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教案华东师大版
华师大版历史九上《战争与民族交往》word教案1

华师大版历史九上《战争与民族交往》word教案1【差不多知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战胜地中海地区【重点知识】1、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和融合,促进了人类从分散向整体进展的进程。
2、如何明白得战争推动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客观进步和造成生命财产缺失的现实破坏性。
【课堂记录】东西方文明之间早已存在和平交往的历史,但古代的战争与战胜活动却以其暴力的手段在不同文明之间造成冲撞,在客观在推动了相互间的交流与融合。
一、希波战争1、起因:前5世纪,波斯西扩,入侵希腊问:依照战争的起因判定战争的性质?思路:波斯西扩,明显属于入侵行为,希腊抗击入侵,是正义的战争。
此处说明判定战争性质的依据是交战双方的主观动机和战争的客观阻碍等因素。
2、通过:前490年,马拉松战争,雅典以少胜多问:希腊人民什么缘故能战胜强大的波斯帝国?思路:一、希腊各邦团结一致,长期抗战;二、希腊人民进行正义的卫国战争;三、希腊采取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的战术如马拉松战争等。
3、性质:希腊正义的自卫战争4、阻碍:希腊获胜,促进进展(课本46页第一段)问:希波战争的胜利,给希腊带来了什么阻碍?思路:一、对希腊各城邦来说,排除了地中海东部的强敌,取得了有利的进展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由此进入全面繁荣时期。
假如波斯获胜,希腊文明可能中断,西方文明的进展道路也许就会改写。
二、对雅典城邦而言,由于在战争中发挥了主力作用,战后的雅典繁荣强盛,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在各邦中地位上升。
它的繁荣具体表现在:【经济】战争胜利为雅典开创了市场和财源,成为希腊各邦和地中海的商贸中心。
【军事】雅典军队骁勇善战,专门是海军,确立了海上霸权,甚至超越了斯巴达在希腊的军事强邦地位。
【政治】雄厚的经济和强大的军事地位使雅典有了一个稳固的社会环境,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充分进展,为希腊的经济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利的进展空间。
【知识拓展】什么缘故在上古时期经济政治军事体制都比较进步的希腊最终会灭亡?思路:时代在进步,希腊如何说依旧处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社会向前进展是必定趋势;再加上希腊城邦中比较进步的雅典在后来的波罗奔尼撒战争中败给经济政治体制落后的斯巴达,希腊城邦从此走向衰败;马其顿王国趁机战胜希腊等其他外在因素等。
华师大版历史九上《战争与民族交往》word说课教案

华师大版历史九上《战争与民族交往》word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史前时期的人类》是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内容,要紧讲述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战胜地中海三次阻碍庞大的战争及其对民族交往的阻碍,这为以后学习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历史传承、以及文化差异起到了专门好的奠基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白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战胜地中海等差不多史实;了解希腊语东方文化交融。
2、过程与方法:历史故事教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暴力冲突造成了破坏与灾难,客观上导致文明整合。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难点:如何明白得战争推动了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客观进步性和现实破坏性。
四、教法依照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看法等五、学法我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差不多形式是: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其中和平交往是主旋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依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要紧分两个环节来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环节一:1、课前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收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战胜地中海三个专题的历史故事。
2、各小组在课堂上讲演,每位同学限时3分钟,每组有3位同学上台。
讲完故事后,其他同学围绕专题提问并由该组同学回答。
3、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疑难点进行简要点评。
在学生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战胜地中海三大历史事件有了大致了解之后,进入环节二。
环节二:1、希波战争将此段历史除了要求学生把握希波战争的时刻及其要紧战争之外,要求学生依照所课本提供的信息和所收集的信息,分组合作,互动探究问题:1)希波战争的性质是如何样的?什么缘故?性质:希腊正义的自卫战争思路:依照战争的起因判定战争的性质。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说课稿 华东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说课稿华东师大版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战争与民族交往》:一、教材分析《史前时期的人类》是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内容,主要讲述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三次影响巨大的战争及其对民族交往的影响,这为以后学习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历史传承、以及文化差异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等基本史实;了解希腊语东方文化交融。
2、过程与方法:历史故事教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暴力冲突造成了破坏与灾难,客观上导致文明整合。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难点:如何理解战争推动了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客观进步性和现实破坏性。
四、教法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五、学法我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其中和平交往是主旋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依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主要分两个环节来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环节一:1、课前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收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三个专题的历史故事。
2、各小组在课堂上讲演,每位同学限时3分钟,每组有3位同学上台。
讲完故事后,其他同学围绕专题提问并由该组同学回答。
3、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疑难点进行简要点评。
在学生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三大历史事件有了大概了解之后,进入环节二。
