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课堂练习2答案

SPSS课堂练习2答案
SPSS课堂练习2答案

1.求调查者的种族分布,写出语法程序(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以下同)

Spss程序:

FREQUENCIES VARIABLES=种族

/ORDER=ANALYSIS.

被调查者的种族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有效白种人1264 83.3 83.3 83.3

黑种人204 13.4 13.4 96.8

其他49 3.2 3.2 100.0

合计1517 100.0 100.0

2.求被调查者年龄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和偏度,并写出语法程

序。

FREQUENCIES VARIABLES=年龄

/FORMAT=NOTABLE

/STATISTICS=STDDEV MINIMUM MAXIMUM MEAN SKEWNESS SESKEW

/ORDER=ANALYSIS.

统计量

被调查者的年龄

N 有效1514

缺失 3

均值45.63

标准差17.808

偏度.524

偏度的标准误.063

极小值18

极大值89

3.请判断男女的职业声望等级(“声望80”)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请写出判断依

据和语法程序?。

Spss程序:

T-TEST GROUPS=性别(1 2)

/MISSING=ANALYSIS

/VARIABLES=声望80

/CRITERIA=CI(.95).

独立样本检验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均值方程的

F Sig.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

被调查者的职业声望等级(1980) 假设方差相等.181 .670 2.343 1416 .019 1.假设方差不相等 2.334 1311.942 .020 1.

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首先检验总体中男性和女性职业声望的方差齐性,根据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的结果,F值为0.181,p值为0.670,在95%的置信度下无法拒绝总体中两者方差相等的零假设,因此,我们需要参考假设方差相等时的t值,t值为2.343,p值为0.019,小于0.05,因此在95%的置信度下,男性和女性的职业声望在总体中存在显著差异。

4.请判断不同种族的职业声望等级(“声望80”)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存在

显著差异的话,请判断差异的主要来源。判断依据和语法程序?:ONEWAY 声望80 BY 种族

/STATISTICS DESCRIPTIVES HOMOGENEITY

/PLOT MEANS

/MISSING ANALYSIS

/POSTHOC=LSD T2 ALPHA(0.05).

ANOVA

被调查者的职业声望等级 (1980)

平方和df 均方 F 显著性

组间6887.403 2 3443.702 20.729 .000

组内235078.366 1415 166.133

总数241965.769 1417

根据方差分析的结果,F(2,1415)=20.729,p值小于0.001,因此在99%的置信度下,不同种族的职业声望等级存在显著差异。

方差齐性检验

被调查者的职业声望等级 (1980)

Levene 统计量df1 df2 显著性

2.191 2 1415 .112

根据方差齐性检验,p值为0.112,大于0.05,因此无法拒绝总体中三类人群职业声望的方差相等的假设,因此多重比较需要参考LSD的检验值。根据LSD的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其他人种与白人和黑人的职业声望均值在95%的置信度下均无显著差异,白人和黑人的职业声望均值在99%的置信度下差异显著,因此,种族之间的职业声望均值差异主要是由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差异引起的。

5、父亲所完成最高学业的年限与母亲所完成最高学业的年限之间的相关程度如

何?相关是否显著?:CORRELATIONS

/VARIABLES=父亲教育母亲教育

/PRINT=TWOTAIL NOSIG

/MISSING=PAIRWISE.

相关性

父亲所完成最高学业的年限母亲所完成最高学业的年限

父亲所完成最高学业的年限Pearson 相关性 1 .672**

显著性(双侧).000

N 1069 974

母亲所完成最高学业的年限Pearson 相关性.672** 1

显著性(双侧).000

N 974 1233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根据Pearson 相关性分析,父亲所完成最高学业的年限与母亲所完成最高学业的年限的相关系数为

0.672,p值小于0.001,因此在99%的置信度下,两者有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较高,表明相关程度较高。

6、请以职业声望等级为(“声望80”)因变量,以“年龄”、“教育”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

A)回归显著吗?依据是什么?

B)调整后的R2是多少?表明什么?

C)请写出最终的回归方程式,并对回归系数进行解释?

FREQUENCIES VARIABLES=声望80

/FORMAT=NOTABLE

/STATISTICS=SKEWNESS SESKEW

/HISTOGRAM NORMAL

/ORDER=ANALYSIS.

根据对职业声望等级的正态性检验,偏度值为0.440,属于近似正态的分布,因此可以直接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在99%的置信度下是显著的,因为根据对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F(2,1410)=290.445,p值小于0.001,表明我们的模型在99%的置信度下可以显著地预测职业声望等级。

Anova b

模型平方和df 均方 F Sig.

