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合集下载

有关玉米的介绍资料

有关玉米的介绍资料

有关玉米的介绍资料
玉米(学名:Zea mays)是一种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也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它起源于中美洲,最早由印第安人种植和驯化,并传播到其他地区。

如今,玉米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以下是有关玉米的一些介绍资料:
1. 形态特征:玉米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高达2-4米。

它具有粗壮的茎和大叶子,叶子排列成羽状。

花序是雄雌异株,雄花序位于植物顶端,而雌花序位于茎的上部。

雌花由柔软的丝包裹,在受精后形成玉米的籽粒。

2. 类型:玉米主要分为甜玉米和干玉米两种类型。

甜玉米通常在食用时收获,而干玉米则用于制作玉米粉、玉米油和动物饲料等。

3. 用途:玉米是一种多功能作物,几乎每个部分都可以利用。

玉米籽粒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可以煮食、蒸煮、做面粉或制成玉米糖浆。

玉米芯可以作为蔬菜或动物饲料。

玉米叶可以制成玉米糖或用于包裹食物。

玉米秸秆可以作为饲料、柴火或土壤改良剂。

4. 经济价值: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四大主要作物之一(其他三个是小麦、稻米和大豆)。

它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农产品之一,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和工业生产。

5. 种植面积和产量: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玉米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年产量约为1000多亿公斤。

最大的玉米生产国是美国,其次是中国、巴西和墨西哥等。

总体而言,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对世界粮食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玉米在动物饲料、工业生产和生物燃料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中国四季玉米的品种类型

中国四季玉米的品种类型

中国四季玉米的品种类型导语:玉米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作物之一、中国四季玉米的品种类型较多,根据生长周期和适应性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大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四季玉米的品种类型,并介绍一些典型的品种。

一、早熟玉米品种早熟玉米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因其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收获早,生产风险相对较低。

1.达塔玉米:该品种生长周期为70-75天,生长势强,抗倒伏能力强,耐旱抗寒性好,高温适应性强。

2.博纳玉米:该品种生长周期为70-75天,植株高大,抗倒伏能力强,产量稳定,均匀度高。

3.快丰玉米:该品种生长周期为70-75天,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外套叶大,抗倒伏能力强。

二、中熟玉米品种中熟玉米品种适合中国中部地区的种植,生长周期较早熟品种略长,产量和品质较高。

1.穗香326:该品种生长周期为75-80天,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高,色泽鲜艳。

2.川玉32号:该品种生长周期为75-80天,植株平伸,叶片宽大,产量稳定,食用价值高。

3.昆优37号:该品种生长周期为75-80天,耐高温,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

三、晚熟玉米品种晚熟玉米品种适合中国南方地区的种植,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产量和品质高。

1.川玉28号:该品种生长周期为85-90天,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高,耐贮藏。

2.晚熟260:该品种生长周期为85-90天,植株高大,成熟齐整,产量高,籽粒饱满。

3.早抽号:该品种生长周期为85-90天,株高适中,耐寒性好,抗倒伏能力强,产量高。

四、其他玉米品种除了以上介绍的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外,中国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玉米品种。

