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作文内容写具体
如何把事情写具体作文

如何把事情写具体作文想把事情写具体啊?这就像做菜一样,得有点小窍门。
一、描写细节像个超级放大镜1. 人物描写- 比如说你要写一个人很生气。
可不能就光说“他生气了”。
你得像个侦探一样,把他生气时的各种表现都挖出来。
他的脸啊,可能涨得像个熟透的红苹果,眼睛瞪得老大,就像两颗要喷火的小火球。
眉毛呢,紧紧地皱在一起,就像两条打架的毛毛虫。
他的嘴也没闲着,牙齿咬得咯咯响,从牙缝里挤出话来:“你怎么能这么做!”你看,这么一描写,这个人的生气是不是就像电影画面一样,生动地出现在读者眼前啦?- 再比如写一个人走路的样子。
如果是个急性子的人,那他走路肯定是风风火火的。
“他像一阵旋风似的冲了出去,脚步又快又急,每一步都像是要把地面踩出个坑来。
胳膊也大幅度地摆动着,好像在给自己的身体助力,整个人就像一颗出膛的炮弹,向着目标飞奔而去。
”要是个慢性子呢,“他迈着慢悠悠的步子,就像一只老乌龟在晒太阳。
每一步都拖拖拉拉的,脚跟先着地,然后才是脚掌,身子还一摇一晃的,仿佛随时都会停下来欣赏路边的小花小草。
”2. 环境描写- 当你写一个恐怖的场景时,环境描写可重要了。
就像走进一个废弃的古堡。
“那古堡的墙壁上布满了青苔,绿得发黑,就像一片片腐烂的鳞片。
角落里结满了蜘蛛网,那些蛛丝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诡异的光。
风从破窗户里灌进来,发出呜呜的声音,就像鬼哭狼嚎一样。
地上满是灰尘和碎瓦片,踩上去嘎吱嘎吱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脚下挣扎。
”这样一写,读者是不是感觉脊梁骨都发凉了呢?- 要是写一个美丽的花园呢。
“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玫瑰花娇艳欲滴,花瓣层层叠叠,就像小姑娘的裙摆。
旁边的百合花高高地昂着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香味就像一条轻柔的丝带,在空气中飘荡。
草丛里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一闪一闪的。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它们的翅膀就像彩色的绸缎,扇动起来轻盈而优美。
”二、事情发展要有条理,像搭积木1. 按照顺序写- 就拿做蛋糕来说吧。
写作文怎么做到内容丰富充实具体

写作文怎么做到内容丰富充实具体作为高考作文评分重要标准之一的“内容充实”,主要是指材料丰富、充足,典型精当。
如果将文章的中心谓之“灵魂”,那么以丰富的材料构成的文章内容则是“血肉”。
如何让高考作文材料做到典型精当、内容充实呢?首先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勤于观察,勤于积累,勤于思考,占有大量丰富、典型、新鲜的写作材料,以形成自己的“素材库”。
否则,写下的文章必然就是老生常谈、空洞厚实、苍白无力。
其次就是根据文章的须要,恰当地运用所占据的材料。
使文章观点新颖、见解深刻、感情真挚。
下面就谈谈如何使文章材料典型精当、内容充实。
一、典型夸饰1.材料多样,与时俱进作文选材必须努力做到典型多样,切勿陈旧、生硬。
看见作文题立刻就能够想起的例子往往就是“陈芝麻番茄谷子”,你用我用,人云亦云。
让人读来感觉就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和亮点.更无法在“创新等级”上占一席之地。
因此,选材时要注意立足现实,眼光独到,力求把立足点、思考点引到自己周围的现实生活中来,见人之未见,说人之未说,写人之未写。
即使就是旧材料,也必须力求“旧有瓶融新酒”,从代莱角度阐释一个代莱话题。
这样文章就能够努力做到人并无我存有,人存有我优。
那么,做到材料充实、见解深刻也就不难了。
做为高考作文评分关键标准之一的“内容扩充”,主要就是指材料多样、充裕,典型夸饰。
如果将文章的中心谓之“灵魂”,那么以丰富的材料构成的文章内容则是“血肉”。
如何让高考作文材料做到典型精当、内容充实呢?首先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勤于观察,勤于积累,勤于思考,占有大量丰富、典型、新鲜的写作材料,以形成自己的“素材库”。
否则,写下的文章必然就是老生常谈、空洞厚实、苍白无力。
其次就是根据文章的须要,恰当地运用所占据的材料。
使文章观点新颖、见解深刻、感情真挚。
下面就谈谈如何使文章材料典型精当、内容充实。
一、典型夸饰1.材料多样,与时俱进作文选材必须努力做到典型多样,切勿陈旧、生硬。
怎样指导学生把作文内容写具体

怎样指导学生把作文内容写具体把作文内容写具体,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但是怎样指导学生把作文内容写具体,是作文指导中的一大难题。
常听有些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还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了尝试,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自己在作文教学探索上也有一定的收获。
1从生活中取材,写真实的事情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学生首先要热爱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远离了现实生活的文章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