1 回归70340.375

2 35170.188 290.445 .000a

残差170737.688 1410 121.091

总计241078.064 1412

a. 预测变量: (常量), 所完成最高学业的年限, 被调查者的年龄。

b. 因变量: 被调查者的职业声望等级 (1980)

调整后的R方为0.291,表明方程能够解释职业声望等级29.1%的变异。

模型汇总

模型

R R 方调整 R 方标准估计的误

1 .540a.29

2 .291 11.004

a. 预测变量: (常量), 所完成最高学业的年限, 被调查者的年龄。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

t Sig. 共线性统计量

B 标准误差试用版容差VIF

1 (常量) 5.58

2 1.744 3.201 .001

被调查者的年龄.114 .017 .153 6.592 .000 .932 1.073 所完成最高学业的年限 2.468 .102 .559 24.099 .000 .932 1.073 a. 因变量: 被调查者的职业声望等级 (1980)

最终的回归方程表达式:

被调查者的职业声望等级 (1980)= 5.582+.114*被调查者的年龄+2.468*所完成最高学业的年限

表明当控制所完成的最高学业的年限的情况下,年龄每增加一个单位,职业声望等级会增加0.114个单位,

在控制年龄的情况下,最高学业的年限每增加一个单位,职业声望等级会增加2.468个单位。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课时 一.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偎依(wēi yī)衰老(āi lǎo) B.泰山(tài shān)珊瑚(shān hú) C.一筐(yì kuāng)拗不过(niú bú guò)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 缩写句子: 2.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改为陈述句: 3.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仿写排比句: 4.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 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 第二课时 一.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 富()堂()怒气()()日()天() 1.只要你坚持练习,,定能写出一手好字。 2. 不知是谁惹恼了他,他地走进了教室。 3.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无不,气势磅礴。 二.读句子,体会句中所表达的情感。 1.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 2.夫妻两个痛哭了一场,留下老牛的皮,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边的上坡上。 3.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

4.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一块儿了。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B 二.1.喜鹊搭起桥。 2. 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正是紧急事。 3.您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泉水,却带来了生命的甘甜;您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 4.王母娘娘到底知道了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 第二课时 一.丽皇冲冲久长 1.日久天长 2.富丽堂皇 3.怒气冲冲 二.1.牛郎织女婚后生活美满,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的夫妻。 2.夫妻二人失去老牛,悲痛欲绝。 3.王母娘娘对织女的行为十分气恼。 4.牛郎织女被迫生生分离,无比遗憾。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大汇总

第一讲《蒹葭》思考题 1. 你还能举出几首临水怀人的诗词作品吗? 如《诗经·陈风》中的“东门之池”、“泽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温庭筠的《梦江南》等。 2.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 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4. 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 当代作品中经常运用复沓形式表达情思,而且是很普遍的艺术手法。如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康白情《江南》、沈尹默《月夜》等。 第二讲《无题》李商隐思考题 1. 你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诗人自己? 供学生独立思考 2.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 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 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 如阮籍《咏怀》、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隐《锦瑟》、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纱”等。 第三讲庄子秋水思考题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 足?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5. 比较庄子和孟子的文章风格,谈谈二者间有何差别?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第四讲韩愈与潮州文化思考题 1. 苏轼曾说:“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分析此说是否有道理。 苏轼的说法带有些夸张的成分,不过也指出此文饱蘸着作者真情的特点。 2. 后人认为袁枚的《祭妹文》,乃是本文的接踵之作。通过比较两文,你能否找出祭文佳作的一些共通之处? 《祭十二郎文》饱含着韩愈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袁枚《祭妹文》也通篇充盈着兄妹之间的诚挚、亲密之情。故而,祭文的最可贵处,在于能抒写真情,有真情贯注于其中。

牛郎织女二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牛郎织女二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课时 一、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偎依(wēi yī)衰老(āi lǎo) B.泰山(tài shān)珊瑚(shān hú) C.一筐(yì kuāng)拗不过(niú bú guò)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 缩写句子: 2.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改为陈述句: 3.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仿写排比句: 4.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 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 第二课时 一、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 富()堂()怒气()()日()天() 1.只要你坚持练习,,定能写出一手好字。 2. 不知是谁惹恼了他,他地走进了教室。 3.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无不,气势磅礴。 二、读句子,体会句中所表达的情感。 1.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 2.夫妻两个痛哭了一场,留下老牛的皮,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边的上坡上。 3.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

4.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一块儿了。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B 二、1.喜鹊搭起桥。 2. 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正是紧急事。 3.您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泉水,却带来了生命的甘甜;您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 4.王母娘娘到底知道了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 第二课时 一、丽皇冲冲久长 1.日久天长 2.富丽堂皇 3.怒气冲冲 二、1.牛郎织女婚后生活美满,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的夫妻。 2.夫妻二人失去老牛,悲痛欲绝。 3.王母娘娘对织女的行为十分气恼。 4.牛郎织女被迫生生分离,无比遗憾。

SPSS实验报告(一)

