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
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行业和部门

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行业和部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能力效应明显的特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曾国军等,2012)。
国内旅游产业效应的研究侧重经济效应方面的研究,如李江帆等(1999)认为测算旅游增加值有利于客观、真实地把握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
李志青(2001)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引入TSA帐户对上海市旅游业的产出贡献和乘数效应进行了实证性分析。
生延超等(2009)借鉴物理学耦合度函数构建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张梦(2006)以大九寨沟为例对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魏卫等(2006)以湖北省为例对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综合评析研究,骆培聪等(2011)用SWOT方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游轮旅游进行了研究。
本文结合贵州省特殊的省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数据获取情况及相关研究,着重从旅游经济与第三产业、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及旅游创汇三个方面对贵州旅游经济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贵州旅游业经济贡献综合评价(一)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贵州旅游业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的迅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不断壮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2011年贵州全省旅游行业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战略方针,旅游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分别增长34.7%、31.8%。
总收入和接待人数在全国排名达到15位和19位,增幅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7位和第5位,在西部12个省(区、市)排名分别是第4位和第3位,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及发展后劲。
专业队伍不断增大,2009年全省持有导游IC卡的导游员达6090人。
2009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在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中分别占16.2%。
旅游的经济与文化效应

旅游外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非贸易外汇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赚取外汇方面有其自身独特明显 的优势。它既和贸易外汇收入不同,也和其他 的非贸易外汇收入(国际间的保险、运输、劳 务输出等)不同。与贸易外汇不同之处是,旅 游外汇是通过接待国际旅游者,通过他们就地 购买旅游产品、旅游服务而获取的,旅游者的 流向和支付款项的流向是一致的,而贸易外汇 是是通过出口商品获取的,出口商品与支付款 项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
(二)扩大内需,回笼货币,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 的财政收入 任何实行商品经济的国家都要有计划地投放 和回笼货币,以使整个社会经济得以正常运转。 一个国家和地方的货币回笼渠道,主要有4条: 一是商品回笼,即 通过出售各种商品来回笼收 货币;二是财政回笼,即国家通过征收各种税款 的方式来回笼货币;三是信贷回笼,即通过吸收 居民存款等方式来回笼货币;四是服务回笼,即 通过各种服务行业的收费来回笼货币。
• 旅游者流动 • 旅游外汇:中国 ←------------ 外国(或地 区) • ←----------• 货币流动 • 商品流动 • 贸易外汇:中国 ------------→外国(或地 区) • ←----------• 货币流动
(1)换汇成本低、换汇率高。在国际市场 上,发展中国家长期靠初级产品、原材料出 口换取外汇,在价格上明显处于劣势,特别 是在进口国家实行关税贸易壁垒政策的情况 下,出口国为了获取更多的外汇,有时不得 不以低于商品的成本价格进行出售,造成换 汇成本高。而旅游业经营的是“风景就地出 口”,(旅游资源是不能移动也不能向旅游 者出售的,旅游者只能到旅游产品的生产地 进行消费,旅游者支付的货币,带走的是一 种心理体验),又以所在国或地区公布的外 汇牌价进行货币兑换,换汇率高,一般其成 本为贸易换汇成本的2/3左右。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国为例,提供经验证据。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历史数据,我们将揭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关联,并试图理解这种关联背后的机制和动态。
中国的旅游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的核心假设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也为旅游业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我们将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研究,梳理中国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历史脉络,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将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动态效应。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地理学、旅游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