作为学生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才能储备写作素材,建立起自己写作的“材料仓库”。
只有从生活中取材,写真实的事情,才能废除套作,写出新意,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要求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并不是像照相机那样,把生活的镜头无选择的搬到作文中来。
巴金的《海上日出》开头写道:“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常常”是说明作者多次观察了海上日出的景象,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去粗取精,才写出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学生作文也是这样,记一件事,写一个人,在平日观察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完成要写的内容。
2展开合理想象,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想象力也是扩大知识领域和更好地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开展丰富的想象活动,对于小学学生理解书本知识,掌握知识技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能促使学生探求新的事物,提高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只有要求学生敢想、多想、会想,才能促进智力与语言的发展。
学生会想就会说,想得多,表达的内容就丰富。
想的合乎逻辑,表达起来也就有条理。
思想活跃了,语言也就丰富了。
进而言之,语言丰富了,就会促使思想更加活跃。
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分析联想阶段,在培养学生分析联想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区别生活现象中的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表与里、主与次。
如何把作文内容写具体-作文写作指导

第四招
打破砂锅法
围绕一个中心连续提问
•
问题越多,思考越多,答案越多。反之,
没有问题,就没有答案。写作文,也是如此,
提问,不断地提问,而且学会围绕一个中心提
出一连串问题。
• 比如,“为什么?”“怎么样?”“后来又怎 么样?”“怎样说?说什么?怎样做?做什么?
怎样想?想什么?有什么样的表现?”等问题,
如何 把作文内容
写具体
课前准备
• 以下面的文字开头,写一段话。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成绩出来了,当他(她) 听说自己得了***分以后……
• 要求: 1、续写片断 2、字数300字左右。
•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成绩出来了,当他听 说自己得了59分以后,他非常难过。他回 到了家就告诉了妈妈这个成绩,说:“前 几天的语文测试我得了59分。”妈妈非常 生气,说了他半天。爸爸也说了几句,妈 妈还说:“虽然这次考得不好,下次一定 要努力,考出一个好成绩。”(约120字)
同时把这些问题按“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再 确定“主要问题”、“次要问题” 。
“张帆说话”
• ①张帆在哪儿跟谁说话? • ②说什么话? • ③怎样说话?语气如何? • ④说话时有什么样的表现?什么动作、
什么神态? • ⑤说话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按照这一连串的问题的先后顺序,可以写这 样一段话:
•
在上语文课的时候,王老师突然点了张帆的名字,让
他背诵课文。只听椅子“嘎吱”响了一下,张帆不紧不慢
的站了起来,一句话没说就先“嗯—”了一声,随即右手
在鼻尖上抹了一把,紧跟着将那踩着裤脚的右脚往外撇一
下,看上去很像汉字的一捺。他又将两手交叉放在胸前,
整个人看上去想一个歪歪斜斜的“人”字。
写作文具体内容多用什么方法

写作文具体内容多用什么方法一、作文要学会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
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
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
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
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
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
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
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
”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
