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
科技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

科技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
1.标题页:标题页是论文的第一页,包含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学校或研究机构)、日期等信息。
2.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简要概述,应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
和主要结论。
摘要的字数一般应控制在250-300词左右。
3.引言:引言部分是对论文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包括相关研究现状
的回顾、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本文的组织结构等。
4.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可以引
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对自己的研究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5.方法:方法部分是对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等。
6.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部分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呈现和分析,可以
采用图表、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果展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7.结论:结论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指
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9.脚注或附注:脚注或附注是对论文中一些内容进行解释补充,可以
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以方便读者理解。
10.图表和公式:论文中的图表和公式应有序标号,并配有相应的标
题和说明,以便读者理解和查阅。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论文写作要求和格式,如行文要简明扼要、句
子结构清晰、段落分明;使用正确的专业术语和符号;注意语法和标点的
正确运用等。
总之,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格式是为了确保文章的逻辑性、严谨性和可读性,以便读者理解和评价论文的质量,同时也是为了遵循学术规范和传统。
因此,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上的要求和格式,并根据具体的学术期刊或研究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科技论文写作技巧与范例

科技论文写作技巧与范例科技论文写作技巧与范例科技论文是学术界对于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详细描述、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文体。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技巧和格式,以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科技论文写作的相关技巧,并提供一个范例供参考。
一、科技论文写作技巧1. 确定研究目标和问题:在开始写作前,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做好充分的背景研究,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确定自己的研究目标和问题。
2. 结构合理布局:科技论文一般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合理的结构布局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研究工作。
建议先写好论文的大纲,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细节。
3. 清晰准确的表述:科技论文中应避免冗长和模糊的表述,要力求简洁而准确地描述研究方法和结果。
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并确保它们在文中得到明确定义。
4. 数据和实验的支撑:科技论文必须借助充足的数据和实验证实研究成果。
这些数据和实验应被详细而准确地描述,以便其他科研人员可以重复你的工作。
5. 逻辑严密的论证:科技论文应该具备逻辑严谨的论证过程。
写作时应将各个实验或研究结果紧密联系起来,逐步推进,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条理的论证链。
二、范例:机器学习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研究了机器学习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现有的机器学习算法,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方法,并在CIFAR-10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图像分类问题上具有良好的性能。
引言:图像分类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解决图像分类问题可以使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分类图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为图像分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研究机器学习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并提出一种新的方法。
方法:我们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图像分类的模型。
首先,我们收集了CIFAR-10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了10个不同类别的图像。
然后,我们设计了一个由多层卷积层和池化层组成的CNN模型。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1.确定研究方向和题目:在写作论文之前,首先要确定研究方向和题目。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或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并从中提炼出具体问题来作为论文的题目。
2.撰写摘要:摘要是论文的概要,一般位于论文的开头。
