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实验结论:滑轮组不但能够的方向,而且能够,滑轮组
中越省力。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斜面能够省力。斜面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实验器材:斜面仪一套、1盒钩码、1个测力计
实验步骤: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实验步骤: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1根导线 、指南针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2、在桌面上放一个指南针,使指针保持正常。
3、做一个线圈(10圈左右在)。
4、给线圈通上电,然后移向指南针,改变不同的放法,看看线圈如何放,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3、在四边形框架里面加两根斜杠,再试一试稳定性。与不加斜杠时的框架比一比,哪个坚固。
4、作一个正方体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5、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斜杠试一试稳定性。
6、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直杠试一试稳定性。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新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新版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仪器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玻璃片、水样1、将水样取出一滴,滴在载玻片上。
2、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水样,找到微生物。
3、用显微镜玻璃片将微生物压扁,观察其内部结构。
实验结果学生观察到了水中的微生物,了解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良。
2、将第二个瓶子中灌满清水,放进钉子后加盖,不封口。
3、将第三个瓶子中放入钉子和少量盐,加盖,不封口。
4、将三个瓶子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观察并比较三个瓶子中钉子的变化。
实验结果发现第一个瓶子中的钉子生锈最快,第三个瓶子中的钉子次之,第二个瓶子中的钉子最慢。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水和氧气是铁生锈的原因,盐可以加速铁的生锈。
将洋葱切成薄片,用美工刀轻轻削去表皮,用镊子将表皮放在载玻片上,滴上碘酒,放上盖玻片,用纸巾轻轻压平。
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上,调整焦距,可以清晰地看到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学生们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增强了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
以及铁锈的成分和形成过程。
仪器器材铁丝、盐水、醋酸、滴管、试管、玻璃棒、吸管、烧杯。
1、将铁丝放入试管中,加入盐水,醋酸,观察铁丝的变化。
2、用玻璃棒在铁丝上刮几道,再将铁丝放入试管中,加入盐水,醋酸。
3、用吸管将试管中的气体吸出,倒入烧杯中,加入氧化铁,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过程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分接触;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铁锈的形成过程是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实验结果学生了解了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铁锈的成分和形成过程。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将小苏打和白醋分别倒入两个杯子中,然后将它们混合在一起。
观察混合后的现象。
三、判断产生的气体。
将一张纸巾浸湿后,盖住杯子口,并倒置杯子。
如果纸巾被推起来,说明产生了气体。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1、线圈匝数相同,电池节数不同。
2、电池节数相同,线圈匝数不同。
实验现象:
实验一: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磁极改变,改变线圈绕线方向磁极改变。
实验二:电池节数多吸大头针多,线圈匝数多吸大头针多。
实验结论:
实验一: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磁极改变。
实验二:改变电池的节数或改变线圈匝数磁力改变。
实验结论:
1、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2、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3、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实验六:风从哪里来
实验名称:
风从哪里来
实验材料:
大可乐瓶、小刀、火柴、纸条、蚊香、蜡烛、胶带
实验方案
1、用小刀将大可乐瓶的底部裁掉。
2、用小刀从大可乐瓶底部向上大约6cm处刻一个直径约2cm的圆孔。
3、点燃蜡烛、蚊香。
4、用可乐瓶罩住蜡烛,将蚊香冒烟处置于离可乐瓶底部圆孔约1cm处。
实验三:模拟钻木取火实验
实验名称:
模拟钻木取火实验
实验材料:
木板、砂纸、铁丝、火柴、手钻。
实验方案:
1.两人合作,用手钻钻木板。
2.搓手。
3.用砂纸打磨铁丝或弯折铁丝。
4.在黑板上摩擦火柴。
实验现象:
1.过一会用手摸钻头,感到钻头变热了。
2.感到受变热了。
3.过一会感到砂纸变热了,用手摸铁丝,铁丝变热了。
2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锤重量相同,摆线长短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的次数。
实验现象:
实验一: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实验二:1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2、摆线短的摆动的次数多,摆线长的摆动的次数少
实验结论
实验一: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结论
结论:洋葱表皮是由组成的。
实验报告单
课题
物质的变化
实验名称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结论
1、放大镜由和构成。
2、放大镜的特点:镜片是,且中央,边缘(凸透镜)。
实验报告单
课题
微小世界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晶体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实验组数
4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准备
放大镜、食盐、味精、白糖、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等。
实验步骤
1、用肉眼观察食盐、味精、白糖、矿物晶体;2、用放大镜食盐、味精、白糖、矿物晶体;3、在作业本活动记录中画出放大镜下食盐、白糖、味精的形状。4、用滴管把浓食盐溶液滴在玻璃片上,用酒精灯慢慢烘干。
2、混合小苏打和白醋,观察发生的现象。
3、燃烧细木条放在杯内,观察现象。
将搜集的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观察现象。
结论
结论: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产生新的物质,是
2、二氧化碳是具有的一种气体。
实验报告单
课题
物质的变化
实验名称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实验组数
4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准备
2、品尝一口馒头,说说馒头的味道。
3、实验感受淀粉的特性:用滴管分别在米饭、馒头、淀粉上滴一滴碘酒后观察。
如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淀粉。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2)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3)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4)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5)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6)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7)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8)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9)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1)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2)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3)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4)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5)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6)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7)
下册级年六实验组别次班
日月年实验者间时
月相变化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记录纸、铅笔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观察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即使遇到多云,也进行观察2、我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如下,记录时间是每天相同的时刻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月相的变化是有的,上半月左右,明亮部分。
直至完全明亮部分逐渐减;逐渐增下半月左右,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8)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9)。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新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六年级【2 】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空造就皿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锈点
清水里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又大
食盐水里无变化有锈点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占半几乎全锈
结论:我以为在有水有空气的情况里,铁钉要生锈,越是腐化性强的,铁钉生锈越快.
