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 日制义 务教 育课程 标准 》 以下简 称 《 课标 》 与原教 全 ( 新 )
学 大纲相 比,加强 了实验 教学 , 以前很 多 的演示实 验改 为 “ 把 活 动探 究 ” ,并 增添 了许 多家庭 小实 验 ,其 目的是 为 了突 出学 生 的 实 践活动 , 充分 发挥 学生学 习 的主体性 。新课 程改革 的重 点之 一 是 在实践 中培养 学生 的科学 探究能 力 , 习新 知识 、 能 和方法 , 学 技
生 的科 学 素养 、创 新 精 神和 创新 能 力 已不相 适 应 。 因此 ,在 实 验 教学 中 ,努 力深 化 实验 改 革 ,倡 导科 学素 质 教学 ,培养 学生
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谈谈 自己
的认识 和做 法 。
一
新课 程标准对 化学 实验教 学 的要求
是初 中化 学教 师面临 的新 问题 。本 文结合 新课标 对化 学 实验 的要 求和 当前实 验教 学的现 状 ,认 为更 新教 师的教 学观念 、改 革验证 性实 验和 封 闭式实验 、改进 实验及 其手 段 、培 养 学生合作 精神是 有效 的途径 。
【 关键词 】新课标
化学教学 实验教学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64 80( 00)1 —03 —0 17 —4 1 2 1 2 14 2 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进行实验探究 , 记录实验现象 , 讨论得 出正
二 初 中化学 实验教 学 的现状分 析
传 统的教 学方 法不仅 造就 了大批 缺乏创 新意 识 的学 生 , 使 也
教师惰 于创造 。因此 ,我在教 学 中从 自我 做起 ,潜心较大 的比重 , 而实 验教学是 极其 薄弱
的环 节 ,目前普 遍存在 着 以下几方 面 的问题 : 1 传 统的实 验教 ()
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流 从何 而来 ? 用 橘 子 或 黄瓜 代 替 番 茄 行 不 行 ? 接 用 稀 酸 代 若 直 替 番 茄 效果 是不 是 更 好 ?是 什 么 原理 ?教 师 及 时 提 出 问题 , 唤 起 了学 生 心灵 深 处 的求 知 欲望 , 过 师 生 之 问 、 生 之 间 的 讨 经 学 论 , 以及 学 生 的 实 验 、 证 , 后 得 出结 论 。 此 基 础 上 也 激 发 验 最 在 了 学 生 学 习化 学 的兴 趣 。 22 用探 究性 实验 教 学方 式 . 导 学 生 的发 散 思 维 。 .采 引 新 课 程 倡 导 学 生 是 发 展 的 中心 .着 眼 于学 生 的终 身发 展 和 科学 素养 的全 面 提 高 。 因此 在 教 学 方 法 上 , 从 以教 师 为 中 要 心、 以教 材 为 中心 的验 证 性 实 验 走 出来 . 倡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 提 以 问题 为 中心 的探 究 性 实 验 教 学 。探 究 性 实 验教 学是 指 学 生 在 教 师 的指 导 下 , 用 已有 的 知 识 和 技 能 , 过 自己设 计 实 验 运 通 方 案 , 行 实 验 操 作 , 探 索 和 解 决 问题 的一 种 教 学 模 式 。其 进 去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要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
高中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机会,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理解和总结。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要加强实验教学的环境建设。
实验教学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同时也需要一个安全、整洁、有序的实验环境。
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善和使用安全。
教师应该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的安全指导,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并且积极监督学生的实验过程,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辅助实验教学。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互联网的普及也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使实验教学更加丰富多样。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实验教学的环境建设,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新特点浅析

4实验更加注重创新
在 化 学教 学 活 动 中教 师都 有
过 这 样 的体 会 ,面 对 一 个 具 体 的 实
( 作者 单位 : 四川 省 巴 中市 巴州 区教 学仪 器供 应站 )
2 1 年9 0 1 月中 第2 期 总第2 8 6 4 期 上 一 ,
向蒸馏水 中通入 二氧 特 点,将有助于更好地贯彻和 落实初 中化 学教 中通入 二氧化碳” 改为 “ 化 碳 ,再 滴 入 紫色 石 蕊试 液 ” ; “ 向澄 清 石 灰 学 的 三维培 养 目标 。
1实 验 的数 量 更 大
水 中通入适量 二氧化碳” 改为 “ 向蒸馏水 中通
纵 观 全 国初 中化 学 实 验 教 学 ,尽 管各 地 使 入 二氧 化碳 , 再 滴入 适 量 的 澄 清 石 灰 水 ” 。 虽 用 的教科 书版本 不 同,但在培养 目标 上都 统一 然每 组 实验 中不 同的做 法 所 产 生 的 现 象 相 同 , 于 化 学课 程标 准 。 化 学 作 为 自然 科 学 基 础 学 科 但 其 中改进 后 的 实 验 更 能说 明反 应 的本 质 。 此 演 分 之 一 ,其 基本 知 识 和 基 本 原理 必 然 以一 定 的 系 外 , “ 示 实 验 ” 和 “ 组 实 验 ” 的界 限 变得
科 学探究 的理念 是新课标最 大 首先 ,对教师和实验 室管理人 员的要求更高。 因为实 的亮 点之 一。首先表现在倡 导科 学 验教学 已不能再 “ 照方抓药”,对实验 内容的选择 、实验 精神 ,使 学生获得类似于科 学家进 方法的设计都 要站在一定 的高度 。化学变化奥妙无 穷,这
