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基础训练教程: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
把作文写具体练习

如何把作文写具体一、陌生叔叔帮我把车修好了。
“叔叔迅速地摘下手套,用右手拿着链条,左手帮着把链条搬过去,链条一点点地扣上去了,一节一节地扣住了后轮的齿轮。
‘咣当’一声,链条滑了出来,这一次努力前功尽弃。
我的心咯噔一下,万一叔叔告诉我修不好,我该怎么办呀!可事情并非如我想象,只见叔叔向拢起的双手呵了呵气,又蹲下了身子。
他为了不让链条弹开,用右手把链条往前面齿轮上套住,然后右手拉住链条往后齿轮上移,左手护住链条不让它再滑出来。
后来,他看到位置有些偏,就用左手把它移正再装,洁白的雪花落在了他冻得通红的满是油污的手上,我知道他的手一定很冷,很冷,可他的心一定很热,很热。
终于,链条一节一节地和齿轮扣住了。
他猛一转脚踏板,车子居然又完好地转动起来。
”文章中最直观的细节是叔叔修车的动作细节,摘、拿、套、拉、护、移、转等动词的使用,写出了叔叔雪中修车的不容易,突出了人物精神。
其次应当是外貌细节和心理细节的描写衬托了人物美好的心灵。
每个人观察生活的角度和经历不同,再现的生活场景也就不同,但无论采用怎样的方法,我们达到这样一种境地为最好——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二、我的同桌非常调皮,上课不认真听讲,总是和周围的同学讲小话,英语课上,老师检查我们谁没有带英语书,他本来带了,可是课桌里书太多了,一下子找也找不到,结果被老师批评了,我的同桌真是搞笑啊!第四节英语课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今天你有带英语书吗?我今天带了,不愿担心再被英语老师骂了,哈哈。
”同桌说着还拿出英语书在我眼前晃悠了两下,我十分不满的瞪了他一眼,好像全世界就他带了似的,得意洋洋的。
“王斌,出来一下,有事找你。
”门外一位隔壁班的同学在门口冲同桌招招手。
他见状随便把英语书往他那乱七八糟的抽屉里一塞,便跑出去了过一会儿他又像一只刚出笼的小鸟,在操场上飞奔着。
……“叮零零~叮零零~”,上课铃声又一次响了,同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回班级。
刚踏进教室门口,英语老师就紧随其后的进来了,只见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扫视了一下班级,一眼就看到了大家空空如也的课桌,“刷”的一下,晴转阴:“没带书的都给我站起来!”“唰唰唰”地站起来几个人。
初中生如何把作文内容写具体

初中生如何把作文内容写具体方法一:要学会多问几个“怎么样”来扩展情节作文时有些同学只惯于概括叙述。
怎么办呢?行文中如果学会多问几个“怎么样”就能够把情节写的具体详细。
例文:《令人害怕的夜晚》今天夜里,家里人都出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家里看家,我非常害怕。
直到妈妈回来了,我才松了一口气。
我们可以这样问:1、你为什么害怕?2、你当时是怎么想的?3、你当时的反应如何?改后:在一天夜里,我一个人在家里。
天要下雨了,电闪雷鸣,我害怕极了。
那雷声一阵接一阵,震耳欲聋,把窗子都震得哗哗作响。
忽然,又一道电光闪过,呀,妈呀,又要有一声惊雷了!我赶快捂住耳朵。
尽管如此,雷声还是穿透我的手掌,震撼了我的耳膜,就好象在我的头顶炸响了一样。
我更加害怕了,飞快地钻入了被窝,用被子使劲地蒙着脑袋,心里不停地祈祷: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同学们在写作文之前,对感受最深的部分和与主题关系最紧密的部分,一定要认真想一想,多问——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是一把能把文章写具体的钥匙,用它去开启内容空洞的锁,一般都灵。
方法二:学会把一个排场或片段分化开写:把一个排场或片段分化成几个局部,把人物的动作分化成多少动作,就象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对每个局部、每个动作都作出描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能够使描写变得具体生动。
比方:有个同砚描写一次足球赛中的射门动作“XXX带着球,飞速冲向球门,猛地一脚,把球踢入网底。
”这句话虽然用了一连串的动词,也写清楚了经过,但照旧显得很笼统。
如果把这一进球过程分解为接球——带球——过人——射门——进球。
然后再想想每个动作的具体情景,最后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接起来,就会使描写变得生动具体:“XXX在中场用胸部熟练地接住同伴传来的球,惯性地用大腿轻轻一颠,将球巧妙地挑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以灵活的动作晃过后卫的阻击,又避开已经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一脚抽射——进啦!”方法三:把事情的经过部分写具体如果遇到叙事的文章,首先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交代清楚,记叙完全,同时也要注意把事情的重点局部写清楚。
初中作文片断训练方法

初中作文片断训练方法初中作文是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作文片断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学生需要从一篇完整的作文中选取一段进行分析和训练,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以下是一种基于作文片断训练方法的初中作文训练方案,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第一步:选择优秀作文片断老师可以事先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取一些优秀的片断,也可以从教材或其他作文选集中挑选出一些经典的片断。