指点教师:评定等级:★优良☆优越□合格
○待改良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黉舍年级六年级试验者
时光2016.05.11 试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子
试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铰剪.投影仪及屏幕
我的猜测: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接洽,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不雅察的外形
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雷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耀它们,不雅察记载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不雅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不雅察到的“北斗星”
的外形;从不同的侧面照耀,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不雅察
“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2022年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 3 月 6 日
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 3 月15 日
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 3 月29 日
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 4 月12 日
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 4 月26 日
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 5 月 3 日
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杯、硫酸铜溶液、镊子、铁钉
实验过程
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2、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实验结果
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实验时间
3月25日
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类;了解其对水体净化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仪器器材
学生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清水、烧杯、干草、池塘水或鱼缸里的水、餐巾纸
实验过程
1、在烧杯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2、把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3、把烧杯放在有阳光的附近;
3、过渡引申: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说出你的依据。
实验结果
学生了解了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
观察铁锈
实验时间
4月6日
实验目的
研究铁生锈的条件
铁制品生锈可能和水、空气及其他因素有关。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实验时间
4月7日
实验目的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能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学生了解了洋葱表皮细胞形状结构。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38人
实验形式演示实验实 Nhomakorabea名称我们身边的物质
实验时间
3月30日
实验目的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4、调节好显微镜;
5、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39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实验时间
3月30日
实验目的
通过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探究解释米饭甜味的原因。
仪器器材
米饭、淀粉、碘酒、滴管、培养皿、各种蔬菜
仪器器材
放大镜
实验过程
1、让放大镜靠近观察树叶、报纸、纸等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树叶、报纸、纸等图像大而清楚。
2、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树叶、报纸、纸等物体,直至树叶、报纸、纸等图像大而清楚。
实验结果
发现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呈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4如果这名同学站在同心圆的外侧继续观察会有什么现象?注:只能让塑料球的一面面向圆心的同学。
提示:也就是说,月球始终只以一面朝向地球的,我们永远也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
实验结果
观察到塑料球的西半边先看到,而且越来越大,直至整个满月的出现,然后再是东半球亮,然后越来越小,直至什么也看不到。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38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实验时间
4月6日
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仪器器材
设计实验方案、铁钉、螺栓等
实验过程
1、将第一个瓶子中灌满清水,放进钉子后加盖,用蜡烛油将瓶口的缝隙封严。
2、将第二个瓶子的内壁尽量烘干,放进钉子后迅速加盖并密封。
3、将第三个瓶子内灌进少量的清水,放进钉子后有一部分在水面外,不封口,使其与外面的空气接触。
2、取玻璃杯倒入三匙白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仔细观察他们混合后的变化。
3、盖上玻璃片,用手摸摸玻璃杯外壁,说说有什么感觉。
4、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5、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燃烧的蜡烛的火焰上,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
实验成绩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2、制做临时装片。
3、安装临时装片: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4、调好后各小组轮流观察。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图。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
实验成绩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39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生物细胞的观察
实验时间
3月23日
实验目的
5.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6.在E瓶中加入用食醋浸泡过的铁钉,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酸溶液中,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7.将5个试验瓶放在实验室观察5天(每天观察一次),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
挑选原料→清洗→去皮、囊衣、籽→破碎→取汁→粗虑→灭酶→澄清→粗虑→调整→过滤→均质→杀菌→罐
实验结果
学生基本掌握了饮料制作流程。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
放大镜
实验时间
3月2日
实验目的
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认识放大镜的特点。
1.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2.认识并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仪器器材
学生显微镜、植物叶切片
实验过程
1、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2、观察
3、收镜
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了生物的细胞组成和结构。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的表皮细胞
实验时间
3月9日
实验目的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仪器器材
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清水、培养皿、美工刀、镊子、烧杯、挂图
实验过程
一、制作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
实验成绩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姓名
实验形式
分组观察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观察及怎样的放大镜倍数大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仪器器材
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实验过程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姓名
实验形式
分组观察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晶体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仪器器材
放大镜、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实验过程
1、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观察到的图像用铅笔在白纸上描绘下来。
仪器器材
各种生锈的铁器、手锤、小灯座、灯泡、电池盒、电池、导线
实验过程
1.将5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D、E。
2.用酒精灯将A瓶烘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橡皮塞将瓶口塞住
3.在B瓶内装入一满瓶煮沸后的纯净水,使纯净水将铁钉完全没过。再用橡皮塞将瓶口塞住。
4.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
日食和月食
实验时间
5月4日
实验目的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仪器器材
挂图、课件
4、将上述装置放到同一个地方,留待观察。
5、一周后进行观察记录,并作出适当分析。
实验结果
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制作饮料
实验时间
4月13日
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制作能力和兴趣。
仪器器材
水果、榨汁机、凉开水、白糖、小勺、小苏打、柠檬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