SPSS实验报告(一)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应用统计软件分析(SPSS)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副研究员 实验日期: 2016.4.19 成绩评定指导教 师 签字 签字 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序号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转换菜单和数据菜单的具体功能及操作,熟练应用两个菜单中的计算变量、重新编码、选择个案、个案排序、分类汇总等几个主要过程 实验要求 能够根据相关要求选用正确的过程对变量或者文件进行管理和操作,得到结果,并能对得出的结果进行解释。 二、实验描述及实验过程 实验描述一、下载数据(以下情况选一种): (一)分地区(31个省市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数据(2014年)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亿元) ,城市燃气建设投资额(亿元) ,城市集中供热建设投资额(亿元),城市排水建设投资额(亿元),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资额(亿元),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建设投资额(亿元)

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万元) 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亿元) (二)分地区(31个省市区)经济发展总体数据(2014年)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量,城镇失业率,基尼系数等 (三)各省市房地产开发2014年相关数据 投资额,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从业人员数,收入,税金,利润,资产,负债,平均销售价格,等等。 (四)各省市科技2014年相关数据 包括GDP,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GDP),R&D研发人员,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授权量。 (五)查找相关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医药制造、工程机械、汽车制造业、旅游酒店行业、航空、电子商务企业等)上市公司2015年度数据。包括销售收入、利润、固定资产净值、总资产利润率、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营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

通信原理 第九章 课堂练习题含答案

第九章 一、简答 1.量化 1.答:量化:对时间上离散的信号处理,使其在幅度上也离散。 2.编码 2. 答:编码:将量化后的信号样值幅度变换成对应的二进制数字信号码组过程。 3.PAM信号 3.答:抽样后的信号称为PAM信号,即脉冲振幅调制信号。 4.抽样的任务是什么?抽样后的信号称为什么? 4.答:抽样的任务是让原始的模拟信号在时间上离散化。 抽样后的信号为PAM信号。 5.为什么要进行量化?8位二进制码可以表示多少种状态? 5.答:量化是让信号在幅度上离散化。 8位二进制码表示28=256种状态。 二、计算题 1、已知模拟信号抽样值的概率密度p(x)如右图所示。 如果按8电平进行均匀量化,试确定量化间隔和量化电平。 1. 解:量化间隔为Δ = 2/8 = 1/4 = 0.25v 量化电平分别为-7/8,-5/8,-3/8,-1/8,1/8,3/8,5/8,7/8。 2、设信号x(t) = 9 + A cos wt,其中A≤10 V。x(t)被均匀量化为40个电平,试确定所需 的二进制码组的位数k和量化间隔Δv。 2. 解:因为25 < 40 < 26,所以k = 6 Δv = 2A/M≤0.5 V。 3、设一个均匀量化器的量化电平数为M,其输入信号抽样值在区间[-a, a]内具有均匀的概 率密度。试求该量化器的平均信号量噪比。

3. 解:Δ= 2a /M 2 12 q N ?= 2 2 201212a k k a M S m dm a -??==? ???? S 0/N q = M 2 = 20 lg M dB 4、已知模拟信号抽样值的概率密度p (x )如右图所示。 如果按4电平进行均匀量化,试计算信号与量化噪声功率比。 4. 解:分层电平为 x 1 = -1, x 2 = -0.5,x 3 = 0,x 4 = 0.5,x 5 = 1 量化电平为 y 1 = -0.75, y 2 = -0.25, y 3 = 0.25, y 4 = 0.75 信号功率为 S = ?-11x 2p (x )d x =210?x 2(1-x )d x =6 1 量化噪声功率为 211248 q N ?== 信号与量化噪声功率比为 S /N q = 8。

spss 期末题库

课程名称:《SPSS分析方法与应用》 课程号: 2007422 一、单项选择题(共112小题) 1、试题编号:1000110,答案:RetEncryption(D)。 SPSS的安装类型有() A. 典型安装 B.压缩安装 C.用户自定义安装 D.以上都是 2、试题编号:1000310,答案:RetEncryption(D)。 数据编辑窗口的主要功能有() A.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 B.录入编辑和管理待分析的数据 C.结果输出 和B 3、试题编号:1000410,答案:RetEncryption(A)。 ()文件格式是SPSS独有的,一般无法通过Word,Excel等其他软件打开。 4、试题编号:1000510,答案:RetEncryption(D)。 ()是SPSS为用户提供的基本运行方式。 A.完全窗口菜单方式 B.程序运行方式 C.混合运行方式 D.以上都是 5、试题编号:1000810,答案:RetEncryption(D)。 ()是SPSS中有可用的基本数据类型 A.数值型 B.字符型 C.日期型 D.以上都是 6、试题编号:1000910,答案:RetEncryption(D)。 spss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是( ) A..htm B..xls C..dat D..sav 7、试题编号:1001010,答案:RetEncryption(B)。 数据编辑窗口中的一行称为一个() A.变量 B.个案 C.属性 D.元组 8、试题编号:1001110,答案:RetEncryption(C)。