1.甜玉米:这种品种特别甜美,主要用于食用,生长周期与中熟玉米相似。

2.饲用玉米:这种玉米品种用于饲养畜禽,具有高产和高营养价值。

3.玉米淀粉玉米:这种品种主要用于淀粉加工业,产量高,淀粉含量高。

结语:中国四季玉米根据生长周期和适应性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大类。

玉米有哪些常见的种类

玉米有哪些常见的种类

玉米有哪些常见的种类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着丰富的品种和种类。

以下是
玉米中常见的几个品种:
1.黑麦玉米:黑麦玉米的种皮颜色为深黄色,有时甚至呈黑色。

它的
籽粒呈椭圆形,表皮坚硬,纹理清晰,口感饱满。

黑麦玉米因其特殊的颜
色而备受欢迎,在市场上的需求量较大。

2.海贝尔玉米:海贝尔玉米的籽粒呈白色,粒大而饱满,口感细腻。

由于其产量高、适应性强,海贝尔玉米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商业化玉米品种。

它的产量稳定且易于储藏,使得它成为了玉米种植者的首选。

3.甜玉米:甜玉米的特点是含有较高的糖分,籽粒呈黄色或白色,甜
度较高,口感甜脆。

它是一种适合食用和加工的特殊品种,经常用于制作
爆米花、蒸玉米和玉米糕等食品。

4.红玉米:红玉米是一种颜色鲜艳的玉米品种,籽粒呈红色或粉色。

红玉米富含抗氧化剂和营养物质,具有保健功能。

由于红玉米有着独特的
颜色和口感,被广泛用于制作特色食品和饮料,如红玉米汤、红玉米粥等。

5.硬粒白玉米:硬粒白玉米的特点是籽粒颜色呈白色,形状较大且坚硬。

它的主要用途是加工成玉米片和玉米粉以及用于制作玉米淀粉等食品
和工业用品。

除了上述几个常见的品种,玉米还有很多其他的变异品种和地方特色
品种,例如紫色玉米、蓝色玉米、梆子玉米等。

这些品种因其特殊的颜色、形状和口感而备受关注,逐渐成为了美食界和健康食品市场的新宠。

总之,玉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着丰富多样的品种。

它们各具特点,不仅满足了人们对食物品质和味道的需求,也为玉米种植
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玉米的主要分为几大类

玉米的主要分为几大类

玉米的主要分为几大类根据玉米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按籽粒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分类,有硬粒型、马齿型、中间型、糯质型、爆裂型、甜质型、粉质型、甜粉型和有稃型9种。

(一)马齿型玉米当前生产上种植的最重要的栽培类型。

果穗圆筒型,籽粒扁平,呈方形或长方形,两侧胚乳为角质淀粉,中间和顶部为粉质淀粉。

马齿型玉米成熟时顶部干燥凹陷呈马齿状。

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较高,适于在高肥水条件下种植,但籽粒品质较差。

(二)硬粒型玉米又称燧石型或普通型。

果穗圆锥形。

籽粒一般为圆形,顶端和周围胚乳均为角质淀粉,透明而有光泽;中间为粉质淀粉。

硬粒型玉米食用品质好,成熟早,适应性强,但丰产性差,多数农家品种属于这种类型。

(三)半马齿型玉米也称中间型,为马齿型和硬粒型间的杂交种。

籽粒顶部凹陷,深度较马齿型浅,也有不凹陷的,但呈现白色斑点,产量中等,品质较马齿型好。

当前生产上栽培的杂交种玉米大多属于这一类型。

(四)粉质型玉米也称软质型。

穗形和粒形与硬粒型相似,籽粒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粒色乳白,质地松软,外表无光泽。

生产上栽培较少。

(五)甜质型玉米又称为甜玉米。

籽粒未成熟时具有半透明的角质外形;干燥时籽粒表面皱缩,呈半透明状。

在乳熟期籽粒的糖分含量达15%-18%,成熟时含糖量逐渐减少。

这种玉米多在没有完全成熟时供作蔬菜,大部分用来制作罐头食品。

(六)爆裂型玉米果穗和籽粒均较小,穗轴细,籽粒全部为角质淀粉,质地坚硬,品质较好,加热爆裂较硬粒型籽粒为大。

80年代以来我国培育出一些优良爆裂型品种和杂交种。

(七)糯质型玉米又称蜡质型,是玉米引入我国后产生的突变类型。

籽粒胚乳成分全为角质的枝链淀粉。

籽粒不透明,暗淡无光泽,味带粘性。

(八)有稃型玉米果穗每个籽粒均有一个长大的稃片包被,而果穗外面又有普通玉米一样有苞叶包住。

常自花不孕,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类型,栽培价值较低。

(九)甜粉型玉米籽粒上半部具有甜质型玉米相同的角质淀粉,下半部具有与粉质型玉米相同的淀粉。

玉米的生物知识有哪些

玉米的生物知识有哪些

玉米的生物知识有哪些一、植物学特征玉米(学名:Zea mays)是一种单子叶植物,属于禾本科玉米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植株通常高大,茎秆粗壮,叶片狭长,排列整齐。

