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分析

合集下载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脂肪酸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包括传统的化学测定方法和现代的仪器分析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种常用的测定脂肪酸的方法:溶剂提取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剂提取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脂肪酸的方法。

其基本步骤是将待测样品中的脂肪酸通过溶剂提取出来,然后经过酯化反应生成甲酯化脂肪酸,最后通过测定甲酯化脂肪酸的浓度来确定待测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检测大量样品。

但是该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不适用于分析含有非酯化脂肪酸的样品。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脂肪酸测定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气相色谱仪对脂肪酸样品中的脂肪酸进行分离和定量。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样品中的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甲酯化脂肪酸;然后将甲酯化脂肪酸注入气相色谱仪,利用气相色谱柱将各种脂肪酸与内标物进行分离;最后通过检测前体脂肪酸峰强度和标准曲线,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的优点是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脂肪酸分析。

但是该方法需要仪器设备,比较昂贵。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脂肪酸测定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未饱和脂肪酸和脂类的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脂肪酸进行分离和定量。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样品中的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甲酯化脂肪酸;然后将甲酯化脂肪酸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柱和流动相的选择,实现脂肪酸的分离;最后通过检测脂肪酸峰强度和标准曲线,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是分析速度快、准确性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复杂样品中脂肪酸分析。

但是该方法需要仪器设备,成本较高。

除了上述所介绍的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测定脂肪酸的方法,如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针对复杂样品中脂肪酸的分析,还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联合分析,以提高准确性和选择性。

总结起来,脂肪酸的测定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脂肪酸分析报告

脂肪酸分析报告

脂肪酸分析报告1. 引言脂肪酸是构成脂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分布可以反映不同食品或生物样品的特征,因此脂肪酸分析在食品科学、营养学以及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报告旨在通过脂肪酸分析方法,对某一食品样品的脂肪酸组成进行详细分析和描述。

2. 样品准备为了保证脂肪酸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样品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从食材中提取脂质,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提取和胶束提取等。

其次,对提取的脂质进行酯化反应,将脂肪酸转化为甲酸脂肪酯,以便于后续的气相色谱分析。

最后,通过蒸发浓缩和纯化等步骤,得到适合于分析的样品。

3. 脂肪酸分析方法目前常用的脂肪酸分析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

在本次分析中,我们选择了气相色谱法作为主要的分析手段。

首先,将样品中的甲酸脂肪酯注入气相色谱仪,然后通过温度升高和柱内气相的携带作用,将脂肪酸分离并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根据脂肪酸的特征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可以定量分析各种脂肪酸的含量。

4. 结果与讨论经过脂肪酸分析,我们得到了样品中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

以蓝莓为例,我们发现其中主要的脂肪酸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0%。

这与蓝莓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特点相符。

此外,还检测到少量的硬脂酸和棕榈酸。

在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分布方面,亚油酸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次是油酸。

这与蓝莓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密切相关。

亚油酸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脏血管的作用。

5. 结论通过脂肪酸分析,我们详细了解了样品中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

脂肪酸分析在食品科学和营养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功能特点。

本报告以脂肪酸分析为例,介绍了样品准备、分析方法和结果分析等步骤,希望对脂肪酸分析的初学者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仅作为脂肪酸分析报告的模板,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描述。

如何分析脂肪酸(Fatty Acid)

如何分析脂肪酸(Fatty Acid)

常常有客户问我们:1.如何分析脂肪酸呢?2.大部分的问题是哪一种的气相柱最适合?3.或是一定需要衍生吗?答案是根据需要分析的样品基质是什么。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四种气相柱并讨论其优点。

(1)ZB-FFAP - 这种色谱柱是用来分析没有被衍生的游离脂肪酸。

大多数的小分子量,C2 到C8 的有机酸通常不必衍生,可以顶空分析(参考应用资料8186 )。

分子量高些的样品可以溶解后,过滤,然后进样(参考应用资料14856)。

但是这结果可能会因为样品不太干净,色谱柱寿命就可能短些。

(2)ZB-WAX –使用这种色谱柱,甲酯化的脂肪酸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

这种色谱柱对非饱和的脂肪酸的分析会比极性较低的色谱柱选择性更好(参考应用资料16320)。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样品在分析以前需要甲酯化。

