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为例论文设计

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为例

摘要:随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部编版教材的推广,拓展阅读面,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重要任务。当前的小学高段学生仍然存在阅读面窄、碎片化阅读、阅读方式单一的问题,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应时而生,得到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推崇,但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对主题阅读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和反思,而忽视了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前提。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主题的确定、材料群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流程的开展、教学评价的实施进行分析,通过所选取的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并对教师进行进一步访谈,分析小学高段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继而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整个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①可见,阅读在小学生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阅读的自主性,但其阅读面窄,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阅读时间有限,大多数学生在早饭、午休等的零碎时间只能进行一段,一小节的碎片化阅读;学生阅读随意、方式单一,大多快速浏览,摘抄内容完成阅读笔记。部编版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落实课后阅读,重视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方法的提升,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主题阅读正是迎合了这一点,打通课内外阅读,弥补单篇阅读的弊端,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笔者在实习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对主题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与反思,而忽视了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这便会导致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脱节,而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前提。因此,本文结合部编教材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二)研究意义

有助于丰富部编教材主题阅读教学的理论,明晰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具体环节与步骤。一方面为教师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实施课堂教学打

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疏通课内外阅读,切实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改变有限时间内碎片化阅读的现状和单篇阅读的局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文献综述

1.关于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主题来源的设计研究

窦桂梅老师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进行主题选择最重要的原则。刘宪华老师认为主题是教材中的富有人文内涵的主题。郑小燕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探究》认为主题的来源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

2.关于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研究

窦桂梅老师认为,主题阅读教学价值观的目标设定要考虑天下情怀与完整人格;刘宪华及其研究团队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有以教材为主的课内教学目标也要兼顾经典诵读、主题读写的课外教学目标。

3.关于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文本拓展设计研究

窦桂梅老师倡导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拓宽学生视野,选择不同类别的的优秀古今经典篇目,同时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推荐不同的阅读书目。刘宪华老师则主要是从拓展文章的选择标准方面来研究的。首先要有明晰的人文内涵;二是贴近儿童生活的经典;三是要与教材同步;最后要符合学生的阶段特征。②扬州大学研究生李静文认为要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而且也要挖掘其丰富的内涵进行拓展。

4.关于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流程设计的相关研究

窦桂梅在宏观层面的单元教学中,学生首先对单元整组文章进行整体感悟;其次,用一篇带多篇,进行比较阅读;再次,补充课外阅读文本,以深化对该主题的理解;最后,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将主题归于实践。高颖恺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主题阅读教学》主题阅读实践活动流程分为自主阅读积累阶段、小组谈论准备阶段、小组展示交流阶段。③

5.关于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教学评价设计研究

窦桂梅老师主要从兴趣值、方法值、容量值、意义值四方面进行评价。④扬州大学研究生季娴认为在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评价设计时要注重评价方式灵活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

6.文献述评

综合以上综述,直接关于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的文献缺乏,而且目前主题阅读教学大都是基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部编版教材的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有所欠缺,将主题阅读运用于部编教材的实践也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基于此,本研究以部编教材为例对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写论文期间,在学校图书馆的知网检索:主题阅读教学,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等几个代表性

词,找到十多篇硕博士论文、五十多篇期刊,五本关于主题阅读的专著等。通过对这些资料搜集、整理,为本次研究得以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案列分析法

结合具体的主题阅读教学设计案例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提出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

3.访谈法

本研究通过抽取K、J两所实施主题阅读教学的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困惑,在具体问题下提出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

二、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核心概念界定

(一)主题阅读

“主题”一词最初指乐曲中具有显著特征的主旋律。而本研究“主题”主要是指教师根据部编版语文教材和学段学情、教师教学需要,为阅读教学所提供的选文依据,包括文章内容、体材、思想情感、语文要素等。“主题阅读”打破了单篇阅读的局限,它是指学生在阅读时围绕某一主题,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开放性的阅读视域,对相关经典文本进行统整阅读、比较阅读、联结阅读的一种阅读方式。

(二)主题阅读教学

主题阅读教学偏重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主题阅读教学研究者窦桂梅在“1+X”课程建设中把主题阅读教学与语文学科结合起来,认为主题阅读产生于传统课文阅读教学,区别于而又高于传统课文阅读教学,一偏带动多篇,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拓展,扩大阅读量的同时提高阅读质量。本文所研究的主题阅读教学是以弥补单篇阅读教学的不足,改变有限时间内碎片化阅读的现状,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单元,以学生能够达到的阅读量和平均阅读水平,提炼主题,将课外相关经典文本与课内有效整合,由教师课堂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实现课内到课外的拓展。

(三)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系统性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是在主题阅读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系统规划,围绕所确定的主题,对文本内容重构和组合,进而从整体考虑规划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设计整体最优化。

三、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主题阅读教学备受推广。窦桂梅、刘宪华、徐世斌等学者在其领域也有较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给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但是许多语文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设计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深入了解其现状以及存在的困惑,笔者选取了K、J两所小学六年级J小学10名教师与K小学5名教师,K、J两所小学都在Y市教育局的积极号召下开展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并成立了语文主题阅读教研组,不定期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在该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和实践。共搜集有效教学案例60份,对主题的确定、材料群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

计、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了三名教师,对其编号A1,A2(语文教研组组长)、A3进行进一步访谈。

(一)主题的确定:刻板、随意

“主题”是主题阅读教学的关键要素。主题的选择是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中心。笔者通过对搜集到的60份教学设计中的主题设计进行分析,笔者发现有19份教学案例教师直接选用教材的人文主题,这种方式较普遍,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多数教师直接选取其人文主题“名国名著”,所选主题过大、刻板,缺乏创意;而41份教学案例教师能够分析教材的语文要素,其中20份按主要内容确定主题,因其主要内容较直观,选取主题较简单;而按写作技巧、作品体裁、其他要素选取的教师较少,大多为教龄较大的教师,这部分教学经验较多的教师能够深入分析教材学情选取主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对实施主题阅读教学的教研组长A2老师进行以下访谈:

笔者:您或您的同事在主题的确定过程中有什么困惑?

