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图象专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运动图像专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运动图像专题

运动图像专题一、位移—时间图像1、图像的物理意义x -t 图像描述了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中能获取的质点运动的相关信息如下:(1)点(x ,t )——物体某一时刻的位置与横轴的交点 在参考点的时刻 点 与纵轴的交点 初位置两图的交点 两者相遇 图像在横轴之上: 在参考点正方向位置(2)线图像在横轴之下: 在参考点负方向变化趋势——斜率:v t=∆∆==stan k α(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 (3)若x-t 图象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x-t 图象是平行t 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静止, 若x-t 图象为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4)判断质点运动的快慢。

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质点运动得越快。

(5)注意:①图像不是轨迹②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 例题例1、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 图像,关于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 段汽车运动最快B.AB 段汽车静止C.CD 段表示汽车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同D.0-4h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例2:沿同一直线运动的A 、B 两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系的x-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s 内A 、B 的位移均为10m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C.在前5s 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D.从3s 末开始,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A 比B 运动得快例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 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 0B.t 1~t 2时间内,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 1D.t 1~t 2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同向运动例4: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一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B 图线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 A.甲运动得总比乙快 B.甲、乙位移相同C.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D.甲、乙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同例5: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图像。

高中物理复习 专题强化:运动学图像问题 (2)

高中物理复习 专题强化:运动学图像问题 (2)


√D.t3时刻后,运动员训练前做减速运动,训练后做加速运动
考点一 常规图像
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 0~t1时间内,训练后运动员的平均加速度比训 练前的小,故A错误; 根据v-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题图可知0~t2时间内, 训练前运动员跑过的距离比训练后的大,故B错误;
考点二 非常规图像
根据位移公式 s=v0t+12at2 可知,0~3 s 内 物体的位移为s2=6×3 m+12×(-6)×32 m= -9 m,即 3 s 末物体位于出发点左侧 9 m 处,故 D 正确。
返回
< 考点三 >
图像间的相互转化
考点三 图像间的相互转化
s-t、v-t、a-t图像描述运动的侧重点和局限性各不相同,故把几种图 像相互转化和结合,能更清晰分析物体的运动,如把s-t、a-t图像转变 为v-t图像,则物体运动规律更直观,v-t图像转化为a-t图像则加速度 和受力情况更清楚。
考点二 非常规图像
例5 (2024·广东深圳市红岭中学月考改编)一质点从t=0时刻开始沿直 线运动,运动时间为t时,对应的位移为s,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其 st-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3 m/s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 C.0~2 s内物体的位移为6 m
考点一 常规图像
a-t 图像与 t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t20~32t0 时间内速度的变 化量为零,因此t20时刻 P 的运动速度与32t0 时刻相同,D 正确。
返回
< 考点二 >
非常规图像
考点二 非常规图像
对于非常规运动图像,可由运动学公式推导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

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 小专题运动图像 运动图像

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 小专题运动图像 运动图像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运动图像
对运动图像的理解及应用 应用运动图像解题“六看” 1.看“轴”xv--tt图图像像纵纵轴轴表表示示位速移度 2.看“线”xv--tt图图像像上上倾倾斜斜直直线线表表示示匀匀速变直速线直运线动运动 3.看“斜率”xv--tt图图像像上上斜斜率率表表示示速加度速度
4.看“面积”xv--tt图图像像上上面图积线无和实时际间意轴义围成的“面积”表 示位移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222021/11/222021/11/2211/22/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222021/11/22November 22, 202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222021/11/222021/11/222021/11/22
5.看“纵截距”xv--tt图图像像表表示示初初位速置度 拐点转折点一般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

