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2篇)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4)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

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

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

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第2章直线运动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

(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

3、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

如:5点正、9点、7点30是时刻,45分钟、3小时是时间间隔;

4、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相线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线段表示;路程:描述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

(1)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路程为零,位移一定为零;

(2)只有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质点的位移才等于路程;

(3)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3)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4)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加速度等于速度改变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2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 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1)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

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2as=vt2-v02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三、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静止下落的物体所作的运动;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论:2gh=vt2

高二物理知识点精选总结归纳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 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

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 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Rg+Ro)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x=E/(r+Rg+Ro+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

选用电路条件Rx>RA[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

1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限流接法: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注:

(1)单位换算:

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

(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

高二年级物理知识点解析摘要

1.定理的表述教材上欧姆定律是这样表述的: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成立的条件从教材对定理的描述看,欧姆定律实际是对两个实验结论的综合:一是“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导体的电阻不变;二是“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3.注意的事项该定理中的各个物理量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的同一时刻的对应值。在实际电路中,往往有几个导体,即使是同一导体,在不同时刻的I、U、R值也不相同,因此在应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对同一导体同一时刻的I、U、R标上同一的脚码,以避免张冠李戴。另外,还需注意该定理中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用国际单位,这样才能求得正确的结果。

4.公式的变形对于欧姆定律的变形R=U/I,有些同学单纯的从数学角度来理解为“一段电路的电阻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电路的电流成反比”,这显然是错误的。事实上,如果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了几倍,其电流必然也随着变化几倍,所以它们的比值R 必然也是一个定值。所以R=U/I只是电阻大小的一个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

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有三个:一是根据I=U/R计算通过导体的电流,二是根据R=U/I计算或测量导体的电阻,三是根据U=IR计算导体或电路两端的电压。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二)

1.光敏电阻

2.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

3.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4.力传感器————将力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的元件.

5.霍尔元件

霍尔元件是将电磁感应这个磁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的元件.

外部磁场使运动的载流子受到洛伦兹力,在导体板的一侧聚集,在导体板的另一侧会出现多余的另一种电荷,从而形成横向电场;横向电场对电子施加与洛伦兹力方向相反的静电力,当静电力与洛伦兹力达到平衡时,导体板左右两例会形成稳定的电压,被称为霍尔电势差或霍尔电压.

精选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

(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E=U内+U外;U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高二年级物理知识点解析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 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

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 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

选用电路条件Rx>RA[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

12.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精选总结(精选11篇)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精选总结(精选11篇)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精选总结篇1 1、磁感线的概念:在磁场中画出一系列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磁场方向一致。 2、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由S极到N极 (2)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3)磁感线不相交 (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 3、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 (1)条形磁铁 (2)通电直导线 a、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 五、磁感应强度 1、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的磁场力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处的磁感应强度。 2、定义式: 3、单位:特斯拉(T),1T=1N/A。m 4、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处磁场方向。 5、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磁场本身力学性质的物理量,与检验通电直导线的电流强度的大小、导线的长短等因素无关。 6、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规定: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1m2面积上的磁感线条数跟那里的磁感应强度一致。 7、匀强磁场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等的磁场叫匀强磁场 (2)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是均匀且平行的一组直线。

六、磁通量 1、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2、定义式:φ=BS(B与S垂直)φ=BScosθ(θ为B与S之间的夹角) 3、单位:韦伯(Wb) 4、物理意义:表示穿过磁场中某个面的磁感线条数。 5、B=φ/S,所以磁感应强度也叫磁通密度。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精选总结篇2 1.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2.传感器应用: 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熨斗、电饭锅、测温仪 光传感器的应用——鼠标器、火灾报警器 四、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1、光控开关 2、温度报警器 五、传感器定义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 “传感器”在新韦式大词典中定义为:“从一个系统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种形式将功率送到第二个系统中的器件”。 六、主要作用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 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2篇)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4)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 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 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 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天津市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