在摘要中,要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结果,并给出论文的贡献和意义。
摘要是读者判断是否继续阅读论文的重要参考。
3.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简要回顾相关文献,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并提出研究的假设或研究方法。
引言部分要有层次清晰的结构,让读者对论文有整体了解。
4.材料和方法:在材料和方法部分,要详尽地描述研究所使用的实验材料、设备、操作方法等。
具体描述实验设计和实验步骤,并尽量避免模糊性和不必要的细节。
在描述方法时,要使用清晰和准确的语言。
5.结果和讨论:在结果和讨论部分,要准确地呈现研究的结果,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结果的呈现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统计数据等形式。
讨论部分要回答研究的问题,解释结果,并与现有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6.结论:结论部分是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的重要部分。
在结论部分,要简明扼要地陈述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8.审阅和修改:在写完初稿之后,要仔细审阅和修改论文。
检查论文的逻辑性、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确保论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最好请其他人帮助审阅,以获得更多的反馈和意见。
小学生科技论文范文(最新10篇)

今天,妈妈发现我的头发长了,就叫我到对面的理发店理发。
我很讨厌理发,因为理发时一动也不能动,更要命的是剪下来的头发都会粘到我的脸上、脖子上,有时还会钻进衣服里去。
这些短头发粘在身上,感觉痒痒的,就像千千万万只带刺的毛毛虫在爬来爬去。
我左抓抓,右抓抓,活像一只猴子,可还是无济于事。
回到家,我要妈妈帮我把落在身上的短发捡干净。
可妈妈捡了半天也没能捡干净,我身上照旧痒痒的。
没办法,虽然是早上,我也只好洗澡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身上的短发全部去除。
我常常在想,是否可以设计一样东西,快速又方便地把理发后留在身上、脖子上的短发去掉。
可一直以来,我都没能想出一个好的办法。
一次,我看见爸爸用电动剃须刀在剃胡子。
奇怪的是,爸爸剃下的胡子一根都没有落在脸上、脖子上。
我想,这些胡子都跑到哪儿去了呢?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爸爸打开剃须刀的网片,用一把小刷子把里面的胡须掸了出来。
原来,秘密在这儿,我怎么没想到呢?我何不利用剃须刀的原理来制作一个简易的吸发机。
我打开电动剃须刀的网面,取下了刀片,放在手背上试了试,可这剃须刀只发出“嗡嗡”的响声,却不能把手背上的短发吸走。
如果装入刀片,短发能带走,可皮肤会受到损伤。
对啦,我何不利用油烟机的工作原理来改装一下剃须刀。
我在剃须刀装刀片的地方装上小的风扇叶,然后把剃须刀的电动机正反极换接一下,这样,一把方便的吸发机就制成了。
带着自己改装的吸发机,我来到了理发店。
一个小孩刚好理好了发,像只小猴子似的全身挠痒痒。
我把自制的吸发机在小孩的脖子上轻轻一吸,脖子上的小头发都乖乖地跑到吸发机里了,小孩子一下子不痒了。
真希望有一天,我的这个小发明,方便吸发机能推广使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勤俭质朴的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保持着这一种良好的作风。
无论是在生产劳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都体现出这个特点,总要力图以最节省的方式,尽可能办好每件事情。
正是由于这一良好思想观念,我们才懂得去节省能源。
浅谈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浅谈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一、本文概述科技论文写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展示,更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知识交流的重要工具。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原则和技巧,帮助科研人员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传播和应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了解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流程和关键要素,掌握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提升自己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本文首先将对科技论文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简要介绍,使读者对科技论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接着,本文将重点阐述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包括选题、文献综述、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论文结构安排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还将介绍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如如何撰写引人入胜的标题、如何合理安排段落结构、如何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等。
本文还将对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和误区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读者避免类似错误,提高论文质量。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好地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也希望对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爱好者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共同推动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提升,为科技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二、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科技论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术写作,它要求清晰、准确、严谨地表达科学研究的成果。
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写作要求。