环节二:1、希波战争将此段历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希波战争的时间及其主要战役之外,要求学生根据所课本提供的信息和所收集的信息,分组合作,互动探究问题:1)希波战争的性质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性质:希腊正义的自卫战争思路:根据战争的起因判断战争的性质。
华师大初中历史九上《第7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word教案 (10)

《战争与民族交往》一、教材依据:九年级上册华东师大版,第三单元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第七课战争与民族交往。
二、设计思想:在本节课中,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意识,把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学生活生生的历史体验,在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希波战争罗马征服地中海亚力山大东征2、能力培养①通过书刊、网络等渠道收集,了解课文所列重大事实的具体事培养观察和鉴赏能力。
②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希腊和东方的文化交融、罗马文化的传播扩散所留下的文化成果,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希波战争是希腊反对波斯入侵的正义战争。
希腊人民为保卫疆土,捍卫自由,以弱克强、以少胜多、为后人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光辉范例。
②通过分析,是学生掌握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促进了人类历史从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进程。
五、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战争推动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客观进步性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现实破坏性。
六、教法选择:讲述法,讲解法,历史情境设计法,讨论法。
七、学法指导:自学法,阅读法,讨论法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收集资料九、教学过程:【导人新课】通过提问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导入: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东西方文明之间早已存在和平交往的历史。
比如:通过商人、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的传播与交流,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视野也逐渐开阔、开放起来。
但和平交往并非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的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一)、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1、起因:波斯西扩,入侵希腊介绍波斯帝国,兴起于西亚伊朗高原,曾受米底人统治,居鲁士在位时期米底内乱,率波斯人起义,后波斯人灭亡米底获得独立。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教案

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讲述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的概况。
2、知道马拉松战役、亚历山大东征先后征服的地区及结果、罗马帝国境内文化的传播。
3、通过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的影响来分析和掌握古代世界战争的两面性,从而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提问讨论完成有关知识的处理、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
3、通过图片和谚语来分析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希波战争是希腊反抗波斯入侵的正义战争。
希腊人民为保卫疆土、捍卫自由,以弱克强、以少胜多,为后人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光辉范例。
2、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征服地中海,都是以暴力手段扩张其势力范围,造成了破坏和灾难,但在客观上却突破了原有的地域界限,加强了不同地区间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融,战争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的工具。
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和融合,促进了人类从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进程。
难点:如何理解战争推动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客观进步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现实破坏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东西方文明之间早已存在和平交往的历史,但古代的战争与征服活动却以其暴力的手段在不同文明之间造成冲撞,在客观在推动了相互间的交流与融合。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战争与民族交往。
【讲授新课】一、希波战争师问:(展示公元前6—前5世纪的波斯疆域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注释,对照上图说明波斯帝国的兴起。
谁统治时期帝国臻于鼎盛?其疆域有何特征?生答:波斯帝国兴起于西亚的伊朗高原,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帝国臻于鼎盛,其疆域从图上可看出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教师讲解:希波战争就是发生在古代的波斯帝国和希腊之间的战争。
九年级历史上: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教案(华东师大版) 教案

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知识识记】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内容标准】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重点知识】1、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和融合,促进了人类从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进程。
2、如何理解战争推动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客观进步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现实破坏性。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师:东西方文明之间早已存在和平交往的历史,但古代的战争与征服活动却以其暴力的手段在不同文明之间造成冲撞,在客观在推动了相互间的交流与融合。
二、学习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
2、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并完成练习册26页知识结构图。
3、教师点拨:一、希波战争1、起因:前5世纪,波斯西扩,入侵希腊问:根据战争的起因判断战争的性质?思路:波斯西扩,明显属于侵略行为,希腊抵抗侵略,是正义的战争。
此处说明判断战争性质的依据是交战双方的主观动机和战争的客观影响等因素。
2、经过:前490年,马拉松战役,雅典以少胜多问:希腊人民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波斯帝国?思路:一、希腊各邦团结一致,长期抗战;二、希腊人民进行正义的卫国战争;三、希腊采取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的战术如马拉松战役等。