天津市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天津市高二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点,以备参加物理会考。下面将详细介绍天津市高二物理会考的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和研究 1. 运动的基本概念 -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运动的曲线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的分析 2. 直线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 - 变速直线运动 - 加速度的计算和运动图像的分析 3. 抛体运动 - 空中抛体运动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 斜抛运动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二、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和惯性参考系的概念 - 物体在惯性参考系中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2. 牛顿第二定律 -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 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律的关系 - 力的合成和分解 - 物体在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三定律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及其作用于不同物体上的效果 三、能量与功

1. 功的概念 - 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功的正负和功率 - 功和动能的关系 2. 动能和势能 - 动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能量守恒定律 - 能量的守恒和转换 - 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四、电学 1. 电荷和电场 - 电荷的性质和分布 - 电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电场中的电势能和电势差 2. 电路 - 电流和电流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欧姆定律和功率的计算 3. 磁场和电磁感应 - 磁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关系 五、声学 1. 声波和声音 -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征和频率 - 声音的反射和衍射现象

高二物理会考常考的知识点

高二物理会考常考的知识点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学习中,会考常考的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多个方面。下面将对高二物理会考常考的知 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1. 力学 1.1 牛顿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会保持其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反比 于物体的质量。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 1.2 动能和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 度的平方成正比。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弹性 势能等。 1.3 力的合成与分解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将多个力按照大小和方向进行合成,得到合力。反之,也可以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的合成。 2. 热学 2.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常用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度 表示。 热量:物体之间传递热能的能量。 2.2 热传递方式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物体的导热性质 与其材料特性有关。 热对流:通过物体内部流体的运动传递热量,如空气、水等。 热辐射:热能通过电磁波辐射传输,无需介质。

2.3 热容和相态变化 热容:物体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温度的变化程度,即单位温度变化所需要的热量。 相态变化:物质由一个相态转变为另一个相态时吸收或释放大量热量。 3. 光学 3.1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在与法线垂直的界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角为零。 3.2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与法线所在平面的另一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3.3 光的色散和凸透镜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高二会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二会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二物理必考知识点是学习物理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二期末考试和会考的重要参考。本文就依据教育部大纲介绍下高二会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一、力学 1、力的概念与性质:力的概念包括作用力、惯性力、重力和斥力;力的性质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概括为:某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它的位移量与外力之间的函数关系为:F=ma,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3、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概括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动量守恒,即p=mv,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4、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力的总和为零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力的平衡下,物体的位置不再发生改变。 二、电学 1、电场的概念:电场是指电荷引起在空间中的能量流动,电场强度反映了特定区域内电荷之间的力的大小。 2、偶极子:偶极子是指正电荷和负电荷结合有定位的状态,并且正、负电荷之间相等。 3、电气影响:电气影响是指在电场作用下,电荷发生变化,产生电流,这就是电气影响。 4、电声学效应:电声学效应是指在电声学相关的物理过程中,

通过电场的变化可以产生声波。 三、光学 1、光的概念:光是指不可见的电磁波,它可以传播,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作用于物体从而产生光学效应。 2、反射:反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内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沿着一定的规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反射。 3、折射:折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方向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做折射。 4、色散:色散是指当光线从空气传播到某种物质,或者从某种物质传播到空气时,可以由它传播的波长不同,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四、能量转换 1、势能:势能是指物体所含有的可以改变其运动状态的能量,它可以从力学势能、化学势能和电势能等不同形式中转换。 2、力的能量:力的能量是指力产生的能量,它一般可以从潜力能形式转换为运动能。 3、动能守恒定律:动能守恒定律概括为:在不考虑绝对热量和内能变化的情况下,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其动能都是守恒的。 4、能量定律:能量定律概括为:考虑绝对热量和内能变化的情况下,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其能量都是守恒的。 总之,以上就是高二会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结合实践能掌握、熟悉上述知识点,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十篇)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十篇)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一节认识静电 一、静电现象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 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2)分析接触起电(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

失。 第二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一、电荷量和点电荷 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二、电荷量的检验 1、检测仪器:验电器 2、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三、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大小: 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4、成立条件 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 第三节电场及其描述 一、电场

