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试题及答案(卷五)

合集下载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试题及答案(卷五)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试题及答案(卷五)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试题及答案(卷五)【最佳选择题】
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降低血压
B.镇静
C.利尿消肿
D.止泻、止血
E.镇咳、祛痰
『正确答案』D
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A.氨基酸
B.有机酸
C.皂苷
D.生物碱
E.挥发油
『正确答案』E
解表药的代表药理作用是
A.解热
B.降压
C.抗血栓
D.调节胃肠运动
E.利尿
『正确答案』A
泻下作用为刺激性泻下的药物是
A.芒硝
B.大黄
C.桃仁
D.火麻仁
E.郁李仁
『正确答案』B
与清热药“清泄里热”功效相关的代表药理作用是
A.抗溃疡
B.调节胃肠运动
C.强心
D.利尿
E.抗病原体
『正确答案』E
温里药治“亡阳证”的主要药理学基础是
A.镇痛
B.降压
C.抗炎
D.强心、扩张血管
E.提高免疫
『正确答案』D
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
A.抗惊厥
B.改善血液流变学
C.抗血栓
D.改善微循环
E.改善血流动力学
『正确答案』A
不属于补虚药的主要药理作用的是
A.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B.增强学习记忆功能
C.抗炎镇痛
D.调节血脂代谢
E.延缓衰老
『正确答案』C
能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成分是
A.乌头碱
B.姜酚
C.知母菝葜皂苷元
D.人参皂苷Rb1和Rg1
E.马兜铃酸
『正确答案』D
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是。

2019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答案与题目

2019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答案与题目

2019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答案与题目单选题1、以情志抑郁,胸闷太息为辩证要点的是A不思饮食B消谷善饥C饥不欲食D知饥不食E食欲减退单选题2、某男,56岁。

小便点滴不通,量极少短赤而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渴不欲饮,大便不畅。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是A八正散B代抵当丸C济生肾气丸D参苓白术散E逍遥散单选题3、某男,56岁。

小便点滴不通,量极少短赤而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渴不欲饮,大便不畅。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是A肾阳衰惫B膀胱湿热C肾阴亏虚D脾胃气虚E肝气郁结单选题4、中医诊断用以分辨邪正盛衰的纲领是A虚证B表证C亡阴证D亡阳证E热证单选题5、脾阳不振,运化无力的水肿,其病机是A真虚假实B真实假虚C虚中夹实D实中夹虚E上虚下实单选题6、大黄与利福平联用,会A影响药物吸收B影响药物分布C影响药物代谢D增加药物排泄E减少药物排泄单选题7、瘀血疼痛症状A胀痛B重痛C刺痛D隐痛E掣痛单选题8、瘀血疼痛症状A隐痛B刺痛C胀痛D重痛E掣痛单选题9、根据《中国药典》对有毒中药的分类,“大毒”中药是A1~3gB3~6gC3~9gD5~9gE6~9g单选题10、某女,35岁。

胃痛胀满,嗳腐恶食,矢气后痛减,医生辨为饮食停滞,治宜选用的中成药A食滞胃痛B脾胃虚寒C肝气犯胃D肝胃郁热E外寒袭胃单选题11、影响药物吸收的中西药联用药组是A红灵散与吲哚美辛B苓桂甘枣汤与心得安C女金丹与阿米卡星D千柏鼻炎片与异烟肼E麻仁丸与利福平单选题12、治疗着痹宜首选A乌头汤B半夏厚朴汤C防风汤D归脾汤E薏苡仁汤单选题13、含氢氯噻嗪的是A重感灵片B抗病毒颗粒C羚羊感冒片D速感宁胶囊E感冒清热颗粒单选题14、健脾利水以制约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属于A配土生金B金水相生C滋水涵木D益火补土E培土制水单选题15、下列属于疾病名称的是A发热恶寒B肝胃不合C胸肋胀满D纳呆食少E头身疼痛单选题16、影响药物吸收的中西药联用药组是A影响药物吸收B影响药物分布C影响药物代谢D影响药物排泄E减少药物排泄单选题17、出血可能由什么引起A气滞B气逆C气虚D气陷E气闭单选题18、诃黎勒的正名是A金银花、金银藤B苍术、白术C砂仁、蔻仁D刺蒺藜、沙苑子E青皮、陈皮单选题19、可抑制胃蠕动及排空,延长某些药物在胃内滞留时间的中药是A风痛药酒与二甲双胍B牛黄解毒片与利福平C银杏胶嚢与地高辛D大山楂丸与阿司匹林E补中益气丸与环磷酰胺单选题20、属于疾病名称的是A感冒B咳嗽C风寒犯肺D鼻痒喷嚏E恶寒发热-----------------------------------------1-答案:B胃热(火)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胃热的临床表现,常见胃脘灼热而疼痛,烦渴多饮或渴欲冷饮,消谷善饥,牙龈肿痛,口臭,泛酸嘈杂,舌红苔黄,脉滑数。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一、最佳选择题1.某女,35岁,因家庭纠纷,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Ⅹ疾病传变是(C)A.相克B.子病及母C.相乘D.母病及子E.相侮2.脏腑经理功能减退,血液生成不及,运行迟缓水液在体内潴留等病变,与气机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的是(E)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3.某女,35岁。