A2老师:对于主题的选择,大部分老师都会基于教材提炼主题,但是人教版单元主题明确,而部编版教材的创新设计双线组元,人文主题不明确,语文要素暗含其中,在确定主题时往往会顾此失彼。

之所以会有如此现状,一方面教师对教材和学情把握不到位,没有基于教材整体研读教材,不能处理好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点之间的关系,同时很难兼顾学生的兴趣与实际水平;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仅仅围绕教材进行,思路局限,视野窄化,没有明确的确定主题的原则,缺乏富有创意的主题。

(二)材料群的选择:无序、杂乱

拓展选文的选择与组织进行主题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学生的拓展阅读质量。从所选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发现教师在进行拓展选文时,其中70%(42份)的拓展选文的设计是直接选用刘宪华老师的《经典诵读》、《主题读写》以及窦桂梅老师的《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而30%(18份)的拓展选文的设计是教师自主选择的拓展材料,所选材料都为同一主题,都是名家名篇,拓展材料与课文的关联度不高,材料之间缺乏本质的联通。为了了解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笔者对教师进行访谈,访谈材料如下:

笔者:您在进行拓展选文时,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问题或者有什么困惑?

A1教师:在同一主题下进行选文时,信息大,时间有限,任务繁重,在同一主题下我通常搜集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但是材料之间的关系多是浅层上的关联,学生的阅读期待和阅读体验会大打折扣,反而不利于对主题的深化理解。

A3教师:其一所选的文章有时会给一部分学生造成负担;二是很多教师直接应用现有的相关教材,阅读材料是由该领域专家所提供,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从上述分析与访谈中可以看出,一方面缺乏明确的选文标准,所选文章之间无明确的组合关系;另一方面直接选取现有阅读材料,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但该阅读材料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动态生成和个性需求。基于此,教师应保持审辨式思维,灵活拓展。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模糊、狭隘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从所搜集的教师的主题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中,笔者发现60份教学目标内容设计中,更多的是希望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技巧、合作探究的能力,而情感态度观大多一句话带过,如《北京的春节》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表述抽象模糊,并没有对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做具体规划。基于此,笔者对A3教师进行以下访谈:

笔者:您在设计主题阅读教学目标时,是如何来确定教学目标的?在此过程中还有什么困惑?

A3老师:我主要是依据课标、学情、参考教参来确定的。在主题阅读教学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主要以教材课文的三维目标为主,但最大的困惑是,主题阅读有拓展的文章或一本名著,如六年级下册的《鲁滨逊漂流记》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教师在拓展是会让学生读整本书,但是教学目标只是针对教材的单篇课文,其拓展部分的目标不明确。

之所以会有该现状,是因为教师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表述笼统模糊,割裂整体;主题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与课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相同,教师未基于主题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原则设计教学目标,只顾及教材的课文教学目标目标,具有狭隘性,没有立足单元整体目标,也未顾及拓展阅读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流程的开展:自主性

主题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主题阅读教学的核心。从所选取的教师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笔者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设计主题阅读教学流程的过程中,忽视了设计的重要性,缺乏系统的主题阅读教学设计步骤,部分教师仅仅在了解主题阅读教学步骤后便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而未全面客观的将其他要素考虑在内,没有形成完整的主题阅读教学设计体系,其合理性也不充分。基于此现象,笔者对A2教师进行进一步访谈:

笔者:您或您的同事在具体的主题阅读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A2老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部分教师仍是面面俱到的提问和讲解,串讲串问,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策略的指导。经常导致时间不够用,带的文章用所剩不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后就留到课下了。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所要考虑的因素必然是全面的,教师需要全面认识、并在掌握主题阅读教学的客观规律后进行系统完整的设计,避免因自发性而在教学中产生相应的问题。教师忽视主题阅读教学流程的设计,仍用传统的线性结构;教学过程繁琐,教学时间不够用,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步骤;教师仍是对教材课文进行精心设计,未能结合部编版教材的创新主题阅读的特点进行设计。

(四)教学评价的实施:主体单一、忽视过程性评价

主题阅读的教学评价是对主题阅读教学的教与学的效果检验。笔者通过分析所搜到的

60份教学设计中,35份教学评价以相应写作的方式进行评价,是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48份教学评价设计都以阅读理解测试题为主,试题大多来源于试卷,是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15份教学评价设计中有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等,是从学生的兴趣方面进行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主题阅读教学评价角度多元,但是评价主体都是教师,教师是教学评价的权威;教学评价较多采用的是纸笔测试,大多数教师都是以分数判断是否达到教学效果,缺少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更多的是注重学习结果,注重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四、小学高段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研读教材析学情,立好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根基”

1.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与处理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本研究采取的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各板块层次分明,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主题阅读理念层面,部编版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同时“语文要素”贯穿其中,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写作、口语训练等组织单元。以六年级下册为例作如下分析:

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第一单元民风民俗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

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第二单元名国名著了解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

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

情节交流感受。

第三单元习作单元:写出真实情感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感情

的。

第四单元志向与心愿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

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

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单元科学精神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

的方法。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在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设计时,首先,教师要加强组织集体研读教材,集体备课,教师个性设计;其次,要立足教材单元整体,挖掘其丰富的人文精神,明确每单元、每课的语文要素点,既要发挥其育人功能,又照顾到语文能力的培养;最后,以语文要素的训练为抓手,在语文要素的掌握和训练中,渗透人文内涵。

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方面,部编版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重视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方法的提升,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框架,区分不同课型。主题阅读正是迎合了这一点,打通课内外阅读,落实课外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六年级下册教材结构是由一个习作单元、四个阅读单元和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构成,含有四个学习园地、两篇口语交际和六篇习作。课文总数量减少,但增加了古诗文、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习作的分量,增加快乐读书吧,选文更强调经典性、时代性,不仅丰富多彩,更是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宏观上,教师在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设计时,对于每单元的教读课文教师可以以“以文带文”课型,对教读课文进行精讲和精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带动课外阅读文章,举一反三;略读课文改为了自读课文,教师可以以“自主阅读课”课型,引导学生在教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牵引到自读课文中,由课内自读牵引到课外自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提高阅读能力。微观上,其适用于每一篇课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点段落精讲,其他段落自读,拓展文章课外阅读。三者层层递进,使教学有梯度,又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2.学情分析