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
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
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怎样将作文的内容写具体

怎样将作文的内容写具体怎样将作文的内容写具体1、将事件发展过程中重要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事情是人做的,因此,要想写好事件的经过,就要抓住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人物行为来写,需要写清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具体表现。
不但要告诉别人他做了,说了什么,还应该写出人物在当时情况下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表情怎么样,心理怎么想的。
把人物的表现具体写出来,事情的“经过”部分也就具体而且生动、形象了。
例如董云菲写得《身边的感动》中写的一段情节:当天下午,我们学校因为修水管,所有饮水机都停用了,就连晚上我们女生宿舍浴室的水也都是冰凉冰凉的。
临睡前,我们只好用凉水冲了脚。
但就在这时,看见班主任李老师气喘吁吁地跑到我们女生宿舍,满脸焦急地问:“你们是不是用凉水洗脚了?”我们满不在乎地回答:“对呀?怎么了?”李老师更着急了,“女孩子用凉水洗脚容易得病!快!拿着盆跟我来!”我们“啊?”了一声,很不情愿地拿着盆走下楼。
可一下楼,我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一楼门口放着几盆热气腾腾的水。
咦,哪里来的热水?“男生宿舍浴室的水可能没受修水管的影响,还有热水,”李老师解释说。
这时,就看见一个个被水淋湿的身影从男生宿舍楼里向我们女生宿舍跑来。
啊,那不是我们班的小梁、小金、小郑…。
吗!他们每人手中端着一盆热水,在雨中奔跑。
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盆,尽量不让雨水进到热水里。
当他们把一盆盆热水摆在我们的面前时,雨水已经浸透了他们的衣衫,每个人头上还往下滴着水珠,可他们却毫无怨言。
看着他们在雨中为我们跑前跑后的身影,用着他们端来的热水,我们的脚不仅是暖的,心更是温暖的。
里面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2、运用描写再现故事发生的情形具体描写出当时的环境场面、故事情节,写出人物的具体行为,选择细枝末节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这样,通过描写再现故事的情形,使读者如历其事,如临其境。
在描写的时候,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
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
作文训练如何把一件事写具体

星期日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奶奶家。
前几天,我们到校办工厂参加义务劳动—打扫储藏室。
人如见其事、如睹其物之感。 只不过饺子的姿态不同,有的像馄饨,有的像面团,有的像丑小鸭。
正当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张新走过来,关心地问我:“林叶,你怎么了? ”我抬头一看是她,心想:不就是前天跟你吵完架嘛, 也不至于这样幸灾乐祸呀! 1、运用所学方法充实这段文字:
同学们,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写具体呢?让我 们先来看看下面的例文:
星期日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奶奶家。爷爷说: “今天你们全家都来了,咱们包饺子吃吧。〞我一听乐 了,我最爱吃饺子啦! 我来到桌子旁,拿起饺子皮,用小勺舀了一些馅, 放在饺子皮上面,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来。由于馅 放得多,把饺子皮挤破了。第二次,我又重新拿起饺子 皮来,这次把馅放少了,包出的饺子扁哈哈的。我又反 复地琢磨,练习几次,终于包成了。只不过饺子的姿态 不同,有的像馄饨,有的像面团,有的像丑小鸭。不像 妈妈包得那样立正,都东倒西歪的。 晚上,爸爸下厨房去煮饺子,不一会儿就端上一盘 热气腾腾的饺子。我头一次吃自己包的饺子,味道好极 了!?学包饺子?
小结:
记叙文中叙事具体指记叙能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 写能具体生动,这也是写作记叙文的根本要求。把人 物的经历和事物开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这就是记 叙。记叙要求头绪清楚,交代明白,详略得当。用生 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的描绘出来, 叫描写。描写要求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到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具体的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再来看看下面的例文,想一 想,存在什么问题?