变量的起名规则一般:变量名的字符个数不多于() A. 6 B. 7 C. 8 D. 9 9、试题编号:1001210,答案:RetEncryption(A)。 统计学依据数据的计量尺度将数据划分为三大类,它不包括() A. 定值型数据 B.定距型数据 C.定序型数据 D.定类型数据 10、试题编号:1001310,答案:RetEncryption(A)。 在横向合并数据文件时,两个数据文件都必须事先按关键变量值() A.升序排序 B.降序排序 C.不排序 D.可升可降 11、试题编号:1001810,答案:RetEncryption(A)。 SPSS算术表达式中,字符型()应该用引号引起来。 A 常量 B变量 C算术运算符 D函数 12、试题编号:1001910,答案:RetEncryption(A)。 复合条件表达式又称逻辑表达式,在逻辑运算中,下列()运算最优先。 B AND C OR D都不是 13、试题编号:1002010,答案:RetEncryption(A)。 数据选取的方法中,()是按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选取。 A 按指定条件选取 B 随即选取 C选取某一区域内样本 D过滤变量选取 14、试题编号:1002110,答案:RetEncryption(B)。 通过()可以达到将数据编辑窗口中的技术数据还原为原始数据的目的。 A 数据转置 B 加权处理 C 数据才分 D以上都是 15、试题编号:1002210,答案:RetEncryption(A)。 SPSS的()就是将数据编辑窗口中数据的行列互换 A 数据转置 B 加权处理 C 数据才分 D以上不都是 16、试题编号:1002310,答案:RetEncryption(B)。 SPSS软件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大学的三位研究生最早研制开发的。 A、哈佛大学 B、斯坦福大学 C、波士顿大学 D、剑桥大学 17、试题编号:1002710,答案:RetEncryption(D)。 SPSS中进行参数检验应选择()主窗口菜单。 A、视图 B、编辑 C、文件 D、分析 18、试题编号:1002810,答案:RetEncryption(A)。 SPSS中进行输出结果的保存应选择()主窗口菜单。 A、视图 B、编辑 C、文件 D、分析 19、试题编号:1002910,答案:RetEncryption(C)。 SPSS中进行数据的排序应选择()主窗口菜单。 A、视图 B、编辑 C、数据 D、分析

spss实验课

1、启动及关闭SPSS 1.1启动SPSS 1.2关闭SPSS 或者是点击界面右上角的中的

2、界面初识 2.1进入的初始界面 单击Cancel或是选择Type in data进入数据编辑窗口 2.2各大窗口的介绍 每个窗口都有各自得菜单、功能按钮实现自己的各项功能,具体的说明在今后应用时再具体涉及,在此首先只介绍数据窗口。

3、数据的录入和编辑 单击Cancel或是选择Type in data进入数据编辑窗口: 3.1在Variable View选项卡中定义和编辑变量的属性 输入数据之前首先要定义变量,定义变量的步骤如下: (1)单击Variable View选项卡,使数据编辑窗口置于定义变量的状态,每行定义一个变量 (2)定义变量名,光标置于Name列的空单元格中,输入变量名,如下表中的no,gender… (3)定义变量的默认属性值 ·Type:变量类型,默认类型就是数值型 ·Width:变量长度,默认长度为8 ·Decimals:小数位数,默认小数位数为2 ·Lable:变量标签,用户自定 ·Values∶值标签,用户自定 ·Missing:缺失值,用户自定 ·Columns:列宽,变量一般所占列宽默认为是8 ·Align:对齐方式,默认为右对齐 ·Measure:测度方式 注:在定义所有属性值时,都是单击单元格,相应跳出对话框或是删节号或是上下

箭头按钮等,自动调节自己需要的状态。(下表为一个实例) 补充:在Value Labels对话框,Value空格里输入变量值如“0”,在Value Label空格中输入对该值含义的解释如“女生”,单击Add,则一个值标签就被加入到第三个框中。 3.2 数据的录入 在定义完变量之后,单击Data View选项卡,录入数据,基本操作与EXCEL等相似,每一列代表一个变量,每一行代表一个观察值。在此不具体介绍。根据3.1的变量定义得到如下图的数据表: 3.3数据的编辑 3.3.1·:Go to case图标按钮,开打对话框,

