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公开课教案
《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

《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借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为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中八仙歌》)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且沿用至今。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
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
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
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
二、诵读指导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
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
“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
“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
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将进酒》教案四篇

《将进酒》教案四篇《将进酒》教案四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将进酒》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进酒》教案篇1【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并背诵全诗。
学习起兴、用典、夸张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赏析诗中情感脉络之变化,能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概括全诗内容与情感。
能品味诗人婉曲语言中的深层含义,并学会联想比较的鉴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正确认识诗人对自我的肯定与对现实不满的矛盾思想,认识“以酒销愁”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鉴赏法【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以杜甫《饮中八仙歌》导入,谈谈诗中礼拜形象。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二、背景简介(略),联系《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句。
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换?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3、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三、朗读全诗,教师范读。
(注意节奏点,用韵、语调变化)四、分层赏析,理清脉络,帮助诵读记忆。
感情线索:悲——欢——乐←—歌—→愿——恣——愁(首尾呼应)↑↓自己高|潮转折万古(愤激、无奈——豪爽、旷达)(自信)全诗诗眼:悲愁——感情基调:愤激。
全诗中心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品味思考交流】开头四句与全诗主旨关系渲染慷慨悲凉气氛,为第二段“歌弦”作铺垫,也与“天生我材必有用”构成对比反衬效果。
“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开头之“悲”,后来之“愿”有矛盾吗?你怎样理解?思想情感的矛盾统一:入世思想:我必有用——突出愤激之情出世思想:圣贤寂寞作者为什么举“曹植”为例,说明“古来圣贤皆寂寞”?(略)“与尔同销万古愁”中“愁”的对象范围有多大?试举例。
《将进酒》教案四篇

《将进酒》教案四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将进酒》教案四篇【精选】《将进酒》教案四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将进酒》公开课教案完美版

《将进酒》公开课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被誉为“诗仙”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1.2 学生朗读:《将进酒》全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1.3 探讨诗歌背景:介绍唐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李白的人生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将进酒》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古文用法。
2.2 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煮酒论英雄”等,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豪放情怀。
2.3 修辞手法: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等,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第三章:诗歌欣赏3.1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3.2 学生表演:学生分组朗读,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3 音乐配合:播放古筝或古琴曲,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欣赏诗歌的美感。
第四章:创意写作4.1 题目设定:以“将进酒”为主题,设定一个创意写作的任务,如写一首现代诗或一篇短文。
4.2 学生创作:学生现场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3 分享交流: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各自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第五章:课堂小结5.1 重点回顾: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诗歌的解析、欣赏和创作。
5.2 学生反馈: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背诵《将进酒》或写一篇关于李白诗歌的短文。
第六章:诗歌与人生6.1 人生哲学:探讨李白在诗歌中表现的人生哲学,如“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等。
6.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人生哲学的理解和体会。
6.3 价值观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珍惜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第七章:诗歌与艺术7.1 绘画创作:以《将进酒》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感受诗歌与艺术的结合。
7.2 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7.3 艺术鉴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将进酒》教案3篇

《将进酒》教案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将进酒》教案3篇【推荐】《将进酒》教案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将进酒》公开课教案完美版

《将进酒》公开课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将进酒》,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李白及诗歌的背景,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白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将进酒》的字词、句式、意象等,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李白的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诗歌中的哲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李白的生平简介引入,激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将进酒》,理解诗歌的大意,感知诗歌的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字词、句式等,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情感体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李白的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体验诗歌的艺术魅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白的人生态度和诗歌的主题。
四、作业布置:1. 背诵《将进酒》。
2. 写一篇关于李白人生态度和诗歌艺术特色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李白的生平和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在合作探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情感体验方面,部分学生可能未能充分感受到李白的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将进酒》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 利用对比分析法,将《将进酒》与其他李白的诗作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李白诗歌风格的认识。
高二《将进酒》全国优秀教案4篇

高二《将进酒》优秀教案篇1《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题目的意思是“劝酒歌”。
作者的这首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曾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教学目标:1.通过李白“借酒浇愁”的虚无消沉的消极反抗,以及他自信和对现实的忧患思想,了解“酒”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涵义。
2.鉴赏“将进酒”的意境及在矛盾中展示内心的诗歌特色。
3.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本诗的题旨。
2.把握本体意境张扬、夸张大胆、想象丰富的浪漫主义的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赏析与讨论教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
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
李白一生诗酒相依,杜甫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
杜康造酒,真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否则,生活将缺多少情趣,诗人将缺多少灵感,人类将缺多少美文诗篇。
酒与诗,好像天生就结缘,酒催诗生,诗随酒发,相伴而留香千古。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咏酒的诗句?二、写作背景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公开课教案将进酒