标题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简洁明了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重点。
摘要则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概述,应包含研究的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
关键词则是帮助读者在数据库中找到论文的重要词汇。
引言部分应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并简要回顾相关的文献和理论。
正文部分应详细阐述研究方法、实验过程、数据分析等,并提供准确的研究结果。
科技论文是什么写作方式有什么

科技论文是什么写作方式有什么科技论文是一种以科学和技术为主题的学术性论文。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某一问题的原因、发展和未来方向等,使读者对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科技论文的写作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言部分在写作科技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阐述研究问题,并引入相关的背景和文献资料。
此外,还要明确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形成整篇论文的框架。
2.研究方法科技论文的研究方法往往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因此,作者必须描述论文的方法和实验流程,并展示获得的研究结果。
同时,还要介绍实验设备、标准、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等。
3.结果分析在展示研究结果时,作者应该注意数据和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并且应该从多个角度分析数据和结果。
例如,可以通过图表、数据录入和数据分析来呈现研究结果,并用表格和图形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4.讨论除了展示研究结果外,科技论文还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讨论这一部分是整篇论文最核心的部分,它应该清晰、直接地回答文章主要研究问题,并详细论述研究的意义和发现。
作者还可以在此部分讨论实验结果的弊端和限制,并阐明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
5.结论在论文的结论部分,作者总结论文的重要内容,得出论文的结论,并指明研究发现对现有领域和实践的贡献。
结论部分不应该是研究内容的重复,而应该是对研究成果的精炼概括。
6.参考文献科技论文在结尾处应该列出参考文献,并按照引用规则格式排列。
文献可以是书籍、期刊、研究报告和个人通讯等,它们应该有明确的来源和证据,以支持论文的观点、主张和结论。
总之,科技论文应该以科学性、系统性和严谨性为基础,以逻辑性和趣味性为支撑,数据和实验结果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而讨论和结论部分则应着重阐述研究成果和贡献。
科技论文写作技巧总结

科技论文写作技巧总结科技论文的写作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它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思维、先进的理论和详实的数据来表达我们的研究成果。
在本文中,将总结一些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论文写作。
1. 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是论文的门面,也是吸引读者和评审专家的重要因素。
因此,选择一个能够准确描述论文内容的题目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论文题目应该具备准确性、简洁性和吸引力。
同时,避免使用过于笼统或者模棱两可的词语。
2. 组织良好的结构科技论文的结构应该合理且逻辑清晰。
通常,论文应包括引言、相关研究、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几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应该明确表达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相关研究部分用于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
方法部分应说明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和讨论部分应该详细描述研究结果并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结论部分给出对研究问题的回答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3. 准确的语言和表达科技论文需要使用准确、客观的语言来描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避免使用模糊或主观的词语,尽量使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来支持论点。
此外,正确使用学术术语和引用文献也是论文写作的重要方面,可以提高论文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4. 简明扼要的图表和图像科技论文中的图表和图像是重要的信息呈现方式,能够更直观地展示数据和结果。
因此,在撰写论文时,应该合理使用图表和图像,并确保其清晰可读。
同时,在论文中对图表和图像进行适当的标注和解释,以便读者理解。
5. 科学的引用和参考文献在科技论文中,引用和参考文献是评估论文可信度和学术价值的重要依据。
所有使用到的外部资料和引用他人观点的地方都必须在文中标明出处,并在参考文献中详细列出。
准确、规范地引用和列出参考文献,既能体现学术严谨性,也能防止抄袭行为的发生。
6. 仔细审校和修改最后,完成初稿后,要花时间进行仔细审校和修改。
在审稿过程中,要注意查漏补缺、语法错误、逻辑思路是否清晰等问题。
此外,可以请同行或导师进行修改意见,以提高论文的质量。
如何撰写科技论文

如何撰写科技论文撰写科技论文是科研工作者在学术领域中进行交流和发表成果的重要方式。
一个好的科技论文应该系统地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以及对现有研究的批判和创新点。
下面将重点介绍如何撰写一篇科技论文。
首先,进行充分的文献调研。
在撰写一篇科技论文之前,需要对该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
这包括查阅相关的期刊论文、学术著作、会议报告等,以便了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学术背景。
其次,明确论文的写作目的和结构。
写作目的是指论文要解决的问题或研究目标,而结构则是论文的整体框架。