出现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可笑无常等症状,其临床意义是(D)A.失神B.少神C.假神D.神乱E.无神4.八纲辨证中,寒热症候主要辩证的是(C)A.疾病部位B疾病原因C.疾病性质D.病势趋向E.疾病传变5.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清热泻火方药质量,体现的治法是(B)A.者热之B.热者寒之C.用热远热D.寒因寒用E.热因热用6.某男,32岁。

近3天所在单位多人发热,患者1天前突然发热,高热不退,周身酸痛,无汗,干咽喉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应选用的中医治法是(E)A.辛凉解表B.辛温解表C.益气解表D.解表除湿E.清热解毒7某女,25岁,胃痛吐酸,喜温恶寒,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医生诊断后开具处方:高良姜、香附、延胡索、吴茱萸、木香,以温中散寒,和胃止痛治疗。

该患者适宜的服药时间是(B)A.饭前B饭后C睡前D.空腹E频服8某女,25岁。

不寐,心烦,口渴,咽燥,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脉数,应选用的中成药是(C)A.人参归脾丸B天王补心丸C朱砂安神丸D养血安神丸E解郁安神颗粒9湿度是影响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可引起药物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如含水量,外观形态、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等,而且能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

一般中药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和贮藏要求应是(A)A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B.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9%~13%,贮存环境的相寸湿度应控制在30%~70%C.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5%,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D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9%~15%,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0E.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8%~15%,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70%10.小青龙汤治疗痰多咳喘处方为: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方中半夏应选用的炮制品是(D)A生半夏B清半夏C菱半夏D.法半夏E半夏曲11.某女,36岁,带下色白,量多稀薄,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大便溏薄,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迟,其证候是(C)A湿热B痰湿C.肾虚D.肝郁E.脾虚12.关于中成药之间配伍应用主要形式的说法错误的是(B)A.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应用,辅药能够提高主药的功效B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配伍应用,可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C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合理配伍应用,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D两药同用,一种中成制另一种中成药的副作用E。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一、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题符合题意)1.某女,38岁。

自觉咽中不适。

如有物梗塞,胸闷,经前乳房胀痛,舌苔白腻,脉弦滑。

辩证为痰气互结证。

所谓"证"是指BA.症状表现B.病理概括C.诊断方法D.疾病名称E.疾病过程2.某女,50岁。

月经淋沥不断,色淡质稀,食少便溏,畏寒肢冷。

少气懒言,头晕乏力;舌淡,脉细弱。

基于气的生理功能分析,该病证属于DA.推动作用失常B.温煦作用失常C.防御作用失常D.固摄作用失常E.气化作用失常3.某男,30岁。

发热喜凉,面红目赤,伴有口臭,牙龈肿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辨证是AA.实热B.虚热C.虚实错杂D.实寒E.里寒表热4.某男,49岁。

虚烦失眠,心悸健忘,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酸梦遗;舌红,无苔,脉细数。

中医辨证是CA.心阴虚B.心火亢盛C.心肾不交D.心脾两虚E.肝肾阴虚5.某男,28岁。

突然发热,高热不退,周身酸痛,咽喉疼痛;舌红,苔黄,脉浮数。

自诉有多位同事出现类似症状。

中医诊断是E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暑湿感冒D.体虚感冒E.时行感冒6.某男,68岁。

长期吸烟,干咳3个月,近日咳嗽加重,午后咳甚,少痰,痰中带血,颧红潮热,五心烦热,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辨证是DA.风寒犯肺B.风热犯肺C.燥邪伤肺D.肺肾阴虚E.痰热壅肺7.某男,56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舌淡,苔薄,辨证为肾不纳气,给予金匮肾气丸治疗,但久治不愈,且见咽干烦躁,医师决定加用其他中成药,宜与金匮肾气丸联用的中成药是AA.生脉胶囊B.四君子丸C.通宣理肺丸D.小青龙合剂E.清肺化痰丸8.某男,75岁。