众多学者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了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经济增长对旅游业发展的拉动效应。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国家,相关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即旅游业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
这些研究认为,旅游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创造就业、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
这些研究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够通过产业链效应、创新效应、溢出效应等机制,对其他产业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推动整体经济增长。
南宁市旅游产业关联效应研究

、
研 究 方 法 及 数 据 来 源
( ) 一 研究 方法
本文 从旅 游产业 角 度 , 用投 入产 出 的理论方 法 利 对南 宁旅 游与产 业 发展 和经 济 增 长 之 间 的关 系进 行
实证研 究 。
势 ,0 8年 之后 比重上 升趋 势较 明显 。总体 上看 , 20 从
3. 5呲
南 宁旅游 业 的经济效 应 , 对南 宁旅 游业 发展 的科 学谋 划具 有产业 增 加 值 占第 三产 5年 南
业 和 GD 的 比 重 呈 “ 型 变 化 ( 图 1 1 9 — P N” 见 96 . 2 1 年 比重呈 现 小 范 围 上 下波 动 , 范 围 上 涨 的趋 00 大
I 懿
If 嘲 O/ t
I 卿
舢 l
20 02 | 012 1 舢 {
2O 蛳 04
20 } l 0OZ0 椰 l7
猢
∞l o
南宁市旅游业占第三产业 的比重
—
斗
南宁市旅游业占6 哟 比重 年份 D
.. . _
广西旅游业占全区第三产业 的比重 …
广西旅赫业占全区∞P 拘比重
图 1 南 宁 市 与 广 西 旅 游 产 业 增 加 值 占第 三 产 业 和
第 4卷 第 4期 8 1 年 8月 01
旅 游 论 坛
Tou im r m rs Fo u
Vo . . 1 4 No 4 Au .. O l g Z l
[ 旅游业研究]
南 宁市 旅 游 产 业 关 联 效 应 研 究
袁 铁 象
( 西林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 西 南 宁 50 0 ) 广 广 30 2
[ 关麓词] 旅游业 , 入产 出 投 产业关联 I 南宁
旅游经济学

第一章1.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18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旅游经济活动范围窄、规模小、非商品行为、未构成社会经济中的一种经济活动18世纪60年代后,工业革命为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就了大量市场需求(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经营的旅行商社的诞生是旅游经济活动的一次质的飞跃,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
2.旅游经济产业化的标志(1)旅游消费需求的集中化。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需求结构从注重物质生活的需求向更注重精神生活需求转变,旅游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2)旅游生产供给的专业化。
专门经营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尤其是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供给的专门化,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并成为现代旅游经济的三大支柱,从而标志着旅游产业走向了成熟。
(3)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化。
3.旅游经济三大支柱(1)旅行社:在旅游业内部各行业中发挥着“龙头”作用,通过其经营活动把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联结起来,促使旅游经济活动有效进行(2)旅游饭店:提供旅游食宿、餐饮、娱乐和其他服务。
是一国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其发展的数量、规模、档次和服务质量决定一国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3)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发达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现代旅游业,因此旅游交通和食、住、游、购、娱等要素共同构成了综合性旅游产品4.旅游业的九大效应(1)形象展示效应通过有效的策化包装,突显城市的优势特点,树立城市的形象通过旅游宣传推介的强大攻势,充分展示亮点;通过各方客源人流的集散,传递城市的美好信息(2)产业关联效应(3)投资的拉动效应旅游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与其相关的产业包含有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景点开发等,发展旅游业需要不断加大投资适应旅游业的发展(4)消费的刺激效应旅游是终端消费,也是综合消费、多层次消费。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创新思考

投 资。而发展 乡村旅游 ,使 更多的农村劳
动力实现就地就业 ,除了农忙 务农 ,农 民
刘易斯认为 ,发展 中国家存 在着两个截然
实的说服 力。该理论认 为 ,农村剩余劳动
内容 摘 要 :在 典 型 的城 乡二 元 结 构 下 , 农 村 剩 余 劳动 力 转 移 成 为 解 决 “ 农 ” 三 问题 的 突破 口。 根 据 经济 学相 关理 论 , 乡村 旅 游 具 有 拉 动 就 业 、促 使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就 地 转 移 的 积 极 作 用 , 经 验
发展。 ( )增 加 人 力 资 本 存 量 四
的相 当部分。 乡村 旅游与农业相互渗透 , 紧
密联 系在一起 ,它 的发展带动农 业及 农村
相 关产 业的发展。根据就地转移理论 ,乡
农民长期 以来缺 乏对 自身人 力资本的