SPSS习题1 答案

习题一(与第三章内容配套) 1.数据文件:《公司职工》 1)按照以下标准,给指定的变量观察值分组: (1)变量:educ(受教育年限) 中学:educ≤12;大学: 12<educ≤16;研究生:educ≥17 (2)变量:age(年龄) 青年:age<40;中年:40≤age<60;老年:age≥60 (3)变量:salary(当前薪金) 低收入:salary≤20000;中收入:20000<salary≤40000;高收入:salary>40000 2)统计老、中、青年各组的人数及占全体职工的比率。 3)统计不同性别的职工中,高、中、低收入的人数,及占全体职工人数的比率。 4)在不同的受教育组中,按性别(gender)统计的不同职务(jobcat)的人数及占全体职工人数的比率。 5)同3),但还要统计每一组的平均当前薪金(salary)、最大当前薪金和最小当前薪金。 2.数据文件:《学生考试成绩》 1)按以下要求,将成绩score分为五等:优:score≥90;良:80≤score<90;中:70≤score<80;及格:60≤score<70;不及格:score<60。 2)按照以上五个等级,统计每一个等级的人数及占总体的比率: (1)总体取全体参加考试的学生; (2)总体取每一个班级; (3)总体取男生及女生。 3)求全体参加考试学生的总平均成绩、每一班的平均成绩以及男、女生的平均成绩。 4)全体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男、女生成绩的中位数分别是多少?成绩在60分(含)以上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率是多少?80%的学生成绩不低于多少分?每一班的最高分与最低分分别是多少? 5)在每一个班级中,分男、女生统计不同成绩等级的学生人数及每一等级的平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 答案: 1. 1)

王志魁《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 流体输送机械有何作用? 答:提高流体的位能、静压能、流速,克服管路阻力。 2-2 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启动后,液体在泵内是怎样提高压力的?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体? 答: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气缚); 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位置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泵入口处于一定的真空状态(或负压) 2-3 离心泵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其定义与单位是什么? 1、流量q v : 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到液体体积,m 3/s, m 3/min, m 3/h.。 2、扬程H :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J/N ,m 3、功率与效率: 轴功率P :泵轴所需的功率。或电动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有效功率P e :gH q v ρ=e P 效率η:p P e =η 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几条?其曲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1、离心泵的H 、P 、η与q v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特性曲线。共三条; 2、离心泵的压头H 一般随流量加大而下降 离心泵的轴功率P 在流量为零时为最小,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 η与q v 先增大,后减小。额定流量下泵的效率最高。该最高效率点称为泵的设计点,对应的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3、关闭出口阀,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至最小,以保护电动机。 2-5 什么是液体输送机械的扬程?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是怎样测定的?液体的流量、泵的转速、液体的粘度对扬程有何影响? 答:1、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2、在泵的进、出口管路处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在这两处管路截面1、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f V M H g u u g P P h H ∑+-+-+=221220ρ 3、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均与液体密度无关,效率也不随液体密度而改变,因而当被输送液体密度发生变化时,H-Q 与η-Q 曲线基本不变,但泵的轴功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当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大于常温水的粘度时,泵内液体的能量损失增大,导致泵的流量、扬程减小,效率下降,但轴功率增加,泵的特性曲线均发生变化。 2-6 在测定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时,当离心泵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增大后,泵出口压力及进口处的液体压力将如何变化?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平行线》课堂练习题含答案

5.2.1 平行线 基础题 知识点1 认识平行 1.(和平区期末)点P,Q都是直线l外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垂直 B.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平行 C.连接PQ,则PQ一定与直线l相交 D.过点P能画一条直线与直线l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C) A.有两种:垂直或相交 B.有三种:平行,垂直或相交 C.有两种:平行或相交 D.有两种:平行或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把它们的位置关系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1)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平行; (2)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相交; (3)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重合. 4.如图,在下面的方格纸中,找出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符号表示出来:CD∥MN,GH∥PN. 5.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用直尺在网格中完成:①画出直线AB的一条平行线,②经过C点画直线垂直于CD; (2)用符号表示上面①、②中的平行、垂直关系. 解:(1)如图所示. (2)EF∥AB,MC⊥CD. 知识点2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6.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若直线a∥b,b∥c,则a∥c的依据是(D) A.平行公理 B.等量代换 C.等式的性质 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8.如图,PC∥AB,QC∥AB,则点P,C,Q在一条直线上.理由是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利用SPSS进行统计检验

第四节利用SPSS进行统计检验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经常需要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或教学资源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教学改革 试验,但教学试验的总体往往都有较大数量,限于人力、物力与时间,通常都采用抽取一定的 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就存在样本的特征数量能否反映总体特征的问题,也存在着两种不 同的样本的数量标志的参数是否存在差异的问题,这就必需对样本量数进行定量分析与推断, 在教育统计学中称为“统计检验”。 一、统计检验的基本原理 统计检验是先对总体的分布规律作出某种假说,然后根据样本提供的数据,通过统计运算,根据运算结果,对假说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决策。如果现要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数(μ1和μ2)有没有差异,其步骤为: 1.建立虚无假设,即先认为两者没有差异,用表示; 2.通过统计运算,确定假设成立的概率P。 ⒊根据P 的大小,判断假设是否成立。如表6-12所示。 二、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Z检验 Z检验法适用于大样本(样本容量小于30)的两平均数之间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它是 通过计算两个平均数之间差的Z分数来与规定的理论Z值相比较,看是否大于规定的理论Z值,从而判定两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其一般步骤: 第一步,建立虚无假设,即先假定两个平均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第二步,计算统计量Z值,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选用不同的统计量计算方法。 (1)如果检验一个样本平均数()与一个已知的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其 Z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是检验样本的平均数; 是已知总体的平均数; S是样本的方差; n是样本容量。 (2)如果检验来自两个的两组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性,从而判断它们各自代表的总体的差异 是否显著。其Z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1、2是样本1,样本2的平均数; 是样本1,样本2的标准差; 是样本1,样本2的容量。 第三步,比较计算所得Z值与理论Z值,推断发生的概率,依据Z值与差异显著性关系表 作出判断。如表6-13所示。 第四步,根据是以上分析,结合具体情况,作出结论。 【例6-5】某项教育技术实验,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和后测的数据分别如表6-14所示,比较两组前测和后测是否存在差异。

