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大学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最新整理的日语政经总复习题20120525

最新整理的日语政经总复习题2012.05.25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所选项的字母。
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性质的是( A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产品分配关系C.产品交换和消费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主要、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 )A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国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C.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论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D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不可能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4.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C )A、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5.价格是(B )。
A.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B.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C、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D.由市场的竞争机制决定的6.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7.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 C )A.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凝结 B.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8.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C )A劳动时间和产品售卖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9.资本周转速度( C )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0.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的原因是(D )。
日本经济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再贴现率?它的作用是什么?再贴现率是日本银行向同它作交易的一般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放款的标准利率(也称官定利率)。
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对商业银行的货币供应量,提高再贴现率会增加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成本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相反降低再贴现率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信贷量,刺激消费2什么是存款准备率?它的作用是什么?变更存款准备率日本银行为了控制民间银行极其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要求他们把吸收存款的一部分,无息存入日本银行。
日本银行通过降低或提高存款准备率,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加以限制。
3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率的区别是什么?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在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现率。
两者都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以控制市场的货币流量防止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区别在于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所收去的利息,不再返还.而存款准备金只是一种保证,可以反还给商业银行的.4什么是流动性陷阱?什么是量化宽松?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
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回购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贷款,购买资产等手段,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
5什么是中央银行的“正回购”?正回购为中央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6什么是资产效应(或“财富效应”)?财富效应(The Wealth Effect)指某种财富的累积存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必然产生对相关领域的传导效应或者是控制效应。
日本考试题及答案

日本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日本的首都是哪里?A. 大阪B. 京都C. 东京D. 横滨答案:C2. 日本的官方语言是什么?A. 英语B. 汉语C. 日语D. 韩语答案:C3. 日本最大的岛是什么?A. 四国岛B. 本州岛C. 北海道岛D. 九州岛答案:B4. 日本的货币单位是什么?A. 美元B. 欧元C. 日元D. 韩元答案:C5. 日本的国花是什么?A. 樱花B. 菊花C. 梅花D. 牡丹答案:A二、填空题6. 日本的国土面积约为________万平方公里。
答案:37.87. 日本的人口约为________亿。
答案:1.268. 日本的最高峰是________。
答案:富士山9. 日本的国鸟是________。
答案:绿雉10. 日本的国石是________。
