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常见疹性疾病课件

小儿常见疹性疾病课件

2019/12/7
21
风疹皮疹
2019/12/7
22
药物性皮疹
有明确的用药史。
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数天后,长短 不一。
皮疹形态多种多样,固定性红斑、麻疹样 、猩红热样、荨麻疹样、紫癜样或大疱性 。分布多为对称和全身分布。
常伴全身症状如发热等。
部分病例WBC↑ 及EOS↑
2019/12/7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 病
2019/12/7
1
皮疹是指客观存在于人体皮肤的病变,是在不同
致病因素影响下,皮肤的各种组织成分发生不同 的病理变化,如增生、萎缩、炎症浸润、水肿、 变性、坏死、代谢物沉积或肿瘤等。
临床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 皮疹的病因、形态特征及其临床伴随症状非常复
杂,诊断不易。
2019/12/7
意不要接触此类患者。
2019/12/7
17
麻疹皮疹
2019/12/7
18
2019/12/7
19
2019/12/7
20
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 皮疹通常由发热1-2日开始出现,首先见于
脸部,1日内迅速遍及全身,极少融合;皮疹 呈麻疹样。 出诊后第二天,全身症状消退,很少脱皮. 患儿可伴有枕后、耳后及两侧颈部淋巴结 肿大,并持续一周或更久。
早期唇部干裂、潮红,口腔黏膜发红。舌呈草莓 壮,咽和两侧眼结膜充血;
急性期手足步呈非凹陷性肿胀,掌、跖、指趾端 潮红;
恢复期在指趾末端沿指甲与皮肤交界处出现薄皮 或膜样脱皮;
约在第一周皮肤出现多形性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 ,以躯干最多;
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炎,重者引起冠脉瘤。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血沉↑、血小板↑

儿童常见皮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儿童常见皮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小儿常见皮疹的诊 断及鉴别诊断
小儿常见皮疹分类
常见皮损形态
3
猩红热
7
猩红热
猩红热是 A 组溶血性链球菌感 染所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大 多数发生于 1-10 岁儿童,中 医称之为“烂喉丹痧”。 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 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 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 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 、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 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 为多。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 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使用抗 生素治疗24小时后即不具有传 染性。
其体温高达 39℃~41℃;可见悬 雍垂和软腭接合处斑疹,即永山斑 (Nagayama斑);局限性眼睑水肿 。
鉴别要点
热退疹出是典型特点,发热后 3-5天内出疹;
本病需要与肺炎球菌脓毒血症及麻疹、风疹和川崎病 等进行鉴别。
与风疹鉴别较为重要,因两者皮疹相似,但风疹患儿 热度不高,发热的同时出现皮疹,耳后和枕部淋巴结 肿大更明显。而幼儿急疹是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
观察到特征性金黄色痂皮 时应怀疑脓疱疮。
幼儿急疹
14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 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 ,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 ,大多数发生于 6 月-3 岁儿童。
发热3-5天后热退,热退同时或稍 后出现皮疹(热退疹出),呈玫瑰 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皮疹通常 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后渐蔓延 到四肢近端。一般1天内出齐,1~ 2 天后消退,消退后无色素沉着或 脱屑。
• 皮疹为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色。
川崎病
29
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儿童常见的全身性中、小动脉 炎。表现为发热,皮疹,球结合膜 、口腔粘膜充血,手足红斑、硬性 水肿及颈淋巴结肿大等综合征,冠 状动脉损害在未经治疗的患儿中发 生率为15%~25%。本病多发生在5 岁以下儿童,6个月以下少见,男 多于女。