我的烦恼
“铃,铃”门铃响了,我打开了门, 妈妈询问我的数学成绩 ,一听考了95分, 妈妈立即就开始发牢骚,她每次都批评我, 一点都不理解我,让我心理很烦恼.
如何把作文写具体

如何把作文写具体第一招:添枝加叶法学生都怕写作文,为什么,因为无事可写?不是,生活中处处有可写的事情,那究竟是为什么?是因为写一件事情,却怎么也写不长,兔子尾巴一点点,一件再大的事情几句话就写完了,任是搔耳挠腮,也写不出半个字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将作文写具体,或者说如何将作文写长。
今天先学习第一招:添枝加叶法,让你的句子长起来。
1、老师穿礼服。
改: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都德《最后一课》)第一句只有主干,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味道。
第二句,就把韩麦尔先生不寻常的打扮和不寻常的态度表现了出来。
2、她不打骂我们。
有一次,她的教鞭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敲在石板边上。
改: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魏巍《我的老师》)“从来”表现老师热爱学生始终如一。
“仅仅”,表明不是从很多事情中举出的一个例子。
好像说明老师只是做个样子,并不是真得要打。
3、今天夜里,家里人都出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家里看家,我非常害怕。
直到妈妈回来了,我才松了一口气。
改:在一天夜里,我一个人在家里。
天要下雨了,电闪雷鸣,我害怕极了。
那雷声一阵接一阵,震耳欲聋,把窗子都震得哗哗作响。
忽然,又一道电光闪过,呀,妈呀,又要有一声惊雷了!我赶快捂住耳朵。
尽管如此,雷声还是穿透我的手掌,震撼了我的耳膜,就好象在我的头顶炸响了一样。
我更加害怕了,飞快地钻入了被窝,用被子使劲地蒙着脑袋,心里不停地祈祷: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同学们在写作文之前,对感受最深的部分和与主题关系最紧密的部分,一定要认真想一想,多问——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是一把能把文章写具体的钥匙,用它去开启内容空洞的锁,一般都灵。
第二招:扩展情节法亲爱的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如何把作文写具体第一招:添枝加叶法(点击看色字体查看),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二招:扩展情节法。
扩展情节,让作文内容丰富起来“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二:学会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 解开写
• 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 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动作,就象电影中的 慢镜头一样,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都作 出描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 可以使描写变得具体生动。
• 小刚带着球,飞速冲向球门,猛地一脚, 把球踢入网底 小刚在中场用胸部熟练地接住同伴传来 的球,习惯性地用大腿轻轻一颠,将球 巧妙地挑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以灵 活的动作晃过后卫的阻击,又避开已经 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一脚抽射——进啦!
方法六:丰富内容有需要,联想想 象不可少
• 有些材料很好,可又感觉到它的内容不够充足。 怎么办?最好换掉不写它。但是,有时在考场上已 经写了一半了,才发现材料不够,那只有采取 “嫁接法”了。把别的树上的嫩芽嫁接到你家的 树上来。你把玫瑰的芽嫁接到柳树上,那肯定不 行;但是,把玫瑰芽嫁接到野蔷薇树上,反而长 得更好,因为蔷薇的具有更强的抗病性,而玫瑰 花比蔷薇花更漂亮。这真是完美的结合。 • 作文的选材也可以来个嫁接。虚构不是不真实, 关键合情合理。想象作文不是也能得高分吗?《西 游记》不是也是名著吗?