答案:水晶三、简答题11. 简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答案: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组成,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12. 简述日本的气候特点。
答案:日本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13. 简述日本的经济特点。
答案: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特别是汽车、电子、钢铁等产业。
此外,日本的金融、服务业等也较为发达。
14. 简述日本的文化特点。
答案: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日本的传统文化包括茶道、花道、武士道等,现代文化则以动漫、流行音乐等为代表。
15. 简述日本的教育制度。
答案:日本的教育制度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阶段。
小学和初中为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为非义务教育。
日本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素质教育。
四、论述题16. 论述日本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历史。
答案:日本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
早在汉朝时期,日本就与中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文化、技术等,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今天的日本结课考试题答案

1.0分1.0分日本大企业与小企业工资水平差别不大。
()1.0分我的答案:×6姬路城与和熊本城、弘前城合称为日本三大名城。
()1.0分我的答案:×7公元3-4世纪,日本从中国传入种植技术。
()1.0分我的答案:×8金阁寺坐落于京都,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
1.0分我的答案:√9日本从北到南岛屿依次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
()1.0分我的答案:×10日本人寿命偏高。
()1.0分我的答案:√11日本入夏不久会出现梅雨期,且持续时间较长。
()1.0分我的答案:√12北海道植物多针叶树。
()1.0分我的答案:√13日本一日三餐基本是“早简、午轻、晚重”。
()1.0分我的答案:√14按照日本惯例,家庭财政大权要交由妻子掌管。
()1.0分我的答案:√15“花道”又称“华道”,“华”乃“莲华”之简称。
()1.0分我的答案:√16日本国会有众议院和参议院。
()1.0分我的答案:√17日本武士道始于平安时代,17-19世纪后期受儒家思想影响形成武士阶级的道德体系。
()0.0分我的答案:√18日本失业率高于英国。
()1.0分我的答案:×19日本的大学包括学部和大学院。
()1.0分我的答案:√20日本大米生产量居世界第一。
()1.0分我的答案:×21日本企业内工会对企业支持作用很大。
()1.0分我的答案:√221904年,日军再度侵占旅顺。
()0.0分我的答案:√23算盘是16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的。
()1.0分我的答案:√24姬路城与和熊本城、弘前城合称为日本三大名城。
()1.0分我的答案:×25日语中词组合以后训读居多。
()0.0分我的答案:√26日本战前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
()0.0分我的答案:√27日本人送礼爱送单数。
()1.0分我的答案:√28日本地形复杂,河流短急,海岸线曲折。
()1.0分我的答案:√29大量过剩资金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造成资产价格狂涨,从而导致日本经济经济泡沫。
今天的日本结课考试题答案

•姓名:崔家玮班级:默认班级成绩:77.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哪一年,日本出现短暂经济衰退?()0.0分我的答案:B2野田佳彦成为日本五年来的第几位首相?()1.0分我的答案:D3哪一年,日本提出与世界共存经济运行计划,将年工作时间调到1800小时?()1.0分我的答案:D4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1.0分我的答案:C5日本人口大约多少?()1.0分我的答案:B6皇后美智子曾几次登上过美国《时代周刊》封面?()1.0分我的答案:B7皇后美智子曾几次登上过美国《时代周刊》封面?()1.0分我的答案:B8日本外交原则包括()。
1.0分我的答案:D9日本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是()。
0.0分我的答案:A10“日之丸”在哪一年被定为日本国旗?()1.0分我的答案:C11最早的说法是,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大约在什么时间?()0.0分我的答案:B12日本最大的湖是()。
1.0分我的答案:D13麻生太郎曾作为射击选手,参加过多少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1.0分我的答案:C14日本哪一地区拥有均属于日本名胜的27处之多的国立公园?()1.0分我的答案:C15美国占领军对日本经济实行的三大政策不包括()。
1.0分我的答案:D16东京距离纽约的距离约为()。
1.0分我的答案:D17世界500强企业所占比重最高的国家是?()1.0分我的答案:D18日本最早的时代是()。
1.0分我的答案:D19打开日本第一个文化全面昌盛局面的时代是()。
1.0分我的答案:B20日本神山“富士山”的海拔约为()。
1.0分我的答案:C21天皇是什么神的化身?()0.0分我的答案:A22日本国宝级动物是()。
1.0分我的答案:D23日本第一部打字机出现的时间是()。
0.0分我的答案:B24日本人最爱喝酒的地方是()。
日本人最爱在什么地方喝酒?()1.0分我的答案:C25“NHK”指的是()。
1.0分我的答案:D26日本首个世界博览会举办的时间是()年。
日本大学试题及答案

日本大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日本的首都是哪里?A. 大阪B. 东京C. 京都D. 神户答案:B2. 日本的国花是什么?A. 樱花B. 菊花C. 梅花D. 牡丹答案:A3. 日本最大的岛屿是哪个?A. 本州岛B. 北海道岛C. 九州岛D. 四国岛答案:A4. 日本的货币单位是什么?A. 日元B. 美元C. 欧元D. 英镑答案:A5. 日本的人口超过多少?A. 1亿B. 5000万C. 1000万D. 500万答案:A6. 日本的天皇制度起源于哪个时期?A. 平安时代B. 飞鸟时代C. 奈良时代D. 明治时代答案:B7. 日本的动漫产业在国际上非常有名,以下哪个不是日本动漫?A. 龙珠B. 火影忍者C. 猫和老鼠D. 海贼王答案:C8. 日本的新年是每年的哪一天?A. 1月1日B. 12月31日C. 2月14日D. 4月1日答案:A9.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哪个时期?A. 平安时代B. 镰仓时代C. 江户时代D. 明治时代答案:B10. 日本的和服是哪种服饰?A. 汉服B. 和服C. 韩服D. 旗袍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日本的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________山。