儿科皮疹课件ppt

儿科皮疹课件ppt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经常洗澡,更换干净柔软的衣物,避免使用 刺激性的洗浴用品。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避免接触过敏原
了解并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某 些食物、药物或环境中的过敏原。
接种疫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接种相关疫苗,预防 某些传染病引起的皮疹。
家庭护理建议
病例五:猩红热的预防措施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预防猩红 热的关键是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猩红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头痛、恶心等。皮疹通 常在发热后1-2天出现,呈红色斑丘疹,并迅速蔓延至全身 。猩红热的并发症包括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预防猩红 热的关键是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如勤洗手、保持室 内通风等。如果宝宝出现猩红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 医生宝宝的发病情况和接触史。
注意事项与误区
避免过度清洁和刺激
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产品可能加重 皮疹。
避免抓挠
防止皮疹感染,注意修剪宝宝的指甲 ,避免抓挠。
不随意使用药物
未经医生指导,不要随意给宝宝使用 药物。
误区
一些家长可能会误将某些皮疹症状视 为普通皮肤病,延误治疗时机。因此 ,对于不熟悉的皮疹症状,应及时寻 求医生的帮助。
并发症症状,应及时就医。
病例四:风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结词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症状较轻,但 传染性较强。风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 检测。
详细描述
风疹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喉咙痛、咳嗽、流鼻涕 等。皮疹通常在发热后1-2天出现,呈红色斑丘疹, 主要分布在面部和躯干。风疹的并发症包括耳部感染 、眼睛感染等。风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实验 室检测,如检测血液中的风疹病毒抗体。风疹与麻疹 相似,但麻疹的皮疹更为明显,且通常在发热后3-4 天出现。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PPT课件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36
整理版课件
37
整理版课件
3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整理版课件
18
水痘疱疹的演变
整理版课件
19
整理版课件
20
整理版课件
21
猩红热
群B型溶血性链球菌 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多见 发热1-2日出疹猩红色粟粒样皮疹,疹退有脱
皮 咽或扁桃腺炎症
整理版课件
22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 通常为2-3天 短者1天,常者5-6天
2.前驱期 不超过24小时 有畏寒,高热伴头痛, 恶心,呕吐,咽痛。轻 者咽部及扁桃腺充血重 者咽及软腭有脓性渗出 物及点状红疹后出血性 红斑。
无脱屑

整理版课件
12
手足口病
潜伏期2-5d,短约12-24h。
前驱症状为口痛、厌食、拒吃及发热。然后 在口腔和皮肤出现水疱疹或溃疡。咽损害开 始为小的周围绕以红晕的1-3mm直径水疱,不 久在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类似损害, 水疱迅速破裂形成糜烂和溃疡(4~8mm)。
整理版课件
13
整理版课件
1144天发热天发热112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223mm3mm初于面部迅速扩展全身初于面部迅速扩展全身11天出齐手足少天出齐手足少无疹皮疹持续皮疹持续33天消退三日麻疹无色素沉着脱天消退三日麻疹无色素沉着脱淋巴结肿痛淋巴结肿痛疹退无色素沉着和脱屑1011麻疹风疹及幼儿急诊的鉴别麻疹麻疹风疹风疹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潜伏期潜伏期10111011天天14211421天天771717天前驱前驱症状症状24天发热中度至严天发热中度至严重卡他症状和咳嗽重卡他症状和咳嗽12天轻度发热和呼天轻度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吸道症状高热高热3535天天发疹发疹日期日期12天天2424小时或数日小时或数日皮疹皮疹颜色颜色紫红隐退前棕红紫红隐退前棕红淡红淡红淡红淡红分布分布部位部位全身分布全身分布koplickoplic斑斑全身分布全身分布躯干为主躯干为主皮疹皮疹性质性质斑疹至斑丘疹散在分布斑疹至斑丘疹散在分布胸部皮疹明显融合直径胸部皮疹明显融合直径57mm57mm不痒斑疹至斑丘疹散在分斑疹至斑丘疹散在分布胸部皮疹轻度融合布胸部皮疹轻度融合直径直径35mm35mm不痒斑疹丘疹散在分布斑疹丘疹散在分布直径直径24mm24mm不痒发疹后脱屑发疹后脱屑常有糠样脱屑有色素沉常有糠样脱屑有色素沉着着偶有糠样脱屑偶有糠样脱屑12手足口病潜伏期潜伏期2255dd短约短约12122424hh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PPT课件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PPT课件

