18.1)1:胸膜;2:肺;4:膈肌。

2)表示吸气的是图2,胸廓的变化扩大。

19.1)图中箭头①表示氧气进入血液,箭头②表示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最新)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9题;共38分)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应当是()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鼻、喉、咽、支气管、气管、肺2.人体呼出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减少最多的气体为()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水蒸气3.人的气管之所以不变形,保证气流顺畅通过的原因是()A.有“C”型软骨支架B.有甲状软骨C.气管壁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挂4.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的换气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组织换气5.肺的通气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气体扩散B.呼吸运动C.膈肌收缩D.肺的扩张6.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有利于保护声带7.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A.肺B.血液C.细胞D.鼻腔8.肺吸气时,肺容积及气压的变化是()A.肺容积增大,气压增大B.肺容积缩小,气压升高C.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D.肺容积缩小,气压下降9.用手按压胸部两侧,深深吸气,你会感觉到()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②肋骨向上、向外运动③胸廓缩小④胸廓扩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下列各项试图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但有一项与此不符,应该是()A.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B.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C.鼻毛能阻挡吸入的空气里的尘埃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气体11.人体内,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场所是()A.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B.主动脉C.肺静脉D.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12.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13.呼吸运动是怎样引起的()A.肺的扩张与收缩B.呼吸肌的收缩与扩张C.胸廓的扩大与缩小D.肋骨和胸骨的运动14.下列结构中食物和空气共同经过的是()A.气管B.咽C.喉D.肺15.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A.气管B.口腔C.咽D.喉16.平常所说的痰来自()A.鼻B.咽C.喉D.气管和支气管17.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肺泡、支气管、气管B.气管、肺泡、支气管C.支气管、肺泡、气管D.气管、支气管、肺泡18.氧气进入人体,最终在什么部位被利用()A.肺B.血液C.细胞D.心脏19.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呼吸运动只需肋间肌提供动力C.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二氧化碳D.人工呼吸依据的原理是气体扩散作用二、填空题(共5题;共25分)20.人在平静状态下呼气时,膈肌________,膈顶部________,肋骨________,胸廓容积________21.如图是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气体由外界进出[7]的过程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2)气体进入[7]时,[7]处于________状态,此时人体处于________状态.(3)[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________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之间.(4)二氧化碳从图中的________场所产生,请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氧气在人体内出现并经过的途径:________.(5)图中[8]内的气体同[5]内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结果使血液由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2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________叶,右肺有________叶。

(最新)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试题一、多选题1.下列哪项是呼吸道的主要作用()A.保证气流的通畅B.温暖湿润进入的空气C.主动吸入新鲜的空气D.清洁空气【答案】AB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保证气流的通畅,没有主动吸入新鲜的空气的作用。

【详解】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保证气流的通畅,鼻腔黏膜内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

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保证气流的通畅,没有主动吸入新鲜的空气的作用,可见ABD符合题意。

故选:AB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道的功能。

2.下列各项中,能够体现出用鼻呼吸的好处的是()A.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够粘住灰尘、细菌,并可以湿润过滤吸入的空气B.黏膜内分布有大量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吸入的冷空气C.鼻腔内丛生鼻毛,能够阻挡灰尘D.黏膜内有嗅细胞,能够感受气体的刺激【答案】ABC【分析】鼻腔是呼吸道的器官之一,与呼吸功能相适应,其内部有鼻毛,可阻挡灰尘;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和阻挡灰尘和湿润空气;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这些都能够减少了对肺的刺激。

【详解】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够粘住灰尘、细菌,并可以湿润过滤吸入的空气,A符合题意;鼻黏膜内分布有大量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吸入的冷空气,B符合题意;鼻腔内丛生鼻毛,能够阻挡灰尘,清洁空气,C符合题意;黏膜内有嗅细胞,能够感受气体的刺激,与处理空气无关,D不符合题意。

【点睛】此题考查了鼻腔对吸入气体的作用。

3.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危害人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检测题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234567】
8
910
-
11121314151617~
18
1820