这些片断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能够体现出优秀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第二步:分析作文片断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和分析所选的作文片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技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内容:作文片断要有具体的内容,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学生可以思考作者是如何选择和展开主题的,主题与片断的结构如何呼应。
2. 结构:作文片断的结构应该清晰合理,有明确的段落划分和过渡。
学生可以分析作者的段落组织方式和过渡手法,思考如何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3. 语言:作文片断的语言应该准确、简洁、生动。
学生可以分析作者的词语选择和句式运用,思考如何运用多样化的词语和灵活的句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质量。
第三步:模仿与创新学生可以根据所选的作文片断进行模仿写作。
可以选择片断中的几个句子或段落,尝试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达一遍。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用词能力。
学生也可以对所选的作文片断进行创新,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将其扩展为一篇完整的作文。
这样既保留了优秀作文的优点,又有了新的表现空间。
第四步:分享和评价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模仿作文和创作作文分享给同学和老师,相互讨论和评价。
可以讨论作文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措施。
通过分享和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同时也能够互相启发和进步。
通过作文片断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作文中如何把句子写具体

作文中如何把句子写具体从表现手法上掌握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一) 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在表达上的作用。
如:会议开始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又如:这件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带形容词性质的叠词。
比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从中我们体会到叠音词的使用既增强了语言的节奏美、声音美,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具体、形象化特征。
经过一番分析、品味后,教师可布置以下选填叠音词的练习。
例如:我们登上半山腰,微微的云在头顶上流着,脚下碧澄澄的泉水欢快地蹦跳着。
放眼远眺,东边山头上绿幽幽的松柏层层叠叠,西边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一匹匹锦缎。
(二) 修辞手法的运用。
许多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表达准确、具体、生动、富有新意。
如:“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船身窄窄的,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一弯新月。
行驶起来,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威尼斯的小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大多数人是不知道没见过的。
但作者恰当地把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轻巧、灵活的特点。
于是小艇的样子马上活跃于读者头脑中了。
再如“调皮的梨娃娃在枝头,快乐地打着秋千。
”一名采用了“调皮”、“梨娃娃”、“快乐”等用于人的词语来描写,启发了孩子们想象,使描写具体、形象。
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多种多样,运用时,可根据文章的需要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把人、事、物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把一段话写具体

把一段话写具体第一篇:把一段话写具体把一段话写具体场景一:一天,我生病了,妈妈带我去看病,到了医院,医生给我输了液,我的病好了,我们就回家了。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呼呼的寒风使劲的刮着,叫人听见都害怕。
我突然发起了高烧,头昏昏沉沉的,脸上火辣辣的,喉咙里面疼极了,我的哭喊声吵醒了妈妈,妈妈急忙帮我床好衣服,骑着电动车,载着我飞奔向人民医院,一路上,妈妈不住地叮嘱我:“儿子,要坚强,把棉袄捂严,别再冻着了……”路上,妈妈的脸被雨雪冻得通红,头发上沾着血水。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医院,医生给我量了体温,38.8度,医生给我打上了掉滴,妈妈陪伴在我的床前,还不停的喂我白开水,给我削苹果块吃,回到家里,妈妈还给我做了香喷喷的鸡蛋挂面汤。