患中风3年。

现左侧肢体僵硬拘挛,活动不遂,头痛头晕,面赤耳鸣;舌红,苔薄黄,脉弦。

宜选用的中成药是DA.消栓颗粒B.脑心通胶囊C.醒脑再造胶囊D.天麻钩藤颗粒E.通天口服液9.中西药联用得当、合理,相互为用,可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

2019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真题

2019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真题

2019执业中药师考试真题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某男,28岁。

突然发热,高热不退,周身酸痛,咽喉疼痛,舌红,苔黄,脉浮数。

自诉有多位同事出现类似症状。

中医诊断是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暑湿感冒D.体虚感冒E.时行感冒答案:E2.某男,49岁。

虚烦失眠,心悸健忘,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酸梦遗,舌红,无苔,脉细数。

中医辨证是A.心阴虚B.心火亢盛C.心肾不交D.心脾两虚E.肝肾阴虚答案:C(或A)3.某男,30岁。

发热喜凉,面红目赤,伴有口臭,牙龈肿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辨证是 (竹子医考·搜集整理)A.实热B.虚热C.虚实错杂D.实寒E.里寒表热答案:A4.某女,50岁。

月经淋沥不断,色淡质稀,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少气懒言,头晕乏力,舌淡,脉细弱。

基于气的生理功能分析,该病证属于A.推动作用失常B.温煦作用失常C.防御作用失常D.固摄作用失常E.气化作用失常答案:D5. 某女,38岁。

自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塞,胸闷,经前乳房胀痛;舌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为痰气郁结证。

所谓“证”是指A.症状表现B.病理概括C.诊断方法D.疾病名称E.疾病过程答案:B6.某男,68岁。

长期吸烟,干咳3个月,近日咳嗽加重午后咳甚,少痰,痰中带血,颧红潮热,五心烦热,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辨证是A.风寒犯肺B.风热犯肺C.燥邪伤肺D.肺肾阴虚E.痰热壅肺答案:D7.中药雷公藤制剂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显示雷公藤制剂可引起肝、肾、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等损害。

执业药师在进行雷公藤制剂用药指导时,用药建议错误的是A.患者服用该类药物时应从最小剂量开始B.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一般连续用药不宜超过3个月C.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老年有严重心血管病者慎用D.育龄期有孕育要求者用药时应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E.用药期间应定期随诊并注意检查血、尿常规,加强心点图和肝肾功能的监测答案:D8.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有毒成分的“叠加”,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与答案 中药

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与答案 中药

---WORD格式--可编辑--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中药学试题(第十三章)(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茯苓的性味是:A.甘,寒B.甘、淡,凉C.甘、淡,平D.辛、苦,温E.甘、酸,平答案:C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性味是如何确定的。

茯苓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渗湿之要药。

故答案应选择C。

2.可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的药物是:A.泽泻B.猪苓C.茯苓D.车前子E.香加皮答案:C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茯苓的应用。

五备选答案中,虽然五味药皆能利水消肿,治疗水肿,但只有茯苓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之要药。

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WORD格式--可编辑--3.用治水肿,肺痈,肠痈,宜选:A.猪苓B.茯苓C薏苡仁D.葫芦E.冬瓜皮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ABCDE皆为常用的利水消肿药,均能用治水肿,但只有薏苡仁能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

治疗肺痈与肠痈,故应选择薏苡仁。

4.猪苓的入药部位是:A.块根B.菌核C.果实D.全草E.块茎答案:B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入药部位,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备选答案中五种不同的药用部位,只有菌核是真菌茯苓的药用部位,A、C、D、E均非准确选择。

5.治疗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的药物是:A.荠菜B.泽泻C.蝼蛄D.冬瓜皮E.泽漆答案:B-------WORD格式--可编辑--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泽泻的应用。

五备选答案中,虽然五味药皆为常用的利水消肿药,药性寒凉,但只有泽泻能泄肾经之虚火,主治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潮热之证。

故答案应选择B。

6.既能利水消肿,又可清热解暑的药是:A.葫芦B.泽泻C.冬瓜皮D.薏苡仁E.猪苓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虽皆为常用的利水消肿药,但只有冬瓜皮能清热解暑,常用于治夏日暑热口渴,小便短赤,及暑湿证。

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与答案中药学试题

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与答案中药学试题

-- WORD格式--可编辑--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中药学试题(第十一章)(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药物尤善治风湿顽痹的药物是:A.独活B.乌梢蛇C.木瓜D.川乌E.威灵仙答案:B答案分析:备选5味药物虽均能袪风湿,用治风湿痹证, 但乌梢蛇性善走窜,能搜风邪,透关节,通经络,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故应选B。