玉米的根系发达,可以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二、生长周期玉米的生长周期通常分为萌芽期、生长期、抽穗期、结实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

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玉米的生长周期大约为95-120天。

不同品种的玉米生长周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繁殖方式玉米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种子进行。

玉米的花序位于茎的顶部,是由雄花序和雌花序组成的。

雄花序位于最上方,而雌花序位于雄花序下方。

玉米的授粉通常通过风力传播花粉完成,雄花序上的花粉会飘到雌花序上,完成授粉过程。

四、农艺管理玉米是一种对温度和光照要求较高的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0摄氏度。

对土壤要求较宽松、疏松,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适时施肥、灌溉和除草等农艺管理措施,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五、主要品种和用途玉米的品种繁多,主要可以分为粮用玉米、饲料玉米和甜玉米等。

粮用玉米是最常见的品种,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人类的日常饮食。

饲料玉米主要用于畜牧业,作为饲料供动物食用。

甜玉米则因其甜美的味道而受到青睐,常作为蔬菜食用。

六、玉米的营养价值玉米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其中,玉米的淀粉含量较高,是人们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

此外,玉米中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有一定的益处。

七、玉米的经济意义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不仅可以作为粮食直接食用,还可以用于制作玉米制品如玉米面、玉米淀粉、玉米油等。

此外,玉米还可以用于酿酒和工业原料的生产。

以上就是关于玉米的一些生物知识介绍。

通过了解玉米的特征、生长周期、繁殖方式、农艺管理、主要品种和用途、营养价值以及经济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重要的农作物。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玉米形态特征

玉米形态特征

玉米形态特征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除了作为主食之外,玉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形态特征。

本文将从玉米的形态特征入手,探讨和介绍玉米的不同外观特点。

我们从玉米的植株外观开始。

玉米是一种高大的禾本科植物,植株通常高度在1.5米到3米之间。

玉米的根系发达,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叶片条状,簇生于茎上。

在生长过程中,玉米植株会逐渐形成穗,穗是玉米植株上的生殖器官,通常位于茎的顶端。

玉米的穗由多行排列的玉米粒组成,每一行通常有8-16粒,外表呈圆锥形,整体呈长条状。

我们来看玉米的果实特征。

玉米的果实即玉米粒,是玉米植株的种子。

玉米粒通常呈椭圆形,外皮光滑,有各种颜色的变种,包括黄色、白色、蓝色等。

玉米粒的大小和形状会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而有所差异,但大多数玉米粒都呈椭圆形,稍微扁平。

玉米粒内部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主食来源之一。

玉米的叶片特征也相当显著。

玉米的叶片呈长条状,绿色,具有明显的纵条纹。

叶片边缘有锯齿状的边缘,叶脉清晰可见,整体呈现出清晰的纹理和结构。

玉米叶片的表面比较光滑,能够有效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植株提供养分和能量。

我们来看玉米的根系特征。

玉米的根系呈纺锤状,主根深入土壤,侧生根发达,帮助植株吸收养分和水分。

玉米的根系通常生长在土壤的表层和深层,形成一个庞大的根系系统,有助于植株的稳固生长和吸收养分。

玉米的根系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对土壤生态系统具有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多样的形态特征,包括植株外观、果实特征、叶片特征和根系特征等。