五天后,在妈妈的细心照料下,我的病好多了,顺利地回到学校上课,回忆起妈妈这些日子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的心理感动极了,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1一天,我在校园里面的后操场打篮球,一不小心,摔着了胳膊……几天后,我的胳膊好了。
2、一天,下雨了,我没有带伞,妈妈来给我送伞,回家后,我没淋湿,妈妈却感冒生病了。
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失败乃成功之母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篇一: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500字]有人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在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这句名言给了我很大启示,使我受益匪浅。
至今想起来,还记忆深刻。
他让我明白了:做人做事一定不能骄傲。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要进行一次数学考试,试卷一发下来,我大致浏览了一遍卷子,心里想:哼!这几道题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别想难住我!接着我便开始了答题,不到25分钟,这几道题就做完了,我觉得大功告成了一样,我便洋洋得意地坐在椅子上,满以为这一次考试肯定能得满分,一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过去了……时间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的转动着,很快就到了收卷子的时间了,我迅速的将卷子递给了组长。
如何把作文内容写具体-(1)

他真讨厌,排队时一下子就插在了那个小同学的前面。
迫不及待的他终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瞧: 他左腿向上一跨,右腿一蹬,便将一个小个子学生 挤到了后面,紧接着左手将饭卡往插卡器上一插, 右手的饭盒往上一递,一张丑陋的嘴巴大声喊道: “老师要一份鱼香肉丝、两个馒头,一份汤……” 那似乎很是有礼貌的语气,不禁让我悻悻做呕,再 看后边的同学却早已吐得一塌糊涂……再看表,整 个过程竟只有0.1秒。
• 小刚带着球,飞速冲向球门,猛地一脚, 把球踢入网底
小刚在中场用胸部熟练地接住同伴传来 的球,习惯性地用大腿轻轻一颠,将球巧妙 地挑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以灵活的动作 晃过后卫的阻击,又避开已经扑到跟前的守 门员,一脚抽射——进啦!
我鼓起了勇气,站在起跑线上,眼睛紧 紧盯着踏板,深深地吸了口气,定了定神, 攥紧拳头,像离弦的箭冲向前方,右脚猛 地一蹬踏板,双脚并拢一跃,身子腾空而 起,像青蛙跳水一样落在沙坑里。我回头 一看,我及格了!‘哗——’一阵掌声响 起来,同学们为我的成功而祝贺。
方法四:学会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解开写
• 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 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动作,就像电影中的慢 镜头一样,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都作出描 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可以使 描写变得具体生动。
武松打虎中,老虎的动作被分解成 一扑、一掀、一剪,武松的动作被分 解成一闪、一闪、又一闪,还有抡、 劈、跳、退、揪住、按、踢、打。
(2)天气真热
三伏天的一个中午,天上没有一点云, 地上没有一丝风,太阳像一盆火烤着大 地,柏油马路晒出了油,花儿耷拉着脑 袋,树叶也蔫了,知了在树上一个劲地 喊:“渴啊,渴啊……大黄狗躺在树荫 底下直喘粗气。
(3)雪大极了
雪下了整整一夜。早晨起来,连门都推 不开了。地上的积雪已有两尺多厚,门 口的三层台阶已分不出是哪一层了。房 屋、楼顶、公路……到处都盖上了一层 厚厚的白棉被,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往 日的自行车流不见了,甚至连一辆自行 车的影子也没有。汽车喘着粗气向前缓 缓地爬行。鹅毛般的雪还不停地下着, 行人都成了雪人,我走出家门不远也成 雪人了,艰难地向学校走去。
初中作文作业中的细节描写技巧

初中作文作业中的细节描写技巧初中作文作业中的细节描写技巧在初中作文中,细节描写是赋予文章生动性的关键。
细节不仅使描写更真实,还能将读者带入情境,使他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观察。
掌握细节描写技巧,可以让作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细节描写的技巧,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首先,细节描写需要通过感官体验来实现。
想象一下,写关于一个秋天的早晨,单靠“天气晴朗”这类简洁的描述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通过细致的感官体验来描绘这个场景。
例如,可以写道:“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校园的小路上,微风轻拂着脸颊,树叶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音。
”这样的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清晨的温暖和宁静。
其次,选择准确的词汇至关重要。
细节的力量往往体现在语言的精准和生动上。
例如,在描写一只猫时,不仅仅是“猫”这个词,而应该用“那只毛茸茸的橘色小猫,眼睛像两颗闪亮的宝石”来使描写更生动。
