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占位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后护理

临床资料
2009一Ol以来我院有6例患者因官缩乏力致产后出血, 6例患者均为第一胎,2例为自然分娩产后,4例为剖宫产术
后;年龄21~36岁,产前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6例患者产 后子宫全部为收缩乏力,出血量超过2000 ml,经过多种药物
及方法治疗后均无效,随后及时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术前生 命体征均平稳。
且可以保留子宫,并发症少,临床应用逐渐普遍[2]。介入治 疗前后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护理是该手术成败的关键,也能帮 助患者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取得早日康复。现总结我院产后
出血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1
所以患者完全处于清醒状态。术中应鼓励患者坚持,帮助患 者稳定情绪增强其信心,缓解手术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告知 配合要点,如患者不能自行配合,应快速给予帮助。 2.2.2术中临床护理:术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严密观 察患者血压、心律、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意识,如有异 常及时告知医师迸行纠正;记录患者尿量及补液情况,作好 一切抢救准备;密切配合医师工作,保证各种手术物品及时 到位,配合手术快速准确完成。
2.3呼吸道护理 该区肿瘤术后病人呼吸道管理非常重
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要,尤其存在后组脑神经损伤时,更应及时抽吸呼吸道中的
分泌物,以防因咳嗽反射减弱导致呼吸道梗阻而发生窒息; 2006—01~2009—06我科共收治桥小脑角肿 术后第一次进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先观察吞咽能力,试 验小口饮水,可先屏气,后吞咽,如无呛咳,则可进一步进食。 进食以半卧位健侧最好。食物适宜温度30℃~50℃,以固体 食物为主,动作要缓慢,不可操之过急,防止误吸。术后禁食
氧饱和度、体温及头部引流管等进行全面监测。 2.z体位护理术后应去枕平卧,头部稍偏向健侧,勿使术 区和头部引流管受压,对于肿瘤较大的患者,术后移动病人 时和在监护室早期尤其要注意,以防脑干移位;术后4~6
小脑术后护理要点

小脑术后护理要点小脑术后护理十分重要,以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和恢复顺利。
以下是小脑术后护理的要点: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等。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吐、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及时处理并记录。
保持通畅呼吸道: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梗阻。
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头部位置,以确保呼吸畅通。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等紧急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监测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监测患者的液体入量和出量,确保水平衡。
定期测量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如血钠、血钾等,及时纠正异常。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使用镇痛药物进行疼痛管理,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需要调整镇痛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预防并发症: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包括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保持手术部位干燥清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避免感染。
营养支持: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促进患者的恢复。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营养需求,合理安排饮食种类和摄入量。
如有需要,考虑提供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定期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医嘱,安排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运动康复等,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其应对手术后的焦虑、恐惧等情绪。
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顾虑,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以上是小脑术后护理的要点,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个性化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促进其尽快康复。
桥小脑角区肿瘤病人的护理

眼睑闭合不全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眼部状况,如有畏光、眼疼等 不适,应即使报告医生处理。
术后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头稍偏向健侧,勿让手术部位和引流管受压,防止脑干 移位。术后4-6小时可将床头抬高20-30度。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如有异常,即使通知医生,遵 医嘱给予相关处理。
术后护理
观察伤口辅料的渗透情况及是否松脱,有无感染和 异味,如渗血较多,及时通知医生,更换辅料或者 重新加压包扎。
颅内压增高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感觉的变化, 以防颅内压过高而发生脑疝,加重病情。
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引流管是否通畅,有 无脱落,有无脑脊液漏。
术后护理
定时遵医嘱使用脱水剂,降压药及抗生素。 颅内压增高患者,应床旁有家属陪护,加床挡,防止躁动而发生坠床。
当肿瘤累及脑干时,可出现患侧肢体共济失调、步态不稳、 眼球震颤、肌张力下降、锥体束征。病程晚期,可出现慢性 或急性枕大孔疝症状及小脑危象,直至呼吸障碍。
临床表现
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在脑桥下缘与橄榄体之间出入脑, 自脑干外侧并稍上行经内耳门入内耳道。
临床表现
桥脑小脑角区的肿瘤种类很多,在治疗上以手术为主,手术过程中要根据肿瘤 的种类和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术中要注意保护神经不受损伤。
健康宣教
术后护理
树立信心,对疾病要有正确认识,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饮食护理 鼓励病人进食高能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食物,加强营养 和种类。 生活护理,鼓励病人每日坚持晨晚间口腔护理,增强食欲和舒适度,防 止口腔感染和异味。鼓励病人每日少量锻炼,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桥脑小脑角肿瘤的术后护理

嘱病 人 小 口 吞 咽
耳廓 较长 时间 受压 易 造 成血 液 循 环 加 之 耳廓 皮 下脂 肪 少
.