分析该学段的学生的特征。六年级学生记忆力增强,注意力集中,自我意识逐渐强烈,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开始独立思考、探索;学生兴趣广、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面临升学压力,面对外部信息开始选择性接受。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因此教师在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设计时要符合学生的阶段特征。

分析该学段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认为,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供高于现有水平的知识,达到“跳一跳,摘个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其潜能。六年级学生已经一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增强,在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时要先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初中知识的有效衔接。

(二)走进文本,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追求确定主题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小学高段主题阅读教学主题的确定是在充分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以教材文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主题的确定是灵活的、丰富的、多向度的,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追求。主题的确定并不局限于人文内涵角度,可以是语文要素点,可以是作家,如六年级下册有许多名家作品,如老舍、朱自清、丰子恺、毛泽东等;可以是作品体裁,可以是表达形式,可以是阅读策略等等;如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学弈》、《两小儿辩日》、《表里的生物》、《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都属于议论文文体,都要训练学生学会举例论证的方法,而《学弈》、《两小儿辩日》又是文言文,教师根据其多向度的确定主题。其次,教师视野要开阔,由课内及课外,以独特的视角确定主题。并为教师提供确定主题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的解读文本

教师首先要在充分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多角度、批判性的解读;其次要加强自身能力,要以一个学习者、读者的身份精读文本。主题的确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六年级学生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古诗词诵读,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组成阅读小组,教师提供参考和意见,小组自由确定本组特色的主题。

2.符合教与学的需求

确定明确的主题是为了更有效的开展教学。在教学关系中,要突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难点和规定学生掌握的知识;也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主题的选择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因此,主题的确定切不可过“大”或过“小”。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都为外国名著节选,本单元重点在于让学生读整本书,训练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并能互相交流自己的深刻感受。要先了解学生对于外国名著的阅读基础,结合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确定适切的主题。

3.吸引学生的兴趣,注重贴近儿童的生活

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主题的确定要与儿童的生活和情感世界相联系。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生活经历,寻找与学生相似的生活体验,学生的情感才能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的学习才能更有动力。因此,主题的确定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出发,经由教育再回归到生活之中。

(三)依据主题,以整合文本有序合理为原则选择材料

教材中的文章承担着教学的属性,教材中的文章是经过专家对作品进行调整的,而主

题阅读的选文自由度相对较大,视野更为开阔,选文相对比较完整,努力保持作品的原貌,保持结构的复杂性。主题阅读教学中的“统整”,不仅仅要把“主题”相关的文本组合起来,更要统整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积极的开发课程资源,“不跪着教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打通课内外阅读,迁移运用。以下是为教师提供选文的标准:

1.内在关联性

材料的选择要切合主题,要与教材内容同步,文本间同气连枝,各材料之间要形成向心力。主题阅读的一组材料是个整体,整体内部各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是灵活的,可以是并列式、对

比式、主次式,进而加深对主题与文本的理解与深化,阅读与发现的价值就越大。如六年级下册第一课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拓展选文可以推荐老舍的相关作品如《老舍散文选》;可以拓展梁秋实的《过年》和斯妤的《除夕》,一是扩展节日习俗信息,二是训练浏览技能,培养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三是与课文相关部分进行比较,学习不同的写法。

2.经典性、时代性和谐统一

部编版教材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所选古诗文数量增多,总体占比30%左右,注重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在六年级下册增加了六首古诗,增加了快乐读书吧,要求学生读名著整本书。教师在选文时要回归经典,也要注意选文偏重工具性,只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忽视学生情感的体验,同时要兼顾时代性,使学生思想情感受到熏陶,产生共鸣。

3.趣味性与差异性

选文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学生才能乐学。学生是独特的,具有差异性,教师在选文时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读和选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拓展文章。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适当的“简政放权”,让学生推荐材料,共享阅读。在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师可以推荐必读书目(精读书目《鲁宾逊漂流记》),学生自由推荐自己选读的书目,根据学生兴趣,组合交换选读。

(四)双向把握,以整体施教为原则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在充分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是“三维目标观”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交融,彼此渗透。三维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不是同等地位,但是等值重要的,其任何一方面都可成为“抓手”,以促进其他目标的达成。主题阅读教学是整体施教,教师要树立整体意识,立足单元整体的高度上,通读整册教材,仔细研读单元编排体系和教学重点,准确把握单元教学目标,重视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一次次“扒皮”,设计可达成的具体的目标。

主题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彰显主题阅读的特色。“大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指向课内外教学目标的整合,而不是单一目标的达成。⑤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兼顾教材目标与拓展目标,设置课外拓展目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依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形成主题阅读特色教学目标设计。

(五)结合目标,以板块式结构设计教学流程

部编版教材的板块设置更清晰。板块式结构的教学就是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从而紧扣明确的教学目标,呈现出简明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一块一块的逐层深入。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宏观上,第一课时为单元导读课,第二到六个课时对本单元精讲课文《匆匆》、《桃花心木》为以文带文课型,第七到八课时为自主阅读课对自读课文《手指》以及拓展选文教师适当指导自由阅读,第九到十课时为读写联动课,第十一课时为巩固展示课型,对本单元进行复习和分享。微观上,以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为例,用板块化的思路设计如下:

主题初探

聚焦主题,各板块要循序渐进。教师要在进行主题阅读教学之前,做好规定的主题阅读预习任务,让学生了解将要“集体建构”的主题的初始认识。主题初探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围绕主题,针对预习中的问题,进行开放性的讨论,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

开启主题的阅读教学。在对《桃花心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设计主题可以指向“借物喻人”,课前要求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课文《白杨》,揭示其表达方式。