高中物理运动学图像专题

高中物理运动学图像专题

点:( tA , xA )-tA时刻的位置xA 线:函数(x=vt)-运动过程(匀速直
线运动)
斜:斜率-速度v
t/s
k tan x x2 x1 v
t t2 t1
知识拓展
实验中的x-t图像
x
Δx2Leabharlann ΔtΔt Δx1o
t
红线表明物体先加 速运动后减速运动。
将图线分割,每段时间内
点:( tA , vA )-t时刻的速度v
Δv2 B 线:函数-运动过程
Δt
面:图线与横轴投影所围的面积位移
Δt Δv1
o
截:纵轴截距-零时刻的速度
横轴截距----表示出发时刻 斜:斜率-加速度a
t k tan v v2 v1 a
t t2 t1
知识拓展
v
Δv2 Δt Δv1 Δt
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
——亚里士多德
运动学图像专题
温故知新
一个物体依次经过ABC三点,时间间隔为0.1秒 读出三个点的读数 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16m/S 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15m/S
20.5mm 36.0mm 50.0mm
A
B
的平均速度等于图线在这段的 割线斜率。如果分割的时间间 隔无限小,这段时间的平均速 度则转化为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割线将与这一时刻的切线重 合。也就是说,在x-t图像中曲 线在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该点 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
二.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直线运动的v-t图像
v
A
轴:t-自变量(因)v-因变量(果)
o
t
红线表明物体做加速度先 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08 x-t图像、v-t图像和a-t图像的理解 精讲精练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08  x-t图像、v-t图像和a-t图像的理解 精讲精练

专题08 典型运动学图像(一)1.路程-时间图像(x t -)图像物体做直线运动,如果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等,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如图所示:xtxt1t 1x B①②图1 图2 图1上各点切线斜率tan xk tα∆==∆表示速度v ,即图线的倾斜程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斜率的大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即为速度的正负。

注 意:(1)x -t 图像不代表物体的运动轨迹,x-t 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若图像不过原点,有两种情况:①图像在纵轴上截距表示开始计时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 ②图像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过一段时间再从参考点出发。

(3)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其交点B 的横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纵坐标表示相遇处对参考点的位移。

如上图中,图线①和图线②相交于B 点,表示两物体在t 1时刻相遇,其中x 1表示相遇处对参考点的位移。

(4)图像是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2.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 (1)图像的物理意义 由于t v a ∆∆=,而v-t 图像中的斜率k=tv∆∆=αtan ,所以αtan =a ,斜率的大小即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即为加速度的正负。

(2)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是恒定的,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所以v -t 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3)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都相等,这种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v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如图所示,A 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B 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vt(4)v -t 图像的应用(1)可求出任一时刻的速度。

(2)可求出达到某一速度所需的时间。

专题4 运动学图像 (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4  运动学图像 (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t/s 3.线与速度v轴截距表示物体在初始时刻速度不示加速度方向改变的地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03. v-t图像中的线
v/m·
s-1
1.v-t图像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k
2.v-t图像曲线中每点切线斜率表示该点
∆v
∆t
0
物体的加速度
t/s
k=∆v/∆t=a
05. 学以致用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例题2
(2023秋成都·高一开学考试)(多选)如图所示为直升机由地面垂直
起飞过程的v-t图像,则关于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15s内飞机在空中处于悬停状态
B.15~20s时飞机匀减速下降
C.20s时飞机上升的高度最大
D.20s时飞机的加速度不为0
3.曲线斜率k>0,并且越来越小,速度逐渐
增大,表示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04. v-t图像的面积
v/m·
s-1
v/m·
s-1
X1
X
0
0
t1
X2 t1 t/s
t/s
t轴上方围成的面积x1表示的位移是正方向的,在t轴下方
围成的面积x2表示的位移是负方向的,总的位移x=x1+x2
知20s时飞机上升的高度最大,故C正确;D.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20s时图象斜率不
为零,故飞机的加速度不为0,故D正确。
第三部分
非常规图像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01. a-t 图像
a
a0
你能描述出①②③对应图像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吗?