3、性质:希腊正义的自卫战争4、影响:希腊获胜,促进发展(课本46页第一段)问:希波战争的胜利,给希腊带来了什么影响?思路:一、对希腊各城邦来说,排除了地中海东部的强敌,取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由此进入全面繁荣时期。
假如波斯获胜,希腊文明可能中断,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也许就会改写。
二、对雅典城邦而言,由于在战争中发挥了主力作用,战后的雅典繁荣昌盛,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在各邦中地位上升。
它的繁荣具体表现在:【经济】战争胜利为雅典开辟了市场和财源,成为希腊各邦和地中海的商贸中心。
【军事】雅典军队骁勇善战,特别是海军,确立了海上霸权,甚至超越了斯巴达在希腊的军事强邦地位。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能力培养: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本课重点和难点本课主要介绍的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讲授新课】请学生学阅读导入框后,提问学生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学生回答是马拉松长跑后,请一位学生讲述其来历,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
同时,让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希波战争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人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频繁出征和扩张。
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最终希腊获得胜利。
(简略讲述三次波斯战争经过,也可以让学生来讲他们对于三次希波战争中熟悉的英雄的故事)二、亚历山大东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其顿国的强大、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看《亚历山大铜像》,让学生去感悟铜像本身的象征意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显示《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帮助学生识记亚历山大帝国疆域的大致范围。
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以下的认识: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
华师大版九上 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导学案第三单元第七课战争与民族交往学校:阳城中学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分析理解,认识战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学习重点: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和融合,促进了人类从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进程。
课前准备:幻灯片学习过程:自学感悟自我检测1、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兴兵进攻希腊,在展开激战,雅典人以少胜多,重创波斯军。
2、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经过十年战争,最终建立地跨三大洲的_____帝国。
3、公元前3世纪,罗马经过百余年的战争,先后征服了、马其顿、西班牙、希腊以及西亚的部分地区,公元前2世纪,成为世界的霸主。
4、奥运会“马拉松长跑”项目,来源于()A、希波战争B、亚力山大东征C、罗马征服地中海D、三次布匿战争5、马其顿国家崛起是在()A、公元前5世纪B、公元前4世纪C、公元前3世纪D、公元前2世纪6、下列哪一地区不是亚历山大东征时所征服的地区()A、波斯B、埃及C、两河流域D、西班牙7、亚历山大东征的后带来的积极意义有:①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②东西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③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④其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⑤希腊同时从东方汲取了不少的文化养分 (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8、以下事例中不是以战争方式推动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是( )A、十字军东征B、马可·波罗来华C、亚历山大东征D、希波战争合作探究希波战争的胜利,给希腊带来了什么影响?展示点拨罗马征服地中海的社会经济方面、市政建设方面、文化生活方面训练拓展探究题从人类文明的出现到15世纪,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从未中断过。
从16世纪前后前后到20世纪初,世界各地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
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全球化与多元化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竞争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讲述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的概况。
2、知道马拉松战役、亚历山大东征先后征服的地区及结果、罗马帝国境内文化的传播。
3、通过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的影响来分析和掌握古代世界战争的两面性,从而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提问讨论完成有关知识的处理、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
3、通过图片和谚语来分析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希波战争是希腊反抗波斯入侵的正义战争。
希腊人民为保卫疆土、捍卫自由,以弱克强、以少胜多,为后人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光辉范例。
2、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征服地中海,都是以暴力手段扩张其势力范围,造成了破坏和灾难,但在客观上却突破了原有的地域界限,加强了不同地区间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融,战争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的工具。
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和融合,促进了人类从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进程。
难点:如何理解战争推动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客观进步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现实破坏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东西方文明之间早已存在和平交往的历史,但古代的战争与征服活动却以其暴力的手段在不同文明之间造成冲撞,在客观在推动了相互间的交流与融合。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战争与民族交往。
【讲授新课】
一、希波战争
师问:(展示公元前6—前5世纪的波斯疆域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注释,对照上图说明波斯帝国的兴起。
谁统治时期帝国臻于鼎盛?其疆域有何特征?