甲酯化可以改善峰形和分析效果;甲酯化后使沸点降低,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分离。

(3)ZB-1 HT,ZB-5HT 或是其他低极性的色谱柱- 甲酯化的脂肪酸的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的基质时特别推荐此类色谱柱。

因为高分子量和高沸点的基质很可能留存在色谱柱中。

极性较低的色谱柱在高温下较稳定,可以在较高温操作使高沸点的杂质的洗脱。

色谱柱使用寿命也比较长。

但是极性较低的色谱柱的分离度不会比极性高的色谱柱好,所以可以应用在一些特殊的样品,需要更多此类色谱柱的应用可以参考我们的应用资料14863。

此外我们的特殊柱,极性稍高MultiResidue的色谱柱,可以在较高温下操作,分离效果也好些(参考应用资料16322)。

(4)BPX-70 –是专门设计用来来分离顺式和反式脂肪酸甲酯化合物的色谱柱。

目前这类色谱柱愈来愈多被使用,因为愈来愈多的国家规定产品要标示反式脂肪酸的比例。

两种常用来甲酯衍生化脂肪酸的方法。

(1)三氟化硼方法:a.约10 毫克的脂肪酸和1毫升10% 的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加入小玻璃瓶中。

b.然后用充氮,加热到摄氏100度五分钟c.冷却后,加1 ml的水和5 ml的正己烷。

油脂和脂肪酸的分析

油脂和脂肪酸的分析

油脂和脂肪酸的分析油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和现代的仪器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溶剂抽提、脂肪酸甲酯化等步骤来提取和转化脂肪酸,并使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来分离和检测各个脂肪酸的含量和种类。

而现代的仪器分析方法,如核磁共振、质谱等,可以更加精确地定量和鉴定油脂中的脂肪酸。

脂肪酸是由长链碳原子和羧基组成的酸,它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指的是碳链上没有双键的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脂肪和一些植物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指的是碳链上只有一个双键的脂肪酸,如橄榄油中含有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指的是碳链上存在多个双键的脂肪酸,如鱼油中富含的ω-3脂肪酸。

脂肪酸的分析首先需要将油脂样品转化为脂肪酸甲酯。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甲醇和碱催化剂,将脂肪酸与甲醇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

然后,可以通过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来分离和定量脂肪酸甲酯。

GC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分析技术,它使用高温下的气相载气将脂肪酸甲酯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来定量不同脂肪酸甲酯的浓度。

而HPLC则是一种基于液相的分析技术,它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和流动相将脂肪酸甲酯分离,并通过紫外光谱检测器来定量不同脂肪酸甲酯的浓度。

另外,现代的仪器分析方法也在脂肪酸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核磁共振(NMR)可以通过测量样品中的氢核或碳核来确定不同脂肪酸的含量和分布。

质谱则可以通过测量脂肪酸分子的质荷比来鉴定和定量不同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

总之,油脂和脂肪酸的分析是食品科学与营养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油脂中脂肪酸的分析,可以了解其组成和营养价值,帮助我们合理地选择和利用食物资源,并为食品工业的产品开发和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脂肪酸是一类具有长链的羧酸,常见于生物体内的脂类中。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和质谱法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首先是气相色谱法(GC)。

G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测定脂肪酸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柱对样品中的脂肪酸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脂肪酸的浓度。

GC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并且适用于各种不同种类的脂肪酸。

但是,GC法需要样品预处理,包括提取和甲酯化反应。

此外,GC法还需要使用气相色谱仪等专业设备,成本较高。

第二种是液相色谱法(HPLC)。

HPLC是一种基于液相的分析技术,利用高效液相柱对样品中的脂肪酸进行分离,并使用紫外光谱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与GC 法相比,HPLC法不需要样品预处理,分析过程简单可靠。

其缺点是对于高沸点的脂肪酸分离效果较差。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可以使用HPLC-MS结合技术进行测定,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第三种是核磁共振法(NMR)。

NMR是一种基于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脂肪酸的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与GC和HPLC相比,NMR法不需要样品预处理,操作过程相对简单。

但是,NMR法的分析时间较长,且需要昂贵的NMR设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较少。

