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家开放大学是中国推动终身学习和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教育体制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开放教育正逐渐成为主流教育形式之一。

国家开放大学作为我国开放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为广大社会人士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服务的重要使命。

在实现“教育全覆盖”、打破地域和资源限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背景逐渐明朗,其势不可挡。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学习需求,而开放教育正是能够弥补这一空缺的有效途径。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发展壮大,不仅推动了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也拓展了教育的广阔领域,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深入研究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1.2 研究意义: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开放大学是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载体,研究其开放教育的现状和创新策略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升级和改革。

通过研究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和创新策略,可以为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研究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分析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中国开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国家开放大学在办学规模方面不断扩大,拥有着超过百万的学生群体,覆盖了全国各地。

开放大学的学科设置逐渐完善,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开放大学还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国家开放大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开放性教育特点的高等教育机构。

作为国家办公的高等学府,国家开放大学一直在探索和创新开放教育的模式和策略,以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本文将就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进行探讨。

1. 开放教育的发展历程国家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始于1980年代,当时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下,国家开放大学开始实行继续教育的政策,并通过开放的教学方式和灵活的学习形式,为广大职工、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士提供了高等教育的机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家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也逐步扩展和完善,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2. 开放教育的特点和现状国家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开放教育面向全体社会人员,不受年龄、学历和职业限制,为那些有学习意愿和需求的人士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开放教育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灵活的学习形式,如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满足了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既符合高等教育的一般标准,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当今社会,国家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形式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普及,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国家开放大学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群体不断增加,开放教育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但与此国家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困难,亟需进一步创新和改革。

1. 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国家开放大学要进一步提升开放教育的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要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要推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库,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和服务;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2. 拓展教育领域,满足社会需求国家开放大学要进一步拓展开放教育的教育领域,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与创新策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开放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中国开放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和承担者,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方式和手段来推动开放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服务水平。

本文将具体分析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以期为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现状分析1. 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以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为特点,通过面对面教学、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等方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与传统教育相当的学习效果。

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大大方便了学生,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2. 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以其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而备受瞩目。

学校通过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供学生选择。

这些资源不仅包括教材、课件、习题等传统的教学资源,还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实践性资源,满足学生全方位的学习需求。

3. 全面的学生服务在学习服务方面,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辅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项目,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

学校还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创新教学模式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在教学模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完善开放教育的体系和机制。

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学校逐渐构建起一套适合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

学校还积极借鉴国外开放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满意度。

二、创新策略1. 加强教学资源整合在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国家开放大学应该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推动多种教学资源的互补和链接。

通过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库,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教学效果。

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最新教育文档

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最新教育文档

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引言目前,大专院校的英语教学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课程教学形才的培养。

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并应用这些资源进行开放的教学模式的创建,能够弥补大专院校的英语教学缺陷。

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展开研究,以便促进大专教育的发展。

式单一和忽视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不利于大专人二、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的关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使国内外教育界开始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社会的现实需求。

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大规模应用,使开放式教育平台得以形成,从而使自主学习的教育价值得到了反映。

在这一背景下,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在线教育优势的问题,推动了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拥有的优质资源更多,也更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能够摆脱?魍辰萄3 占涞南拗疲?因此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三、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分析一)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1.加快大专英语微课平台建设。

要做好大专英语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就要加快英语微课平台的建设。

大专院校可以建立专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微课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微课制作技术工作,从而为教师提供一个稳定运行的资源平台完成微课内容的制作。

在学校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也可利用校内网络课程中心和在线课程资源库等平台进行微课平台建设。

此外,还可以利用微课在线等公共微课平台进行学校微课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从而为在线开放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一个平台。

2.加强各种网络资源的利用。

建设优质英语教学资源时,大专院校应加强各种网络资源的利用,以便较好地完成优质教学课程的开发。

例如在英语单词教学课程开发上,就应充分利用金山词霸和百度词典等教学辅助工具。

浅析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析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析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摘要】开放式在线课程是当前教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它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从开放式在线课程的优势、教学模式创新、评估方式变革、实施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分析这些内容,可以看到开放式在线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和潜力。

在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意义、推广建议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指出了其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

各种观点和观点的阐释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开放式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评估方式、实施挑战、发展趋势、意义、推广建议、前景。

1. 引言1.1 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概述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开放式在线课程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趋势。