• 白求恩从小热爱学习。他勤于钻研,不怕 吃苦。他甘于寂寞,不贪玩。他积极思考, 敢于求证。他对动物的身体充满了好奇心。 他小时候也不知做了多少解剖实验。正是 他的这种探究精神使他日后成为一名出色 的外科大夫。
白求恩从小热爱学习。六七岁的时候,他就自动学习 解剖甲虫、青蛙和小乌。 有一天,他悄悄躲进楼上一个房间里,关上门不知在 干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妈妈闻到一股血腥气味,赶紧推 开门进去,只见白求恩一本正经地站在桌子旁,桌上大盘 子里盛着一条刚从食品店买来的牛腿,他正聚精会神地用 小刀解剖着牛腿呢。“我想知道这里面血管、肌肉和骨头 的位置。”他向吃惊的母亲这样解释着,“我愿意长大能 像爷爷和爸爸一样,成为一个外科大夫。” 母亲疼爱地说:“好孩子,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再学 吧!”白求恩严肃地回答说:“应该从小开始!”说着又认真 地解剖起来。
方法四:要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从 不同的角度描写事物
• 在作文中对事物的描写要依据一定的顺序, 要么从上到下,要么从左到右,要么先主 要再次要……还要学会从视觉、听觉、嗅 觉、触觉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写 出的文章才会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内容 具体充实。
•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 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 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 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 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 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 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 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 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 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 好得远。
方法一:学会多问几个“怎么样” 来扩展情节
• 例文:《令人害怕的夜晚》
今天夜里,家里人都出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家里看家,我非常害怕。
在一天夜里,我一个人在家里。天要下雨了,电闪雷鸣, 我害怕极了。那雷声一阵接一阵,震耳欲聋,把窗子都震得 哗哗作响。忽然,又一道电光闪过,呀,妈呀,又要有一声 惊雷了!我赶快捂住耳朵。尽管如此,雷声还是穿透我的手 掌,震撼了我的耳膜,就好象在我的头顶炸响了一样。我更 加害怕了,飞快地钻入了被窝,用被子使劲地蒙着脑袋,心 里不停地祈祷: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
方法八:用上比喻、拟人、夸张、 排比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
• 朱自清说,在观察生活时要对“一言一动 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能轻易放过。”
秋天的雨 陶金鸿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 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 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 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 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 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 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 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 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 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 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 红的、黄的、紫的……这里的菊花不仅颜 色各异,而且姿态万千——有的彬彬有礼, 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倒挂枝头,有的昂首 怒放。瞧!那一株象美丽的少女安详自若, 那一株又象翩翩少年笑迎秋风……一阵微 风吹来,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方法五:写人物不下“评语”而要 让事实说话。
• 有些同学用一两句评语就给人物下了定论。 他们的作文不需要读者自己来判断,来思 考。因此,他们作文中的人物,读者无法 感受到人物的具体形象,而只有空泛的 “特点”。这样写,其实是作者没有抓住 特点。我们应让事实说话,让人物在他所 做的事情当中变得鲜活起来,变得感人。
方法七:词语添加法
• 比如,遇到名词(表示名称的词),想办法在前 面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语。如“一身羽毛、一 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燕子”这句话对不对? 对,但是不具体,不生动。如何修饰呢?:一身 (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活泼机灵的)小 燕子。(加点是名词) • 再如,遇到动词(表示动作的词),想办法在前 面加上“怎么样地”。如“他走了。”(加点的 是动词),要使这句话变具体,可这样写:“他 背着书生气地走了。” “他双手捧着书,一蹦一 跳地走了。”等等。
方法三:把事情的经过部分写具体
• 表弟在河里一上一下,我非常着急,伸 手去拉他,可几次都没有成功,我更急了, 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时,河对岸一个过路的老人冲我喊: “找根拉上了岸。
表弟在小河里一上一下,我急得像热锅上的 蚂蚁,慌忙伸手去拉,可我另一只手没有抓住东 西,身子向前一冲,差点也掉进河里,好容易才 稳住身子。表弟在河里呛了几口水。我不敢耽误, 蹲下身子,一手抓住河边的一棵小树,一手又伸 向表弟,可他够不着,表弟害怕得哭了。我也害 怕得眼泪直流,怎么办呢? 这时,河对岸一个过路的老人冲我喊:“找 根树枝让他抓住!”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抬 头看去,河岸上有许多长长短短的树枝呢!我赶 紧止住了哭,顺手拣了一根长一些的树枝,急忙 伸向表弟。这下他够着了!我咬紧牙,一手抓牢 小树,一手使劲拉树枝,终于把表弟拉上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