村旅游 一方面通过调整农村传统 的产业 结 构 ,从 而增加农村就业机会 ,稳定农 村就 业状况 。另一方面 ,乡村旅游作 为产 业链
重 要 目标 之 一 ,以 乡村 旅 游 推 动 农 村 社 区
力转移主要依靠两种途 径 ,其一是调整农 业内部的产业结构 ,实现 第一次产业 内部
的转移。其二是大 力发展 与农业有关的 乡
镇 工业 ,促使农业剩余 劳动 力向非农业转 移。第二种方式在我 国普遍 采用 ,通过采 取 扶植小城镇 的发展和扶植 乡镇 企业的发 展 等手段 ,实行 “ 离土不离 乡 ,进厂不进 城 ”的方法 ,就地发展小城镇 ,就地 消化 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张 家界旅游业经 过近 3 O年的快速发 展 ,已经成为 张家界 市 国民经济 的支柱产业 ,对 经济和社会 的影响作用越来 越大 。
范大学商学院, 讲师 ,2 0 0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 定区吉首大学张家 47 0 ,
摘 要: 张家界 市旅游业发展 对国民经济及 其他 产业具有 关联带动作用。采 用 18 - 2 0 9 9- 0 9年统 - -
计数据 ,利 用回归分析和 弹性 分析 方法计算 张家界 市旅 游业与国民经济及 其他产业发
展 的弹性 系数 , 统分析张 家界市旅 游业对各产业部 f增长的关联 带动作用。 系 ' l
对我国及 各省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性及产 业波及效应进行实证 分析 , 或根据全 国及地 区统计年鉴数据 , 用计 量经济学分析方 运
经济学 上 , 弹性是指一个 经济变量发 生 1 %的变化 时 , 由它引起 的另外一个经济变量变动 的百分 比。弹性分 析方 法最初用于供 求状况 分析 , 当前 , 这一方 法被广泛用 于经 济分析 的各个 领域 ,
法 ,对我国及各地区旅游业 与国民经济其 他产业进行 回归分析
和弹性分析 , 以此来分析 、 推断旅 游业 与其 他产业 的产业关联性 及变动趋势 。 但研究对象主要集 中于全 国及各省层面。 本文将根
变量) = x为弹 , 出 性系 当 —o E 罢 数( + 时,= 生) , 根据旅游
如用于产业结构分析等 。 旅游业 的发展对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 门增 长的弹性系数可 以 具体反 映旅游业增长对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 门增长 的影响与制约
基于灰关联模型的旅游产业关联分析——以宜宾市兴文县为例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闲暇时间的增多和假 E经济的蓬勃兴起 ,我国旅游产业对整个 国民经济的重 t 要影响越来越明显 。旅游产业关联度高 ,波及效应明显。旅游开发重要的是要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 发展 ,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其他产业的换代升级 。准确把握旅游产业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产业关联和 产业波及关系 ,促进我 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是新世纪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 旅游经济关联效应问题的研究引起了许多经济和旅游学家的关注。13 年 , 国经济学家 w ・ 96 美 列昂 惕夫( otf L n e用投人产出表构建的投入产出模型作为分析产业关联的工具“ e i) 。国外研究借助乘数理论 , 更 深入地考察旅游的关联带动功能 ,解释了旅游业在经济扩张中的特殊作用。国内旅游业的关联研究也成
9 6
基于灰关联模型的旅游产业关联分析
邮电通讯 、批发零售 、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设关联分析的时间序列为 n 年的数值变化 ,相关联产业为
m个 。
参考数列为: 。 。 ( l ,, , } : tt 2K ” ; ) :1
’tt ,, , ) =1 , , ( l 2K ( , K ), ) :l f 2 2 指标值的无量纲处理。由于各产业产值指标值往往具有不 同的量纲和数量级 , ) 为便于比较 , 按下 式进 行无 量纲 化处 理 ,以减少 随机 因素 的 干扰 。
20 年 3 09 月第 2 卷第 1 9 期
地质学报
V19 o M r 09 o2 N . . 1 a. 0 , 2
基于灰关联模型 的旅游产业关联分析
— —
以宜宾市兴文县为例
魏雅丽 ,税伟
(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 雅安 651;2 1 204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 雅 安 651) 2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业口径,即旅游业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商务 、组团和散 客旅游服务 ( 包括向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提供咨询 、旅 日程安排 、 导游 、 食宿和交通等服务 ) 的 游计划和建议 、 部门 [ 2 ] 。 这样, 经过调整和合并, 形成了一个新的 19 × 19 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 由于原始数据的基本流量表篇幅较 大, 受篇幅的限制, 该流量表未在文中给出 。 二、 我国旅游业的中间投入率与中间需求率 ( 一 ) 我国旅游业的中间投入率 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该产业为 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要从其他相关产业购进的原材 表明 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 。 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 该产业消耗其他相关产业的原材料越多 。 旅游业中间投 入率的计算公式为: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 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 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 旅游 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众多产业部门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 “一业带百业 ” 技术经济关联, 能够起到 的作用 [ 1 ] 。 投入 产出表每 5 年编制一次, 其中逢 2 和逢 7 年份编制基本 表, 逢 0 和逢 5 年份编制延长表 。 本文依据我国最近的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我 2007 年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 国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定量研究, 从较深层次上 揭示我国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精准评估我国旅游业的经济效应, 为科学制定旅游发展 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