这种精确的词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构建出具体的形象,从而提高文章的表现力。
细节描写还需要通过动作来增强。
动作是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激动的情绪时,可以写道:“她的手指不停地在桌子上敲打,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读者能更清楚地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变化。
另外,对比也是一种有效的细节描写技巧。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可以突出它们的特征和差异。
例如,描述一个温暖的春天和寒冷的冬天时,可以写道:“春天的阳光像妈妈温暖的怀抱,而冬天的寒风则像冷冷的铁匠铺。
”这样的对比不仅增加了描写的层次感,还让读者更容易感知到季节的变化。
细节描写的技巧还包括关注细节的具体性和独特性。
避免使用过于宽泛或常见的描述,选择那些独特的、能引发读者兴趣的细节。
例如,与其写“花园里有很多花”,不如描述“花园里盛开着色彩斑斓的玫瑰,每朵花的花瓣上还沾着清晨的露珠”。
这样的细节描写能让读者感受到花园的美丽和生动。
最后,练习和修订是提高细节描写能力的关键。
中小学语文精选作文基本功训练 怎样把句子写灵活

中小学语文精选作文基本功训练怎样把句子写灵活句子训练三句子训练四怎样把句子写灵敏精选作文,除了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写详细外,还要注意把句子写得灵敏,用多种多样的句式来表达思想内容。
这样,语句就显得生动活泼,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丰富多采,鲜明感人。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种句子形式,但最基本的,也就是在说话、精选作文中用得最多的是下面表格格式中的四种:上述四种句式是根据它们在说话、精选作文中的用途来分的。
我们必须好好掌握。
除了掌握好陈述句、疑问句、感慨句、祈使句这四种基本句式外,还可以用多种方法变换句式来表达思想内容:1.用不同句式表达同一个内容。
例如:写文具盒的样子,就可以用下列三种不同的句式来描述:①什么样的文具盒?(长方形的、绿色的、塑料制的文具盒。
)②文具盒是什么样的?(文具盒是塑料制的、长方形的、绿色的。
)③什么样的文具盒是什么样?(塑料制的文具盒是长方形的、绿色的。
)又如:①这是谁的钢笔?(这是小强的钢笔。
)②这钢笔是谁的?(这钢笔是小强的。
)③谁的钢笔是这支?(小强的钢笔是这支。
)2.用同一种句式表达不同的内容。
例①例②例③3.变换词序表达同一内容。
例①列宁打碎了花瓶。
花瓶是列宁打碎的。
例②空中的燕子摆着尾巴飞来飞去。
燕子在空中摆着尾巴飞来飞去。
例③蚕姑娘在蚕山上盖起了白色的新房。
在蚕山上,蚕姑娘盖起了白色的新房。
例④你把这道习题再认真做一遍。
这道习题,你再认真做一遍。
你认真一点儿,再把这道习题做一遍。
上述四例,每组句子表达的意思虽基本相同,但词序改变以后句式变了,句子意思的侧重点就有区别了。
假如我们能运用多种句式来表达同一思想内容,文章的语言就生动活泼多了,表达的内容也就更确切了。
4.变换"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但关系非常亲密。
它们可以互换。
例如:"日本女排被中国女排打败了",可变换成"中国女排把日本女排打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
把一段话写具体,就是使这段话表达的内容让人感到好像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呢?在我们学过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有下列三种方法:总起——分述;分述——总结;总起——分述——总结三种形式,都是我们在阅读写作中常见常用的方法。
运用好了,能把内容写具体、写形象。
[1]是先总写再分述:
例如《海底世界》中的一段:
海里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它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一段的第一句是总起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后面四句是分述句,分别介绍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活动的不同方式,具体地说明总起句中所说的“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段,要注意开头的总起句与后面的几个分述句的配合和照应。
一般的规律是:总起句里往往有一个统领全段的关键词
语,而后面几个分述句的意思要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展开写。
如上面这个段落中总起句的关键词语就是“各有各的”,后面的四句话就是围绕“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写的。
这样写,段落的内容就具体了。
总分式,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先总后分,如上面例段,先作总的叙述,后从几方面进行分述。
[2]还有一种是先分后总:
[如下面例段:
我们扛着铁锹、推着小车来到劳动工地。
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分成几组展开了劳动竞赛。
男同学个个犹如猛虎,一马当先;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
看!十几把铁锹上下挥舞,十几个簸箕来回传递,十几辆小车穿梭般南来北往。
工地上,处处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劳动场面。
一共四句话,前三句具体描述同学们劳动竞赛的情况,最后一句总述工地上“生龙活虎”的景象。
[3]除了上述两种“总分”形式外,还有一种是“总——分——总(小结)”。