答案:活火山2. 日本的国歌名为________。
答案:君之代3. 日本的三大都市圈包括东京、大阪和________。
答案:名古屋4. 日本的________是其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
答案:歌舞伎5. 日本的________是其传统的建筑形式之一。
答案:神社6. 日本的________是其传统的乐器之一。
答案:三味线7. 日本的________是其传统的节日之一。
答案:七夕8. 日本的________是其传统的食品之一。
答案:寿司9. 日本的________是其传统的运动之一。
答案:相扑10. 日本的________是其传统的游戏之一。
答案:将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日本茶道的基本流程。
大学外交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外交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联合国的总部设在哪个国家?A. 美国B. 中国C. 法国D. 俄罗斯答案:A2. 哪个国家在1945年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A. 德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D3.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由几个常任理事国组成?A. 4个B. 5个C. 6个D. 7个答案:B4. 联合国大会每年在哪个月份举行?A. 1月B. 4月C. 9月D. 12月答案:C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促进世界和平B. 促进经济发展C. 促进文化多样性D. 促进环境保护答案:C6. 哪个国际组织负责监督全球气候变化?A. 世界卫生组织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D. 世界气象组织答案:C7.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缩写是什么?A. UNICEFB. UNDPC. UNESCOD. UNHCR答案:A8. 联合国难民署的主要职责是什么?A. 保护难民权利B. 促进全球贸易C. 维护国际安全D. 促进教育普及答案:A9.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缩写是什么?A. FAOB. WHOC. ILOD. UNESCO答案:A10. 联合国在哪个国家设立了第一个维和行动?A. 刚果B. 黎巴嫩C. 韩国D. 以色列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国家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E. 俄罗斯答案:A B D E2. 联合国的六个主要机构包括以下哪些?A. 联合国大会B. 安全理事会C. 国际法院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 秘书处答案:A B C D E3. 联合国的哪些机构负责促进人权?A. 人权委员会B. 人权理事会C. 难民署D. 儿童基金会E. 妇女地位委员会答案:B E4. 联合国的哪些机构负责环境保护?A. 环境规划署B. 世界气象组织C. 教科文组织D. 粮农组织E. 世界卫生组织答案:A B5. 联合国的哪些机构负责经济发展?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 世界银行C. 贸易和发展会议D. 工业发展组织E.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答案:C D 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政府组织。
外交期末试题及答案

外交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外交的定义、特点和作用答案:外交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外交手段,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合作和协商,以维护国家利益、增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并解决国际问题的一种行为方式。
1. 外交的定义:外交是国家通过外交官等特定机构和渠道,以及一系列的外交手段与其他国家进行的交流、合作和协商的活动。
它旨在增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
2. 外交的特点:- 平等性:外交活动的基础是各国主权的平等和相互尊重,没有一方可以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
- 合法性:外交活动必须符合各国法律和国际法,遵守国际准则和国际关系的规范。
- 长期性:外交是一种持久性的行为,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维护,以建立和巩固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3. 外交的作用:- 维护国家利益:外交活动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协商和谈判,争取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利益。
-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通过外交活动,国家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开展贸易往来、吸引外资等,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 解决国际问题:外交是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话、谈判等外交手段,可以在和平、公正、合法的基础上解决国际纠纷。
试题二:外交的基本原则和外交手段答案:1. 外交的基本原则:- 主权平等原则:各国在外交活动中应尊重彼此的主权,平等对待其他国家,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 非干涉原则:各国应尊重和保障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各国在处理国际争端时应寻求和平解决,通过对话、谈判等外交手段解决争端,避免使用武力。
