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滑轮组作用实验报
《滑轮组》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光滑木棒、长绳子内容:1、组装滑轮组。
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2、对滑轮组的作用展开研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有很多种绕法,而且都会有不同效果。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系统中机械效益是由滑轮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单

探讨【2 】试验报告单
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1.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 并填入表格;
2. 按照图12.3-2安装滑轮
组,分离记下钩码和弹簧测
力计的地位;
3. 迟缓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
码升高,读出拉力F 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
高度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
表格;
4. 算出有效功W 有.总功W 总.
机械效力η并填入表格;
5. 转变钩码的数目,反复上述
试验.
评估:
⑴在三次试验中测得的滑轮组的机械效力一样吗?
⑵在应用滑轮组晋升物体时,其机械效力重要与哪些身分有关?..
交换与合作:。
六年级科学滑轮组作用实验报告.doc

XX大学生实习报告总结3000字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
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
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
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
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
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你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的那么吃力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
时下,打工的大学生一族正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显然,大学生打工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股潮流中正悄悄发生着改变。
对于大学生打工,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的看法不尽相同。
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1: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学校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组装滑轮组;
2、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会处理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发现新的问题。
二、【实验原理】:
η=W
有用
总
×100%=
Gh
×100%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滑轮,钩码,细绳,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四、【实验步骤】:
1、校零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
2、如图安装好滑轮组。
3、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10cm。
4、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和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并记录到1号中。
5、如上述实验,将钩码上升的高度改为15cm,并测量记录到2号中。
6、如上步骤,钩码数量增加,上升高度为10cm,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到3
号中。
7、如上步骤,钩码数量在此次增加,上升高度
为10cm,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到4号中。
五、【实验记录】:
六、【实验结论】:
1、使用同一滑轮组,物体上升高度对滑轮的机械效率。
2、物体越重,有用功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学六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用动滑轮提起重物

实验结果
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东边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年级
实验名称
用动滑轮提起重物
实验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滑轮组及支架(29006)、棉线(80901),钩码(11029),条形盒测力计(14003)
实验器材
滑轮组及支架(29006)、棉线(80901),钩码(11029),条形盒测力计(14003)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动滑轮,在线绳左边挂钩码,作为重物,在右端挂钩码,作为提起重物的拉力,分别挂1、2、3、4个,比较两边所挂钩码的个数。2、记录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的力
最新滑轮实验报告

最新滑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滑轮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通过对不同类型滑轮和滑轮组的测试,分析其机械效率和力的传递特点。
实验设备:1. 单轮滑车、复合轮车(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2. 弹簧秤3. 重物套装4. 计时器5. 刻度尺6. 滑轮支架7. 细绳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确保滑轮和绳子完好无损,无打结或磨损现象。
2. 使用单轮滑车进行基础测试,记录弹簧秤的读数作为对照数据。
3. 构建不同组合的滑轮组(如两个动滑轮、一个定滑轮加一个动滑轮等),并分别测试其机械效率。
4. 通过改变提升重物的重量,观察并记录滑轮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表现。
5. 使用计时器记录完成特定提升任务所需的时间,分析滑轮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工作效率。
6. 对于动滑轮,注意观察并记录绳子的缠绕方式和滑轮转动的流畅性。
7. 收集数据后,使用刻度尺测量滑轮直径,以便计算理论机械效率与实际效率的对比。
实验结果:1. 单轮滑车测试结果显示,所需的力与直接提升重物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没有机械优势。
2. 复合轮车测试中,随着滑轮数量的增加,提升相同重量的物体所需的力减小,但同时绳子需要移动更长的距离。
3. 动滑轮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施加的力,但相比定滑轮,其摩擦力对机械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4. 实验数据显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理论预测值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摩擦力和滑轮转动的不完美性所致。
5. 在重物重量增加时,滑轮系统的效率有所下降,但整体上仍表现出较好的力的传递和分配能力。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滑轮系统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对于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实验也表明,实际应用中滑轮的机械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摩擦力、滑轮大小和绳子的质量等。
未来的改进方向可以包括使用更光滑的材料减少摩擦、设计更合理的滑轮结构以提高效率。
滑轮组实验报告单