一般而言,科技论文应包括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引言部分应该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方法部分应详细介绍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结果部分应展示研究结果,讨论部分应对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结论部分应总结研究的核心发现和贡献。
然后,在撰写论文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整理研究数据。
科技论文的可信度和有说服力的重要依据是研究数据的分析和实证。
研究数据可以通过实验、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到。
分析数据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图表、图片、表格等形式进行展示。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需要对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整理。
接下来,进行论文的正式撰写。
在正式撰写论文之前,可以根据论文结构的要求,将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
然后,按照论文的结构将分类的数据填入各个部分,并逐步展开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确保语句通顺、逻辑清晰、表达准确并符合学术写作规范。
同时,引用前人的成果和文献还需要遵循学术规范,准确标注引文。
最后,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润色。
在完成初稿之后,需要再次仔细检查论文的结构、语法、逻辑和内容的准确性。
有必要的话,可以请同事或导师进行评审和修改意见。
对于润色部分,可以检查并修正拼写错误、语句结构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总之,撰写科技论文是一个需要系统性思考和精心准备的过程。
通过充分学习和掌握相关文献、认真分析研究数据、按照科技论文结构撰写和修改,可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酿酒酵母菌株在镉胁迫下的生长研究常红,吴丽华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134班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的氯化镉浓度以及不同的处理对酿酒酵母细胞的生长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镉浓度的提升,酵母细胞的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氯化镉浓度为100umol/l时,酵母细胞受到的抑制程度最大。
当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处理酵母细胞时,50umol/l氯化镉抑制了酵母细胞的生长,而用50umol/l 氯化镉和0.5mmAsA、50umol/l氯化镉和0.5mmEGTA处理时,酵母细胞的生长受到的抑制程度减小且酵母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提升,特别是用50umol/l氯化镉和0.5mmEGTA处理时,表明EGTA和AsA有可能降低氯化镉对酵母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酿酒酵母,氯化镉,AsA,EGTA,生长曲线,相对存活率酿酒酵母作为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增殖快,培养方便,兼性厌氧等特点,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镉与其它真核生物的相互作用提供有益的信息。
镉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环境污染物,不仅对大气土壤,还对人等造成一定的危害[2],主要通过影响人的生殖系统、骨骼和血液等,从而引起DNA的损伤、细胞凋亡等[3]。
镉是最容易在人体蓄积的毒物,美国毒物管理委员会已将其列为第六位危害人体健康的毒物[5]。
在1971年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cd被列为环境污染中最为危险的五种物质之一;在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17个优先研究的食品污染物中,Cd仅次于黄曲霉毒素和砷而被列为第三位;198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12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危险化学物质中,Cd居首位;美国农业委员会把cd列为当前最主要的农业环境污染物[11]。
更重要的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能够诱导细胞的氧化损伤。
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干扰细胞,其中之一是与谷胱甘肽、金属硫蛋白结合,损耗细胞内的抗氧化物;二是置换金属活性离子,抑制其活性;三是与线粒体膜上的复合物结合,抑制电子传递,诱导氧自由基的产生[1]。
研究表明,在酵母的生长过程中,镉是极毒元素,只要0.125p.p.m就可以使酵母细胞的生长极度下降[4]。
影响酵母生长的因素有很多,如ph、温度、培养基、化学物质等[6],本文研究的就是各元素对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本实验所用的菌株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从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购买。
YPD培养基配制:YPD培养基配制:称量1%的酵母提取物,2%蛋白胨,2%葡萄糖,自然pH,121℃灭菌20 min,YPD 固体培养基添加2.2%的琼脂。
用于氯化镉浓度研究的培养基除氯化镉含量增加至10 umol/l、30 umol/l、50 umol/l、100 umol/l外,其余的与YPD液体培养基相同。
1.2 菌株的活化将活化菌株分别转接YPD 液体培养基和含不同浓度氯化镉的培养基中,使初始OD600在0.03~0.05左右,28℃,200rpm振荡培养过夜。
取适量活化的菌液至新鲜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至对数期。
1.3 菌株生长的测定取适量菌悬液至含有不同浓度的氯化镉(0,0.01,0.03,0.05,0.1mmol/l)的液体培养基中,24h后,测定培养液的光密度值OD600。
1.4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取适量菌悬液分别接种至含有50umol/l的氯化镉,50umol/l的氯化镉和0.5mmAsA,50umol/l的氯化镉和0.5mmEGTA的液体培养基中,24h后,测定培养液的光密度值OD600。
1.5 菌株相对存活率吸取适量对数期的氯化镉的浓度为50umol/l的酵母菌悬液,并稀释10000倍,吸取100ul稀释菌液接种到固体平板上,分别用50umol/l的氯化镉,50umol/l的氯化镉和0.5mmAsA,50umol/l的氯化镉和0.5mmEGTA处理,测定培养菌液中酵母的存活数。
2结果与分析2.1菌株生长的测定图1为测定的培养在含不同的氯化镉浓度的液体培养基中酿酒酵母细胞的存活数。