2.既能袪风湿,又能消骨鲠的药物是:A.防己B.蚕沙C.威灵仙D.桑寄生E.秦艽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各药都有袪风湿功效,但防己又能利水消肿,蚕沙又能和胃化湿,桑寄生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秦艽又能退虚热、清湿热,只有威灵仙又具消骨鲠之功,所以当选此项。

3.尤善治风湿痹证属下部寒湿者的药物是:-- WORD格式--可编辑--A.威灵仙B.乌梢蛇C.伸筋草D.海风藤E,独活答案:E答案分析:所列备选药物中,独活新久风湿痹证均可应用, 但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故更善治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故答案应为E。

4.功善袪风湿、温经止痛,尤以治风寒湿痹寒邪偏盛者为宜的药物是:A.狗脊B.稀莶草C.威灵仙D.川乌E.松节答案:D答案分析:备选药物中狗脊功效袪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稀莶草性寒,为袪风湿热药;威灵仙与松节均能袪风湿、通络止痛;而川乌味辛、苦,性热,善于袪风湿、温经散寒、止痛,故对风湿痹证寒邪偏盛者尤宜。

5.治疗湿痹、筋脉拘挛、吐泻转筋病证,最宜选用的药物是:A.木瓜B.防己C.稀莶草D.秦艽E.伸筋草答案:A答案分析:木瓜善舒筋活络,又能和胃化湿,为治湿痹、筋脉拘挛及吐泻转筋的要药。

虽防己能袪风湿、利水,稀莶草能袪风湿、利关节,秦艽能袪风湿、清湿热,伸筋草能袪风湿、舒筋活络,但均无和胃化湿之功,因而答案应为A。

6.既能袪风湿,又能退虚热的药物是:A.地骨皮B.青蒿C.胡黄连D.秦艽E.黄柏答案:D答案分析:备选5味药物虽均能退虚热,以治虚热病证, 但除秦艽外均无袪风湿的功效,故应选D。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试题及答案
多项选择题
1、一般情况下,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苔有
A、燥苔
B、腻苔
C、灰苔
D、黑苔
E、积粉苔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亦可见于寒湿证。

黑苔:主里证,主热极又主寒盛。

2、小儿惊风时面部青紫最易见于
A、鼻柱
B、口唇四周
C、额头
D、脸颊
E、两眉之间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小儿高热时若面部青紫,尤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周围明显者,往往是惊风的先兆。

3、血瘀证患者可见的面色变化包括
A、面青
B、面赤
C、面黄
D、面白
E、面黑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青色的临床意义
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

黑色的临床意义
主肾虚、水饮证、瘀血证。

故血瘀证可见的面色变化是:青色和黑色,所以答案选AE
4、腻苔主病是
A、湿浊
B、痰饮
C、瘀血
D、食积
E、中风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腻苔,是舌面上覆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颗粒细腻而致密,刮之难去,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等阳气被阴邪所抑的病变,如痰饮、湿温等病证。

5、舌苔黄色主见于
A、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试题及答案(卷五)
一、A1
1、下列药物中能用于治疗泻痢腹痛及疝气痛的是
A、神曲
B、山楂
C、麦芽
D、莱菔子
E、鸡内金
2、鸡内金入药最宜
A、先煎
B、研末冲服
C、后下
D、包煎
E、另煎
3、既能消食健胃,又能涩精止遗,还可治疗小儿脾虚疳积的药物是
A、银柴胡
B、麦芽
C、乌梅
D、莱菔子
E、鸡内金
4、既能消食健胃,又能回乳消胀的药物是
A、神曲
B、山楂
C、鸡内金
D、谷芽
E、麦芽
5、麦芽与山楂的共同主治证是
A、乳房胀痛
B、脘腹冷痛
C、肝胃不和胁痛
D、肾虚遗精
E、食滞
6、可与金石、贝壳类等药物同用,以助其消化的药物是
A、谷芽
B、麦芽
C、神曲
D、鸡内金
E、山楂
7、既治食积腹痛,又治疝气痛的药物是
A、麦芽
B、谷芽
C、神曲
D、山楂
E、鸡内金
8、既能消食化积,又能行气散瘀的药物是
A、神曲
B、山楂
C、木香
D、鸡内金
E、枳实
二、B
1、A.莱菔子
B.鸡内金
C.山楂
D.麦芽
E.神曲
<1> 、善消肉食积滞的药物是
A B C D E
<2> 、善消食积气滞的药物是
A B C D E
2、A.消食健胃,和中止泻
B.消食化积,化痰除痞
C.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D.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E.消食健胃,清热解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