1.寒冷的冬天人们在患重感冒时,常常呼吸不通畅,必须用嘴来呼吸。

早上醒来会觉得嗓子非常干痒。

感到呼吸不畅的原因是()
A.气管、支气管分泌的痰液过多
B.鼻黏膜充血肿胀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太多
D.声带肿胀,堵塞呼吸道
2.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 D.有利于保护声带
3.右图表示平静呼吸时的两种状态。

其中符合图一描述的有()
①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②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
:
③肋骨向上移动④肋骨向下移动⑤膈顶下降
⑥膈顶上升⑦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A.①③⑤⑧
B.②④⑥⑦
C.①④⑤⑦
D.②③⑥⑧
4.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
外界空气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①②③
在这些过程中,发生气体直接交换的有()
A.①B.②③C.①②D.①③
5. 某同学用嘴往气球里吹气,吹一段时间后感到头晕,其原因是()

A.呼吸肌运动过于强烈,使呼吸中枢疲劳
B.呼吸肌运动过于强烈,使呼吸中枢兴奋
C.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呼出的二氧化碳少,使体内二氧化碳增加,抑制呼吸中枢。

D.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吸入的新鲜空气少,使脑供氧不足
6.房屋装修完毕后,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除去这些有害气体的有效方法是()A.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 B.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 C. 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D. 喷一些空气清新剂
7、人体呼吸吸进的氧气最终要到达下列哪一结构才能被利用()
A.肺B.血液C.心脏D.细胞
8.人在平静时完成吸气动作,肋间肌、膈肌和胸廓的变化是()
A.肋间外肌舒张,膈肌收缩,胸廓缩小B.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胸廓扩大 C.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胸廓缩小D.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胸廓扩大
9人体血液流经肺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情况是()
A.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氧气浓度下降B.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氧气浓度上升C.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氧气浓度上升D.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氧气浓度下降¥
10.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肺泡外包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B.肺泡数目多
C.人体的左肺二叶,右肺三叶D.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11、人体内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场所是()
A.肺动脉B.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C.肺静脉D.肺泡的外毛细血管
12、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是()
A.腹部肌肉
B. 胸部肌肉
C.肋间肌和膈肌
D.背部肌肉
13、.在人体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地方是()
A. 动脉血内
B.静脉血内
C.组织细胞内
D.肺泡内
14、.经过肺部和组织处的气体交换,血液成分是如何变化的()
&
A.动脉血→静脉血→动脉血
B. 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
C. 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D. 静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15、人体吸入氧的最终去向是()
A.与血红蛋白结合
B.分解有机物
C.转换二氧化碳
D.构成细胞
16、下列有关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肺是呼吸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B.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C.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
D.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17.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依赖于()
A.呼吸作用
B.呼吸运动
C.气体的扩散作用
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8.二氧化碳离开毛细血管发生在呼吸的那一环节()
|
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19.下列关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要卫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鼻腔内有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
B.鼻黏膜分泌黏液能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C.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
D.口腔内有吃饭时残留的食物,影响呼吸的效果
20、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A.呼出二氧化碳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分解有机物D.消耗氧
二、非选择题(没有特别说明每空2分,共24分)
7.(每空2分,共24分)如图表示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当膈肌由A状态向B状态转换时,正在完成动作。

判断依据是膈的顶部,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此时膈肌处于状态,肺容积,肺内气压,结果是。

(2)当膈肌由B状态A状态转换时,正在完成动作。

判断的依据是膈的顶部,胸廓的上下径减小,此进膈肌处于状态,肺容
积,肺内气压,结果是。

8.(每空4分,共16分)下图表示研究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差异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要求被测试者通过2吸入气体,通过3呼出气体。

(1) 实验装置存在错误,指出哪两根玻璃管应变短一点:。

(2) 以下问题假定实验装置是正确的:
1 、几次呼吸后,烧杯X和Y内溶液的颜色分别是和。

2、从(3)中可得出关于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的区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