- 长期共存原则:各国应通过外交手段,在和平、友好、互利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2. 外交的基本手段:- 外交交涉:通过外交渠道,国家之间以外交官、外交机构等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协商和谈判。
- 外交契约:国家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用于规范双方的行为和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一、选择(20题*2分=40分)二、名词解释(5题*4分=20分)三、简答(4题*5分=20分)四、论述(2题*10分=20分)第一章第一节日本国概况一、日本“万岛之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行政区分:都、道、府、县二、日本的民族宗教状况1.神道教神道教没有教祖、没有教义、没有戒律,甚至没有所谓的入教仪式。
所有的日本人自出生起就作为神灵的子孙,自动进入神教,而所有外国人都不能为神道所接纳。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被称为“国家神道”,成为明治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
神道教至今依然是日本人民最为崇信的宗教,它构成了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诚心尊奉的道德、情操、礼仪,形成了日本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事物的基本看法。
2.佛教第二节影响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的因素题目:日本的地理环境对日本心理的影响?1.特点:万岛之国、山多坡陡、平原狭小、“地灾”频生一、地缘因素(一)海洋因素精神。
3.海洋为日本带来的挑战与福祉①渔业资源②自然能源③填海造陆扩展空间(二)大陆因素4.大陆文化日本进入弥生时代后明显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不仅输入大陆的物质文明,并开始导入大陆的精神文明。
日本文化既具有海洋文化的独有特点,同时又深受大陆文明的影响。
二、文化因素(一)日本的文化特点(名词解释、选择、简答、论述)1.“岛国意识”(名词解释)(1)形成①特殊地理环境: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频繁的地震、海啸、台风和贫乏的资源,使身处在孤岛之中的日本人有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即“岛国意识”,也有学者将其比喻为“乘船意识”,在狭小的生存空间里,人们相互照应,同舟共济。
②种族的单一:日本民族构成的相对单一性,客观上加强了日本集体主义意识。
(2)特点①强烈的危机感②排外与学习精神的矛盾结合③自卑与优越感的矛盾结合④团结与坚强(3)町人根性问题:实力主义日本的“岛国意识”义,其外在表现就是无原则性和注重实用性。
受町人固有的重商和经济至上思想的影响,日本人形成了多元价值观,不承认唯一正确的思想体系。
2.“皇国史观”(1)定义神道教与政治的结合诞生了日本的“皇国史观”,这种观点宣扬的是:日本天皇家族属于神统,是神的子孙,是日本至高无上的君主。
同样地,大和民族是天孙民族,相较于世界上其他民族而言是至尊无比的民族。
“皇国史观”的核心就是把日本说成是“神的国家”;大和民族是由神选定的民族,都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天皇是活在现世人间的神,是国家一切的中心;“八纮一宇”是最高理想,以天皇的名义统一世界,是走向人类恒久和平的大道;日本民族所进行的战争,是为完成历史的使命而进行的”圣战”,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说成是“自存自卫”和“解放亚洲”的“正义之战”;将为侵略战争卖命身亡者视为“为国捐躯的英灵”。
(2)体现明治天皇在1871年发布的“敕语”就是宣述这些观念。
当时这些观念表现为国家组织的核心及对于日本国民爱国心的号召。
《大日本帝国宪法》体现了皇国史观。
(区分两个宪法)(3)发展二战后,“皇国史观”这种军国主义历史观,在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民主改革中已被否定。
美苏冷战时期,战后日本的“皇国史观”又蠢蠢欲动,并结合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制造事端。
1988年,在长崎市议会召开的例会上,共产党员柴田朴向本岛市长提出“天皇有战争责任”,后遭枪击。
“皇国史观”在日本的影响力依然无法低估。
3.集团意识(2)特点在强烈的集体归属感的驱使下,日本人对于集体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即突出集体,矮化个人。
日本重视集团的重要性,普遍认为集团具有超过自己的巨大的力量。
在这种意识支配下,日本人不甚强调个体的特殊作用或突出的方面,个体被埋没在集体集团之中。
日本人总是意识到自己是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集团是命运的共同体。
(3)影响(选择题、简答题:一定要区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①积极影响:集团意识增强了日本的团结意识,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个人对集体的强烈归属感、依赖感、责任感,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协调一致。
②消极影响:强烈的集团归属感从根本上否定了独立人格的存在。
日本人个人存在的价值完全依赖于他人或社会的评定,于是耻感文化中对于原则判断的模糊完全显现出来,出现了日本独特的从众心理和行为模式。
集团意识在所谓的忠君爱国的理念引导之下,无条件的服从天皇和国家,在日本发动的一系列对外战争中,成为军国主义的工具。
4.耻感文化5.等级观念自幕府时代起,日本社会就强调主从关系,等级层次分明。
早在江户时代,全体居民就被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日本人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依照年龄、辈分、性别、阶层决定自己的适当行为。
在由日本人组成的所有组织中,都极其讲究秩序,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被简单的还原成上级与下级这种单一的军阶式的关系,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下级对上级只有义务。
这种等级制度的道德体系,构成了日本处理国际关系的强权逻辑,同时也构成了日本外交追随强者的道德伦理基础。
(二)文化对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的影响(非常重要:p38-44)1.强烈的危机感、神道教与政治的结合催生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政策(1)扩张:大和民族优越论,皇国史观,武士道精神。