如下段:
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
近看呢,那层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
在那细丝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花。
这一段先总述月季花“多美”,接着具体分述月季花是怎样“美”的,
最后总述“我爱这枝月季花”。
[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
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匀称,四肢稳健;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神气地竖立在额角;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显得非常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①这段话是用______的方法写的。
总起句是______。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狐狸“非常美丽”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写在下面。
作者是从毛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方面来分述的。
[4]是先概述再举例。
[例《李时珍》中的一段: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盛产药材的名山。
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这段话,第一句用“不但……还……”这个递进句,概述李时珍是怎样为写好书而努力作准备的。
接着举了四个事例进行具体叙述:
一是不怕辛劳,走遍名山;
二是带干粮上山,山上过夜;
三是亲自品尝,判断药性;
四是奔波万里,四处求教。
四个事例具体地表达了李时珍写书的严谨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段,要注意概述要简明,例子要具体贴切。
关键是要写好“例子”,例子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不过一定要准确地围绕着概述句点明的中心意思来写,而且要详略得当。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一点儿也不假。
王婶打水,只见她把桶放下去,把绳索左右轻轻一摇,猛地一拽,满满的一桶水就提上来了。
可轮到我们,左摇右摆,水就是不进桶里去,弄了半天,就是打不上来。
打水有学问,想不到下种也有学问。
杨红腰弯到90度,仍点不准,而王大爷点得可准啦,伸手一捏,就是仨,然后指缝一漏,玉米正好落在土坑里,不偏不斜正好成三角。
盖土可是细活儿,瞧后面那两位,先撒细土,再把大坷垃砸碎,盖上。
瞧他那认真劲儿,像给睡熟的婴儿盖被子。
①这段话是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的。
段中的概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举了哪三个事例具体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哪是详写?哪是略写?
第一件:王婶打水;第二件:______第三件:______。
______是详写,______是略写。
[5]是先整体再部分。
[例《荷花》中的一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的第一句,是从整体写荷花池里荷花开放的全貌:“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
然后对刚开、全开和未开的各种荷花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描写:“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
这样写,不但使读者能了解荷花开放的全貌,而且对各种荷花的形状也留下了具体生动的印象。
用先整体再部分的方法写段,一定要注意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写。
不论是写人还是写景状物,如果只有整体的介绍,而没有部分的描述,那么给人的印象只有模糊的轮廓;同样,如果只有部分的描述,而没有整体的介绍,别人又会对全貌缺乏应有的了解。
因此,一定要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记叙。
[例如:
我爱小白兔。
它全身长满了白色的绒毛,毛茸茸的,好像穿了一身白棉袄,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棉团。
它的头,有拳头那么大。
头顶上竖着两只长耳朵,耳朵能自由转动。
它的眼睛红红的,圆溜溜的,好像嵌在白绒中的两颗红宝石,红白相映,使小兔更加讨人喜欢。
可小白兔的嘴巴,长得有点奇怪,上嘴唇从鼻子下面开始分为两瓣,下嘴
唇是完整的,所以人家叫它“三瓣嘴”。
它吃青菜时,胡须一翘一翘的,真像掉了牙的老公公。
小白兔有四条腿,它的两条前腿又短又小,后腿又长又壮,它不走,只会跳。
有时,我给它吃食,它还会用两只后腿站起来,像人一样直立站着。
小白兔还有一截短尾巴,像个白绒球贴在屁股上,它跳起来,短尾巴一撅一撅的,显得十分调皮。
这一段是描写小白兔的外形。
先从整体写小白兔的颜色和体形:“它全身长满了白色的绒毛……像个大棉团。
”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
接着一部分一部分地写它的其它特征:头——拳头那么大;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像红宝石;嘴——三瓣,胡须一翘一翘的;腿——前短后长;尾巴——短,像绒球。
给人留下了具体而生动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