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蒹葭

合集下载

诗经《关雎》与《蒹葭》对比赏析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诗经《关雎》与《蒹葭》对比赏析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诗经《关雎》与《蒹葭》对比赏析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关雎》和《蒹葭》的形式,简单了解《诗经》中的重章叠句。

2.通过对比《关雎》和《蒹葭》的内容,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以及诗经中传递的“君子之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比两首诗中男主人公追求梦中人的不同方式从而体悟不同的“君子之爱”。

3.对比分析意象从而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一、导入爱情有多种模样。

它可能是司马相如“一日不见兮,思之若狂”的真挚热烈;可能是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情有独钟;可能是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款款深情;可能是仓央嘉措“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无可奈何;它甚至可能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其实啊,早在三千年前,一本叫做《诗经》的集子中,就已经描述了最美的爱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开《关雎》和《蒹葭》,看看三千年前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二、初读师:诗歌需要在朗诵中去品其味,悟其情,先来齐声朗诵这两首诗。

关关雎鸠,开始。

蒹葭苍苍,开始。

三、找相同(重章叠句、主题、意象)引导:接下来同学们可以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找一找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一)形式预设1:这两首诗都是以四言为主,都是三节。

【评:你观察得很细致】引导:那么,你发现每一节的文字有什么特点吗?预设2:诗中有相似的句子,只是变换了几个字。

【评:你总结出了诗经在结构上常用的一种手法:重章叠句】【PPT展示: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二)内容预设1:这两首诗都是讲男子追求女子的故事。

【你的概括能力很强。

】预设2: 两首诗都用了“水”这个意象。

追问:你读一下带有“水”这个意象的句子。

为什么都会用“水”这个意象呢?(可以联系一下刚刚概括的主题。

)明确:柔情似水,暗示了女子的温柔,爱情的缠绵悱恻,以及爱情如水一般的纯洁。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中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中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中考理解性默写
(一)关雎
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雎》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的句子:“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二)蒹葭
1.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3.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4.《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蒹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一切景语借情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教案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教案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教案还记得我们学过诗经里面的两首古诗吗?这两首诗都是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一种思念。

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教案,欢迎阅读!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3、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和义:关鸠、窈窕、逑、荇莱、寤寐、蒹葭、[教学重难点]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时数] 二教时第一教时一、导语设计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今天我们学习的二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

”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雎鸠(jiū):一种水鸟。

窈窕(yáotiá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这里指时时。

寤,醒着。

寐,睡着。

蒹葭(jiānjiā):芦苇。

唏(xī):干。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边。

(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完美版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完美版

第二、三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 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 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 夜不眠的程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荇菜
小结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 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 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 渴望。
蒹 葭
Jiān Jiā
蒹 葭 苍 苍 , •蒹葭:芦苇 白 露 为 霜 。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 谓 伊 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 水 一 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Sùhuí 溯 洄 从 之 , •从:追寻 道阻 且 长 。 •阻:艰险 溯 游 从 之 , •溯 游:顺流而下 宛 在 水 中 央 。•宛:好像、仿佛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蒹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 清早露水变成霜。 心上人儿她在哪, 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 绕来绕去道儿长。 逆着直水去找她,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芦花一片白翻翻, 露水珠儿不曾干。 心上人儿她在哪,
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 越走越高道儿难。 逆着直水去找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 太阳不出露水新。 心上人儿她在哪, 隔河对岸看得清。 逆着曲水去找她, 曲曲弯弯道儿拧。 逆着直水去找她,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 尽翻身直到天亮。 长和短水边荇菜, 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 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 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 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憔一情 悴或意 而死十 雎 死,分 鸠 。另专 在
一一传 就的说 忧水中 思鸟是 不,一 食其种 ,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ppt课件(精品)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ppt课件(精品)

•宛:好像、仿佛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 阻 且 跻 。 jī 溯游从之, 宛 在 水 中 坻 。 chí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 接的地方 •跻:登,上升 •坻:水中小洲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sÌ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zhĬ
3、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
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水澄明 的景致烘托出来。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主人公和伊人的身 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 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之感。
写景:主渲人染公了的活一动种和凄心冷情寂奠寞定的了气基氛础,。为
窈窕淑女, 出了男子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
钟鼓乐之。
3、全诗的线索是如何的? 发现—思念(求不得)—相会(想像中)
第四五章
参差荇菜,
表现这个情窦初开少男对
左右采之。 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以
窈窕淑女, 至于在梦中他与心上人终于相
琴瑟友之。 会了,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
参差荇菜, 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 左右芼之, 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和把她取 窈窕淑女, 进家门的喜悦和热闹的场面。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 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
《诗经》简介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 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 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 比、兴”。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qiú mèi jiā
) 荇(xìng)
芼( mào )
蒹葭(jiān

