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细菌病毒的直径.doc
细菌的形态和大小

细菌的形态和大小定义: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细胞直径约0.5um,长度约0.5~5u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生存环境: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地方,都有大量细菌活动。
有特殊的臭味或酸败味,发粘、发滑。
应用:工业上生产各种氨基酸、核苷酸、酶制剂、乙醇、丙酮、丁醇、有机酸、抗生素等;农业上用作杀虫菌剂、细菌肥料的生产和在沼气发酵、饲料青贮等方面的应用;医药上如各种菌苗、类毒素、代血浆和许多医用酶类的生产等;以及细菌在环保和国防上的应用等,都是利用有益细菌活动的例子。
危害:人、动物、植物的传染病、食物和工农业产品腐烂变质。
定义: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细胞直径约0.5um,长度约0.5~5u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生存环境: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地方,都有大量细菌活动。
有特殊的臭味或酸败味,发粘、发滑。
应用:工业上生产各种氨基酸、核苷酸、酶制剂、乙醇、丙酮、丁醇、有机酸、抗生素等;农业上用作杀虫菌剂、细菌肥料的生产和在沼气发酵、饲料青贮等方面的应用;医药上如各种菌苗、类毒素、代血浆和许多医用酶类的生产等;以及细菌在环保和国防上的应用等,都是利用有益细菌活动的例子。
危害:人、动物、植物的传染病、食物和工农业产品腐烂变质。
一、细菌细胞的形态与排列状态数量:杆菌最为常见,球菌其次,螺旋菌较少。
菌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以典型的二分裂殖方式繁殖,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常保持一定的空间排列方式.根据细胞分裂的方向及分裂后的各子细胞的空间排列状态不同,可将球菌分为以下几种: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
球菌(coccus)及其排列状态Spherical is called coccus.常见菌种:Micrococcus ureae(尿素小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肺炎双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乳链球菌)、S.faecalis(粪链球菌)、S.hemolyticus(溶血链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四联小球菌)、Sacina lutea(藤黄八叠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病毒直径资料

未来面临的挑战包括病毒直径变异的复 杂性、疫苗研发的局限性等
• 病毒直径变异的复杂性增加,需要深 入研究病毒变异的机制 • 疫苗研发的局限性需要克服,提高疫 苗的保护效果和适用范围
预防与控制病毒传播的策略与措施
预防与控制病 毒传播的策略 与措施包括加 强公共卫生管 理、提高人群
免疫力等
01
•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减少病 毒的传播途径和机会 • 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病毒 对人群的致病风险
病毒直径对接 触传播的另一 个重要因素是 接触面积和接
触时间
02
• 接触面积越大,病毒的传播 能力越强 • 接触时间越长,病毒的传播 能力越强
03
病毒直径与病毒致病性的关系
病毒直径对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影响
病毒直径对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病 毒的形态和大小
• 大病毒(直径大于200纳米)更容易 入侵宿主细胞 • 小病毒(直径小于100纳米)入侵宿 主细胞的能力较弱
病毒直径概述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病毒的基本结构与直径
病毒的整体结构与组成
病毒是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的非细胞生物
病毒直径是指病毒颗粒 的最大直径
病毒的分类主要依据其 遗传物质类型和宿主范
围
• 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携 带病毒的遗传信息 • 蛋白质外壳保护遗传物质,防止 被宿主细胞降解