spss实践题分析及答案

期末实践考查 一、一家消费者调查有限公司,它为许多企业提供消费者态度和消费者行为的调查。在一项研究中,客户要求调查消费者的消费特征,此特征可以用来预测用户使用信用卡的支付金额。研究人员收集了50位消费者的年收入、家庭人口和每年使用信用卡支付的金额数据。试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分析,给出分析报告(数据见附表)。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an Std. Deviation N 消费金额(元)3964.06 933.494 50 年收入(元)43480.00 14550.742 50 家庭人口(人) 3.42 1.739 50 Correlations 消费金额(元)年收入(元)家庭人口(人)Pearson Correlation 消费金额(元) 1.000 .631 .753 年收入(元).631 1.000 .173 家庭人口(人).753 .173 1.000 Sig. (1-tailed) 消费金额(元). .000 .000 年收入(元).000 . .115 家庭人口(人).000 .115 . N 消费金额(元)50 50 50 年收入(元)50 50 50 家庭人口(人)50 50 50 Model Summary b Model R 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 Std. Error of the Estimate 1 .909a.826 .818 398.091

ANOVA b Model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1 Regression 35250755.672 2 17625377.836 111.218 .000a Residual 7448393.148 47 158476.450 Total 42699148.820 49 Coefficients a 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B Std. Error Beta 1 (Constant) 1304.905 197.655 6.602 .000 年收入(元) .033 .004 .516 8.350 .000 家庭人口(人) 356.296 33.201 .664 10.732 .000 结果分析:由题目可知客户要求,是根据消费者年收入、家庭人口来预测其每年使用信用卡支付的金额数据,属于多元线性回归问题,其中年收入和家庭人口 看作两个自变量,每年信用卡支付金额看作因变量。 由分析得: 121304.9050.033356.296y x x =++ y :信用卡支付金额 1x :年收入 2x :家庭人口 拟合优度检验2R 为0.818,回归方程能很好的代表样本数据。回归方程F 检验和回归系数T 检验的相伴概率都小于显著性水平,拒绝零假设即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都具显著型。 二、下表为运动员与大学生的身高(cm )与肺活量(cm3)的数据,考虑到身高与肺活量有关,而一般运动员的身高高于大学生,为进一步分析肺活量的差异是否由于体育锻炼所致,试作控制身高变量的协方差分析,并给出分析报告。

课堂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2.专有技术、专利权属于(B)。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递延资产D.流动资产3.能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称为(B)。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递延资产D.流动资产4.选出下列属于固定资产的选项:(AB)A.厂房B.高级保险柜C.专利D.原材料5.选出下列属于无形资产的选项:(ABCD)A.已申请专利的技术B.还没有申请专利的技术C.土地使用权D.商誉6.一个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包括:(ACD)A.建设投资B.递延资产投资C.流动资金D.建设期借款利息7.项目总投资形成的资产可分为(ABCD):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流动资产D.递延资产8.无形资产具有如下特征:(ABC)A.价值的不确定性B.不存在物质实体C.是企业有偿取得D.不可计量1.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A):A.财务费用B.销售费用C.费用运输D.管理费用2.产品成本随产量的增减而成比例变化的费用是(B):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半可变成本D.流动成本3.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D):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4.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A):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5.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为生产和销售产品而花费的全部成本和费用,称为(C):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总成本费用D.可变费用6.作为经营成本,应在总成本费用中扣除的有(ABCD):A.折旧费B.摊销费C.维简费D.利息支出7.总成本费用包括(ABCD):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生产成本E.制造费用8.生产成本包括(ABCD):A.直接材料费用B.直接工资C.其他直接支出D.制造费用E.管理费用9.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都含有的费用是(ACD):A.工资B.劳动保护费C.修理费D.折旧费E.运输费1.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CA.销售总额B.销售收入C.利润D.利润率2.税后利润是指(B):A.利润总额减去销售税金B.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C.利润总额减去增值税D.利润总额减去营业税3.年利润总额等于(ABC):A.年销售收入B.减去年销售税金及附加C.减去年总成本费用D.减去年增值税E.减去年教育费附加1.征收营业税中,(B)税目规定5~20%幅度税率由地方自定。A.转让无形资产B.娱乐行业C.文化体育业D.邮电通信业2.(A)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各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企业所得税3.企业所得税统一实行的比例税率为(D)。A.3%B.17%C.20%D.25%4.增值税的低税率为(C)。A.0B.17%C.13%D.15%5.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税种有(C)。A.增值税B.营业税C.所得税D.消费税6.下列企业或个人的哪些行为需要缴纳营业税。(ACD)A.转让一项专利B.出售一台生产设备C.出售一幢办公楼D.经营一家歌舞厅7.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ABDEF)。A.资源税B.营业税C.所得税D.消费税E.教育费附加F.增值税第三章:1.现金流量图上,现金流出用(B)表示。A.箭头向上B.箭头向下C.箭头向左D.箭头向右2.在技术经济分析中采用(B)作为计算方法。A.单利法B.复利法C.相加原则D.单利法与复利法混合运用3.在同一投资系统中,处于不同时刻数额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的相关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折算到某一相同时刻所得到的资金数额是相等的,则称这两笔或多笔资金为(A)的。A.等值B.等额C.等息D.等价4.属于现金流量的是(ABD):A.现金流入B.现金流出C.现金转移D.净现金流量E.机器折旧5.假设一项工程3年完成,利率为10%,现有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1.《古诗两首》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感、韵律美。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通过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新知预习】 一、自读诗歌(至少3遍),圈画生字新词。 二、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给它们注音。 莺、拂、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 三、给下列生字分别组两个词(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莺()()咏()() 拂()()妆()() 堤()()丝()() 柳()()裁()() 醉()()剪()() 四、读一读,填一填。 莺飞,拂堤杨柳醉。 不知细叶谁裁出,。