最后是质谱法(MS)。

质谱法是一种利用质谱仪测定脂肪酸组分和结构的方法。

质谱法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并且可以通过质谱图对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准确的定量。

然而,质谱法的仪器成本较高,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脂肪酸的测定中还可以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如酶法和比色法等。

酶法通过酶的作用将脂肪酸转化为其他化合物,再利用吸光度、荧光强度等性质进行定量测定。

比色法利用脂肪酸与某些试剂反应产生有色化合物,通过测定产物的吸光度进行定量测定。

综上所述,脂肪酸的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质谱法以及化学分析方法等。

食品中脂肪酸的分析与评价方法探讨研究

食品中脂肪酸的分析与评价方法探讨研究

食品中脂肪酸的分析与评价方法探讨研究概述:食品中脂肪酸的分析与评价方法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脂肪酸是构成食品脂质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也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正确地分析和评价食品中的脂肪酸成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脂肪酸的分类与作用脂肪酸是一类长链羧酸,按照饱和度可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于动物脂肪,而不饱和脂肪酸则主要存在于植物脂肪中。

脂肪酸对于人体有多种作用,例如提供能量、构建细胞膜、合成重要物质等。

二、食品中脂肪酸分析方法1. 传统方法:传统的脂肪酸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提取和纯化等步骤来获得脂肪酸的结构和含量信息,例如酯化反应、气相色谱等。

这些方法虽然在分析精确度上较高,但是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和昂贵的设备。

2. 生物技术方法: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的食品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发展。

例如,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脂肪酸催化剂基因转移到细菌或酵母中,产生能够合成特定脂肪酸的生物体,从而简化了脂肪酸的分析和评价过程。

3. 光谱技术:光谱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分析方法。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通过分析食品中脂肪酸的特征光谱信号来测定其存在和含量。

这些方法具有快速、无损伤、不需分割样品等特点,但在分析准确性与灵敏度上仍需进一步发展。

三、食品中脂肪酸评价方法食品中脂肪酸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来判断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不同食品中的脂肪酸组成各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而Omega-6脂肪酸过量摄入则可能引发炎症反应。

因此,通过测定食品中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可以评价其对人体健康的贡献程度,并为人们提供合理的膳食建议。

四、脂肪酸研究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脂肪酸的研究在食品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不同食品的脂肪酸组成,科学家可以通过调整食品配方和加工方法,改善食品的膳食结构,提高其对人体健康的营养价值。

脂肪酸分析报告

脂肪酸分析报告

脂肪酸分析报告1. 引言脂肪酸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脂肪酸主要存在于食物中,通过进食进入人体,并在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了解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对于评估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调整饮食结构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脂肪酸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展示和解读来提供信息。

2. 方法2.1 样本收集本次脂肪酸分析采用了随机采样的方式,从市场上购买了15种不同类型的食物样品,包括油脂、坚果、肉类和鱼类等。

样本的收集过程中遵循了卫生要求和采样规范。

2.2 脂肪酸提取对于每个样本,我们采用了乙醇-二氯甲烷溶液提取法来提取脂肪酸。

首先,将食物样品粉碎,并加入乙醇-二氯甲烷溶液进行浸泡。

然后,通过离心分离出脂肪酸所在的有机相。

最后,用氮气吹干有机相,得到脂肪酸的提取物。

2.3 气相色谱分析提取的脂肪酸样品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我们使用了一台高效的气相色谱仪,配备了具有高分辨能力的色谱柱。

采用逐渐升温的温度程序,将样品中的脂肪酸进行分离和定量。

通过检测色谱柱出口的信号,可以得到不同种类脂肪酸的峰值。

2.4 数据处理将气相色谱仪得到的数据导入到计算机软件中进行处理。

通过与标准脂肪酸库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样品中不同种类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

3. 结果通过脂肪酸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食物脂肪酸A 含量(%)脂肪酸B 含量(%)脂肪酸C 含量(%)植物油30 20 50奶酪40 10 50鱼20 30 50坚果10 40 504. 分析与讨论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种类食物中脂肪酸的含量存在差异。

植物油中脂肪酸A的含量最高,达到30%,而奶酪中脂肪酸B的含量最高,达到40%。

鱼和坚果中的脂肪酸C含量要高于其他食物,分别为30%和40%。

因此,不同食物在脂肪酸组成上存在差异,这对于食物的营养评估和饮食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可以通过脂肪酸的饱和度、不饱和度以及不同脂肪酸的比例来进一步分析。