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局限性逐渐受到挑战,开放式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

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在线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并通过互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形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师在开放式在线课程中扮演了更多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开放式在线课程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关注和支持每个学生的学习发展。

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公平的提升,推动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

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服务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2. 正文2.1 开放式在线课程的优势开放式在线课程的优势有很多方面。

开放式在线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地点,适应不同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开放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开放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开放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作者:李雅乐马钊张延宜来源:《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2年第01期[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放教育的生源结构和学生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目前继续教育办学主体多样,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才能使国家开放大学的专业具有竞争优势。

本文以行政管理类(含村镇管理和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为例,结合陕西开放大学专业建设实践,阐述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设计的必要性及其做法,为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有益贡献。

[关键词] 职业能力培养;开放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图分类号] G7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649(2022)01-0029-04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Open Education Based on Vocat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Li yale 1,Ma zhao 2,Zhang yanyi 2(1.The Open University of Shaanxi,Xi’an710119;2.The Open University of Yan'an,Yan'an 710000)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student source structure and student demand of open education have changed a lot.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and fierce competition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only innovation in teaching content and curriculum system can make the majors of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have competitive advantages.Taking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including village management and one college student in one village) as an exampl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Open University of Shaanxi,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based on ability cultivation, so as to make beneficial contributions to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open education.Key words: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Open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教學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

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3篇)

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开放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趋势。

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等特点,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概念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开放资源为载体,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教育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全面开放,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1. 开放性: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强调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放,包括课程资源、学习资源、教学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

2. 互动性: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3. 个性化: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阶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4. 实践性: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式学习、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创新性: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策略1. 建立开放的教育资源体系(1)整合校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构建课程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鼓励教师开发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3)引进国内外优秀开放教育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2. 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1)优化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工具。

(2)加强线下教学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3. 强化师生互动与交流(1)建立师生互动机制,鼓励教师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2)开展线上线下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呼伦贝尔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呼伦贝尔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开放 教 育 的本质是 人人 享有 终身 接受 教育 的权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4—1 2 [ 作者简介] 孙淑艳, 女, 内蒙 古 呼伦 贝 尔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 副高 。

现有专 职教 师 3 0多 人 , 其 中高 级 职 称 教 师 占 5 0 % 以上 , 也 有 一部分 兼 职教 师 。专 职 教 师 中很 大一 部 分在开 放 教 育 试 点 初 期 即从 事 开 放 教 育 的 教 学 工
观念 、 教 育资 源和 教 育 过程 的开 放 。开 放 教 育 的 理
人才 培养 模 式 改 革 和 开 放 教 育 试 点 ”, 这 一 新 的 培
养模 式涉 及教学 模 式 、 管 理模 式和运 行机 制 的改革 , 还包括 专 业学科 和 队伍建 设等 一 系列重要 问题 。开
念 与全 民教育 、 终 身教育 、 学 习型社 会 的理念 一脉 相 承, 对 构 建全 民学 习 、 终 身学 习 的学 习 型社会 提供 了 必要 条件 。呼伦 贝尔广播 电视大 学在 开放教 育试 点 初期 即进 行 了开 放 教 育 教 学 管 理 模 式 的改 革 与 探 讨, 经过 十几 年 的教 学 探 索 , 积 累 了丰 富 的教 学 经
验, 对大 兴安 岭 、 呼伦 贝尔地 区及更 广 大地 区 的开放
教 育教学 做 出 了贡 献 。 当前 , 随 着 国家开 放 大 学 的 成立 , 呼伦 贝尔广 播 电视大 学面 临新 的挑 战与机 遇 ,
放教 育试 点对 各级 电大 转 变教 育 观 念 , 实 现 系 统 办 学 的一 体 化 , 突显 电大 系统优 势 , 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
部 分兄 弟学 校 的资 源 有 时 不 能做 到 共 享 与 开 放 , 这 实 际 上违背 了 “ 中央广 播 电视 大学进 行人 才 培养 模 式 改革 和 开放 教育试 点 ” 也 就是 “ 开放 教 育 ” 的开 放 性 的核 心理 念 。随 着 国家 开放 大 学 的成 立 , 三 级 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关于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谈《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模式改革农六师电大分校杨书丽【摘要】在二十世纪末兴起的远程教育是一场教育史上的革命,从此, 网络远程教育蓬勃发展,使得传统的封闭式、资源局限性教学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但是,网络资源还相当有限,传统的思想还没有彻底的更新,要实现完全过渡到新模式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本文从《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的改革等资源建设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报表分析;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案例教学财务报表分析无论对于会计工作还是投资策划都有很大的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核算与分析方法,具备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能力,同时,能够分别为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等主要利益集团提供决策支持。