病毒直径对飞 沫传播的另一 个重要因素是 飞沫大小和空
气流动
02
• 飞沫越大,病毒的传播能力 越强 • 空气流动越快,病毒在空气 中的传播能力越强
病毒直径对接触传播的影响
病毒直径对接 触传播的影响 主要取决于病 毒的形态和大
第2节 细菌大小

细菌细胞的测量方法
显微镜测微尺
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
细菌大小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
个体差异; 干燥、固定后的菌体会一般由于脱水而比活菌体缩短1/3-1/4; 染色方法的影响,一般用负染色法观察的菌体较大; 幼龄细菌一般比成熟的或老龄的细菌大;
环境条件,如培养基中渗透压的改变也会导致细胞大小的变化。
(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0.75mm)
15000倍
(nanobacteria)(50 nm)
不 同 细菌 细 胞 大 小 比 较
(二)大小
菌
名
直径或宽×长度( m m) 0.5-1 0.6-1 0.8-1 4-4.5 7-8 0.5 x 1 - 3 0.5 – 1 x 1 - 3 0.6 - 0.7 x 2 - 3 0.6 - 0.9 x 1.5 - 6 0.8 -1.2 x 1.2 - 3 1 - 1.5 x 4 - 8 0.2 x 0.7 - 0.7 0.4 - 0.7 x 2.8 - 7 0.3 - 0.6 x 1 - 3 1.5 – 2 × 10 - 20
第二节 细菌细胞的大小
微生物个体大小衡量单位 细胞 mm (=10-6 m) 病毒 nm (=10-9 m)
大小范围 最小:与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相仿(50 nm); 最大:肉眼可见(0.75 mm);
费氏刺骨鱼菌 (0.08 mm x 0.6 mm) (Epulopiscium fishelsoni)
7
光学显微镜物镜的特性
物镜 特性 放大倍数 数值孔径值 焦距(f) 工作距离
450nm 光源(蓝 搜索物镜 4× 0.10 40 mm 17-20 mm 2.3 mm 低倍镜
纳滤膜污染的原因及运行经验总结

纳滤膜污染的原因及运行经验总结一、纳滤膜污染的原因1、微生物污染微生物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病毒等。
细菌的颗粒极小,一般球菌直径为0.5~1.0微米;杆菌宽1微米,长2微米,病毒则更小,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是痘病毒直径约300纳米,最小的是圆环病毒直径17纳米。
微生物污染对纳滤膜系统至少造成两方面的不良后果:第一,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代谢,产生大量的的胶体物质,致使膜被堵塞造成膜通量急剧下降;第二,将造成产水中的细菌总数的增加。
纳滤膜的微生物污染对整个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极为不利,因此要对纳滤膜的微生物污染高度重视。
造成生物污染的原因一般有:(1)进水中含有较高数量的微生物;(2)系统的停用、保护、冲洗等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手册要求进行;(3)没有对进水进行杀菌或者杀菌剂投加量过小;(4)进水水质含有容易滋生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微生物的大量滋生;(5)没有对管路进行定期的杀菌和消毒。
受到微生物污染的膜表面会十分滑腻并常有难闻的气味,对生物膜样品进行焚烧的气味同焚烧头发一样。
(例如进水的氨氮指标严重超浓度,导致管路中和膜元件内大量微生物滋生,对膜系统进行化学清洗后,由于没有对管路进行杀菌消毒,系统启运时,在管路中存留的大部分微生物颗粒随水流全部进入膜端,导致系统产水率严重下降,膜段间压降急剧上升。
系统最终通过离线清洗得以消除污染。
)2、有机物及矿物油污染由有机物造成的膜系统故障占全部系统故障的60%一80%。
进水中的有机物吸附在膜元件表面,会造成通量的损失,尤其是在第一段,在很多情况下,在膜表面形成的吸附层对水中的溶解盐就象另一层分离阻挡层,堵塞膜面通道,导致脱盐率上升,大分子量并且带有疏水性基团的有机物常常会造成这种效应,例如微量的油滴、大分子量难降解的有机物等,会导致膜系统受到有机物污染。
(例如石化废水成份复杂,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且含有微量油,因此在石化废水深度处理装置中使用的纳滤膜系统中,有机物污染是一种最常见的污染类型。
最大的病毒仅300~450×170~260nm

包膜—来自寄
主的细胞膜
RNA或DNA
爱
疱
滋
疹
②朊病毒
??????