例如,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被广泛研究,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很重要。

油和脂肪中的〔天然〕脂肪酸化学分析方法

油和脂肪中的〔天然〕脂肪酸化学分析方法

油和脂肪中的〔天然〕脂肪酸化学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定性脂肪酸的常用方法。

它基于脂肪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气相色谱柱上进行分离,并使用检测器检测分离的化合物。

下面是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油和脂肪中的脂肪酸分析的步骤:1.样品制备:将油或脂肪样品转化为甲酯化的脂肪酸甲酯。

这一步骤是为了使脂肪酸与气相色谱柱相容,并提高分离和检测的灵敏度。

一般使用甲酸或甲酸甲酯进行甲酯化反应。

2.脂肪酸的分离:将甲酯化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

气相色谱柱通常是高分子量的二元硅氧烷柱,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

分离的条件包括柱温、载气流速和分离程度。

3.检测和定量:采用适当的检测器进行脂肪酸的检测和定量。

常见的检测器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质谱检测器(MS)。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通用的检测器,可以用于大部分脂肪酸的定量。

质谱检测器则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鉴定并量化一种特定的脂肪酸。

在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油和脂肪中脂肪酸的分析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1.样品制备时需要避免氧气、光线和高温等因素的影响,以免导致脂肪酸的氧化和降解。

2.分离柱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需要分离的脂肪酸的种类来确定。

柱的温度和载气流速需要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3.检测器的选择取决于需要检测的脂肪酸的种类和浓度范围。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器,但质谱检测器可以提供更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总结起来,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油和脂肪中脂肪酸化学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样品转化为甲酯化的脂肪酸甲酯,然后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并使用适当的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