溯洄(sù
huí )
湄( méi ) 涘( sì )
跻( jī ) 沚(zhǐ )
关 雎
而死 意 死, 十 。另 分 雎 一专鸠 就一在 忧的传 思水说 不鸟中 食,是 ,其一 憔一种 悴或情
突破字词难点:
注意下列句中的画线词:
二、重章叠句,反复咏叹。起 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 艺术效果。
蒹 葭
生字词
蒹葭(jiānjiā):芦苇。 唏(xī):干。 坻(chí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涘(sì ):水边。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湄(méi):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跻(jī):高。
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颂”: 2、三大表现手法: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陈述) “赋”: “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比”: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起兴) “兴”:
在书本上标好
雎鸠(jū
jiū
) 窈窕( )
yǎo tiǎo

好逑(hǎo
寤寐( wù 晞( xī ) 坻(chí)
写人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失望 惆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抄写画线句子)整体把握:《蒹葭》是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 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 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 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 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 感。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 水中坻”“水中沚”,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没有因此 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 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ppt课件(精品)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ppt课件(精品)
《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一、了解《诗经》,助读全诗
补充注释: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 纪) ,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 乃称《诗经》,为五经之一。《诗经》是中 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表 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诗大序》中 称“诗六义”)
2、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 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 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 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 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淑 女
小结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 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 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反 映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 向往和追求。
四、品读全诗,探究艺术特色
一、托物起兴: 开头用“兴”,引起读者由鸟及人的相关 联想。
二、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是指一首诗由若干章构成,每章 的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地变换少数字词,便 于尽情抒发作者的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 感、音乐美。 三、四言,双声、叠韵。
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 情。
《蒹葭》的 艺术特色:
1、重章叠句。三章只是通过一字 之易,一韵之转,表现了反复咏唱 和缠绵无尽的感情。2、借景起兴。
五、看谁背得快
蒹 葭
Jiān Jiā
蒹 葭 苍 苍 , •蒹葭:芦苇 白 露 为 霜 。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 谓 伊 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 水 一 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Sù huí 溯 洄 从 之 , •从:追寻 道阻 且 长 。 •阻:艰险 溯 游 从 之 , •溯 游:顺流而下 宛 在 水 中 央 。 •宛:好像、仿佛

《诗经·关雎 蒹葭》ppt

《诗经·关雎 蒹葭》ppt

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 邓丽君婉转悠扬的歌声已成绝响,从《诗
经》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中 成了爱情的象征,这些如珠如玉的情句, 一经唱响,便荡气回肠,绵绵不绝。吟诵 这些简朴而优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 染的,不受约束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 味无穷,让我们把《诗经》这颗璀璨的明 珠装在心里,让这古老经歌谣传唱不息。
唱响《诗经》——《关雎》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 他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他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 他在水中伫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低回不已,飘逸自然, 在回环反复中深化了意境,使整首诗情调凄婉动人,意境 朦胧深邃。运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托物兴辞,含蓄委 婉。
感知内容,再现意境美
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你 最喜欢的一个画面。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 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 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 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 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 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 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 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 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 不可言状。
所谓 “伊 人 ”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 的女子吗?
“所谓伊人”历来说法不一:爱情、隐士、事 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 ”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等等,诗歌的主旨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 姆雷特”,也可以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 人生哲理。无论怎样,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 仰的、热爱的人则是不错的,追求的精神却是不 变的。但是一般将“伊人”视作恋人的较多,并 且“伊人”为美丽的姑娘。因为似乎只有男女青 年的爱才如此浓烈真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雎》
1、统领全文,运用起兴手法表达小伙子对心仪的姑娘热烈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关雎》中表现男子缠绵悱恻,长夜不能成眠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美好联想;,。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6.《关雎》直率地写出自己对采摘野菜的女子的追慕之心的句子是
,。

,。

《蒹葭》
1、统领全诗,运用起兴手法,既交代时令、环境,渲染凄清惆怅气氛,又表达对意中人深深怀恋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写主人公苦苦追寻,但却困难重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追寻伊人可望不可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始终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的苦苦追求的诗句是,。

,。

5.《蒹葭》在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
,。

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为了歌曲的一部分。

6.本诗中既表现主人公思慕之心切的心理动态,更烘托了“伊人”飘逸高洁形象的语句有:,,。

7.根据本诗意境提炼出来的一个成语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