头 高 位 或 半 卧位
防 止 液 体 流人 气 管 内
.
受 压后 易 引
,
并 鼓 励 病 员 进食 给鼻 饲 流 质
多 含粗 纤维 五
, 、 , ,
吞 咽返 呛 不能 进食 者 可 食物中
. ,
术 前 脑 干 往往
有 移位 护 理 体会 一
一4
、
术后 头部 过度 剧 烈 活 动可 以 引起
、
脑 干摆 动 而使呼 吸
,
心 跳 骤停
“ ,
。
患 者 术后
、
密 切观 察 生 命 体征 变 化
。
防止术
、
平卧 头部 身
,
,
5 并 嘱 头部抬 高 1
。
不 要过 度 搬 动
后 颅 内再 出 血 4 2 温
2
交通 医 学
、
199
年
第
卷
第
2
期
项治 疗
护 理 的 最佳 心 理状 态
。
19 9 0 ; 2
.
1 6 : 10
,
.
.
王丽 霞 等
. . .
肝 动脉灌 注栓 塞术 后并 发症 的 护
19 众 :8 3 8 0
. .
参 考文 献
1
. . .
理 中华护理杂志
3
李鼎 九 国外肿瘤 热疗 研究 概况 究
1 9 8 5 ; 12 ( 2 ) : 10 2
。
2% )
,
,
保泰 松
1 1%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患者的护理PPT

如何进行护理?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
物理治疗和言语治疗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功 能。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促进康复
专业护理可以显著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有助于满足患者的特殊 需求。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提升生活质量
通过综合护理,能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 量。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脑脑桥角脑膜瘤?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什么是小脑脑桥角脑膜瘤?
什么是小脑脑桥角脑膜瘤?
定义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是发生在小脑和脑桥交界处的 良性肿瘤,通常影响听觉和协调功能。
这种肿瘤可能导致神经压迫,引发一系列症状, 如头痛、听力下降和平衡障碍。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质量评估,帮助其适 应新生活。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基础护理
提供基础的生活照护,包括饮食、清洁和活 动。
确保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有助于 恢复。
如何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帮助其应 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引导患者参加支持小组 。
什么是小脑脑桥角脑膜瘤?
病因
该肿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因素 及环境因素相关。
某些遗传综合征,如神经纤维瘤病,可能增加发 病风险。
什么是小脑脑桥角脑膜瘤?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听力损失、眩晕、平衡问 题等症状。
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谁需要护理?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在桥小脑角占位病变术后并发症的应用

3讨 论
液漏 、 池 和 ( ) 室 内积 血 、 内感 染 等 , 生 率 较 高 , 脑 或 脑 颅 发 治
疗 较 困难 。笔 者 2 0 0 6年 8月~ 0 0年 4月 对 3 21 8例 桥 小脑 角 占位病 变术 后 出现 并发 症 患者 采 用腰 大 池 持续 外 引流 术 , 获 得 良好 的疗 效 。 1资料 与方 法
20 1 第 卷 3 0年1 7第2 1 月 期
・医护 论 坛 ・
腰 大池 持 续 外 引流 在 桥 小 脑 角 占位 病 变 术 后 并 发 症 的应 用
张 恒 . 凌雁 王
( 中山大学 附属第 一 医 院神经 外科 , 广东 广 州
5 08 ) 10 0
【 摘要 】目的 : 讨 腰大 池持 续 外 引流 治疗 桥小 脑角 病 变术 后并 发症 的临床 疗 效 。 法 : 3 探 方 对 8例桥 小脑 占位病 变手 术 后 出现皮 下积 液 、 脑池 和 ( ) 室 内积 血 、 脊 液漏 、 内感 染 患者 行 腰 大 池持 续外 引 流 术并 观 察其 治 疗 效果 。结 或 脑 脑 颅 果 : 有 患者 行腰 大池 外 引流 5 1 其 中痊愈 3 所 ~ 0d, 4例 , 脊液 漏患 者 复发 1 , 脑 例 皮下 积 液患 者复 发 1例 , 室 残 留少 脑 量 积血 2例 , 一 例患 者 出现 引流 后严 重 并发 症 。结 论 : 无 腰大 池持 续 外 引流 治疗 桥小 脑 角 占位 病变 术后 的并 发症 可
快 速缓 解症 状 , 效 显著 。 疗 f 键 词 】 大 池 引 流 术 ; 小 脑 角 ; 发 症 关 腰 桥 并
【 中图分 类号】 5 . R6 11
大型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3.2 系统预防管理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减少不安全因素 研究表明,个体很难完全避免失误,极少有人能确保其医疗行为始终保持完全正确。
导致人行为差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系统设计因素是患者安全的主要隐患[3]。
因此,我科从术前准备流程、管理、制度方面寻找安全隐患,持续质量改进,建立了系统预防管理机制:设计并应用泌尿外科术前准备项目核对表,4个班次护士的核对与跟进,将术前准备列入重点交接班内容等措施,预防了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3.3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终末质控的落实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每班护士只是根据医嘱和护理常规分工负责术前准备工作,下一班的护士不会主动检查、核对上一班护士该完成的项目内容与质量,是否发生了遗漏也不知道,直到把患者送入手术室交接时才发现尚有术前准备未完成或质量未达到要求,致使手术延迟或取消,缺乏系统性管理。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规范、细化的术前准备工作流程与系统预防管理机制,强化了过程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术前准备遗漏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术前准备终末质量落实率,做到了实际工作与标准要求相一致。