Enterprise Economy 2012 年第 9 期 ( 总第 385 期 )
一、 数据说明和处理 由于国家投入产出表中对 42 个部门的统计并没有 将旅游业单列出来,所以本文同时借助 42 部门和 135 部门的投入产出数据,再根据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及研 究所需数据, 根据国家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对投入产出 表进行调整与合并, 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合并, 而第 三产业的各部门仍按照 42 部门中的 16 个产业的投入 产出表进行分类,并将旅游业从租赁和商贸服务业中 提出 。 旅游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由于广义旅游业与其他 部门存在交叉, 所以在进行产业关联分析时采用狭义旅
n
旅游业中间需求率的计算公式为:
n
∑ Xij Gi =
n i =1
( i = 1, …, 2, n )
∑ X i + Yi
i =1
式中, Gi 为第 i 部门产品的中间需求率, Xi 为第 i 部 门产品的数量, Yi 表示第 i 部门最终产品的合计数 。 通过计算得出我国旅游业的中间需求率为 0. 323646 ,低于各产业中间需求率 0. 533976 的均值水 这表明我国旅游业的中 平, 在 19 个产业部门中位居 14, 间需求率较低 。 旅游业的低中间需求率反映了旅游业的 产品主要用来满足旅游者的最终需求 。 各产业的中间需 求率如图 2 所示 。
Tourist Economy | 旅游经济
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
□翁钢民
[摘
张聿超
鲁
超
要 ] 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 与国民经济众多产业部门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技术经济关联 。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 以我国最近的 2007 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 通过旅游产业的中间需求率 、 中间投入率 、 消耗系数和分配系数等指标的 计算, 定量分析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 揭示我国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 研究结果 表明, 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具有中间需求率小 、 中间投入率大和后向关联度较强 、 前向关联度较弱等特点 。
[ 关键词 ] 旅游业; 产业关联; 投入产出 [ 中图分类号 ] F71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6 - 5024 ( 2012 ) 09 - 0127 - 04 “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机理 、 ( 批准号: 09BJY087 ) ; 河北省社会科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创新模式与整合战略研究 ” “秦唐沧旅游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及协调机制构建研究 ” ( 批准号: HB12YJ075 ) 学基金项目 [ 作者简介 ] 翁钢民,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 张聿超,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 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 鲁 超,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 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 。 (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 Abstract: As a comprehensive industry,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By using the input-output model and taking the 2007 InputOutput Tables of China as a basis, the paper analyses quantitatively the tourism industrial s correlation effects and reveal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ourism industry and national economy in China from the indexes of intermediate demand and input ratio, the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and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how the industrial correlation of China s tourism industry features low intermediate demand ratio, high intermediate input ratio, comparatively stronger backward driving force and weak forward driving force. Key words: tourism industry; industrial correlation; input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