生答:波斯帝国兴起于西亚的伊朗高原,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帝国臻于鼎盛,其疆域从图上可看出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教师讲解:希波战争就是发生在古代的波斯帝国和希腊之间的战争。
1、起因:前5世纪,波斯西扩,入侵希腊
根据战争的起因判断战争的性质。
(思路:波斯西扩,意在控制包括希腊在内的爱琴海地区,明显属于侵略行为。
希腊不畏强暴,抵抗侵略,是正义的自卫战争。
)
启示学生:判断战争性质的依据是交战双方的主观动机和战争的客观影响等因素。
2、经过:前490年,马拉松战役,雅典以少胜多
(多媒体展示马拉松长跑的图片,教师讲解马拉松长跑的来历。
)
3、结果:希腊获胜
讨论:希腊人民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波斯帝国?
学生讨论,教师最后进行归纳:①希腊各邦团结一致,长期抗战;②希腊人民进行正义的卫国战争;
③希腊采取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的战术如马拉松战役等。
4、影响:
师问:希波战争的胜利,给希腊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1)对希腊各城邦来说消除了外来侵略的威胁,形成了取得了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局面。
(2)对雅典来说由于在马拉松战役中的出色发挥,使它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成为希腊最强大、最发达的城邦。
与此同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
师小结:希波战争是亚欧大陆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次战争改变了地中海东部的局势,战败的波斯帝国退出了地中海区域,希腊城邦利用战争造成的有利时机,获得了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尤其是对雅典具有重大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了解雅典城邦经济繁荣的表现。
经济:战争胜利为雅典开辟了市场和财源,成为希腊各邦和地中海的商贸中心。
军事:雅典军队骁勇善战,特别是海军,确立了海上霸权,甚至超越了斯巴达在希腊的军事强邦地位。
政治:雄厚的经济和强大的军事地位使雅典有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为希腊的经济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
师过渡:公元前5世纪后期,雅典和斯巴达为争霸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最后, 斯巴达虽占上风,但实际上却是两败俱伤,整个希腊从此由盛转衰。
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便趁机征服了希腊。
二、亚历山大东征
1、东征的时间:公元前334年
2、东征的路线:马其顿→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多媒体展示地图讲述东征的的路线。
)
3、东征的结果:建立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结合课本第44页“看图学史”,说出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
)
师问: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世界古代史上出现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有哪些?
生答: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4、东征的影响: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希腊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来看,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
东征的过程,客观上也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
教师进一步补充介绍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成果。
(多媒体展示亚历山大港灯塔、佛陀立像的图片)
三、罗马征服地中海
(多媒体展示地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结罗马征服地中海。
)
1、时间:公元前3世纪
2、路线:意大利半岛→迦太基→马其顿→西班牙→希腊→西亚
3、结果:地中海霸主,横跨三大洲
4、影响
(1)社会经济方面
罗马的军事胜利,夺取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特别是有大批战俘沦为罗马的奴隶,为罗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了罗马社会经济发展,海外贸易扩大,罗马城成为地中海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
(2)市政建设方面:罗马市政建设发达
结合课本第43页和第44页的小字部分,介绍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发达,市政建筑完美,公共设施完善,充分显示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丰富的物质财富。
(教师介绍古罗马谚语:“条条大道通罗马”反映出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的辽阔和盛世的辉煌。
)
(3)文化生活方面:罗马文化和生活方式扩散到帝国全境
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广泛接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而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又为罗马建立自己风格的文化创造了物质条件。
(以拉丁语为例进行介绍)
【小结】
我们学习了一系列古代战争和征服的史实,请同学们讨论后总结一下,学完这一课有什么认识?
学生讨论总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课堂练习】
多媒体展示题目,由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附:板书设计
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
一、希波战争
1、起因:前5世纪,波斯西扩,入侵希腊
2、经过:前490年,马拉松战役,雅典以少胜多
3、结果:希腊获胜
4、影响:
二、亚历山大东征
1、东征的时间:公元前334年
2、东征的路线:马其顿→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
3、东征的结果:建立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4、东征的影响:
三、罗马征服地中海
1、时间:公元前3世纪
2、路线:意大利半岛→迦太基→马其顿→西班牙→希腊→西亚
3、结果:地中海霸主,横跨三大洲
4、影响:
(1)社会经济方面
(2)市政建设方面:罗马市政建设发达
(3)文化生活方面:罗马文化和生活方式扩散到帝国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