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的投入产出分析

合集下载

产业关联分析课件

产业关联分析课件
的关联关系。
网络分析
03
通过对产业网络结构的分析和模拟,揭示产业之间的
关联模式。
产业关联分析的定性方法
专家调查法
通过专家调查,了解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情况和发展 趋势。
案例分析
通过对特定产业的案例进行分析,揭示产业之间的关 联情况和演化规律。
政策分析
通过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分析,评估政策对不同产业 之间的关联影响。
Chapter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
横向
各部门生产活动的产出以及中间使用

各部门生产的总产
纵向
各部门生产活动的中间投入以及最终使用

各部门生产的中间使用
投入产出表的主要指标
01
直接消耗系数
反映一个部门生产单 位产品需要消耗其他 部门多少产品
02
完全消耗系数
反映一个部门生产单 位最终产品需要直接 和间接消耗其他部门 多少产品
06
产业关联的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
技术创新对产业关联的影响
总结词:正向影响
VS
详细描述:技术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关 联向更高层次发展,提高各产业间的 协同效应。新技术如互联网、人工智 能等的应用使得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更加紧密,促进了信息共享、流程优 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环保政策对产业关联的影响
财政收入政策的影响
财政收入政策可以通过税收、收费等方式影响产业 关联。例如,降低某个产业的税收可以鼓励该产业 的发展,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货币政策对产业关联的影响
利率政策的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影响 产业关联。例如,降低利率可以鼓励 投资和消费,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 展。
货币供应政策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投入产出表分析

产业经济学投入产出表分析

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摘要本文利用某地区投入产出表计来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关联效应,计算并运用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等指标来描述来分析该地区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得出各产业关系及各产业的优势劣势。

关键词:产业关联,产业结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引言:地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既广泛又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而某一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将通过产业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一定的波及作用。

利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

它是国民经济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关联度是对关联关系的量化,指一个产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对其它产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波及程度和影响程度。

一产业关联的分析基本工具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包括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类型,使用最广泛地是价值型分析工具。

如下两张表:本文基于的投入产出表为附表1表行向表示该产业的分配或者是去向,即产出部门的产品或者是服务提供给投入部门的作为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量。

列向表示产品的价值组成,即在投入过程中消耗的产出部门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量。

在投入产出表中,总投入等于总产出。

中间投入等于中间使用,从而最初投入部分等于最终需求部分, 按照上述分类,投入产出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纵横交错,构成相互联系投入产出的相关理论的三个部分:中间需求部分、最终需求部分和增加值部分。

中间需求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几个经济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横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业向包括本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提供其产出的中间产品的状况,纵向的数据表示某一部门在生产中所有部门购进中间产品的状况。

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作者:解季非来源:《商场现代化》2015年第05期摘要:本文着眼于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运用多元回归计算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与天津GDP之间的相关性和贡献度,并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其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产业关联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及相关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一、引言生产性服务业是适应专业化分工发展,面向生产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新型服务业,90年代以来,在我国迅速崛起,成为经济结构中增长最快的部门,逐步取代消费性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目前天津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业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天津对环渤海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度分析近年天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基本上在42%至47%之间,有力地推动了天津的经济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是目前天津第三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占第三产业比重已达50%以上。

从2003至2012的10年间,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产值每年都在增长。

对GDP增量的贡献度分析,要使用要素对GDP贡献度公式:要素GDP贡献度=(要素增量/GDP增量)*100% (1)利用公式(1),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对2003年-2012年天津主要生产性服务业对GDP贡献度进行分析可得近年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天津GDP增长贡献度较高,尤其是金融业,2012年增加值为245.09亿元,对当年GDP贡献度为15.45%,对于天津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

三、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产业,与其他产业间存在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用来反映某产业部门对整个经济的推动及拉动作用。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天津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42个行业的相关指标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及其在天津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产业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分析