(2)对中国的影响:①1871年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开始染指台湾,并彻底占领琉球,改称冲绳。
②“云扬号事件”,逼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挑战中国在朝鲜的宗主地位。
③甲午战争中,随着威海卫的陷落和辽东战役的失利,清政府李鸿章被迫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失去最后一个属国朝鲜。
至此,中华朝贡体系彻底崩溃,日本开始逐渐取代中国扮演东亚国际格局的主角。
④日本征服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称霸亚洲,征服全世界。
《五国海军条约》的签署使日本的军事防御空间到达了太平洋的中部一带,获得了极大的战略纵深。
2.危机感、耻感文化推动了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纳、融合和创新黑船事件:美国打开日本的国门。
脱亚入欧:福泽谕吉访美后提出“全面西化论”明治维新三大政策: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殖产兴业: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3.町人根性特点形成了日本摇摆不定和实用主义的外交模式町人根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力主义,其外在表现就是无原则性和注重实用性。
町人根性的无原则性暴露了日本反复无常和摇摆不定的特性,体现了“利己主义”的国家性格。
始终与强者为伍的民族根性,使其成为观察国际体系重心的“风向标”。
亚洲身份之于日本具有鲜明的工具性特征。
4.致使日本外交道德标准缺失(1)定义、特点、表现形式耻感文化不同于罪感文化,它必须依靠外部的强制力。
忏悔者只有在感受到外部现实者的强大压力之后,才会因为对其力量的敬畏并对即将到来的惩罚感到惶恐而产生认错的动力。
在耻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外部现实者的确认。
(2)影响(积极/消极)积极:日本人是完全的现实主义者,他们只对现实力量的对比敏感,所有的道义、责任都建立在力量的对比之上。
消极:在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凸显了日本在外交方面道德标准的缺失。
三、大国因素1.日本国体的变化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注重神道的资本主义2.《大日本帝国宪法》和《日本国宪法》(和平宪法)的区别天皇由专制君主变为立宪君主,国家最高权力归国会掌握,首相由国会提名,内阁对国会负责。
第九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
第三节日本历史概述(一)几个时代的变迁①绳文时代绳文式陶器②弥生时代弥生式陶器③飞鸟时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④奈良时代学习盛唐文化⑤平安时代恒武天皇推行改革⑥幕府时代镰仓幕府封建时代⑦醍醐天皇发动“正中之变”、“元弘之变”,1333年新田义贞攻陷镰仓。
建武中兴时期朝廷中心政治体制⑧攻陷东京,扶持明院统光明天皇继位。
公布《建武式目》,调整道德行为。
足利幕府开始(二)策源地的形成裕仁天皇在位时期,年号为昭和,昭和是日本年号中所用时间最长的一个。
1931年九一八事变,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军部对政治的干预进一步增强,日本成为法西斯国家,并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之路。
(日本策源地的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及太平洋战场上的主要侵略者。
1946年日本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否认天皇作为神的地位。
(三)福泽谕吉脱亚入欧1.福泽谕吉是最早将经济学由英文世界引入亚洲的人之一,他致力于在日本弘扬西方文明,介绍西方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价值观。
2.他发表了著名的短文《脱亚论》,积极地提倡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应该放弃中华思想和儒教的精神,而吸收学习西洋文明。
3.基于优胜劣汰的思想,他认定东方文明必定失败,因此他呼吁与东亚邻国绝交。
4.福泽谕吉对于西洋文明并非没有取舍,在其自由主义的表象之下,始终贯彻的是他的民族主义思想。
脱亚理论是“现今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的总根源”。
第二章第一节日本的国家制度与国家机构(一)日本政治制度现状、组织形式和本质1.国会国会由众、参两院组成,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
国会对行政、财政、司法拥有监督权,可以决定内阁首相人选,有权审议和通过政府预算和国家财政议案,可对玩忽职守和违反法律的法官进行调查和起诉,甚至予以罢免。
众议院定员480名,任期4年,有权通过内阁不信任案;(⇔首相有权提前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
参议院定员242名,任期6年,每32.内阁日本内阁由内阁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组成。
议会内阁制是日本宪法的基本原理之一,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在内阁总理大臣(首相)的领导下,总揽国家行政大权,领导和监督各级行政机关工作。
内阁还有权解散众议院,宣布国会大选,召开国会,或决定召开国会临时会议,有权提名最高法院院长人选,任命各级法官。
3.法院司法权属各级法院。
检察机关统管检察官事务,但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归内阁法务省管辖。
法务大臣有权统一指挥检察工作,但不能直接指挥每个检察官。
法院组织系统分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两类。
最高法院(最高裁判所)享有最高司法审查权,对国会和行政的决定和行为进行监督;下级法院分为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特别法院:弹劾法院,各级法院一般兼理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实行四级三审制。
法官实行任命制。
4.地方自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国宪法》和《地方自治法》扩大了地方自治的权力。
地方自治的职权包括:管理财产权、处理事务以及执行行政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制定地方条例权等。
自治机关由地方行政机关和地方议会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