4 小结术前准备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使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过程及质量监控有了系统的预防管理机制,提高了术前准备的终末质量落实率,使术前准备更加准确与完善,对保障手术的及时性与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提供了更科学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1]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1-64.[2] 唐红兰.访视温馨卡在患者术前准备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7):210-211.[3] 曹荣桂.持续推进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改进[J ].中国医院,2010,14(1):2-6.[4] 陈兰.“1+5”质控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0,25(12):61-63.[5] 胡丽珍,叶俊,裘成,等.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急救仪器管理的效果评价[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1):961-962.[6] 樊宏,胡剑超,谭旭芬,等.术前准备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5):27-29.[7] 马胜琦.手术术前危险评分对医疗质量管理的意义[J ].中国医院,2010,14(5):33-34.[8] 夏雪中.新形势下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与方法进展概述[J ].中国护理管理,2004,4(2):39-40.(本文编辑 宋春燕)大型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王珈菁,刘帆*,胡缇,廖怡,王洁雪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resection of large tumors of the cerebellopontine angle :nursing care ∥Wang J iajing ,L iu Fan ,Hu Ti ,Liao Y i ,Wang J ie xue 摘要:回顾性分析130例大型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在全麻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桥小脑角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桥 小 脑 角 肿 瘤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预 见 性 护 理
董 迪, 童 晓飞 , 方文超
( 浙 江大 学 医学 院 附属 第一 医 院 , 浙 江杭州 3 1 0 0 0 3 )
摘 要: 总结 3 8例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术后 常见并发症有脑干损伤 、 颅内血肿 、 后组颅神经
1 . 2 结果 手 术 顺 利 。术后 并 发 吞 咽 困难 2例 、
见性 护理是 根据 疾病 的发 展规 律 、 变化 特 点 、 周勇清. 急诊 心脏瓣膜置换 术 1 2例的术后 护 理_ J ] . 护理与康复 , 2 0 1 1 , 1 0 ( 3 ) : 2 1 2 —2 1 3 . [ 6 ]林 峰 , 高丽 亚 , 谢 婷婷. 2 O例 冠状 动 脉搭 桥患 者 的术后 护 理 E J ] . 护理与康复, 2 0 0 7 , 6 ( 1 1 ) : 7 5 3 —7 5 4 .
脑膜 瘤 1 O例 , 神 经鞘 瘤 5例 , 胆脂瘤 1 例, 转移 瘤 1 例; 临床表现 : 听力下 降、 耳 呜 3例 , 头晕 、 头 痛 5例 , 面部麻 木 6例 , 行 走不 稳 1例 ; 均采 用 枕 下 乙 状 窦后入 路 , 在 显微 镜下暴 露术 野分 块切 除肿瘤 。
桥 小脑 角肿瘤 位 于后 颅 窝 , 与脑 干 、 小 脑 及 周 围颅 神经解 剖关 系复 杂 , 手术难度大, 术 后 易 发 生
多种严 重 并 发 症 , 影 响 患 者 预 后 及 生 活 质 量 。预
龄3 4  ̄7 3岁 , 平 均 年龄 4 7 . 8岁 ; 听神 经 瘤 2 1例 ,
关键词 : 桥小脑角肿瘤 ; 手术治疗 ; 并发症 ; 护理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3 . 7 3 文 献标 识 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9 8 7 5 . 2 0 1 3 . 1 2 . 0 1 0 文章 编 号 : 1 6 7 1 —9 8 7 5 ( 2 0 1 3 ) 1 2 —1 1 3 8 —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小脑角占位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占位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方法对28例桥小脑角占位病人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给予护理干预。
结果病人行占位病变切除术后出现非手术区域颅内出血2例,吞咽障碍4例,肺部感染3例,脑脊液耳漏2例;术
后病人出院时恢复良好25例,中度残疾3例。
结论加强桥小脑角占位病人术后
并发症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关键词】桥小脑角占位;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118-01 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是脑内占位性病变的好发部位,常见的肿瘤有
听神经鞘瘤、脑膜瘤、表皮样囊肿及三叉神经鞘瘤[1]。
该部位是颅脑重要的解剖部位,
其内神经及血管丰富,走行及毗邻关系复杂[2]。
所以手术难度较大,对手术医生的要求
也高。
因此,术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