(3) 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
横行与纵列的平衡关系:
总产出(Xi) =总投入(Xj)
由(5—2)式和(5—4)式可得:
= n X ij + Y i
(5n—5X)ji +Di +Vi +Mi
总横行的总j =产1 值和总纵列的总j产=1 值平衡关系
即方程组(5—5)中的n个方程(i=1,2,…,n)连加起来。
表6—2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产出 投入
中间产品
产产 业 业 ……
12
产 业
n
小 计
物 质 消 耗
毛 毛 附 加 值
产业1 产业2
…… 产业n 折旧 劳动报酬 社会纯收入
总产值
X11 x12

x1n
X21 x22 …
x2n
……… …
xn1 xn2 …
xnn
D1
D2

Dn
V1
V2

Vn
M1 M2 … Mn X1 X2 … Xn
双向联系:先行产业部门与后续产业部门互为提供
产品的生产过程。如煤炭 电力。
多向联系: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
后续产业部门的产品又返回相关的先行产业部门的生 产过程。如煤炭 钢铁 矿山机械化 煤炭的生产过 程。
第6页,共55页。
6.1.3 产业关联类型
(2)按产业联系深度划分:
直接联系:两个产业部门间直接提供产品,
Xj
第25页,共55页。
5.2.4 投入产出模型
(2) 完全消耗系数
一种产品(j)的完全消耗是指它对某种产品(i)的直接消耗和全 部间接消耗的总和; j产业产品对i产业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就 是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的总和,以 bij来表示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
性 服务 业 与其他 产业 的联 系 比较弱 。喻 春娇 、郑光 凤 ( 2 0 1 0 )基 于 湖北省 2 0 0 5年 投入 一 产 出延 长表
分 析 了湖北 省 生产性 服务 业 与制造 业 的互 动 发展程 度 ,结果表 明湖北省 生产 性服 务业 与制造 业 之间 的 互 动 发 展 程 度 较 低 。 而 李 博 、韩 增 林 ( 2 0 1 2)
第3 6卷
第 2期
石 家庄 经 济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E c o n o mi c s
Vo 1 . 3 6 NO . 2 Apr .2 01 3
种 与制造 业之 间相 互作 用 、彼此 依赖 、共 同发 展
的互 补 性 关 系 ( P a r t r和 E h a n ,1 9 8 9 ;S h u g a n ,
1 9 9 4 ;B a t h l a 、2 0 0 3 ) 。
近些年 来 ,生产 性 服务业 发展 及其 与 制造业 的
关 键词 :制造 业 ;生产性 服 务业 ;投入 一 产 出法
中 图分 类 号 :F 2 2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 6 8 7 5( 2 0 1 3 )0 2 - 0 0 2 3 - 0 8


引 言
方 。江静 、刘 志 彪 (2 0 0 9 )分 析 了长 三 角地 区
这 种互 动关 系越 来越 引起 国内学 者 的重 视 。程 大 中 ( 2 0 0 8 ) 采用 投 人 产 出 法 对 中 国 和 1 3个 O E C D经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度评估——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度评估——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度评估——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与比较赵学彬【期刊名称】《学术交流》【年(卷),期】2024()5【摘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协作、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文章利用国际投入产出表,分析了1995—2020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程度,并基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探讨中国不同类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拉动作用以及受到的影响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1995—2020年,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较高且在不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也主要流向两者,且向高技术制造业部门的流动趋势更为明显,表明了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趋向;中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明显,而低技术制造业受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更明显;生产性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需要在制造业的拉动作用下发展,水运和仓储业则对低技术制造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为此,应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加强产业关联,构建产业互动发展机制;提升科技支撑,促进产业高效协调发展。