网络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

本文从如何利用远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并结合《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特点,从进行课程改革的角度进行探索。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传统教学模式(一)教材编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财务报表分析》这一门课程的结构体系一般是分章介绍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获利能力分析、投资报酬分析、现金流量分析、企业业绩评价。

在每一方面的分析过程中,详细地阐述了有关的财务比率及其分析比较。

笔者认为,教材对每个财务比率的论述及分析是无可厚非的,但从总结上来看,这样的体系也有些不足之处,与本课程的特点不相符合,尤其是在网络教育时代,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财务指标分散在不同章节,不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中各章均详细讲解了相关的财务比率,包括公式运算及分析过程。

比如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一章中,介绍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保守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计算公式,并列举例子进行分析。

但是,全书的财务比率指标多达30余个,要熟练掌握各指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电大的学生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他们不能经常参加面授学习,不能系统的接受知识,每次来参加面授听课,总觉得都是讲几个财务指标,没有多大的变化,缺少新鲜感,内容零碎,因此感觉很迷惘。

这样,很难将这么多的分析指标一一记住并学会使用。

尽管教材划分了许多章节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讲解,但是,这种划分不便于掌握各种指标,而且学生容易混淆这些公式。

第二,重点指标不突出,主次不清教材只提供了每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及分析,但未指明每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以及对报表分析的影响大小。

实际上各个比率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特别是从不同的利益集团来看,这种区别较大。

比如,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指标,对债权人来说,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债权人会更加关注速动比率,因为它会对债权人的利益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另外,对投资者来说,这两个指标均不重要。

第三,各利益关系人的指标体系不健全财务报表分析是从不同的利益关系人的角度进行的,包括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政府机构等,他们使用报表的目的不同,需要的信息也不同,关注的分析指标也不同。

教材对各指标分析时,未指出分析主体是谁,或哪些主体。

此外业绩评价体系的介绍,只是反映经理人员业绩方面的财务指标,不能作为其余主体分析评价的指标体系。

不同利益集团,应建立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以便综合反映其关注的利益。

第四,缺乏案例分析,学生实践能力难以提高教材在讲解各个财务比率时,列举了一些例子进行计算和分析,但是这些例子过于简化,只给出了相关的条件,针对性较强,起不到提高能力的作用。

因为当学生面对一份完整财务会计报告时,可能就无从下手了,不知哪些数据有用,该使用哪些指标来分析。

本课程是一门融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学科,分别介绍财务指标是基础,综合分析是目的。

没有典型案例教学,是达不到这一目的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就不会正确指导实践。

(二)教学过程《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面授为主,自学为辅,要求学生理解和运用各种财务比率,以便进行简单的报表分析。

其教学方式与一般课程相差无几,未能体现出新的特点。

由于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体现出这一特点。

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面授和多媒体资源支持为辅”的新教学模式,特别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由此可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该课程尚未提升到应有的地位,受重视程度亦远未达到要求。

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体系的设计远程教育课程的特点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建设超前于教学实施,课程教材建设有一定的周期,课程资料由多种媒体组成;每门课程方案设计的合理、科学的程度,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质量。

根据远程教育课程质量评估的要求,课程质量由课程方案、多种媒体教材、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六个方面组成,其中课程方案的重要内容是课程教材建设。

《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由于传统教材呈现出前述的不足,有必要进行教材改革,以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要求。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1、清晰易懂增强教材的可读性,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区分各种财务比率的含义、类型及重要性,因为每个指标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而言,其相关性及意义不同,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重要的指标及其公式。

2、可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具备为管理者或其他报表使用者进行适当、准确分析、财务数据,提供相关的决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才符合本课程的要求。

3、结构合理改变传统教材的单调性。

传统教材层次感不强,这是影响学生掌握和实践的主要原因,几乎每章内容区别不大,听起来枯燥乏味,不知道这些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重要性程度。