【课堂探究】 探究1: 《村居》描写了春天怎样的情景? 探究2: 《咏柳》中诗人将什么比作什么? 【达标练习】 一、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眼前的美景。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二、读一读,记一记,并把它们积累下来。 河堤堤岸杨柳柳条 吹拂春风拂面化妆梳妆打扮 【学习评价】自评:☆☆☆☆☆ 师评:☆☆☆☆☆

参考答案 【新知预习】 一、自读诗歌(至少3遍),圈画生字新词。(略) 二、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给它们注音。(略) 三、给下列生字分别组两个词(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莺(黄莺)(夜莺)咏(歌咏)(咏赞) 拂(吹拂)(拂面)妆(化妆)(美妆) 堤(河堤)(堤岸)丝(丝带)(吐丝) 柳(杨柳)(柳树)裁(剪裁)(裁纸) 醉(醉酒)(陶醉)剪(剪刀)(剪开) 四、读一读,填一填。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达标练习】 一、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眼前的美景。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赶忙趁着暖人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高高的柳树好像用碧绿的玉石打扮起来的一样,无数条柳枝低垂摇荡,就像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二、略。

SPSS机试考题答案

第一部分 数据整理考试题 1建立以下数据的数据文件: 对所建立的数据文件进行以下处理: ⑴计算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并按照总成绩的大小进行排序(转换-计算变量,数据-排序个案) ⑵设Z Y X 、、分别表示语文、数学、化学,对称其进行以下处理: ①X X =' ②5+='Y Y (x1=sqrt(x)) ③对化学成绩,若是男生,5+='Z Z (转换-计算变量) 若是女生:10+= 'Z Z ④把数学成绩分成优、良、中三个等级,规则为优(X ≥85),良(75≤X ≤ 84),中(X ≤74),并进行汇总统计。(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频数分析) 2 在一次智力测验中,共有10个选择题,每题有A,B,C,D 四个答案,8个被测对象的答卷如下表。已知第1、6、10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4、5、7、8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2、9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3题的正确答案为D,请建立合适的数据文件,统计每个被测对象的总成绩(满分100)。(转换-对个案内的值计数,选择题号,再定义值 A or B C D 然后添加,转换-计算变量,Q+W+E+R 再乘以10就是总成绩) 3某个汽车收费站在每10分钟内统计到达车辆的数量,共取得20次观察数据,分别是:27、30、3l 、33、16、20、34、24、19、27、21、28、32、22、15、33、26、26、38、24,现要求以5为组距,对上述资料进行分组整理。(再重新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 4 练习加权处理功能: ⑴练习课本案例3-8(p84).(加权销售量,再分析-描述统计-描述,只添加单价,均值即是当天平均价格)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参考答案: (初级职称学员作业) 针对案例1发表见解: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不满与无奈已并非偶发案例了。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评价的执行者——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时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首先认为这名教师不配评价学生,因为他无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素质差异和基础差异,只凭借自己的主观看法武断下结论,甚至使用粗话做为评价语言,实在为人所不齿。从中暴露出了现行课程评价存在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关系不平等的问题,这是评价动机的扭曲造成评价功能的缺失。做为人民教师,我们必须具有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和精湛的业务能力,用积极的态度、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学生不断走向进步,不断完善评价制度存在的缺陷,为进一步提升评价制度和方法做出自己的贡献。 针对案例2发表见解:(1)上述法条体现了《义务教育法(修订)》(2006)为切实保障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有序发展、均衡发展下定的决心、明确的责任和工作的目标,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强制性、全面性、人文性等特点。(2)《义务教育法(修订)》(2006)强调的上述理念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积极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义务教育法(修订)》(2006)修订的法条涉及义务教育工作需要贯彻落实的各个关键环节,为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提供了可靠的法律支持,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针对案例3发表见解:影响以上三所学校的决策以及教师的教育行为的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的因素是三所学校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各不相同,他们在学习目标上有着各自的标准,在学习生活上有着各自的追求,三所学校会很自然地成为按需施教者;主观的因素是三所学校的决策者都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虹口同一区域内的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各自为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对这一因素的建设必须先从提高办学指导思想,更新育人理念做起,用主观努力改变客观环境,不给“挑剔”留空间,不给“取巧”献鲜花;不给“苦读”创条件,只给“育人”开绿灯,必要时可运用行政力量,彻底改变虹口区教育不均衡发展的格局。 针对案例4发表见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总则中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正确认识班主任工作,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班级管理的主阵地、活动实施的主心骨,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事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