《将进酒》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将进酒》全文;(2)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和典故;(3)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将进酒》;(2)学会欣赏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3)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2)认识酒在古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3)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将进酒》;(2)理解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3)学会欣赏古诗词的美。
2. 教学难点:(1)诗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2)分析诗中的韵律和节奏;(3)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背景和诗歌风格;(2)激发学生对《将进酒》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将进酒》,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3)让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象和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四、课堂练习1. 朗读练习:让学生自由朗读《将进酒》,注意韵律和节奏;2. 背诵练习:让学生尝试背诵《将进酒》,加深对诗的记忆;3. 填空练习:根据诗的内容,完成相关填空题。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将进酒》;2. 写一篇关于《将进酒》的鉴赏文章,不少于300字;3. 选择一首李白的其他诗作,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将进酒》的情况;2. 学生对诗中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诗的意象、情感和哲理的把握程度;4.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探讨的能力;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4.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合理,能够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进酒》组内公开课教学设计
张建勋
【文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歌内容,找出作者在抒发情感时用到的修辞手法,进一步体会修辞手法用典、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情感抒发方面的独特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探究并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作者借助酒气,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气的情感,体验作者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其愤懑而又极其豪放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赏析文章内容,体验用典、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诗歌情感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进而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赏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其愤懑而又极其豪放的不平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五粮液》广告视频,以其酒香酒美引出课题。
五粮美酒夜光杯,诗仙长醉却不归。
他日豪气凌云志,愤愤寂寞壮壮悲。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将进酒》,体验诗仙李白的酒仙风范。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齐读诗歌,解决字音问题。
并请同学找出不懂得字词句,疏通文意。
2、李白是诗歌豪放大气,请一位男生齐读诗歌,尽量读出豪放大气。
3、请全体男生齐读诗歌,读出豪放大气之感。
4、默读全诗,理清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文本中找出能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明确:悲、欢、乐、寂寞、销愁。
三、合作探究,品析诗歌。
1、作者“悲、欢、乐、寂寞、销愁”的情感源于何事?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系列复杂的情感?(学法提示:注重修辞手法、重点字词等。
)
悲:①奔流黄河水,一去不复还;青丝暮成雪,感叹时间短暂,人生易老。
②天生我在必有用,言外之意是自己怀才不遇。
运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
欢、乐: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苦中作乐情怀,有酒便是乐;②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聚友畅饮的欢乐,夸张的修辞手法。
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
于是连呼“烹羊宰牛”(此处用典:“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
“且为乐”就是姑且作乐,也就是把不愉快的事情丢开不想。
(提问:诗人的这种欢乐是真实的吗?仅仅为了一醉方休吗?)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③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寂寞:①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诗人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
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
②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对比、用典修辞手法的运用,钦慕曹植宴饮宾客,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高歌狂饮,放纵狂傲,正是受冷落的后宣泄愤慨的表现。
销愁: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到了李白这里却抵不过一碗美酒,在李白的眼中充满着鄙视之情,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而且是“径须沽取”,要毫不犹豫的去买,这就反客为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极点。
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这种万古愁正是作者政治遭遇、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对绝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的体现,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四、拓展延伸,全文总结。
1、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情感表达上,有怎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
相同点:李白和苏轼都是受统治者的冷落而流放,虽然内心受到严重打击,但是并未因此一蹶不振。
不同点:李白被冷落后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其愤慨又豪放;苏轼受挫后乐观豁达、平淡自然,意味深长。
对比总结完毕,请全体同学带着情感,有感情地齐诵这首诗。
五、作业。
如果你是唐玄宗,你和李白都生活在现代社会,当你了解和李白的内心世界后,结合现实生活,你想对他说什么。
根据上述问题请你给李白写一封信,写在作文本上,字数不少于300字。
六、板书设计。
悲:人生易老,怀才不遇。
(比喻、夸张、对比)
欢、乐:聚友畅饮(夸张、用典)
将进酒
寂寞:高歌狂饮、受冷落的激愤。
(用典、对比)
销愁:散尽千金,借酒销愁。
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其激愤又豪放。