当培养基中不含氯化镉时,酵母细胞的存活数,最大为(100.3633±2.528544)。
当氯化镉的浓度达到10umol/l后,该菌株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酵母细胞的存活数为(86.60667±5.904956),与不含氯化镉浓度的结果有显著差异(0.01<p<0.05);氯化镉浓度进一步提高到30umol/l,该菌株的生长进一步受到抑制,酵母细胞的存活数为(71.16517±1.371707),与10umol/l氯化镉浓度的结果有稍小的极显著差异(p>0.01);氯化镉浓度再一步提高到50umol/l,该菌株的生长又进一步受到抑制,酵母细胞的存活数为(41.78678±1.22605),与30umol/l氯化镉浓度的结果有极显著差异(p>0.01);;氯化镉浓度最后提高到100umol/l,该菌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程度加大,酵母细胞的存活数为(8.949781±0.577419),与50umol/l氯化镉浓度的结果有极显著差异(p>0.01)。
图1 不同浓度氯化镉对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2.2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图2为测定的不同氯化镉处理对酵母细胞生长的光密度值。
当培养基中不含氯化镉时,酵母细胞的光密度值为(2.221±0.097581);当氯化镉的浓度为50umol/l时,酵母细胞的光密度值为(0.6955±0.137886)比不含氯化镉的下降了68.7%;当用50umol/l氯化镉和0.5mmAsA处理时,该菌株的光密度值(0.9695±0.02192)反而比用单独用50umol/l 氯化镉处理高39.4%;当用50umol/l氯化镉和0.5mmEGTA处理时,该菌株的光密度值(2.187±0.34224)比用50umol/l氯化镉和0.5mmAsA处理高126%,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图2 不同的氯化镉处理对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2.3菌株相对存活率图3为测定的在不同氯化镉处理下,酵母细胞相对存活数。
当培养基中不含氯化镉时,酵母细胞的存活数为(100±3.279857);当氯化镉的浓度为50umol/l时,为(52.3416±1.952816)比不含氯化镉的下降了47.7%;当用50umol/l氯化镉和0.5mmAsA处理时,该菌株的存活数(61.84573±0.860193)比用单因子50umol/l氯化镉处理提高18.2%;当用50umol/l氯化镉和0.5mmEGTA处理时,该菌株的存活数为(77.82369±4.607639)比用50umol/l氯化镉和0.5mmAsA共同作用提高25.8%,显著的高于其他处理。
图3 不同氯化镉处理对酵母存活率的影响讨论本文研究氯化镉浓度以及不同处理对酵母细胞生长,实验表明,随着氯化镉浓度的升高,酵母细胞的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用50umol/l氯化镉和0.5mmAsA 以及50umol/l氯化镉和0.5mmEGTA处理都比单独用氯化镉处理可以使酵母细胞生长抑制程度得到减小。
有研究显示,两个MAP Kinase 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壁完整性途径(CWI)和高渗透压途径(HOG),参与Cd2+胁迫的细胞应答[7]。
通过查找酵母必需基因高表达库,找出了镉胁迫细胞响应基因包括:OLEI、PRP16、PCL8、MRS6、NOPl、RTPl六个基因,某些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提高细胞对镉的胁迫性,进一步生化研究结果表明,镉胁迫可引起酿酒酵母ROS含量增加,生长受到抑制[8]。
也有研究表明,镉与金属硫蛋白、钙离子、活性氧自由基等都有关系,从而影响动物细胞的生长[12]。
AsA是植物体内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非酶抗氧化剂,能够直接清除单线态氧以及H2O2等多种ROS自由基,也可以通过AsA-GSH 循环间接清除H2O2等[9]。
一定浓度的AsA可以对镉胁迫下的氧化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如AsA能有效缓解镉对黑藻的毒害,且50mg/L浓度下的缓解效果最好。
单因子镉的胁迫以及单独的AsA不影响SOD活性,说明镉或AsA的影响并不是通过氧自由基途径。
但两者共同作用,提高了SOD活性,说明两者的协同作用,导致增加了氧自由基的伤害途径。
与此不同的是,镉和AsA影响小麦POD的活性,AsA对镉胁迫下小麦体内的过氧化物有一定的缓解作用[13]。
螯合剂通常会显著增加植株对重金属的吸收,因此广泛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外源调控,适宜浓度的外源EGTA对Cd的这种抑制有显著的缓解作用[10],适宜浓度的外源EGTA对Cd的这种抑制有显著的缓解作用[10]。
EGTA对土壤Cd 起到了螯合作用,减缓了镉的胁迫作用[15]。
参考文献[1]罗松年,张迎梅,任培丽低剂量镉诱导细胞氧化损伤的机理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3:77-79[2]黄宝圣镉的生物毒性及其防治策略生物学通报2005,40(11):26-28[3]刘伟成,李明云镉毒性毒理学研究进展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5,12(12):1-5[4]槐爱德,胡学智各种元素对酵母生长的毒害作用化学世界430-431[5]叶寒青,杨祥良,周井炎等环境污染物镉毒性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1,8(3):9-12[6]冯玉娟酿酒酵母生长代谢影响因素的测定潍坊学院学报2010,10(6):110-112[7]张丽琳酿酒酵母应对镉胁迫的分子机理研究细胞生物学杂志2012:1-8[8]陈忠翔重金属镉胁迫细胞氧化毒理分子机制研究东华大学2014:1-4[9]丁继军,潘远智外源AsA对土壤重金属镉胁迫下石竹幼苗生长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8):1520-1528[10]李君,葛跃,王明新等 EGTA对Cd胁迫下蓖麻Cd积累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2015,35(9):1855-1860[11]崔玉静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卫生研究2006,35(5):656-659[12]谢黎虹,许梓荣重金属镉对动物及人类的毒性研究进展浙江农业学报2003,15(6):376-381[13]张跃群,陆德祥,闫生荣等外源抗坏血酸对小麦萌发过程中镉胁迫效应的影响安徽农业学报2009,37(34):17274—17276[14]许丙军,施国新,徐勤松等外源抗坏血酸对镉镉胁迫下黑藻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768-1771[15]陈亚慧,李君,王明新等 EGTA和酒石酸对蓖麻Cd胁迫与积累的调控作用西北植物学报2014,34(5)1025-1031[16]Zhao.F,et al Adsorption of Cd(II) and Pb(II) by a novel EGTA-modified chitosan material: Kinetics and isotherm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