主题领悟

具体的阅读可以在主题的统领下,从教材的文章切入,围绕主题,用有效的导和引,由具体到抽象,教师要提供适当的阅读策略,如统整阅读,通过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纳和梳理,如在《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节选)、通过给学生提供表格,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填表,对文章结构、情节发展,就有整体清晰的认知;比较阅读,通过比较文本之间的异同点,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如品味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的意蕴,用多样的朗读方法(集体读、师生对比读、创设情境读、角色扮演读)在朗读中变化语气读,对文本进行赏析,过程中注重个性化阅读。联结阅读,以教材文本为原点,联系上下文、联系相关的阅读材料、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悟理解。最后,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总结提炼,迁移运用,从而获得基于此篇的主题的理解以及理解的策略和方法,多实践默读、略读、浏览、速读、跳读等阅读方式,渗透阅读策略,形成阅读能力,为课内外阅读架起桥梁。如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桃花心木》,借助表格辅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首先把握主要内容,品读文章物与人共通点的相关的关键语句,形象感知物与人的共通点,获得启示和收获,实践阅读此类文体的方法。学生参照表格自主总结阅读方法。运用这一方法自主阅读拓展选文,批注填表,在引导学生比较文章之间的异同,感悟此类文体。

主题升华

主题阅读是“大阅读”、“大语文”。它的“大”不仅是阅读量的大,更是开阔眼界、打开格局,启迪智慧。主题阅读是生命涌动的的课堂,在进行该教学过程的设计时,不仅要迁移运用归于实践,更要使学生获得内在的精神成长。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以“借物喻人”手法写一篇作文,或是对这些“人”你的启发和感受。由阅读体验到实践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综合分析,以充分发挥多种功能为目的设计教学评价

主题阅读的教学评价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评价时,要

注意发挥其诊断、激励、反馈的功能。

1.注重加强过程性评价

教师在设计教学评价时要遵循过程与结果统一的原则,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反馈,教师要加强主题阅读教学的过程性性评价,重视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如给学生提供阅读清单,可以包含每周的阅读量、阅读收获、读书笔记的完成情况。可以制作个性的主题阅读成长记录袋。

2.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在设计主题阅读教学评价时,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要打破教师权威;同时主题阅读教学评价主体应注重家长作为评价主体的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使教学评价更客观。如在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开展“古诗词诵读”主题,教师可以设计古诗词积累记录表,分设教师、学生、家长三个不同主体的评价专栏。

结语

本文是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对小学高段主题阅读教学设计进行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相关

文献,基于对所搜集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深度访谈的相关结果,发现了在小学高段主题阅读教学

设计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教学设计的优化思路。但在研究过程中,论文只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可以为实施主题阅读教学的教师提供借鉴。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刘宪华.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主题阅读”[J].人民教育,2008(11):40-43.

③高颖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主题阅读教学[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

④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8):44-50.

⑤刘宪华.寻找语文的生命之源—“主题阅读”在思考[J].人民教育,2009(7):42—4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郑小燕.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探究[J].学周刊,2020.

[4]刘宪华.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主题阅读”[J].人民教育,2008(11):40-43.

[5]高颖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主题阅读教学[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

[6]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8):44-50.

[7]毕孝丽.主题阅读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探究[J].小学教学参,2019.

[8]李凤.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9]王加兵.主题阅读设计的思路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8.

[10]季娴.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主题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11]张媛萃.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29.

[12]徐世赟.主题阅读的教与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13]李芳.生命成长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J].江西教育,2019,(35):61-62.

[14]刘培培.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15]冯雪玲.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D].广州大学,2017年.

[16]李静文.小学语文单篇课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17]刘宪华.寻找语文的生命之源—“主题阅读”在思考[J].人民教育,2009(7):42—44.

[18]许炜.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初探[J].学周刊,2019.

[19]吴冬梅.基于课内外衔接的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74-75

[20]马兰.整体化有序设计单元教学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2):24-26.

Research On Teaching Design Of High Segment Thematic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

——Take The Second Volume Of The Sixth Grade As An Example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form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to expand the scope of reading, expand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Still exists the current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narrow, fragmentation reading, reading a single problem, reading teaching research topics should be formed, get a lin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t most of the teachers only pay attention to study reading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the subject matter, and ignored the teaching design of perfect oneself, and is the precondition of effective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theme,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gro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of teaching goal, teaching proc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case studies, and further interviews of teachers, summed up the high school period of subject reading teaching design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for its optimiz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Keywords: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Readings on the subject,instructional design

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为例论文设计

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为例 摘要:随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部编版教材的推广,拓展阅读面,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重要任务。当前的小学高段学生仍然存在阅读面窄、碎片化阅读、阅读方式单一的问题,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应时而生,得到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推崇,但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对主题阅读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和反思,而忽视了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前提。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主题的确定、材料群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流程的开展、教学评价的实施进行分析,通过所选取的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并对教师进行进一步访谈,分析小学高段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继而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整个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①可见,阅读在小学生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阅读的自主性,但其阅读面窄,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阅读时间有限,大多数学生在早饭、午休等的零碎时间只能进行一段,一小节的碎片化阅读;学生阅读随意、方式单一,大多快速浏览,摘抄内容完成阅读笔记。部编版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落实课后阅读,重视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方法的提升,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主题阅读正是迎合了这一点,打通课内外阅读,弥补单篇阅读的弊端,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笔者在实习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对主题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与反思,而忽视了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这便会导致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脱节,而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前提。因此,本文结合部编教材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二)研究意义 有助于丰富部编教材主题阅读教学的理论,明晰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具体环节与步骤。一方面为教师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实施课堂教学打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含反思)