山西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

山西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 高二物理是山西高中学生重要的一门科目,其中会考知识点对 于同学们的学习和备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一些重要的山 西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的介绍。 一、电学知识点 1. 电流和电量:了解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电量的计算 方法,并能应用到电路问题中。 2. 电压和电阻:理解电压的概念,了解电压与电势差的关系, 能够计算电阻的大小。 3. 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能够应用欧 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能 够计算总电阻、总电流和总电压。 5. 电功和功率:理解电功和功率的概念,能够计算电功和功率。 二、力学知识点 1. 运动的描述:掌握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和瞬时 加速度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到运动问题中。

2. 牛顿三定律:了解牛顿三定律的内容,能够应用牛顿三定律 解决力学问题。 3. 力的合成和分解: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能够应用到 力学问题中。 4.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理解力与加速度的关系,能够计算物体 的加速度。 5. 力和位移的关系:了解力与位移的关系,能够计算物体的功。 三、热学知识点 1. 温度和热能:了解温度和热能的定义,懂得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热传递方式: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即传导、对流和辐射,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比热容和相变:掌握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了解物质的 熔化和凝固、汽化和凝华过程,能够应用到热学问题中。 4. 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应用到 热学问题中。 5. 热机效率: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 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篇1 一、静电的利用 1、根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药等。 2、利用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理等。 3、利用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无菌消毒等 雷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可产生大量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气中的氮合成为氨,供给植物营养。 二、静电的防止 静电的主要危害是放电火花,如油罐车运油时,因为油与金属的振荡摩擦,会产生静电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产生火花放电,容易引爆燃油,引起事故,所以要用一根铁链拖到地上,以导走产生的静电。 另外,静电的吸附性会使印染行业的染色出现偏差,也要注意防止。 2、防止静电的主要途径: (1)避免产生静电。如在可能情况下选用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2)避免静电的积累。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篇2 一、电场 1、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周围的电场发生的。

2、电场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叫电场力,电荷间的静电力就是一个电荷受到另一个电荷激发电场的作用力。 二、电场的描述 1、电场强度: (1)定义:把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定义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用E表示。 (2)定义式: F——电场力国际单位:牛(N) q——电荷量国际单位:库(C) E——电场强度国际单位:牛/库(N/C) (3)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的方向。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5)物理意义:某点的场强为1N/C,它表示1C的点电荷在此处会受到1N的电场力。 (6)匀强电场:各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2、电场线: (1)意义:如果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就叫做电场线。 (2)特点: 电场线不是电场里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假想的线,因此电场线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正电荷,延伸到无穷远处;在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无穷远处,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闭合,不相交,也不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 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场强越小。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篇3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分享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分享学习高二物理知识点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二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1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0f做正功f是动力 当a=派/2w=0(cos派/2=0)f不作功 当派/2<=a<派w<0f做负功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功率是标量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1000w=1kw (2)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p=fv。(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f=ma+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值 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f不变(f=ma+f)v在增加p实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即p一定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功和能的关系: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功和能的区别: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分享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5篇提供 学习高二物理知识点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二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那么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汇总16篇)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汇总16篇)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1) 一、传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2、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电阻变化的原因:有些物质,例如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 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阻值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 金属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2) 1、图象: 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t图象和v—t图象。 (1)x—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 ③两种特殊的x-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 (2)v—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相遇和追及问题: 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要注意寻找问题

2023年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 第一章 运动旳描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旳描述 要点解读 一、质点 1.定义:用来替代物体而具有质量旳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旳条件:当物体旳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旳问题可以忽视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旳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旳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旳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旳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旳有向线段表达。旅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旳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旳大小才与旅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旳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旳位移与时间旳比值,方向和位移旳方向相似。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旳速度。瞬时速度旳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旳测量(试验) ①原理:t x v ∆∆=。当所取旳时间间隔越短,物体旳平均速度v 越靠近某点旳瞬时速度v 。然而时间间隔获得过小,导致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因此应根据实际状况选用两

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旳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旳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旳交流电,打点旳时间间隔为0.02s 。还可以运用光电门或闪光摄影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旳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 v a ∆∆=,其方向与Δv 旳方向相似或与物体受到旳合力方向相似。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旳联络。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旳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旳时间内速度旳变化量相等旳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似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旳规律 (1)基本规律 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时间关系:202 1at t v x + = (2)重要推论 ①速度位移关系:ax v v 2202=-