【总页数】16页(P97-112)【作者】赵学彬【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4;F719【相关文献】1.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动态关系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2.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完全需求互动分析——国际投入产出视角的实证研究4.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融合研究--基于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5.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融效应的区域比较与启示——基于沪、津、闽、粤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新疆产业部门关联效应分析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新疆产业部门关联效应分析
门: 石油加工 、 炼焦及核燃料加 工业 , 电力 、 热力 的生 产和
平均值的 比值 。它测度 了以购买 者身份 出现 的 i 产业 部
门的经济发展 , 以供 给者 身份 出现 的其 他产 业部 门经 对 济发展的依赖 程度。B L值越 大说 明此产业部 门 的发展 ,
C U 9 4年提 出的完全前 向关联 是一 种基 于最终 驱 动 e a1 8
以 X,. …n ; 1 表示第 i i 产业部 门的总 产出 ,为其 余 j
部 门 , 直接 消 耗 系 数矩 阵 和 分 配系 数 矩 阵 ( h s 将 G oh矩
模型的虚拟提取 方法 。c i 服 了产 出对 产业 关联 的影 a克
新疆 是我 国的能源大省 , 拥有 丰富资源 储备 , 已探 从
明储 量看 , 石油 、 然气 、 炭等 能源 资 源 占全 国储 量 的 天 煤
+ j E]
3 %左 右 , 0 对我 国 的能源 安全 起着 重要 的保 障作 用 。不
仅 如 此 , 疆 能 源 工 业 对 新 疆 经 济 的 发 展 起 着 十 分 重 要 新
在考 虑进 口和调进 影 响的情 况 下 , 借鉴 C 提 出的 m
度量产业 关联 的方法研究新疆 能源工业部 门与其他各 产
业部 门的关联 性 , 析能 源工 业部 门与其 他部 门的关 联 分 效应 。能源工业部 门包 括 两个 一次 能源 部 门 : 炭开 采 煤 和洗 选业 、 石油 和 天然 气 开采 业 ; 个二 次 能源 工业 部 三
响 , 出修 正方 法 , 是基 于 供应 驱 动模 型 如划:( , : , A B : ) =
由投入产 出行模 型得 : x =[ 一( —M ) 一 [ 1一Mj A x +( 一Mj F j I I jA ] 。 ( ) i 1 )j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2 1 / 总第 4 5期 0 1 1 1 1
文章 编 号 :10 —18 (0 1 1 - 0 9- 6 0 1 4X 2 1 ) 1 06 0
商 业 研 究
====: == = =:=== === =
COMMERCl AL REs RCH EA
广 东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硇 产 业 关 联 效 应 分 析
d n .I f d h t h e e o me t f rd c r e vc si a g o gi lw n sp st n i ai n l c n myi e o g t n st a ed v lp n o u e ri e n Gu n d n sso a d i o i o n n t a o o sd — i t op s t i o e c e s g P o u e e vc s ae ma n y p o i e o s c n a y id sr . T e ma u a t rn n e me it e n n r a i . r d c rs ri e l i l r vd d t e o d r n u ty n h n f cu i g S it r d ae d ma d o ta i o a e vc si e r a i g u sit r d ae d ma d o n w e g rd t n ls r ie sd c e sn ,b t t e me it e n n k o ld e—it n i es r ie si c e sn .P o u e i i n n e sv e vc s i n ra ig r d c r s ri e h s rvn oc n n t n c n my i h g e a h f csd v n b e n f a in c n my, a e e vc sw o e d ig f re o ai a e o o s ih rt n t eef t r e y d ma d o t a e o o i ol h e i n ol h 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的投入产出分析
摘要:本文给出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和分类,在回顾该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运用产业关联理论以及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对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进行研究。

计算了江苏省21部门直接消耗系数表、完全消耗系数表,并解释说明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以及感应力系数,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进行分析。

同时比较了2002年以及2007年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系数、感应力系数。

关键词: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投入产出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江苏省制造业发达,服务业发展也值得瞩目。

2011年江苏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5%,近十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总增加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江苏省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制造业优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的配套和产业链的完善。

刘志彪和耿弘(1999)研究表明,先进工业化国家服务业的内部各构成部门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服务业的稳定增长和相对巨大的规模主要是由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所支撑的。