ppt课件
2
病因
• 外因
• 物理因素
• 化学性物质
• 生物性因素
• 内因
• 饮食(VitA缺乏皮疹、食物过敏)、代谢障碍(皮肤 黄色瘤)、内分泌紊乱(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致痤 疮)、神经精神因素(慢性荨麻疹)、内脏病变及病 灶感染(感染诱发湿疹、荨麻疹及多形红斑;糖尿病 伴发疖肿等)、遗传(鱼鳞病等)。
ppt课件
16
猩红热草莓舌
ppt课件
猩红热
17
ppt课件
18
猩红热
临床表现
• 病初起时,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
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
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
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
裂,乳头仍突起,称“杨莓舌”。皮疹
一般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2~4天可完
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5~7天甚至更久。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安县妇幼保健院
郭沁
ppt课件
1
• 皮疹是指客观存在于人体皮肤的病变,是在不同
致病因素影响下,皮肤的各种组织成分发生不同 的病理变化,如增生、萎缩、炎症浸润、水肿、 变性、坏死、代谢物沉积或肿瘤等。
• 临床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 • 皮疹的病因、形态特征及其临床伴随症状非常复
杂,诊断不易。
• 以对症治疗为主,防止出现并发症,本 病可自愈。
• 抗病毒治疗:更昔洛韦(HHV-6) 膦甲酸(HHV-6,HHV-7)
• 预防:避免受凉、去人多的地方。 • 预后好
ppt课件
13
猩红热 (Scarlet Fever)
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ppt课件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ppt课件
(特异性IgM或IgG≥4倍↑)、病毒分离、 病毒抗原和基因检测
预防
• 隔离传染源: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肺炎10天
• 切断传播途径:紫外线、通风;晒洗 • 增强免疫:主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
被动免疫(丙球3d内防病 6d 内减轻症状)
治疗
• 护理、营养、水电解质平衡 • 对症处理:切忌退热过猛 • 中医药治疗 • 并发症治疗 • 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体外抗麻疹病毒
在/密布,条状/环状或不规则 • 数目:单个、少数/多数 • 边缘:清楚/不清、整齐、隆起 • 皮疹本身特点:大小、颜色、形状、表
面、硬度及基底等 • 浅感觉及伴随症状:痛觉、痒感等
常见皮疹类型
• 斑丘疹
• 斑疹:幼儿急疹;猩红热;川崎病 • 丘疹:婴儿湿疹;组织细胞增生症X • 斑丘疹:麻疹;风疹;药物性皮疹
高。
治疗及预后
• 以对症治疗为主,防止出现并发症,本 病可自愈。
• 抗病毒治疗:更昔洛韦(HHV-6) 膦甲酸(HHV-6,HHV-7)
• 预防:避免受凉、去人多的地方。 • 预后好
猩红热
(Scarlet Fever)
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 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 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 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传染源 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B型溶血性链球菌 引起的其他感染病人也可视为传染源。猩红热 病人自发病前一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主要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无交叉免 疫,故猩红热可再感染。
猩红热草莓舌
猩红热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精品PPT课件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精品PPT课件