通过对玉米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玉米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为玉米的种植和利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玉米这一重要作物的形态特征,增强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玉米的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玉米的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9、有稃型:果穗上每一个籽粒的外面,均包被有颖壳,颖壳顶端有芒状延生物,难于脱粒。籽粒内部多为角质。该类型属最原始类型,无生产价值。
(一)方法步骤
1、取玉米植株,按根、茎、叶、雌花序、雄花的顺序,仔细观察各部位的形态特征。
2、取玉米各主要类型的果穗、仔细观察果穗和子粒特征,并将子粒纵剖开,观察剖面的角质淀粉和粉质淀粉的分布情况。
根据玉米果穗颖壳的长短、籽粒形状,表面特征,籽粒内部胚乳结构等性状,将玉米划分为九个类型(亚种)。
1、硬粒型:又普通种或燧石种。果穗圆锥形,籽粒饱满圆形、顶部,周围为角质淀粉,中间为粉质淀粉,外壳呈半透明状,坚硬有光泽。品质较好,适应性强,成熟早,产量稳定,是生产上的主要类型之一。
2、马齿型:又称马牙种,果穗圆筒形较大,籽粒扁长,两侧为角质淀粉,顶部中部为粉质淀粉,成熟时顶部凹陷呈现马齿状。,食用品质不如硬粒天时,不耐低温,成熟晚,产量高但不稳,是生产上的主栽类型之一。
1、根:玉米为发达的须根系。根据根的发生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三种:(1)初生根:种子发芽时,从种胚长出的一条幼根,称为初生胚根,2—3天后在下胚轴处又长出了3—7条幼根,称为次生胚根,两者合称初生根。这些根系是玉米幼苗期的吸收器官。(2)次生根:三叶期后至拔节期间,从地下茎节上长出4—7层轮生的根系。它是玉米一生中最重要的吸收器官。(3)支持根:拔节后从靠近地表的茎节上,环生的2—3层根系。支持根在物质吸收、合成及支撑防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齿型:又叫中间种。是由硬粒型和马齿型杂交而成的杂交种。粒顶部粉质胚乳少,齿形陷度浅。生态习性,品质产量介于前两者之间。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杂交种均属于半马齿型。
4、蜡质型:又叫“糯质种”。籽粒胚乳全为角质的枝链淀粉组成,遇碘液呈红褐色,籽粒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此种原产于我国,是玉米面、引入我国后在西南山地特殊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生态型。

实验3 玉米植株形态观察及类型识别

实验3  玉米植株形态观察及类型识别

实验3 玉米植株形态观察及类型识别一、实验目的1.认识玉米形态,掌握形态特征。

2.识别玉米类型,掌握类型特点。

二、材料与用具1.材料:(1)玉米八大类型干制标本。

(2)玉米八大类型的果穗、籽粒标本。

(3)标本区玉米植株。

2.用具:钢卷尺、玻璃杯、放大镜、剪刀、镊子、锹、小铲三、内容说明(一)玉米植株形态玉米的器官有根、茎、叶、雄穗、雌穗等。

1.根玉米根系由胚根和节根组成。

(1)胚根。

又称初生根、种子根。

种子萌发时初生胚根先露出。

约1~3d后,在盾片节的上面,中胚轴的基部又长出3~7条次生胚根,因是从种子内长出的,因而与初生胚根统称为初生根(或种子根)。

(2)节根。

又称次生根。

一般有7~9层,有的10层以上,地下一般5~6层。

一般幼苗长出3~4片叶时,地下茎节长出第一层次生根,以后随着叶片出现,茎节形成,由下而上陆续环生一层层次生根。

(3)支持根。

拔节后在近地面1—3个茎节上长出几层支持根,又称气生根。

支持根较粗壮,入土后形成许多分枝,有吸收养分、支持植株防止倒伏的作用,同时,支持根可直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大量氢基酸,供地上部生长需要。

2.茎玉米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玉米植株的茎粗自下而上逐渐变细,节间长度逐渐增长,至穗位附近为最长,然后又有递减的趋势。

叶着生于节上,故叶片数与茎节数一致。

玉米的茎,既是支持和运输器官,也是贮存养分的场所。

茎秆又是贮藏养分的器官,在玉米生长的后期,可将部分养料转运到籽粒中去。

3.叶玉米叶着生在茎的节上,呈不规则的互生排列。

全叶由叶鞘、叶片、叶枕、叶舌四部分组成。

叶鞘紧包着节间,可保护茎秆、增强抗倒伏能力。

叶片基部与叶鞘交界处有环状而加厚的叶舌。

叶片着生叶鞘顶部,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叶片中央纵贯一条主脉,主脉两侧平行分布着许多侧脉,叶片边缘呈波状皱褶,有防止风害折断叶片的作用。

