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玉米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耕作方式特殊,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玉米主要病害包括玉米叶斑、玉米穗腐病、玉米灰斑病等。
本文将从病害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两方面介绍这些病害,以帮助玉米种植者更好地防治病害,保障玉米产量和质量。
一、玉米叶斑玉米叶斑是由玉米叶斑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在玉米生长期内易发生。
该病害的发病症状为玉米叶片上出现不规则形状的褐色或黑色斑点,斑点边缘呈波浪状,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黄、凋落。
防治措施:1.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选用高抗性和中抗性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合理施肥,保持玉米植株的生长健康,增强其抗病能力,预防叶斑病的发生。
3. 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如使用防治叶斑病的农药,控制病害的扩散和侵害。
二、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由玉米穗腐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侵害玉米的穗部。
该病害的发病症状为玉米穗上出现褐色或黑色的腐烂斑点,严重时导致玉米穗部腐烂,影响玉米的种子质量和产量。
防治措施:1. 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通过施肥、灌水等措施,使玉米植株生长健康,提高其抗病能力。
2. 及时清除玉米田间的秸秆、杂草等植物残留物,减少玉米穗腐病菌的滋生繁殖地。
3. 预防霜冻、干旱灾害,增强玉米穗部的抗逆性,减少玉米穗腐病的发生。
玉米病害防治是一个综合性工作,既要做好病害的发病监测和病害的诊断,又要加强田间管理和防治措施的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病害的防治水平,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
希望种植者们能够认真对待玉米病害的防治工作,从而保障玉米的高产高质。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但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各种病害的侵袭。
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极大地威胁着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
因此,了解玉米主要的病害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一、玉米白粉病1、发病症状玉米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地区。
初期病叶在叶腋处逐渐出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后期叶面明显发白,形成白粉层。
病叶会卷曲、变薄,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进行。
镰刀叶也可能畸形、弯曲甚至死亡。
2、防治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2)水稻和小麦小麦与玉米轮作。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病部,减少病菌的传播。
(4)使用有效的药剂进行喷雾,杀灭已经感染的白粉菌。
玉米锈病是玉米上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由锈属真菌引起。
病叶逐渐产生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斑点,颜色从淡绿色变成黄色或橙色,然后变成深棕色。
后期,感染部位上表面出现橙红色粉状物。
叶片枯黄、干枯、变形。
病重叶片局部干枯脱落,甚至导致整株枯死。
(1)选择健康的种子和地力好的田地种植玉米。
(2)加强基础管理,控制田间人员和工具的传播。
(3)及时清除包括杂草在内的病叶和杂质作物。
(4)选用节末喷洒药剂,如氧化锰和三氧化碳,等进行药剂喷雾。
玉米疫病,又称玉米凋萎病,是由病原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发病期间,玉米出现叶片枯萎、发黄、生长迟缓、植株高度缩短等一系列症状。
病株上的花蕾也可能变黑且不开放,直到整株植物死亡。
(2)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及时清除病死部分。
(3)加强营养管理,合理施肥。
(4)进行药物预防或治疗。
药剂包括甲基托布津、金种子等。
四、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是由叶斑菌引发的病害。
在发病期间,玉米叶片会出现大面积的浅黄色或白色小斑点,水渍状或圆形状,大小不等,通常会在叶子一个侧面上出现。
后期的斑点逐渐变成灰色,然后再变成黑褐色或带紫色。
感染的叶片变薄、破裂,甚至导致叶片死亡。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也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下面将介绍玉米主
要的病害发病症状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玉米晚疫病:
- 发病症状:叶片出现斑点,以黄褐色的圆形病斑为主,病斑中心逐渐变成灰白色,
边缘呈红褐色。
病斑周围的组织还会出现红肿现象,并伴随有粉红色霉层。
-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及时剪除病叶,减少病
原菌的传播。
定期喷洒杀菌剂,提高玉米植株的抵抗力。
2. 玉米锈病:
- 发病症状: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长条状的红褐色條
状病斑。
叶片上还会出现黄色或红色的孢子堆,给叶片表面覆盖一层锈色霉层。
- 防治措施: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使用抗锈病品种,加强玉米植株的养分
供应,合理控制田间密度,加强通风透光。
定期喷洒杀菌剂。
3. 玉米白粉病:
- 发病症状: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霉层,通常从叶片的基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受感染的叶片会出现弯曲、黄化、干枯等现象。
严重感染时,可能导致玉米籽粒不发育。
-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定期喷洒杀菌剂,增强植株的抵抗力。
注意灌溉排水,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玉米十大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

玉米十大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但是,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玉米,提高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了解玉米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是玉米上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
该病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黄斑,斑点周围常常有红色边缘。