糜烂、渗出和结痂、苔藓样变,常伴继发感染。 • 皮疹好发于面部及头部,有时波及躯干和四肢,
多双侧对称,瘙痒重。 • 出生后一个月到两岁内,大都自愈;极少数延至
儿童期。
2020/12/21
15
麻疹
• 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 临床表现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出疹
为主;易合并肺炎等。
• 隔离期为出疹后11天,肺炎者至疹后21天
• 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炎,重者引起冠脉瘤。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血沉↑、血小板↑
2020/12/21
12
川崎病草莓舌和皮疹
2020/12/21
13
手足硬性水肿
2020/12/21
14
婴儿湿疹
• 常见的表皮炎症 • 病因复杂,发病与超敏反应(变态反应)有关。 • 发生在红斑的基底上,呈丘疹、丘疱疹、小水疱、
2020/12/21
20
风疹皮疹
2020/12/21
21
药物性皮疹
• 有明确的用药史。
• 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数天后,长短 不一。
• 皮疹形态多种多样,固定性红斑、麻疹样、 猩红热样、荨麻疹样、紫癜样或大疱性。 分布多为对称和全身分布。
• 常伴全身症状如发热等。
• 部分病例WBC↑ 及EOS↑
• 治疗以抗病毒、对症为主 • 预防:注射麻疹疫苗,冬春季节好发,注
意不要接触此类患者。
2020/12/21
16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21
麻疹皮疹
2020/12/21
18
2020/12/21
19
风疹
• 由风疹病毒引起 • 皮疹通常由发热1-2日开始出现,首先见于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ppt)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ppt)
麻疹粘膜斑
出疹期 3-5天 出疹同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肝、脾 及淋巴结肿大
恢复期 出疹3-5天后 体温下降,全身情况改善 皮疹消 退(按出疹顺序) 暂时留有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
病程 10-14天(无并发症)
出疹顺序:耳后发际→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手、足
较典型麻疹图片
皮疹特点: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正常 皮肤
麻疹、风疹及幼儿急诊的鉴别
潜伏期 前驱 症状 发疹 日期 皮疹 颜色 分布 部位 皮疹 性质
麻疹
风疹
10~11天
2~4天,发热,中度至严 重卡他症状和咳嗽
14~21天
1~2天,轻度发 高热3~5天
24小时或数日
紫红,隐退前棕红
淡红
淡红
全身分布 Koplic斑
2.帕氏线:在皮肤褶皱 处,皮疹密集呈线压之 不退。
3.杨梅舌:前驱期或发 疹初期,舌质淡红
口周苍白圈
4.恢复期 皮疹于3-5天 后颜色转暗,并按出疹 顺序蜕皮。重症可呈大 片蜕皮。此期持续约1 周。
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持续发热 > 5天 呈稽留热或弛张热 抗生素治疗无效 眼结膜充血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 病(ppt)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
与发热相关的出疹性疾病
麻疹
• 传染源 病人(潜伏末期、出疹期) •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 •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未患过或未接种麻疹疫苗者) • 流行特征
年龄 婴幼儿,接种后年龄上移 地区 城市散发,农村点状暴发 季节 冬春多见
潜伏期 10-12天,接受被动免疫者3-4周 前驱期 3-4天 发热 上呼吸道炎症表现 卡他症状
3. 多有前驱症状,如发热、皮肤瘙痒、全身不适等。 4. 皮疹类型多样,除固定型药疹有特征性表现外,其他型药疹均具有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1.幼儿急疹