重要性在新课程标准 中得到充分 的体现。 一是 能 多地从事家庭实验 。教 师有 必要在教 学 中针 将 “ 学探究”列为5 一级主题之 一,以此增 对 实验原理 、过程 、方法 等方面对 学生加 以引 科 个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步。具体 的教 学程 序 是 : 明确 学 习任 务一 教
师讲解原理或要领一 教师示 范操作一学生模
验 :1 (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 物( 、 、 钠 镁 铝和氧
气的反应 , 、 铝 氧化 铝 、 氧 化铝 的两 性 , 氢 铁 的氢氧化物 的制备 , 酸钠 和碳 酸 氢钠 与酸 碳
仿( 单一 的动 作 练 习) 连续 的操 作 练 习 ( 一 综 合练 习 ) 完 成 简 单 实 验 ( 作 技 能 的 应 ~ 操
无论是必修 教 材还是 选 修教 材 , 将化 学实 都
验作 为学生获取知识 、 发展能力 的重要途径 。
用结教学 内 容进行全面规划 , 筹安排 , 之既与化 学知 统 使
识 的教学密切配合 , 为讲解新 知识提 供鲜 明、
但在教学现 实 中 , 由于新课 程 知识 内容 大量
按照“ 单项操 作一组合操作一 简单实验 ” 的次
序进行组合 。这样 , 仅训练 了基本操作 , 不 还 实现 了化 学 知识 教 学 与 实验 技 能培 养 的 同
独立完成简单 实验 的能力 , 同时学 会凭 借分 析、 综合 、 象 、 抽 概括 等思 维活 动得 出实 验结
论 的方法 。根据 教材 内容 , 具体 安排 如 下实
训练使学生学习兴趣下 降的现象 。
安排基 本操 作训 练 的 内容 。按 照 由易 到难 、
由简到繁 的原则 , 每一项基本 操作训 练 , 对 均
第 二 阶段 , 过 一定 数 量 的演示 实 验 、 通 边讲边 实验 、 生 独 立实 验 , 巩 固强 化单 学 在
项操作技能 的同时 , 培养 学生 按照 实验 步骤
()原 理 简 单 , 纯 展 示 化 学 现 象 的实 验 ; 1 单
浅谈高中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
新课 程 中化 学 实 验 内容 的 变化
定 的情 景 , 使 学生 提 出 问题 — — 探 究 问题 — — 解 决 问题 。 在 促
酯 化反 应 中 , 究 NC 液 的作 用 时 , 探 O 溶 实验 时可 以在 溶 液 中 滴 加 一滴酚酞, 实验 中 溶 液 由 红 变 为 无 色 且 出现 分 层 现 象 , 析 分 出 N C 3溶液 的 作用 。引 导 学生 善 于从 课 本 实验 发现 问题 。促 20
LK T A l lE { ND
@ 吉林教 育
浅 谈 高 中 新 课 程 下 的 化 学 验 教 学
吉林省安 图一 中 吕海 昌
演 示 实验 是 一 种传 统 的实 验 教 学 模 式 ,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是 中通 过 教师 或 学 生演 示 , 生观 察 现 象 的 方 式 或 提 出 、 分 析 、 学 或
在 化 学分 析 方法 的定 量 化 和 实验 手 段 的现 代 化 方 面 , 以往 的 同
试 教育 为 素质 教 育 。培 养 探 究思维 的严 密 性 与科 学 态度 。在我
们 的生 活 中各种 与 化学 有 关 的 问 题 随 处 可 见 。如 彩 色 焰 火 、 新
指 导学 生 在 学 习和 练 习 中发 现 的 问题 , 加 中学 教 材 和 历 增 届 高 考 试 题 中的 典 型 化 学 实 验 题 , 计 为 课 堂 演 示 实 验 , 应 设 变
( ) 学 实 验 内容 的选 择 更 加 生 活 化 、 代 化 。 以学 生 身 一 化 现 边 的常 见 的化 学 物质 作为 实 验 药 品 , 取 日常 生 活 和 社 会 生活 选 中 的与 化 学 有 关 的 问题 为 实 验 内容 , 可 以 使 学 生 有 一 种 亲 切 感 , 利 于 调动 学 生 的 学 习积 极 性 和 激 发 他 们 进 行 实 验探 究 的 有 兴 趣 , 时对 于他 们 更 好地 学 以致 用 , 决现 实 问 题 具 有 重 要 同 解 的 作用 。如 家 中 除水 壶 中 的水 垢 的方 法 。 同时 高 中化 学 新课 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咿荤绝第亮礁耘第l四眇O江苏省苏州中学徐艳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掌握终身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真切的感受,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当今这个透着新课改蓬勃气息的研改氛围中,重新认识中学化学实验能力的内涵及实验教学的目的、形式,可促使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层次,更好地使新课程理念落实于教学中。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能力化学实验能力可以定义为运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在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时,当然离不开化学知识.而这些知识长期以来主要被理解为是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化学实验操作知识。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也主要被理解为是实验的动作技能。
这种实验能力的理解和定位是较狭义的。
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含有更广、更深的含义,而技能仅属活动方式的范畴,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因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能力内涵的构成,除了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还应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思维能力等。
在实验能力的多层构成因素中,提出问题、选择和明确课题的能力是首要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只有提出了问题,选择和明确了实验课题后。