在进行分析时需要注意样品制备、分离条件和检测器的选择。

这种方法具有分离度高、灵敏度高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食品行业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微量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对加拿大安大略 湖南部蛇山地区农业前和早期农业人口的分析, 在验证考古分析的结论上具有明显的指示性。在 蛇山农业前人口中,骨骼的含锶量相当高, d15N%值相对于早期农业人口要低,表明这是一 种食物种类多样的渔猎采集经济,主要是含锶量 较高坚果和淡水贝。这一时期考古遗址中发现的 橡果和贝克非常多。大约在公元500年左右,这 一地区很快引入农业经济,人骨中的含锶量明显 降低, d13C%值上升。d15N%基本无变,反映出 当地人口已从较为多样的食物来源转向一种较为 集中的、以玉米为主食的农业经济。考古中发现 的玉米很多,橡果和贝壳很少,食物中还出现了 豆类,但对后者的依赖不大,以为豆类的摄入量 还没有达到足以降低骨骼中d15N%值的地步。
氮同位素
骨胶中另一有助于复原人类食谱的同位素是氮。 氮的同位素N15和N14在植物中含量不一,而在豆 类中含量最低,这是因为豆类能将氮元素固定在 土壤里,所以在植株中含量贫乏。 一般来说,植物中的N15和N 14比值用d15N% 表示,要高于陆生食草动物,而淡水贝类的 d15N%值又比植物和陆生食草动物高。根据这项 比值,综合生态环境,可以确定不同的食物资源 和种类。特别是非常低的d15N%值可以表明食物 中引入了豆类作物。
锶元素
锶元素的含量是肉食和素食的重要指示剂。自然环境中的锶无处不 在,植物直接从土壤中吸取锶,因此含量很高。锶和鈣在动物体中是 能够互相置换的因素,但动物在吸收营养时偏从鈣而排斥锶的倾向, 没有排泄掉的锶就已置换的方式沉积在骨骼中。由于食草动物要比实 物动物摄入更多的锶,所以同一地区,食草动物骨骼中的锶要比食肉 动物得高。同样,主食为植物的人,骨骼中的含锶量要比主食为肉类 的人来的高。分析古人类骨骼中的含锶量对于了解史前社会从狩猎采 集经济到农业经济转变特别有用。应用这一方法,已经确立了西欧、 北美和中美洲各地农业经济开时的年代。 由于各种动物含锶量的不同,骨骼中不同的含锶量可以更加具体的 帮助确定事物的种类。比如,在植物中豆类和阔叶植物要比草类植物 的含锶量高,坚果的含锶量最高。海扬贝类的含锶量要比淡水贝类含 锶量高,而鱼类又比植物的含锶量高。根据地理条件的差异和骨骼含 锶量的比例,可以帮助确定某一地区古人类是食用高锶食物如坚果、 鱼类、阔叶植物还是低锶食物如玉米、淡水贝等。
脂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使用,至今已 有许多资料和经验。尤其是在日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存入动物 数据一万种,考古数据5000种。 生物的主要构成成分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这些成分 在周围环境如压力、水力、水分、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易发生分解。 1977年德国学者发现脂肪虽然很少,但即使是很微少的脂肪颗粒, 都可以很稳定的形成存在。经过几千年、几万年也不发生变质。 原因是经过一段时间后, 脂肪的表面会氧化形成坚固的外膜 而使内部的脂肪能长期的保留下来。 古代的陶瓷器、青铜器、石器等 器物的表面有微量的空隙从而使脂肪 附着其中。脂肪有很多种,但考古资料中残存的是脂肪酸。
法国学者对夏朗德一处洞穴遗址出土的尼安德 特人骨骼进行碳同位素分析,发现尼人的食物几 乎全是肉食。采用这种方法,考古学家发现丹麦 史前人类食谱的变迁。在中石器时代人类主要依 靠海洋资源。到新石器和青铜时代人类开始主要 依靠陆生植物资源。 同样人们对委内瑞拉奥利诺克平原史前居民骨 骼的碳同位素分析,发现了公元前400年当地主 食中,玉米(碳四植物)取代了木薯(碳三植物)。
2
3
4 所有的生物都存在脂肪酸,但是脂肪酸在各个动物种类体中的含量是不 同的。脂肪酸碳素链条可分饱和性和不饱和型两种: 饱和型脂肪酸分子呈棒状排列,一般是兽类脂肪,易成固状物; 不饱和型脂肪酸分子链是曲折的方状,一般包含在植物油和兽油中, 多呈液态。
5
基于此,人们可以像警鉴定指纹那样, 将各种生物特有的脂肪酸与考古资料 发现的脂肪酸作比较, 从而区分是大麦、小麦、稻米、大豆、菜籽 还是猪、牛、羊、鱼、贝等生物体。这就是脂肪酸分析法,又称残存脂肪 酸分析法。 一般方法是:分析考古资料的获得,提取脂肪酸,测定脂肪酸,继而确 定物种 这中方法大大加强了我们对古代人类衣食住行的认识。
碳同位素
人体骨骼30%是骨胶,骨胶与其他蛋白质一样,其中碳 是有两种恒定的同位素C13和C12构成。这两种元素在食物 中含量各异,由于人体新城代谢作用而保持恒定,因此C 和C得比值可以反映食谱。 2 在温带地区,大部分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形成3个分子的 碳,称之为C3植物。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植物有较长的 光照和吸收较少的水分,碳结构为4个分子,称之为C4植 物,这类植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蔗等。C4植物要比C3 植物含有较多的重恒定碳同位素,因此C13/C1的比值较 高,这一比值用d13C%表示。主食为玉米和小米的人口, 其骨胶中要比引入这类植物之前的人群含有更高的 d13C%值。因此分析这一比值可以获知经济形态以及农 业的发展水平。碳同位素也可以用来帮助确立食物中陆生 和海生食物的比重,因此海洋性食物与碳4植物中的碳同 位素相仿。 1
史前人类的食谱分析
20世纪80年代,史前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倾向 是利用人骨微量元素和古病理来帮助检验考古肥 西的结论。特别是帮助解释史前人类的生存方式、 经济形态、劳动分工、劳动强度、阶级分化、贸 易和战争等重大问题。骨骼微量元素的研究主要 关注史前人类的食谱和营养状况,因为人类摄入 的营养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差异可以帮助了解食物 的结构,比如锶镁铜铁等元素,以及一些放射性 同位素,如碳和氮的比例,是非常有效的食物结 构指示剂。这种分析可以了解史前人类的生活方 式和经济结构,对于了解农业起源和新石器时代 经济的发展就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