4.雄穗属圆锥花序,雄穗由主轴、分枝、小穗、小花组成。

分枝数目因品种而不同,一般15~25个,最多可达40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玉米的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一、目的
1、了解玉米植株各部位的形态特征
2、识别各玉米主要类型的果穗和种子特征。

二、材料和用具
玉米的植株、各类型的果穗。

解剖刀、镊子、扩大镜等。

三、内容及方法步骤
(一)玉米植物学的形态特征
玉米为禾本科(Gvamineae)玉蜀黍属(Zea)学各为Zea Mays.L。

该属栽培的只有玉米一个种。

各部分的特征如下:
1、根:玉米为发达的须根系。

根据根的发生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三种:(1)初生根:种子发芽时,从种胚长出的一条幼根,称为初生胚根,2—3天后在下胚轴处又长出了3—7条幼根,称为次生胚根,两者合称初生根。

这些根系是玉米幼苗期的吸收器官。

(2)次生根:三叶期后至拔节期间,从地下茎节上长出4—7层轮生的根系。

它是玉米一生中最重要的吸收器官。

(3)支持根:拔节后从靠近地表的茎节上,环生的2—3层根系。

支持根在物质吸收、合成及支撑防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茎:直立,较粗,圆柱形,一般高1—3m,但因品种、土壤、气候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异。

茎秆由若干节组成,一般为15—22节,其中地下4—6节密生。

每节生一片叶子,节与节之间为节间。

玉米主茎各节均有一个腋芽。

茎基部上的腋芽能长成侧枝,称为分蘖,并形成自己的根系。

生长良好的大多数品种,名节间的长度由下而上向顶式增加,而直径逐渐减小。

一般情况下,穗颈节最长,其次是穗位的上、下两节间较长。

3、叶:玉米叶片数与茎节数相同。

叶由叶鞘、叶片、叶舌三部分构成。

叶鞘有皱纹(其他作物无),叶片主脉明显叫中肋,叶缘呈波浪状。

一般穗位叶及其上下两叶最大。

叶舌膜质,着生于鞘与叶片交接处。

4、花序:玉米为雌雄同株异位花序。

(1)雄花序,俗称天花,为圆锥花序。

有主轴和分枝,分枝多少随条件而变化。

主轴着生4—11行成小穗,分枝仅有2行成对小穗。

成对的小穗,一为有柄位于上方,一为无柄位于下方。

每一小穗颖片中包有两朵雄花。

每雄花由内、外颖、浆片,3枚雄蕊等构成,花成熟,内外颖张开,雄蕊的花丝伸长将花药送出外为散粉。

(2)雌花序:雌花序由茎杆中间叶腋间的腋芽发育而成,俗称果穗,为肉穗花序。

果穗是变态的茎,具有缩短了的节间(果穗柄)及变态的叶(苞叶)果穗的中央为穗轴,红色或白色。

穗轴上着生纵行成对排列的无柄小穗花,每一小穗的颖花内有两朵小花,上位花结实,下位花退化。

果穗上籽粒行数是偶数,一般有8—24行。

5、子粒:玉米子粒为颖果,由果皮(与种皮连在一起),胚和胚乳组成。

果皮多为黄、白两种,也有其它颜色。

子粒外形有近圆形或扁平形。

胚乳是贮藏有机营养的地方,有角质胚乳和粉质胚乳之分。

玉米的胚较大,位于子粒一侧。

千粒重一般约200—250g,子粒出产率(占果穗重量)一般为75—85%。

(二)玉米类型的特征
根据玉米果穗颖壳的长短、籽粒形状,表面特征,籽粒内部胚乳结构等性状,将玉米划分为九个类型(亚种)。

1、硬粒型:又普通种或燧石种。

果穗圆锥形,籽粒饱满圆形、顶部,周围为角质淀粉,中间为粉质淀粉,外壳呈半透明状,坚硬有光泽。

品质较好,适应性强,成熟早,产量稳定,是生产上的主要类型之一。

2、马齿型:又称马牙种,果穗圆筒形较大,籽粒扁长,两侧为角质淀粉,顶部中部为粉质淀粉,成熟时顶部凹陷呈现马齿状。

,食用品质不如硬粒天时,不耐低温,成熟晚,产量高但不稳,是生产上的主栽类型之一。

3、齿型:又叫中间种。

是由硬粒型和马齿型杂交而成的杂交种。

粒顶部粉质胚乳少,齿形陷度浅。

生态习性,品质产量介于前两者之间。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杂交种均属于半马齿型。