a1

图像阴影部分的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1.5 专题运动图像 课件(共18张PPT)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1.5 专题运动图像 课件(共18张PPT)
D.当t =9s时,质点对原点位移为零
9、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
A.前两秒加速度为5 m/s2 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6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8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0、一同学从家中出发,沿平直街道以一定的 速度走到邮局,发信之后沿原路以相同的速率 返回家中,设出发时方向为正,则图中能描述 他的运动情况的是( D )
7、如图(a)为一个质点的s-t图象,则下列图(b)中与 之对应的v-t图为( B )
图(a)
图(b)
8、如图所示为一做直线运动质点的v-t图象,由 图象可知 ( BC ) A.当t = 4s 时,质点对原点有最大位移
B.当t = 6s 时,质点对原点有最大位移 C.在O~4s 与7~9s 这两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 加速度相同
x
x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9日星期六2022/4/92022/4/92022/4/9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92022/4/92022/4/94/9/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92022/4/9April 9,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达终点,相差___t_5-_t4___时间.
3、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
的位移—时间图象,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BC ) A、甲和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s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 s0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专题:运动学图像(共18张ppt)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专题:运动学图像(共18张ppt)

x-t图像和v-t图像
运动学图像专题
从v-t图像中看位移
其它图像
v/m·
s-1
v/m·
s-1
v/m·
s-1
典型例题
v1
x
0
0
t1
t/s
x1
t1
t/s
0
t1
x2
2
x=v0t+ at

v-t图像线与时间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注意:v-t图像,总的位移x=x1+x2,总的路程x=|x1|+|x2|
运动学图像专题
x-t图像和v-t图像
其它图像
典型例题
x-t图像与v-t图像的比较
图像
x-t图像
v-t图像
纵轴截距
初始时刻的位置
初始时刻的速度
横轴截距
位移为零的时刻
速度为零的时刻
交点
物体位置相同
物体速度相同
拐点
速度方向改变
加速度方向改变
斜率
物体的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
面积
物体的位移
画一画: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和v-t图像
v/m·
s-1 k↓ a↓
a减小的加速运动
k
v/m·
s-1
∆v k不变
∆t
0
0
t/s
k
v/m·
s-1
k↑ a↑
a增大的加速运动
k
k↓ a↓
a减小的减速运动
t/s
典型例题
k
0
k↑ a↑
a增大的减速运动
t/s
k=∆v/∆t=a
匀加速直线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图象专题
目标
1.知道几种图象的物理意义 2.会由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3.能根据图象判断或求解图象以外的物理量 4.能够把一种图象转化成另一种图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堂教学
例1.分析比较下面三个图象中各段及一些特殊点的物理意义。

图象的意义: 斜率的意义: A 点的意义: AB 表示: BC 表示: CD 表示: D 点的意义: DE 表示: 例2.
在一条宽马路上某处A 、B 两车同时开始运动,取开始运动时刻为计时零点,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 4这段时间内A 、B 两车的运动情
况是( )
A。

车在0~t 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1时刻改变运动方向
B。

在t 2时刻A 车速度为零,然后反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最远
C。

t 4时刻车追上车 D。

t 4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例3.一做直线运动物体的x-t 图象如图所示,画出物体在8s 内的v-t 图象。

4
例4.一做直线运动物体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画出物体在8s 内的a-t 图象。

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专题
目标:
1.知道两种问题的各种处理方法 2.能归纳两种问题的临界条件
3.理解数学方法和图象法在处理物体问题中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例1.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 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面赶过汽车,试求:(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法一、
解法二、用v-t 图象求解,如图所示。

例2.车从静止开始以1m/s 2
的加速度前进,车后相距x o =25m 处,与车运动方向相同的某人同时开始以6m/s
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则人、车间的最小距离为多少?
4
作业:
1。

火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x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对地,且v1>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紧急刹车。

要使两车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2.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以初速度16m/s、加速度2m/s2做匀减速运动,乙以4m/s初速度、加速度1m/s2做匀加速运动,求:(1)两车再次相遇前二者间的最大距离?(2)两车两次再次相遇所需时间?
3.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4.
5.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