只有生产者服务才具有真正的知识密集型特征,它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

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关联研究的成果较多。

江静和刘志彪等(2007)将学者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研究进行
归纳,得出两个主要结论:制造业和服务业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协同定位效应;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

陈伟达和金立军(2009)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得出结论,交通运输仓储业对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经济的制约作用比较强。

高觉民和李晓慧(2011)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后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增长相互促进,两个行业内部各部门也呈现互动发展关系。

产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一个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和波及效应越强,则越值得重视;反之,产业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关联越强,对单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越有利。

本文的意义在于探究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效应
和波及效应,从而从实证的角度阐述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作用,探究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为更好的实现江苏省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

二、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分析
1.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关于投入产出表及其模型的论述众多,此处不再赘述。

本文将中间需求率占江苏省所有部门中间需求率平均值以上的服务业部门
定义为生产性服务业。

中间需求率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对第i行业产品的中间需求量与第i行业产品的总需求量的比值,用hi表示。

总需求量等于中间需求量与最终需求量之和。

高传胜,李善同(2007)的研究还指出,在使用中间需求率做出判断后,需要再参照非居民最终消费比率进一步分类。

非居民最终消费比率是指总产
出减去居民消费小计后得到的数值占总产出的比例。

计算得出江苏服务业各部门中间需求率及非居民消费需求率如表1所示。

中间需求率平均值为52.26%,非居民最终消费比率平均值为80.5%。

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产业定义为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综合技术服务业8个行业。

以下将主要运用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测算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以及生产诱发系数、最终依赖度等揭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向、后向关联的指数,以测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

本文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工业分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和建筑业这4个门类。

2. 2007年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直接消耗系数分析(如表2所示)农业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直接消耗系数较大的为交通运输、仓储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

采矿业则对交通运输、仓储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大,说明采矿业生产活动中要消耗大量的交通运输和仓储类的服务。

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金融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大。

电力、煤气及水的供应业对金融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大,而建筑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普遍大于农业和工业,这说明了建筑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占其对所有产业的中间需求的比例较大,其中又以对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的中间需求最为突出。

3. 2007年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完全消耗系数分析(如表3所示)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供应业和建筑业对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均比较大,而建筑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的绝对值又普遍大于其
他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

综上,各产业对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均较大,说明各个产业对这两个产业的中间需求较高。

4.2002年及2007年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力系数分析(如表4所示)
2002年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金融业的感应力系数大于1。

2007年,全部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感应力系数均小于1,低于平均水平,仅邮政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感应力系数增大,说明这三个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增加,同时其他行业经过5年的发展后对于经济总量的瓶颈效应减小了。

5. 2002年及2007年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分析(如表5所示)
第二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普遍大于1,说明第二产业对江苏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大。

由表6中看出,影响力系数最大的为制造业,说明制造业对江苏省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

而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数值大于1,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以及研究与试验发展的影响力系数数值小于1。

三、结论
江苏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势态良好,但内部结构欠缺平衡,产业关联有待进一步加深。

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与2002年相比,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力加深。

生产性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占的比重较大,而邮政业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等产业产值较小。

在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等的比较中也可以发现,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影响力系数都远大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作用还有待发展。

对经济总量和其他产业影响主要是属于传统型服务业的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业,以及近年来后来居上的金融业,其他几个产业总体的表现不突出。

生产性服务业中各产业的感应度系数都比较小,易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瓶颈,需要政府的扶持以平均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传胜,李善同.中国生产者服务:内容、发展与结构——基于中国1987~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7(08).
[2]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06).
[3]金立军,陈伟达.生产者服务区域发展及其与其他行业互动发展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j].软科学,2009(10).
[4]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
[j].世界经济, 2007(08).
[5]刘志彪,耿弘.以服务业知识化为主线优化南京投资环境[j].南京社会科学,1999(01).
[6]machlup f.,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