病原
人疱疹病毒 6型
全身症状及 皮疹特点 其他
发热与皮疹 关系
多见于婴儿,8个 红色斑丘疹,高热3-5天,
月左右,一般情 况可,耳后枕部
颈部及躯干
热退疹出。
淋巴结也可肿大。 部多见,一 无脱屑及色
天出齐,次 素沉着
好发年龄 3岁以 内
日消退。
;
5
;
6
2.风疹
病原
全身症状及其 他
;
26
;
27;28源自 谢谢大家;29儿科常见皮疹疾病
;
1
病因
1.外因 物理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等 2.内因 饮食、代谢、遗传、感染等
;
2
形态特征
❖ 部位 ❖ 分布、排列 ❖ 数目 ❖ 边缘 ❖ 皮疹本身特点:大小、形状、颜色、硬度及
基底等 ❖ 伴随症状:痛觉、痒感等
;
3
❖ 1.幼儿急疹 ❖ 2.风疹 ❖ 3.水痘 ❖ 4.麻疹 ❖ 5.猩红热 ❖ 6.伤寒 ❖ 7.手足口病 ❖ 8.川崎病 ❖ 9.药物疹 ❖ 10.过敏性紫癜
疹。
;
7
3.水痘
病原
水痘带状疱 疹病毒
全身症状及 皮疹特点 其他
多见于5-9 岁儿童
以斑疹、丘 疹、疱疹、 结痂同时存 在为特点, 又叫四世同 堂
;
发热与皮疹 关系
轻症者可无 发热,典型 者有前驱期, 1-2天,表 现为发热、 不适、头痛 等,此期后 出疹。
8
;
9
;
10
4.麻疹
病原
麻疹病 毒
发热与 皮疹关 系
发热3- 4天时出 疹,出 疹期热 更高。 出疹后2 -5天后 发热渐
退。 11
;
12
5.猩红热
病原
乙型溶血性 链球菌
全身症状及 皮疹特点 其他
高热,中毒 皮肤弥漫性
症状重,咽 充血,上有
峡炎,杨梅 密集针尖大
舌,环口苍 小丘疹,持
白圈,扁桃 续3-5天退
体炎
疹,1周后
全身大片脱
23
;
24
9.药物疹
;
25
10.过敏性紫癜
❖ 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 ❖ 病理:为广泛的白细胞粹裂性小血管炎,以毛细血
管为主,亦可波及小静脉和小动脉。 ❖ 皮疹表现:
多分布在四肢和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面部 躯干较少。皮疹初期为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 之不退色,数日转为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而消退。 部分可伴有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皮。
;
发热与皮疹 关系 发热后半天 至1天出疹。
13
;
14
;
15
6.伤寒
病原
全身症状及其 皮疹特点 他
发热与皮疹 关系
伤寒沙门 发热,呈稽留 玫瑰疹,见
氏菌
热,也可呈弛 于躯干部,
张热或不规则 按之退色,
热,有消化道 数个至数十
症状,食欲不 个不等。
振,腹痛、腹
胀、便秘或腹
泻。表情淡漠,
肝脾肿大。 ;
风疹病毒 可见儿童各年 龄期,可有中
等度发热,高 热者少,可有 其他呼吸道感 染症状,耳后 枕部淋巴结并 触痛。
皮疹特点
发热与皮 疹关系
面部-躯干- 发热后半
四肢,斑丘疹, 天至1天
疹间皮肤正常, 出疹。经
退疹后无色素 2-3天消
沉着及脱屑。 退,长则
颜面及四肢多 4-5天。
而躯干少,但
手心足底无皮
全身症状 皮疹特点 及其他
呼吸道卡 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
他性炎症, 可融合成片,疹间肤色正
结膜炎, 发热第2-
常,继而色加重,自头面 部-颈部-躯干-四肢, 退疹后有色红色斑丘疹,
3天口腔粘 大小不等,可融合成片,
膜斑
疹间肤色正常,继而色加
重,自头面部-颈部-躯
干-四肢,退疹后有色素 沉着及; 脱屑。
一般在病程 4-15天出 现,可分批 出现。
16
;
17
7.手足口病
病原
全身症状及 其他
大多由 可有低热或 Coxsackie 者不发热 A16病毒
皮疹特点
发热与 皮疹关 系
多见于手足及臀 发热在4
部,先为斑丘疹, -5天,
后转为小疱疹, 一般不
质较硬。
超过7天。
;
18
;
19
;
20
;
21
8.川崎病
❖ 临床表现1、发热

2、球结合膜充血

3、唇及口腔表现

4、手足症状

5、皮肤表现: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皮疹,常
在第一周出现。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6、颈部淋巴结肿大

7、心脏表现:疾病1-6周可出现心包炎、心
肌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发生冠状动脉损坏多
在病程2-4周。也可以在疾病恢复期。
;
2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