(朊ruan,蛋白质的旧称)
正常蛋 白质
蛋白质 病毒
疯牛病
专性寄生
• 提问:? • 没有独立酶系统,寄生繁殖。繁殖——生物。 • 如艾滋病毒
入侵
DNA重组
新病毒装 配,释放
病毒蛋白 合成
二、 噬菌体
病毒种类很多,根据病毒寄生的对象来分,有植 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
大肠杆菌T4噬菌体构造
烈性噬菌体的繁殖
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即吸附、侵入、复制、装配和释放。
滋• 形态多种多样 病
观察(×10
直径只有流3感0病n毒m
腺病毒Biblioteka ~18万倍) 球状噬 毒,
菌体 上呼
吸道
感染
非细胞型+专性寄生+微生物=病毒
(二)结构——非细胞型
• 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及各种细胞器
• ①经典病毒
• =(包膜+)蛋白质衣壳+核酸+极少量(或没有)酶蛋白;
逆转录 酶蛋白
噬菌体:是病毒中的一种,一般把侵染细菌、放 线菌的病毒叫噬菌体。(把侵染真菌的病毒叫噬 真菌体)
以大肠杆菌T4噬菌体为例 头部:廿面体对称结构,由蛋白 质衣壳构成,内含一条DNA。
颈部:薄盘状,附颈须。 尾鞘:长95nm, 衣壳粒螺旋对 称;可伸缩。 尾髓:中空,DNA可由此进入细 胞。 基板: 六角形盘状物,其上有刺 突、尾丝。 刺突: 有吸附功能。 尾丝: 有识别吸附功能。
第冠痘六病状毒节,病如毒天病花 最3毒大0的和0病~噬毒4仅菌50体×170~26非典病
病毒的直径.docx

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
“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
其主要特点是:①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滤过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②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④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⑤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⑥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的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Ⅳ等)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IV)、烈性病毒(狂犬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常见细菌和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常见细菌和病毒一、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常见细菌和病毒细菌和病毒是引发人类疾病的两种主要微生物。
了解这些微生物的特征和相关感染方式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学微生物学中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包括它们的特征、感染途径以及相关疾病。
二、常见细菌1. 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是一类重要的致病菌,含有厚而韧皮质,能吸附靛紫色染料。
其中耐药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是临床上常见的耐药性细菌,可导致皮肤与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链球菌包括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等,在引起中耳炎、肺部感染和败血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是导致很多肠胃病和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可引发尿路感染、腹泻和败血症。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引发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会导致严重的胃肠道不适。
三、常见病毒1. 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是一种RNA病毒,分为A、B和C型。
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人类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会引起呼吸系统感染。
流感通常以高度传染性和季节性暴发为特点,并可导致较严重并发症如肺炎。
2.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属于DNA类威胁人类健康最大的微生物之一。
通过血液、性接触以及母婴传播,该病毒会引发急性和慢性肝炎,并有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是导致艾滋病的主要因素。
HI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行为以及垂直传播,进入宿主细胞后感染免疫系统,最终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
一、形态大小...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形态大小...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一、形态大小...一、形态大小单细胞,无鞭毛。
细胞形态多样,常见球、卵、圆桶形。
大小在1-5um X 5-30um之间。
二、细胞结构1、细胞壁:厚0.1-0.3um,三层,由酵母纤维素组成(甘露聚糖、葡聚糖、蛋白、类脂)。
用蜗牛酶(heliase)破坏壁来制备原生质体。
2、细胞膜:与原核基本相同,但含甾醇(麦角固醇)。
由于有细胞器分化,功能不及细菌多,主要是调节渗透压、吸收营养、分泌代谢物等3、细胞质及内含物4、细胞核:真核:双层单位膜,大量核孔,可见染色体,一个或几个核仁,核膜外有中心体。
5、线粒体:含有一环状DNA。
呼吸酶系载体,“动力工厂”。
有氧时需要,厌氧或过量葡萄糖存在时,被阻遏。
环状“2um质粒”:外源DNA载体。
6、核糖体:细胞质中80S,线粒体70S。