以后的实验活动才能进行下去。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科学地选择实验方法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是构成化学实验能力的另一个较重要的因素。
实验方法和实验方案的选择和安排,关系到实验的效果和成败。
好的实验法和实验案,往往同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周密性和技巧性,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方案是解开疑难问题的钥匙,一个好的方法或方案常常可使一盘“死棋”变活,使复杂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视角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视角【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实验特点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化学实验能为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化学实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功能,是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从教学论角度来看,化学实验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操作能力及质性评价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形式和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教育论的角度来看,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尊重科学、注重实践、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实验内容,以怎样的形式来呈现这些内容,如何贯彻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实验对于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价值等,成为了化学新课程实验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传统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来看,传统的化学实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记忆多,操作训练少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为应试教育所累,紧紧围绕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
在教学中以机械记忆仪器名称、实验步骤、现象要点和结论为主,把生动活泼的实验活动,变成僵死呆板的条条框框,把“做”实验变成老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和“背”实验,导致在学校教学巾出现“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画实验”的做法。
此外,有的教师由于教育、教学思想不当或同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实验仪器的珍贵,结果使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一些学生在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有的教师则过分强调化学药品的毒害作用,使学生在做实验时存在恐惧心理,因而大大减少了学生化学实验的操作训练。
2.验证结论多,探究体验少传统的化学实验将“现象明显、结论正确”置于实验评价的首要地位,实验的目的完全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较为准确、清晰的认知性结果,于是学生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按照指定的步骤进行实验,不少人是直接把书上的答案抄到实验册上,学生很少能体验到“发现”的喜悦,实验过程中没有悬念,激发不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感受不到化学科学的魅力,致使对学生化学实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大打折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13-09-23T14:31:01.34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刘艳[导读] 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达到新课程理念对化学教师的要求,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刘艳
摘要: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之一,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巨大优势,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讨论了新课程下教师是如何更好地实施化学实验教学的。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教师;学生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之一,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巨大优势,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是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
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