第六单元 1.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 第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六年间,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共同度过了快乐的小学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感动的情景,重拾当初的感觉。这次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难忘的小学生活。 2.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来在校园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3.导读:六年的时光,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成长了,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许多足迹,如何把这些足迹记录下来呢?让我们读读课本给我们的活动建议吧。 二、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1.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写难忘的人和事。 3.阅读材料里的文章。 4.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教师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订活动计划。在制订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成果展示。 3.指名反馈。 (1)说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人和事。 4.小结: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小学时光匆匆而过, 在即将毕业之际,同学们一定想把美好的小学生活留在记忆里,那就让我们设计一本成长纪念册吧! 四、明确方向。 1.成长的故事可以是哪些事呢? 2.教师小结:只要是发生在你们成长阶段的事情都可以,例如: 第一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在阅读本版块三篇外国作品之后的安排上,既是一次综合学习活动的递进和延续,也是一次课内阅读的升华和拓展,交流自身的阅读好方法,体现了综合性学习与阅读之间的整合推进,要求学生课前准备,收集自己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材,了解教材里推荐阅读的书目。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外国名著,拓宽阅读视野,感受外国文学的语言魅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阅读有着自己的认识,也很喜欢阅读,在本次阅读学习活动中积累和巩固精读、浏览等阅读方法,提高自主策划和组织阅读活动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自主学习之后在活动中使学生喜欢与人交流与合作,彼此沟通学习成果,感受综合性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世界名著,了解作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2.通过交流学习阅读世界名著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世界文学名著,了解作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学习阅读文学名著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自从我们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大家都阅读了许多好书,与许多书中的人物近距离地进行了对话。 【出示课件】下面,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猜一猜人物的名字: 上下五千年腐刑史记(司马迁) 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军师(诸葛亮) 西游记大闹天宫七十二变(孙悟空) 水浒传卖刀青面兽(杨志) 航海荒岛二十八年(鲁滨逊) 2.《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读完的举手? 3.读了超过一遍的举手? 今天的快乐读书吧让我们一起漫步世界名著的花园,去领略世界名著的独特魅力吧。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导入,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引发学生思考,引发求知欲、好奇心,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共读名著,感受魅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2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2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范文一) 一、浴朗读和背诵之风,熏陶丰富情感 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读”,课堂上要以读为本,少讲多读。课堂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读书机会,创设读书环境,实现自由读、充分读,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意境和神韵,要在整体上感知课文,培养自己的语感,受到熏陶。 背诵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方法之一,在背中积累语言。阅读教学还要强化背诵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比如理解式的背诵,复述式的背诵,再加上想象背诵等。学生不断地背诵佳词妙句,养成背诵古诗韵文和精彩片段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只有多读、多背,才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语言的规范化,少一些口头语言。 二、栉主题阅读之雨,塑造高尚心灵 语文综合素养培养靠阅读,而不是靠老师在课堂上的反复讲来实现的,更不是靠老师给他们大量的习题来实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精做题,多读书,广泛阅读。”但是一部分老师好像没有领悟出课程标准的理念主旨。 在课堂上,语文教学的问题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讲解也只是几个简单点,在课堂上,学生也只是顺着老师的意思回答,缺乏自己的见解,课后也只是做完自己的作业和试卷,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苦,师生真是苦不堪言。主题阅读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点,教学以从读为主,课堂上多读,大量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实现了以教材主题为主线,不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实现阅读与课本的有机整合,阅读方法也由课内习得转化为课外应用,使阅读真正实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通过主题的阅读训练,更有思想,能够感悟并表达自己的情感,获得相应的知识体系。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更有趣味,学生的学习更充实。学生不苦了,而是享受学习。师生都在享受,享受主题阅读所带来的情感熏陶;师生都在吸收,吸收不同题材的课文所教给的表达方式,情感的表达,学会如何写作。总之,主题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生成性、开放性,在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的情况下,主题阅读教学将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另一种选择,更有效的选择。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范文二) 一、小学生高段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时间不够用,不能兼顾拓展与课文 小学生高段阅读是对小学生知识量的扩展,但是由于教育改革,课程安排紧密,使小学生不能同时兼顾拓展与课文,对于教师而言,没有确定教学目标,往往在小问题上讨论很久浪费时间,而对于主题却草草了事。再加上小学生是初步设计阅读方面的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弱,所以现阶段加大量度让小学生同时练习阅读又要学习课文,就显得时间不够用,容易让小学生心里产生厌学的心理,导致阅读效率停滞不前。 (二)阅读方法单一,程式化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主题阅读课程化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主题阅读课程化实践 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主题阅读、课程化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语文教学的不断反思中,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的内容、目标和总量都有明确要求,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物化,部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形成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本课题结合教材进行适当拓展,探索“1+X”

模式,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形成主题阅读的系统化、课程化,就是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夯实学校灵动办学理念的需求 三角湖小学秉承“唤醒灵动的生命生长”的办学理念,致力于“灵动教育”文化建设内涵发展项目,着力构建灵动教育体系,培育灵动学子,打造书香校园。针对当前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随意性强、阅读时间有限、阅读的质和量不能保证等问题,学校力求根据部编教材和本校学生阅读现状,从部编版教材出发拓展课外阅读,探索主题阅读的课程化。“立足课内,统筹课外”不断提高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指导学生进行系统阅读的能力,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让书香浸润校园。 (三)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需求 阅读素养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小学是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素养提升的关键阶段,阅读素养的提升,不能仅靠课内的阅读教学,更需要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才能实现。 基于以上思考,本课题的研究试图以部编教材中的“单元主题”为统

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小学语文鉴赏式阅读教学的行动探究——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小学语文鉴赏式阅读 教学的行动探究——以统编版六年级下 册第四单元为例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体,如何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培养学 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他们积极鉴赏的能力,这是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 基于学科素养视域,列举了运用不同类型思维导图开展鉴赏式阅读教学的具体案例,探讨了鉴赏式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鉴赏式阅读;阅读教学 一、基于学科素养视域的鉴赏式阅读教学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则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1]。在小学语文 教学领域里,鉴赏式阅读教学是助推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重要路径之一,下面笔 者就自己的教学教研经历谈谈对此的思考。 1.阅读教学中的鉴赏意识 新课标在“学段要求”部分将原来的“阅读”板块升级为“阅读与鉴赏”,“鉴赏”一词在整个新课标中出现13次,较之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足足多了11次,并且在“学业水平考试”板块对“阅读与鉴赏”类问题任务做了具体要求, 可见新课标编写者对学生的阅读鉴赏较之前更为重视[2]。 反观当下周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科任教师对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 观念尚较为淡薄,在教学环节中设计的阅读鉴赏任务还较为单调,相当一部分教 师对于“教什么”这个本质问题往往还是被动地依赖教材,缺乏主动意识。这也