三、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大且厚。
四、繁殖方式与生活史(一)繁殖方式1、无性繁殖(1)芽殖 budding:最普遍方式(过程)(2)裂殖 fission:少数(裂殖酵母)(3)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
2、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过程:质配--核配--减数分裂3、形成孢子条件营养充足强壮幼龄细胞适当温、湿度(25-30,80%)空气要流通适当的生孢子培养基(二)生活史 life history(life cycle)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有一个或几个同形或不同形的个体前后相继形成一个有规律的循环。
四种基本类型:1、无生殖,仅有营养繁殖。
(细菌)2、仅有一个单倍体生活,双倍体短。
3、仅有一个双倍体生活,单倍体短。
4、有世代交替现象,单倍体有性,双倍体无性。
酵母菌有三种类型:单倍体型:八孢裂殖酵母双倍体型:路德类酵母世代交替型:酿酒酵母五、常见常用酵母菌酵母图示5节:霉菌 molds非分类名词,丝状真菌统称。
通常指菌丝体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一、形态和构造营养体由菌丝(hyphae)构成,直径3-10um,菌丝再形成菌丝体(mycelium)菌丝:无隔,多核单细胞,低等真菌有隔,多细胞,高等真菌菌丝体: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吸收营养气生菌丝,向空中生成,形成繁殖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odents
啮齿动物
0.18
Filovirus– Marburg
纤丝病毒- Marburg
hemmorhagicfever
发热
Contagious
传染性
Rodents
啮齿动物
0.18
Parainfluenza
副流感病毒
Flu
流感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22
RespiratorySyncytial Virus
野兔病
Non
非传染性
wildanimals
野兽
0.20
Bordetellapertussis
百日咳杆菌
whoopingcough
百日咳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25
Mycoplasmapneumoniae
肺炎霉浆菌
Pneumonia
肺炎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25
非传染性
Agricultural
农业l
0.23
Monkeypox
猴痘
Monkeypox
猴痘
Contagious
传染性
Monkeys
猴类
0.23
Paramyxovirus
副黏液病毒
Mumps
腮腺炎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23
Francisellatularensis
土拉热杆菌
Tularemia
腺病毒
Colds
感冒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080
Orthomyxovirus– Influenza
正粘液病毒-流感
Flu
流感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birds
人,鸟类
0.10
Coronavirus
冠形病毒
Colds
感冒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11
Chlamydiapneumoniae
肺炎衣原体
pneumonia,bronchitis
肺炎,支气管炎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30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Pneumonia
肺炎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22
Poxvirus – Variola
痘病毒- 天花
smallpox(extinct)
天花 (灭绝)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23
Poxvirus– Vaccinia
痘病毒- 牛痘
Cowpox
牛痘
Non
Airborne Pathogen
经空气播散病原体名称
Disease
疾病
Status
状态
Source
来源
DIAmicrons
病原体直径(微米)
ParvovirusB19
细小病毒组 B19
fifthdisease, anemia
传染性红斑, 贫血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022
Rhinovirus
汉坦病
Non
非传染性
Rodents
啮齿动物
0.060
Togavirus
披膜病毒
rubella(German measles)
风疹(德国麻疹)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063
Reovirus
呼肠孤病毒
Colds
感冒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075
Adenovirus
鼻病毒
Colds
感冒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023
Coxsackievirus
柯萨奇[肠道]病毒
Colds
感冒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027
Echovirus
埃可病毒
Colds
感冒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028
Hantaviagious
传染性
Rodents
啮齿动物
0.18
Arenavirus– Machupo
沙粒病毒-Machupo
hemmorhagicfever
发热
Contagious
传染性
Rodents
啮齿动物
0.18
Arenavirus– Lassa
沙粒病毒- 拉沙
Lassafever
拉沙热
Contagious
Morbillivirus
麻疹病毒
measles(rubeola)
麻疹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12
Varicella-zoster
水痘带状疱疹
Chickenpox
水痘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
0.16
Arenavirus– Junin
沙粒病毒-Junin
hemmorhagicf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