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2015年1月— 2015年12月我科收治桥小脑角占位病人共28例,现将
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桥小脑角占位病人共28例,男16
例,女12例;年龄21岁~68岁,平均43.5岁;听神经鞘瘤16例,脑膜瘤7例,胆脂瘤5例;术前有4例病人伴有梗阻性脑积水,1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1.2 结果病人行肿瘤切除术后出现非手术区域颅内出血2例,吞咽障碍4例,肺部感
染3例,脑脊液漏2例。
术后病人出院时恢复状况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28例病人中恢复良好25例,中度残疾3例。
2.并发症及护理
2.1颅内出血
术后24~48小时最易发生颅内再次出血,因此,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
因桥小脑占位病变部位切除后颅腔压力减低,若有渗血形成血肿可造成脑疝。
因此一旦发现患者意识障碍逐渐加重,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表明有继发颅
内血肿形成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师,给予脱水、止血等对症处理,并紧急行头部CT检查;同时术后保持脑室外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脑脊液颜色、性状及量,脑脊液引流瓶高度一
般高过耳廓上方10~20cm,每日在无菌条件下更换引流袋一次以便准确观察,保持头部敷料
清洁干燥,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5~7日,翻身时动作轻柔,颈部带颈托,采用轴线翻身,
避免患者突然改变体位,使脑干移位,压迫呼吸中枢,造成呼吸骤停。
同时要定时观察颈托
周围皮肤,防压疮发生。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防止血压增高。
2.2、吞咽障碍
桥小脑角区肿瘤靠近第7对、第8对、第9对颅神经,术中可累及或损伤该处神经,出
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3]。
因此,患者术后一般不急于拔除气管插管,以
保证呼吸道通畅。
吸痰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反射。
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强调禁
食禁饮及气管插管的重要性,并对患者双上肢进行保护性约束,防止非计划性拔管。
吞咽障
碍患者进食易进入气管引起误吸,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不但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甚至
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因此,后颅窝肿瘤术后对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和饮食护理就显
得十分重要。
吞咽障碍的患者,术后 1一2 天尽早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供应,鼻饲期间做
好留置胃管的护理。
2.3、肺部感染
手术操作过程中颅神经损伤导致吞咽及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加上病人长期卧床、切口
疼痛致咳嗽排痰无力,以及长时间气管插管导致气管黏膜水肿等原因,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导致肺部感染。
因此,对吞咽障碍的患者主张置胃管鼻饲肠内营养,以免发生呛咳、误吸。
术后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痰液黏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
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坠积
性肺炎的发生,拔管前静推地塞米松5mg以减轻喉头水肿。
床旁备吸引装置,以便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加强口腔护理。
遵医嘱留取痰标本或痰培养及药物敏
感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2.4、脑脊液漏
术后病人应抬高床头30°,以降低颅内压,利于切口愈合。
对已经发生脑脊液漏的病人,应给予头部垫无菌巾,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及时汇报医生。
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遵医
嘱使用抗生素。
严重者行腰穿置管持续腰大池引流,以降低颅内压,利于漏口愈合[4]。
嘱病人勿挖耳、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脑脊液漏加重。
3小结
桥小脑区是位于小脑桥脑和颞骨岩部之间的不规则间隙,是后组颅神经的走行区域[5],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因此护士应了解桥小脑肿瘤的位置及其特点,评估术后并发症,
及时发现异常,早期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导致的不良后果,促进病人康复,
减少住院费用,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谋清,姚振威,黄丙仓,等.桥小脑角区肿瘤CT和MR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
杂志,2009,15(3):221-226.
[2]陈颖东,徐达传,罗冬冬,等.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下Ⅴ、Ⅶ、Ⅷ、Ⅸ脑神经与微血管
显微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25(2):118-121.
[3]张丽,高艳秋,赵爱林.巨大桥小脑角肿瘤术后伴后组颅神经损伤病人46例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4):55-56.
[4]沙丽娟.巨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1,
6(4):129-130.
[5]焦迎斌,丰育功.桥脑小脑角区血管神经构成[J].齐鲁医学杂志,2008,23(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