严重的话,叶片会枯萎,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该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在种植前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喷洒杀菌剂等。
二、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该病害主要表现为玉米花粉和花丝变色,甚至变成红色或紫色,严重的话,会导致玉米的花粉无法正常传递,影响玉米的受精和结实。
该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喷洒杀菌剂等。
三、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该病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上出现黄色或橙色的斑点,斑点周围常常有黑色的病斑。
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变黄,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该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喷洒杀菌剂等。
四、玉米褐斑病玉米褐斑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该病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斑点周围常常有黄色的病斑。
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枯萎,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该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喷洒杀菌剂等。
五、玉米螟虫玉米螟虫是玉米上比较常见的害虫之一,该害虫主要以玉米叶片和玉米穗为食。
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上出现许多小孔,穗子被啃食后变成“虫穗”。
该害虫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在种植前选用抗虫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喷洒杀虫剂等。
六、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害虫,该害虫主要以玉米叶片和茎干为食。
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变黄,叶片上有粘液,茎干变薄弱,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玉米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适合病菌生长繁殖的气候条件较为普遍,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农民们需要认真了解和掌握玉米的病害防治知识,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本文将介绍关于玉米常见的10种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灰斑病灰斑病是玉米上常见的真菌病之一,主要具有环形或椭圆形的灰色胞内孢囊,可造成玉米叶片的脱粉、枯黄、死亡等症状,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适时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
2.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害。
它会使玉米叶片出现红棕色或黄色的小点,然后从叶边缘向中心扩展,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预防锈病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定期除草和清理病叶、及时灌溉等。
3.叶斑病叶斑病主要是由霜霉菌感染引起的,使玉米叶片上出现红褐色的斑点,严重时导致叶片失去功能。
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等。
4.褐斑病褐斑病是无性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使玉米叶片上形成褐色的小斑点,逐渐增大,终至叶片枯死。
防治褐斑病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定期除草和清理病叶、加强肥料管理等。
5.苗期腐烂病苗期腐烂病是由土壤中的细菌和霉菌引起的,主要在玉米种子发芽时发生。
其症状是玉米幼苗出现腐烂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幼苗死亡。
预防苗期腐烂病的方法包括皮肤消毒、保持土壤通气性、选用新鲜种子等。
6.疫霉病疫霉病是由一种疫霉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影响玉米的穗部、叶片和茎部。
它会导致玉米出现炭疽病样症状,如大量死亡、桔红色病斑、病叶、病茎等。
防治疫霉病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玉米田里的死麦草和禾本科杂草、加强田间管理、适时灌溉等。
7.白粉病白粉病是由白粉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影响玉米的叶片和穗部。
它会使叶片形成白色的粉状物,严重时导致玉米叶片干枯、死亡。
预防白粉病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及时除草、避免过度使用肥料和农药等。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它也受到许多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综合排查,玉米叶波斑病、蜗牛、玉米螟、玉米腥黑粉菌病、玉米穗腐病、玉米叶斑病等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病虫害,本文介绍玉米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一、玉米叶波斑病玉米叶波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一般在玉米抽穗到幼穗形成之前发病。
症状为玉米叶片出现小黄点,逐渐扩大变成不规则的斑点,中心呈白色或灰白色,周围呈深褐色或棕色,大小不等,叶子会因此枯黄干枯。
防治方法:1. 在发生玉米叶波斑病时,及时采取药物防治。
2.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及时除去早熟植株和枯叶。
3. 适当使用适量肥料,增强玉米植株抗病能力。
二、蜗牛蜗牛是玉米的常见害虫之一,它可以吃掉玉米的幼穗和成熟的玉米籽粒,导致产量大减。
1. 把蜗牛捕捉或手工涂药,采用“田间旋风莎垫”或“田间蜗牛网”,即在田间引入旋风扇或安装芦苇垫和蜗牛网,阻止蜗牛进入田间。
2. 在非耕作期间清除杂草、垃圾等,减少蜗牛栖息地。
3. 促进蜗牛的天敌如蛇、鸟类的增长,使用杀虫剂时注意不要影响它们的活动。
三、玉米螟玉米螟属于昆虫类,是玉米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以玉米幼穗和叶片为食,给玉米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1. 在田间可以放置黄板,诱捕成虫,控制成虫繁殖。
2. 对于幼穗受害的部位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治疗,让幼穗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
3. 设立陷阱或者使用黏性控制因子来控制幼虫的繁殖数量,让它们不能正常地成长和威胁玉米的产量。