加强教材内容层次结构的建设,使本课程结构严谨科学,逻辑性更强,趣味性更浓。

4、分析翔实教材应提供案例,便于全面进行分析,避免传统教材中孤立的指标分析。

这样,对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以及提高实践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思路1、按不同的利益关系人设置篇章结构由于财务报表分析是从不同的利益关系人的角度进行的,他们关心的财务指标不同,因此,应当分别介绍各利益关系人的财务指标体系。

主要的利益关系人有: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政府机构,可以按这四种人员分设四篇来介绍。

这样设置有利于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各利益集团所需的哪些具体财务指标,并且,为他们能够针对不同的利益关系人进行财务分析打下理论基础。

因此,按照不同的利益关系人的顺序安排课程内容既符合逻辑性,又具备实践性的要求。

2、分别讲述各篇的财务指标在前述四篇里再详细讲解各财务指标,这些指标便构成各利益关系人关注的财务指标体系,也是指导学生实践的直接理论依据。

但是,各篇的指标内容不完全相同,这是由于利益关系人不同所决定的。

因此,在各篇中分成几个章节介绍与“使用者”相关的财务指标。

比如,债权人关注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固定支出偿付倍数、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率等。

许多财务比率指标不仅限于一种“使用者”关注,还会涉及到其他“使用者”,如:流动比率既是债权人关注的指标,也是管理人员所关注的,又如:销售利润率是债权人、管理者、投资人、国家机构等都关注的指标。

涉及到多种“使用者”的指标,可以不必重复讲述,只需提及到,但仍需根据不同主体进行相关的分析。

此外,各财务比率的讲述及分析过程等具体方法同传统教材。

3、确定各财务比率的比重,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各种“使用者”关注的财务比率之间重要性程度不同。

教材仅仅需要阐述评价体系的原理,而其中的比重和标准比率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由使用者自行确定,该数据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教材应当列举一个企业的例子作示范性说明。

学生在实践中应该参照行业标准和该企业的历史数据来确定上述的标准,一旦确定就具有稳定性,便于比较分析。

三、加强案例教学国内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案例教学对学生掌握学科理论、增加课堂教学知识容量、培养创新能力,具有明显效果。

现有的教材尚未提供相关的完整的案例。

课堂教学需要模式创新,已是大势所趋。

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要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已习惯的聚合思维要向发散思维转变,案例教学可担此重任。

目前,现代远程网络教学模式在电大得到大力推广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是一项重大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因此,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增加案例内容势在必行,既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又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提供支持。

案例要以上市公司完整的会计报表系统为佳,以便让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案例可以编入教材中,也可以在网络上建立本课程的案例库,提供给学生练习。

前者的容量有限,只能精简列举一、二例,而后者可以克服教材容量小的缺点,是提供案例的主要方式。

目前应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并提供分析的参考答案。

要完善和推广案例教学模式,应注意精编案例。

用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的经验来说,案例教学法的价值在于要:“把通常需要多年工作实践方能获得的经验浓缩到两年课程里,将涉世不深的学生‘催熟’。

”那么,案例的形成就是至关重要的,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案例内容包括:公司的基本概况、经营业务、重要的财务指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有关附表等。

分析的内容要视报表使用主体而定,即按前述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

四、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过程是教学实施过程;是由诸多教学环节组成,有个时间顺序;是由诸多要素提供支持服务,有个认识转变、提高的过程。

教学过程强调对学生的关心、指导、监控。

学生学习过程如果师生互动频率较高,课程学习的成功率也较高,反之就较低。

实现《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远程教育资源。

如农六师电大分校,在课程教学中总结推行了“定向导学、立体讨论、示范讲析、检测巩固”四步教学法,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学员对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满意。

但是,目前的电大各级教学平台提供的资源匮乏,仅限于公开讨论区、网上答疑、考试练习及课程大纲要求,没有更丰富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像建立案例库这样实践性强的资源几乎一片空白。

由此可见,要完善这样的网络资源系统还任重道远。

笔者认为,网络资源应大力加强以下方面建设:1、网上答疑:由于各种原因,本课程的学生提问的帖子很少,每学期,全班只有几个人提出问题,不像《经济法》、《刑法》等法律类课程那么积极。

所以,要采取措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师生互动,提高参与频率。

2、IP课件:提供专家资源共享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