高二会考考察物理知识点

高二会考考察物理知识点 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能量变化规律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在高二会考中,物理知识点也是被广泛考察的内容之一。本文将介绍一些可能在高二会考中考察的物理知识点。 一、力学知识点 1.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关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在高二会考中,可能会涉及到匀速运动、变速运动以及抛体运动等内容。 2. 力学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力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会被广泛考察。学生需要掌握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物体的受力分析、动量守恒等概念。 3. 弹力和弹簧:弹力是物体受到弹簧或者弹性介质作用后产生的力。高二会考可能会考察弹簧的劲度系数计算、弹簧的串联和并联等相关知识。

二、光学知识点 1. 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是以直线传播的,但在介质中会发生 折射现象。学生需要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光的折射定律以及光的 速度变化等内容。 2. 玻璃棱镜:光的折射现象在玻璃棱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学 生需要掌握棱镜的形状、折射和反射的现象,以及如何使用棱镜 进行光的分光等实验。 3. 镜子和成像:凸镜、凹镜以及平面镜都是光学中常见的物体。学生需要了解镜子的成像规律、焦距的计算方法,以及使用镜子 进行实际应用的知识。 三、电学知识点 1.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电 阻则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学生需要了解电流的计算、欧姆 定律以及电阻的串并联等基本概念。

2. 电路分析:在高二会考中,可能会涉及到简单电路的分析与 计算问题。学生需要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电流和电压的 关系,以及电功和电能的转换等知识。 3. 静电和电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电学的基础。学生需要 了解静电力的计算、电场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电场中带电粒子的 运动规律等内容。 总结: 以上是高二会考中可能考察的物理知识点。高中物理是培养学 生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 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准备,巩固物理知识,顺利应对高二会考。

甘肃会考高二物理知识点

甘肃会考高二物理知识点 高二物理是甘肃会考的一项重要科目,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方面。下面将逐一介绍 这些知识点,以便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一、力学 1. 运动的描述: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牛顿力学:包括牛顿三定律、重力、摩擦力、弹力等,以及 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应用。 3. 动量和碰撞:包括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以及弹性碰撞和 非弹性碰撞的计算。 4. 万有引力:包括行星运动、开普勒三定律等的基本概念和计 算方法。 5. 静力学:包括物体的平衡条件、浮力等的计算。

二、热学 1. 温度与热量:包括温标的转换、热量的传递等基本概念。 2. 定律与气体状态方程:包括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查理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等。 3. 理想气体的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绝 热过程等的计算。 4. 热力学第一定律:包括内能、功、热量等的关系和计算。 5.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包括热机效率、熵的增加原理等的基 本概念。 三、光学 1. 光的传播: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光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几何光学:包括反射定律、折射定律、薄透镜成像等的计算。 3. 光的波动性:包括干涉、衍射、偏振等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4. 光的粒子性:包括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四、电磁学 1. 电荷与电场:包括电荷的性质、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等概念 和计算。 2. 电场中的电势:包括电势差、电位能等的关系和计算。 3. 电容和电容器:包括平行板电容器、球形电容器等的基本概 念和计算。 4. 电流和电阻:包括欧姆定律、电阻的串并联等基本概念。

2022年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5篇分享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5篇分享 学习高二物理学问点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二物理学问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会考物理学问点,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高二会考物理学问点1 第一节熟悉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需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肯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讨论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假如物体的大小和外形在所讨论问题中可以忽视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状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肯定性。 4.抱负化模型:依据所讨论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视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抱负化的模型,使简单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讨论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抱负客体) 其次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1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 (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 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E=U内+U外;U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2 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不一定,除了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 3、起电的方法 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6篇 在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1 一、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弹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3、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探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 (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分析受力情况; ③建立适当坐标; ④列出平衡方程 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 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 说明; ①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 ②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 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会知道牛顿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的关系。在对一个物体用力的时候同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这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2 第1章力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