四、玉米腥黑粉菌病玉米腥黑粉菌病是由过滤菌科真菌引起的一种危害性病害,病原菌主要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繁殖,它会使玉米的叶片和穗部,钟果变成黑色,降低产量。
1. 合理进行玉米田间管理,控制田间湿度,适时处理落叶和残株,减少过冬菌丝的生长。
2. 种植抗病性优良的杂交玉米品种,使用数量适当的氮肥和有机肥物质来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五、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会使玉米的花絮、纹路和谷粒变黑,腐烂坏掉,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不良影响。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在种植过程中,玉米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病害,农民需要对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有所了解。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
一、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玉米病害,其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和穗部。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不规则褐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不断扩大融合,形成大片的赤褐色斑块。
受害玉米穗部则出现大片的赤霉霉变,满目腥红,整个穗部严重腐烂。
赤霉病还会导致玉米颗粒出现霉变,降低玉米的品质和食用价值。
为了防治玉米赤霉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性品种是防治玉米赤霉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2. 合理密植:适当的密植可减少气温变化对玉米的影响,减轻病害的发生。
3. 农业防治: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定期喷洒杀菌剂,如多菌灵等,防止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 病源清除:发现受害玉米植株,及时清除,并对田间秸秆进行深埋,减少病源的存留和传播。
二、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由灰斑病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小斑点,随后小斑点扩大,中间出现灰白色斑点,形成大小不等的灰斑。
受害叶片逐渐干枯焦黄,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玉米产量减少。
为了防治玉米灰斑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 喷施杀菌剂:在病害初期进行预防性喷洒杀菌剂,如有效成分为氯酰胺的药剂,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4. 育种抗病品种:选用抗灰斑病的玉米品种,降低病害的发生。
1. 合理施肥:保持充足的养分供应,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
4. 合理耕作:合理的耕作措施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如改良土壤排水条件,减少植株间的湿度。
四、玉米晚疫病玉米病害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的管理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喷施杀菌剂、清除病灶等。
定期巡田观测,及时发现病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保障玉米产量和质量。
玉米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玉米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玉米很容易受到病虫侵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玉米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一、玉米病害的症状(一)玉米叶斑病1.玉米叶面出现黄色斑点,大小不一,边缘稍稍隆起,有时斑点中央有红褐色晕圈。
2.斑点上出现黑色小点,后期叶片呈现干枯焦脆状态。
1.病菌袭击玉米时,玉米叶面出现一些微小的、黄色的点,不久就变成水渍一样的物质,小点的周围则呈现红色。
2.透过叶子,可以看到黄色小点变成了一圈红色,由于病菌会向外蔓延,所以圆圈逐渐扩大,变成不规则形状。
3.由于盖被物不佳,这种疾病可能导致玉米的减产。
1.玉米几个月大时,叶子和茎就会开始腐烂发黑,孢子开始直射在玉米耳上,耳朵的端部会开始发黑,而在端部之上的玉米颗粒似乎已经熟了。
2.黄色孢子从叶片上飘落,雨滴便将它们落在玉米耳上,由于病原体在玉米顶部繁殖最快,所以物质最先腐烂。
1.玉米花粉会散发出稻草的气味,玉米茎和叶子的角度也变得更加平直。
2.损失也很高,玉米被大量毒素侵袭,导致动物死亡。
(一)合理施肥,增强抗病能力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养分,特别是氮、磷、钾三大营养素。
合理施肥能够为玉米提供足够的养分,增强其抗病能力,降低患病风险。
(二)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玉米品种是预防病害的重要途径。
对于常见的病害,如玉米锈病、叶斑病、炭疽病等,市场上已经有抗病品种。
选择这些品种能够大大降低患病风险,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合理植保及时发现和控制病害,可以有效遏制病害蔓延。
需要结合玉米的具体生长阶段和病害特点,进行定向防治。
(四)勤于田间管理定期清除作物深处的零散枝叶,同时清理田间杂草,避免病害的繁殖和传播。
及时发现病害,可以阻止其发展。
(五)合理秸秆处理玉米收获后,应注意垃圾堆肥中的秸秆处理。
将其留在田间,可增加土壤肥力,但也可以成为病害和虫害的温床,应该进行合理的消毒处理,减少病菌和虫卵的存活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它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讨论玉米的主要病害、病害发病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一、玉米叶斑病
病原菌:小斑点病菌、红痣病菌、环孢霉等真菌。
病害发病症状:在玉米叶片上,出现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点,有时朱红或黄色边缘,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导致玉米失去光合作用,并减少水分的吸收。
防治措施:
1、选用病害抗性品种或病害抗性较强的地块种植;
2、采用灭菌土壤进行种子处理;
3、果断剪除受感染的植株,防止病原菌蔓延;
4、使用新型天然杀菌剂进行防治。
二、玉米病毒病
病原体:多种玉米病毒,如粉尘病毒、镰孢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病害发病症状:在玉米叶片和花序上,出现黄化、畸形、萎缩等症状,影响了玉米的生长,从而影响了产量。
防治措施:
1、及时消毒工具和种子;
2、使用玉米病毒宿主植物旋转作物;
3、选择抗病性和抗性品种;
4、在病毒暴发的地区进行大面积密闭防治。
综上所述,玉米的主要病害包括叶斑病、病毒病和锈病,这些病害都会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采取科学和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这些病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