导致了部分学生针对文本阅读往往还是关注“写了什么”,对于“怎么写”“这样写的效果如何”欠缺独立判断的鉴赏能力与鉴赏意识。新课标实施后,作为科任教师应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树立鉴赏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 2.课前预习中的落实效度 据笔者调查,因为鉴赏意识缺失,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往往只关注课文内容的阅读与理解,对于课文的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关注较少,即使关注了,也极少主动地赏析与评价。 新课标强调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包括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的习惯等,在不同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就做了诸如“预测情节发展”“对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对重要的语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品味”“主动探究不同类型文本的语言特点及结构方式”等描述[3]。针对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的阅读鉴赏落实效度低下的现状,科任教师应有意识做出引导,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课时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整合课前预习任务及学情诊断练习,促进学生在阅读预习时主动放慢速度,挖掘深度,拓展宽度,从而提升鉴赏阅读预习的落实效度。 3.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 笔者从日常的课堂观察发现,相对于骨干教师来看,年轻教师的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普遍不高;相对于城区的学生而言,农村的学生阅读学习效率普遍低下。分析其原因有三,一是执教教师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意识淡薄,二是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不佳,三是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不强。 新课标视域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愿景,笔者认为,一是学习活动前置,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落实效度;二是学习效率提高,包括提升学生个体的认知活跃度与思维发展度,扩大学生集体的实践参与面及思维交互量。 针对以上阅读教学出现的问题与现象,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行动研究,提出以“思维导图”为脚手架,助力小学语文鉴赏式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鉴赏意识给予培养引领,课前预习效度给予夯实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给予优化提高。

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 策分析 摘要:伴随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 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中,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是新的发展趋势。因此,小 学语文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要求,重视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要借助科学的 教学方法,有效的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提供力量支撑, 使得小学语文主题阅读课程能够长远运行。基与此,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主题阅 读教学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现状与对策 阅读是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的阅读水平。现 阶段,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在高度重视阅读课,并积极运用单元主体性阅读教学,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文章首先论述了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主题阅 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课标学情内容、合理组合教材、适当补充精品文章、引 入读写结合模式、设计主题阅读作业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改进小学语文主题 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语文教师都会让学生通过诵读法等传统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并没有 积极拓展其他互动性和体验性的阅读方法。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主题阅读教 学的时候,所使用的阅读教学方法非常单一。这些情况也导致学生在参与主题阅 读教学的时候,呈现出明显的被动学习态势,不利于保证阅读教学的最终效果, 应该在后续教学中引起充分重视。 2、阅读脱离教材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内容的深耕水平不足, 很难结合单元内容提炼阅读主题。这种情况导致阅读材料跟阅读主题之间虽然存 在较强的关联,但是整个阅读活动并不能体现教材知识,最终使得主题阅读教学 与教材知识点教学存在显著的割裂状态,无法通过主题阅读教学活动巩固学科教 学知识。 3、阅读范围狭窄 目前,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阅读课外书籍的重要性,也没有帮助孩子 利用古今外的经典著作女朋友孩子阅读兴趣,更多的是担心孩子在与升学考试当 中的成绩,他们要求孩子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然而这种课本知识范围有限,而课 外书籍内容更加的丰富,知识范围不断拓宽的过程当中,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丰富 体验,这样对于孩子课外阅读的忽视,这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 4、阅读主题模糊 部分教师在提炼阅读主题的时候,并没有结合单元关键知识点进行分析,导 致阅读主题不明确。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主题阅读教学的时候,存在阅 读主题比较模糊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后续结合阅读主题开展阅读活动的时候,教师就无法保证阅读文本材料的合理性,甚至出现了阅读材料跟阅读主题没有太 大关系等问题,也就很难取得预期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对策 1、创设主题阅读情境,提高主题阅读教学的质量 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课中,老师不仅需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阅读常识,还要塑造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文本中的情感以及中心思想的能力,便是学 生应当具备的理解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如果想要塑造学生感悟文章里的情 感和主题思想的技能,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更能理解作者的情感,从 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师可以在主题阅读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日常 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搭建对应的阅读活动情景,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将学

围绕语文要素展开的阅读教学策略探讨——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为例

围绕语文要素展开的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以部编版语 广州市天河区羊城花园小学,广东广州 510660 摘要:部编版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围绕语文要素展开的阅读教学策略:明确语文要素;落实语文要素,贯穿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以及训练;践行强化语文要素,提炼方法迁移拓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要素教学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项关键的教学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并且提出了指导意见、数量要求和评价意见。现已投入使用的,是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的义务教育部编版语文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 吧”“名著导读”等板块。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构架,融入了丰富的语文要素,包括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背的语文能力、恰当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部编版教材时,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优化阅读教学设计,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本文以六年级下册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明确语文要素,使用文本语言展开训练,通过迁移拓展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明确教学目标,聚焦语文要素 部编版教材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语文要素的训练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1.明确整册教材语文要素

教学目标明确,对语文要素的落实具有导向作用。例如本册教材阅读的教学目标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诵读优秀诗文;拓展阅读面。 笔者以六年级下册为例,依据本册教材的阅读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学情,明确了以下训练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体会表达顺序,分清内容的主次,掌握主要内容,了解论证的方法;默读课文,抓住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形象;背诵古诗文;坚持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2.把握单元语文要素 部编版教材,每一个单元的要素都相当清晰。教师要深度解读单元导读,把握单元训练要素,精准定位单元目标,并将单元训练要素贯穿到整个单元学习中去,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第四单元安排了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一个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将这两个训练要素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指导学生通过李大钊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去体会他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还引导学生能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引导学生从言行描写,体会老班长的可贵品质。教学《为人民服务》时,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并借助“阅读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理解课文关键语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指导学生品读语句,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3.聚焦每一课语文要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药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课堂上要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从课文入手,以课后练习题为纽带,因材施教,切实引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训练实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快乐读书吧”板块教学策略研究