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尤其对九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领域,相关内容是否吸引他们、是否引起他们的共鸣、是否让他们有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次上化学课,学生们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好奇与想象,在他们眼中,化学教师就像魔术师一样有着神奇的魅力,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创设实验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化学第一节课上,笔者以“小魔术”的形式,揭开了化学神秘的面纱。
首先,向学生们展示两张相同的白纸,然后,向其中一张白纸上喷洒一种无色液体,一会儿,奇迹出现了,白纸上出现了“化学”两个鲜红的大字,在同学们惊讶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投影展示“鱼、鸟和平共处”、“直径仅有 6mm 的尼龙绳吊起重 2t 的汽车”、“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创设出的和谐氛围”等奇妙的化学世界,这些现象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为创新活动营造了积极的氛围。
二、通过改进演示实验及进行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过去,由于受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限制,通过简单现象来验证结果、对于过程和方法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过多,没有真正发挥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容易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
而且由于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教科书中的实验主要以教师的演示为主,学生实验也多是重复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因此,笔者把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同时把一些实验设计为对比实验,让学生在对比实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通过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碳酸钙粉末(大理石粉或贝壳粉)和稀硫酸反应、大理石块(或贝壳)和稀硫酸反应,这三个实验的对比让学生总结实验室制以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的根源。
利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得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不变浑浊,让学生分析总结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为什么不用浓盐酸。
通过浓硫酸与锌粒反应现象与再加水稀释后产生的现象对比,得知实验室制氢气不宜用浓硫酸的道理。
三、提倡微型化,绿色化实验
微型化,绿色化是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其实验原理要求节约实验经费和节省实验时间,操作安全,反应物和生成物无污染或污染小,若不可避免的污染应在通风橱或密闭装置内进行,无通风橱的应采取其他防护措施,例如在做硫燃烧实验时先在集气瓶中装少良氢氧化钠溶液,让它与二氧化硫反应,防止二氧化硫造成污染。
微型化实验药品用量小,微型仪器来源广泛,可以实现人人动手;反应产物少,对环境污染小,实验危险低,还具反应快现象明显的特点。
同时,学生通过自制仪器和动手做实验,既训练了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参与意识,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了创新思维。
四、通过布置家庭实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家庭小实验可以使学生在一个心理状态比较宽松的环境中,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反复做,反复观察,直到认为满意为止。
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给出实验所需用具、步骤,也无明示要观察的现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及各种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成功的原因时说:“中学时代,同学间的讨论在我一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因此,在每次家庭小实验活动结束后,教师都应留出时间让同学间相互交流,这样对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大有帮助。
学完相关章节后教师还可以安排这样一些家庭小实验:1.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2.用PH试纸测定家中食盐水、肥皂水、茶水、食用醋、柠檬汁等的PH。
3.测定责任田土壤的PH。
4.指导家长合理使用化肥等等。
5.让学生用碳酸氢钠和食醋勾兑汽水饮料等。
学生课后每完成一个家庭小实验都领略了获得成功的喜悦,极大的诱发了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强烈需求,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独特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的生动学习情景。
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达到新课程理念对化学教师的要求,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黄各庄中学邮政编码:0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