4、蜡质型:又叫“糯质种”。

籽粒胚乳全为角质的枝链淀粉组成,遇碘液呈红褐色,籽粒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

此种原产于我国,是玉米面、引入我国后在西南山地特殊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生态型。

5、粉质型:又叫软粒种。

果穗与籽粒与硬粒种相似,但籽粒胚乳全为粉质淀粉构成,质地较软,外观不透明,表面光滑。

是制造淀粉和酿造的优良原料,我国很少栽培。

6、甜质型:又叫甜味种,甜玉米,籽粒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糖分(乳熟期含粮量为15—18%)角质胚乳呈半透明状,粉质极少。

籽粒成熟干燥后表面皱缩,且坚硬透明有光泽。

以黑色或黄色较多。

这种类型植株小而多叶,且易分蘖,穗中等、苞叶长。

7、甜粉型:子粒上半部具有与甜质型相同的角质淀粉,下半部为粉质淀粉。

该类型我国目前没有种植。

8、爆裂型:又叫爆裂种。

穗粒均小,籽粒胚乳绝大部为角制裁淀粉,只有中心有少量粉质淀粉。

籽粒加热后有爆裂性,比原来体积可增大25倍左右。

由于子粒形状不同,可分为米粒型和珍珠形两种。

米粒型果穗和籽粒较大,籽粒两端尖,多白色呈现大米米粒形,又叫白爆裂。

珍珠型子粒小,圆形,果穗细长,子粒颜色多为金黄色及褐色,又称黄爆裂。

9、有稃型:果穗上每一个籽粒的外面,均包被有颖壳,颖壳顶端有芒状延生物,难于脱粒。

籽粒内部多为角质。

该类型属最原始类型,无生产价值。

(一)方法步骤
1、取玉米植株,按根、茎、叶、雌花序、雄花的顺序,仔细观察各部位的形态特征。

2、取玉米各主要类型的果穗、仔细观察果穗和子粒特征,并将子粒纵剖开,观察剖面的角质淀粉和粉质淀粉的分布情况。

(二)方法步骤
1、取玉米植株,按根、茎、叶、雌花序、雄花的顺序,仔细观察各部位的形态特征。

2、取玉米各主要类型的果穗、仔细观察果穗和子粒特征,并将子粒纵剖开,观察剖面的角质淀粉和粉质淀粉的分布情况。

四、作业
1、观察雌雄花序、小穗小花结构,取果穗横断面,绘图并表明各部位名称。

2、观察玉米主要亚种,绘各亚种籽粒的剖面图,注明角质与粉质淀粉的分布。

3、列表比较各亚种的果穗特征。

1)雄花序的形态结构:玉米的雄花序又称雄穗或无花,着生在茎秆的顶部,属圆锥花序。

由主轴、分枝和小穗、小花组成。

一个雄穗能产生1500万一3000万个花粉粒。

2)雌花序的形态结构:玉米的雌花序又叫雌穗或果穗,着
生在茎秆中下部,属肉穗花序。

由穗柄、穗轴、苞叶、小穗和
小花组成。

穗轴呈圆筒形,其上着生许多成对纵行排列的无柄
小穗,每个小穗中有2朵小花,其中一朵能够结实。

所以,玉
米果穗上的籽粒行数总是成双行。

结实花内具有雌蕊,雌蕊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

花柱和柱头通常称为花丝,花丝上布满茸毛,能分泌砧液,以帮助砧着落在花丝上的花粉,有利受精结实。

角质胚乳粉质胚乳
硬粒型玉米
甜质型糯质型爆裂型粉质型甜粉型有稃型马齿型硬粒型半马齿

大小
单株穗子
数量
着生部位
籽粒性状
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