部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快乐读书吧”板 块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课本,除了课文后的扩展阅读外,还有“快乐读书吧” 栏目。“快乐读书吧”除了提供推荐书目之外,更多地融入了阅读目的与方式, 使阅读教学由课内逐步向课外延伸,在此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也真正 从整体上使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以“自由化、浅阅读”逐步过渡到了“课程化、深 阅读”。这对小学生来说重大,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基于此,本文 主要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快乐读书吧”板块教学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板块教学 引言:在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板块教学中教师应从做好规划、确保阅读 有章法、共读指导,让阅读有乐趣、能力测评,让阅读有实效等三个阶段进行教学,以此确保快乐读书法发挥其实际作用,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持续提高自身 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 一、做好规划,让阅读有章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使“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真正落实,同时又能体现层次与顺序,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教师应将《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图书列入师生和学生的必读 图书,并将每期课程结束后的“资料袋”扩展介绍书当作选 读教材,如,针对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 教师应制定出完整的阅读计划。先读《鲁滨逊漂流记》感受 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后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了解世 界文学童话作品的写作方式,感受文艺、知识、科学于一体

的阅读体验;再以《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 境记》开展亲子阅读,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 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 以清楚地看到阅读要点、阅读内容、阅读目标等,从而使阅 读有条理、有“法”可循,将阅读的碎片化转变为系统化、 有针对性地阅读体验。 二、共读指导,让阅读有乐趣 首先,在按照上述标准制定好阅读计划后,教师应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情况与兴趣爱好,有了具体可行的阅读方案之后,若教师仅仅安排给学生自由阅读,又没有统一的引导, 那么学生就会因为没有兴趣而中途放弃。因此,教师应充分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共读创造出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出 高效的互动环节,在此,教师可以点拨学生的停滞,解决他 们的困顿,提升他们的理解,使学生们的阅读更加有效。 其次,导读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如部编版六年级 下册的“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著名花园》本书是一种扩 展阅读的教材,在导读课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求知欲 与探索欲,捕捉到这些故事的奇异想象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大胆的猜想、充分想象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地激 起了他们的阅读热情。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版 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 1. 理解并掌握第五单元的故事情节,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和解释。 2. 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能够感知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4.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通过描述和解说来表达。 2.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感知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 电脑、多媒体设备、幻灯片、投影仪。 2. 教材和资料: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材、试题和参考答案。 3. 教学环境: 教室内能够呈现幻灯片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视频和呈现幻灯片,引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与理解(15分钟) 教师通过朗读故事,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理解故事情节。同时,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对故事情节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3. 运用与拓展(1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合作探究故事中的疑问和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解决问题。 4.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梳理出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教师也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方法和思路。 5. 课后延伸(1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与故事相关的课外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6. 教学反思(5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准备下节课的教学。 五、课堂效果评估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课堂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同时,可以布置作业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课后的延伸作业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能够进一步提高教

2023年小学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匆匆》第二课时

2023年小学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匆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3.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谈话导入(出示课件21) 教师导入:我们上节课了解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的感慨与叹惋。作者是如何描写时间流逝的呢?我们继续本节课的学习吧。 二、精读细研,感悟表达 1.(出示课件22)教师提出问题:朗读第2、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将这抽象的时光写得具体可感的呢?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进行圈画及批注。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23)预设1:我从第二自然段当中找到的相关句子“我默默的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心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八千多日子”大概就是二十几年,从这个词中我感受到时间很漫长。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作者运用比喻,将这二十几年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将”时间的流“比作”大海“使时间变得具体可见,水滴与大海形成对比,让人深刻的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声无息。 (出示课件24)教师提出问题: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声无息,“我”有怎样的表现? 预设2:我从第二自然段当中找到的相关句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从“头涔涔”和“泪潸潸”这两个词语中,我感受到了作者面对时光悄无声息地流逝的慌乱。 教师提出问题:还有哪些地方作者将这抽象的时光写得具体可感的呢? (出示课件25)预设3:我从第三自然段当中找到的相关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主题阅读——课外提升88

第四单元主题阅读一"课外提升 ★主题提炼 单元主题: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②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阅读指导:①抓住关键语段,体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②关注故事中有意思的开头和结尾,体会其好处。 ★阅读提升 永远的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①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②将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③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④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文中描写了老军需处长冻死在枯树下的情景,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儿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环境描写 D.动作描写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将军神态、动作的描写,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句①是神态描写,表现将军为军需处长的失职而造成有人冻死的愤怒。 B.句②是一个比喻句,表现将军爱护战士的品质。 C.句③表现了将军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品质而感动。 D.句④将军站在雪地里太久了,很冷,所以“深深吸了一口气”。 3.下列对短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红军的一位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 B.文章主要是以神态描写的方式刻画将军这个人物形象。 C.短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D.短文运用衬托手法十分到位,将军的粗暴急躁反衬了军需处长的镇定自若,而将军把马让给重伤员骑则又正面衬托了军需处长的自我牺牲精神。 4.将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画上" ”。在这样的天气中,身为军需处长的老战士没有为自己发一件棉衣,而是,体现了老战士的伟大精 神。 5.说说你对文章题目“永远的丰碑”的理解。

搭设项目支架,优化整本书作业设计——以部编版六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

搭设项目支架,优化整本书作业设计——以部编版六下《汤姆·索亚历险记》 为例 【摘要】 从整本书阅读出发,以项目式探究作业为支架,通过“三读——三学”三阶 联动,为学生设置完整的周期阅读探究作业,拨响学生“悦读”之弦,全面提升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周期性阅读循环处提供情境式项目探究,兴趣为指引,前 置性作业为驱动,激发学生研读整本书的动力。三阶项目式探究作业,从自主阅读,到探究构建,引发学生的思辨能力,让阅读往深度、广度发生,促进学生高 阶思维发展。 【关键词】项目式探究,整本书阅读,核心素养 在过去的整本书教学环节中,整本书阅读作业以简单的读书笔记、摘抄段落、问答题为主,形成了一种机械的“知识作业观”,窄化了整本书阅读的功能。整 本书阅读以项目式探究为“引”,在阅读策略的支撑下,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的重要台阶,打破单学科壁垒,进行多学科融合,学生通过完成整本书阅读探究 作业,自主构建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分别从目标、策略、活动, 三环相扣,进行作业有效设计,以素养为导向,提升学生的高阶认知,培养自主 合作探究的能力。 一、“内注——外化”相勾连,聚焦核心素养 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或全文阅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整本书阅读是一项漫 长的阅读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以有趣可落实的项目推进,化庞大为 具体,以趣味项目式阅读作业为支撑,形成“悦”读。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 主题为“带着手账去历险”,根据本单元“目标”、“策略”、“活动”为核心