最新spss统计练习题及答案

SPSS统计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类) (A)1、在数据中插入变量的操作要用到的菜单是: A Insert Variable; B Insert Case; C Go to Case; D Weight Cases (C)2、在原有变量上通过一定的计算产生新变量的操作所用到的菜单是: A Sort Cases; B Select Cases; C Compute; D Categorize Variables (C)3、Transpose菜单的功能是: A 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B 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 C 对数据进行行列转置; D 按某变量分割数据 (A)4、用One-Way ANOVA进行大、中、小城市16岁男性青年平均身高的比较,结果给出sig.=0.043,说明: A. 按照0.05显著性水平,拒绝H0,说明三种城市的平均身高有差别; B. 三种城市身高没有差别的可能性是0.043; C. 三种城市身高有差别的可能性是0.043; D. 说明城市不是身高的一个影响因素 (B)5、下面的例子可以用Paired-Samples T Test过程进行分析的是:A 家庭主妇和女大学生对同种商品喜好的差异; B 服用某种药物前后病情的改变情况; C 服用药物和没有服用药物的病人身体状况的差异; D性别和年龄对雇员薪水的影响 二、填空题(填空类) 6、Merge Files菜单用于合并数据库有两种情况:如果两数据库变量相同,是_观测对象__的合并;如果不同,则是_变量__的合并。 7、用于对计数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简单的统计推断,在分析时可以产生二维或多维列联表,在统计推断时能进行卡方检验的菜单是_ Crosstabs __。 8、One-Samples T Test过程用于进行样本所在总体均数___与__已知总体均数_的比较。 三、名词解释(问答类) 9、Repeated Measures: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指的是一个因变量被重复测量好几次,从而同一个个体的几次观察结果间存在相关,这样就不满足普通分析的要求,需要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模型来解决。 10、Chi-Square test:卡方检验,它是非参数检验的一种方法,来检验变量的几个取值所占百分比是否和我们期望的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比如我们在人群中抽取了一个样本,可以用该方法来分析四种血型所占的比例是否相同(都是25%),或者是否符合我们所给出的一个比例(如分别为10%、30%、40%和20%)。 四、简答题(问答类) 11、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答:(1)、将数据输入SPSS,并保存; (2)、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分布图、均数标准差等的描述等),以确定应采用的检验方法; (3)、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4)、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12、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时,Univariate菜单和Multivariate菜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当因变量只有一个时,使用Univariate菜单,当因变量不止一个时,使用Multivariate菜单。 13、简述SPSS打开其它格式数据的几种方法? 答:(1)、直接打开:选择菜单File==>Open==>Data或直接单击快捷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 (2)、使用数据库查询打开:选择菜单File==>Open Database==>New Query,根据向导打开数据; (3)、使用文本向导读入文本文件:选择菜单File==>Read Text Data 14、指定数据按某个变量进行排序需要用到哪个菜单?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空想社会主义者曾详尽地描绘过理想社会的图景。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往往带有浓厚的空想性质和幻想色彩,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论,也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的。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主要是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探索整个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预测历史未来前景,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掌握社会规律,离不开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唯物辩证的方法的指导,这个理论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仅停留在现象上,并未揭示其实质和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发展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做详尽的细节描绘 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简单说就是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因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1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赞成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过于具体、全面地论述,更没有为未来社会规定具体方案。恩格斯认为,在新社会没有成为现实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详细地设计未来蓝图,其结果只能是越是制定得详细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经典作家们论述表明,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而应当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最高纲领与每个阶段的现实纲领结合起来。 2、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第一问参考答案: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客观必然和主观追求的统一;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它是客观规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先进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自觉追求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