滑轮组实验报告单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档/双击可除滑轮组实验报告单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单探究实验报告单篇⼆:研究动滑轮和滑轮组的学⽣实验报告单研究动滑轮和滑轮组的实验报告【器材】:铁架台,单滑轮2个,两定、两动滑各⼀,钩码(100g)6个,弹簧测⼒计,⽶尺实验1、动滑轮【实验步骤】:1、⽤弹簧测⼒计测量2个钩码重g物和动滑轮重g动,数据计⼊表格。
2、如图1组装动滑轮。
3、平衡时⽤弹簧测⼒计测量绳⼦⾃由端的拉⼒F,数据计⼊表格。
4、⽤刻度尺测量钩码上升距离h,同时测量绳⼦⾃由端距离s,分别计⼊表格。
表格⼀动滑轮实验2、⼀定、⼀动滑轮组实验步骤:1、⽤弹簧测⼒计测量3个钩码重g物和动滑轮重g动,数据计⼊表格。
2、如图2组装滑轮组3、⽤弹簧测⼒计测量绳⼦⾃由端的拉⼒F,数据计⼊表格。
4、⽤刻度尺测量钩码上升距离h,同时测量绳⼦⾃由端距离s,分别计⼊表格。
表格⼆⼀定、⼀动滑轮组实验3、两定、两动滑轮组实验步骤:1、⽤弹簧测⼒计测量5个钩码重g物和动滑轮重g动,数据计⼊表格。
2、如图3组装滑轮组3、⽤弹簧测⼒计测量绳⼦⾃由端的(转载⾃:博旭范⽂⽹:滑轮组实验报告单)拉⼒F,数据计⼊表格。
F图1图2篇三:滑轮实验报告实验⼀:研究定滑轮的作⽤1、⽤弹簧秤测出钩码的重量。
2、将⼀个滑轮挂在⽀架上,线绳穿过滑轮,线绳⼀端勾上钩码,⼀端勾上弹簧秤。
(制作⼀个定滑轮)3、⽤⼿匀速拉弹簧秤,匀速拉动,边拉边读,记录读数。
(注意:每次使⽤弹簧秤前,都需先将弹簧秤指针调到零刻度后再测。
)。
滑轮组实验报告

滑轮组实验报告滑轮组实验报告引言:滑轮组是力学实验中常用的装置之一,通过改变滑轮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可以研究力的传递和转换。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探究滑轮组对力的作用和力的传递规律。
实验目的:1. 了解滑轮组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探究滑轮组对力的作用和力的传递规律。
3. 分析滑轮组的力学效率。
实验器材:1. 滑轮组装置2. 弹簧测力计3. 不同重量的物体4. 细绳5. 支架和固定夹实验步骤:1. 将滑轮组装置固定在支架上,并调整好水平。
2.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滑轮组的一端,另一端挂上不同重量的物体。
3. 用细绳将滑轮组的滑轮连接起来,形成闭合的滑轮组。
4. 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下物体的重量和滑轮组的滑轮数量。
5. 重复步骤2-4,改变滑轮组的滑轮数量和布置方式。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滑轮组的示数和物体的重量。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滑轮组对力的作用以及力的传递规律。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滑轮组的滑轮数量增加时,示数减小,即滑轮组对力的作用减小。
这是因为滑轮组的滑轮数量增加,绳子绕过滑轮的角度增加,力的方向发生改变,力的大小减小。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我们知道力的大小与滑轮组的滑轮数量成反比。
这是因为滑轮组的滑轮数量增加,绳子绕过滑轮的角度增加,力的方向发生改变,力的大小减小。
因此,滑轮组可以用来减小力的大小,提高力的传递效率。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滑轮组的布置方式对力的传递效率有影响。
当滑轮组的滑轮呈平行布置时,力的传递效率最高。
而当滑轮组的滑轮呈错位布置时,力的传递效率较低。
这是因为平行布置的滑轮组中,力的方向不发生改变,力的大小只受滑轮数量的影响;而错位布置的滑轮组中,力的方向发生改变,力的大小受滑轮数量和布置方式的影响。
综上所述,滑轮组在力学实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改变滑轮的数量和布置方式,滑轮组可以减小力的大小,提高力的传递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滑轮组作用实验报告
年级六、时间2011.9.20 实验类型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滑轮、1个测力计猜测: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先组装一个滑轮组,然后用这个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
观察用力
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
与直接体生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比较。
并
做好记录。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一)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我们的发现
4 2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6 3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8 4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2 1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增加一个动滑轮接着做实验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二)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我们的发现
6 2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9 3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12 4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3 1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评定等级:优秀指导教师:
资料供参考,加油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