开展项目式探究设计。本次项目式阅读的核心知识目标则是“借助梗概,关注故事、人物、情节”,由此驱动阅读活动策划为“为你的历险画通关图,写游记, 设计历险主题乐园”等。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训练学生阅读策略, 提取信息、概括主旨、分析情节、评价人物、及联结生活等,教会学生从书本到 生活,阅读关联实践为目标。本文以《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项目式探 究为例进行论述。 二、“探究—构建”促融合,推进层次研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项目式探究依托本单元进行双线结合,以激发 兴趣为着力点,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设计,共分为三阶阅读作业。阅读策略的指导贯穿三阶项目式作业,以推测为起始,联结提问、释疑综合,到品赏探究,囊括“导学—研学—拓学”,层层递进,环 环深入。 1.一阶:以“探”为引,撬动契机——乐读 第一期作业中,“趣”字当头,“乐读”为关键,作业设计以节选入手,通 过提供整本书的章节目录对比,降低难度,学生轻易发现节选与目录的关系,提 高阅读成就感;通过选择目录的内容,让学生发挥联想,进行猜测编写故事,以 此训练学生猜测、联结以及推断的阅读策略。在进行整本书阅读前,引导学生根 据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速度,设计一份阅读计划,以计划推进阅读。在整本书 阅读项目化学习中,以探究性的作业为导向,为学生的阅读量身定制一些丰富多 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开展深入细致的阅读体验,为培养学生的审辨 能力,批判思维搭建平台。 2.二阶:以“径”为法,习得策略——会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篇长篇儿童小说,书中人物众多。整本书分别写 了五次冒险,故事情节紧凑,充满悬念。第二阶的作业设计,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关注小说的三要素,通过“人物”、“情节”、“环节”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 细品味语言,提取关键情节,总结人物特征,利用思维导图将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学设计(优选 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2、表达观点时能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3、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想法,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教学重点 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2、表达观点时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想法,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教学准备: 教学安排: 一、说读书名言,谈读书感受。 1、【出示课件1】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名言?

2、你们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感受? 小结: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特的感受和理解,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让我们一起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分享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板书: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二、交流书名,探究研析 1.出示书名【出示课件2】《汤姆索亚历险记》,引导学生可以围绕以下话题交流读书心得与感受。 (1)【出示课件3】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3)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 (4)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5)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2、交流之前,指导如何围绕话题展开交流。【出示课件4】 (1)交流前思考围绕话题谈论哪些具体内容。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板书:梳理思路) (2)表达观点时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名师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中深层次的情感表达。 2.运用所学方法,在作中写出真情实感。 3.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具体的表达。 4.提高独立阅读和写作能力。 5.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写出真实自然的文章。 统编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整体分析: 本单元主要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由《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组成,另编排了两篇作例文《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课文,体会文章如何表达情感,并能运用所学,在作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情感真挚、朴实自然,只有在深入品味文字时才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片真情。XXX先生在《匆匆》 一文中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感人至深;作家XXX在《那个星期天》中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回忆等待过程中心情的起伏变化,令人动容;《别了,语文课》中少年对祖国对母语的深深眷恋打动人心;《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XXX用质朴的语言、朴 实的事例表达对母爱的深深感恩,深情溢于言表。这些真情实感都需要通过反复阅读文章才能真切体会得到。教学时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学生分析: 我们所教的六年级学生,从总体上看,作水平不平衡。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但大部分学生研究认真,对语文研究兴趣浓厚。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研究惯较差,语文自主研究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惯差,理解、感悟肤浅,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独立阅读和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洞,读起来干瘪无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新课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新课标) 经典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来源: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2、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第8课《匆匆》 3、本单元人文主题: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4、教学课时:两课时 5、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感情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6、本篇课文具体分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 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文章在表达上有如下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善用修辞。第一自然段用一组长短一致、节奏整齐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第一、四自然段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的设问句,直抒胸臆,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第三自然段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

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本文在原人教版六下教材单元中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的来去匆匆的。如今放在统编教材特殊习作单元中,其教学功能也变为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章独特的表达方式,学习文章是怎样表达出对时光匆匆的感叹这一情感体验的。这也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要求。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1、识字与写字方面 六年级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做到硬笔书写楷书整齐,有一定的书写速度,但少部分学生做不到书写美观;绝大多数同学有较好的写字姿势,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理解方面 六年级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关键词语的意思,但是由于本课创作年代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久远,学生不太容易对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惋惜之情产生共鸣;提炼总结文章所采用的如何把真情实感表达充分的写作方法会有难度。 3、写作方面 六年级学生大多数能懂得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大多数养成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大多数同学作文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根据表达的需要,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第1篇】 设计说明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文章语言质朴,文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比较细致,情感真挚。在教学中要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来体会主人公的可爱,感受童年的美好。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PPT,准备相关昆虫的和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解题 1.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板书:表里的生物) 2.质疑解题: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梳理问题,如:什么是生物?表里的生物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引导学生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围绕“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清脆、单调、加速、齿轮、唯恐、丑恶。 ①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调”“恶”是多音字。 ②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脆、拦、玻、璃、恶、怖、蟋、蟀。 识字有方法: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①形声字记忆:“拦、玻、璃、怖、蟋、蟀”这6个字都是形声字。 ②加一加方法记住“脆”:月+危=脆。 除了出示,教师还要介绍一下这几种昆虫,但过程不要等同于看图识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